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4武清區三模)如圖所示是研究光電效應現象的實驗電路,M、N為兩正對的圓形金屬板,兩板間距為d,板
(1)當電壓為Uc,電流為零時有:
eU=
mv
02;
mv
02=hυ-hυ
0;
解得:E
km=eUc;
υ
0=υ-
;
因
Ek=mv2;
且R=vt;
d=at2;
由牛頓第二定律,則有a=;
解得:U=;
(2)由題意知
根據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qvB=m
解得:R=
d=2R
解得:B=
❷ 購買二手顯示器要注意什麼
掌握2點 :一是看 二是測
一 看
1.看顯示器型號 盡量購買Sony、三菱、IBM、DELL、HP、EIZO、SUN、SGI等知名品牌的顯示器。大家知道,雖然能夠生產高端顯像管的只有Sony和三菱(特麗瓏和鑽石瓏),但是很多知名顯示器品牌中都有這兩家的OEM產品,比如Sony的G500顯示器
2.看產品外觀和生產日期。 二手顯示器外觀不應該太破,否則就失去了購買的價值,當然不要過分追求外殼的新舊。因為二手顯示器在經過多環節運輸儲存環境,或多或少有磨損出現,如果其外殼過分的新了,還真是讓人疑問呢!我們推薦大家購買的時候可以要求商家打開外面的塑料外殼看看裡面的顯像管和線路部分。成色較好的顯示器顯像管顏色會比較黑,線路板上的塵土不應該太多,當然這也和原來顯示器所使用過的環境有關。顯示器後面應該有商標,序列號等信息,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顯示器的生產日期,推薦購買使用時間不超過3年的產品,這樣才能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價值。另外顯示器表面的污漬、手印等可能避免不了,不過能擦掉就好,再看看它的密封和介面處是否滿意,外殼有沒有在運輸途中擠壓變形,顯示屏的塗層應沒有脫落或嚴重劃傷的痕跡。如果能滿足上述條件基本就OK了,畢竟這是二手產品,大家不能和新的比呀。
我們若想要知道一款顯示器的參數和資料,可以從顯示器的銘牌得知。一般,銘牌是貼在彩顯機殼後面的,上面印有顯示器的生產日期,型號,電壓,性能,產地……但有些年代久遠的顯示器,JS會把銘牌撕掉或把日期之類靠肉眼能判斷出來好壞的數值刮掉以欺騙用戶。對於JS這種手段,我們可以針對不同機型來辨別,對於SONY DELL的二手顯示器我們可以長按meu菜單鍵(大概5秒鍾左右),此時會調出顯示器內部的BIOS信息來,我們亦可以從中看出生產日期,型號,電壓,性能,序列號等參數,若然,此方法無效的話,我們也可以通過Powerstrip,Aida32等軟體讀取這部分的信息。
二 測 對於二手顯示器的測試
外觀可以稍微遷就一些,但顯示效果的品質可就一點不能打馬虎眼了,否則就違背了我們買二手顯示器的初衷。對於不同大小的顯示器大家應該按照不同的解析度進行測試,17寸為1024*768、19寸為1280*1024、21寸為1600*1200,當然這還不是顯示器能上到的最高解析度,之所以這么測試就是想知道,這些二手貨在正常工作狀態下的顯示效果如何?當然最後您非要把顯示器上到2048*1536看看也是未嘗不可的事情。
對於顯示器的測試軟體我們還是推薦NOKIA TEST,一般二手的顯示器商家處都應該提供,如果他說沒有,那麼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他不想把這台顯示器的問題暴露在你眼前,因此有條件的朋友還是應該用閃盤拷貝一個帶在身上。
聚焦:這是我們最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般使用時間過長或者經過翻新的二手顯示器聚焦效果都不會太好。
測試聚焦的畫面是這個樣子的,大家可以比較一下顯示器中間和四個邊角顯示文本的清晰程度,一般情況下所有的CRT顯示器對於四個角的聚焦效果表現的都沒有屏幕正中的好,也就是說四個邊角顯示的文本會略微模糊一些,但如果您發現其中一個角的字體格外模糊,而且是不可調整的,那就需要注意了,因為這很有可能是一個已經老化了的顯像管。
除了聚焦,會聚效果也要注意看看。會聚分為水平會聚與垂直會聚,一般都可以分別調整。利用測試軟體中的效果圖可以很簡單地看出顯示器是否有會聚問題。直觀地看,會聚不良的顯示器在顯示圖像(尤其是文本文件)時會有一層淡淡的紅色或黃色的色邊。部分顯示器可以調節會聚,而您也可以在購買時試著調節一下。
還有一些問題也是購買二手顯示器時需要重點察看的,包括:邊角的幾何失真、顯示器的摩爾紋、溫飄、呼吸效應等,但這些相對來說不用要求的那麼苛刻,只要效果說的過去就可以接受了。
