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T供電方式接線原理『
AT供電方式又稱為自耦變壓器供電方式。自耦變壓器(Auto-Transformer)是一種電力變壓器,它並接與接觸網、鋼軌和正饋線之中。這種方式由接觸網、鋼軌、正饋線和自耦變壓器組成供電迴路,並在接觸網和正饋線之間每隔10-15公里並入一台自耦變壓器,其中心抽頭與鋼軌連接,正饋線與接觸懸掛同桿架設,架設於接觸網支柱的田野側。在AT牽引變電所中,牽引變壓器將110千伏三相電降壓成單相55千伏,則鋼軌與接觸網間的電壓正好是自耦變壓器兩端的電壓的一半即27.5千伏。
AT線圈兩端分別接到接觸網(T)和正饋線(AF)上,其中點抽頭與鋼軌(R)相接,AF與T架設在同一支柱上。牽引變壓器的次邊以55kV,在供電臂上並接AT。AT兩半線圈匝數n1=n2,即原、次邊變比為2:1,使供給接觸網上的電壓仍按27.5kV饋出。
設機車取流為I,則AT原邊電流為I/2,即牽引變壓器次邊為機車取流的一半。由於接在T與R間和AF與R間的AT兩半線圈是電壓相等的,在理想情況下,T與AF中流過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正饋線如同BT方式中的迴流線作用一樣,因此可以對通信明線的影響進行有效地防護。
AT方式與BT方式相比,在機車取流相同情況下,從變電所至最靠近機車的AT間,接觸網與正饋線上電流只有機車電流的一半,對通信明線干擾將大大減弱。另外,在機車取流的兩個AT間的區段內,機車電流總是由左右兩側接觸網雙邊供給,方向相反,對通信明線的干擾互相抵消,因此具有更好的防護效果。
應當指出,實際上AT供電迴路中的電流分布是非常復雜的。電力機車在任意一個AT區間取流時,除相鄰的兩個AT供給電流外,供電臂上其它的AT也要向該機車供給部分電流。機車電流通過該供電臂中所有AT的正饋線和鋼軌之間的線圈與鋼軌——大地形成的鏈形電路返回變電所,這種電流分布用一般的方法來計算將十分困難,通常都採用電子計算機計算。
實際的AT供電方式往往還增加一根接地保護線PW。在AT處,保護線與接觸懸掛金屬支座或雙重絕緣子中部相連,並與鋼軌連接,在自動閉塞區段則與軌道電路中的信號扼流線圈中點相連。保護線電位一般在500V以下,正常情況下不流過牽引電流。當絕緣子發生閃絡時,短路電流可通過保護線作迴路而不經信號軌道電路.提高了信號電路工作的可靠性。保護線又是隨接觸網支柱架空懸掛的,相當於架空地線,對接觸網起屏蔽作用,減小對架空通信線的干擾,同時也起到避雷線的作用,通過放電器G入地。在鋼軌對地泄漏電阻和機車取流較大的情況下,為降低鋼軌電位,還可在AT區段中部加橫向連接線CPW,將鋼軌與保護線並接。
AT並聯於牽引網中,克服了BT串入網中BT分段的缺陷,使供電電壓成倍提高,牽引網阻抗小,供電距離長(改為直接供電方式的170%-200%),網上壓損和能損都小,是一種適於高速、重載等大電流牽引的供電方式。
② 在電力系統中AT,和BT供電方式有什麼不同
AT供電與BT供電簡介
BT供電這種供電方式,在接觸網上每隔一段距離裝一台吸流變壓器(變比為1:1),其原邊串入接觸網,次邊串入迴流線(簡稱NF線,架在接觸網支柱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每兩台吸流變壓器之間有一根吸上線,將迴流線與鋼軌連接,其作用是將鋼軌中的迴流「吸上」去,經迴流線返回牽引變電所,起到防干擾效果。 由於大地迴流及所謂的「半段效應」,BT供電方式的防護效果並不理想,加之「吸—回」裝置造成接觸網結構復雜,機車受流條件惡化,近年來已很少採用。 採用AT供電方式時,牽引變電所主變輸出電壓為55kV,經AT(自耦變壓器,變比2:1)向接觸網供電,一端接接觸網,另一端接正饋線(簡稱AF線,亦架在田野側,與接觸懸掛等高),其中點抽頭則與鋼軌相連。AF線的作用同BT供電方式中的NF線一樣,起到防干擾功能,但效果較前者為好。此外,在AF線下方還架有一條保護(PW)線,當接觸網絕緣破壞時起到保護跳閘作用,同時亦兼有防干擾及防雷效果。
