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八年級上科教版物理全冊需要掌握哪些知識點
我一本書都給你了,要給我100分
一、教學目標要求
1.知道基礎物理由力學、熱學、聲學、光學、電學等。 初步了解物質世界有宏觀、微觀、宇觀三個層次。
2.經歷閱讀、思考、討論,並動手做一系列簡易的實驗過程,初步體會學習物理與其他學科的不同方法。
3. 對物質世界產生神秘感,對物理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探索的慾望,初步認識 「沒有物理學就沒有現代文明」的道理。
二、重點與難點
本節重點是讓學生了解物理學的三大社會功能。難點是使學生體會到物理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性。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
讓學生自己閱讀課文.
2.討論交流與實驗設計
教師再圍繞什麼是物理學,物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什麼這些問題,廣泛應用生活中的器材開展實驗:
(1)要求每個學生用紙片和橡皮做落體運動實驗。
(2)學生用雙手摩擦,或用手來回與鉛筆摩擦,感受機械能變成熱能的過程。
(3)摩擦帶電實驗。
(4)利用教室中的電器,演示電的現象等。
通過上述身邊實驗,引出物理學中力、熱、聲、光、電的不同內容。並為引出物理學廣泛研究領域作準備。
3.介紹宇觀世界、微觀世界及其基本觀測方法。
結合教材中的教材上圖1-1-1、圖1-1-2、圖1-1-3及圖1-1-4進行介紹,主要著眼於說明物理學的研究范圍: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原子學。說明:宇觀世界的觀測需要望遠鏡與探測器,而微觀世界的觀測與研究使用各種顯微鏡、粒子加速器即可。教師也可以針對哈勃太空望遠鏡、「勇氣號」火星探測器等一些較為新奇的內容略作展開。
4.用圖片、資料、多媒體,聯系學生身邊的事實以及家居生活的現代化設備,讓學生談談對「物理學是改變世界的科學」這一論斷的初步認識。
5.介紹一些科學家的事跡
6.作業:
1.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看物理書,討論什麼是物理學?討論發生在家裡的物理現象和物理學對社會進步的主要作用。
2.寫一篇對物理學的初步認識的小論文。
3.做一些小實驗
① 靜電小實驗
② 三原色陀螺
第二節 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
一、教學目標
1. 認識運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 了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形式能舉出一些典型例子,初步知道它們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
2. 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大量運動,觀察圖片、演示實驗、多媒體或動手做一些簡單實驗,經歷認識不同形式物質運動的過程,知道觀察研究不同物體運動要用不同的方法。
3. 通過對物質世界運動的觀察,知道物質世界的運動多樣性,復雜性,形成關注物質世界運動及其變化的意識。了解各種運動形式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和科學技術緊密聯系。初步認識物理學的進步與人類文明發展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談話)通過本節學習,應使每一個同學認識到物質世界的運動形形色色,但是並不是每個物體的運動大家都能認識到,需要通過觀察,有的是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更多的是需要藉助儀器(望遠鏡或顯微鏡)進行觀察,有的需要通過間接觀察和思考,才能知道它們的運動。這也是為什麼本節的節名為「觀察物質世界的運動」的考慮,希望能引起學生對周圍世界各種運動的觀察和研究的興趣。
1.認識物質世界運動及運動的普遍性,滲透著運動的相對性。
①讓學生體會判斷物體靜止和運動不能憑感覺,需要有科學方法;判斷有些物質的運動如電磁波,熱運動,雖然人眼不能直接看到,但可以由電磁運動、分子熱運動產生的效應間接地觀察。
②物質的運動的絕對性、與靜止的相對性(舉例說明)
2.逐個認識基本運動形式。
①教師拿出香水,問: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嗎?(不知道)教師再打開香水蓋噴,(學生回答:香水)你怎麼知道的?(聞到了香氣)香水在我手中,你們怎麼會聞到?這說明了什麼?香水分子在運動。
再充分利用教材的彩圖,結合學生生活經驗,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交流來進行,進一步鞏固學生對「分子熱運動」的認識。
②開閉電燈、收音機、學生互打手機等來認識電電磁運動。
③介紹聲的傳播、光的傳播等。這些是與學生們生活緊密相關的運動形式。
關於原子內部的運動與第一節介紹過的原子結構是密不可分的,原子內部有兩種不同運動:一種是核外電子的運動,如導體的導電是原子核最外層電子變成自由電子的運動,原子發光、煤、石油、有機物燃燒是核外價電子的運動;X光、紅外線、激光都是核外內層電子運動。另外一種是核內的運動,常見的是放射性現象,放出α、β、γ三種射線。這三種射線對生命物質都有殺傷作用,原子彈爆炸主要利用這三種射線形成殺傷力,核反應堆為什麼要築起厚厚的防護層,就是防止這些射線影響人體健康,醫療上則用γ射線殺死殘害人體健康的癌細胞。
三、發展空間
(一)「家庭實驗室」指導
(1)觀察油滴在水面上運動。
(2)與媽媽討論做飯中的物質運動形式。
第三節 認識物質世界的能量
一、教學目標
1. 知道一切物體都是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不同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各種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間進行轉化的過程。
2. 通過聯系生活,觀察教材圖片,讓學生們自己來認識常見的這些能量形式。 通過觀察、討論分析初步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3. 通過物質世界不同運動和能量形式的認識,尤其對能量轉化利用的認識,使學生們對大千世界有一個概括的具體的認識,拉近了物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物理學與我們人類生活、生產、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二、教學過程
1. 讓學生們閱讀課文,然後討論下列問題
①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聯系著哪些能量?學生們自己說說每天生活中至少應有哪些能量?
②我們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是怎麼轉化的,即什麼能轉化成什麼能?
③如果世界上突然沒有電能,整個社會將會怎麼樣?沒有光能這個世界又將如何?
④怎樣認識能源技術革命與人類社會進步的關系?
2.教師小結,並認識能量的轉化
(1)點燃火柴,觀察光能、內能和化學能及其互相轉化。
(2)啟閉教室內電燈、演示電能、光能和能內及互相轉化。
(3)雙手摩擦或手捋鉛筆體驗機械能、內能及互相轉化。
三、發展空間指導
1. 觀察自己家裡的家用電器的能量轉化,填寫下表
洗衣機 電燈 熱水器 電扇 電視 音響 電話
電能變成其他能量形式
2.將一細鐵絲,來回反復彎折,可以折斷鐵絲,這時發現鐵線是否燙手,分析一下這個過程能量轉化。
3.社會調查:(1)市場有一種新型手電筒,不需要電池,晃幾下就可以照明。(2)一種玩具塑料球,從高空落地彈起就可以閃出彩光。通過這些活動讓同學們感受不同能量之間的轉化。
第二章 走進實驗室
第1節:學習科學探究
一、教學目標要求
1. 認識到測量是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知道科學探究的一般步驟,了解安排這些步驟的原因。
2.觀察一些典型的物理現象,初步了解觀察的科學方法。 通過觀察常用實驗儀器,認識到測量工具對探究式學習的重要性。
3. 激發學生初步的探究意識和對探究的渴望,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慾望。 讓學生認識到物理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樂於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緣由。
二、重點與難點
重點是讓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形成一個概貌性的認識,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難點在於培養學生從生活中尋找物理現象,探索物理規律的意識。認識「家庭實驗室」的重要性。
三、教學過程
(1)參觀實驗室
①要求學生明確走進實驗室有兩大任務:觀察奇妙的物理現象和了解實驗室的儀器、設施。
②在實驗室,還應引導學生參觀實驗室的各種儀器、設施,特別是要認識各種常用的測量儀器,為今後學習實驗探究做准備。對這些儀器可以觀看使學生感受物理實驗的氛圍,消除對儀器的神秘感。
(2)認識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教師講故事:
某個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薩大教堂驚奇地發現,房頂上掛著的吊燈因為風吹而不停地有節奏地擺動。他想,脈搏的跳動是有規律的,可用來計時。於是他一面按著脈搏,一面注視著燈的擺動。不錯,燈每往返擺動一次的時間基本相同。這使他又產生了一個疑問;假如吊燈受到強風吹動,擺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擺動的時間還是一樣嗎?
