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震盪頻率與電路中電容C1的數值有什麼關系
電容在晶體管振盪電路中是重要的起振元件,利用它的充放電特性,在充電和放電間會產生斷續的電壓來觸發晶體管,晶體管便斷續地接通和關斷。
從而完成振盪,振盪的頻率{次數},由電容的充放電時間決定,充放電時間由電容的容量決定,容量越大充電時間越長,時間越長振盪的次數{頻率]越少。
因此可見電路的振盪頻率與電路中的電容{c1}的容量{數值}呈反比關系,即電容容量越大,振盪頻率越低。
正弦波振盪器在量測、自動控制、無線電通訊及遙控等許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調整放大器時,我們用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和生一個頻率和振幅均可以調整的正弦信號,作為放大器的輸入電壓,以便觀察放大器輸出電壓的波形有沒有失真,並且量測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和頻率特性。
(1)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實驗擴展閱讀:
觸發信號應有足夠的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觸發電壓和觸發電流應能使合格元件都能可靠地觸發。由於同一型號的晶閘管其觸發電壓、觸發電流並不一樣。
同一元件在不同的溫度下的觸發電壓與電流也不一樣,為了保證每個晶閘管都能可靠觸發,所設計的觸發電路產生的觸發電壓和電流都應該較大。一般要求觸發電壓在2V以上、10V以下。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與晶閘管主電路直接連接時,不安全,易造成誤觸發。採用脈沖變壓器輸出觸發脈沖,可把整流主電路與觸發電路在電氣上加以隔離,使二者電路不再相互影響.晶體管組成的觸發電路及集成電路觸發器,也常採用脈沖變壓器輸出觸發脈沖。
Ⅱ 單結晶體管觸發器的原理
1)
本電路為單結晶體管觸發點路。2
)V1—V5,R1組成橋式整流削波電路,為後續電路提供與焦爐電壓同時過零(同步)的梯形波電壓。3
)V6,R2—R4及C組成單結晶體管震盪電路,由R4輸出所需要的脈沖信號觸發晶閘管。4
)R2,RP及C組成RC充電電路,當C兩端的電壓達到V6的峰值電壓VP時,單結晶體管導通;C和E-B1間形成放電迴路,在R4的上形成脈沖電壓,當C兩端的電壓隨著放電電壓下降到谷點電壓UV時,單結晶體管截至,R4上的電壓為零,完成一次震盪。5
)電路中RP祈禱調節控制角的作用,即移相作用。
Ⅲ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實驗能否用雙蹤示波器同時觀察觸發電路與整流電路的波形
可以的,但要將雙蹤示波器的三眼電源插頭中的接地腳脫開,即只用火線和零線,否則會引起短路。
Ⅳ multisim模擬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為什麼得不到脈沖如圖
請將電路修改成如上所示,就有了。
Ⅳ 單晶體觸發電路的哪個環節決定了觸發角的大小
你所謂的單晶體觸發電路,說的是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吧;
如下圖所示,就是控制著電容的充放電過程中使其導通或者截止電壓值到來的時間;
可分別控制充電時間和放電時間,可得到不同的占空比脈沖信號;
Ⅵ 這個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電路圖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還有圖中所注四個點的波形圖怎麼畫
簡單說,就是3點電壓(電容電壓)升高到某一個值後,單結管導通,那版么4點的電阻與3點的電容構成權迴路,電容放電,當3點電壓(電容電壓)降低到某一個值後,單結管截止,電源通過點上面的電阻開始對電容充電,如此反復,所以3點波形是三角波,4點波形是脈沖方波;
1點波形是全波整流後又無濾波時的波形,2點波形,因為有穩壓管的作用而是1點波形的削波;
Ⅶ 單結晶體管做的觸發可控硅電路
沒有電路圖.所以我只能按自己的思路去分析想像了.觸發極對地[負端]接個1K左右的電阻.這樣單結管關斷後,雙向可控規觸發為O電壓就徹底關斷了.另外出現乎亮乎暗,有可能是單結管進入鋸齒振盪狀態消除振盪原因即可.或者提高振盪頻率
Ⅷ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是如何控制晶閘管實現電壓可調的
通過通過控制觸發脈沖的相位,使晶閘管在不同時刻導通,所以負載上的平均電壓就不同,這樣,改變觸發脈沖的相位就可實現電壓可調
Ⅸ 半波整流電路的相關實驗
一、實驗目的
(1) 掌握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調試步驟和方法。
