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主板一般都有幾層線路
主板一般分為4層和6層 8層的太太太少了!4層的很普片
㈡ 電腦主板6層pcb和4層pcb的區別
電路板層數多,那麼電路信號的抗干擾比較強,同時板卡強度高不易變形
㈢ PCB電路板總共有幾層求解
一般是兩層,基本只要不是高新科技(手機電腦,以及交換機等)都是兩層(回正反面)。手機答目前應該最高的以及10層了。電腦貌似四層到六層(時代更替,說不定某些已經10層了。)我知道最多層的是IBM信號相關主板。據說是72層(一個板兩萬多美金)。畫板軟體ad(altium designer),還有一個ca開頭的,據說能畫120多層。
淘寶上賣的一個洞一個洞的有雙層也有單層。
㈣ 主板一般有幾層在這幾層中有電路走線的有幾層
單層 雙層 4層 6層 8層 10層...都有的,走線基層都可以,看自己設計了。
㈤ 電腦主板有幾層
一般來說PCB層數相對多的主板,電氣性能會比PCB層數相對少的主板要好,所以對於系統的穩定性來說,PCB層數多的要好,當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是相對來說。一般主板PCB是6層的為宜,低於6層的建議不要考慮。
那麼如何看主板PCB層數呢?這里交給一個方法。用主板的邊緣迎著陽光仔細看,就能看出主板PCB層數了。
晶元組的作用
控制晶元
晶元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組成部分,如果說中央處理器(CPU)是整個電腦系統的心臟,那麼晶元組將是整個身體的軀干。在電腦界稱設計晶元組的廠家為Core Logic,Core的中文意義是核心或中心,光從字面的意義就足以看出其重要性。對於主板而言,晶元組幾乎決定了這塊主板的功能,進而影響到整個電腦系統性能的發揮,晶元組是主板的靈魂。晶元組性能的優劣,決定了主板性能的好壞與級別的高低。這是因為目前CPU的型號與種類繁多、功能特點不一,如果晶元組不能與CPU良好地協同工作,將嚴重地影響計算機的整體性能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主板晶元組幾乎決定著主板的全部功能,其中CPU的類型、主板的系統匯流排頻率,內存類型、容量和性能,顯卡插槽規格是由晶元組中的北橋晶元決定的;而擴展槽的種類與數量、擴展介面的類型和數量(如USB2.0/1.1,IEEE1394,串口,並口,筆記本的VGA輸出介面)等,是由晶元組的南橋決定的。還有些晶元組由於納入了3D加速顯示(集成顯示晶元)、AC』97聲音解碼等功能,還決定著計算機系統的顯示性能和音頻播放性能等。
現在的晶元組,是由過去286時代的所謂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門陣列控制晶元演變而來的。晶元組的分類,按用途可分為伺服器/工作站,台式機、筆記本等類型,按晶元數量可分為單晶元晶元組,標準的南、北橋晶元組和多晶元晶元組(主要用於高檔伺服器/工作站),按整合程度的高低,還可分為整合型晶元組和非整合型晶元組等等。
台式機晶元組要求有強大的性能,良好的兼容性,互換性和擴展性,對性價比要求也最高,並適度考慮用戶在一定時間內的可升級性,擴展能力在三者中最高。在最早期的筆記本設計中並沒有單獨的筆記本晶元組,均採用與台式機相同的晶元組,隨著技術的發展,筆記本專用CPU的出現,就有了與之配套的筆記本專用晶元組。筆記本晶元組要求較低的能耗,良好的穩定性,但綜合性能和擴展能力在三者中卻也是最低的。伺服器/工作站晶元組的綜合性能和穩定性在三者中最高,部分產品甚至要求全年滿負荷工作,在支持的內存容量方面也是三者中最高,能支持高達十幾GB甚至幾十GB的內存容量,而且其對數據傳輸速度和數據安全性要求最高,所以其存儲設備也多採用SCSI介面而非IDE介面,而且多採用RAID方式提高性能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
還想知道嗎~~~不說了~~~~~~哈哈!
