1. 柴油共軌發動機柴油濾芯上電路
原則上每月要檢查清洗一次,200-250小時須更換。但是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看運行時間長短啊。我們在月保養檢查時要注意觀察濾芯有無破損,如果是紙質濾芯建議不要超過250小時。
2. 柴油共軌系統組成
柴油共軌燃油供給系統是由電子控制單元ECU、燃油流量計量單元(含燃油流量調節電 磁閥)、共軌壓力感測器組成閉環控制系統。
3. 柴油電控高壓共軌電路圖有嗎。我想看看感測器叫什麼
電路圖很大張,傳不了,給個線束圖看。
4. 柴油共軌部件裝置
主要部件:高壓油泵,高壓油軌,共軌噴油器,電控單元,以及各種感測器。高壓油泵把經過電控單元計算過的油量到高壓油軌,高壓油軌再到噴油器,電控單元經過計算把適當壓力的燃油適當的油量精確的噴射到各個氣缸。
5. 柴油共軌發動機的工作原理
柴油發動機的工作過程其實跟汽油發動機一樣的,每個工作循環也經歷進氣、壓縮、作功、排氣四個行程。但由於柴油機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發,而其自燃溫度卻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氣的形成及點火方式都與汽油機不同。
柴油機在進氣行程中吸入的是純空氣。在壓縮行程接近終了時,柴油經噴油泵將油壓提高到10MPa以上,通過噴油器噴入氣缸,在很短時間內與壓縮後的高溫空氣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氣。由於柴油機壓縮比高(一般為16-22),所以壓縮終了時氣缸內空氣壓力可達3.5-4.5MPa,同時溫度高達750- 1000K(而汽油機在此時的混合氣壓力會為0.6-1.2MPa,溫度達600-700K),大大超過柴油的自燃溫度。因此柴油在噴入氣缸後,在很短時間內與空氣混合後便立即自行發火燃燒。氣缸內的氣壓急速上升到6-9MPa,溫度也升到2000-2500K。在高壓氣體推動下,活塞向下運動並帶動曲軸旋轉而作功,廢氣同樣經排氣管排入大氣中。
普通柴油機的是由發動機凸輪軸驅動,藉助於高壓油泵將柴油輸送到各缸燃油室。這種供油方式要隨發動機轉速的變化而變化,做不到各種轉速下的最佳供油量。而現在已經愈來愈普遍採用的電控柴油機的共軌噴射式系統可以較好解決了這個問題。
共軌噴射式供油系統由高壓油泵、公共供油管、噴油器、電控單元(ECU)和一些管道壓力感測器組成,系統中的每一個噴油器通過各自的高壓油管與公共供油管相連,公共供油管對噴油器起到液力蓄壓作用。工作時,高壓油泵以高壓將燃油輸送到公共供油管,高壓油泵、壓力感測器和ECU組成閉環工作,對公共供油管內的油壓實現精確控制,徹底改變了供油壓力隨發動機轉速變化的現象。其主要特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1、噴油正時與燃油計量完全分開,噴油壓力和噴油過程由ECU適時控制。
2、可依據發動機工作狀況去調整各缸噴油壓力,噴油始點、持續時間,從而追求噴油的最佳控制點。
3、能實現很高的噴油壓力,並能實現柴油的預噴射。
相比起汽油機,柴油機具有燃油消耗率低(平均比汽油機低30%),而且柴油價格較低,所以燃油經濟性較好;同時柴油機的轉速一般比汽油機來得低,扭距要比汽油機大,但其質量大、工作時噪音大,製造和維護費用高,同時排放也比汽油機差。但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柴油機的這些缺點正逐漸的被克服,現在的不是高級轎車都已經開始使用柴油發動機了。
6. 柴油機高壓共軌油路原理
油箱-低壓輸油泵-高壓油泵-高壓油管-高壓共軌油管-噴油器-燃燒室。
7. 高壓共軌共軌的電路圖
當然可以。你的問題不是很清楚。首先,就電路系統而言,泵上面只有一個電磁閥和相內位感測器容(大車系統採用這個相位,小車系統沒有)。如果是這兩個壞了,當然可以更換。如果籠統講高壓泵壞了,可以維修,要看具體問題在哪裡。但是由於精密度高,往往直接更換。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8. 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是什麼原理
高壓共軌來柴油機原理指在高壓油泵自、壓力感測器和電子控制單元(ECU)組成的閉環系統中,將噴射壓力的產生和噴射過程彼此完全分開的一種供油機器。。共軌系統將燃油壓力產生和燃油噴射分離開來,共軌系統開辟了降低柴油發動機排放和噪音的新途徑 。
它是由高壓油泵將高壓燃油輸送到公共供油管(Rail),通過公共供油管內的油壓實現精確控制,使高壓油管壓力(Pressure)大小與發動機的轉速無關,可以大幅度減小柴油機供油壓力隨發動機轉速變化的程度。
(8)柴油共軌電路擴展閱讀:
為滿足排放標准,柴油機先進的燃油噴射系統———高壓共軌技術成為業內人士關注的焦點。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公司在研發和生產柴油機高壓共軌系統,日本電裝、德國博世和美國福特。
共軌系統由於其獨特的優勢,是最具繼承性和可持續發展的燃油噴射系統之一。高壓共軌系統實現了壓力建立和噴射過程的分離,從而使控制過程更具有柔性,能更准確地實現小油量的精確控制,更好地實現多次噴射。
9. 電控高壓共軌柴油發動機結構與工作原理以及檢修方法
電控高壓來共軌柴油機源中電控高壓共軌燃油噴射系統主要由進氣溫度壓力感測器、冷卻液溫度感測器、凸輪軸轉速感測器、曲軸轉速感測器、油門位置感測器(電子油門)、燃油溫度感測器、機油壓力感測器、供油泵、ECU(電控單元)電控噴油器、共軌管、共軌壓力感測器、油水分離器、燃油細濾器、線束及CAN匯流排等,工作原理以濰柴藍擎WP12系列電控高壓共軌柴油機為例:首先柴油從燃油箱流到油水分離器進行過濾雜質及分離柴油中的游離水,粗濾後的柴油流到ECU散熱板給ECU散熱再經過輸油泵加大一定壓力輸送到燃油細濾器進行精細過濾較小的雜質,經過精濾處理的柴油流經到供油泵通過油量計量單元PCV閥控制供油量,供油泵吧柴油加到160~180Mpa超高壓柴油送到共軌管,共軌管把高壓柴油通過高壓油管送到噴油器進行噴射,電控噴油器通過ECU精密計算來控制噴油量,ECU通過接收獲取進氣壓力溫度感測器、燃油溫度感測器、凸輪軸轉速感測器、曲軸轉速感測器、共軌壓力感測器、機油壓力感測器、油門位置感測器反饋的信號經過處理計算來實現控制噴油量,檢修方法大部分採用故障檢測儀讀取數據流或通過電控高壓共軌試驗台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