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一階電路中,什麼時候用經典法,什麼時候有三要素法,這如何來分別
三要素法其實適用於任何情況的。只要將各種情況的三要素分析清楚,就直接代入公式就可以。
經典法則要列寫電壓的微分方程,還要解微分方程,一般用於微分方程簡單的零狀態響應。
一個是換路後瞬間的初始值,以a表示
第二個是換路後的終了之,即時間趨近於無窮大時的值,以b表示
第三個是時間常數,以c表示
則動態值為 b+(a-b)e^(t/c)
在一個電路簡化後(如電阻的串並聯,電容的串並聯,電感的串並聯化為一個元件),只含有一個電容或電感元件(電阻無所謂)的電路叫一階電路。主要是因為這樣的電路的Laplace等效方程中是一個一階的方程。
(1)電路1b法擴展閱讀:
用三要素法計算含一個電容或一個電感的直流激勵一階動態電路響應的一般步驟是:
初始值f(0+)的計算
(1) 根據t<0的電路,計算出t=0-時刻的電容電壓uC(0-)或電感電流iL(0-)。
(2) 根據電容電壓和電感電流連續性,即:uC(0+)=uC(0-)和iL(0+)=iL(0-)
確定電容電壓或電感電流初始值。
(3) 假如還要計算其它非狀態變數的初始值,可以從用數值為uC(0+)的電壓源替代電容或用數值為iL(0+)的電流源替代電感後所得到的電阻電路中計算出來。
❷ 電路分析的1b分析法怎麼列式子
因為Ub=Uc+bc間1歐電阻上電壓,
bc間1歐電阻上電壓=1x電流,
電流=Uc/2+Ud/1,
故等式成立。
❸ 用支路電流法求解各支路電流時,若電路有b條支路,則需要列出b-1個方程式來聯立哪裡錯了
b條支路,則需要列出b-1個方程式來聯立。
並沒有這個說法。
n個結點,則需要列出n-1個方程式來聯立。
這說法,沒錯。
別忘了採納。
❹ 電路中的節點法
我詳細地講一下吧。
節點法是最基本的電路分析法之一,另一個是網孔分析,一般的電路書籍都會講到(初中電路為什麼沒講到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將這是一個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們的教材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講這技巧那技巧的)。
應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電壓,進而就出各支路電流。
節點法,全稱節點電壓法,此法的應用本身是十分簡單的,但要先知道一個定律,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英文KCL),即對於電路中的任何節點,流入其中的總電流等於流出它的總電流。這個都是簡單的代數關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這么簡單,要輕松地接受它。
至於什麼是節點,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元件相連接的點(看圖,a,b,c,d點)。
有了這些知識,應用節點法就很簡單,其步驟如下(看圖):
1)找出公共節點,設其電壓為0。公共節點的選取一般選連接的元件最多的那個點,初中的話,一般就是電源負極了,如圖中的d點。
2)選了公共節點後,就設其他的節點電壓依次為v1,v2,v3,...。
3)標出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流方向。這個是可以任意去標的,想怎麼標就怎麼標,但是要注意了,標了之後,如果最後計算的結果是正值,那麼實際電流方向就是你標的那個方向;如果是負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習慣性的是從電源正極往負極方向標箭頭(你不這樣標,也沒關系的,反正要看最後的計算結果)。圖中我按習慣標了I1,I2,I3,I4,I5
4)標了電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對每一個節點應用KCL,圖中有三個節點a,b,c要用,d點不用,它是公共節點。
對節點a:V1=12V
對節點b:(v1-v2)/2=(v2-v3)/2+v2/2
對節點c:(v2-v3)/2+(v1-v3)/2=v3/2
三個方程,三個未知數,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各個電流了,這個根據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個節點的電壓值。
數學上是很簡單的,但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是需要花點心思想一想的。這種方法應付初中的任何電路難題,都搓搓有餘了。
PS-關於公共點:公共點設的電壓為0,這並不意味著其實際電壓為0,只是為了計算方便。聰明的你,也許看出了,解出來的各個點的電壓值是相對於公共節點d的差值,是個相對值,這是數學上的處理方法。假如你解出來v2=6V(我沒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設),而公共節點實際電壓為10V,那麼b點實際電壓就是16V,明白了吧(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這個電路可能是一個大電路的一部分,而d點可能是大電路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個方法的巧妙之處就是通過設一個公共0電壓,簡化了計算。
但無論如何,各個元件中的電流是不變的,因為計算電流時,是要用到元件兩端的電壓差。
❺ 電路圖中的節點法究竟是什麼樣的用具體的圖解釋一下
我詳細地講一下吧。
節點法是最基本的電路分析法之一,另一個是網孔分析,一般的電路書籍都會講到(初中電路為什麼沒講到我就不知道了)。應該將這是一個最基本方法,不是技巧(我們的教材往往喜歡故弄玄虛,講這技巧那技巧的)。
應用此法,可以很方便地直接求出各元件的端電壓,進而就出各支路電流。