❸ 想卡中國脖子只會加速中國進步
沒錯 林毅夫表示,每個國家發揮比較優勢,是中國希望的。中國會繼續擴大開放,讓更多外國的產品和資本進入中國。當然,也希望中國的產品、資本、技術進入國際市場。對於極少數卡脖子的產品,中國也會做好准備,利用自身優勢進行攻關。根據過去的經驗,什麼東西中國能做、能生產之後,在國際上價格就會下來,所以一旦中國攻關了、能夠生產了,就會生產更低成本、更高質量的產品,不僅提供給自己,還可以提供給全世界。所以,任何想要卡中國脖子的做法只會加速中國的進步,以及讓自己加速失去競爭優勢。 4月8日,美國商務部網站公布,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被列入「實體清單」。從這7家實體看,飛騰、申威是國產CPU晶元的代表性企業,四家國家超算中心,則在演算法和模型訓練上頗具實力,美國對中國超算的打擊可謂不遺餘力。
關鍵核心技術是買不來、要不來、討不來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我國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把國家發展和安全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必須依靠自主創新,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2020年8月29日,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工作人員在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旁工作。 為遏制中國發展,美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
當地時間4月8日,美國商務部發布公告宣稱,已將7家中國超級計算機實體列入所謂「實體清單」,聲稱其涉嫌「破壞軍事現代化的穩定」,「從事的活動有悖美國國家安全或外交政策利益」。
美國商務部公告顯示,涉及實體包括天津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成都申威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及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深圳中心、無錫中心、鄭州中心。
這7家實體為何被盯上?美商務部官員表示,這7家機構均參與了中國希望打造的世界首個E級超算(每秒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的研發項目。而目前正在無錫中心運營的「神威·太湖之光」,則是世界上首台峰值運算性能超過每秒十億億次浮點運算能力的超級計算機。
7家實體中,申威背靠無錫江南計算所,主要研發CPU晶元。2010年,國家超算濟南中心採用了申威CPU;2016年,申威的CPU又用在了無錫「神威·太湖之光」超算里,幫助其連續三次登頂世界超級計算機TOP500,並且實現了CPU和操作系統的全部國產化。
2009年5月,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超算天津中心,隨後又批准成立了深圳、濟南、長沙、廣州、無錫5家國家級超算中心。被列入「實體名單」的國家超算鄭州中心,2020年10月剛剛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是全國第7家批復建設的國家超算中心,也是科技部出台認定管理辦法後批復建設的首家國家超算中心。
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美國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科技壟斷和霸權地位,遏制中國發展,一再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濫用國家力量,濫用「實體清單」,不擇手段惡意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針對美方的有關措施,中方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美國警惕和打壓
超級計算機,為何備受矚目?