㈥ 電腦主板由多少層電路板組成
主板PCB(印刷電路板)層數。一般來說PCB層數相對多的主板,電氣性能會比PCB層數相對少內的主板要好容,所以對於系統的穩定性來說,PCB層數多的要好,當然,也不是越多越好,只是相對來說。一般主板PCB是6層的為宜,低於6層的建議不要考慮。
㈦ 電腦主板一般有多少層
主板現在多是 四層 六層 八層,如果真的是那個修理的人說的有IC 壞了,,一般只能是SIO。其他的IC 一般多事導致某個功能不能正常使用。(比如你音頻的IC ,壞了就是你的板子沒有聲音。LNA 的IC 壞了,就是不能上網)而非不能正常開機。
從你開機到正常啟動到BIOS(不是進OS)所有的信號都要走SIO。所有的開機的時序要先通過SIO。SIO先來檢測各個開機的信號,電壓等等是否符合SPE 。SIO 檢測么有問題了,再走到南橋,現在都是南橋,北橋一般很少了,都集成到CPU 了,你板子比較老,不排除北橋。南橋就是連接一些硬體上的的設備和CPU等一些設備的數據傳輸,所以是很重要的,一切OK 後告訴CPU 可以正常開始啟動了。告訴你這些,你可以大致判斷下是否被騙了。如果你那是三層板,中間層壞了,並不是不能修,一般我們做測試的時候,經常通過主板上的VIA孔進行上下層,包括中間的好幾層進行飛線,關鍵是你要有這個板子的圖。當然修理主板的人,他一般不可能有這些線路圖,這些不會外流的。所以他沒辦法修。
你說他給你換IC 換了不行,又說橋有問題,換了還不行。又來說短路,短不短路不是隨便說說的,自然老化那不說了,人為的很少,如果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開機信號沒有發出來,他是不能給你解決的,我相信他沒有設備來給你檢測,你仔細看看你的主板,一根根很細小的線,沒有圖對照,你是不可能找到哪根是哪根。如果是簡單的常用的電壓不對,也許能給你解決,只是變著法的忽悠你了,大概給你分析這些,我不是修理的,我是做主板研發的。他是修不了了,給自己找台階吧,換個板子吧,現在板子便宜的。樓上哥兒說了。中低端的,幾百塊,性能還不錯。
我說的是台式機主板。NB的時序差不多。
㈧ 怎樣辨別電路板幾層
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是通過埋孔和盲孔技術,主板和顯示卡大多使用版4層的PCB板,也有些是權採用6、8層,甚至10層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層,通過觀察導孔就可以辯識,因為在主板和顯示卡上使用的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所以,同雙層板一樣,導孔會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導孔在PCB板正面出現,卻在反面找不到,那麼就一定是6/8層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導孔,自然就是4層板了。小技巧:將主板或顯示卡對著光源,如果導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說明是6/8層板;反之就是4層板。
㈨ 怎麼看主板是幾層PCB
從其他地方看到的: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是通過埋孔和盲孔技術,主板和顯示卡大多使用4層的PCB板,也有些是採用6、8層,甚至10層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層,通過觀察導孔就可以辯識,因為在主板和顯示卡上使用的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所以,同雙層板一樣,導孔會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導孔在PCB板正面出現,卻在反面找不到,那麼就一定是6/8層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導孔,自然就是4層板了。
將主板或顯示卡對著光源,如果導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說明是6/8層板;反之就是4層板。
㈩ 問:電路板的層數
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
6 8層的增加了輔助信號層
板子設計問題 每一層有各自的作用 有電源層 主信號層 輔助信號層 接地層 6 8層的 大體設計是一樣的
PCB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絕緣隔熱、並不易彎曲的材質所製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細小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PCB板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
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板上零件的電路連接。通常PCB板的顏色都是綠色或是棕色,這是阻焊漆的顏色。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
現在主板和顯卡上都採用多層板,大大增加了可以布線的面積。多層板用上了更多單或雙面的布線板,並在每層板間放進一層絕緣層後壓合。PCB板的層數就代表了有幾層獨立的布線層,通常層數都是偶數,並且包含最外側的兩層,常見的PCB板一般是4~8層的結構。很多PCB板的層數可以通過觀看PCB板的切面看出來。但實際上,沒有人能有這么好的眼力。所以,下面再教大家一種方法。
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是通過埋孔和盲孔技術,主板和顯示卡大多使用4層的PCB板,也有些是採用6、8層,甚至10層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層,通過觀察導孔就可以辯識,因為在主板和顯示卡上使用的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所以,同雙層板一樣,導孔會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導孔在PCB板正面出現,卻在反面找不到,那麼就一定是6/8層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導孔,自然就是4層板了。
小技巧:將主板或顯示卡對著光源,如果導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說明是6/8層板;反之就是4層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