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畫出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系統結構圖,由幾大部分組成。
本程式控制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可分為四個部份:主機電路、用戶電路、直撥電路和外線電路。主機電路由三根控制匯流排與內部電路、外線電路相連。外部電路、列印機與主機相連。
主機電路
主機電路如圖2所示。中心器件89C51是一個單片微處理器,它控制各個單元電路協調工作,完成計費和參數保存,並與電腦、列印機直接聯絡。主機電路主要由:CPU89C51、EPROM27010、RAM628128、數字交換電路8980等電路組成。
用戶電路
用戶電路工作原理如圖3所示.主要由摘機、掛機檢測電路、振鈴電路TP3067編解碼器(它將埠的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發送到PCM總路線,並且把PCM匯流排上數字信號轉換成模擬信號發送到埠)等組成。
中繼電路
中繼電路如圖4所示。主要由:中繼埠、控制匯流排、TP3067編解碼器、振鈴檢測等組成。
直撥電路
直撥電路如圖5所示。主要由直撥電路、語音電路、TP3067編解碼器和8870音頻電路組成。
重慶交換機網提供參考
『貳』 哪裡有4米寬3米深水的打魚機電路圖代原理說明
打魚機電路圖原理
工作原理:打魚機是根據電壓高於100V,功率大於30W的電能釋放於水域中可擊斃直徑為1至1.5米水域內的魚類的原理而製成的。
如打魚機電路圖所示,電路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晶體三極體和鐵氧體變壓器組成的逆變器,把12V直流電壓變成數百至數千赫的交流電,其電壓幅值大於100V;第二部分為全波倍壓整流器,它把輸出電壓升高一倍,並變成直流,第三部分為繼電器,它控制電路有效地把電能釋放於水域,而且還可避免因插入水中而造成高壓跌落。W1可調節輸入電流的大小,W2可調節輸出功率的大小。
元件選擇BG1、BG2要求對稱,且用大功率管,每個管子要加足夠大的散熱片,變壓器用E-20鐵氧變壓器芯,繞制時力求絕緣良好,各繞組數據見圖示。C1、C2採用油質紙介電容,繼電器採用電壓為12V,吸合電流小於40mA的直流繼電器,電源用電壓為12V,容量大於3A的小型蓄電池,BG1、BG2要求β≥50,BVceo≥30V,另外可以代用的有3AD19、3AD30、3AD17等,D1、D2可用反向電壓大於400V,電流大於200mA的整流管。W1功率容量為2W,W2功率容量為1W。開關K用觸通式開關,允許通過的電流大於5A。
調整及使用電路安裝畢後用40至60W、220V的燈泡作負載,接於A、B兩端。按下開關K,若電路不起振,可適當調換L1或L2的線頭。若電路起振,則可聽到變壓器聲。調W1使蓄電池輸入電流為3.5至5A,再調W2,使繼電器產生連續通斷的「嗒嗒」聲,此時燈泡閃亮,調整即告結束。使用時,負載的二根多股皮線,一根接在用金屬絲做的魚網圈上,另一根接一金屬板,將兩根線放在1至1.5米寬的水域兩端,可見水中冒泡,若有魚,則被擊昏浮於水面,然後用魚網將魚撈起。
『叄』 PCB板怎麼看看不懂
對於初學電子技術者來說,如何掌握基本電路原理、元器件的作用特性與檢測、怎樣分析原理圖、看PCB板,這些都是基本功。這里說說怎樣看PCB板,希望對初學者有所幫助,下圖是一款黑白電視機的電路圖,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弄清其電器電路大致工作原理、工作過程以及信號流程,各主要組成部分、核心元件在PCB板上的位置。
2.建議沿信號流程看PCB板,正向看(例如從高頻頭開始往後)或者反向看(如從揚聲器開始倒過來看)都可以,有時兩者結合也適合一些電路的分析。電路必然有分支,這時要一條條支路分開看,若分支太多,可以作標記來區分已看過的支路,同時也可在作標記處暫停,先看其他支路或其他部分電路,當分析到了原暫停處,也就算分析完成了暫停時的電路。
3.最好先看電源供電和地線走向,看的同時記下那些電源線和地線位置,當你分析元件時,元件一端連到了電源或地線,就算看完了。
電路板邊沿線、面積最大的銅箔條、散熱片連接銅皮處等等(一般是負極)即地線。若這些特徵不明顯,可看電源的濾波電容(針對正電源而言),即電解電容的負極連接處為電路的負極或地線。
4.沿信號流程看時,遇到一個單元電路或功能電路時,也以三極體、IC等核心元件作為中心,依次看三極體各極所接元件以及連接線路、IC各腳外圍元件和電路。