顯然,AT供電方式接觸網結構也比較復雜,田野側掛有兩組附加導線,AF線電壓與接觸網電壓相等,PW線也有一定電位(約幾百伏),增加故障幾率。當接觸網發生故障,尤其是斷桿事故時,更是麻煩,搶修恢復困難,對運輸干擾極大。但由於牽引變電所饋出電壓高,所間距可增加一倍,並可適當提高末端網壓,在電力系統網路比較薄弱的地區有其優越性。
這種供電方式實際上就是帶迴流線的直接供電方式,NF線每隔一定距離與鋼軌相連,既起到防干擾作用,又兼有PW線特性。由於沒有吸流變壓器,改善了網壓,接觸網結構簡單可靠。近年來得到廣泛應用。
綜上所述,早期電氣化鐵路均採用直接供電方式,為避免和減少對外部環境的電磁干擾,研發了BT、AT和DN供電方式,就防護效果來看,AT方式優於BT和DN方式,就接觸網的結構性能來講,DN方式最為簡單可靠。隨著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光纜的普遍應用,通信設施及無線電裝置自身的防干擾性能大為增強,考慮到接觸網的運行可靠性對電氣化鐵路的安全運行至關重要,所以通常認為,一般情況下DN供電方式為首選,在電力系統比較薄弱的地區,經過經濟技術比較,可採用AT供電方式,BT供電方式則盡量少採用或不採用。
③ 何謂AT電源啊
AT,ATX是計算機的工作電源,作用是把交流220V的電源轉換為計算機內部使用的直流5V,12V,24V的電源。為「不間斷供電電源」,是由電池組、逆變器和控制電路組成,能在電網異常(停電、浪涌、欠壓、市電陷落、輻射干擾等)時不間斷的提供交流電力的電源保護、儲能設備。它的輸入輸出均為220V交流。對於重要的計算機可以使用UPS供電,以保證數據安全。{六西格瑪品質論壇和AT電源不一樣,ATX電源除了在線路上作了一些改進,其中最重要的區別是,關機時ATX電源本身並沒有徹底斷電,而是維持了一個比較微弱的電流。同時它利用這一電流增加了一個電源管理功能,稱為Stand-By。它可以讓操作系統直接對電源進行管理。通過此功能,用戶就可以直接通過操作系統實現軟關機,而且還可以實現網路化的電源管理。如在電腦關閉時,可以通過網路發出信號到電腦的Modem上,然後監控電路就會發出一個ATX電源所特有的+5V SB激活電壓,來打開電源啟動電腦,從而實現遠程開機
ATX電源技術詳解http://www.bjfix.com/Html/20031110222441-1.Html
④ 我想知道電源上所謂的AT介面
你是指AT的電源吧, 是ATX的前身。AT電源不能關機時關閉電源,還需手動關閉電源。這是ATX電源與它的最大區別。
AT電源
AT與ATX
AT電源供應器主要應用在早期的主板上(如AT主板和Baby AT主板),如今,AT電源供應器已被淘汰。AT電源供應器功率一般為150W~220W,共有四路輸出(+5V、-5V、+12V、-12V),另向主板提供一個P.G.信號。AT電源供應器的體積是150mm×140mm×86mm。
對於電腦啟動與關機,如果使用AT電源,關閉電腦電源開關後,也就真正關閉了電源。
ATX電源廣泛應用於電腦中,與AT電源相比,它更符合"綠色電腦"的節能標准,它對應的主板是ATX主板。 1.ATX電源的特點 與AT電源相比,ATX電源增加了「+3.3V、+5VSB、PS-ON」三個輸出。其中「+3.3V」輸出主要是供CPU用,而「+5VSB」、「PS-ON」輸出則體現了ATX電源的特點。 ATX電源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它不採用傳統的市電開關來控制電源是否工作,而是採用「+5VSB、PS-ON」的組合來實現電源的開啟和關閉,只要控制「PS-ON」信號電平的變化,就能控制電源的開啟和關閉。