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場效應管為什麼要設置驅動電路
信號從直流交流都有,信號不能加電容阻隔,書和網路都翻爛了都找不到沒加電容的偏置。
我用multisim模擬。加了電容,分壓式偏置就有效,去掉電容,偏置就失效了,出來的信號和沒偏置一樣。實在不知如何是好了。
『貳』 如何處理場效應管驅動電路
能夠完成試驗 不過看你要的功率了
你說的那種方式是自激震盪方式
缺點功率小 效率低 紋波大
『叄』 這個電路圖怎樣加三極體和場管驅動雙12v變壓器。
一,需要的硬體: 12V/2200UF的電容兩個,80W高頻變壓器一個(12V轉300),直流MOS管3205兩個,交流MOS管740四個,PWM驅動晶元TL594兩個,高壓電容400V/100UF一個,還有LM324一個(用於過欠壓控制),還有一些三極體8050和8550幾個,做驅動電路,電路板一塊。 二,不過還是有相當的難度,成本在100元以內。 三,萬用表一塊。 四,一個繼電器可以實現逆變和市電的切換,但需要一個控制電路,切換時間是繼電器的反應時間,在20MS 以內。 五,對於不間斷電源來說,一般都是通過可控硅控制的,反應時間快,可以相位跟蹤,對於一些要求高的設備有好處。對於給電池充電的控制可以通過電壓采樣控制電路,加一個繼電器實現。
六,其原理是將直流電通過晶元驅動以及功率管的控制,再將其變壓,能使輸出是50hz的交流電。
『肆』 這比較器電路驅動場效管電路圖對嗎
1)電路圖中沒有場效應管;
2)比較電路中,並沒有固定的基準電壓作為參照,你的比較器功能是什麼;
『伍』 求場效管驅動電路,如下圖
場效應管驅動電壓一般在10至15V之間5V不行的,導通不完全會導致內阻大發熱大效率低,還有你三個場效應管並聯沒有均流電阻,會燒毀其中兩只的。
『陸』 場效應管和可控硅驅動電路一樣嗎
他們的驅動電路是有本質上的區別,首先場效應管通常分為結型場效應管和絕緣柵型場效應管,可控硅通常分為單向可控硅和雙向可控硅(可控硅也叫晶閘管,可分單向晶閘管和雙向晶閘管),其中絕緣柵型場效應管也叫MOS管(有一種場效應管、三極體混合的器件叫IGBT俗稱門控管,該器件的驅動電路與場效應管的驅動電路幾乎一樣),這種驅動屬於電壓驅動,在大多應用在功率輸出、電力變換等場合,要求最好採用PWM(脈寬調制)信號來控制,其輸入到柵極的方波上升沿要求陡峭(也稱圖騰柱輸出),並且要有一定的瞬態驅動能力(因為場效應管的柵極等效一個電容,當驅動信號的瞬態功率不夠時,其原本的波形將被改變,通常等效為一個積分器),要求導通時,其柵極電壓要相對於源極高10-20V左右,典型值15V,而關斷時為了保證場效應管關斷可靠,該電壓此時應該為-15V,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減小場效應管的功耗過大或防止其損壞一般要加如過流保護和相關吸收電路,並且盡量做到場效應管的工作頻率與負載的諧振頻率相同,典型應用就是電磁爐,流過爐盤(加熱線圈)的電流與流過吸收電容的電流各自雖然都很大,但相位不同,互相抵消,經疊加後的總電流較小,即流過場效應管(實際用IGBT)的電流較小。下圖為場效應管的典型驅動電路:
『柒』 分析這個Mos管驅動電路原理
上面的是P溝道場管,下面的是N溝道場管;
此電路中,N溝道場管的柵極電壓高電平時導通低電平時截止,而P溝道場管的則剛好相反;
餘下的,就希望你自己能去想想了;
『捌』 如何選擇最適合的MOS管驅動電路
1、管種類和結構
MOSFET管是FET的一種(另一種是JFET),可以被製造成增強型或耗盡型,P溝道或N溝道共4種類型,但實際應用的只有增強型的N溝道MOS管和增強型的P溝道MOS管,所以通常提到NMOS,或者PMOS指的就是這兩種。
至於為什麼不使用耗盡型的MOS管,不建議刨根問底。
對於這兩種增強型MOS管,比較常用的是NMOS。原因是導通電阻小,且容易製造。所以開關電源和馬達驅動的應用中,一般都用NMOS。下面的介紹中,也多以NMOS為主。
