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吉他失真是如何形成的
失真效果器(Distortion)
俗稱沙聲器。早期的沙聲器(F。一演變而來。是一種將電吉他聲音故意造成嚴重失真,使聲音變成沙啞的裝置。電吉他聲音通過失真器的調變之後,可產生柔軟的沙啞聲或清脆刺耳的沙聲。持續音很長以延長音符時值。有「電的薩克斯」之稱,是搖滾樂用得最多的一種效果器,常在歌曲的前奏、間奏、結尾、華彩獨奏中加入,也用於摹仿小鼓的節奏,發「喳喳」聲,演奏手法多變,不—一列舉。近年來,這一效果器又有了新的發展,名堂甚多,例如超反饋失真、重金屬失真、渦輪失真、管爆失真、強烈亮度失真,其特點是音色趨向尖、硬、亮、強、嚎方向發展,以增強刺激。
『貳』 吉它的失真音效是如何做出來的
在電路信號定義里失真(distortion)有好多種形式,那麼對於吉他的失真效果器,這種失真的效果是如何實現的呢?它又是大概怎樣的一種波形呢?
核心就在於左上角那個1/2IC那裡,其餘皆可忽略,右下角那一坨東西是用晶體管搭建起來的觸發器(flip-flop),用來切換直通或者失真,Q1和Q2就是被它控制的兩個晶體管開關了。這是一個80年代的老式電路,還在用純晶體管來搞,很復雜,現在裝上一片觸發器的晶元就萬事大吉了。
什麼叫做失真呢,字面上看當然就是失去了真正的東西,對於吉他效果器而言,很大程度上是去頂和去底失真,就是說,把好好地正弦波放大,放的太大了,電路受不住了,波峰波谷就出不來了,成了一條直線,於是圓潤的正弦就成了類似於方波的東西,自然就刺耳了。
為什麼放的太大了電路受不住呢,你想啊,電源總共就那麼點電壓,你放大的再牛逼,也不能比電源電壓更高吧(DC-DC這種東西另當別論,不是放大器),於是就出現了截止的問題,或者說,運放它過載了,確切的說這塊效果器就是一個過載效果器。後面會說,其實在這里應該不是運放受不了才過載的。
控制過載程度的那個旋鈕就是最上面的那個WR1電位器,它的值越大,放大倍數就越大,你看這玩意最大可以1M,那當然就太大了,失真了。關小它,就是放了個大而已,不會失真,因為沒有超過放大器的最大電壓。
還有就是三隻二極體,可以起到限制電壓的作用,一般一個二極體被認為佔有0.7V左右的電壓,當然會有一點小的浮動,不太大。放大倍數太大的時候,二極體也會起作用,把那個電位器兩端的電壓鉗住,也是一個截斷(去頂/去底)的作用,而且不是絕對的,因為前面說過,電壓不是嚴格的那麼多伏,這個截斷的波形不是一條水平線而是一個哩溜歪斜的線,再仔細看,還可以發現正的電壓和負的電壓二極體個數不一樣,這就是說即使是對稱的輸入,輸出也是不對稱的,總之就是把波形搞得糾結。
從這個參數上來看,對於一個輸入在一兩百毫伏的信號而言,放大倍數在個位數即可觸發二極體的限壓作用,所以說失真的截斷效果應該是又二極體來提供的,而不是真的把運放(就是那個三角形的IC)給玩崩了。
大致就是這么個道理,這個是比較簡單的一個電路圖,非常好分析,我自己也按圖索驥焊過這個玩意,難度不大。如果你英文還成,不妨用英文google一下相關的東西,有好多老外閑的蛋疼自己做這玩意,而且在論壇上交流,可以看看他們的討論,挺有意思的。至於波形,我模擬過,但是忘了長成什麼樣子了,不好亂講。如果你會用EDA軟體(比如,Altium Desinger,但是我更喜歡Multisim)的話,把上面一半電路搭起來,輸入一個100或者200mV的正弦波,看看輸出是什麼樣子的,就明白了。
『叄』 電吉他失真音是什麼
失真就是通過效果器發出來的音效,搖滾與金屬用的最多,你你隨便聽一首搖滾樂或者金屬,就明白了,它跟普通吉他聲的差別。不一樣之處
