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辨別電路板幾層
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是通過埋孔和盲孔技術,主板和顯示卡大多使用版4層的PCB板,也有些是權採用6、8層,甚至10層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層,通過觀察導孔就可以辯識,因為在主板和顯示卡上使用的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所以,同雙層板一樣,導孔會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導孔在PCB板正面出現,卻在反面找不到,那麼就一定是6/8層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導孔,自然就是4層板了。小技巧:將主板或顯示卡對著光源,如果導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說明是6/8層板;反之就是4層板。
⑵ 電路板的層數
有幾層布線層就是幾層,層數的多少和厚度沒有絕對聯系。
厚度由基板和銅箔的厚度決定。
⑶ PCB層數厚度
8層的 對光看 不是很透明 PCB上沒有貫穿的孔 4層的 有貫穿板的孔 看起來更透明 中端卡多用6層的 9400 9500用四層的 260以上是八層以上
⑷ 電路板最多到目前為止有多少層的
看有沒有那些透光的接點,
如果很多甚至沒用的接點都透光,那麼是層數少的,
如果沒用的接點也不透光,那麼一般是8層的PCB
內存上最明顯了。
現在一般大品牌的都是8層的。
⑸ 怎麼看PCB印刷電路板是幾層的
答案1:因為一般電路板每層的厚度只有12.6mil,肉眼很難看出來。此時可通專過PCB設計工具來查看,如常用的屬protel,點擊菜單design—layer stack manager,即可獲知設計的電路板層數。
⑹ 問:電路板的層數
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
6 8層的增加了輔助信號層
板子設計問題 每一層有各自的作用 有電源層 主信號層 輔助信號層 接地層 6 8層的 大體設計是一樣的
PCB板本身的基板是由絕緣隔熱、並不易彎曲的材質所製作成。在表面可以看到的細小線路材料是銅箔,原本銅箔是覆蓋在整個PCB板上的,而在製造過程中部份被蝕刻處理掉,留下來的部份就變成網狀的細小
線路了。這些線路被稱作導線或稱布線,並用來提供PCB板上零件的電路連接。通常PCB板的顏色都是綠色或是棕色,這是阻焊漆的顏色。是絕緣的防護層,可以保護銅線,也可以防止零件被焊到不正確的地方。
現在主板和顯卡上都採用多層板,大大增加了可以布線的面積。多層板用上了更多單或雙面的布線板,並在每層板間放進一層絕緣層後壓合。PCB板的層數就代表了有幾層獨立的布線層,通常層數都是偶數,並且包含最外側的兩層,常見的PCB板一般是4~8層的結構。很多PCB板的層數可以通過觀看PCB板的切面看出來。但實際上,沒有人能有這么好的眼力。所以,下面再教大家一種方法。
多層板的電路連接是通過埋孔和盲孔技術,主板和顯示卡大多使用4層的PCB板,也有些是採用6、8層,甚至10層的PCB板。要想看出是PCB有多少層,通過觀察導孔就可以辯識,因為在主板和顯示卡上使用的4層板是第1、第4層走線,其他幾層另有用途(地線和電源)。所以,同雙層板一樣,導孔會打穿PCB板。如果有的導孔在PCB板正面出現,卻在反面找不到,那麼就一定是6/8層板了。如果PCB板的正反面都能找到相同的導孔,自然就是4層板了。
小技巧:將主板或顯示卡對著光源,如果導孔的位置能透光,就說明是6/8層板;反之就是4層板。
⑺ 電路板和晶元有什麼區別
看什麼封裝的晶元...
qfp..
個人可以用烙鐵焊接..工廠專可以用smt貼片.
dip...個人屬可以用烙鐵...工廠可以用波峰焊.
bga..個人可以用熱風槍...工廠用smt貼片.
還有一種,
ic是純裸片沒有腳的..一般是邦定...用金線或鋁線將ic和電路板連接.
⑻ 請教大家關於pcb層數的問題
能具體點么?看下下文。
值得注意的是,PCB層數的減少可以大大節省成本,這個價格差異非常懸殊。幾乎可以說,PCB層數每增加兩層成本就增加一倍。也就是說四層PCB成本是兩層的二倍,而六層的成本又是四層的二倍,依此類推。目前最豪華的技嘉EX58-EXTREME所採用了12層PCB,所以其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
其實PCB的層數對板卡的影響很大。比如為什麼要安裝雙CPU至少要使用6層PCB?因為這樣可使PCB具有3或4個信號層、1個接地層、1或2個電源層。那麼可使信號線相距足夠遠的距離,減少彼此的干擾,並且有足夠的電流供應。不過一般的板卡採用4層PCB設計已經完全足夠,採用6層PCB則過於浪費成本,並且沒有大多性能提升。
⑼ 如何決定pcb板的層數
一個公認的觀點把所有問題都集中到了板上電路運行的頻率上:頻率上看一般來版說數字電路權50M以下、模擬電路10M以下的電路不考慮雙層以上,超過就要考慮4層板提供隔離地和迴流路徑以避免EMI和SI問題。
這個觀點我個人認為有75%是可以參考的,但具體情況還要具體分析。一般來說如果頻率不高,以能完全布通線的最小層數來做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