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磁閥和液壓閥.伺服閥的區別,還有電路板之間的作用和關系!
電磁閥和伺服閥根據工作介質不同有氣動和液動兩種
液壓閥的工作介質是液體,如液壓油、水等
電路板。。。。閥有液控和電控兩種控制方式,電控的閥接受電信號來驅動閥芯運動、進行工作
Ⅱ 如何設計6台液壓電磁閥先後工作電路
設計電路太麻煩,沒有必要。使用「定時程序控制器」控制電磁閥非常方便,目前流行使用「定時程序控制器」來做氣缸控制器,實現氣缸的手動、自動、點動、位置、定時等各種控制及動作功能,可選用TPC8-8TD型的控制器來實現各種控制功能,定時范圍在0-24小時任意設置,最短時間間隔為50毫秒,完全可以滿足你需要的要求。表格設置、無需編程,方便不熟悉編程的人員使用。
Ⅲ 小松PC200液壓電路和控制閥都有哪些結構
小松PC200液壓電路和控制閥都有哪些結構:
1、斗桿閥;
2、右行走閥;
3、回轉閥;
4、動臂閥;
5、左行走閥;
6、鏟斗閥;
7、備用閥1;
8、備用閥2;
9、備用閥3;
10、斗桿閥柱;
11、右行走閥柱;
12、回轉閥柱;
13、動臂閥柱;
14、左行走閥柱;
15、鏟斗閥柱;
16、備用閥柱1;
17、備用閥柱2;
18、備用閥柱3;
19、壓力補償閥;
20、吸油閥;
21、單向閥(用於動臂再生油路);
22、單向閥(用於斗桿再生油路);
23、EPC閥(用於轉換合流/分流閥的主閥柱);
24、EPC閥(用於轉換合流/分流閥的LS閥柱);
25、LS往復閥;
26、LS選擇閥;
27、合流/分流閥;
28、斗桿快速復位閥;
29、斗桿單向閥(用於中央安全閥油路);
30、自減壓閥;
31、行走接合閥;
32、背壓閥;
33、冷卻器單向閥;
34、動臂漂移防止閥;
35、主溢流閥(鏟斗側);
設定壓力:34、9±0、5MPa{355、5±5kg/cm2}當挖掘力增加時:
37、5±0、5MPa{382±5kg/cm2};
36、主溢流閥(斗桿側);
設定壓力:34、9±0、5MPa{355、5±5kg/cm2}當挖掘力增加時:37、5±0、5MPa{382±5kg/cm2}
37、卸載閥(鏟斗側);
開啟壓力:2、5±0、5MPa{26±5kg/cm2};
38、卸載閥(斗桿側);
開啟壓力:2、5±0、5MPa{26±5kg/cm2};
39、安全吸油閥;
設定壓力:24、5±0、5MPa{250±5kg/cm2};
40、安全吸油閥;
設定壓力:31、4±0、5MPa{320±5kg/cm2};
41、安全吸油閥;
設定壓力:38、2±0、5MPa{390±5kg/cm2};
42、二級安全吸油閥設定壓力:;
一級:24、5±0、5MPa{250±5kg/cm2};
二級:20、6±0、5MPa{210±5kg/cm2};
Ⅳ 液壓操作閥的工作原理
液壓操作閥工作原理是利用閥芯在閥體內的相對運動來控制閥口的通斷及開口的大小,以實現壓力、流量和方向控制。液壓閥工作時,所有閥的閥口大小、閥進、出油口間的壓差以及通過閥的流量之間的關系都符合孔口流量公式(q=KA·Δp m),只是各種閥控制的參數各不相同而已。
液壓閥的基本結構主要包括閥芯、閥體和驅動閥芯在閥體內做相對運動的操縱裝置。閥芯的主要形式有滑閥、錐閥和球閥;閥體上除有與閥芯配合的閥體孔或閥座孔外,還有外接油管的進、出油口和泄油口;驅動閥芯在閥體內做相對運動的裝置可以是手調機構,也可以是彈簧或電磁鐵,有些場合還採用液壓力驅動。
Ⅳ 在液壓系統中,利用4個行程開關和兩個電磁換向閥控制的電路圖怎麼設計呢
有純正的液控換向技術,可以不用任何電氣元件。 在油缸的兩端,各有一個U形管,U形管靠近油缸端部有一個插裝閥,當活塞運行到U形管中間,活塞前後的壓差,會推開插裝閥閥芯,從而引出一股壓力油。將這個壓力油作為信號,接到液動換向閥上,就可以推動閥芯換向。這個插裝閥標准產品。 如果您有機會看到三一的混凝土泵車,一看就明白。上面幾乎都是液控換向的。
Ⅵ 液壓單向閥的閉鎖迴路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句話:正向導通,反向截止。
從單向閥的原理上看,主要是控制帶錐面的閥芯,在閥體內的啟、閉。閥芯上帶有彈簧,在不受力的情況下,閥是關閉的,必須要有一定的開啟力抵消彈簧的剛性力打開閥芯,開啟力取決於不同型號的單向閥,訂貨時有幾種選擇。