『肆』 電吉他的失真(Distortion)和過載(Overdrive)效果器之間的區別
1.overdrive——過載失真,主要源於電子管的飽和失真,失真閥值較軟,聲音比較溫暖飽和
2.distortion——紊亂失真,源於晶體管的限幅失真,失真閥值較硬,聲音諧波豐富但偏單薄
3.簡單的說overdrive能量強,密度高,但延音較短;distortion塑料味重一點,但延音長。
『伍』 吉他聲音的失真是什麼意思
聲音的純度改變,變得刺耳。
『陸』 什麼叫失真的電吉他
效果器的品種與用途
目前,效果器的品種有增多的趨勢,為適應各種流派的搖滾樂隊需要,同一品種的效果器又分出許多花式規格,形式也多樣化。有的效果器是直接安裝在電吉他上的;有的裝在音箱里;有的製成掛在腰間使用,多數製成踏板式,各有它的長處又各有不足。
大家知道,電吉他樂手在演奏中,不能有瞬間的中斷。除非樂曲標有休止符,否則是不能伸手去調校效果器的。實際使用過程中證明,以腳踏式效果器最方便,尤以單個的踏板式效果器最受青睞,它可以自由組合、任意變化。我國市場上常見的效果器牌子有雅馬哈(YAMAHA)、博斯(BOSS)、依班挪(IBANEZ)、羅蘭(ROLAND)、愛利亞(ARIA)、搖滾巨星(ROCKTEK)、亞里安(ARION)以及國產的野馬牌(YEMA)等。有金屬外殼和塑殼的,造型各異,品質與性能略有不同,價格相差近信,選購時以實際操作試聽妥。多數效果器與使用的電吉他和音箱有關,選購時必須確認電吉他與音箱良好,並調到正常狀態,才能作出比較。無論什麼牌子的效果器,為適應各種電吉他和音箱的要求,有幾項主要電氣性能基本上是一致的,例如:電源電壓直流 9伏(電池用 6F22型)、輸入阻抗200~470ho.輸出阻抗10k民最大輸入電子1伏,最大輸出電平1伏、雜訊電平小於50~110分貝、插孔規格伽.25mm,消耗電流 1.5~50毫安培。雖然會有較大誤差,但超過許多或試聽時出現異常,應考慮是否品質不良造成。業余條件下選購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外觀無損、文字清晰。(2)各開關、旋鈕、插孔可靠、調整順滑、有效。(3)效果作用明顯、音質好、無較大的雜音、放置平穩(腳踏式)。現將常用踏板式效果器作用與特點簡介如下,供選用時參考:
失真器(Distortion)
俗稱沙聲器。是一種將電吉他聲音故意造成嚴重失真,使聲音變成沙啞的裝置。電吉他聲音通過失真器的調變之後,可產生柔軟的沙啞聲或清脆刺耳的沙聲。持續音很長以延長音符時值。有「電的薩克斯」之稱,是搖滾樂用得最多的一種效果器,常在歌曲的前奏、問麥、結尾、華彩獨奏中加入,也用於摹仿初、響弦小鼓燈節奏,發「查,查」聲,演奏手法多變。近年來,這一效果器又有了新的發展,名堂甚多。例僅超反饋失真、重金屬失真、渦輪失真、管爆失真、強烈亮度失真,其主流是音色趨向尖、硬、亮、強、嚎方向發展以增強刺激。
過載器(Over Drive)
超速驅動器、激勵器。利用適度的畸變(失真)、產生管樂般失真效果,模擬管樂音色。常用於電吉他主旋律領奏、前奏、問奏、結尾等中加入。可產生從柔和圓潤到金屬般的激昂的管或壓縮器(Comvresso…、是一種能夠壓縮高電平、提升低電平,具有改變或放大波形作用的效果器。它與失真器不同的是提供不失真的多種彈奏音色,並能延長音符或縮短音符的時值,可產生打擊音或長延音。
合唱(Chorus)