顧名思義,超級計算機,是具有很強的計算和處理數據能力的計算機。一般來說,超級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平均每秒1000萬次以上,存貯容量在1000萬位以上。
美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很長一段時間處於領先。
盡管起步晚,但中國從「銀河」到「天河」「神威」等一系列超級計算機是世界范圍內叫得響的品牌。中國超算不但實現了自主創新的諸多「第一」,而且接連幾代登上世界「速度巔峰」。
2009年,我國發布峰值性能為每秒1.206千萬億次的「天河一號」超級計算機,成為美國之後第二個可以獨立研製千萬億次超級計算機的國家。
2016年,國際超算大會公布新一期世界500強超級計算機排名,中國第一台全部採用國產處理器構建的「神威·太湖之光」成為全球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其系統的峰值性能、持續性能、性能功耗比等三項關鍵指標均為世界第一。在全球最強500台超級計算機中,中國佔到了167台,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本次被納入「黑名單」的7家實體,或與中方打造的E級超算項目有關。E級超算是指每秒可進行百億億次數學運算的超級計算機,被全世界公認為「超級計算機界的下一頂皇冠」。
美國之所以對E級超算如此關注,主要因為超算對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都有著重要價值,在很多領域都有重要應用。
中科院計算所研究員、中國計算機學會高性能計算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雲泉指出,E級超算在解決人類面臨的健康危機、能源危機、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能發揮巨大作用。「從目前來看,E級超算主要面對一些具有重大計算的需求,如全球氣候變化模擬、天體物理大數據的處理、模擬宇宙的演化、新型材料驗證及無庫存核武器模擬等。」
公開報道顯示,美國去年相繼宣布建造「極光」「前沿」和「酋長岩」三台E級超算,交付時間預計為2021年至2023年。而中國也在E級超算領域部署「三連發」,自主研發的E級超算「天河三號」原型機、神威E級原型機和曙光E級原型機系統已於2018年完成交付。 2015年4月,美國開始對中國實施超算晶元禁售,從產業鏈條和技術層面進行遏制。中國以創新為突破,完成了超算自主可控生態體系的初步建設。2016年6月,採用中國自主研發處理器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成功接棒基於英特爾晶元的「天河二號」奪下第一;「天河一號」「天河二號」則小規模試用了自主研製的飛騰CPU。
此外,中國超級計算機在應用方面發展良好,高端應用連續兩次獲得國際高性能計算機的最高獎——戈登貝爾獎。
中國超算的飛速進步,引起了美國的警惕和打壓。「超算能力對於許多,或許是所有現代武器和國家安全體系的開發都至關重要。」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一份聲明中說道。
美國「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 美國近年來針對中方的技術打壓,早已有跡可循。 2018年8月13日美國總統簽署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明確禁止美國政府部門在通訊和視頻監控等領域采購中國公司的服務與技術設備,包括但不限於華為、海康威視、大華科技、中興等;2019年5月15日發布確保信息通信技術服務與供應鏈安全的行政命令,華為被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正式列入「實體清單」。 2021年1月15日,小米、商飛、中微半導體等9家企業被列入所謂「清單」,並限制美國投資者交易這些公司的證券;1月14日上午,BIS宣布將中海油加入「實體清單」,對其進行出口管控;1月5日,特朗普在卸任美國總統前15天再發總統行政令,欲下架和限制支付寶、騰訊QQ、WPS Office等8款中國公司的應用軟體。 美國政府的「清單打擊」頻頻指向中國科技領域。美國政府主要以三個清單和總統行政令作為對中國企業的制裁手段,分別是實體清單、軍事最終用戶清單(MEU)、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這三個清單主要限制中國企業的供應鏈和融資,總統行政令則限制中國企業在美開展業務。上述制裁可以疊加使用。 三個清單中,最為熟知的是牽涉華為的「實體清單」,這也是美國各類經濟和供應制裁中最嚴酷、歷史最長的一種。自2019年5月起,美國政府針對華為開啟了多輪供應制裁。簡單說來,進入「實體清單」就意味著:美國供應商向其出口需要先獲得美國政府發放的許可,而這類許可會受到嚴格的審核和限制。 其餘兩個清單則是美國政府在2020年大力推動的新制裁手段,均以企業涉及軍工或者和軍事關聯為借口。二者的區別在於,MEU和實體清單均屬於供應限制,由美國商務部主管,而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是從融資層面切入,意在限制美國人士交易公司的證券和衍生品,由美國國防部制定。去年12月,58家中國企業被列入首批MEU清單,包括上飛、西飛等多家飛機製造商;目前進入「實體清單」的則包括華為、大疆、中海油等幾十家中國企業及實體;已被列入所謂「共產黨中國軍隊公司清單」則包括中芯國際、華為、浪潮、中國電信、中國移動、航天科工、中國鐵建等44家中國企業。
與meu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報警門電路圖
發布:2025-05-21 01:29:59
瀏覽:889
小電電路圖
發布:2025-05-21 01:29:14
瀏覽:878
法式傢具知乎
發布:2025-05-21 01:23:50
瀏覽:3
微型車電路
發布:2025-05-21 00:29:27
瀏覽:246
調理電路輸出
發布:2025-05-21 00:20:29
瀏覽:7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