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220V交流變24v直流簡單電路圖
交流220V輸出直流24V電路圖抄如下:
圖中,T1為降壓變壓器,作用為降低交流電的電壓。D1-D4為四個1N4007整流二極體,把交流電通過四個整流二極體變為不太平滑的直流電。C1為濾波電容,把直流電變得更快平滑,LM7824為三端穩壓器,輸出直流24V。
電路焊接製作注意事項
1、選擇合適的焊接溫度
電烙鐵的焊接溫度過高或者過低,都容易造成焊接不良。
2、焊接元器件遵循從小到大的原則
焊接元器件要先焊接小,再焊接大。
3、注意極性反向
像一些電容、電阻、二極體和三極體,是有極性方向的,在焊接時要避免接反。
4、錫不易過多
焊接時要確保焊點的周圍都有錫,防止虛焊,但並不是錫越多越好,當焊點的錫量層錐形即是最好的。電路板焊接時還要注意通風,可以選擇配備一個抽風機,防止焊接時產生的氣體吸入人體,對人體造成傷害。
B. 電路中並聯的二極體、電容、電感的作用,見圖
問題一、來續流二極體,源當切斷電源是,吸收電感負載形成的反電勢、提供電流通道。
問題二、L301電感濾波,平滑電流波形的作用,R303和C303起吸收突發感應電壓作用。
問題三,C304電容濾波,平滑輸出電壓,R304是泄放電阻,斷電後泄放電容儲能。
C. 解釋一個充電LED手電筒的電路圖
這個電路大致可以來分為三部分:自1、整流降壓部分;2、電池;3、發光迴路部分
1、整流降壓部分由AC1、AC2、R1、C1、D1-D4、R及交流指示燈組成。220V交流電源接AC1、AC2。經R1、C1分壓後得到約6V的交流電壓。經橋式整流後在電池的負極和正極之間得到約4.2V的直流電壓。
2、電池部分工作狀態有3種:充電、放電、不充也不放。(1)如果插上交流電,電池兩端接反極性電壓且大於電池放電電壓,電池就處於充電狀態。(不管開關有沒有閉合都充電。)(2)不插交流電、閉合開關,發光迴路接通,燈亮,電池放電。(3)如果不插交流電,斷開開關,電池不充電也不放電。
3、發光迴路由開關、白光發光二極體及其限流電阻與電池共同組成。只要開關閉合燈就亮。插交流電由交流供電,否則由電池供電。
D. 阻容降壓 哪位大神可以給詳細的分析一下這個阻容降壓電路圖
交流正半周如圖箭頭所向,過c1 vd2 經負載到達負極構成閉合迴路,此時vd1承受的是反向電壓未版導通。交流負半周和圖上權箭頭方向相反,過c1經電力變壓器(未畫出 省略了)後過vd1構成閉合迴路,此時vd1承受的是正向電壓導通,協助c1(容抗)把負半周吐回電力變壓器(感抗),因此電源有一部分做的是無功功率在來回振盪。
關斷電源後只有C1和R1才能形成閉合迴路,因為電力變壓器被斷開了。
E. 解釋一個充電LED手電筒的電路圖
這個電路大致可以分為三部分:1、整流降壓部分;2、電池;3、發光迴路部分
1、整流版降壓部分由權AC1、AC2、R1、C1、D1-D4、R及交流指示燈組成。220V交流電源接AC1、AC2。經R1、C1分壓後得到約6V的交流電壓。經橋式整流後在電池的負極和正極之間得到約4.2V的直流電壓。
2、電池部分工作狀態有3種:充電、放電、不充也不放。(1)如果插上交流電,電池兩端接反極性電壓且大於電池放電電壓,電池就處於充電狀態。(不管開關有沒有閉合都充電。)(2)不插交流電、閉合開關,發光迴路接通,燈亮,電池放電。(3)如果不插交流電,斷開開關,電池不充電也不放電。
3、發光迴路由開關、白光發光二極體及其限流電阻與電池共同組成。只要開關閉合燈就亮。插交流電由交流供電,否則由電池供電。
F. 這是一個led充電手電筒電路圖