又稱和聲器,是利用BBD電路,使聲波產生延遲後與正常聲波混和,通主、右兩個聲道輸出,從而使電吉他的聲音左右游移回盪、柔美寬廣像混聲大合唱的效果。如果只用一個輸出端則立體大合唱效果較差。合唱效果器常用於彈奏分解和弦或和弦伴奏。它那輕柔飄逸,縹緲回盪的聲音給人以抒情的感受。
移相器(Phaser)
是利用經過移相的聲波與原聲波之間互相干涉作用,使聲音產生頗震、固族飄逸效果。它與合唱器不同的是聲音具有顏震感。早期用得較多的效果器之一。
弗蘭格(Flanger)
它的電路原理基本與合唱相同,加了反饋電路。是一種產生額震音響的效果器,它與合唱不同的是聲音具有旋轉、飄逸、晚代感覺,緩慢時如太空夢幻、悠悠鍾聲。快速時發水波聲或發雞哇音,也能產生強烈如噴氣發動機聲。音色 變化較多。常用於在樂曲(歌曲伴奏)中添加特效,以增強藝術感染力。
延時器(Delay)
是產生混響或回聲的效果器。有模擬延時器,數字延時器、混響器等c它們的原理基本相同,廣泛用於舞台音響,卡拉OK。延遲時間可以從50毫秒到1秒以上,電吉他用的延時器一般為20~476毫秒之間,時間短產生混響效果(大廳效應人時間長則產生回聲(山谷效應人電吉他通過延時器之後聲音豐富、飽滿、有空間感。回聲,則常用於電吉他演奏最高潮時最末一個音符加入,以便出現幾個反射回聲,情似對山谷呼喊。
哇音器(WAH)
不同於弗蘭格。它的發音好似張嘴與合嘴產生的雞——哇或哇——鳴聲。緩慢時像人們竊竊私語,快速時像青蛙叫,用於電吉他演奏詼偕、活潑的樂曲。也可U調出像拉弦樂器的音調。
均衡器(Equalize)
又稱頻率補償器、參數均衡器、用於調整電吉他的頻響曲線。由於電吉他的頻帶中心比一般擴音機低二個信頻程,一般的擴音機音調控制器無法調整電吉他的中、高音區。只有專用的均衡器才能勝任。同時,均衡器可以設定電吉他的音調狀態,以便在樂曲中的某一段表現明亮歡快或深沉寬厚的色彩,需要加入時只要踩一下開關即可十分方便。
音色提升(TOne B00Ate)
是提升電吉他高頻段的裝置、躍升量達20分貝。它不同於均衡器可任意調整全頻帶而只提升高音。常用於領奏時突出表現電吉他明亮歡快的音色,強調金屬音。在用失真器進行迎泰華彩樂段時,同時加入這一效果,更具強烈明亮的金屬音色彩。八度音,可將電吉他的音程降低一個或二個八度的裝置,以擴展電吉他在低音區的表現,可像電信司那樣演奏。
音量踏板(Volume)
雖然在電吉他面板上或音箱上都有音量控制器,但這里的音量踏板用途有別於一般的音量控制器,它是作為表情踏板使用的。樂譜中標有強弱音記號時如*《或PPP等。就要用音量踏板控制音量的起伏變化。在搖滾電吉他奏法中在一種volume奏法(音量奏法),是利用音量踏板或用右手小指旋轉電吉他上的音量電位器,彈出沒有音頭而音量漸增的聲音,像拉小提琴,有若隱若現的感覺。只要會利用還可產生其他效果。
限幅器(Timiter)
用於排除電吉他信號在傳輸中出現的過載或不良瞬變發生,當電平仍然超值時,內設的壓控放大器(VCA) bo以壓縮,使聲音不產生嚴重失真。
雜訊門(NOISE-Gate)
當電路接線過長,效果器串聯過多,能消除不良哼聲和雜訊,使電吉他的聲音保持純凈優美。
效果器遠不止以上各種,在電子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效果器引入了程序編制系統,將三、四種常用的效果器合裝於一機,用程序預編你所需的音色效果,有的可編10種預選效果,使用時只需輕觸按鈕,設定的某種效果即可「讀出」,省卻了臨時調校的麻煩。效果器的用法電吉他愛好者初次接觸各式各樣的效果器,感到很難擺弄,由於缺乏調校經驗,化了很多時間,往往調不出所需效果,有些電吉他愛好者,聽到磁帶里用效果器演奏的華彩樂段非常動聽,也想摹仿,但又不知怎樣去調校這樣動聽的音色,感到很失望。