「PS-ON」小於1V伏時開啟電源,大於4.5伏時關閉電源。 2.ATX電源的核心電路 ATX電源的主變換電路與AT電源相同,也是採用「雙管半橋它激式」電路,PWM(脈寬調制)控制器同樣採用TL494控制晶元,但取消了市電開關。 由於取消了市電開關,所以只要接上電源線,在變換電路上就會有+300V直流電壓,同時輔助電源也向TL494提供工作電壓,為啟動電源作好准備。 ATX電源的特點就是利用TL494晶元第4腳的「死驅控制」功能,當該腳電壓為+5V時,TL494的第9、11腳無輸出脈沖,使兩個開關管都截止,電源就處於待機狀態,無電壓輸出。而當第4腳為0V時,TL494就有觸發脈沖提供給開關管,電源進入正常工作狀態。輔助電源的一路輸出送TL494,另一路輸出經分壓電路得到「+5VSB」和「PS-ON」兩個信號電壓,它們都為+5V。其中,「+5VSB」輸出連接到ATX主板的「電源監控部件」,作為它的工作電壓,要求「+5VSB」輸出能提供10mA的工作電流。「電源監控部件」的輸出與「PS-ON」相連,在其觸發按鈕開關(非鎖定開關)未按下時,「PS-ON」為+5V,它連接到電壓比較器U1的正相輸入端,而U1負相輸入端的電壓為4.5V左右,這樣電壓比較器U1的輸入為+5V,送到TL494的「死驅控制腳」,使ATX電源處於待機狀態。當按下主板的電源監控觸發按鈕開關(裝在主機箱的面板上),「PS-ON」變為低電平,則電壓比較器U1的輸出就為0V,使ATX主機電源開啟。再按一次面板上的觸發按鈕開關,使「PS-ON」又變為+5V,從而關閉電源。同時也可用程序來控制「電源監控部件」的輸出,使「PS-ON」變為+5V,自動關閉電源。如在WIN9X平台下,發出關機指令,ATX電源就自動關閉。 3.主板無法加電的故障分析 由於ATX電源的開啟受制於主板的電源監控部件,所以當ATX主機出現無法加電的故障時,不能立刻確定故障是電源本身還是主板的「電源監控部件」,給維修帶來一定難度。 根據以上分析,我們可在「PS-ON」輸出與地之間接一個100 OHM 左右的電阻,使「PS-ON」變為低電平,就能啟動ATX電源,這樣即可區分故障部位。同時也提示我們,如果ATX主板的「電源監控部件」出現故障,由於它的維修有較大難度,我們可以跳過「電源監控部件」,直接控制「PS-ON」的電壓,就能開啟或關閉主機。當然,此時主機的自動關閉功能沒有了。
主要有兩點不同:介面和電壓
ATX 電源引腳為 20 腳,其中第一腳為方型,其餘為圓型;
一、兩種電源外部介面比較
1、ATX電源介面
它採用20腳的雙排長方形插座,具有防插錯設計,其20個腳分別如下:5.0V;5.0V;-5.0V;GND;GND;GND;PS-ON;GND;-12V;3.3V;12V;5VSB;PW-OK;GND;5.0V;GND;5.0V;GND;3.3V;3.3V。
一種典型的ATX電源 MODEL:ATX-200SE-3,其性能指標如下。
INPUT:220V 2.5A 50Hz
OUTPUT:3.3V(14A),+5.0V(22A),+12V(6A),-5V(0.5A),-12V(0.8A),+5VSB(0.72A)
2、AT電源介面
它由兩組介面組成,一組叫P8, 一組叫P9,兩個都是六腳的電源插口,使用時不能插錯,其12個腳排列分別如下。
P8:5.0V;5.0V;5.0V;-5.0V;GND;GND。
P9:GND;GND;-12V;+12V;5.0V;PG。
一種典型的AT電源MODEL:AT-200,其性能指標如下。
INPUT:110/220V(5/2。5A) 50Hz/60Hz
OUTPUT:+5.0V(20A),+12V(8A),-5V(0.5A),-12V(0.5A)
3、兩種電源比較
