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子】用microUSB母頭作為我的電路的電源輸入介面,兩個數據針腳怎麼處理
直接空接或者短接都沒什麼影響,電源問題的話可以直接買一個5V電源模塊,比如下圖這個5V輸出可以到6A,動手能力強也可以自己做一個
㈡ 開關電源電路是怎樣的工作原理
原理簡介
開關電源的工作過程相當容易理解,在線性電源中,讓功率晶體管工作在線性模式,與線性電源不同的是,PWM開關電源是讓功率晶體管工作在導通和關斷的狀態,在這兩種狀態中,加在功率晶體管上的伏-安乘積是很小的(在導通時,電壓低,電流大;關斷時,電壓高,電流小)/功率器件上的伏安乘積就是功率半導體器件上所產生的損耗。 與線性電源相比,PWM開關電源更為有效的工作過程是通過「斬波」,即把輸入的直流電壓斬成幅值等於輸入電壓幅值的脈沖電壓來實現的。脈沖的占空比由開關電源的控制器來調節。一旦輸入電壓被斬成交流方波,其幅值就可以通過變壓器來升高或降低。通過增加變壓器的二次繞組數就可以增加輸出的電壓組數。最後這些交流波形經過整流濾波後就得到直流輸出電壓。 控制器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輸出電壓穩定,其工作過程與線性形式的控制器很類似。也就是說控制器的功能塊、電壓參考和誤差放大器,可以設計成與線性調節器相同。他們的不同之處在於,誤差放大器的輸出(誤差電壓)在驅動功率管之前要經過一個電壓/脈沖寬度轉換單元。 開關電源有兩種主要的工作方式:正激式變換和升壓式變換。盡管它們各部分的布置差別很小,但是工作過程相差很大,在特定的應用場合下各有優點。
電路原理
所謂開關電源,顧名思義,就是這里有一扇門,一開門電源就通過,一關門電源就停止通過,那麼什麼是門呢,開關電源里有的採用可控硅,有的採用開關管,這兩個元器件性能差不多,都是靠基極、(開關管)控制極(可控硅)上加上脈沖信號來完成導通和截止的,脈沖信號正半周到來,控制極上電壓升高,開關管或可控硅就導通,由220V整流、濾波後輸出的300V電壓就導通,通過開關變壓器傳到次級,再通過變壓比將電壓升高或降低,供各個電路工作。振盪脈沖負半周到來,電源調整管的基極、或可控硅的控制極電壓低於原來的設置電壓,電源調整管截止,300V電源被關斷,開關變壓器次級沒電壓,這時各電路所需的工作電壓,就靠次級本路整流後的濾波電容放電來維持。待到下一個脈沖的周期正半周信號到來時,重復上一個過程。這個開關變壓器就叫高頻變壓器,因為他的工作頻率高於50HZ低頻。那麼推動開關管或可控硅的脈沖如何獲得呢,這就需要有個振盪電路產生,我們知道,晶體三極體有個特性,就是基極對發射極電壓是0.65-0.7V是放大狀態,0.7V以上就是飽和導通狀態, -0.1V- -0.3V就工作在振盪狀態,那麼其工作點調好後,就靠較深的負反饋來產生負壓,使振盪管起振,振盪管的頻率由基極上的電容充放電的時間長短來決定,振盪頻率高輸出脈沖幅度就大,反之就小,這就決定了電源調整管的輸出電壓的大小。那麼變壓器次級輸出的工作電壓如何穩壓呢,一般是在開關變壓器上,單繞一組線圈,在其上端獲得的電壓經過整流濾波後,作為基準電壓,然後通過光電耦合器,將這個基準電壓返回振盪管的基極,來調整震盪頻率的高低,如果變壓器次級電壓升高,本取樣線圈輸出的電壓也升高,通過光電耦合器獲得的正反饋電壓也升高,這個電壓加到振盪管基極上,就使振盪頻率降低,起到了穩定次級輸出電壓的穩定,太細的工作情況就不必細講了,也沒必要了解的那麼細的,這樣大功率的電壓由開關變壓器傳遞,並與後級隔開,返回的取樣電壓由光耦傳遞也與後級隔開,所以前級的市電電壓,是與後級分離的,這就叫冷板,是安全的,變壓器前的電源是獨立的,這就叫開關電源。說到這里吧。
開關條件
㈢ 在電路圖中電源的圖示怎麼畫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如何畫好電路圖?