你的問題有四個,我給你逐一回答:1、變壓器在此是用來降壓的,使用電容其在交流電中會回產生容抗(阻答抗)XL=1/2*3.14*50*C=3185歐,根據歐姆定律U=I*R,如果電池電壓為6V,充電電壓為6*1.2=7.2V左右,充電電流I=(220-7.2)/3185=67mA左右。
2、從計算過程可以看出, 整流後充電電壓是與電流有關的,電池電壓只要不是太高,都可以忽略不計(因為220-n),只是充電電流略有變化。
3、計算過程中已經解釋了電容的作用:降壓!而與之並聯的電阻是C的泄放電阻,防止拔下插頭後電容的存電擊人。
4、LED就是二極體,它自己具有單向導電性,所以,串聯電阻降壓後,就能接入交流電路中發光。
G. 如圖MOC3041光電耦合器電路圖
這個圖不行,關斷的時候電機會將可控硅燒壞
H. 什麼叫中性點接地和中性點接零哪位高手有沒有詳細點的最好是有電路圖
中性點接地是指變壓器或發電機的中性點通過導線與地線相連接,目前有用很廣泛;
中性點接零,沒聽講過,你的意思可能是中性點直接相互連接,而不接地。
中性點接地方式的選擇
三相交流電力系統中性點與大地之間的電氣連接方式,稱為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中性點接地方式涉及電網的安全可靠性、經濟性;同時直接影響系統設備絕緣水平的選擇、過電壓水平及繼電保護方式、通訊干擾等。一般來說,電網中性點接地方式也就是變電所中變壓器的各級電壓中性點接地方式。因此,在變電所的規劃設計時選擇變壓器中性點接地方式中應進行具體分析、全面考慮。
我國110kV及以上電網一般採用大電流接地方式,即中性點有效接地方式(在實際運行中,為降低單相接地電流,可使部分變壓器採用不接地方式),這樣中性點電位固定為地電位,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電壓升高不會超過1.4倍運行相電壓;暫態過電壓水平也較低;故障電流很大,繼電保護能迅速動作於跳閘,切除故障,系統設備承受過電壓時間較短。因此,大電流接地系統可使整個系統設備絕緣水平降低,從而大幅降低造價。
6~35kV配電網一般採用小電流接地方式,即中性點非有效接地方式。近幾年來兩網改造,使中、小城市6~35kV配電網電容電流有很大的增加,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將危及配電網的安全運行。
中性點非有效接地方式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不接地、經消弧線圈接地及經電阻接地。
1 中性點不接地方式
適用於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IC < 10A,以架空線路為主,尤其是農村10kV配電網。此類型電網瞬間單相接地故障率佔60%~70%,希望瞬間接地故障不動作於跳閘。
其特點為:
•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IC < 10A,故障點電弧可以自熄,熄弧後故障點絕緣自行恢復;
•單相接地不破壞系統對稱性,可帶故障運行一段時間,保證供電連續性;
•通訊干擾小;
•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對地工頻電壓升高 31/2UC,此系統中電氣設備絕緣要求按線電壓的設計;
•當IC > 10A時,接地點電弧難以自熄,可能產生過電壓等級相當高的間歇性弧光接地過電壓,且持續時間較長,危及網內絕緣薄弱設備,繼而引發兩相接地故障,引起停電事故;
•系統內諧振過電壓引起電壓互感器熔斷器熔斷,燒毀TV,甚至燒壞主設備的事故時有發生。
2 中性點經消弧線圈接地