共同點:都有+5.0V,+12V,-5V,-12V,而且供電電流基本相同,ATX電源的PS-ON與AT電源的PG功能相同,實際上在某些(例如華碩TX-97E)同時備有AT與ATX規格電源插口的主板上上述相同電源腳都是焊在一起的。
不同點:(1)ATX電源除具有AT電源的全部引腳功能外還有+3.3V供電;(2)ATX電源具有+5VSB腳,只要ATX電源一上電,+ 5VSB腳便可輸出+5V電壓,最大約100mA的電流。它主要供電腦內部一部分電路在關機狀態下要保持工作的晶元使用,完成電腦喚醒功能;(3)ATX 電源上還有PS-ON腳,它是電腦主板控制ATX電源開關的控制端,當PS-ON為低電壓時ATX電源激活輸出+5V、+12V、-12V、-5V等,否 則停止電源供電(除+5VSB外)。
盡管上述ATX電源較AT電源功率標得略大一點,但這兩種電源實際上同屬200W電源,其指標的大小因廠家不同而定,實際輸出功率沒有多大 區別,這從內部主電路的三極體的用料和輸出變壓器大小也可以看出。筆者曾測試過多種開關電源,發現當開關電源的+5V端接有負載(例如用兩電阻絲並聯)輸 出10A電流時,標有200W及230W的電源其壓降多數已超出5%,同樣情況下標有250W功率的電源輸出壓降要小得多。另外市場上某些標有230W的 電源其功率甚至不如某些標有200W的電源。「原裝機」電源的長處並不是功率較大,而是用料考究,電源高頻濾波電路中的電容一般多用CBB電容,比普通電 源用的滌綸電容要貴得多。同樣是電解電容,「原裝機」的要大些。由於用料不一樣,「原裝機」的可靠性要高,輸出電壓的紋波要小。購買電源真是一分價錢一分 貨。
二、ATX電源用於AT主板
將ATX電源20芯上+5V、+12V、-5V、-12V、GND分別移植到P8、P9上。(當然要換插座)。
ATX的的+3.3V及+5VSB不用,PS-OK作PG用,PS-ON與GND線接於AT的電源開關的兩腳上,作開關輸入用。當開關按下時,PS-ON與地線相連,電源啟動,當PS-ON與GND線斷開後,電源關閉。
筆者曾遇到過一台HP原裝機,用戶想利用其電源,但該電源類似ATX電源,只有電啟動,用上述方法成功地改造成了AT電源。
三、AT電源用於同時備有AT與ATX的主板
這種主板如華碩TX97-E,本身可以用AT電源或ATX電源,如果用AT電源則此時該主板不具有ATX電源的功能。如果想讓該主板具有ATX功能,須用ATX電源。改造方法(以華碩TX97-E為例)。
TX97-E版本V1.20之後的主板其ATX插座並沒有用到+3.3V,為了證實這點可以用萬用表量一下,會發現+3.3端為懸空腳,並且 該主板上沒有為ATX與AT 電源設置跳線。由於該主板的兩電源插座上許多電源線是相通的,所以要將AT電源改為ATX電特性,其插座不需變動,只需在 ATX插座上增加兩路線便可。
1.輸入+5VSB:採用外部提供+5V辦法,一般可用變壓器方式,平時主板耗電亦不大(6mA),當然最佳是採用如ATX電源式的輔助開關電源。(電子市場有購)
2.輸出PS-ON:一種最簡陋的辦法是用該路線去控制一隻繼電器,當PS-ON低電平時,繼電器吸合,反之繼電器斷開。繼電器安置在AT電 源盒內,觸點直接控制220電源的斷合,替代原AT電源開關作用(當然那根黑色粗尾也要被去掉了)。這樣做使得PS-ON與交流隔離,當然PS-ON無法 直接驅動繼電器,中間需用三極體放大,而繼電器這部分的用電可以取自+5VSB,電路見圖1。當然如果想改得更高級一點則可以參照ATX電源原理圖改。要 提醒的是,繼電器上交流220V絕對要與控制側隔離。
如果主板同時要用+3.3V電源,改當然是可以的,但太復雜了,不如買個新的ATX電源。由於ATX電源工作方式的特殊性,其內部器件的要求相對來說應該高些,如濾波網路應該多一些。
由於我國電壓為220V,較某些國家用110V電壓高,故電源管更易損壞,220V整流後為300V, 如果用單管理論計算耐壓須 1000V。由於高耐壓管較低耐壓管品種少,質量要求高,並且價格貴,故實際有些用不到這么好的管子。盡管你用的是ATX電源,關機還是應盡可能切斷電源 為妙。