解答:從電源開始,在電源正極標一個A,負極標一個B。然後從正極開始,沿導線走,遇到第一個用電器時在它與正極延伸出的那根電線的那頭再標一個A,而在另一頭標一個C(因為在負極標過了B,所以換一個字母,但如果用電器另一頭是直接與負極相連接的,就跟據前面所述的方法標上由負極開始的B)在標了C以後繼續走,如遇到下一個用電器就再換......記住,換用另外的字母的前提是那一頭不是與負極導線連接的。這樣,等你標完了字母後,如果所有的用電器兩邊的字母都不同,則整個電路為串聯; 如果有幾個用電器的兩邊字母相同的話,那麼這幾個用電器就為並聯。
㈣ 多頭充電頭裡面的電路是並聯還是串聯
標準的USB輸出口內部的正負極電源是並聯的,但是每個口的D+ D-都有各自獨立的與手機的充電協議,用來控制手機的充電電流(非標的不算)。
㈤ ATX(電腦)電源電路圖原理分析
到正電源一般須接一隻電阻(稱為上拉電阻,選3-15K)。選不同阻值的上拉電阻會影響輸出端高電位的值。因為當輸出晶體三極體截止時,它的集電極電壓基本上取決於上拉電阻與負載的值。
按管腳的順序把內部四個比較器設為A、B 、C 、D 比較器。494和339再配合其他電路,共同完成ATX電源的穩壓,產生PW-OK信號及各種保護功能。
㈥ 給個簡單的開關電源電路圖
開關電源主要有三部分組成:PWM控制模塊、開關管(BJT、MOSFET、IGBT等)和濾波器(電感、電容),隔離內開關電源還包括容隔離變壓器。當然還要考慮EMI,PFC,即功率因數校正)的設計。
在小功率的電源中還存在一些線性電源,但在中、大功率的電源中,線性電源已經被開關電源所取代。隨著控制晶元頻率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多,高速和低功耗功率開關管的研製成功,開關電源是未來電源主要的發展方向。
(6)電源頭電路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開關電源的輸入電壓可以是220V或是110V,根據電路設計合理選擇輸入電壓檔位。否則會造成開關電源的損害。
2、注意分辨開關電源輸出電壓接線柱的地線端和零線端。並確保開關電源接地可靠。
3、開關電源的金屬外殼電源外殼一般與地(FG)連接,要可靠接地,以確保安全,不可誤將外殼接在零線上。
4、為了達到充分散熱的,一般開關電源宜安裝在空氣對流條件較好的位置、或安裝在機箱殼體上通過殼體將熱傳達室外出去。
5、開關電源出廠以前加阻性負載進行測試,若需用在容性或感性為負載時,應事先在訂貨合同中加以說明。
㈦ 插座 與 插頭用電路符號怎樣表示
插座與插頭用電路符號表示如下圖: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7)電源頭電路擴展閱讀:
連接實物圖
1、如果是串聯電路,則按一定的次序從電源的正極向電源的負極連接,遇到什麼就連什麼,直到完成;
2、如果是並聯電路,可以採取分路完成的方法——將電路分解成幾條路,然後一條一條完成連接;
3、應該注意:
a、導線必須接在元件的兩個接線柱上;
b、不能形成交叉線不得已繞道連接;
C、嚴格按照電路圖中各元件的順序連接實物圖。
㈧ 如何從手機充電頭電路上看出是否合格,有沒有3c認證
「3C」即「CCC」,全稱為「中國國家強制性產品認證」,它包括原來的產品安全認證(CCEE)、進口安全質量許可制度(CCIB)和電磁兼容認證(EMC),三者分別從用電的安全、穩定、電磁兼容及電波干擾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規定標准,整體認證法與國際接軌。它將取代了原來的CCEE認證成為新一代認證標准,去年5月1後生產的電源產品都必須通過3C認證才是上市。
CCC認證電源在電源標貼上都應該有CCC認證標志。而非CCC認證電源是沒有CCC標志的。細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通過3C認證的電源的3C標志上不僅僅是「CCC」圖案,其右邊還有類如「S&E、或S」等此類的標識。
事實上,這便代表了3C認證的種類,目前我國規定了四種3C認證,它們分別是:安全與電磁兼容標志,後綴標識是「S&E」;一種是安全認證標志,後綴標識為「S」;一種是電磁兼容標志,後綴標識為「EMC」;第四種是消防認證標志,後綴標識為「F」。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即便電源通過了3C認證也是不完全的,只有同時獲取安全及電磁兼容認證的產品,才會被授予CCC(S&E)標志,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3C認證!
