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頻電子線路 推薦經典權威的書本...國外也行
這類書 其實國內寫的都不是太好,理論內容都抄來抄去的
學高頻之前模擬電路基礎先打回好
國內的 基本上以答下幾本可以看下:
高頻電子線路 張肅文 (武漢大學和華中理工編的)
非線性電子線路 沈琴 (北京廣播學院和北理工編的)
通信電路原理 董在望 (清華大學編的)
這三本 理論描述比較詳細,基礎不好看著容易點
射頻模擬電路與系統 張玉興 (電子科大編的)
這本工程性和實用強 覆蓋廣 但是細節沒展開,講的不詳細,有些講理論的也是抄前面樹上的。。。。。
基礎差可能看著吃力些
以上書大都只在集總參數電路范疇里講高頻
國外的高頻書 好多都是和分布參數電路(微波段的電路) 和在一塊講的
這樣其實才實用,真正干高頻這一行也是要學微波工程的
國內翻譯的 有 《射頻電路設計——理論與應用》講分立元件
還有 《COMS射頻微電子》 講RF IC設計
以上書網上都有PDF版本下載,自己搜索
② 高頻電路都是講什麼
滿意答案冬天的火(餘14級2009-09-26電路原理分為電子電路和「電力電路」等,也就是一般說內的「強電」或「弱電容」電路;它是指電路在製造、工作、維修等方面線路的「走向」路徑、以及電流通路的大小、方向、和電流的控制方式等等有關條件、信息,如果以圖紙、圖示方式表示,則就稱為電路原理圖。所以電路原理這門課,應該就是講這些知識的。 高頻電路原理,是在電的基礎知識上,講解交變電流(交流)門類中,電流變化周期「極短」、頻率為高頻的電流的電路知識。
③ 請問高頻電子電路要怎麼自學才能學好。
高頻電路主要問題在於:電路中的分布電容、電感問題包括三極體、二極體的結電容,LC的品質內因素問題,阻抗容匹配問題,高次諧波問題等等。其次還在於:電路穩定性問題,外部干擾問題,屏蔽問題,因幅射造成的功率損失問題等等。
建議將放大部分的工作點問題、反饋問題、匹配問題、布線問題等等基礎問題先解決,以免在低級問題部分糾纏,然後學好計算,這部分數學基本功要求較高,推導嚴謹,等效電路使用合理才能有進步。最後考慮功率放大,發射、接收等具體應用。
你可以,分階段,分步驟查找相關資料,教課書上一般都有。
④ 高頻電路原理
高頻電路原理:
電路利用的就是高頻的線路連接,完成振盪頻率的調試,信息傳輸。
⑤ 高頻電路和射頻電路有什麼區別
射頻的范圍是3KHz-300GHz. 其中的300MHz-300GHz是微波頻段。也就是說微波占據了射頻范圍的"高頻"部分。
對於微回波電路而言,傳統的基答爾霍夫(Kirchhoff)電流電壓定律已不再適用。對微波電路的分析需要回到電磁場理論,即4組麥克斯韋爾方程(Maxwell). 微波基礎理論包括:傳輸線理論和波導,微波網路分析,阻抗匹配等。
至於「高頻電路」的概念比較寬泛。不同場合對「高頻」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幾MHz的高頻電路,傳統的電路分析還是適用的。
⑥ 高頻電子線路具體要學什麼
本課程內容包括非諧振功放、諧振功放、正弦振盪、模擬相乘器、電流模電路與電流模相乘器、混頻器、振幅調制與檢波、角度調制與解調、反饋控制系統等。除反饋控制單元外各單元電路均是通信系統的單元電路,並貫徹以集成電路為主,適應現代通信系統的實際情況,模擬信號的調制原理甚至電路完全可以推廣到數字調制中,這就是舉一反三。這門課程涉及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方法對培養起著重要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教學要求:
1.理解變壓器耦合甲類單管與乙類推挽功放的原理與特點;掌握OTL(或OCL)電路及集成功放的工作原理,工程估算以及電路實際調試方法;掌握常用傳輸線變壓器工作原理和寬頻帶高頻功率合成電路與特點。
2.掌握丙類諧振功放工作原理及工作狀態,理解饋電電路類型及特點,理解匹配網路設計方法,了解高效功放的工作原理。了解倍頻器的電路與特點。
3.掌握正弦波振盪器工作原理,掌握對各類型振盪器判斷是否可能振盪的條件,掌握利用起振條件確定電路參數的方法,了解振盪器設計的基本原則,理解影響頻率穩定的因素及提高頻率穩定度的措施。了解負阻振盪和開關電容振盪器。
4.掌握各種電壓模相乘器的基本電路、特點、工作原理,靈活掌握用各種相乘器電路實現調幅、混頻和同步檢波的方法。
5.對電流模電路要掌握TL迴路原理、電流模放大器工作原理,理解電流模相乘器基本特點、工作原理及其應用。
6.掌握混頻、振幅調制、包絡檢波的基本特性、基本電路及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同步檢波類型、原理,能熟練掌握用各相乘器實現混頻、調幅、檢波功能。
7.掌握角度調制基本特性、變容管直接調頻、調相和間接調頻電路的特點及工作原理,了解擴大頻偏方法,理解斜率鑒頻,了解互感耦合相位鑒頻,比例鑒頻電路特點和工作原理,了解用相量法確定鑒頻特性曲線的方法。掌握正交鑒頻器、鑒相器的框圖、電路及工作原理。
8.了解自動頻率和自動增益控制工作原理,掌握自動相位控制框圖、工作原理、基本方程及其基本分析方法與鎖相基本概念,理解鎖相環在頻率變換和頻率合成中的應用。
教學進度:
教學內容
講授參考學時
自學學時
備注
緒 論
1
2
第一章 非諧振功放概述,變壓器耦合甲類、乙類功放、OTL電路、集成功放、 寬頻高頻功放 7
16
功率管散熱自學
第二章 諧振功放概述、丙類諧振功放原理、性能分析、饋電電路、匹配網路倍頻器 6
13
高效率功放自學
第三章 正弦波振盪概述、正弦振盪工作原理、LC正弦振盪器及頻率穩定度、晶體振盪、RC振盪 10
20
開關電容、負阻振
盪、寄生振盪自學
第四章 相乘器和混頻器
電壓模相乘器各電路原理及分析方法、電流模技術、TL迴路、電流模放大器、電流模相乘器特點,混頻概述、工作原理、及實現混頻電路 11
23
參量混頻自學
第五章 振幅調制與解調
振幅調制的基本特性、用相乘器實現調制的電路、條幅解調的基本概念、二極體包絡檢波器的工作原理、特點、性能指標、以及同步檢波的概念 8
20
第六章 角度調制與解調
角度調制基本概念及基本特性、直接調頻、調相、間接調頻電路特點及工作原理,擴大調頻波頻偏方法、鑒頻方法、鑒頻電路基本原理 11
25
限幅器自學
第七章 鎖相環路概述,框圖、原理、相位模式、環路方程、環路線性化分析條件及及其基本應用 4
6
其它自學
合計
58
125
自行安排好學習內容
⑦ 什麼是高頻電路基礎知識,什麼是電子或通訊類產品測試系統
高頻電路是物理中的一個電源電路,非常繁瑣
通訊類產品測試系統 就是表示你 需要明白 各種測試儀器的使用方法
⑧ 比較專業的解釋一下高頻模擬電路,低頻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
首先關於數電和模電:先一句話概括模電 就是處理模擬信號的電路,數電 就是處理數字信號的電路。
由自然界 產生的信號 ,基本是模擬信號(比如我們聽到一段聲音,看到的一段圖像),他是時變信號,這種信號在他的度量連續范圍內,可以取得 任意值。
而數字信號也是時變信號,但他在任意時刻只呈現兩種離散值(可以定義為"0"和"1",,或者"真"和"假",或者"開","關"等等任意定義)中的 一個值!