當然,你也可以把整板化整為零分成幾個部分來看。邊看邊分析元件的作用,以及信號的變化(把元件損壞會出現什麼故障也考慮進去,這樣更好)。遇到陌生的電路,要理清其構成、電路特點,然後聯系相似的典型電路,來對比觀看和分析。
5.在看PCB板時,准備烙鐵和萬用表,因為遇到三極體,你必須知道是NPN或是PNP型,以及各極管腳排列順序,才能分析電路。經驗豐富了,在看大多PCB板時也可判斷其管類型和各電極的位置。
有時還要根據元器件的內部結構來識別線路的連接關系(如開關、電位器,中周等),這需要測量得知。對於雙面板(多層板)元件往往會蓋住部分走線和過孔,這更需要測量,甚至是拆掉元件才知道,以便直觀地觀察。
6.初學者一定要一邊看PCB板一邊畫出原理圖。畫原理圖時,每畫一個元件要標明其編號,以免看漏、看錯,發現錯誤應及時更正。元件在正面(單面板而言,但是也有貼片元件在反而的)走線焊盤在反面,要記住,在正面看準了到了反面也就在原來相反的方向了。
例如,在IC第1腳(假設在IC左邊)的電容反過面就在IC部分的右邊了。還有一些經驗可借鑒:如正面橫著一個約10mm長的整流二極體,到了反面依然是橫著的,只是正負極方向改變了。
在反面要找到這個元件的焊盤和腳孔,可先看大致的位置後,在反面那個位置看到水平位置有兩個相距10mm,比二極體腳稍大的兩個孔,就是這個元件的孔了(在這個二極體旁邊沒有其他二極體的情況下),這也就是說,在找反面元件腳孔位置時,可根據元件本身的一些特點和它與其他元件的相對位置來判斷,如果元件都是橫豎規則排列,在反面你看到一個孔斜著也有一個孔,你認為這是某個元件的兩腳,這就錯了。
7.也有一些PCB板考慮到分析的方便,在正面印有與反面銅箔條形狀一樣的藍色、綠色帶,或在反面(單面板的銅箔焊接面)印有元件的符號、編號。
對於這樣的板,前者只看正面就能分析完大部分電路,對於後者可只看反面幾乎也可分析完整扳。這樣免去正反兩面翻來翻去的麻煩和引起的識板錯誤。
總之,看PCB板的具體過程,可先選一些簡單的、熟悉的板來看和畫,稍後再看復雜的板。只有反復練習,才能打下堅實基礎。
『肆』 求角磨機的電氣原理圖
角磨機的電氣原理圖如下:
電動角磨機就是利用高速旋轉的薄片砂輪以及橡膠砂輪、鋼絲輪等對金屬構件進行磨削、切削、除銹、磨光加工。角磨機適合用來切割、研磨及刷磨金屬與石材,作業時不可使用水。
切割石材時必須使用引導板。針對配備了電子控制裝置的機型,如果在此類機器上安裝合適的附件,也可以進行研磨及拋光作業。
(4)打片機電路圖擴展閱讀:
角磨機是用來打磨的,因為角磨機轉速高,使用切或鋸片,切割片時不能拐死彎,或用力過大,不能切割超過20mm厚的硬質材料,否則一旦卡住,會造成鋸片、切割片碎裂飛濺,或者機器彈開失控,可能損壞物品,重則傷人!請選擇40齒以上的優質鋸片,並保持雙手操作,做好防護措施。
角磨機的故障及排除方法,角磨機用的是串激電機,這種電機的特點是,有兩塊碳刷,轉子上有換向器。這種電機最常見燒壞的部分是換向器和轉子繞組端部。
如果是換向器燒了,一般是碳刷壓力不夠。當電機工作的時候,如果電流持續很大,碳刷磨損很快,時間長了,碳刷變短,壓力變小,接觸電阻就很大了,這時候換向器表面發熱就很嚴重了。
如果是繞組部分燒了,說明角磨機在工作的時候對工件的壓力很大,摩擦力就很大,電機處於過載狀態時間太長。也是因為電流太大了。
『伍』 電話的電源電路圖
最基礎的電話機電路圖如圖所示:
基本結構
電話機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終端設備。歷史上對電話機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電話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機等。
基本按鍵
電話電源線、電話線、收線開關、受話器、增音按鈕、送話器、本機號碼片、鈴聲及免提喇叭、記憶代碼鍵、記憶號碼片、數字按鍵、記憶取出鍵、記憶儲存鍵、重撥鍵、工作指示燈、免提鍵、R鍵、免提送話器、鈴聲調節開關、P/T開關、免提接收音量調節旋鈕。
工作原理
電話通信是通過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並利用「電」這個媒介來傳輸語言的一種通信技術。兩個用戶要進行通信,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兩部電話機用一對線路連接起來。
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
