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H橋電路直流電機正反轉的續流二極體怎麼接
H橋電路直流電機正反抄轉的續流襲二極體的接法,如下圖所示:
其中M為直流電動機,型號為9013、8050、8550的管子分別為晶體三極體,型號為4048分別為續流二極體。
H橋是一個典型的直流電機控制電路,因為它的電路形狀酷似字母H,故得名與「H橋」。4個三極體組成H的4條垂直腿,而電機就是H中的橫杠(注意:圖中只是簡略示意圖,而不是完整的電路圖,其中三極體的驅動電路沒有畫出來)。
『貳』 三相電路為什麼分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這個連接指發電機繞組形狀怎麼連接都是120度,為什麼分星形
三相發電機或電動機都有三個相繞組,把這三個相繞組按三角形連接後,每個繞組都是獨立輸出(發電機)或輸入(電動機),而星形連接後,就會發現繞組都是兩兩串聯後輸出或輸入的,這樣可以想到,三角形連接每個繞組的輸出或輸入電壓就是三相線電壓一就是三相A,B,C之間的電壓,不難理解的,而星形連接後,因為繞組都是兩兩串聯輸出或輸出,因此電壓理應是兩個相電壓之和,但因為每相之間的相位差都是120度,所以它們的向量和是每相電壓的√3倍,如相電壓是220V三角接法時A,B,C之間的電壓(UAB,UBC,UCA)都是220V,星形接法時A,B,C之間的電壓(UAB,UBC,UC A)都是380V了,凡三相負載也都有這兩種連接,這樣聯接可以利用,比如電動機的啟動:原380V的三角接法的電動機,可以在啟動時先接成星形接法一段時間再恢復到三角接法正常運轉,這樣就相當於把它的相380V電壓降低到220V啟動,以降低其啟動電流。
『叄』 L298N雙H橋集成電路板的雙H橋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叫雙H橋
雙H橋,兩個H橋電路,H橋為一種電子電路,可使其連接的負載或輸出端兩端電壓反相/電流反向,因為它的電路形狀酷似字母H,故得名「H橋」。
鏈式H橋方案的每一個階段由許多串聯的單相轉換器(即鏈節)組成,根據電壓等級,決定是否採用大容量電壓調節器接入系統。該方案不需要35kV及以下電壓的變壓器,具有模塊化設計、體積小等優點,但也存在對系統絕緣水平要求高的缺點。
(3)電路H形聯接擴展閱讀:
H橋電路可以以分立元件的形式構建,也可以集成到集成電路中,「H橋」的名字來源於它的電路、兩個並聯支路和一個負載接入/電路輸出支路,它似乎形成了一個「H」形的電路結構。
這種電路可用於直流電機的正反向控制和速度控制、步進電機控制(雙極步進電機還必須包括兩個H橋電機控制器)、大多數DC-AC變換器(如逆變器和變頻器)、一些DC-DC變換器(推挽變換器)等電能轉換中,以及它的電力電子設備。
『肆』 電路中的H橋是什麼電路了
上圖是「H」橋電壓檢測電路。是用於精度測量的橋電路。頂部開關是用來校正電路電流表平衡的。調整靠電位器。
『伍』 如圖所示,螺線管和「H」形線框相連,裸導線cd、ef豎直放置且互相平行,ab導線水平放置,螺線管匝數n=4,
研究螺線管,由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則有:E1=n
△? |
△t |
△B1 |
△t |
E1+E2 |
R |
『陸』 繼電器RELAY-DPST怎麼接
"繼電器RELAY-DPST",產品型號不太全,DPST意思是雙刀單擲,控制兩路的,後面
還有一個「-NO"或"-NC「表示觸點的起始狀態是常開還是常閉。
電磁繼電器一般由鐵芯、線圈、銜鐵、觸點簧片等組成的。只要在線圈兩端加上一定的電壓,線圈中就會流過一定的電流,從而產生電磁效應,銜鐵就會在電磁力吸引的作用下克服返回彈簧的拉力吸向鐵芯,從而帶動銜鐵的動觸點與靜觸點(常開觸點)吸合。當線圈斷電後,電磁的吸力也隨之消失,銜鐵就會在彈簧的反作用力返回原來的位置,使動觸點與原來的靜觸點(常閉觸點)釋放。這樣吸合、釋放,從而達到了在電路中的導通、切斷的目的。對於繼電器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這樣來區分:繼電器線圈未通電時處於斷開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開觸點」;處於接通狀態的靜觸點稱為「常閉觸點」。繼電器一般有兩股電路,為低壓控制電路和高壓工作電路。
繼電器的電符號和觸點形式
繼電器線圈在電路中用一個長方框符號表示,如果繼電器有兩個線圈,就畫兩個並列的長方框。同時在長方框內或長方框旁標上繼電器的文字元號「J」。繼電器的觸點有兩種表示方法:一種是把它們直接畫在長方框一側,這種表示法較為直觀。另一種是按照電路連接的需要,把各個觸點分別畫到各自的控制電路中,通常在同一繼電器的觸點與線圈旁分別標註上相同的文字元號,並將觸點組編上號碼,以示區別。繼電器的觸點有三種基本形式:
1.動合型(H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斷開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閉合。以合字的拼音字頭「H」表示。
2.動斷型(D型)線圈不通電時兩觸點是閉合的,通電後兩個觸點就斷開。用斷字的拼音字頭「D」表示。