伽利略把鐵塊固定在繩的一端掛起來,再把鐵塊拉到不同高度讓它開始擺動,仍用脈搏細心地測定擺動的時間。結果表明每次擺動的時間仍然相同。這個實驗結果證明他的想法是正確的,即「不論擺動的幅度大些還是小些,完成一次擺動的時間是一樣的」。這就是物理學中擺的等時性原理。
後來,人們對擺動繼續深入研究,不僅進一步發現了擺的周期與擺長間的數學關系,並據此發明了鍾表。
然後請學生們一起討論,回答下面幾個問題。
伽利略通過觀察,發現了什麼值得注意的現象?伽利略怎樣提出問題?並做出什麼猜想?伽利略怎樣證實了自己的猜想?科學家對擺動規律的探究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
(3)學習建立家庭實驗室。
簡單地介紹如何利用周圍的事物建立實驗室
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物理,不僅需要動腦,還需要動手;物理學不僅有用,
四、教育學生遵守實驗室守則
一、中小學實驗教室是開展實驗教學、實驗研究及課外科技實驗活動的專職場所,不得用於與實驗教學無關的活動,不得堆放公、私雜物。
二、中小學實驗教室要配備足夠有效的滅火器材,並制定和落實安全防範措施。
三、中小學生必須熟悉實驗教室的安全規則,並要嚴格遵守實驗教室的紀律。
四、中小學實驗教室要經常保持清潔整齊,及時通風換氣,排除有害氣體以及實驗時產生的廢液。
五、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允許,任何人不得動用儀器、葯品及其它實驗材料,不得擅自拆卸儀器、設備,實驗教室的公共財產不得帶出室外。
六、實驗前,學生應按教師的要求,檢查儀器、葯品及有關實驗材料是否齊全和完好,如有缺損,及時報告。未經任課教師或實驗教師批准,不得進行實驗。
七、實驗時,學生要注意人身安全,要愛護儀器設備,要節約葯品、水、電等實驗材料。
八、實驗完畢,學生應按要求整理好儀器、葯品以及其它實驗材料、儀器,設備若有損壞或丟失,要及時報告任課教師,並如實填寫儀器報損單。任課教師與實驗教師協商後,可根據有關制度准予報損或責成賠償。
九、經任教教師允許後,學生方可離開實驗教室。
十、任課教師、實驗教師和學生課代表應按要求填寫《實驗登記表》。
第2節 測量:實驗探究的重要環節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 使學生了解統一計量標準的意義。熟悉長度的國際單位制單位,以及與其他單位的換算。學習使用刻度尺,了解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等概念。 了解誤差,練習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的方法。學習記錄、分析、表達數據和結果。
2. 通過一些實例練習測量長度的方法。訓練使用測量工具的規范操作。 通過測量活動,從中體會、練習靈活運用知識的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性思維。
3. 通過規范學生的操作行為,培養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訓練實驗技能的同時注意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
二、重點和難點
長度的測量是本課時的重點,理解長度測量的基礎性是本課的難點。
三、教學過程
本節分為三個教學板塊:②測量長度的要點;③綜合的測量活動。
1. 教師講述計量的重要性;
①測量是科學實驗的重要環節。物理量的測量首先要規定它的標准量,並以之作為單位,將待測物理量與它的標准量進行比較。以魯班制定中國木工尺為例,說明了統一計量標準的重要性:國際單位制是進行科學、科技、貿易交流的保障。測量本質上是比較,是將被測物和標准物做比較。
「如果不許使用尺子,你怎樣測量教室的長和寬?」學生可能提出各種各樣的測量方法,選其中之一進行實際測量,比如請一高一矮兩位同學用步來量教室的寬,必然得出不同的結果。教師就此向學生指出,同一長度的測量得不出統一的結果是沒有意義的。然後讓學生討論怎樣才能得出統一的結果呢?通過這個活動和魯班的故事,啟發學生認識建立長度標準的必要性,同時認識長度單位以及國際單位制。中國古代在計量方面有許多舉世矚目的成就,特別是秦始皇統一度量衡,老師可適當介紹,以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和民族自信心。
2.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
①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刻度尺的零點(零刻度線)、分度值、量程三項內容。使學生明確,今後凡對有刻度的儀器,都要先弄明白這三項內容,比如溫度計、帶游碼的天平、電流表以及電壓表等等。再學習學生使用毫米刻度尺測量書本的寬。並示範。
②明確長度測量的重要意義,向學生講解,物理學是一門實驗科學,而測量是實驗的基礎,可以說沒有測量就沒有物理學。物理學實驗的許多測量儀器的讀數是以長度的讀數為基礎的,因此長度測量是最基本的測量。刻度尺的讀數方法,對所有測量儀器的讀數具有普遍意義.這就是掌握好長度測量的意義。
3.實驗活動——「建立你的信息檔案」。
要求通過測量,認識自己,認識同學,學生會很感興趣。老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學生自己的身體練習估算能力,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測量物理量的具體觀念。
4.測量長度的幾種方法:
累積法:測細銅絲的直徑。把細銅絲緊密地排繞在鉛筆上若干圈,測出這個線圈總長,計算出細銅絲的直徑。
平移法:測乒乓球直徑。
替代法:測曲線的長度。
輪轉法:用輪子的滾動來測長度,如利用自行車輪測出弧形遺跑道的長度。
長度=輪子周長×輪子轉動的圈數。
四、作業:
1.「自我評價」參考答案:
(1)通過皮尺測得20步走過的距離,然後除以10即可。
(2)圖(a)為正確操作。
2.「物理在線」指導
納米技術的崛起引發了世界范圍內的納米熱潮,教師可以結合「參考資料」中提供的內容對學生進行課外活動的指導。另外在這一技術逐漸應用於日常生活領域的同時,許多虛假的納米商品也紛至沓來,教師可以針對這個問題給予學生指導,讓學生養成利用物理知識分辨偽科學的意識。
第3節 活動:降落傘比賽
(兩課時)
一、目標要求
1.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 知道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的基本原理。
2. 體驗學生自主探究活動過程,領悟「控制變數」等科學研究方法。 經歷長度、時間與面積測量過程,體會物理測量的基本方法,會根據測量對象選擇適當的儀器。
3. 通過經歷探究過程,樹立善於參與討論與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觀點與成果的意識。通過參與探究活動,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以及善於與他人合作的精神。 激發學生對科學探究活動的熱情,以及通過科學探究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物理問題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展示「通知」,學生閱讀過後,教師:同學們,高不高興?生:高興。師:想不想在比賽中獲勝?生:想。師:為了在明天的比賽中獲勝,現在我們一起來准備好不好?生:好!
二、 引導研究:
1.材料的准備:
不論做什麼事,我們都要先寫好計劃,為了明天的比賽,我們先應干什麼?(制降落傘),想一想你打算用什麼做材料?(讓學生舉手回答,如紙、布、塑料等,然後綜合得出最好的),還要什麼?繩子。
2.儀器的擇:
①對降落傘還有什麼要求?教師用手在通知書上指出。(20g),
20克究竟是多少?我們用什麼來稱?磅秤?桿秤?案秤?(讓學生回答),為什麼?(因為它們的分度值不同,應該選擇分度值較小的天平秤),你們會使用天平嗎?過一會兒大家一起研究研究。
②我們再看一看,還有什麼要求?(指出3米)。
怎樣測出高度是3米?需要什麼儀器?(刻度尺)
③比賽是比什麼?(時間長為勝),那麼這又要什麼儀器?(秒錶)
3.天平的使用
我們准備了所需的器材,下面一步就是要會使用這些儀器了,上節課就布置了,要求同學們在圖書室或上屆初二學生的物理書上自己找一找有關天平使用的方法,你們找了嗎?有誰會使用天平,請給同學們說一說。學生說後,教師再邊演示邊講解。
4.秒錶的使用
我們一開課就講了怎樣學好物理,請同學說一說?教師再復述一次,秒錶如何使用,現在就要用上這一方法。我們先要猜一猜:上面一些按鈕是干什麼的,然後試一試。證明自己的所想是否正確。(讓學生,討論、試一試),然後讓學生演示,教師綜合。
5.我們即准備了所需的儀器,又會使用。現在我們應該考慮什麼?(怎樣讓「降落傘」在空中停留時間最長,哪些因素影響下降的速度?),這一問題、也需要自己猜想、實驗,我想:由於時間和環境有限,現在大家自己想一想,課後再試一試,剩下的時間我們就一起來熟練一下天平、秒錶的使用。
三、比賽活動。
第三章 聲
第1節 什麼是聲音
一 目標要求
1. 初步認識聲是由物體的振動發生的,聲的傳播必需依靠介質,聲具有能量。 了解在不同介質中聲的傳播速度是不同的,聲在固體和液體中的傳播速度比在空氣中快。
2. 通過觀察發聲現象,能簡單地描述所觀察到的發聲體的共同特性,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對比和概括能力。通過聲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初步學習在觀察現象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 讓學生參與實驗探究,初步學習實驗探究的方法,體會科學探究的重要性。
3. 通過本節學習,讓學生知道我們生活在聲的廣袤空間中,聲可以表達豐富多彩的情感,通過聲可以獲取大量的信息。 使學生初步領略聲在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作用,從而引起對聲的好奇,激發求知的慾望。
二 重點和難點
重點聲音發生的條件。難點聲波
三教學過程
1.情景創設、提出問題
展示教材中圖3-1-1、圖3-1-2讓學生看圖後,進行思考,討論一些問題,動物都能發聲嗎?舉例說出各種動物(狗、貓、鳥、蟬等)是怎麼發出聲的?你是怎麼會聽到聲音的?聲音是什麼?聲音有什麼作用?讓學生自由發揮,把學生帶入聲的世界,在討論中切入本節主題:聲的產生和傳播。
2.過程展開
(1)觀察發聲體在振動。
讓學生根據身邊的器材例如刻度尺、橡皮筋、紙、塑料薄膜等發出聲音,進行體驗,當物體振動時可以聽到什麼?當物體停止振動還能發出聲音嗎?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物體發聲時的共同特徵,總結出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這一結論。
對於發聲時,振動不明顯的現象比如敲擊鼓面和音叉發聲,可用實驗進行演示。將紙屑放在鼓面上,讓學生觀察敲擊鼓面發聲時和用手按住鼓面使鼓不發聲時紙屑的情況,學生雖然沒看到鼓面的振動,但可從紙屑是否被彈起判斷鼓面是否在振動;將懸掛的泡沫塑料小球接觸音叉,讓學生觀察音叉發聲和不發聲時小球的情況,判斷音叉是否在振動。進而提出問題:紙屑和小球在什麼時候被彈起跳動?也可以讓學生用手觸摸喉頭進行發聲,感覺聲帶在振動。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舉P43動物與聲音中的例子,著重指出哪個部位在發出聲音,引出聲源的概念。