現在,我們試將效果器的用法比作繪畫。將各種效果器比作油畫色,用油畫色作畫的原理來說明效果器的調校方法,就比較容易理解了。畫家繪畫時將不同顏色的油畫色在調色板上進行調色,直到色彩合平畫中某種情調的要求才進行繪畫。而電吉他樂師則通過效果器調配出各種音色,然後進行演奏,以表達樂曲的某種感情。常用的方法是選用幾種不同特點的效果器,用極短的金屬屏蔽線(話筒線),將效果器串聯趄來,在輸出端接擴音機措箱),在輸入端接電吉他,串聯的順序如下: 電吉他——效果器——擴音機不同的風格使用的效果器就不相同,串聯方式也有別,現將幾種典型的串聯方式和它的特點介紹給大家參考:
單通道串聯法:適用於單通道擴音系統的演出場合。其串聯的方式是電吉他——八度音——壓縮器——失真器——移相器——均衡器—— 音量踏板——雜訊閘——音色提升——合唱——一弗蘭格——限幅器——延時器——擴音機為什麼按照這一順序串聯哪是否可以顛倒?根據效果器的性能特點,某些效果器在順序安排上是不 能顛倒的,例如失真器應在移相器、弗蘭格、均衡器、延時器之前,否則這些效果器將受到失真器的「失真」、失去它們的特點,從而決定了它們之間的順序關系。
雙通道串聯法:為獲得驚人的音響效果,用雙通道串聯法,可產生鮮明的立體感和寬廣的空間效應,適合大型劇場和體育館演出。它的串聯方式是電吉他——八度音——壓縮器——失真器——移相器——均衡器——弗蘭格——音色提升——雜訊問——音量踏板——限幅器—— 延時器——合唱——左、右兩個聲道的擴音系統。這里將合唱移至最後,是因為要獲得合唱效果,必須分左、右兩個聲道擴音,才能充分發揮合唱效果的作用。
重金屬系串聯法:具有操作簡單的特點,適合於重金屬搖滾樂演出,它的串聯方式是電吉他——失真器(或驅動器)——合唱——弗蘭格——均衡器——雜訊閘——限幅器——延時器——擴音機。
溶化系(FUSION),它與重金屬系不同之處是不用失真器,只用電吉他原聲或接近原聲演奏。它的串聯方式是電吉他——壓縮器—— 合唱———弗蘭格——均衡器——雜訊閘——限幅器——延時器——擴音機。
由於流行音樂的風格與流派很多,各國的電吉他手都有自己獨特的配器方法,在不同時期配器也不同,隨著流行音樂的發展,效果器的選用情況也將隨之而變。多數電吉他樂師在實際演出時,並不選用一長率效果器,只要達到一定的效果,常選用二、三個效果器串聯起來使用,調校方便、操作簡單,組會隨色一些世界級的電吉他手,早期曾選用過如下一些串聯法:例如貝克(Beok)選用充吉他——驅動器——失真器——延時:器——擴音機的串聯方式。佩格(Page)和卡爾頓(Canton)選用電吉他——驅動器——均衡器——延時器——擴音機的串聯法,日本的山本、恭司選用電吉他——失真器——合唱份左、右兩路,左路接擴音機)——移相器——延時器——擴音機,再通過各路混合,音色效果比較豐富。雖然用同樣的方式串聯,由於電吉他、音箱和調校時參數不同,產生的效果亦各不相同,不能簡單的摹仿。選用三個效果器的串聯法也應按照失真在前,延時器在後的次序串聯,中間插入其他效果器較為合理。我國業余電吉他愛好者常選用失真器——合唱—— 擴音機的簡易方式,有時將合唱換成弗蘭格,甚至只用一個失真器,也能很好地演奏搖滾樂。對初學者來說是很實惠的。初調效果器晚著不明白效果器上各種旋鈕的功能、往往調不出所需要的效果,稍不當反而會出現雜音或哨叫。現將效果器上各種主要旋鈕的作用與功能簡單介紹如下:
Level(電平)
指輸入或輸出電平,調整時應逐漸增加,以免產生哨叫或使擴音機過載,同時要注意平衡電吉他與效果器交替使用時的音量變化程度。如果突出效果或進行華彩獨奏,可將電平提高。
