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幫忙提供USB電路圖及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一個USB系統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描述:USB互連、USB從埠和USB主埠。
USB互連
USB互連是指一個USB主埠(USB Host)與USB從埠相連並和其通信的方式,它包括以下幾方面。
匯流排的拓撲結構:USB主埠和USB從埠的連接模式。
數據流模型:描述了數據在系統中通過USB從產生方到使用方的流動方式。
任務規劃:USB提供多個從埠共享的連接,對USB從埠必須進行規劃以分配帶寬。
USB主埠
USB主機是USB系統的核心,在一個USB系統中只有一個主埠主埠的USB介面稱為USB控制器,通過它主機和外圍USB設備進行通信。在主機中還集成了一個根集線器(Root Hub),用於直接與外設相連或與一般USB Hub級連。
USB從埠
USB從埠包括USB集線器和功能設備(Function)兩大類。它們都必須有標準的USB介面,理解USB協議,支持標準的USB操作(如配置、復位等)。它們的描述信息也必須具有USB協議定義的標准格式。
集線器為USB匯流排提供擴展和連接;功能設備是具有一定特殊應用功能的設備,它能發送數據到主機,也可以接收來自主機的數據和控制信息。
(1)大二芯電路圖擴展閱讀
介面布置
USB是一種常用的pc介面,他只有4根線,兩根電源兩根信號,故信號是串列傳輸的,usb介面也稱為串列口,usb2.0的速度可以達到480Mbps。可以滿足各種工業和民用需要.USB介面的輸出電壓和電流是: +5V 500mA 實際上有誤差,最大不能超過+/-0.2V 也就是4.8-5.2V 。
usb介面的4根線一般是下面這樣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要把正負極弄反了,否則會燒掉usb設備或者電腦的南橋晶元:黑線:gnd 紅線:vcc 綠線:data+ 白線:data-
USB介面定義圖
USB介面定義 顏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紅白綠黑從左到右
定義:
紅色-USB電源: 標有-VCC、Power、5V、5VSB字樣
白色-USB數據線:(負)-DATA-、USBD-、PD-、USBDT-
綠色-USB數據線:(正)-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線: GND、Ground[4]
⑵ 5200/1943八大管功放電路圖
電路如下圖,先介紹一下吧
該機屬純後級功率放大器,圖一是單個聲道的前置放大電路,信號輸入端的卡儂插座和6.5大插座均採用平衡式輸入方式,能與調音台進行標準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線輸入的熱冷端信號分別送到運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輸入端,放大後信號經音量電位器控制後送到OCL功率放大電路。該機把OCL的差分輸入和電壓放大部分與後面的推動輸出分開,與前置電路設置在一塊電路板上,這是該功放的特點之一。這樣設置能有效的減小後邊大電流電路分布干擾和功率元器件溫度升高的影響。
輸入級採用雙差分電路,正負電源穩壓成15V後為差分電路提供恆流源,同時也為運算放大器提供雙電源。電壓放大採用復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點,高倍率的電壓放大為後級提供足夠的驅動電壓。左右聲道這部分電路設置在同一塊電路板上,用插接線與後級電路連接。兩個聲道各成一塊電路板安裝在各自的大散熱片上。連接線把前置的正反相驅動電壓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負電源、接地線、末端反饋信號送到前置板。電流放大採用兩級放大是它的第三個特點,先是一對中功率管,接著又是一對大功率管。推動級採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見其輸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輸出使用六對2SC5200、2SA1943,供電電壓是正負90V,最大輸出功率應接近千瓦。
⑶ 這個電路圖具體功能是什麼
你的線路圖錯誤太多,無法敘說電路格元件功能,根據晶元功能可大致分析:
1、左邊到R3、R12、R4為電源。
2、中間LM358為電壓信號放大。
3、NE555是控制顯示電路。
由於只有話筒輸入,未見其他輸出,只能說是聲控燈光指示器。
⑷ 電路圖怎麼看