(2)聲波
與水波相比較引出聲波。進行如下描述:「……這樣空氣中就形成密疏相間的波動,以鼓面為中心向遠處擴展……」可以以鼓心為中心,用兩種不同顏色的圓,把空氣的密和疏向四周傳播形象地畫出來。
通過對兩種現象進行比較,引出聲波的概念。鼓面振動使周圍空氣振動,並且這個振動由近及遠地傳播,聲波是聲源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體)中的傳播。振動的傳播,實質是能量的傳播,就像小石子在水面激起水波,水波使小紙片上下運動。因為聲波有能量,所以聲波傳入耳中會使耳膜振動,我們就感覺到了聲音。
(3)聲的傳播需要介質
聲在空氣中能傳播,在固體和液體中也能傳播。為什麼運動員在水下能聽到音樂進行花樣游泳?或讓學生自己舉例說出固體和液體也能傳聲。
聲在真空中能傳播嗎?學生可進行猜測,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提出證明猜測正確性的方法。學生可能提出許多方案,只要學生說出把聲源放到真空中和不在真空中所產生的情況進行比較,都是正確的,並對其進行鼓勵。
像教材中一樣安排 「聲的傳播」的實驗探究,讓學生通過探究初步認識聲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聲的傳播需要介質;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傳播不需要介質。
實驗過程中啟發學生不斷提出問題並思考問題,比如罩內手機的應答聲是怎麼傳到耳中的?當抽氣機抽去罩內的空氣時手機的應答聲音變小,讓空氣重新進入罩內時,聲又變大,這是為什麼?為什麼始終能看罩內手機屏上信號的顯示?鼓勵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對探究過程現象發生的原因,可進行猜測與討論,然後再得出結論。如玻璃罩內手機的應答聲變化說明聲的傳播需要介質,聲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雖然聽不到真空中的手機的應答聲,但能看到顯示,說明了電磁波可在真空中傳播。
船上的人是怎麼會聽到遠處船隻航行的聲音的?暖氣管是怎麼把敲擊聲傳遍樓內各處的?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可以讓學生進一步了解能聽到聲音所需要的條件。
觀察教材上的圖3-1-10、圖3-1-11開拓學生的知識面,並讓學生領會到振動並不一定能感到聲音;要感到聲音,必須要有聲源,介質和接收器。
Ⅱ 找一份家用小電器的使用說明書,根據說明書試著操作一下,然後把操作過程寫下來。
一般情況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可以試著在網上找找模板,然後把自己掌握的信息內套進去,這樣的答案會比容較好。
(2)教科版家用電器課件擴展閱讀:人,可以從生物、精神與文化等各個層面來定義,或是這些層面定義的結合。生物學上,人被分類為人科人屬人種,2號染色體和猩猩甲條染色體著絲粒融合(平衡易位)締合模式接近度超過16N,並臂間多次倒位,其餘染色體都有很強的同源性,是一種高級動物。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文化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與科技發展的生物。
Ⅲ 家電知識普及:什麼是白電 黑電分別包括哪些電器
接觸家電的人經常會聽到白電、黑電這兩個詞,心中不免產生疑問:什麼是白電黑電呢?顧名思義白電就是白色家電,黑電就是黑色家電。為什麼會這么稱呼呢?哪些家電時白電,哪些是黑電呢?今天環球家電網小編為大家普及這一知識:按功能區分白色家電指可以減輕人們的勞動強度(如洗衣機、部分廚房電器、改善生活環境提高物質生活水平(如空調器、電冰箱等)的產品;黑色家電可提供娛樂、休閑,像彩電、音響等。按外觀區分這是家電行業早期根據電器產品的外觀對空調、電視、冰箱的一種籠統分類,比如白電就是指空調、洗衣機、冰箱類產品,早期這些產品的外觀以白色為主,故稱為白電。黑電是指如電視機、影碟機、音響之類,早期外觀以黑色為主,稱之為黑電。功能+外觀一般家電界把傳統家電分為三類:黑色家電、白色家電、小家電。黑色家電主要包括電視機、錄像機、音響、VCD、DVD等,是可提供娛樂的;白色家電則以空調、電冰箱、洗衣機為主;小家電指的是電磁爐、電熱水壺、風扇等家電產品。按技術區分從其工作原理和核心零部件來區分黑白電也是可以的,黑電更多的是通過電子元器件、電路板等,而白電更多的是通過電機將電能轉換為熱能、動能進行工作的。延伸閱讀:常用家用電器功率一覽
Ⅳ 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設計
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全套教案,共68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一單元 電
1.1 電和我們的生活
教學目標:
1、經歷調查家用電器的活動過程,並且科學文件夾記錄;
2、經歷一次收集並且處理數據的科學研究過程;
3、討論他們想知道的關於電的知識;
4、明確一些安全用電的常識,並在日常生活中逐步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教學重點:知道安全用電的常識。
教學難點:關於電的知識。
教學准備:
准備一份科學調查記錄表,課前讓學生收集有關電的知識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課前我們做了一個調查記錄,調查了我們自己家裡的用電器,這節課我們就來做個統計,交流我們的調查結果。
二、探究過程
1、 調查家中的電器。
(1) 小組內互相交流調查記錄,同學之間相互說說。
(2) 個人統計:生活中常用的用電器有哪些?大的電器有哪些?小的用電器有哪些?最少使用的用電器有哪些?這些用電器分別是用哪些電的?你統計的數量是多少?
(3) 全班交流。
(4) 在調查你們發現了哪些問題?
(5) 自己還有哪些想法?
(6) 要是沒有電的話,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
(1)小組討論,相互說說你在以前知道的關於電的知識。
A、靜電的知識
B、雷電的知識
C、富蘭克林的故事
1752年6月的一天,美國費城郊區,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在一塊寬闊的草地上,有一老一少兩個人正興致勃勃地在那裡放風箏。突然,一道閃電劈開雲層,在天空劃了一個「之」字,接著嘎嘣一聲脆雷,那如銅錢般的雨點就瓢灑盆潑般地傾下來了。只見老者大聲喊道:「威廉,站到那邊的草房裡去,拉緊風箏線。這時,閃電一道亮過一道,雷鳴一聲高過一聲。突然威廉大叫:「爸爸,快看!」老者順著兒子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那拉緊的麻繩,本來是光溜溜的,突然怒發沖冠,那些細纖維一根一根都直豎起來了。他高興地喊道:「天電引來了!」他一邊囑咐兒子小心,一邊用手慢慢接近接在麻繩上的那把銅鑰匙。突然他象被誰推了一把似地,跌到在地上,渾身發麻。他顧不得疼痛,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將帶來的萊頓瓶接在銅鑰匙上。這萊頓瓶里果然有了電,而且還放出了電火花,原來天電和地電是一個樣子!他和兒子如獲至寶似地將萊頓瓶抱回了家。
這捕獲天電的人就是富蘭克林和他的兒子威廉。富蘭克林於1706年4月17日生在美國,小時候家裡很窮,無錢上學,就在哥哥開的印刷廠中當學徒。然而,他憑借他的聰明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一生中具有許多發明,而且是電學的開門鼻祖。他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獨立宣言》的發起人之一,是美國第一任駐外大使。
風箏實驗之後,富蘭克林寫了一篇《論閃電和電氣的相同》的論文,闡述了雷電的本質,還提出了製造避雷針的設想,使建築物免遭雷擊。然而,當他的論文在英國皇家學會上宣讀的時候,有人卻報之以輕蔑和嘲諷。但是,科學終究會戰勝愚昧和無知,1756年英國皇家學會授予富蘭克林皇家學會正式會員的稱號。
富蘭克林發明的避雷針,一下子風靡一時,傳到英國、法國、德國、傳遍歐洲和美洲。但是傳到英國卻發生一段離奇的故事。
D、關與電的科學家
(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等…)
3、知道安全用的重要性,養成安全用電的習慣。
(1)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 在戶外,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 在家裡與學校,哪些地方存在觸電的危險?
(2)我懂得怎樣安全用電?
• 討論:怎樣安全用電。
• 全班交流。
三、總結。
板書設計:
1.1 電和我們的生活
1、調查家中的電器
2、交流我們知道的電的知識
教學後記:
1.2 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教學目標:
1、 經歷用一跟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2、 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進行觀察和畫出電在小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3、 學會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4、 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接過程;
5、 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
教學重點:能讓小燈泡亮起來。
教學難點:畫一個發光小燈泡的連接裝置圖。
教學准備:
每個學生一份材料:1根導線、1個電池、1個小燈泡、科學文件夾。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電的很多知識,今天我們要來研究怎樣點亮小燈泡?
二、探究過程。
1、 讓小燈泡發光。
(1)觀察材料。
• 仔細觀察電線、干電池、燈泡,我們有什麼發現?
• 說說電線的特點;
• 說說干電池的特點;
• 說說小燈泡的特點。
(2)連接一個簡單的電路。
用這些材料能使小燈泡亮起來嗎?
(3)把發光燈泡的連接裝置畫在科學文件夾上。
(4)說出電在小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 猜一猜電在小燈泡里是怎樣流動的,在小組里指著說說電的流動路線。
• 在記錄本上畫出電流在燈泡里的流動路線。
2、 出示四種電路連接圖,讓學生判斷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 說出判斷的理由。
• 分別試著連一連。
• 在科學文件夾里,分別畫出這四種電路圖。
• 為什麼不亮的原因,區別短路與斷路。
3、交流
• 今天我們學會了幾種使小燈泡亮起來的連接方法?
• 有什麼新的問題?
三、總結。
板書設計:
1.2 點亮我們的小燈泡
1、 讓小燈泡發光
2、哪個小燈泡會亮、哪個燈泡不會亮?
