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集成電路設計需要哪些軟體
一般都用cadence全套的,來搜自ic5141就能找到,是一個完整的全定製設計平台,裡麵包括schematic composer(管級設計),spactre(模擬),virtuoso(版圖),calibre(版圖驗證)等等。
另外還常用synopsys的hspice,design vision(數字綜合工具)
cadence也有半定製設計平台,常用的有NC系列。
另外tanner的版圖工具也是業界比較常用的。
② 學習集成電路設計
。。。集成電路要是真想學的話,一般都是從本科直博的,最次的也要研究生。集成電路學習的基礎太多了,各類數學、原子物理、光物理、工藝化學等等,實在太多。
你說的應該是工程類的數字電路設計、集成電路應用而不是集成電路設計吧,中國能設計集成電路的包括大學教授總共就幾百好人。
學數字電路設計和集成電路應用的話倒簡單一點,北京有不少培訓班都開這門課,應該是叫VHDL語言或者Verilog語言的,價格比較貴。這玩意沒辦法,只有報班學,自己搞肯定弄不明白,又沒設備的。
祝你好運!
③ 集成電路設計,是做什麼的。
集成電路設計涉及對電子器件(例如晶體管、電阻器、電容器等)、器件間互連線模型的建立。所有的器件和互連線都需安置在一塊半導體襯底材料之上,這些組件通過半導體器件製造工藝(例如光刻等)安置在單一的硅襯底上,從而形成電路。
集成電路設計最常使用的襯底材料是硅。設計人員會使用技術手段將硅襯底上各個器件之間相互電隔離,以控制整個晶元上各個器件之間的導電性能。
(3)組成電路設計擴展閱讀
集成電路設計通常是以「模塊」作為設計的單位的。例如,對於多位全加器來說,其次級模塊是一位的加法器,而加法器又是由下一級的與門、非門模塊構成,與、非門最終可以分解為更低抽象級的CMOS器件。
從抽象級別來說,數字集成電路設計可以是自頂向下的,即先定義了系統最高邏輯層次的功能模塊,根據頂層模塊的需求來定義子模塊,然後逐層繼續分解;設計也可以是自底向上的。
④ 集成電路設計究竟是什麼意思
碩士學的集成電路設計,就一定是整天在電腦前做設計嗎?
差不多吧!
⑤ 集成電路設計專業真的不好嗎
您好,不管您選擇怎樣專業,自己興趣,喜歡就是好的,一句話行行出狀元,您的這個集成電路設計一般要走北上廣了,普通城市提供此方面專業幾回優先,相信您自己的選擇。
⑥ SoC設計和集成電路設計有什麼區別
SoC設計:20世紀90年代中期,因使用ASIC實現晶元組受到啟發,萌生應該將完整計算機所有不同的功能塊一次直接集成於一顆矽片上的想法。這種晶元,初始起名叫System on a Chip(SoC),直譯的中文名是系統級晶元。
如何界定SoC,認識並未統一。但可以歸納如下:
①SoC應由可設計重用的IP核組成,IP核是具有復雜系統功能的能夠獨立出售的VLSI塊;
②IP核應採用深亞微米以上工藝技術;
③SoC中可以有多個MPU、DSP、MCU或其復合的IP核。
這各設計常常使用CPLD或FPGA完成。是相對於集成電路設計更高一層次的設計。
http://ke..com/view/1371112.htm
集成電路設計:指所有器件的晶元級設計,即包括數字IC和模擬IC。這種設計往往要從最基本的PN結開始。相對Soc要復雜,周期更長。
⑦ 集成電路設計 和 集成電路工程 這兩種專業有什麼區別嗎
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是2003年教育部針對國內對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設計人才大量需求的現狀而最新設立的本科專業之一。集成電路設計和應用是多學科交叉高技術密集的學科,是現代電子信息科技的核心技術,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集成電路設計涵蓋了微電子、製造工藝技術、集成電路設計技術的眾多內容,目前國內外對集成電路設計人才需求旺盛。集成電路的應用則覆蓋了計算機、通信、消費電子等電子系統的集成與開發,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使國內對高層次系統設計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專業的學生主要學習數理基礎知識、集成電路設計技術和電子系統集成所必須的電路、計算機、信號處理、通信等知識。通過課程設計、實驗、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環節,學習各種工具的使用,使學生將所學理論基礎知識逐漸轉化為實際的集成電路設計和系統集成等技能。
核心課程:固體電子學、電路優化設計、數字通訊、系統通信網路理論基礎、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CAD、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系統晶元(SoC)與嵌入式系統設計、射頻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微電子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VLSI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及設備、
主要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集成電路應用實驗、現代工程設計制圖、微機原理與應用、軟體技術基礎、量子力學與統計物理、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波、現代電子技術綜合實驗等