Speed(速度)
在合唱,移相器,弗蘭格等效果器中有這個調節鈕,用於改變震盪速度,以表現緩慢、溫
柔、抒情或歡快、強烈的感情變化。
Depth(深度)
這個調節鈕與speed配合,用於調節震盪強度,它反應在聽覺上則是「明顯」與「不明顯」。
Feedback(反饋)
在弗蘭格、哇音、延時器等效果器中常有這個調節鈕,用以調節敏感度,或提高起動的速度。
Diotortion(失真度)
是失真器的主要調節鈕,用於調節夫妻的程度,使聲音從輕度失真到完全失真,從清晰到沙啞聲變化。
sensitirity(敏感度)
用以調節音符的初始反應速度,在彈奏時表現為觸感反應。
Att86k(打擊聲、斷音)
用於調節彈奏音頭上升速率、聲音衰減的速度,改變彈奏音的音色,在壓縮器中有這個調節鈕。
Delay Time(延遲時間)
在延時器或混響器中有這個鈕,用以調節聲音的延遲時間從而產生從混響到回聲的效果。
以上這些調節鈕並非完全單獨作用,各調節鈕相互關聯,必須細心配合調整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定能掌握效果器的調校方法。但有以下幾點忠告:
1:首先對各種效果器的性能、特點、音色變化范圍、操作鈕的作用、使用方法進行詳細了解。
2:不要過多使用效果器,以免帶來操作上的手忙腳亂,與樂隊音色不協調等毛病。
3:嚴格檢查各連接線,不良接線要及時更換。電池用完及時更換,用後必須取出電池
-------------------------------------
失真音色的本質,就是在吉他信號中加入大量的泛音諧波信號,使琴音聽起來
激烈、連續、尖劈、具有穿透力。大家知道,基頻頻率決定聲音的音高,音色
決定於聲音中的諧波的含量和比例,吉他音色失真是一種比較特殊的聲音效果,
因為諧波含量非常之大和不規范,跟自然界中的聲音是極大差異的。
音箱過載 OVER DRIVE:最早產生的失真類效果,來自於電子管吉他音箱的過
度激勵。由於輸入信號過強,使得電子管超出了線性工作范圍,造成削波。
削波的結果,就是音頻信號中的諧波含量大大增加,產生諧波失真效果,
這就是大家共同喜愛的電子管過載音色。有時候,會用過載推動器來將吉他
信號提前放大後再輸入電子管音箱,達到更高的失真度。DOD250、YJM308、
TS9這些都是著名的過載推動器,其本身也帶有一定程度的失真度。
法茲 FUZZ:法茲是最早出現用於產生失真的獨立效果器,FUZZ的意思是
「毛茸茸的」,用於形容其音色特點。法茲音色非常鬆弛寬泛,跟電子管過
載是明顯不同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得里克斯慣用的就是著名的飛碟形FUZZ
FACE單塊,拉丁吉他大師卡洛斯·山塔那用的是BIG MUFF。早期經典的法茲
產生於晶體三級管過載。
單塊失真 DISTORTION:隨著電子技術的發展,晶體管技術成為主流,
集成運算放大器電路的出現給失真效果器帶來了新氣象。重金屬音樂的火暴普及
,要求得到更高失真度、更火辣暴躁的音色。集成運算放大器就正好滿足了這
個要求。現在的失真類效果器,絕大部分是以集成運算放大器為核心的,它使
用簡單穩定,能夠方便的做出各種程度的失真音色,音色調控的范圍也比以往
的失真效果器大的多了。運放電路通常用晶體二極體來進行削波產生失真,也
有直接將運放過載產生失真的。
關於這些概念:人們對法茲、過載、失真這些概念並不做很明確的區分,
相互之間可以代用,實際上這不影響使用,各人習慣怎麼叫都不錯。從概念上