(2) 掌握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在電阻負載及電阻電感性負載時的工作。
(3) 了解續流二極體的作用。
三、實驗線路及原理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工作原理及線路圖已在 1-3 節中作過介紹。將 DJK03 掛件上的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輸出端「 G 」和「 K 」接到 DJK02 掛件面板上的反橋中的任意一個晶閘管的門極和陰極,並將相應的觸發脈沖的鈕子開關關閉(防止誤觸發),圖中的 R 負載用 DK04 滑線變阻器接成並聯形式。二極體 VD1 和開關 S1 均在 DJK06 掛件上,電感 L d 在 DJK02 面板上,有 100mH 、 200mH 、 700mH 三檔可供選擇,本實驗中選用 700mH 。直流電壓表及直流電流表從 DJK02 掛件上得到。
四、實驗內容
(1)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調試。
(2)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各點電壓波形的觀察並記錄。
(3) 單相半波整流電路帶電阻性負載時 U d /U 2 = f(α) 特性的測定。
(4) 單相半波整流電路帶電阻電感性負載時續流二極體作用的觀察。
五、預習要求
(1) 閱讀電力電子技術教材中有關單結晶體管的內容,弄清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工作原理。
(2) 復習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的有關內容,掌握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接電阻性負載和電阻電感性負載時的工作波形。
(3) 掌握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接不同負載時 U d 、 I d 的計算方法。
六、思考題
(1)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振盪頻率與電路中電容 C1 的數值有什麼關系 ?
(2) 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接電感性負載時會出現什麼現象 ? 如何解決 ?
七、實驗方法
(1) 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的調試
將 DJK01 電源控制屏的電源選擇開關打到「直流調速」側,使輸出線電壓為 200V ,用兩根導線將 200V 交流電壓接到 DJK03 的「外接 220V 」端,按下「啟動」按鈕,打開 DJK03 電源開關,用雙蹤示波器觀察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中整流輸出的梯形波電壓、鋸齒波電壓及單結晶體管觸發電路輸出電壓等波形。調節移相電位器 RP1 ,觀察鋸齒波的周期變化及輸出脈沖波形的移相范圍能否在 30° ~ 170° 范圍內移動 ?
(2) 單相半波可控整流電路接電阻性負載
觸發電路調試正常後,按圖 3-3 電路圖接線。將滑線變阻器調在最大阻值位置,按下「啟動」按鈕,用示波器觀察負載電壓 U d 、晶閘管 VT 兩端電壓 U VT 的波形,調節電位器 RP1 ,觀察 α =30° 、 60° 、 90° 、 120° 、 150° 時 U d 、 U VT 的波形,並測量直流輸出電壓 U d 和電源電壓 U 2 ,記錄於下表中。 α 30° 60° 90° 120° 150° U 2 U d (記錄值) U d /U 2 U d (計算值) U d =0.45U 2 (1+cos α )/2 α 30° 60° 90° 120° 150° U 2 U d ( 記錄值) U d /U 2 U d (計算值) 接入續流二極體 VD1 ,重復上述實驗,觀察續流二極體的作用 , 以及 U VD1 波形的變化。 α 30° 60° 90° 120° 150° U 2 U d (記錄值) U d /U 2 U d (計算值) 計算公式 : U d = 0.45U 2 (l 十 cosα)/2
八、實驗報告
(1) 畫出 α=90° 時,電阻性負載和電阻電感性負載的 U d 、 U VT 波形。
(2) 畫出電阻性負載時 U d /U 2 =f(α) 的實驗曲線,並與計算值 U d 的對應曲線相比較。
(3) 分析實驗中出現的現象,寫出體會。
Ⅹ 單結晶體管觸發實驗的單相半波整流實驗晶閘管主電路的輸入交流電壓與觸發電路的輸入交流電壓為何要同步
觸發電路觸發的是什麼,肯定是主電路了,如果與主電路不同步,觸發又有什麼意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