Ⅳ 蘇教版小學四年科學教案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list.asp?classid=359
教科版《科學》四下全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1.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教學目標】根據已有知識,運用邏輯推理,對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發展探究身邊科學現象的興趣。【教學重點】解釋靜電現象【教學難點】認識正負電荷【教學准備】一把塑料梳子、碎紙屑、幾個氣球、綁氣球的細線、掛氣球的支架、靜電現象的相關圖片或幻燈片。【教學過程】一、體驗靜電現象1、引入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看老師的表演,問:靠近紙屑,可能...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4-18 11:24:06 新版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下冊全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教科版修訂版四年級下冊教材目錄第一單元電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點亮小燈泡3簡單電路4電路出故障了5導體與絕緣體6做個小開關7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第二單元新的生命1油菜花開了2各種各樣的花3花、果實和種子4把種子散播到遠處5種子的萌發6動物的卵7動物的繁殖活動第三單元食物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營養3營養要均衡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麵包發霉了6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7食物...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28 10:54:17 冀人版(河北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集(河北版)1、變化的世界12、植物的生長2、多樣的天氣13、養小雞3、觀測天氣14、小動物的生長4、發布天氣信息15、毛毛蟲不見了5、天氣與生活16、我在長大6、固體、液體和氣體17、讓癟乒乓球鼓起來7、冰、水和水蒸氣18、鹽到哪裡去了8、水到哪裡去了19、它們發生了什麼變化9、雨的形成20、燃燒的秘密10、周圍的生物21、變色的...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28 10:50:24 四年級下科學教學計劃.教案(蘇教版)[四年科學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教學計劃教材簡析本冊教材共有5個單元。第一單元:生命世界《骨骼與肌肉》。第三單元:物質世界〈物體的運動〉,研究事物的相互關系。第二單元:生命世界〈養蠶〉。第四單元:物質世界〈無處不在的力〉,研究動物的周期性變化。第五單元:〈調查與預測〉,過程與方法顯性化。在各個單元學習中均有過程與技能訓練。本冊內容是科學課的深入,既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又可培...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3-02 19:28:13 蘇教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案第一單元《骨骼》1.骨骼教學資源開發本課是蘇教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下冊教材第1單元《骨骼與肌肉》中的第1課。人們能夠進行各種各樣的運動,例如壘球運動員能用棒擊球,廚師能揉捏生面團,藝術家能用泥塑造出一尊雕像。人體所進行的每一項運動,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結果。建築工地是一個忙碌的地方,建築工人築好地基後,開始...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33:10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植物與土壤單元分析:土壤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本單元共分為四部分《土壤里有什麼》、《土壤的種類》、《植物與土壤》、〈保護土壤〉。學生認識土壤不是一種單純的物體而是由砂、粘土、水、空氣、腐殖質等成分構成的,讓學生把知道關於土壤...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28:20 教科版四年級下科學教案全集[四年科學教案]
教科版四(下)科學教案全集第一單元電1生活中的靜電現象2點亮小燈泡3簡單電路4電路出故障了5導體與絕緣體6做個小開關7不一樣的電路連接第二單元新的生命1油菜花開了2各種各樣的花3花、果實和種子4把種子散播到遠處5種子的萌發6動物的卵7動物的繁殖活動第三單元食物1一天的食物2食物中的營養3營養要均衡4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5麵包發霉了6減慢食物變質的速度7食物包裝...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23:27 教科版科學四(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課題1、1動物怎樣生活共1課時教學目標1、進一步增強對植物和動物特徵進行探索的興趣,獲得對有生命的物體多樣性的認識。2、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經歷對一種動物較全面的動態觀察過程。教學准備貓、鴿、龜、青蛙、魚、蜻蜓等動物的圖片。學生准備各小組的觀察記錄。教學過程1、引入(1)回顧已往觀察過的動物。(2)請學生說說平時見過的動物。2...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12:04 冀人教課標版第一學期四年級科學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課題1.運動著的世界課型教學目標1.培養學生搜集物體運動方式資料的能力,認識世界是運動的。2.培養學生討論、表述的能力和能傾聽同學觀點。3.科學的學習態度,認真搜集、整理、製作資料。(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重點難點學生搜集資料的方法教具一杯水、空杯、染料、香水、多媒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主導作用與主體活動一、引入課題二、學習新課1.從常見現象認識物質在運動...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06:31 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上冊[四年科學教案]
四年級科學教案(教科版)上冊第一單元有生命的物體第一課時動物怎樣生活教學目標:1.進一步增強對動物特徵進行探索的興趣,獲得對有生命的物體多樣性的認識。2.通過回顧觀察過的動物,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了解新的觀察內容。3.會查找、交流、匯報對動物的觀察結果。教學重點:觀察動物的生活,能有目的地查找有關資料。教學難點:能系統地描述觀察到的結果。教學准備:教...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2-24 13:04:19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上)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教科版四年級科學教案上冊第一單元溶解第一時水能溶解一些物質教學目標:1.觀察比較食鹽和沙在水腫的變化。2.引導學生經歷對物質溶解和不溶解現象的觀察、描述的過程。3.培養學生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教學重點:描述食鹽、麵粉等物質溶解現象的主要特徵。教學難點:比較食鹽、沙、麵粉、高錳酸鉀、砂糖在水裡的變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教學准備:師備:調好的兩杯乾凈的鹽水和糖水...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5-22 17:21:07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教案及反思[四年科學教案]
《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鹽》教案教學目的:1、設計「一杯水能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經歷簡單的探究性實驗過程。2、通過實驗使學生懂得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鹽。3、體驗研究溶解現象的樂趣,發展進一步探究溶解問題的興趣。教學重點難點:設計「一杯水能能溶解多少食鹽」的實驗,經歷簡單的探究性實驗過程。......把握提問的契機,適時有效提問,提高課堂探究效益——《一...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2008-04-18 13:52:45 《水變成水蒸氣》教案[四年科學教案]
1、水變成水蒸氣教學目標:1、讓學生知道水的蒸發是一種自然現象。2、知道學生能夠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理解加快水的蒸發的條件。3、培養學生用學到的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改善生活。教學准備:1、課前准備小實驗,並進行觀察。2、電吹風、電熨斗、電風扇、取暖器、手帕等。教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1、師:(在黑板上用濕抹布塗兩塊差不多大小的圓圈,間隔大一點...
軟體大小: 未知運行環境:Win9X/2000/XP/2003/授權方式: 免費版推薦級別:
http://www.isud.com.cn/down.asp?cat_id=10&class_id=241
『小學科學教案』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集(河北版)
·冀人版四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全集(河北版) 1、 變化的世界 12、植物的生長 2、 多樣的天氣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408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修訂五年科學下教案全冊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教學目標】科學概念: 1、物體在水中有沉有浮,判斷物體沉浮有一定的標准。 2、同種材料構成的物體,改變它的質量和體積,沉浮狀態不改變。過程......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026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下科學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 運動和力第一課時 我們的小車教學目的: 1、 通過用墊圈拉動小車,引導學生認識「重力」。 2、 指導學生知道足夠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拉力越......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06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新版教科版五上第一單元教案:8、維護生態平衡
·8、維護生態平衡【教學目標】科學概念:自然界里某一區域生存的生物必須形成一個平衡和諧的整體,即生態系統。過程與方法:應用分析推理等思維形式,對沙塵暴生成的原因進行分析。......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28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新版教科版五上第一單元教案:1、種子發芽實驗(一)
