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二極體矩陣電路
矩陣板在順序控制器中,是實現程序貯存和邏輯運算的核心環節。它是由雙面印專刷的電路板屬製成。電路板的一面為行母線,另一面為列母線,在行母線和列母線上,通過插接(或焊接)二極體接通行、列母線進行邏輯組合。這種按邏輯關系把二極體分別連接在行母線和列母線上組成的陣列,叫二極體矩陣。
② 矩陣開關控制電路的設計
樓主說的意思是用串口轉並口么?
③ 電路里的「矩陣」怎麼定義
http://www.jpkc.sut.e.cn/2005jpkc/dljc/03skja/ja/15.ppt
下下來看看,這是個ppt文件
④ 電路如何列出矩陣
當年第一次接觸到用矩陣來處理線方程時(就是大一的時候啦),就覺得矩陣這東西真有創內意。 最近在為容當年補課,在看麻省理工的公開課。當看到用矩陣來處理圖論這一課時,又給了我一些開啟。當然,這篇博客的主要內容也是參考的這一節課。
現在假設有一個電路如下。
X
其實有1,2,3,4四個結點。有5條邊(連線),都標上序號了。
現在用矩陣來表示這個圖。
這個矩陣有5行4列。其實就是對應上圖的5條連線4個結點。第一行表示的是第一條連線的信息,第1列為-1,第3列為1。表示這條連線是從結點1接連到結點3,這里用1或者-1來標記,可以區分是起點還是終點,加起來就相當於:終點-起點,很符合向量的思維形式(其實就是這點帶來後面的優勢,如果有權重的需求,先不急,你會發現這樣很值得)。
依此類推來理解第2行,第3行。。。
這個矩陣叫鄰接矩陣。用鄰接矩陣來表示這個電路是思路的關鍵。
我原來想到的是用一個4行4列的矩陣表示。例如對於上圖的第一條邊是從結點1到結點3的。我就在第1行,第3列打上1,或者是別的數(權重)。這樣的表示我自己也沒有看到多大的優勢。所以用矩陣解析這類問題的方法沒有太吸引我。
⑤ 由電阻矩陣怎麼得出電路的特性方程
電阻電路節點電壓矩陣方程的建立及求解_網路文庫
http://wenku..com/link?url=--TD7aCR13u9m
滿意請採納,祝你版學權習進步~
⑥ 電路中A參數矩陣是什麼
比方編碼正弦波曲線的脈寬輸出數據,是以一組一組出現,這個就可以稱作參數矩陣。
⑦ 電路參數矩陣
G參數矩陣:I1=U1/R1+(U1-U2)/R2,I2=U2/R3+(U2-U1)/R2,故,G=[1/R1+1/R2 ,-1/R2,-1/R2,1/R2+1/R3]。R參數矩陣:G^(-1)
⑧ 電路方程的矩陣形式
挺復雜的,主要利用獨立節點的電流方程和閉合迴路的電壓方程。列出這些方程然後寫成矩陣形式。
我想是這樣的,大學的時候學電路分析就是這樣解題的,不知您認為呢?
⑨ 矩陣式變換電路
給你鏈接兩個相關資料:
http://www.chuandong.com/cdbbs/post_2_12796_1.html
http://www.ca800.com/apply/html/2008-2-20/n27216.html
⑩ 矩陣的電路原理
切換原理上就是選擇,選擇的方式有很多種,最簡單的就是 將信號線直接接在一起,比如接線板,利用人工將輸出信號線跳接在輸入信號線上,也可完成選擇,或利用琴鍵開關完成接通與斷開,當然這是人工操作的,機械的,不存在指標等技術問題,故不作為矩陣切換討論。第二種方式,利用繼電器也可完成選擇,利用電平控制繼電器的通斷,可完成輸出線與輸入信號之間的斷開與聯接,也可完成信號的選擇,第三種方式是根據電路原理,利用晶元內部電路的導通與關閉進行接通與關斷,並可通過電平進行控制完成信號的選擇。
繼電器方式與晶元方式各有優缺點。
繼電器方式:如果不考慮輸入匹配與輸出驅動的電路部分的話,它與聯線方式一致,是靠物理接觸進行接通與斷開,從這個角度上講,是沒有什麼指標概念的(最多有接觸電阻和反應時間),因此技術指標好且價格低廉,其缺點在於穩定性較差,畢竟是靠物理接觸,繼電器有一定壽命,原則上講,有8萬次平均無故障操作且操作時有聲響,由於線路板走線原因,不能做的規模較大,顯得不夠高檔。
晶元方式:由於靠電路進行接通與關斷,晶元本身存在技術指標(在輸入匹配與輸出驅動一樣的情況下),因此要保障技術指標,就要選擇專用的切換晶元,因此價格較高,但穩定性好,可形成的矩陣規模較大。
矩陣切換應保證的技術指標
矩陣切換器根據不同的應用領域,所要求的技術指標也不同。以廣電行業為例,為保證終端的顯示質量,廣電行業將整個信號傳輸過程,從攝像頭開始到電視機為止,都進行了技術指標分配,對模擬矩陣切換和分配,所定的技術指標如表:GB/T14236-93與本公司KT-128*32實例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