或許您的AT 主板想用ATX電源,或者您的ATX主板想利用AT電源,本文將會對您很有幫助。
⑤ 汽車電路中at什麼意思
在汽車電子電路的設計過程中,我們會使用很多符號來代表一些功能模塊,AT這個符號根據不同的設計人員其代表含義不一定完全相同,不過大多數情況下AT代表天線的意思,是antenna(天線)的簡寫。
⑥ 什麼叫AT匯流排.
任何一個微處理器都要與一定數量的部件和外圍設備連接,但如果將各部件和每一種外圍設備都分別用一組線路與CPU直接連接,那麼連線將會錯綜復雜,甚至難以實現。為了簡化硬體電路設計、簡化系統結構,常用一組線路,配置以適當的介面電路,與各部件和外圍設備連接,這組共用的連接線路被稱為匯流排。採用匯流排結構便於部件和設備的擴充,尤其制定了統一的匯流排標准則容易使不同設備間實現互連。
----微機中匯流排一般有內部匯流排、系統匯流排和外部匯流排。內部匯流排是微機內部各外圍晶元與處理器之間的匯流排,用於晶元一級的互連;而系統匯流排是微機中各插件板與系統板之間的匯流排,用於插件板一級的互連;外部匯流排則是微機和外部設備之間的匯流排,微機作為一種設備,通過該匯流排和其他設備進行信息與數據交換,它用於設備一級的互連。
----另外,從廣義上說,計算機通信方式可以分為並行通信和串列通信,相應的通信匯流排被稱為並行匯流排和串列匯流排。並行通信速度快、實時性好,但由於佔用的口線多,不適於小型化產品;而串列通信速率雖低,但在數據通信吞吐量不是很大的微處理電路中則顯得更加簡易、方便、靈活。串列通信一般可分為非同步模式和同步模式。
----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匯流排技術也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而使計算機匯流排技術種類繁多,各具特色。下面僅對微機各類匯流排中目前比較流行的匯流排技術分別加以介紹。
一、內部匯流排
----1.I2C匯流排
----I2C(Inter-IC)匯流排10多年前由Philips公司推出,是近年來在微電子通信控制領域廣泛採用的一種新型匯流排標准。它是同步通信的一種特殊形式,具有介面線少,控制方式簡化,器件封裝形式小,通信速率較高等優點。在主從通信中,可以有多個I2C匯流排器件同時接到I2C匯流排上,通過地址來識別通信對象。
----2.SPI匯流排
----串列外圍設備介面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匯流排技術是Motorola公司推出的一種同步串列介面。Motorola公司生產的絕大多數MCU(微控制器)都配有SPI硬體介面,如68系列MCU。SPI匯流排是一種三線同步匯流排,因其硬體功能很強,所以,與SPI有關的軟體就相當簡單,使CPU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其他事務。
----3.SCI匯流排
----串列通信介面SCI(serial communication interface)也是由Motorola公司推出的。它是一種通用非同步通信介面UART,與MCS-51的非同步通信功能基本相同。
二、系統匯流排
----1.ISA匯流排
----ISA(instrial standard architecture)匯流排標準是IBM 公司1984年為推出PC/AT機而建立的系統匯流排標准,所以也叫AT匯流排。它是對XT匯流排的擴展,以適應8/16位數據匯流排要求。它在80286至80486時代應用非常廣泛,以至於現在奔騰機中還保留有ISA匯流排插槽。ISA匯流排有98隻引腳。
----2.EISA匯流排