·1、種子發芽實驗(一)【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過程與方法: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的過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種子發芽的條件。情感、態度......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06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全)
·[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第一單元課題一:種子發芽實驗教學目標:1,通過種子發芽實驗,啟發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2,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啟發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539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三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我看到了什麼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大樹,鼓勵學生親近自然,關注自然,並體驗情感. 2,組織學生經歷從"看"到"觀察"的過程,並對大樹作簡單的描述. 3,通......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0668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五年級科學上冊教案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單元分析 這是一個研究生物與環境關系的內容,也是環境主題的重要內容.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視野越來越開闊,隨之而來的是關注的問題越來越廣泛,問題的深度越來......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3650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小學四年級上冊科學第一單元教案
·第一課時 動物怎樣生活學情分析:經過一年的《科學》學習,對這門課程有所了解和喜歡,對新學期學生有更多對科學探索的願望. 教學目標 1.知道某種被觀察動物的顯著觀察特徵和行為......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919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五年級上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課題一:種子發芽實驗教學目標:1,通過種子發芽實驗,啟發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2,經歷設計種子發芽實驗,啟發學生對實驗觀察的興趣 3,了解設計實驗,制訂實驗計劃......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340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1,我們常用的工具一,【教學目標】 1. 科學探究:嘗試在實踐中更方便地解決科學問題(拔釘子和螺絲釘),提出更多的問題,並有計劃地開展進一步研究. 2.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177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蘇教版6年級下冊科學教案(4-6單元)
·蘇教版6年級下冊科學教案(4-6單元)第4單元 神奇的能量 1、各種各樣的能量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從生活工作中各種各樣的能量。能夠區分各種各樣的能量。......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2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五年級自然教案
·1、正電和負電 2、雷電 3、電熱*4、製作電熱切割器 5、空氣的成分 6、氧氣 7、二氧化碳 8、燃燒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42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新版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電一、單元教學意義 當我們輕輕閉合開關:電燈就會發出光,收音機就會播放動聽的樂曲,電視機就會呈現五彩繽紛的畫面……這一切對我們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了。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696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新教科版三年級下科學教案
·植物的生長變化一、單元概述通過三年級上冊「植物」單元的學習,學生對植物的認識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已初步領悟到植物在生長過程中是會發生變化的。但是,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到底發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799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青島版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全冊內容概述本冊教科書遵循《課程標准》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力求注意選擇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的,基礎的,適於開展探究活動的內容;在能力培養上,注意了層次上的變化,較三年級上冊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724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第一單元 植物與土壤單元分析: 土壤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去認識植物與土壤的關系。本......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28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青島版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教學計劃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學期教學計劃 本冊教材遵循《新課程標准》的要求,在內容的選編上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順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基礎性的、淺顯的科學活動作為學生探究活動的......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8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青島版三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第一課《玩具里的科學》 教學目標 1、會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徵;通過改進或設計新玩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科學探究目標)......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596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蘇教版六年級下冊科學教案(4-6單元)
·蘇教版6年級下冊科學教案(4-6單元)第4單元 神奇的能量 1、各種各樣的能量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能夠從生活工作中各種各樣的能量。能夠區分各種各樣的能量。......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512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最新五年級科學教案下冊
·第 一 單 元神奇的機械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 1、能夠發現存在於生活、生產中的簡單機械。 2、能夠自己設計實驗,研究簡單機械的作用。 3、能夠利用簡單機械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744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蘇教版小學科學三年級下冊全冊教案
·第一單元第1課、我們周圍的土壤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 1、能夠運用多種方法和多種感官來認識土壤。 2、會描述、記錄自己的觀察結果。 3、能夠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觀察結......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368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江蘇教育出版社)
·小學三年級下冊科學教案(江蘇教育出版社)第一單元第1課、觀察蝸牛一、教學目標:過程與方法: •會用文字和圖畫等方式觀察記錄蝸牛的行為特徵。 R......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219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青島版四年級下冊科學教案
· 第一單元 植物與土壤單元分析: 土壤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之一。以土壤為話題,把土壤當成一個認識的材料,目的是運用多種方法和......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004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四年級下科學教案全集
·四下科學教案全集 第一單元 電第一課時 電和我們的生活教學目的: 1、經歷調查家用電器的活動過程,並且科學文件夾記錄; 2、經歷一次收集並且處理數據......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295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六年級科學下冊備課教案(教科版)
·六年級科學備課教案(教科版)下冊第一單元 機械和工具 1.1~1.2 我們常用的工具與打開蓋子的工具教學目標: 1、能說出我們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2、能根據生......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65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河北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教案全冊