發展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基本功能
電話機設置在電話通信起點和終點的用戶側,是電話網的用戶終端設備。現代的電話機能夠方便地實現終端用戶之間的呼叫和通話,是經過一百多年來許多人的研究和無數次的改進而形成的。盡管它們的式樣千差萬別,但一般都有如下基本功能:
1、聲電互換
因為要進行快速的、遠距離的通信,不能直接傳送聲音,而必須先把聲音變成電信號(即以電作為載體),
到對方後再把電信號還原成為聲音。
2、摘機識別
當主叫方拿起電話機時,交換機應有能知道「有人要打電話」的功能,以便交換機做好接續准備。
3、發送信號
自動電話機正是通過發送撥號信號來指揮電話交換機的工作,並進而建立兩個電話機之間的連接的。
4、響鈴
即在對方來電話時,電話機能以鈴聲告訴主人:「有人來電話了。」
5、電接續
電話機中,實現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話器、叉簧、撥號盤(或按鍵盤)、電話鈴和電話迴路。
主要分類
有線電話
電話機具有將終端的音波轉換為電子信號,通過電話線傳送到遠距離的對方,同時將對方傳送來的電子信號再生為語音(音波),使其通話的功能,以及發送可從多個對方中選擇的信號(撥號脈沖),告知對方的呼叫音等功能。電話機由將語音轉換為電流發送到電話線的送話機、將對方傳送來的電流還原為語音的受話機、呼叫對方的撥號或按鈕、發送呼叫音的鈴聲、將這些連接在電話線上執行其功能的線路網等組成。送話機內有裝滿碳素顆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鋁合金振動板。振動板根據語音振動,振動碳素顆粒,碳素顆粒傳導電流,隨著顆粒的接觸程度,電阻發生變化,生成語音電流。受話機接受對方的語音電流後,在線圈上生成語音電流引起的磁力,振動鐵振動板,發出聲音。
無線電話
無線環路-無繩電話 電
電話子母機
話子母機數字無繩電話
模擬無繩電話
行動電話手機
小靈通(無線電話)
智能電話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終端設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本世紀初出現了一種帶個人數據助理(PDA)的電話機「智能電話」。
智能電話除了有完整的固定電話功能外,通常還具有大容量的名片管理功能、來去電管理功能、防止電話騷擾(電話防火牆)功能、企業集團電話名片(內部名片)管理功能,以及輔助辦公的許多功能,比如:日程安排、便箋、日歷、計算器等功能。早期的智能電話通過撥號上網,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換能力,實現了發送簡訊、接收文字信息的功能。隨著固網智能電話在中國近十年的發展,其處理能力加強,逐漸的增加了智能手機(Smartphone)具有的功能。
智能電話已有通過網際網路上網的能力及較強的多媒的體功能。可以進行網路瀏覽、音視頻的播放、具有電子書、電子相框等功能。同時智能電話在輔助辦公、輔助營銷、娛樂等方面的功能也有了大大的加強。在對傳統固定電話顛覆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多的商務功能和PDA功能。
使用環境
使用條件
環境溫度:-10°C~40°C
相對濕度:45~95%
大氣壓力:860~1060mbar
環境雜訊:≤60dB(A)
技術性能
1、工作頻率:300~3400HZ
2、脈沖通斷比:1.6±0.2∶1
3、雙音頻撥號頻偏:≤±1.5%
4、雙音頻信號電平:①低頻群:-9±3dB;②高頻群:-7±3dB;③頻率組合中高頻分量比低頻分量高2±1dB
5、振鈴聲級:≥70dB(A)
6、電聲性能:
①在0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在5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
②在0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5;在3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2;在5公里時,客觀接收摻考當量≤+2。
③在0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在5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