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判斷固定資產修理支出是資本化支出還是費用化支出
判斷固定資產修理支出是資本化支出還是費用化支出:
(一)資本化的版後續支出
與固定權資產有關的更新改造等後續支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企業將固定資產進行更新改造的,應將相關固定資產的原價、已計提的累計折舊和減值准備轉銷,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並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發生的可資本化的後續支出,通過「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待固定資產發生的後續支出完工並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再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並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二)費用化的後續支出
與固定資產有關的修理費用等後續支出,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根據不同情況分別在發生時計入當期管理費用或銷售費用。生產車間使用固定資產發生的修理費用計入管理費用。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
後續支出的處理原則為: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固定資產成本,同時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扣除;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計入當期損益。
2. 固定資產的修理費怎樣才符合資本化的條件
首先是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資本化和費用化是籌建的時候才可以,固定資產價值都已經確定了,還談什麼資本化和費用化。
其次只能說修理費是按權責發生制攤銷還是在發生當期一次攤銷。會計上並沒有規定明確的數量和金額,而企業所得稅法對此倒是有些規定。新實施的企業所得稅法,將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分為費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資本化的支出,其中資本化的支出又分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稅法將不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改建支出,將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大修理支出,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准予稅前扣除。對於屬於動產的固定資產資本化後續支出,《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所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攤銷期限。與原先的企業所得稅法相比,新稅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資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提高到佔取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50%以上。同時,取消了「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資本化的規定。
3. 固定資產的修理費怎樣才符合資本化的條件
1、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2、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九條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所稱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3)維修費是否資本化擴展閱讀:
企業可根據大修理計劃和預計的大修理支出,採用待攤方法或採用預提方法進行核算固定資產的修理費。
大修理費用如果採用待攤的方法,在大修理完工時將修理費用作為待攤費用處理。分攤期在一年以內的,計入「待攤費用」總賬賬戶借方;分攤期在一年以上的計入「遞延資產」總賬賬戶借方。
與此同時,由輔助生產車間自營大修理的實際成本,應計入「輔助生產」總賬賬戶和所屬修理車間輔助生產明細賬的貸方;支付或應付外單位承包進行大修理的工程價款,應計入「銀行存款」或「應付賬款」等賬戶的貸方。
分月攤銷已經發生的大修理費用時,應按攤銷期內每月平均的應攤費用,計入「輔助生產」、「製造費用」和「管理費用」總賬賬戶和所屬明細賬的借方;
同時記人「待攤費用」或「遞延資產」總賬賬戶和所屬明細賬的貸方。
大修理費用採用預提方法進行核算時,要事先計算各期的預提數額。
固定資產年大修理費用預提額的計算方法如下:
年大修理費用預提額=預計大修理費用總額
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
月大修理費用預提額=年大修理費用預提額÷12
在實際工作中,為了核算方便,減少核算工作量,可以根據固定資產的分類計算確定固定資產大修理費用的預提額。
4. 固定資產修理費用區分大修理和日常修理嗎都是計入當期損益還是大修理費用可以資本化
5. 竣工決算完後續發生的維修費能資本化么
首先是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是指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發生的更新改造支出、修理費用等資本化和費用化是籌建的時候才可以,固定資產價值都已經確定了,你還談什麼資本化和費用化?
其次只能說修理費是按權責發生制攤銷還是在發生當期一次攤銷。會計上並沒有規定明確的數量和金額,而所得稅法對此倒是有些規定。新實施的所得稅法,將固定資產的後續支出分為費用化的一般修理支出和資本化的支出,其中資本化的支出又分為固定資產的改建支出及大修理支出。新稅法將不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改建支出,將動產的資本化後續支出視為大修理支出,均作為長期待攤費用,按照規定攤銷准予稅前扣除。對於屬於動產的固定資產資本化後續支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六十八條規定,固定資產的大修理支出,是指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壽命延長2年以上。固定資產大修理所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確定攤銷期限。與原先的所得稅法相比,新稅法提高了修理支出資本化比例,由支出占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提高到佔取得固定資產計稅基礎50%以上。同時,取消了「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也需要資本化的規定。
6. 對固定資產修理費用是否有資本化
對固定資產抄的改建支出襲,除《企業所得稅法》第十條第一、二之外,應予以資本化,
對大修理費用是是指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支出:
(一)修理支出達到取得固定資產時的計稅基礎50%以上;
(二)修理後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延長2年以上。
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三條第(三)項規定的支出,按照固定資產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其他應當作為長期待攤費用的支出,自支出發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攤銷,攤銷年限不得低於3年。
7. 維修費多少以上要予以資本化處理
您好,會計學堂曉海老師為您解答
《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國稅發[2000]84號)第三內十一條規定,納稅人的容固定資產修理支出可在發生當期直接扣除。納稅人的固定資產改良支出,如有關固定資產尚未提足折舊,可增加固定資產價值;如有關固定資產已提足折舊,可作為遞延費用,在不短於5年的期間內平均攤銷。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固定資產修理,應視為固定資產改良支出:
(一) 發生的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
(二) 經過修理後有關資產的經濟使用壽命延長二年以上;
(三) 經過修理後的固定資產被用於新的或不同的用途。
按照原國稅發[2000]84號的規定,這里是否含本數沒有明確說明,通常情況下理解(僅限於理解)是含本數的。但是還應該注意「修理支出達到固定資產原值20%以上」不是唯一標准,如果達到(二)、(三)任何一條情形的修理費,稅法都要求進行資本化處理。
歡迎點我的昵稱-向會計學堂全體老師提問
8. 大修理的固定資產費用支出是資本化嗎
大修理的支出,如果金額金額較大,可以按折舊處理,作為原來的固定資產的增值踔厲,因此,這樣的支出是資本化。
9. 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和維修費用,什麼時候資本化
更新改造的過程,就是資本化的過程。
固定資產的更新改造:首先將固定資產原值減除折舊及損失准備後,轉入「在建工程」,
完工後,再按照新的價值轉入「固定資產」,至此,資本化完成。
10. 固定資產的維修和保養是費用化還是資本化
應費用化處理。
固定資產後續支出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之一,才能資本化處理:
1)使固定資產原值增加50%以上;
2)延長使用年限2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