·[河北版科學教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 1、常見的建築一、目的要求: 1、 能設法收集不同歷史時期關於房屋的資料。 2、 能分析出一座磚結構房屋的結構、層次與構成。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901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下教案(全)
·小學科學六年級教案(下)教科版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1 放大鏡【教學目標】 1. 了解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2. 會使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節。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9157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小學科學六年級教案(下)教科版
·小學科學六年級教案(下)教科版第一單元 微小世界 1.1 放大鏡【教學目標】 1. 了解放大鏡的工作原理。 2. 會使用放大鏡觀察細小物體或物體的細節。 ......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3738 推薦程度:
『小學科學教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教案
·1、我們常用的工具 一、【教學目標】 1. 科學探究:嘗試在實踐中更方便地解決科學問題(拔釘子和螺絲釘),提出更多的問題,並有計劃地開展進一步研究。 2. 情感態度和價值......
軟體大小:未知 授權方式:免費下載 下載:1860 推薦程度:
首頁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尾頁
Ⅵ 家電基礎知識功能
家用電器,簡稱家電,是指以電能來進行驅動(或以機械化動作)的用具,可幫助執行家庭雜務,如炊食、食物保存或清潔,那麼你對家電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關於家電知識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家電的功能
家用電器功能主要有安全、實用、可靠、新穎、耗能少等。
1、安全家用電器使用廣泛,且使用者不一定具備電學知識,故其安全性能十分重要,要求電器在發生機械或電氣故障時不會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多數國家頒布了家用電器安全管理法規和標准,有些國家還用法律形式強制執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頒布了家用電器的安全規則。中國規定家用電器的國家標准等同或等效採用IEC的安全規則。
2、實用實用性是家用電器的基本特徵。產品應具有基本的使用功能,結構合理,操作方便,做到使用者不需具有專門技能也能正確使用。
3、可靠可靠性是反映家用電器產品質量的綜合性指標。中國聯保網提示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是家用電器產品可靠性的一個主要指標。對產品的生產過程需要實行嚴格的全面質量管理,保證產品質量的一致性和穩定性。
4、新穎家用電器具有美化家庭的特點,因此應具有裝飾性。產品造型和外觀不僅要有鮮明的時代性,反映一定時期的科學技術水平和人們的審美志趣,並且要體現出結構的科學性、選材的合理性及工藝的先進性。
5、耗能少提高家用電器的效率指標,降低能耗是家用電器主要生產國家長期努力的方向。美國1975年12月制訂的能源政策和保護法(Energy Policy and Conser-vation Act)對 14種耗能多的家用電器規定了最低能耗效率標准。日本於1979年6月頒布了合理使用能源法,對耗能多的電冰箱、空調器的能耗效率確定了判斷標准,並規定在特定產品上設置能耗效率標記,以便於消費者選擇。
6、普及率家用電器普及率反映了一個國家的 文化 經濟水平。通常,國民總產值高、人均收入高、人均耗電量大的國家,家用電器的普及率也高。
家電的范圍家用電器(HEA)在家庭及類似場所中所使用的各種電器。又稱民用電器、日用電器。美國是家用電器的發揚地。1879年美國T.A.愛迪生發明白熾燈。開創了家庭用電時代。20世紀初,美國E.理查森發明的電熨斗投放市場,促使其他家用電器相繼問世。吸塵器、電動洗衣機、壓縮機式家用電冰箱、電灶、空調器、全自動洗衣機應運而生。19世紀80年代,愛迪生效應的發現和驗證電磁波存在的實驗,為電子學的誕生創造了條件。20世紀初,英、美等國相繼發明了第一代電子器件——電子管。1919 年超外差式接收機問世,為收音機發展創造了條件。1923~1924年,美國V.K.茲沃雷金發明了攝像管和顯像管,1931年組裝成世界上第一個全電子電視系統。1954年美國始用彩色電視廣播。磁性(鋼絲)錄音機和磁帶錄音機是先後在1898年和1935 年問世的,在荷蘭飛利浦公司1963年發明盒式磁帶的基礎上,盒式磁帶錄音機迅速普及。集成電路的發明,使電子技術進入微電子技術時代,使家用電器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家用電器的分類 方法 在世界上尚未統一。但按產品的功能、用途分類較常見,大致分為8類。①製冷電器。包括家用冰箱、冷飲機等。②空調器。包括房間空調器、電扇、換氣扇、冷熱風器、空氣去濕器等。③清潔電器。包括洗衣機、乾衣機、電熨斗、吸塵器、地板打蠟機等。④廚房電器。包括電灶,微波爐、電磁灶、電烤箱、電飯鍋、洗碟機、電熱水器、食物加工機等。⑤電暖器具。包括電熱毯、電熱被、水熱毯、電熱服、空間加熱器。⑥整容保健電器。包括電動剃須刀、電吹風、整發器、超聲波洗面器、電動按摩器。⑦聲像電器。包括微型投影儀、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機、錄像機、攝像機、組合音響等。⑧其他電器,如煙火報警器、電鈴等。
隨著生活的提高 ,凈水器也成為家用電器中的一員,越來越多的家庭使用這種新型的電器產品:隨著世界上大多數的水體污染嚴重,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矛盾。傳統的自來水處理方法,已不能保證提供品質優良的飲用水,而且在市政供水中還存在著二次污染的問題,如高層的水箱供水,漫長的自來水輸送管線,都會造成潛在的鐵銹,泥沙以及微生物等污染問題。因此,各種品牌的凈水器應運而生,並且各種凈水器使用的過濾方法與過濾材料也有所不同。其中國產的好自然、美的品牌凈水器產品符合國人飲水標准。
家用電器,簡稱家電,是指以電能來進行驅動(或以機械化動作)的用具,可幫助執行家庭雜務,如炊食、食物保存或清潔,除了家庭環境外,也可用於公司行號或是工業的環境里。基本上,家用電器分為大型家電(白色家電、黑色家電)和小家電。
家電使用回收的注意事項使用及回收細則
家用電器一般包括:洗衣機、舊電視、冰箱等,對這一系列的家用電器回收時必須檢查以下幾點;
從安全要求,環保、衛生要求,適用要求等基本方面對使用過的家用電器進行檢查。品質達標者為舊貨,可以再行銷售給他人使用。品質不達標者為廢品,不可以再行銷售給他人使用。
所以在檢查過程中要及為細心。
1、舊家用電器品質要求;
舊家用電器應符合GB4706.1規定的安全要求。其中,音頻、視頻類舊家用電器應符合GB 8898規定的安全要求。
2、舊家用電器的安全要求;
在明顯部位張貼統一標識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二年(買賣雙方另有協議除外);沒有在明顯部位張貼統一標識的舊家用電器,安全使用期為十年。
3、舊家用電器的環保、衛生要求;整機應清潔、衛生。
除以上之外當然還要好多因素是需要去考慮
清洗
要重視家用電器的清洗:家用電器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其強烈的靜電會牢固吸附大量灰塵和污垢,使得家電內部逐漸變成家庭內藏污納垢、孳生細菌的“窩點”,給家人的健康帶來極大危害。而且,環境中的靜電微粒、金屬塵埃、油煙等,會在家電的電器元件和電路板上形成一層污垢膜,使家電運行時產生的熱量不能正常散發,嚴重影響著設備運行的穩定性,最終可導致耗電量增大、使用壽命縮短、功能紊亂、短路、燒壞電子元件,甚至引發火災。
除了對家電進行徹底地清洗,大家也可以在假期對家電進行合理地消毒,這樣一來,會讓家用電器更加清潔,更有利於家人的身體健康。
電視機
久不清洗的危害:電視機的內部在使用一段時間後,會積滿厚厚的一層塵埃,這些臟物加速了機器的老化,增加輻射,出現雪花點,嚴重的可造成短路、燒毀元器件,甚至能引起顯像管爆炸。所以電視機的內部要每年清洗一次。
清洗辦法:清洗電視機內部時,先斷電源半小時,再打開電視機的後蓋,用電吹風將積塵吹凈,然後用無水酒精的棉球擦洗電路板,用干布團輕擦內部線路,最後用電吹風吹乾。
清洗電視機外殼時,先將電源插頭拔下,切斷電源,用柔軟的布擦拭。如果外殼油污較重時,可用40℃的熱水加上3-5毫升的洗滌劑攪拌後進行擦拭。
電視機的熒屏極易招灰,可用專用清潔劑潔視靈和干凈柔軟的布團擦洗,它能清除熒屏上的手指印、污漬及塵垢,或是用棉球蘸取磁頭清洗液擦拭,最後一定要擦乾。
提示:切勿用汽油、溶劑或任何化學試劑清潔電視機的機殼。
投影儀
獨享移動影院,TRT微投精彩天下泰達日晶公司研發的每一部小小的TRT微型投影儀,都是一個可以移動的獨享影院。在世界盃期間,只要你擁有一面足夠大的白色牆面,就可以隨時隨地的觀賞到精彩的賽事。TRT微型投影儀所擁有的強大的可移動功能,這是其他設備所不具備的。
作為微型投影設備,TRT微型投影儀的可移動性表現的非常突出。
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TRT微型投影儀重量輕、體積小,例如TRT-721M 型號的微型投影儀的尺寸只有121X68X25mm,只有普通手機的大小,完全可以靈動於手中,或便捷放入口袋,真正實現了輕松的移動功能;第二,TRT微型投影儀自帶了鋰離子電池,配合僅有5W的低耗功率,一般可輕松達到連續2.5小時的投影作業;第三,TRT微型投影儀基於Win CE 操作系統 ,本身就是一台微電腦,無需另外連接電腦就可以實現強大的演示功能,不僅能夠連接DVD、DV、PSP、iphone、數字電視、游戲機、數碼相機、手機等進行投影,也可連接2.4G USB滑鼠/鍵盤操控,而且還自帶了可擴展的內存裝置,最大可支持16GB的擴展,其中TRT-723W型微型投影儀還支持CMMB數字電視信號,這使得TRT微型投影儀在沒有連接外部設備的時候,也可以使用自身內存的文件或通過接收CMMB數字型號來進行精彩賽事的投影。
如此強大的可移動功能,為TRT微型投影儀的廣泛應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TRT微型投影儀到2010年為止共設計研發了三個型號的產品,分別是TRT-721M、TRT-723W和TRT-725M。這三款產品,都使用3M公司最新的第二代光機技術,採用3M移動光學引擎,代替了傳統的一代光機,能達到最大流明30LM,這就突破傳統光機因亮度不足而導致的實用性不高、畫面效果不清晰等缺點。在這樣的高亮度光機的支持下,TRT微型投影儀投影出的世界盃賽事畫面,可以預見到會是何等的清晰和精彩。在採用了第二代光機的同時,泰達日晶創造性的突破了傳統投影儀的單一白光投影,採用硅基液晶RGB三色LED光源,LED與LCoS同步發出紅、綠、藍三色光,畫面解析度更高,達到了640×480的解析度,能夠達到VGA以上的效果,在色彩方面的餓表現十分出色。這使得TRT微型投影儀投影出來的畫面色彩更加鮮艷、逼真。在觀看世界盃賽事的時候,清晰的畫面和鮮艷的色彩,一定會高度還原真實的賽場情景,定會讓球迷欣賞頂級賽事時感覺到真實的賽場。
另外,TRT微型投影儀的投影尺寸可以達到200英寸,200:1的對比度絕對能夠讓球迷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配合TRT微型投影儀所獨有的二代光機和RGB三色投影,南非世界盃,真的就近在咫尺啊!
電熨斗
久不清洗的危害:電熨斗的底部由於高溫與水分作用,會產生一種像銹跡一樣的痕跡,即使電熨斗底部鍍鉻或用不銹鋼製成也不例外。
清洗辦法:去除電熨斗底部的痕跡,可取去污粉約80%、蠟約10%、植物油約10%配成拋光磨料。使用時,將此磨料塗在電熨斗底板上,用化纖布用力揩擦痕跡處,即可及時清除痕跡。或者擠牙膏於底板的痕跡上,用綢布反復擦拭,效果相同。
提示:電熨斗的清洗很需要耐心,建議清洗之前做好充足的准備工作。
熱水器
久不清洗的危害:電熱水器在使用一定時間後,其內部會形成大量水垢,當水垢增厚到一定程度後,不僅延長加熱的時間,而且還會發生崩裂,對內膽有一定損害,使加熱時間延長,熱水出水量減少。
清洗辦法:電熱水器沒有排污閥的,需要專業人員來清潔。長期使用的燃氣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應定期請專業人員檢查和清洗保養。
提示:有的電熱水器配有排污閥,可根據 說明書 自行排污。
抽油煙機
久不清洗的危害:吸油煙機吸附的污垢增加後,會增大風葉運轉負荷,降低排煙能力。
清洗辦法:要定期清洗吸油煙機。清洗時卸裝葉輪要小心,不可使其變形。由於清洗起來比較復雜,可請專業人士清洗。
提示:清洗吸油煙機的時候不要使用酒精、香蕉水、汽油等易燃易揮發的溶劑,因為如果這些物質揮發到空氣中,可能著火引發火災。