說,「失真」是這類音色的本質特徵,「過載」是實現失真效果的技術手段,
「法茲」是對音色特點的形容,「重金屬」是一種強力失真音色類型的專稱。
這些名詞相互之間並無矛盾,無須嚴格區分,有時候僅僅用來區別失真程度的
不同。
關於音色的軟硬:音色的軟硬,主要決定於音色中奇次諧波和偶次諧波的含量
和比例。奇次諧波是基頻的奇數倍頻,音色冷硬尖劈明亮刺激,偶次諧波是基頻
的偶數倍頻,音色暖柔暗淡,聽感舒服。電子管電路過載後的諧波主要是偶次
諧波,所以聽起來比較舒服耐聽。晶體管電路過載後奇次諧波含量較大,所以
力度、穿透力大。音色的軟硬,不是失真度決定的,當然失真度的增加造成諧波
的增加和比例變化,這才是音色軟硬的根源。
關於失真級聯:失真效果之間相互串聯,可以得到更有特色的失真效果,一般來
說低失真度的串在前方。失真級聯並不是什麼神秘的做法,只是調試要有特別的
耐心,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音色。
關於均衡器:均衡器是失真類效果器的好搭檔。均衡並不能改變信號中各種頻率
的成分,但是它會對各個聽感特點不同的頻段進行提升和衰減,達到改變音色的
目的,因此均衡器是改變音色的重要法寶。
『柒』 電吉他插效果器,帶有失真音色的效果全都電流聲很大是什麼原因
關鍵是你的拾音器和失真度 拾音器功率大而且屏蔽不好的話就容易有噪音 其次是失真度,如果你非要打到頭才算,那給你把GIBSON、FENDER一樣會噪 你解決的最好辦法就是把失真度調小 最好能給你的音箱或效果器上搭一根地線,這樣噪音就會小很多! Leona Lewis的感言:我試試...2009-01-13滿意答案熱心問友2009-01-13線性失真:通常放大電路的輸入信號是多頻信號,如果放大電路對信號的不同頻率分量具有不同的增益幅值或者相對相移發生變化,就使輸出波形發生失真,前者稱為幅度失真,後者稱為相位失真,兩者統稱為頻率失真。注意:頻率失真是由電路的線性電抗元件引起的,故又稱線性失真,其特徵是輸出信號中不產生輸入信號中所沒有的新的頻率分量。 非線形失真: 由放大器件伏安特性的非線性或者負載的非線性而引起的波形失真稱為非線性失真。非線性失真的特徵是產生新的頻率分量,即產生以輸入信號的單頻分量為基波分量的高次諧波分量。 信噪比:是指音箱回放的正常聲音信號與無信號時雜訊信號(功率)的比值。用dB表示。例如,某音箱的信噪比為80dB,即輸出信號功率比噪音功率大80dB。信噪比數值越高,噪音越小。 國際電工委員會對信噪比的最低要求是前置放大器大於等於63dB,後級放大器大於等於86dB,合並式放大器大於等於63dB。合並式放大器信噪比的最佳值應大於90dB,CD機的信噪比可達90dB以上,高檔的更可達l10dB以上。信噪比低時,小信號輸入時噪音嚴重,整個音域的聲音明顯感覺是混濁不清.
『捌』 誰為我解釋一下"吉他失真"
基本上電吉他擴大器,尤其是真空管的,分為前極,後極,整流器,及輸出變壓器四個部份。
當然任何電器都需要電流,而且是直流的,所以需要一個變壓及整流的部份來提供擴大器所需的電流,真空管因為需要高電壓,通常在400到500伏特之間,所以不像通常晶體管擴大器,只需要約30伏特的電壓,變壓器只要降壓就可以,真空管擴大器不只要提供電源,還得提供高電壓,所以要很大顆的變壓器,當然還有整流所需的二極體,現在的晶體管二極體,輸出大,又穩定,提供真空管所需的電源絕不成問題,所以Marshall早就用晶體管來取代整流所需的二極體。但少數高級擴大器。仍然堅持使用真空管來整流,原因是,我想你應該猜的到,用真空管做的整流器讓擴大器的聲音聽起來會比較好聽!