單向閥的迴路油只能從單向閥的進口入、從出口出,不能反過來流動。配合不同的組合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
還有一種液控單向閥,比單向閥多了一道控制迴路。可以使油反過來流動。
Ⅶ 注塑機的各種液壓閥的工作原理
注射機定義
注塑機(又名注射機)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製成各種形狀的塑料製品的主要成型設備。注射成型是通過注塑機和模具來實現的。
注射機的結構和功能
注塑機通常由注射系統、合模系統、液壓閥傳達動系統、電氣控制系統、潤滑系統、加熱及冷卻系統、安全監測系統等組成。
液壓系統
液壓閥系統的作用是實現注塑機按工藝過程所要求的各種動作提供動力,並滿足注塑機各部分所需壓力、速度、溫度等的要求。它主要由各自種液壓閥和液壓輔助閥所組成,其中油泵和電機是注塑機的動力來源。各種液壓閥控制油液壓力和流量,從而滿足注射成型工藝各項要求。
加熱/冷卻系統
加熱系統是用來加熱料筒及注射噴嘴的,注塑機料筒一般採用電熱圈作為加熱裝置,安裝在料筒的外部,並用熱電偶分段檢測。熱量通過筒壁導熱為物料塑化提供熱源;冷卻系統主要是用來冷卻油溫,油溫過高會引起多種故障出現所以油溫必須加以控制。另一處需要冷卻的位置在料管下料口附近,防止原料在下料口熔化,導致原料不能正常下料。
潤滑系統
潤滑系統是注塑機的動模板、調模裝置、連桿機鉸等處有相對運動的部位提供潤滑條件的迴路,以便減少能耗和提高零件壽命,潤滑可以是定期的手動潤滑,也可以是自動電動潤滑;
安全保護與監測系統
注塑機的安全裝置主要是用來保護人、機安全的裝置。主要由安全門、液壓閥、限位開關、光電檢測元件等組成,實現電氣——機械——液壓的聯鎖保護。
監測系統主要對注塑機的油溫、料溫、系統超載,以及工藝和設備故障進行監測,發現異常情況進行指示或報警。
電氣控制系統
電氣控制系統與液壓閥系統合理配合,可實現注射機的工藝過程要求(壓力、溫度、速度、時間)和各種程序動作。主要由電器、電子元件、儀表、加熱器、感測器等組成。一般有四種控制方式,手動、半自動、全自動、調整。
合模系統
合模系統的作用:合模系統的作用是保證模具閉合、開啟及頂出製品。同時,在模具閉合後,供給予模具足夠的鎖模力,以抵抗熔融塑料進入模腔產生的模腔壓力,防止模具開縫,造成製品的不良現狀。
合模系統的組成:合模系統主要由合模裝置、調模機構、頂出機構、前後固定模板、移動模板、合模油缸和安全保護機構組成。
注塑系統
注射系統的作用:注射系統是注塑機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一般有柱塞式、螺桿式、螺桿預塑柱塞注射式3種主要形式。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是螺桿式。其作用是,在注塑料機的一個循環中,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將一定數量的塑料加熱塑化後,在一定的壓力和速度下,通過螺桿將熔融塑料注入模具型腔中。注射結束後,對注射到模腔中的熔料保持定型。
注射系統的組成:注射系統由塑化裝置和動力傳遞裝置組成。
螺桿式注塑機塑化裝置主要由加料裝置、料筒、螺桿、射咀部分組成。動力傳遞裝置包括注射油缸、注射座移動油缸以及螺桿驅動裝置(熔膠馬達)
注射成型工作原理
注塑成型是一個循環的過程,每一周期主要包括:定量加料—熔融塑化—施壓注射—充模冷卻—啟模取件。取出塑件後又再閉模,進行下一個循環。注塑機操作項目包括控制鍵盤操作、電器控制系統操作和液壓系統操作三個方面。分別進行注射過程動作、加料動作、注射壓力、注射速度、頂出型式的選擇,料筒各段溫度的監控,注射壓力和背壓壓力的調節等。
注塑機的工作原理:與打針用的注射器相似,它是藉助螺桿(或柱塞)的推力,將已塑化好的熔融狀態(即粘流態)的塑料注射入閉合好的模腔內,經固化定型後取得製品的工藝過程。一般螺桿式注塑機的成型工藝過程是:首先將粒狀或粉狀塑料加入機筒內,並通過螺桿的旋轉和機筒外壁加熱使塑料成為熔融狀態,然後機器進行合模和注射座前移,接著向注射缸通人壓力油,使螺桿向前推進,從而以很高的壓力和較快的速度將熔料注入溫度較低的閉合模具內,經過一定時間和壓力保持(又稱保壓)、冷卻,使其固化成型,便可開模取出製品。