而集成電路工程是包括集成電路設計、製造、測試、封裝、材料、微細加工設備以及集成電路在網路通信、數字家電、信息安全等方面應用的工程技術領域。該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權單位培養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集成電路製造、測試、封裝、材料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研修的主要課程有:政治理論課、外語課、高等工程數學、半導體器件物理、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技術、電路優化設計、數字信息處理、數字通訊、系統通信網路理論基礎、數字集成電路、模擬集成電路、集成電路CAD、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微電子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VLSI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與片上系統(SoC)、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及設備、現代管理學基礎等。
基礎課:政治理論課、外語課、高等工程數學(含矩陣理論、隨機過程與排隊論、高等代數、應用泛函分析、隨機過程、數值分析、運籌學、泛函分析、組合數學等)、半導體器件物理等。
技術基礎課:固體電子學、電路優化設計、數字通訊、系統通信網路理論基礎、數字集成電路設計、模擬集成電路設計、集成電路CAD、微處理器結構及設計、系統晶元(SoC)與嵌入式系統設計、射頻集成電路、大規模集成電路測試方法學、微電子封裝技術、微機電系統(MEMS)、VLSI數字信號處理、集成電路製造工藝及設備、電子信息材料技術、現代管理學基礎等。
專業課:專業課程可由各培養點根據各自的培養方向和行業實際需要確定。
⑧ 集成電路設計與微電子學有什麼區別
一、培養要求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電子信息類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重點接受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2、微電子學:本專業學生主要微電子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科學實驗與科學思維的基本訓練,具有良好科學素養,掌握大規模集成電路及新型半導體器件的設計、製造及測試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電路分析、工藝分析、器件性能分析和版圖設計等的基本能力。
二、主要課程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電路分析、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計算機語言與程序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計算機組成與系統結構、半導體製造工藝、模擬集成電路設計、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高級數字系統設計等。
2、微電子學:高數、英語、普通物理學、普通物理與實驗、數學物理方法、理論物理(含導論)、近代物理實驗、固體物理、電子線路及實驗、微機原理及實驗、數據結構、半導體物理及實驗、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集成電路設計原理等。
三、就業方向不同
1、集成電路設計:學生畢業後可在高新技術企業、國防軍工企業、研究院所、大專院校等單位從事有關工程技術的研究、設計、技術開發、教學、管理以及設備維護等工作。
2、微電子學:主要去向是報考微電子學、固體電子學、通信、計算機科學等學科的研究生,到集成電路製造廠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以及通信和計算機等信息科學技術領域從事開發和研究工作。
⑨ 電子信息工程和集成電路設計專業哪個好點
電子信息工程是個大方向 本科階段下面有 三個專業方向
信息工程,電子工程,電磁場與電磁波技術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說白了就是 通信類的電子專業,也就是無線電技術專業
大概的說 主要可以搞 通信電子設備研發 或者 通信信號處理
就業 :
要是學校好 ,你學的也好 有機會可以進 信息產業部的研究所(雷達系統研究,衛星通信等微波毫米波技術研究),
再或者 去通信電子設備的研發製造企業 如:大唐,華為,中興,moto,愛立信,羅森博格 等等。
集成電路設計是個小方向 一般劃分在 微電子專業(正規的劃分) 或者 也有劃分到 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的研究生方向裡面的(看學校怎麼分)
集成電路設計(IC設計),是一門專業性非常高的專業,
說的通俗點就是 做半導體晶元和存儲器的,不過中國在這方便的技術是比較薄弱的
比如現在cpu和存儲器晶元 基本被 美,歐,日韓壟斷
台灣和新加波 也比中國強許多
在中國搞這一行,真正做晶元級別設計的沒有幾個,多是搞抄板,
或者 做數字邏輯 應用層面上的工作,基本是搞簡單重復的枯燥勞動
ic專業 研究所很少能搞這個(因為國外壟斷),進研究所搞ic的話都是要就很高的水平,如 博士
去企業的話 ic企業就是個燒錢 企業,搞設計的企業沒幾個
而且很多是泡沫
搞設計的話 在中國,要的也是一兩所特別好的大學的微電子專業的學生,
搞數字邏輯應用的 招人比較多,門檻會低很多,
基本上只要是電子相關的公司,都會要一些數字邏輯應用的工程師
總的說 無線電(電子信息工程) 和 IC設計(微電子專業)
其實都是比較難學的專業,
無線電技術 被稱為 黑色魔法藝術
而 IC設計 也是 神秘的黑匣子藝術
兩個專業都是 很有挑戰性的工程技術專業!
不過 ,在中國的話 還是無線電 好就業一些,不管技術如何進步,通信產業必定會持續發展,
說的簡單點,電子技術在如何革命,通信永遠也離不了 電磁場與電磁波的。
無線電始終會有飯吃。
而現在的 半導體集成電路 產業,差不多已經是夕陽產業,
硅技術 還會有個十幾年到二十年壽命吧,
光電和生物技術取代硅技術遲早會來臨。
現在,你看消費電子產品的價格跳水速度就知道了,在這一行底層 真又苦累,還沒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