然而數字系統的原始輸入並不是剛好是 0,1或者 真、假 這樣的邏輯輸入。而是把真實模擬信號量化。也就是規定一定范圍的信號為「0」,規定一段信號的范圍為「1」,即 稱為劃定了門限。
這樣把模擬量轉化成邏輯量,按一定編碼規則記錄了真實的模擬信息。
所以數字電路電路的本質其實就是 開關電路 因為用 開和關 就可以表示兩個邏輯信號。數電的最基本器件——門電路,就是由開關電路組成的。
所以數電與模電相比的主要優勢在:
1.數字系統更易於設計:因為開關電路不必考慮 精確的電流電壓大小值,只考慮高低也就是范圍。
2.精度高,抗干擾性強:信號數字化保存之後,精度不會損失。比真實模擬信號好保存。
3.可編程性好:模擬電路也可編程,但不用想也知道會多復雜。。。
4.集成度更高:開關電路比 千遍萬化的模擬電路更容易集成化,沒有那麼多電容、電感等元件 ,主要有 CMOS晶體管組成,集成成本低。易於保存。
同樣數電有明顯缺點:
1.現實世界 主要是模擬量;
2.處理數字信號花費時間:要采樣、量化、編碼。。。。
經過以上分析已經能夠發現一個問題了,那就是
一個數字系統輸入是真實模擬信號,同樣人在接受數字系統的輸出信號 也只能識別經過解碼還原出來模擬的信號。
其實這輸入和輸出的模擬信號也不是真正的原始真實世界的信號 是必須經過加工,處理了的模擬信號。簡單說模擬信號也必須滿足一定條件才能 進行數模 、模數轉換。
所以事實證明 不管數字電路如何先進 ,模擬電路的作用很難,甚至不可能被相應的數字電路所替代!
關於高頻和低頻:
首先電路設計的高頻和無線電通信里劃分的那個高頻電磁波(HF波段)是兩碼事!
為什麼電路里要分高頻,低頻? 因為:
1.高頻時半導體元件元件特性會與低頻時候發生改變:高頻信號下,半導體的PN結形成空間電荷區里,空間電荷因為PN結外加電壓變化而快速變化,引起充放電效應明顯, 即產生了在低頻下可忽視的PN結電容效應,直接導致電路發生了改變,低頻電路的晶體管電路模型不再適用。
2.在高頻時候,電子元件產生的雜訊影響會加劇。高頻和低頻時的雜訊類型也不同。模擬電路里雜訊處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3.高頻產生的電共振效應,即諧振現象,引出了有別於低頻的電路設計方式。
4.元件寄生效應:類似PN結電容效應那樣 頻率搞到一定程度導線之間,導線和電路板之間,以及各元件之間,也會引起電容效應。同時高頻產生磁場效應,使得 導線自身、各元件自身會產生寄生電感效應。
5.趨膚效應:當通過導體的電流頻率升高,產生交變磁場,由洛倫茨作用產生了阻礙電流變化的感應電場,有磁場分布關系可以知道這個感應電場在導體中心最強,而趨於導體表面減弱。這導致了高頻時導體電流只能在導體表面傳播,交流電阻變大。
6.高頻輻射效應:頻率高到一定程度 由於能量輻射到空氣中,電流減小,相當於高頻電阻增加。
那麼究竟什麼是高頻呢?電路里高於音頻(20k)就是高頻,他的上限是個什麼范圍呢?其實他沒有確定的范圍!
一種看法是 只要還能用集總參數,即 電「路」的方法來分析電路就仍然是高頻。
也就是說他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我們知道當電路的幾何尺寸與信號的波長長度相當時
傳統電路的集總參數電路定律(如歐姆定律等)就不再適用了,這時候要用麥克斯韋方程組的方法來分析電路。
但是,假如:對於 頻率 3GHZ 的微波信號 (波長 = 光速/頻率),波長為10毫米 。
如果把電路幾何尺寸做的非常小,電路集成在不到10毫米的基片上 ,
使得電路幾何尺寸任然可以遠小於信號波長
那麼我們仍然可以用 「路」的方法來分析電路。
所以"高頻"在電路里是個模糊概念。
至於數字電路里 我已經揭示了 數字電路本質是開關電路 ,我們不用頻率高低來劃分,而用 開關 的速度來劃分,即常聽到 「高速、低速」數字電路的說法了。
但事實上高速數字電路與模擬高頻電路確實存在知識的交叉點。
以上OVER!
補充問題回答:頻率當然是電路所處理的信號頻率了(電路里信號可以是電壓也可以是電流形式,甚至電磁波的形式,具體看什麼樣的電路啦)
總之電路設計的高頻就是20khz以上的信號,至於上限范圍是沒有確定義,是相對的概念,所以高頻的范圍很大的。
無線電波里高頻 商業劃分的 HF波段: 3M-30M HZ 的電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