一般人會認為,電源供應的部份當然是輸出大,,電壓穩定的好,但別忘了,吉他擴大器最重要的是如何失真,所以當電流不夠用的時候,會失真,變壓器飽和的時候,也會失真,而這些失真,似乎都很好聽,當然,代價是必須忍受真空管整流器60Hz的雜音。
有了電源之後,擴大器就可以放大了,但為何放大部分要分為前極跟後極兩個部份呢?這里真空管和晶體管擴大器沒什麼不同,因為要推動喇叭,後極必須輸出夠大的電流(或電壓再經由變壓器轉成大電流),而控制這些輸出電流需要合理的電壓,電吉他的輸出最多隻有1伏特左右,絕對不夠用來輸入後極的,所以需要用前極先放大一次,不過因為前極放大的是電壓,所以基本電路和後極是不一樣的,所使用的真空管較小,根據經驗,最適合吉他擴大器的真空管是12Ax7,軍用的真空管和他一樣,不過更耐用,叫做7025,而在歐洲,幾乎相同的管子叫做ECC83,這三類真空管可以互換,一個約兩三百塊台幣。
早期的吉他擴大器只是用來放大的,當時還不知道失真會很好聽,滾石樂團據說是第一個使用失真的吉他聲在他們的歌中(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所以真空管的放大范圍都在正常的范圍里,但直到後來的吉他手將音量開到最大時,因為後極真空管的輸出電流不夠了,所以產生失真,才發現這種失真很好聽,(滾石發現的失真是因為有一隻真空管壞了),這種失真是因為前極的輸出過大,後極的真空管跟不上所致,但要產生此種失真必須開到最大聲,通常吉他手(或鄰居)的耳朵會受不了,所以後來的擴大器後極都加了一個音量開關,(在這之前只有前極的音量,也就是gain鈕)。接著Mesa Boogie推出了可以讓前極也失真的所謂high gain擴大器,這種擴大器很容易失真,聲音也比後極的失真麻多了,以後我們通稱早期的後極失真叫做over drive,前極的失真叫做distortion。前極因為可以失真的很厲害,所以延音可以很長,這也是Santana在他有名的演奏曲,Europa里有名的一個幾乎無限延長的音的由來,一個Mesa Boogie 擴大器!
隨著九零年代重金屬的復甦,吉他手又開始尋找非常麻的失真,Marshall於是順應潮流,推出JCM900系列,號稱Marshall有史以來失真最大的擴大器,其實這些有前極失真的擴大器只不過是用一個一個的前極真空管串連起來,訊號被一個真空管放大後在送到下一個真空管,等到訊號越來越大,失真也就越來越多,但有很多人還是認為後極的失真比前極失真好聽,所以堅持用老式的擴大器。像AC/DC的聲音就是後極失真的聲音,讀者可以比較看看。
前極有為了失真而設計的所謂高放大率前極,也有為了能產生漂亮的clean tone而設計的電路。前者以Marshall為代表,後者以Fender為代表。所以常常買一個擴大器,如果失真的聲音很好,clean tone就要差一點,如果clean tone好聽,distortion就無法那麼理想,這和基本電路有關,實在無法兼顧,所以擴大器和吉他一樣,沒有萬能的,你通常只能選一樣。
不管是Fender或Marshall,或任何其它廠牌,都公認最好的前極真空管是12AX7,但後極的真空管就不同了,基本上以歐洲的管子,EL34,也就是Marshall用的後極管,還有6L6,也就是Fender用的管子為代表。這兩個管子的聲音明顯的不同,也是造就了Marshall和Fender擴大器的招牌聲音。其它還有像EL84,可以說是較小的EL34,為Vox所採用,還有軍用管5881,和6L6是一樣的。
造成EL34和6L6明顯不同的聲音,除了是基本偏壓不同外,最主要的是歐洲管採用較低的真空,也就是管內的殘留的氣壓力較大,如此真空管較容易失真,也是為什麼Marshall的聲音聽起來較鬆散悅耳,低音比較沒有那麼沈。反觀6L6的美國管,具有較高的真空,比較不容易失真,聽起來比較有力,低音較強,但失真的聲音比較硬,一般說起來,Marshall的聲音適合metal,Fender的聲音適合Blues也是這個原因。但當然,這些都是見仁見智,最後還是要看吉他手自己的喜好來決定。