適用於單相接地故障電容電流IC > 10A,瞬間性單相接地故障較多的架空線路為 主的配電網。
其特點為:
•利用消弧線圈的感性電流補償接地點流過的電網容性電流,使故障電流<10A,電弧自熄,熄弧後故障點絕緣自行恢復;
•減少系統弧光接地過電壓的概率;
•系統可帶故障運行一段時間;
•降低了接地工頻電流(即殘流)和地電位升高,減少了跨步電壓和接地電位差,減少了對低壓設備的反擊以及對信息系統的干擾。
目前國內運行的消弧線圈分手動調節和自動跟蹤補償兩類:前一種手動調節時,消弧線圈需退出運行,且人為估算電容電流值,誤差較大,現已較少使用;後一種能自動進行電容電流測量並自動調整消弧線圈,使補償電流適應系統的變化,現一般都選擇該種消弧線圈。
自動跟蹤補償消弧線圈分調匝式、調氣隙式、直流助磁式和調容式等。根據我局變電所運行情況顯示,調匝式價格較底,但調整級數較少,不能完全適應系統變化。調氣隙式補償線性度較好,但震動噪音極大,運行人員反映強烈,有待改進。調容式反應迅速可靠,運行安靜平穩,運行人員反映較好。
3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適於瞬間性單相接地故障較少的電力電纜線路。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運行方式的特點:
•降低操作過電壓。中性點經電阻接地的配網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零序保護動作,可准確判斷並快速切斷故障線路;
•可有效降低工頻過電壓,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電壓為31/2UC,且持續時間短;
•中性點電阻為耗能元件,也是阻尼元件(消弧線圈是諧振元件);
•有效地限制弧光接地過電壓,當電弧熄滅後,系統對地電容中的殘余電荷將通過接地電阻泄放掉,下次電弧重燃時,不會疊加形成過電壓;
•可有效消除系統內諧振過電壓,中性點電阻接地相當於在諧振迴路中並接阻尼電阻,試驗表明,只要中性點電阻<1500Ω,就可以消除各種諧振過電壓,電阻越小,消除諧振的效果越好;
•對電容電流變化的適用范圍較大,簡單、可靠、經濟。
中性點接地電阻的選擇:
•從減少短路電流對設備的沖擊角度和從安全形度考慮,減少故障點入地電流,降低跨步電壓和接觸電壓,I值越小越好,即中性點接地電阻應越大越好;
•為將弧光接地過電壓限制在2倍以內,一般按 IR = (1~4) IC 要求選擇接地電阻;
•中性點經電阻接地系統是通過各線路的零序保護判斷和切除故障線路的,在選擇Rn時,要保證每條線路零序保護靈敏度要求。
選擇中性點接地電阻必須根據電網的具體條件,考慮限制弧光接地過電壓、繼電保護靈敏度、對通訊干擾、安全等因素。 目前,深圳各區變電所中性點均採用15W,北京、廣州等地的變電所則採用9.9W的小電阻接地方式。
4 6~35kV配電網的接地方式選擇
以架空線路為主的城鄉配網,架空線路發生接地故障70%為瞬間故障;只需按照規程要求,以系統電容電流是否大於10A來確定,選用中性點不接地或自動跟蹤消弧線圈接地方式。
以電纜線路為主的城鄉配網, 變電所覆蓋面較大, 出線較多且一般為電纜線路,系統電容電流也較大,據有關文獻和運行實踐, 電纜線路發生接地故障大約50%為瞬間故障。但由於電纜線路的特殊性,一般可選用小電阻接地方式,犧牲一些供電可靠性,來防止擴大事故。
以架空和電纜混合線路為主的城鄉配網,兼顧架空和電纜線路的特點,使配網的接地方式選擇在自動跟蹤消弧線圈和小電阻兩種方式上左右為難。
單相接地故障時,非故障相對地工頻電壓升高31/2 UC、持續時間長,可能引起多點絕緣擊穿,事故擴大。