節點法,全稱節點電壓法,此法的應用本身是十分簡單的,但要先知道一個定律,就是基爾霍夫電流定律(英文KCL),即對於電路中的任何節點,流入其中的總電流等於流出它的總電流。這個都是簡單的代數關系,不用害怕,就是A+B=C+D這么簡單,要輕松地接受它。
至於什麼是節點,也很簡單,就是兩個和兩個以上的元件相連接的點(看圖,a,b,c,d點)。
有了這些知識,應用節點法就很簡單,其步驟如下(看圖):
1)找出公共節點,設其電壓為0。公共節點的選取一般選連接的元件最多的那個點,初中的話,一般就是電源負極了,如圖中的d點。
2)選了公共節點後,就設其他的節點電壓依次為v1,v2,v3,...。
3)標出電路中各個元件的電流方向。這個是可以任意去標的,想怎麼標就怎麼標,但是要注意了,標了之後,如果最後計算的結果是正值,那麼實際電流方向就是你標的那個方向;如果是負值,那就是反方向。所以,一般習慣性的是從電源正極往負極方向標箭頭(你不這樣標,也沒關系的,反正要看最後的計算結果)。圖中我按習慣標了I1,I2,I3,I4,I5
4)標了電流方向,就用KCL定律了,對每一個節點應用KCL,圖中有三個節點a,b,c要用,d點不用,它是公共節點。
對節點a:V1=12V
對節點b:(v1-v2)/2=(v2-v3)/2+v2/2
對節點c:(v2-v3)/2+(v1-v3)/2=v3/2
三個方程,三個未知數,正好可以解出v1,v2,v3。
解出來之後,你就可以計算各個電流了,這個根據需要了,但你直接得出的是各個節點的電壓值。
數學上是很簡單的,但要真正理解這種方法,是需要花點心思想一想的。這種方法應付初中的任何電路難題,都搓搓有餘了。
PS-關於公共點:公共點設的電壓為0,這並不意味著其實際電壓為0,只是為了計算方便。聰明的你,也許看出了,解出來的各個點的電壓值是相對於公共節點d的差值,是個相對值,這是數學上的處理方法。假如你解出來v2=6V(我沒有去解方程,只是假設),而公共節點實際電壓為10V,那麼b點實際電壓就是16V,明白了吧(這種情況是可能的,因為這個電路可能是一個大電路的一部分,而d點可能是大電路中的一個點而已)。這個方法的巧妙之處就是通過設一個公共0電壓,簡化了計算。
但無論如何,各個元件中的電流是不變的,因為計算電流時,是要用到元件兩端的電壓差。
❻ 用支路電流法 網孔電流法和結點電壓法 請大神幫忙看看 我實在是頭都亂了
支路電流法在支路電流變數個數少時使用,
網孔電流法用於平面電路中網孔個數少的電路求解,
迴路電流法用於獨立迴路個數少的的電路求解,
結點電壓法用於結點個數少的電路求解。
一般情況四種方法都能用,只是做題難易不同支路電流法有叫2b法,b是指電路支路數,每條支路有一個電壓和電流兩個參數,一共2b個參數。用KCL(節點電流)和KVL(迴路電壓)寫2b個方程,此法最復雜,一般做電路題目不用此法。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 其實是一種方法,用電流參數列KVL(迴路點壓)方程。此法難點在於找獨立迴路。一個電路如果有N個節點,那麼有b-N+1 個獨立迴路。獨立迴路的知識你在書上看吧!是數學拓撲學裡面的知識,只要求掌握找獨立迴路的方法,了解就行了。列b-N+1個獨立迴路電壓方程。其中有b-N+1個獨立迴路的電流參數。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的區別在於,網孔電流法可以列電路拓撲結構比較復雜的方法。節點電壓法是用電壓參數列KCL(節點電流)方程。電流有N個節點,有N-1個獨立節點。該法關鍵在於在找參考節點。參考節點電壓為0,另外N-1個節點相對於參考節點壓為方程參數。
支路電流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利用 KVL、KCL 列出所有方程,列式簡單,解多元方程麻煩。迴路電流法分析復雜電路的全局,找出最佳的閉合路徑列方程。直接選擇自然網孔就是網孔電流法。
❼ 電路方程法包括()
支路電流法的求解電路的步驟 1)確定已知電路的支路數b和節點數n,標定電流參考方向和選定迴路繞行方向 2)根據KCL列n-1個節點電流方程: 3)根據KVL列b-(
❽ 支路電流法、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結點電流法~~四種方法分別在什麼情況下,用哪種方法
一般情況四種方法都能用,只是做題難易不同支路電流法有叫2b法,b是指電路支路數,每條支路有一個電壓和電流兩個參數,一共2b個參數。用KCL(節點電流)和KVL(迴路電壓)寫2b個方程,此法最復雜,一般做電路題目不用此法。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 其實是一種方法,用電流參數列KVL(迴路點壓)方程。此法難點在於找獨立迴路。一個電路如果有N個節點,那麼有b-N+1 個獨立迴路。獨立迴路的知識你在書上看吧!是數學拓撲學裡面的知識,只要求掌握找獨立迴路的方法,了解就行了。列b-N+1個獨立迴路電壓方程。其中有b-N+1個獨立迴路的電流參數。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的區別在於,網孔電流法可以列電路拓撲結構比較復雜的方法。節點電壓法是用電壓參數列KCL(節點電流)方程。電流有N個節點,有N-1個獨立節點。該法關鍵在於在找參考節點。參考節點電壓為0,另外N-1個節點相對於參考節點壓為方程參數。列N-1個方程。一般只用網孔電流法、迴路電流法、結點電流法這三種方法。有網孔電流和迴路電流方法基本類似。說以一般用電流參數列電壓方程。要麼用電壓參數列電流方程。另外如果電路中有受控源的話,還列受控源方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點。哥也就只能說這么多了,還得要你慢慢自學和領悟才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❾ 邏輯電路公式法
額,何為公式法.不知道是不是,將就看看吧= =
1.AB'+BD+A'D+DC
=AB'+(A'+B)D+DC
=AB'+(AB')'D+DC
=AB'+D+DC
=AB'+D
2.(AB'+BC'+CA')'
=(A'+B)(B'+C)(C'+A)
=(A'B'+A'C+BC)(C'+A)
=A'B'C'+ABC
若有不清楚的可以追問哦專o(∩_∩)o 希望可以幫到你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