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年代洗衣機有哪些牌子
白菊和水仙。
洗衣機是利用電能產生機械作用來洗滌衣物的清潔電器,按其額定洗滌容量分為家用和集體用兩類。
中國規定洗滌容量在6千克以下的屬於家用洗衣機:家用洗衣機主要由箱體、洗滌脫水桶(有的洗滌和脫水桶分開)、傳動和控制系統等組成,有的還裝有加熱裝置。洗衣機一般專指使用水作為主要的清洗液體,有別於使用特製清潔溶液,及通常由專人負責的乾洗。
從全國范圍來看,目前我國洗衣機市場普及程度已經超過了76%,其中城鎮市場已經超過了96%,農村市場也已經超過了53%;隨著國家開展家電下鄉、擴大內需的政策,洗衣機企業將目光均投向了擁有較大消費潛力的農村市場。
未來幾年,我國洗衣機市場需求增長空間將主要來自於:以城鎮化和農村市場為主的首次需求,以及以城鎮市場消費升級為主的更新需求;整個洗衣機市場需求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保持溫和增長態勢。
2010年,我國洗衣機總銷量約5000多萬台,同比增長接近30%,增長幅度創歷史最高水平;其中內銷實現3300多萬台,同比增長約28%,出口實現1600多萬台,同比增長30%以上,均創歷史最高增長速度。
從不同產品來看,2010年我國滾筒洗衣機總銷量達到1100多萬台,同比增長50%以上,占洗衣機市場銷量比重由上年的不足20%上升至20%以上。其中,第四季度各月銷量均超過110萬台,所佔洗衣機市場總銷量的份額均超過21%。
⑵ 八十年代初家用電器變化
變化太大啦!以前的黑白電視現在的數字電視,還有煮蛋器,炒菜機等新型智能家電,版
主要的的變化趨勢是
1、智能是權關鍵。小家電的使用與設計應該更多地運用高科技,完善「智能」功能,促使人們在使用過程中,更多地開發自己的思維,同時也更好地放鬆自己。
2、安全價更高。倘若小家電的安全保護功能不完善,尤其是外部操作系統安全設計不夠,有可能使兒童自覺不自覺地受到傷害,這是許多家庭最忌諱的。
3、共享多功能。多功能復合型家電已在發達國家問世並投入市場,相信這是家電的發展方向。
4、節能受追捧。在今天和未來,每個家庭都將擁有很多種家用電器,假如小家電耗能巨大,家庭經濟支出將負擔很重。
5、環保是永恆。小家電在使用過程中,不應該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諸如雜訊、輻射等有害健康的不利因素,在報廢回收時,不能污染環境。
⑶ 八十年代農村電器有哪些
八十年代農村電器有:黑白電視機,收音機,電燈,手電筒等。
1.黑白電視機
黑白電視機,是一類只能顯示黑白兩色的電視機。在電視發展的早期,包括電視節目的錄制和電視機的接收顯示,都只能體現黑白兩種顏色。利用電子技術及設備傳送活動的圖像畫面和音頻信號,即電視接收機,也是重要的廣播和視頻通信工具,電視用電的方法即時傳送活動的視覺圖像。同電影相似,電視利用人眼的視覺殘留效應顯現一幀幀漸變的靜止圖像,形成視覺上的活動圖像。
⑷ 八十年代有電磁爐嗎
八十年代國內還沒有電磁爐,電磁爐又稱為電磁灶,1957年第一台家用電磁爐誕生於德國。1972年,美國開始生產電磁爐,20世紀80年代初電磁爐在歐美及日本開始熱銷。
電磁爐的原理是電磁感應現象,即利用交變電流通過線圈產生方向不斷改變的交變磁場,處於交變磁場中的導體的內部將會出現渦旋電流(原因可參考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這是渦旋電場推動導體中載流子(鍋里的是電子而絕非鐵原子)運動所致;渦旋電流的焦耳熱效應使導體升溫,從而實現加熱。
電磁爐按使用場所分為民用電磁爐和商用電磁爐;按用途分為家用電磁爐、專業火鍋電磁爐、自助餐廳保溫爐、後廚煲湯爐、後廚炒爐;按功率分為電磁爐小功率電磁爐(800W以下)、常用功率電磁爐(1000W-2500W)、大功率電磁爐(3KW-35KW);按使用或安裝方式分為嵌入(沉降)式電磁爐、台式電磁爐、落地式電磁爐。此外,一些專業電磁爐,也有按爐頭數量、形狀、配置等來命名。