這個問題太大了,要根據你的基礎來講,如果你學習過電路原理,了解基本的電子元器件,那看電路圖就是要從大到小來看,首先看整個電路功能是什麼,然後劃分功能模塊單元,例如電源單元、主控單元、通訊單元,然後再根據需要去看細的內容。一般可通過幾條線來理:一是電源供電是怎麼走的,一個是信號處理或數據是怎麼走的,看懂了上述兩條,這個電路基本上就懂了。對於第一次拿到的電路圖,可以查一下主要晶元的功能。
⑸ IC卡內部的電路圖
實現方式:LC諧振復電路。 LC諧振電路特製點:輸入信號頻率等於該電路諧振電路諧振頻率時,LC並聯諧振電路發生諧振,此時諧振電路的阻抗達到最大,並且為純阻性。LC電路主要用來構成吸收電路(選頻電路),將某一頻率信號進行吸收。
IC卡核心是集成電路晶元,是利用現代先進的微電子技術,將大規模集成電路晶元嵌在一塊小小的塑料卡片之中。其開發與製造技術比磁卡復雜得多。
IC卡主要技術包括硬體技術、軟體技術及相關業務技術等。硬體技術一般包含半導體技術、基板技術、封裝技術、終端技術及其他零部件技術等;而軟體技術一般包括應用軟體技術、通信技術、安全技術及系統控制技術等。
(5)大二芯電路圖擴展閱讀:
利用帶測試程序的計算機控制探頭測試圓片上的每個晶元。在有缺陷的晶元上做標記,在測試合格的晶元中寫入製造廠代號等信息。如用戶需要製造廠在E2PROM中寫入內容,也可在此時進行。
運輸碼也可在此時寫入。運輸碼是為了防止卡片在從製造廠運輸到發行商的途中被竊而採取的防衛措施,是僅為製造廠和發行商知道的密碼。發行商接收到卡片後要首先核對運輸碼,如核對不正確,卡將自鎖,燒斷熔絲。
⑹ 請問這個電路圖怎麼用
1、幾個接地點接在電池的負極。
2、電池接在地和555的第8腳之間。
3、電路有問題,三極體這么接不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還會燒。三極體的C極只能接在555的第4腳,不能和第8腳相連。三極體基極最好串聯一隻100歐左右的電阻。電池3.7V電壓太低,NE555供電電壓一般要大於5V,小於18V。
4、電阻要用串、並聯的方式組合成所需的阻值(買不到圖中的阻值),三極體可用9014、9013等,其它元件接圖中購買即可。
⑺ 電源電路原理圖求講解
分析如來下:
最前面的是個整流橋,後自面的c1是個大電容起緩沖的作用,LM2576是個電源晶元,接著後面的L1、C2、C3都是濾波作用,使電壓更能夠穩定!D3是電源指示燈!D2是當關斷電源時,電感中還儲存著部分能量,通過下圖消耗!
(7)大二芯電路圖擴展閱讀:
電路:由金屬導線和電氣、電子部件組成的導電迴路,稱為電路。在電路輸入端加上電源使輸入端產生電勢差,電路連通時即可工作。
電流的存在可以通過一些儀器測試出來,如電壓表或電流表偏轉、燈泡發光等;按照流過的電流性質,一般把它分為兩種:直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直流電路」,交流電通過的電路稱為「交流電路」。
(參考資料:網路:電路)
⑻ 電路圖符號大全
電阻器與電位器;
符號詳見圖 1 所示;
1,(a )表示一般的阻值固定的電阻器。
2,( b )表示半可調或微調電阻器。
3,( c )表示電位器。
4,( d )表示帶開關的電位器。
5,電阻器的文字元號是「 R 」。
6,電位器是「 RP 」,即在 R 的後面再加一個說明它有調節功能的字元「 P 」。
(8)大二芯電路圖擴展閱讀;
電路圖主要由元件符號、連線、結點、注釋四大部分組成。
元件符號表示實際電路中的元件,它的形狀與實際的元件不一定相似,甚至完全不一樣。但是它一般都表示出了元件的特點,而且引腳的數目都和實際元件保持一致。
連線表示的是實際電路中的導線,在原理圖中雖然是一根線,但在常用的印刷電路板中往往不是線而是各種形狀的銅箔塊,就像收音機原理圖中的許多連線在印刷電路板圖中並不一定都是線形的,也可以是一定形狀的銅膜。 結點表示幾個元件引腳或幾條導線之間相互的連接關系。
所有和結點相連的元件引腳、導線,不論數目多少,都是導通的。 注釋在電路圖中是十分重要的,電路圖中所有的文字都可以歸入注釋—類。細看以上各圖就會發現,在電路圖的各個地方都有注釋存在,它們被用來說明元件的型號、名稱等等。
⑼ 電路圖講解和實物圖
電路圖講解:首先,要了解各個元件的有什麼功能,有什麼特點。說白了就回是要了解各個元件有答什麼作用,其次,要了解各個元件間的組合有什麼功能,再者,要知道一些基本的電路,比如:基本的電壓源與電流源之間的相互轉換電路,基本的運算放大電路等等。然後,就是可以適當的看一點復雜的電路圖,慢慢了解各個電路間電流的走向。
以上所說的模擬電路,還有數字電路就是要多了解一些『門』的運用,比如說:與非門,與或門等等。還有在一些復雜的電路圖上會有集成晶元,所以,你還要了解給個晶元引腳的作用是什麼,該怎麼接,這些可以在網上或書上查到,再有,提到一點就是一些電路中的控制系統,有復雜的控制系統,也有簡單的控制系統,我說一個簡單的,比如說單片機的,你就要了解這個單片機有多少引腳,各個引腳的功能是什麼,這個單片機要一什麼鋪助電路想連接,這樣組成一個完整的電路。
實物圖:就是用實際元件表示電路連接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