Ⅶ 學習家用電器對幼兒有什麼幫助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台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活動反思
家電常識是門新課,即沒有課本,更沒有參考資料,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厭倦枯燥的講解,喜歡靈活多樣的實踐加實訓教學,幾年來積累了許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踐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怕臟和油,蹲在地下就動手,和坐在教室里判若二人,教學中講的內容,通過實訓,使學生知識掌握的深而廣,並且特別容易記牢。
Ⅷ 家用電器的功率計算公式是什麼
計算家用電器功率的公式:
功率=電壓*電流
電功率是指電流在單位時間內做的功。是用來表示消耗電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單位是瓦特(Watt),簡稱瓦,符號是W。
常用電器電功率可以算出家用電器的耗電量情況。
計算用電量的公式:
用電量=用電器功率×用電時間
單位:
千瓦·時或千瓦小時(符號:kW·h;常簡稱為度)是一個能量量度單位,表示一件功率為一千瓦的電器使用一小時所消耗的能量。
每個電器的額定功率是多少瓦,各種檔位高低其功率大小不同,比如說風扇,高速擋就是額定功率大小,低速擋的功率相對較小一些。
其次,每個電器的工作時間長短,根據功率大小及工作時間長短,按千瓦小時一度電來計算出每個電器的耗電量是多少。
Ⅸ 小學科學教科版3~6年級復習重點
一)植物部分
科學概念
1、植物莖的特徵:植物有莖,莖上多有節、葉、芽。
2、植物莖的分類:從軟硬區分為木質莖和草質莖;從形態區分為直立莖、匍匐莖、攀緣莖、纏繞莖。
3、植物莖的功能:有輸送水分和養料的作用,還有一些植物的莖有繁殖的作用。
4、植物根的分類:分為直根和須根。直根:有一條比較粗壯的主根,主根周圍有幾條比較細的側根。須根:根很細,沒有主根,好像一把胡須
5、植物的根的功能:能夠支持和固定整棵植物;吸收水分和養料。
6、植物果實的基本構造:由果皮和種子兩部分組成。
7、植物果實的分類:肉果和乾果。肉果: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實。乾果:干癟無肉的果實。
8、解剖植物果實的方法可以分為:縱切和橫切兩種。
9、植物葉子的形狀。常見的有七種葉形:掌形、針形、披形、扇形、帶形、卵形、心形。
10、植物葉子的構造:葉片、葉柄;葉片上有葉脈。網狀脈:像桃葉那樣,葉脈成網狀。平行脈:像小麥那樣,葉脈成平行狀。
11、植物葉的功能。光合作用:植物的葉子能龍水分和二氧化碳,在陽光下製造養料,並放出氧氣的過程。蒸騰作用:植物中的水動葉面一水蒸氣的形式放出的過程。
12、製作葉標本的步驟:採集、壓制、上台紙、固定、貼標簽。
13、植物花的基本構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完全花:像油菜花那樣,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個本分組成的花。不完全花:像黃瓜花那樣,比油菜花缺少一些組成本分的花。
14、植物種子的基本構造:胚根和胚芽以及種子、子葉。胚根:將來會長成植物的根。胚芽:將來會長成植物的莖和葉。
15、植物生長的基本條件:土壤、光、水分、溫度等。
16、植物種子的傳播方式:風力傳播、動物傳播、彈力傳播、水流傳播。
17、植物的繁殖。植物一般是用種子繁殖的。此外,還可以由植物的莖和根來進行繁殖。
(二)動物部分
科學概念
1、生物:植物和動物都是生物,它們會生長、產生後代。
2、昆蟲:凡是成蟲的身體均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3、軟體動物:像蝸牛、田螺、河蚌這樣身體柔軟,外面有殼的動物。
4、魚:像鯽魚那樣,身體表面有鱗片,用鰭游泳,用鰓呼吸的動物。
5、爬行動物:身體外面覆蓋著鱗片,用肚皮貼地爬行,一般卵生的動物。
6、兩棲動物:像青蛙、蟾蜍、蠑螈那樣,幼體在水中生活,用鰓呼吸,成體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動物。
7、鳥:像麻雀那樣,身體分為頭、頸、軀干、腳、翅、尾六個部分,體表長有羽毛,有喙,卵生的動物。
8、哺乳動物:身體一般可分成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個部分,外表長著毛,都能直接生出小動物,小動物吃母奶長大的動物。
9、動物的運動方式:在路體上生活的動物大多數靠腿和足走路;在水中的動物是靠鰭或蹼腳游泳的;鳥和昆蟲靠翅膀在空中非行。
10、動物的吃食方式:哺乳動物靠牙齒吃食;昆蟲吃食物主要靠口器;鳥吃食的方式是吞食。
11、動物保護自己的方式:盔甲、尖刺、奔跑、保護色、裝死、擬態、捨去身體一部分等。
12、動物過冬的方式:卵或蛹、躲藏、冬眠、洄遊、遷徙、換毛等。
13、動物生存的基本條件:陽光、水分、食物等因素。
(三)空氣、水部分
科學概念:
1、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液體,它占據一定的空間。
2.水:在常溫之下是一種無顏色、無氣味、無味道、透明的液體。
3、水的蒸發:水慢慢變成水蒸氣的現象。
4、水蒸氣:沒有顏色、沒有氣味、沒有味道、透明的液體。
5、水蒸氣快慢的條件:溫度的高低;水的表面積的大小;水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
6、溶解:高錳酸鉀能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見的極小的顆粒,均勻的分布在水中,如果水分子不減少,高錳酸鉀就不會自行沉澱出來。
7、溶液:水裡溶解了什麼物體,就叫什麼物體的溶液。
8、水的凈化方法:沉澱、過濾、消毒。
9、壓縮空氣有彈性,會產生彈力。
10、風: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陽照射較多,地面上的空氣較熱;有的地方受太陽照射較少,地面上的空氣較冷。熱的空氣上升,冷的空氣就會流過來補充,空氣流動形成風。
11、空氣的成分:空氣不是一種單純的氣體,它有氮氣、氧氣、二氧化碳、氫氣、氦氣、水蒸氣等多種氣體組成。
12、氧氣:能幫助物體燃燒的氣體。
13、氣象觀測的主要儀器:百葉箱、風向桿(風向標、風杯)、雨量器、蒸發皿等。
14、水的三種形態:液體形態的水、氣體形態的水蒸氣、固體形態的冰。
水有一定的體積,但隨著容器的變化而變化。
水蒸氣的形狀和體積隨著所盛容器的變化而變化。
冰有一定的形狀和體積。
15、熔解:從固態的冰變成液態的水的過程。
凝固:從液態的水變成固態的冰的過程。
汽化;水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
液化:水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
升華:冰直接變成水蒸氣。
凝華:水蒸氣直接直接變成水蒸氣。
16、雲:陸地水和海洋水,在太陽的照射下,受熱後不斷地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便凝成小水點或小冰品,浮在空中。
17、雨:雲在隨風飄動過程中,小水點不斷凝結、碰撞合並成較大的水滴,當水滴增大到上升氣流拖不住時,就從雲中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8、雪:當高空中溫度較低時,水蒸氣在空中直接變成固體的小冰晶,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9、水在自然界循環的原因和過程:江、河、湖、海中的水,吸收了太陽光的熱,不斷地蒸發成水蒸氣,後者在空中受冷凝結成雲,又變成雨、雪落了下來,回到陸地和海洋。落到地面上的雨、,有的蒸發了,有的流進了江、河、湖、海。水就是這樣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地面之間循環運動著,這叫做水在自然界的循環。
20、人工降雨:根據不同的雲層,撒入適當的化學葯劑如乾冰、碘化銀、鹽粉等作為冰凍凝結劑,就能加速雲中的小水滴、小冰晶增大凝結成雨、雪降落下來。
(四)土壤、岩石部分
科學概念:
1、土壤的成分:沙、粘土、腐蝕質、水分、空氣等。
2、土壤的種類:沙質土壤、粘質土壤、壤土。
3、花崗岩:花斑狀,岩粒組,主要由三種不同的礦物質組成,有白、黑和肉紅或淡黃等顏色。很硬,用小刀刻不動。
4、玄武岩:黑色或暗褐色,顆粒密而細,堅硬,常有圓形或接近圓形的孔洞,有的表面有杏仁狀的斑點
5、砂岩:由粗或細的沙粒構成。黃色、灰色或綠色,很硬。
6、礫石:由一粒粒大小不等、圓狀或接近圓狀的卵石構成,也有的由帶稜角的碎石構成。
7、石灰岩:俗稱「青石」,灰白色或灰色,粒細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遇鹽酸起泡。
8、煤的形成:大約在二三億年前地球上的氣候又濕又熱,植物長的非常茂盛,形成了大片的森林。後來,由於地殼的變動,大批森林被沉積的泥沙覆蓋起來。被埋在地下的樹木與空氣隔絕,並長期受到高溫高壓的作用,逐漸變成了煤。
9、石油的形成:是由古代時代生物的遺骸在地層中經過幾億年的變化而形成的。
10、火山的形成:地球內部熾熱的岩漿,會沿著岩石的裂縫上升侵入岩層之中。有的岩漿在上升過程中冷卻形成岩石,有的岩漿能噴出地表,形成火山噴發。
11、地震的形成:火山活動,地殼中岩層的斷裂的陷落等都會引起地震。
(五)聲、光、熱部分
科學概念:
1. 聲音的產生:聲音是物體發出振動產生的,固體.氣體液體的發聲都與振動有關。
2. 物體振動的情況不同,發出的聲音也不同。如尺子伸出桌子的邊的長度長,振動時發出的聲音就低,尺子伸出桌邊的長度長,振動時發出的聲音高。
3. 聲音的傳播:聲音能向四面八方穿撥傳播。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聲音。
4. 不同的物體傳播聲音的本領不同。固體.液體傳播聲音的本領比氣體大,如醫生用聽診器檢查病人的心臟跳動情況,就是利用固體比氣體傳聲本領大的原理。
5. 光源:自身能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如太陽.通電的燈炮.點燃的蠟燭.瑩火蟲等,都是光源。
6. 光的傳播:光在空氣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7. 光的反射:當光到物體表面時會改變傳播方向反回來的現象叫光的反射。如燈光照在書本上,光又從書本上反射到我們眼裡,使我們能看到書上的字。
8. 不同的物體反射光的本領不同。表面光滑,淺色(白色)的物體反射光的本領大;表面粗糙的則象反。
9. 彩虹:夏天,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天空,有時能看到一條弧型的彩色光帶,這就是彩虹。
10. 彩虹的形成條件:雨過天晴陽光斜射在小水珠上。
11. 熱傳播的三種方式:熱傳導.對流.輻射。
12. 熱傳導:熱從較熱的一端沿物體一直到較冰的一端的現象。
13. 對流:液體或氣體中較熱部分之間不段循環流動,使濕度芻於均勻的過程。
14. 幅射:在陽光下人們感到熱,這種熱是從太陽這個發熱體直接射出來的,熱方式叫幅射。
15. 液體,氣體,固體一般都有熱脹冷縮的性質。熱脹冷縮是一般物體所具有的共同性質。
16. 溫度:指物體的冷熱程度。
17. 溫度表:溫度表是利用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製成的。常用的溫度表有:玻棒式溫度表、壁掛式溫度表和體溫表。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攝氏度表測定溫度,單位是攝氏度,如水沸騰時的溫度可讀作100攝氏度;攝氏度以下的溫度在數字前用「—」號表示。
(六)力、機械、金屬部分
科學概念:
1、風向桿是測風力大小、風的方向的儀器,風向桿的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風吹來的方向(風的方向)。如箭頭指北是北風。風向桿的風杯轉得快,表示風力大。
2、物體的彈性:物體受到力的作用會發生形變,當作用力撤除後,物體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這種性質叫做物體的彈性。
3、重力:由於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重力。人們通常把物體的重力叫做物體的重量。
4、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5、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測力計來測量。常用的測力計叫彈簧秤。
6、彈簧秤是根據彈簧受力越大就伸得越長的道理製成的。