----EISA匯流排是1988年由Compaq等9家公司聯合推出的匯流排標准。它是在ISA匯流排的基礎上使用雙層插座,在原來ISA匯流排的98條信號線上又增加了98條信號線,也就是在兩條ISA信號線之間添加一條EISA信號線。在實用中,EISA匯流排完全兼容ISA匯流排信號。
----3.VESA匯流排
----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匯流排是 1992年由60家附件卡製造商聯合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簡稱為VL(VESA local bus)匯流排。它的推出為微機系統匯流排體系結構的革新奠定了基礎。該匯流排系統考慮到CPU與主存和Cache 的直接相連,通常把這部分匯流排稱為CPU匯流排或主匯流排,其他設備通過VL匯流排與CPU匯流排相連,所以VL匯流排被稱為局部匯流排。它定義了32位數據線,且可通過擴展槽擴展到64 位,使用33MHz時鍾頻率,最大傳輸率達132MB/s,可與CPU同步工作。是一種高速、高效的局部匯流排,可支持386SX、386DX、486SX、486DX及奔騰微處理器。
----4.PCI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匯流排是當前最流行的匯流排之一,它是由Intel公司推出的一種局部匯流排。它定義了32位數據匯流排,且可擴展為64位。PCI匯流排主板插槽的體積比原ISA匯流排插槽還小,其功能比VESA、ISA有極大的改善,支持突發讀寫操作,最大傳輸速率可達132MB/s,可同時支持多組外圍設備。 PCI局部匯流排不能兼容現有的ISA、EISA、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匯流排,但它不受制於處理器,是基於奔騰等新一代微處理器而發展的匯流排。
----5.Compact PCI
----以上所列舉的幾種系統匯流排一般都用於商用PC機中,在計算機系統匯流排中,還有另一大類為適應工業現場環境而設計的系統匯流排,比如STD匯流排、 VME匯流排、PC/104匯流排等。這里僅介紹當前工業計算機的熱門匯流排之一——Compact PCI。
----Compact PCI的意思是「堅實的PCI」,是當今第一個採用無源匯流排底板結構的PCI系統,是PCI匯流排的電氣和軟體標准加歐式卡的工業組裝標准,是當今最新的一種工業計算機標准。Compact PCI是在原來PCI匯流排基礎上改造而來,它利用PCI的優點,提供滿足工業環境應用要求的高性能核心系統,同時還考慮充分利用傳統的匯流排產品,如ISA、STD、VME或PC/104來擴充系統的I/O和其他功能。
三、外部匯流排
----1.RS-232-C匯流排
----RS-232-C是美國電子工業協會EIA(Electronic Instry Association)制定的一種串列物理介面標准。RS是英文「推薦標准」的縮寫,232為標識號,C表示修改次數。RS-232-C匯流排標准設有25條信號線,包括一個主通道和一個輔助通道,在多數情況下主要使用主通道,對於一般雙工通信,僅需幾條信號線就可實現,如一條發送線、一條接收線及一條地線。RS-232-C標准規定的數據傳輸速率為每秒50、75、 100、150、300、600、1200、2400、4800、9600、19200波特。RS-232-C標准規定,驅動器允許有2500pF的電容負載,通信距離將受此電容限制,例如,採用150pF/m的通信電纜時,最大通信距離為15m;若每米電纜的電容量減小,通信距離可以增加。傳輸距離短的另一原因是RS-232屬單端信號傳送,存在共地雜訊和不能抑制共模干擾等問題,因此一般用於20m以內的通信。
----2.RS-485匯流排