目前國家認監委先後提定了如中國質量認證中心,中國電磁兼容認證中心,中國安全技術防範認證中心等9家認證機構和69家檢測機構承擔第一批強制性產品認證的認證和檢測工作,並針對不同種類的產品進行分工。
其中可對計算機電源進行3C認證的機構只有兩家: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和中國電磁兼容認證中心。這兩家中心的官方網站均提供了對3C認證書號的查詢,用戶在購買電源後便可依據電源銘牌上的證書號進行真偽查詢。
要通過3C認證,電源本身必須進行相關的設計才能符合國家標准,從電源本身來說,3C認證要求:第一,符合更嚴格的EMC(電磁兼容)要求,在交流電源輸入端電路至少應有兩極專用的EMI濾波電路(X電容、Y電容、共模及差模電感);第二,增加了對諧波電流的限制,實際便是增加PFC(功率因數校正)電路。PFC的意思是「功率因數校正」,主要用於表徵電子產品對電能的利用效率。功率因數越高,說明電能的利用效率越高,計算機開關電源是一種電容輸入型電路,其電流和電壓之間的相位差會造成交換功率的損失,此時便需要PFC電路提高功率因數。
目前的PFC有兩種,一種為被動式PFC(也稱無源PFC)和主動式PFC(也稱有源式PFC)。
1.被動式PFC電路
被動式FPC一般採用電感補償方法使交流輸入的基波電流與電壓之間相位差減小來提高功率因數,但被動式PFC的功率因數只能達到0.7—0.8,它一般在高壓濾波電容附近,是一個較大、重的式頻電感。
2.主動式PFC電路
主動式PFC則由電感電容及電子元器件組成,體積小、通過專用IC去調整電流的波形,對電流電壓間的相位差進行補償。主動式PFC可以達到較高的功率因數,但成本也相對高。使用主動式PFC的電源輸入端通常只使用一顆耐壓最低400V的高壓電解電容。此外,主動式PFC還可用作輔助電源,因此在使用主動式PFC電路中,往往不需要待機變壓器,而且主動式PFC輸出直流電壓的紋波很小,這種電源不必採用很大容量的濾波電容。
二、選購電源時的注意事項
用料對電源的質量很重要,象變壓器、濾波電容、EMI濾波電路等等都是我們應該留意的,但我們在選購時並不能完全這些東東。那麼我們應該到底應該留意那些方面呢?
1、散熱片
散熱片這東東是我們可以看到的。電源內部的功率管是發熱大戶,它的高發熱會對其自身及周圍元件的正常工作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在功率管上都安裝了大散熱片。散熱片的質量直接決定了功率管的散熱效果。好的電源使用的散熱片應為鋁制甚至銅制的散熱片,而且體積越大越好。一般散熱片都做成梳狀,齒都深、分得越開、厚度越大,散熱效果越好。
劣質電源為了節省成本,使用的散熱片較小較薄,由於加工粗糙,梳齒甚至沒有沖開。一些朋友以電源重量大小來判斷散熱片的分量是否充足,但這種判斷方法也有局限之處,因為有的劣質電源為了增加重量可能採用鐵制散熱片。
2、電源風扇
傳統ATX2.01版本以上的PC電源的風扇都是採用向外抽風方式散熱,這樣可以保證電源內的熱量能及時排出,避免熱量在電源及機箱內積聚,也可以避免在工作時外部灰塵由電源進入機箱。一般的PC電源會用的風扇有兩種規格:油封軸承(Sleeve Bearing)和滾珠軸承(Ball Bearing),前者比較安靜,但後者的壽命較長,當然若是使用磁懸浮風扇就更棒了!
為了增加風量,目前不少電源都採用直徑12CM的大風扇,不過這也帶來了一個問題:增加了噪音。為此有的廠商會採用高靈敏度溫控低音風扇。
㈨ 類似筆記本的電源電路,怎樣實現插電源用外部電源供電,同時給電池充電,拔掉插頭用本機電池供電的
這個很簡單的,用一個電壓檢測電路就可以了,當外部介面有電壓時自動切換過去。最簡單的供電電源直接接外電源介面,電池+極串一個二極體後到供電輸入。這樣有外電源時二極體截止,電池不供電,無外電時,二極體導通,通過電池供電,再在二極體上並一個充電電路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