7.滑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滑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滑動摩擦。在滑動摩擦中存在著一種阻礙物體運動的力,叫滑動摩擦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8.滾動摩擦: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上滾動時產生的摩擦叫滾動摩擦。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
9.水的浮力:水對浸在水中的物體,都有一個向上托的力,這個力叫水的浮力。
10.浮力的方向:物體受到浮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上的。
11.物體的浮沉條件:浸在水中的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重力,方向向下;另一個是浮力,方向向上。物體的浮與沉由這兩個力的大小決定。當物體的重力大於浮力時,物體下沉;當重力小於浮力時,物體上浮;當重力等於浮力時,物體停留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2.改變物體的重量可以改變物體的沉浮,如潛水艇就是利用了物體的沉浮規律。
13.能升空的熱氣球是利用熱空氣比冷空氣輕和空氣具有浮力的道理製成的。古代的「孔明燈」就是利用了這個道理。
14.物體的慣性:物體保持原來靜止或運動狀態的性質叫做慣性。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15.物體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平動和轉動。抽屜從桌內拉出、刨床上刨刀的運動叫平動;鍾表上指針的運動叫轉動。在生活實際中物體的運動常常是平動和轉動的復合,平動和轉動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換,如曲柄連桿可以把活塞的平動變成輪子的轉動;齒輪與齒條的結合,可以把齒輪的轉動變成齒條的平動。
16.杠桿:像撬棍這像的機械叫杠桿。
17.杠桿的作用:杠桿不僅可以省力,還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支撐點離物體越近,離用力的地方越遠,就越省力。如鍘刀、剪刀、鑷子等都是應用杠桿的實例。
18.斜面:是一種省力的機械。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如盤山公路和大橋的引橋就是以長長的爬坡來減少坡度,達到省力的目的。螺絲釘也是根據斜面可以省力的道理製成的,它是斜面的變形。
19.輪軸:像方向盤那樣,把一個輪固定在軸上,當輪轉動時,在輪上用力可以省力。如自來水龍頭旋鈕、自行車把手都是利用輪軸的實例。
20.滑輪:滑輪一般有定滑輪和動滑輪兩種。
21.滑輪的作用:使用定滑輪能改變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如旗桿頂端的滑輪。使用動滑輪能省力,但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結合在一起組成滑輪組,這樣即省力,又能改變用力方向,起重機械上常用到滑輪組。
22.傳動裝置:常用的傳動方式有鏈傳動、連桿傳動、皮帶傳動、齒輪傳動等。傳動裝置的作用是可以按照的需要改變力的大小、運動的形式、運動的方向、運動的快慢等。(1)鏈傳動:像自行車的大齒輪盤和後輪軸的小飛輪用鏈條連結起來的裝置,就是鏈傳動裝置。(2)連桿傳動:通過連桿傳遞動力的裝置。如縫紉機工作時,踏板的運動是通過連桿帶動能夠輪子的運動。(3)皮帶傳動:縫紉機大輪子的運動用皮帶帶動機頭的運動,這就是皮帶傳動。(4)齒輪傳動:用齒輪傳遞動力的裝置,叫齒輪傳動。如機械手錶就是利用了齒輪傳動。
23.蒸汽機:用水蒸氣做動作的機器,叫蒸汽機。蒸汽機由鍋爐、汽缸和傳動裝置三部分組成。
24.蒸汽機的工作原理:鍋爐里的水燒開後,產生溫度很高、壓力很大的水蒸汽進入汽缸,推動活塞來回運動,然後通過曲柄連桿使飛輪轉動,帶動機器工作。
25.內燃機:內燃機是讓燃料(汽油或柴油)直接在汽缸內燃燒,產生溫度很高、壓力很大的氣體推動活塞來回運動,然後通過曲柄連桿使飛輪轉動,帶動機器工作。
26.金屬的共同性質:有良好的導電性、導熱性和延展性,並且有特有的光澤。如銅、鐵、鋁等常見的金屬被廣泛應用於生產和生活之中。
27.許多金屬都會生銹,銹是金屬在空氣中發生氧化作用的結果。
28.防止金屬生銹的方法有:(1)將金屬放在乾燥的環境中;(2)在金屬外面加一層保護層;(3)在一種金屬中加入其它金屬製成不生銹的合金,如不銹鋼。
29.塑料:是由礦物和植物為原料,用科學方法合成的一種現代新型材料。塑料的主要特性是:(1)可塑性;(2)絕緣性;(3)重量輕。塑料的不足之處是易老化,如開裂、變硬等。另外會造成環境污染。
(七)電磁部分
科學概念
1、磁鐵的性質:磁鐵具有磁性,它能吸引鐵(鐐、鈷等),並能隔著物體吸鐵。磁鐵有兩個磁極,磁鐵兩極磁性最強。磁鐵能指示南北方向,指北的一端叫北極,用「N」表示;指南的一端叫南極,用「S」表示磁鐵之間能發生互相作用:同種磁極互相排斥,異種磁極互相吸引。
2、物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就稱物體帶了電,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的現象叫摩擦起電。
3、電的種類:電有良種,即正電和負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帶的電為正電,用「+」表示;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為負電,用「-」表示。
4、電的互相作用:帶同種電的物體相互排斥,帶異種電的物體相互吸引。
5、電路的組成:簡單的電路由電源、導線、用電器、開關等四個部分組成。
6、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不純凈的水碳棒等。
7、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膠木、橡膠、塑料、玻璃、陶瓷、純凈的水、空氣等。
8、半導體: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物體叫半導體,如鍺、硅、硒等。用半導體製成的電子元件,廣泛應用於收音機、電視機、計算機等用電器上。如太陽能電池就是利用半導體材料製成的。
9、安全用電主要應注意以下幾點:
A、不要用手直接接觸通電的插頭、插座和破損電線的金屬部分。
B、不要用濕手去撥弄或用濕布不擦抹通電的開關或家用電器,擦抹時必須切斷電源。
C、發現有人觸電,千萬不能用手直接去拉觸電的人,而要迅速切斷電源,或用乾燥的木棒、竹竿等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再作救護工作。
D、發現電線落地,不要走近落地點,應及時報告大人。
E、發現電器著火,要迅速切斷電源,電源沒有切斷之前千萬不能用水去撲滅。
10.電能:電能使通電的電燈發光、電扇轉動、收音機發出聲音。電具有的這種能量叫電能。
11.電能的產生:電能是有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而來的。如水力發電站是靠水力帶動發電機發電,把水能轉化成電能的。原子能發電站是利用原子的力量來推動發電機轉動發電的。
12.電能的用途:電能通過用電器可以轉換成其他形式的能量。電能可以轉換成聲、光、熱、磁、機械能等,如電風扇、洗衣機、電熱水器主要是把電能轉換成熱能;電視機是把電能轉換成光能和聲能。
11.電能的優點:污染少、傳輸方便,應而被廣泛用於生產、生活中。
(八)宇宙部分
科學概念
1、產生影子的條件:光和不透明物體,影子總是在物體背光的一面。
2、一年有12個月,分成春、夏、秋、東四個季節,一般是春季暖、夏季熱、秋季涼、冬季冷。
3、辨認方向的方法有:①利用太陽認方向。早上,太陽升起的方向是東方,此時面對太陽,背面是西方,左面是北方,東面是南方。②利用指南針認方向,指針靜止時的一端總是指向北方,另一端總是南方。③利用樹樁認方向,年輪寬的一面是南方,相反的一面是北方。④利用大樹認方向,枝葉繁茂的一方是南方。
4、太陽的概況:太陽是一顆巨大而熾熱的恆星,它的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直徑是地球的109倍。它的表面溫度約有6000攝氏度,太陽的中心溫度約有1500萬攝氏度。
5、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包括環繞著太陽運轉的行星、彗星、衛星、流行等組成的天體系統。
6、太陽系的九大行星:環繞著太陽運轉的行星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其中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是水星,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冥王星。
7、地球的自轉:地球繞著地軸不斷地由西向動轉動,稱為地球的自轉。地球自轉一周,大約需24小時。地球不停地自轉,產生了晝夜交替的現象。
8、地球的公轉:地球在自轉的同時還圍繞著太陽轉動,這種運動叫做地球的公轉。地球公轉的方向是由西向東的,地球公轉中,地軸是傾斜的,並且傾斜方向保持不變。地球公轉一周需要一年的時間
9、四季變化:由於地球繞太陽時,地軸是傾斜的,並保持不變,引起的太陽直射點的移動,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半球之間進行移動,引起地球上溫度的變化,形成了四季。由於地球不斷地繞著太陽公轉,因此,地球上的四季就會年復一年的進行循環。
10、月球概況: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是地球的衛星,離地球平均38萬多千米,它的半徑為地球半徑的1/4,體積大約相當與地球的1/49。月球本身不發光,我們看見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陽的光。月球表面比較亮的地方是山脈和高地,比較暗的地方是平原和盆地,月球上的山脈是環行山。月球上晝夜溫差很大,白天可達到100多攝氏度,晚上最低能將到零下100多攝氏度。月球上沒有空氣,沒有水。
11、月相變化:月球上明暗兩部分不斷的變化狀況,叫月相,月球的圓缺變化叫做月相變化。月相變化是在月球繞地球公轉的過程中發生的。
12、月食成因:農歷十五前後,當月球轉到地球背著太陽的一面,日、地、月恰好或近於一條直線時,地球當住了太陽射到月球上的光,此現象叫月食。月食有月全食和月偏食兩種。
13、日食成因:農歷初一前後,當月球轉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日、月、地三者恰好或近於一條直線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到地球上的光,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的某一地區,該地區就發生了日食。日食有日全食、日偏食和日環食三種。
(九)環境保護部分
科學概念
1、水的污染主要來源工業廢水、生活污水。水域污染會危害人類的健康,會造成大量生物死亡。
2、1979年我國政府制定並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規定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必須經過處理,才准許排入自然水域。
3、空氣污染物的來源:生命污染物,工業污染物,交通污染物。
4、為控制和減輕空氣污染,應採取的措施有:改進燃燒方法消除黑煙;發展水力、風力、太陽能發電;集中供熱;改進汽車燃料:植樹造林,綠化環境等。
5、植物的生長一般離不開土壤,土壤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土壤肥力不一樣。陪肥土壤的方法有:①保養土壤:適時鬆土,及時排灌水;②合理施肥。
6、植物依賴周圍環境中的土壤、光、水分、溫度等因素而生存。周圍環境回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同時植物的生長也影響著周圍的環境。如:植物的葉子進行光合作用時,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營養成分和氧氣,增加大氣中的氧氣成分;植物的蒸騰作用能改善氣候。
7、動物生長活動依賴於環境中的陽光、空氣、水分、溫度 、食物等因素。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著不同的動物,環境因素發生變化會影響動物的生活、生存。
8、食物鏈:生物之間的食物聯系叫食物鏈。綠色植物是食物鏈中的產生者,動物、細菌等是食物鏈中的消費者。
9、食物網:食物鏈彼此交錯,形成網狀,叫食物網。
10、生態系統:生物及其周圍環境在一定范圍內相互依存所組成的系統。
11、生態平衡:在一定條件下,各種生物的數量會達到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叫生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