----在要求通信距離為幾十米到上千米時,廣泛採用RS-485 串列匯流排標准。RS-485採用平衡發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擾的能力。加上匯流排收發器具有高靈敏度,能檢測低至200mV的電壓,故傳輸信號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復。 RS-485採用半雙工工作方式,任何時候只能有一點處於發送狀態,因此,發送電路須由使能信號加以控制。RS-485用於多點互連時非常方便,可以省掉許多信號線。應用RS-485 可以聯網構成分布式系統,其允許最多並聯32台驅動器和32台接收器。
----3.IEEE-488匯流排
----上述兩種外部匯流排是串列匯流排,而IEEE-488 匯流排是並行匯流排介面標准。IEEE-488匯流排用來連接系統,如微計算機、數字電壓表、數碼顯示器等設備及其他儀器儀表均可用IEEE-488匯流排裝配起來。它按照位並行、位元組串列雙向非同步方式傳輸信號,連接方式為匯流排方式,儀器設備直接並聯於匯流排上而不需中介單元,但匯流排上最多可連接15台設備。最大傳輸距離為20米,信號傳輸速度一般為500KB/s,最大傳輸速度為1MB/s。
----4.USB匯流排
---通用串列匯流排USB(universal serial bus)是由Intel、 Compaq、Digital、IBM、Microsoft、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世界著名的計算機和通信公司共同推出的一種新型介面標准。它基於通用連接技術,實現外設的簡單快速連接,達到方便用戶、降低成本、擴展PC連接外設范圍的目的。它可以為外設提供電源,而不像普通的使用串、並口的設備需要單獨的供電系統。另外,快速是USB技術的突出特點之一,USB的最高傳輸率可達12Mbps比串口快100倍,比並口快近10倍,而且USB還能支持多媒體。
⑦ 電氣圖中AL,AEL,APE,APL,AT代表什麼\
AL指低壓照明配電箱櫃 ;ALE指應急照明配電箱櫃;APE指應急電力配電箱櫃; AT指雙電源自動切換箱櫃;AP指低壓電力配電箱櫃。
其餘電箱符號表示:
高壓開關櫃 AH;高壓計量櫃 AM;高壓配電櫃 AA;高壓電容櫃 AJ;低壓負荷開關箱櫃 AF;低壓電容補償櫃 ACC或ACP;直流配電箱櫃 AD;操作信號箱櫃 AS;控制屏台箱櫃 AC;繼電保護箱櫃 AR;計量箱櫃 AW;勵磁箱櫃 AE;低壓漏電斷路器箱櫃 ARC;多種電源配電箱櫃 AM;刀開關箱櫃 AK;電源插座箱 AX;建築自動化控制器箱 ABC;火災報警控制器箱 AFC;設備監控器箱 ABC;住戶配線箱 ADD;信號放大器箱 ATF;分配器箱 AVP;接線端子箱 AXT
⑧ 電氣圖紙中AL AA AH AP AT都代表什麼意思啊
1、AL是照明配電箱
照明配電箱是將剩餘電流動作保護器和空氣斷路器等在其內部合理組合裝配起來,從而實現對家庭電源集中 控制,以及接地、過載、短路等保護功能的基礎配電裝置。
其內部還分別設有保護接地線和中性線的匯流排,以方便各種低壓配電系統(TT,TN, IT系統)的接線。照明配電箱廣泛用於各種樓宇、廣場、車站及工礦 企業等場所,作為配電系統的終端電器設備。
2、AA是低壓櫃
低壓開關櫃適用於發電廠、石油、化工、冶金、紡織、高層建築等行業,作為輸電、配電及電能轉換之用。產品符合GB7251.1-2013《低壓成套開關設備》(IDT IEC60439-1 1999)標准規定。低壓開關櫃屬於列入3C認證強制性認證產品《目錄》的產品。
3、AH是高壓櫃
高壓開關櫃是指用於電力系統發電、輸電、配電、電能轉換和消耗中起通斷、控制或保護等作用。高壓開關櫃按作電壓等級在3.6kV~550kV的電器產品,高壓隔離開關與接地開關、高壓負荷開關、高壓自動重合與分段器,高壓操作機構、高壓防爆配電裝置和高壓開關櫃等幾大類。