除了真空管種類的不同而影響後急得聲音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所謂的A類放大,還是B類放大(推挽式)。簡單的說,A類就是用一隻(組)管子同時去放大正的和負的訊號,當沒有輸入訊號時,真空管還是具有很大的直流輸出,如此真空管很熱,但速度很快,聲音聽起來飽滿,失真低,等到真的失真時也非常悅耳,缺點是輸出小,此種線路以Vox為代表,因為當年Beatles都是用Vox,所以也可說是Beatles的聲音。反觀B類是用一個(組)真空管去推正的訊號,另外對稱的一個(組)真空管去推負的訊號,如此可得到較大的放大率,所以Marshall和Fender都是採用這種的線路,缺點是速度慢,容易失真(對clean tone來說),聲音較沒力,所以高級音響都是用A類放大的。但吉他為了大聲,所以B類也就算了。
對不懂電路的朋友來說,這可能很難聊解,但如果你有一些開車的常識,你可以想像A類就好像是隨時把汽車的引擎轉數隨時都保持在六七千轉,一聲令下,車子馬上可以沖出去,馬力加速都十足,推挽式就好像為了省油,汽車不開時將引擎轉數調到最低,甚至關掉,等到要開時再踩油門加速,當然起步會慢了許多。如此聲音聽起來就會比較沒力。當然引擎隨時保持高速運轉是用不了多久的,真空管也一樣。但A類放大的聲音無與倫比,聽過就會愛上他的,有錢的朋友不仿試試Vox的擴大器。
真空管的輸出阻抗很高,當然可以想像要讓電流流過真空阻力一定大,可是平常的喇叭阻抗大都只有8奧姆,如此真空管的輸出能量都消耗在自己的阻抗中,喇叭就會變得幾乎沒有聲音了,所以不像晶體管擴大器,後極的輸出絕對不可以直接接到喇叭上,而必須經過一個變壓器。這個變壓器可以將真空管的輸出電壓下降,增加輸出電流,並且具有高輸入阻抗和真空管配合,然後低輸出阻抗和喇叭配合。凡是有變壓器的地方就可能產生飽和失真,也就是變壓器里的磁場已經無法在大,這也會產生失真,也是真空管擴大器的特性失真之一。也因為有這兩個變壓器,通常真空管擴大器都很重。
最後到了影響吉他擴大器的第二重要的因素,喇叭。吉他的拾音器同常無法送出較低及較高的頻率,通常在100Hz到10K之間,所以不必要用全音域的喇叭,甚至不用頻率響應平直的喇叭,就像前面所述,沒有人能說到底什麼才是電吉他「真正「的聲音,所以最後從喇叭出來的才算。根據多年的經驗,發現某些喇叭特別適合吉他用,這些喇叭如果用在音響上,會被人笑死,但用在吉他擴大器上,則能產生優美的聲音。通常最適合吉他用的是12寸的喇叭,平常家用音響低音喇叭有8寸就可以推出很低的聲音了,但吉他本生產生不了如此低的聲音,卻適合用如此大的喇叭來推,而且小瓦數的喇叭因為容易失真,會比大瓦數的喇叭來的柔和好聽,所以常常會用四個30瓦的喇叭,而不直接用一個120瓦的喇叭。彈Blues和country等音樂需要較清亮,有力的聲音,所以通常會用10寸,甚至8寸的喇叭,通常會說,10寸喇叭產生的失真比較硬,不適合重金屬,當然這也是見仁見智。
因為喇叭的聲音會受喇叭箱的影響,所以喇叭箱也很重要,開放式的喇叭箱由於聲音可以從後面出來,聽起來較鬆散,封閉式的喇叭箱較有力,低音較沈,但聲音集中於正前方。而喇叭箱越大,低音越沈,也是影響喇叭聲音的因素之一。當擴大器輸出太大時,喇叭也會承受不了而失真,這是另外一種擴大器失真的因素,通常認為Celestion的30瓦喇叭較容易失真,聲音聽起來較柔和,所以Marshall和Fender大多是用Celestion的喇叭,其它如EV和JBL等,失真較低,所以較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