注塑成型的基本要求是塑化、注射和成型。塑化是實現和保證成型製品質量的前提,而為滿足成型的要求,注射必須保證有足夠的壓力和速度。同時,由於注射壓力很高,相應地在模腔中產生很高的壓力,因此必須有足夠大的合模力。由此可見,注射裝置和合模裝置是注塑機的關鍵部件。
注射機及配套液壓閥的保養知識
1、注塑機由機械、液壓、電器、專用配套件等,按照注塑加工工藝技術的需要,有機地組合在一起,自動化程度高,相互之間關聯緊密;注塑機可3班24h連續運轉。若注塑機的某個元件發生故障,將導致停機。
2、注塑機固定資產投資大,生產規模大,消耗原料多,勞動生產率高,創產值大。是一種勞動效率較高的生產組織形式。
3、注塑機上雖然操作簡單,工人少,但注塑機管理和維修的技術含量高,工作量也大。所以要保證注塑機經常處於完好狀態,就必須加強注塑機管理工作,嚴格控制注塑機的故障發生。以達到降低故障率,減少維修費用,延長使用壽命的目的。
液壓閥是一種用壓力油操作的自動化元件,它受配壓閥壓力油的控制,通常與電磁換向閥配合運用,可用於遠間隔控制水電站油、氣、水管路零碎的通斷。用於降低並穩固零碎中某一支路的油液壓力,常用於夾緊、控制、光滑等油路。有直動型與先導型之分,多用先導型。液壓傳動中用來控制液體壓力﹑流量和方向的元件。其中控制壓力的稱為壓力控制閥,控制流量的稱為流量控制閥,控制通﹑斷和流向的稱為方向控制閥。
壓力控制閥按用處分為溢流閥﹑減壓閥和順序閥。
第一、溢流閥:能控制液壓零碎在到達調定壓力時堅持恆定形態。用於過載維護的溢流閥稱為平安閥。當零碎出現毛病,壓力降低到能夠形成毀壞的限定值時,閥口會開啟而溢流,以確保零碎的平安。
第二、減壓閥:能控制分支迴路失掉比主迴路油壓低的穩固壓力。減壓閥按它所控制的壓力功效不同,又可分為定值減壓閥(輸入壓力為恆定值)﹑定差減壓閥(輸出與輸入壓力差為定值)和定比減壓閥(輸出與輸入壓力間堅持一定的比例)。
第三、順序閥:能使一個執行元件(如液壓缸﹑液壓馬達等)舉措過後,再按順序使其他執行元件舉措。油泵發生的壓力先推進液壓缸1運動,一同經過順序閥的進油口作用在面積A 上,當液壓缸1運動整個成後,壓力降低,作用在面積A 的向上推力大於彈簧的調定值後,閥芯上升使進油口與出油口相通,使液壓缸2運動。
流量控制閥應用調理閥芯和閥體間的節流口面積和它所發生的部分阻力對流量實行調理,從而控制執行元件的運動速率。流量控制閥按用處分為 5種。
第一、節流閥:在調定節流口面積後,能使載荷壓力變化不大和運動平均性請求不高的執行元件的運動速率根本上堅持穩固。
第二、調速閥:在載荷壓力變化時能堅持節流閥的進出口壓差為定值。這樣,在節流口面積調定過後,不管載荷壓力如何變化,調速閥都能堅持經過節流閥的流量不變,從而使執行元件的運動速率穩
第三、分流閥:不管載荷大小,能使同一油源的兩個執行元件失掉相等流量的為等量分流閥或同步閥;失掉按比例分配流量的為比例分流閥。
第四、集流閥:作用與分流閥相反,使流入集流閥的流量按比例分配。
第五、分流集流閥:兼具分流閥和集流閥兩種功效。
方向控制閥按用處分為單向閥和換向閥。
Ⅷ 電磁閥和液壓閥的區別,還有電路板之間的作用和關系!
靠電流線圈驅動的閥門都是電磁閥,它包括電磁氣閥,電磁液壓閥,電磁水閥,等等......但是液壓閥不一定是電磁閥,也可能是手動的。
Ⅸ 液壓比例閥工作原理 完整答案
液壓比例閥工作原理是,指令信號經比例放大器進行功率放大,並按比例輸出電流給比例閥的比例電磁鐵,比例電磁鐵輸出力並按比例移動閥芯的位置,即可按比例控制液流的流量和改變液流的方向,從而實現對執行機構的位置或速度控制。
在某些位置或速度精度較高的應用中,可以通過測量執行器的位移或速度來形成閉環控制系統。比例閥由直流比例電磁鐵和液壓閥組成。比例閥連續控制的核心是比例電磁鐵的使用。比例電磁鐵種類繁多,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它們是根據比例閥的控制需求開發的。
(9)液壓閥電路擴展閱讀
液壓比例閥的特點是:
1、電信號便於傳遞,能簡單地實現遠 距離控制。
2、能連續、按比例地控制液壓系統的 壓力和流量,實現對執行機構的位置、速 度、力量的控制,並能減少壓力變換時的沖 擊。
3、減少了元件數量,簡化了油路。同時電液比例閥的使用條件和保養與一 般液壓元件相同,比伺服閥的抗污染性能 強,工作可靠。
Ⅹ 關於液壓電磁閥的電路板,能否短接
如果液壓電磁閥你確定合上開關線圈沒電也確定是這里的問題,那
就可以把2隻腳短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