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個正負15V的電路圖
要求輸抄出電流不大的情況下可以用7815和7915組成雙15V穩壓電源,輸出電流小於1A,在幾百毫安以上輸出時要加散熱器。
如果要求大電流輸出建議使用開關電源,雙15V的開關電源很多的,各種輸出規格都有。
給出一個7815/7915的電路圖。圖中前面的兩個電容可用1000uF~2200uF就可以,後面輸出端的兩個電容最好使用小於100uF的電容(圖中使用1000uF不可取)。
Ⅱ 這個電路圖的正負極在哪
Ⅲ 在電路圖中負電荷會流向正電荷么
實際中會有負電荷的移動
但是我們規定電流方向是正電荷定向移動的方向。
所以我們研究電路圖時只考慮正電荷的移動,即電流的方向。
Ⅳ 正電壓與負電壓轉換電路原理圖,當3腳輸出低電平時,電荷是如何移動的。求大神詳解
1、電荷泵提供負壓
TTL電平/232電平轉換晶元(如,MAX232,MAX3391等)是最典型的電荷泵器件可以輸出較低功率的負壓。但有些LCD要求-24V的負偏壓,則需要另外想辦法。可用一片max232為LCD模塊提供負偏壓。TTL-in接高電平,RS232-out串一個10K的電位器接到LCM的VEE。這樣不但可以顯示, 而且對比度也可調。 MAX232是+5V供電的雙路RS-232驅動器,晶元的內部還包含了+5V及±10V的兩個電荷泵電壓轉換器。 設計高壓電荷泵需要較多的開關,用分離元件實現起來就有點困難了,不如用電感來得簡單。一般地,1個三極體或MOSFET,1個比較器或通用運放(做PWM振盪),1個電感,1個肖基特二極體和若干阻容元件就可以搞定。如果你的MCU自身帶有PWM介面,且軟體允許的話,就更簡單了。
2、反相器提供負壓
反相器的輸出接一個電容C1,C1的另一端接二極體D1的正極和二極體D2的負極,D1的負極接地,D2的負極接電容C2,C2的另一端接地。C2的容量要大於C1。例如,C1用0.1μF,C2用 0.47μF,當然最佳數值可由試驗確定。反相器的輸入端加一個方波,其幅值應該能使反相器正常工作,那麼在反相器的輸出端就出現一個相位相反的方波。電容C2上就會出現一個負電壓,理論上比電源電壓低0.7V,然後再穩壓到-5V。
3、負壓電源轉換器產生負壓
MAX749是一個專門用來產生負電壓的電源轉換器。 MAX749為倒相式PFM開關穩壓,輸入電壓 +2V至 +6V,輸出電壓可達-100V以上,可通過內部的D/A轉換器進行調節,或者通過一個PWM信號或電位器進行調節。MAX749採用一種電流控制方法,既減小了靜態電流消耗,又提高了轉換效率。關斷方式下,靜態電流僅為15mA。MAX749在關斷方式下仍保持DAC的設定值,從而簡化了軟體控制。
4、專用DC/DC電壓反轉器提供負壓
ME7660是一種DC/DC電荷泵電壓反轉器,採用AL柵 CMOS工藝設計。該晶元能將輸入范圍為+1.5V至+10V的電壓轉換成相應的-1.5V至-10V的輸出,並且只需外接兩只低損耗電容,無需電感。晶元的振盪器額定頻率為10KHZ,應用於低輸入電流情況時,可於振盪器與地之間外接一電容,從而以低於10KHZ的振盪頻率正常工作。 ME7660
5,除上述方法之外,也可用一些輸出正電壓的DC/DC轉換器產生負壓,
例如:降壓型開關穩壓器LM2596等,只需以GND為參考鎖住反向調節器,在輸出參考等方面稍作改變就可以了。由於GND端不是接地而是接到負輸出電壓端上,所以需要相應的電平轉換裝置(如光藕或三極體)。在此不再贅述。可參考相關器件的應用手冊。
Ⅳ 電路圖中這些負數代表什麼意思
從這個局部圖上看,這只是接插件的編號,這一橫是編號中的"杠",不是負號。
Ⅵ 一張產生正負電壓的電路圖,求指點,
其實你說的沒錯,那兩個管子就是處於半導通狀態,可以等效為兩個動態分壓電阻,自然會有從正極流向負極的電流,搞這一大堆電路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維持中點電壓的平衡,也就是保證正負電壓的對稱。
Ⅶ 電路圖中怎麼表示正負極
在電流表旁邊,電流流入的一側標個加號,在流出的一側標個負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