消弧線圈無法補償諧波電流,而有些城市或工廠中諧波電流所佔比例為5%~15%,僅諧波電流就足以支持電弧穩定燃燒。
尋找單相接地故障線路困難,目前許多小電流接地選線的動作率還不理想,往往仍採用試拉法。
電纜溝或電纜排管內的電纜發生單相接地時,尋找故障線路時間長,在帶接地故障運行期間,容易引起人身觸電。另一方面採用小電阻接地方式,可能錯誤切除瞬間故障線路,造成對用戶的供電中斷,降低了供電可靠性,減少了供電量。
5 意見
對此類混合系統,電纜應用額定電壓為8.7/10或12/15kV等級,以加強絕緣,在此基礎上選用自動跟蹤消弧線圈接地方式,並加裝小電流選線裝置,在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應盡快找出並切除接地線路。
值得注意的是一種自動跟蹤消弧線圈並聯小電阻,利用微處理器控制並聯小電阻投切的接地設備即將問世,其原理為瞬間接地故障時,自動跟蹤消弧線圈工作,經過一定的延時,接地故障未消失,微處理器可自動判斷為永久接地故障,投入並聯小電阻,使保護動作,切除接地線路,較好地解決了混合線路的接地問題。
綜上所述,幾種中性點接地方式各有優缺點,選擇應從本網實際出發,權衡利弊,因地制宜地選用,而不應按電壓等級「一刀切」。
I. [附圖]步進電機的保護電路中二極體、電容作用解析
為把事說清楚,抄這里就拿A繞組為例:接在A1的D1和接在A2的D6為一組,A2的D2和A1的D5為另一組,共同組成兩個泄放保護通道。
我們知道,當電感線圈通電後再斷電時,繞組兩端會產生一個比電源電壓高N倍,極性與電源電壓相反的反向電壓,這就是自感電動勢。這個反向電壓就會加在L298的功率開關器件上,將L298的功率開關器件擊穿燒壞,所以要建立一個泄放通道,將繞組自感電動勢所產生的高壓和電流釋放,以保護功率開關器件。
D1、D6,D2、D5兩組的作用分別為:電機正轉時,A1為正,A2為地,電流從A1流向A2。當切斷電流,電機停轉時A繞組的感生電壓A2為正A1為負(就象一組電池),這時接在正端(A2)的D2會正向導通;而接在負端(A1)的D5反向導通將負端接地。為感生電流提供泄放通道向C3、C2充電。這時,C3、C2作為儲能器件將自感電流吸收儲存。
反轉時與正轉相反,當電機反轉後斷電時D1和D6起作用。
電路中的二極體在為L298提供保護同時,也為感生電流向電源電路充電提供通道。C2、C3不但是濾波電容,也是儲能器件。
J. 空氣開關的原理及電路圖
聲控開關電路及原理
電路見附圖。本電路使用一片六非門集成電路回cd4069(點擊查看:cc4069cd4069中文資料答),其中門1、門2、門3和r1、r2、r3組成 三級信號放大器。每擊一次掌,掌聲被駐極體話筒mic檢拾,經rp調節靈敏度後,由後續三級放大器進行信號放大,再經c5、d5、d6、c6檢波,獲得直 流控制電壓,此電壓經門4反相後,再控制後續雙穩態電路翻轉。雙穩態電路由門5、門6和周圍元件組成,其翻轉電平為負脈沖。當無擊掌觸發信號時,門4輸入 端經r4接地為低電平,則門4輸出高電平,雙穩態電路不翻轉。當有擊掌觸發信號時,門4輸入端為高電平,則門4輸出低電平,此負脈沖下降沿使雙穩電子開關 翻轉。假設前一時刻門5輸出低電平,vt截止,則此時門5輸出高電平,vt飽和導通,繼電器得電,其常開觸點jk吸合,接通電燈迴路,電燈h發光。此 時,c6所檢波的控制電平經r4逐漸泄放,門4再次輸出高電平。當再擊一下掌時,門4輸入端再次檢出高電平,則門4輸出低電平,此負脈沖下降沿使雙穩態電 子開關再次翻轉,門5輸出低電平,vt截止,jk跳開,電燈h熄滅,如此循環,實現了用擊掌聲對電燈的開和關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