台式電磁爐:分為單頭和雙頭2種,具有擺放方便、可移動性強等優點,因為價格低較受歡迎;埋入式電磁爐:是將整個電磁爐放入櫥櫃面內,然後在檯面上挖個洞,使灶面與櫥櫃檯面成一個平面。業內專家認為這種安裝方法只求美觀,但不科學,很大一部分消費群體把電磁爐當做火鍋。埋入式炒菜並不方便,嵌入式電磁爐可適應不同鍋具的需要,不再對鍋具有特殊要求。
⑸ 八十年代的電風扇,為何能用20年不壞,為什麼現在產的卻用不了3年
我若是沒猜錯的話,在很多人家中,應該都還保存有80、90年代的電器吧?在我家中,倒是還有那麼兩件——「蝴蝶牌」縫紉機,「桐柏山」電扇。不得不說,這上個世紀的家用電器,是真的好用,質量實在是太好了,以至於最後都有感情了,實在是捨不得扔。
「蝴蝶牌」縫紉機是我媽當時的陪嫁之一,現在過去了20幾年,依舊還是她的心頭愛,而那把「桐柏山」電扇,伴隨著
我們家走過了不少的年歲,現如今雖說用不上了,也一直被收納得好好地,沒有人捨得扔掉。
現如今,那些老電器早已成為了過去,但是,也見證了時代的發展。
不過話說回來,凡事的發展, 皆是有理可依的,我們拋開那些表面的一層真相,去看那最本質的真相,其實會發現更多不一樣的信息點。
⑹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電器有什麼
七八十年代的家用電器,最普遍的就是收音機。
⑺ 20世紀80年代「新三件」是什麼
20世紀80年代「三大件」:
冰箱、電視機、洗衣機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家用電器開始走進尋常百姓家,擁有冰箱、電視機和洗衣機「三大件」,成了人們新的追求。
冰箱進入家庭,人們再也不用為食物變質而發愁;有台電視機,坐在家裡就可以「看電影」;洗衣機則將婦女從繁重、瑣碎、費時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迎親的隊伍也悄然發生了新變化,再也不是推著自行車、抬著縫紉機,而是汽車載著冰箱、電視機、洗衣機「三大件」,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風光。
此時已開始逐步取消憑票供應制度,有錢就能買到「三大件」,再也不必走關系。但改革開放之初,百姓的生活普遍不富裕,冰箱、電視機、洗衣機在當時還是屬於奢侈品,並非人人買得起。一到晚上,少數有電視機的人家就成了「電影院」,街坊四鄰、親戚朋友一大堆人擠在一起看連續劇,常常出現「加座」現象,有如當年魯迅看社戲。最熱門是內地引進的第一部香港電視連續劇《霍元甲》,並引發了學粵語熱潮,「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大家都用夾生的廣東話傳唱該劇主題歌《萬里長城永不倒》
⑻ 八十年代家用電器有哪些
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電風扇,吹風機,電熨斗,還有那個手電筒,
⑼ 過去用的家用電器有哪些
50年代以前是收音機,留聲機,
60年代以後有電視機,磁帶錄內音機,
80年代後期有磁帶錄像機,彩色容電視機,國內冰箱和洗衣機也慢慢多了起來。
90年代後有CD機,VCD,LCD機,功放,音響空調走入普通家庭。
98年後DVD機。
2000年後電腦也成家電了,等離子電視也開始走進中國家庭。
2004年後液晶電視開始。
⑽ 八十年代的電熨斗有收藏價值嗎
80年代的電燙斗是一個普通的家用電器。現在已經被電蒸汽熨斗所取代。對於喜歡和有電燙斗情結的人。可能會具有收藏價值,但一般沒什麼升值空間和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