4、AP是普通動力箱櫃
動力櫃是指給整台機器的正常運轉提供動力的電氣控制櫃組合,有接觸器、變頻器、高壓櫃、變壓器等等。電設備供電,保護用電設備(斷路器)動力櫃就是配電櫃,是專給動力設備(一般指電動機)提供電源和控制的配電櫃。
5、AT是雙電源互投箱
供電系統由兩個電源進雙電源切換開關,一個是常用電源,一個是備用電源,當常用電源出現故障或斷電時,備用電源通過雙電源切換開關自動切換為備用電源。當備用電源出現故障或斷電時,而常用電源又恢復正常時,常用電源又通過雙電源切換開關自動切換為常用電源。
(8)電路里的at擴展閱讀
電氣系統圖主要有電氣原理圖、電器布置圖、電氣安裝接線圖等,繪圖軟體有電氣CAD、protel99、Cadence等。
因此,電氣原理圖是電氣系統圖的一種。是根據控制線圖工作原理繪制的,具有結構簡單,層次分明。主要用於研究和分析電路工作原理。
電氣布置安裝圖主要用來表明各種電氣設備在機械設備上和電氣控制櫃中的實際安裝位置。為機械電氣在控制設備的製造、安裝、維護、維修提供必要的資料。
電氣安裝接線圖是為了進行裝置、設備或成套裝置的布線提供各個安裝接線圖項目之間電氣連接的詳細信息,包括連接關系,線纜種類和敷設線路。
繪制原則
1、按電氣符號標准---按國家標准規定的電氣符號繪制。
2、文字元號標准---按國家標准GB7159-1987規定的文字元號標明。
3、按順序排列---按照先後工作順序縱向排列,或者水平排列。
4、用展開法繪制---電路中的主電路,用粗實線畫在圖紙的左邊、上部或下部。
5、表明動作原理與控制關系---必須表達清楚控制與被控制的關系。
6、電氣原理圖中的主電路和輔助電路(主電路、輔助電路)。
⑨ 電氣圖中50AF/30AT是什麼意思
AF指的是斷路器最大承受電流,AT指的是額定電流。
斷路器是指能夠關合、承載和開斷正常迴路條件下的電流並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關合、承載和開斷異常迴路條件下的電流的開關裝置。斷路器按其使用范圍分為高壓斷路器與低壓斷路器,高低壓界線劃分比較模糊,一般將3kV以上的稱為高壓電器。
斷路器可用來分配電能,不頻繁地啟動非同步電動機,對電源線路及電動機等實行保護,當它們發生嚴重的過載或者短路及欠壓等故障時能自動切斷電路,其功能相當於熔斷器式開關與過欠熱繼電器等的組合。而且在分斷故障電流後一般不需要變更零部件。目前,已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9)電路里的at擴展閱讀
斷路器一般由觸頭系統、滅弧系統、操作機構、脫扣器、外殼等構成。
當短路時,大電流(一般10至12倍)產生的磁場克服反力彈簧,脫扣器拉動操作機構動作,開關瞬時跳閘。當過載時,電流變大,發熱量加劇,雙金屬片變形到一定程度推動機構動作(電流越大,動作時間越短)。
有電子型的,使用互感器採集各相電流大小,與設定值比較,當電流異常時微處理器發出信號,使電子脫扣器帶動操作機構動作。
斷路器的作用是切斷和接通負荷電路,以及切斷故障電路,防止事故擴大,保證安全運行。而高壓斷路器要開斷1500V,電流為1500-2000A的電弧,這些電弧可拉長至2m仍然繼續燃燒不熄滅。故滅弧是高壓斷路器必須解決的問題。
吹弧熄弧的原理主要是冷卻電弧減弱熱游離,另一方面通過吹弧拉長電弧加強帶電粒子的復合和擴散,同時把弧隙中的帶電粒子吹散,迅速恢復介質的絕緣強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斷路器
⑩ 控制電路中的AT是代表什麼!
是不是TA啊? TA代表跳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