3.轉換型(Z型)這是觸點組型。這種觸點組共有三個觸點,即中間是動觸點,上下各一個靜觸點。線圈不通電時,動觸點和其中一個靜觸點斷開和另一個閉合,線圈通電後,動觸點就移動,使原來斷開的成閉合,原來閉合的成斷開狀態,達到轉換的目的。這樣的觸點組稱為轉換觸點。用「轉」字的拼音字頭「z」表示。
『柒』 什麼是電機的星形連接和三角形連接有什麼區別
(1)三角形接法:有助於提高電機功率,缺點,啟動電流大,繞組承受電壓(380V)大。增大了絕緣等級。
(2)星形接法:有助於降低繞組承受電壓(220V),降低絕緣等級。降低了啟動電流。缺點,電機功率減小。 所以,小功率電機4KW以下的大部分採用星形接法。大於4KW的採用三角形接法。
區別:
三角形接法的電機在輕載啟動時採用星形—三角形啟動,以降低啟動電流!輕載是條件,因為星形接法轉矩會變小,降低啟動電流是目的,利用星形接法降低了啟動電流!三角接法功率大,啟動電流也大,星形接法功率小,啟動電流也小。
三相電源的聯接方式有星形和三角形兩種。
星形接法和三角形接法都是指電機本身的繞組接法,星形接法指將電機繞組三相末端接在一起,三相首端為電源端;三角形接法指將三相繞組首尾互相連接,三個端點為電源端;無論那種接法,都必須要有三相相位互差120度的三相正弦交流電源供電,不可用220V的代替的。
拓展資料:
星形接法:是三相交流電源與三相用電器的一種接線方法。把三相電源三個繞組的末端、X、Y、Z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公共點O,從始端A、B、C引出三條端線。是由頻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個正弦電源以一定方式連接向外供電的系統。
把三相電源三個繞組的末端、X、Y、Z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公共點O,從始端A、B、C引出三條端線,這種接法稱為「星形接法」又稱「Y形接法」。三相電源是由頻率相同、振幅相等而相位依次相差120°的三個正弦電源以一定方式連接向外供電的系統。三相電源的聯接方式有Y形和△形兩種。
三角形連接:將三相電源或負載中的每一相的末端與後續相的前端相連,然後再從3個連接點引出端線的連接方式。
『捌』 基於pwm原理的h型橋式驅動電路怎麼與單片機連接
這個L9110H我沒用過但應該和其他H橋一個用法的。。。直接將單片機輸出pwm的io口接在H橋的輸入,將輸出端接在負載上,你這估計就是那個半導體製冷了。。。另外H橋晶元可能需要供電,直接接邏輯電平就行。。。其實買了產品肯定有數據手冊,仔細看啥都有。。。
『玖』 物理實物圖和電路圖怎樣畫與連接
一、根據
連接實物圖時,一般有以下幾個方法 :
1、先串後並法:
從電源正極開始,先連接電路中元件最多的一條支路,再將其它支路並聯在此支路上.
2、標號法:
從電源正極開始,在
各元件符號兩端標出號碼,再在對應的實物圖中各元件兩端標上對應的號碼,最後按
連接實物.
3、標路徑法:
當你看到一個電路圖,你先識別是串聯還是並聯.
如果是串聯,比如說一個電路依次是從正極到開關S到用電器L1到用電器L2到負極,那麼我們不妨先在草稿紙上寫出電流的方向:+ → S→L1→L2→ - ,然後根據這個就可以依次連接實物圖.
如果是並聯,那麼我們先分清楚電流從正極到負極有幾條路,比如說一個並聯電路,它的幹路是從正極到開關S,支路一是從開關S1到用電器L1,支路二是從開關S2到用電器L2,那麼我們分別寫出兩條支路的電流方向:
+ →S→S1→L1→ - 和+ →S→S2→L2→ - ,然後找出相同的部分,那麼這些相同的部分就是一條路了,再在不同的部分開始分岔,這樣連接實物圖,很有效,
二、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
根據實物圖畫電路圖是初中物理中常見的題目,在這里可做如下假設:
(1)、導線像橡皮筋,可伸長可縮短,不會被扯斷.
(2)、接點即可以拆分,又可以合並.並且能夠移動,只要不跨過任何電路元件.
(3)、電路元件可以挪動,只要不跨過任何接點.
(4)、導線可拆股,可並股.一股可以拆分為多股,多股可合並為一股.
1、替換法:
將事物圖中的元件用特定的符號替換下來,再將圖形整理成規范的電路圖的一種方法.
替換時要注意:(1)必須用特定的符號代替電路元件;(2)接線柱上的接線位置不能改變;(3)電源極性、
正負接線柱不能顛倒.
2、節點法:
A、在實物圖中將各元件用字母標好.
B、從電源正極出發,找到一個節點(就像三岔路口一樣的,兩條或三條或更多導線交的一點),假定為A點.
C、從電源負極出發找到一個分支點,假定為B點.
D、在A、B之間有電源的部分是幹路,在A、B之間但沒有電源的部分是支路.
E、畫出幹路,並標出A、B點.
F、畫出支路:
G、對照實物圖,按照從A點到B點的元件順序畫出第一條支路.
H、用同樣的方法畫出其他支路.
I、檢查整理,使電路圖規范、美觀.
註:畫圖時,隨時將畫出的元件用字母表示
『拾』 三相交流電路的連接可分為哪五種方法
三相交流電路的連接可分為:星形連接;三角形連接;並聯連接;串聯連接;混聯連接等五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