MOS管的三個管腳之間有寄生電容存在,這不是我們需要的,而是由於製造工藝限制產生的。寄生電容的存在使得在設計或選擇驅動電路的時候要麻煩一些,但沒有辦法避免,後邊再詳細介紹。
在MOS管原理圖上可以看到,漏極和源極之間有一個寄生二極體。這個叫體二極體,在驅動感性負載(如馬達),這個二極體很重要。順便說一句,體二極體只在單個的MOS管中存在,在集成電路晶元內部通常是沒有的。
2、MOS管導通特性
導通的意思是作為開關,相當於開關閉合。
NMOS的特性,Vgs大於一定的值就會導通,適合用於源極接地時的情況(低端驅動),只要柵極電壓達到4V或10V就可以了。
PMOS的特性,Vgs小於一定的值就會導通,適合用於源極接VCC時的情況(高端驅動)。但是,雖然PMOS可以很方便地用作高端驅動,但由於導通電阻大,價格貴,替換種類少等原因,在高端驅動中,通常還是使用NMOS。
3、MOS開關管損失
不管是NMOS還是PMOS,導通後都有導通電阻存在,這樣電流就會在這個電阻上消耗能量,這部分消耗的能量叫做導通損耗。選擇導通電阻小的MOS管會減小導通損耗。現在的小功率MOS管導通電阻一般在幾十毫歐左右,幾毫歐的也有。
MOS在導通和截止的時候,一定不是在瞬間完成的。MOS兩端的電壓有一個下降的過程,流過的電流有一個上升的過程,在這段時間內,MOS管的損失是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叫做開關損失。通常開關損失比導通損失大得多,而且開關頻率越快,損失也越大。
導通瞬間電壓和電流的乘積很大,造成的損失也就很大。縮短開關時間,可以減小每次導通時的損失;降低開關頻率,可以減小單位時間內的開關次數。這兩種辦法都可以減小開關損失。
4、MOS管驅動
跟雙極性晶體管相比,一般認為使MOS管導通不需要電流,只要GS電壓高於一定的值,就可以了。這個很容易做到,但是,我們還需要速度。
在MOS管的結構中可以看到,在GS,GD之間存在寄生電容,而MOS管的驅動,實際上就是對電容的充放電。對電容的充電需要一個電流,因為對電容充電瞬間可以把電容看成短路,所以瞬間電流會比較大。選擇/設計MOS管驅動時第一要注意的是可提供瞬間短路電流的大小。
第二注意的是,普遍用於高端驅動的NMOS,導通時需要是柵極電壓大於源極電壓。而高端驅動的MOS管導通時源極電壓與漏極電壓(VCC)相同,所以這時柵極電壓要比VCC大4V或10V。如果在同一個系統里,要得到比VCC大的電壓,就要專門的升壓電路了。很多馬達驅動器都集成了電荷泵,要注意的是應該選擇合適的外接電容,以得到足夠的短路電流去驅動MOS管。
上邊說的4V或10V是常用的MOS管的導通電壓,設計時當然需要有一定的餘量。而且電壓越高,導通速度越快,導通電阻也越小。現在也有導通電壓更小的MOS管用在不同的領域里,但在12V汽車電子系統里,一般4V導通就夠用了。
MOS管的驅動電路及其損失,可以參考Microchip公司的AN799 Matching MOSFET Drivers to MOSFETs。講述得很詳細,所以不打算多寫了。
5、MOS管應用電路
MOS管最顯著的特性是開關特性好,所以被廣泛應用在需要電子開關的電路中,常見的如開關電源和馬達驅動。
5種常用開關電源MOSFET驅動電路解析
在使用MOSFET設計開關電源時,大部分人都會考慮MOSFET的導通電阻、最大電壓、最大電流。但很多時候也僅僅考慮了這些因素,這樣的電路也許可以正常工作,但並不是一個好的設計方案。更細致的,MOSFET還應考慮本身寄生的參數。對一個確定的MOSFET,其驅動電路,驅動腳輸出的峰值電流,上升速率等,都會影響MOSFET的開關性能。
當電源IC與MOS管選定之後, 選擇合適的驅動電路來連接電源IC與MOS管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一個好的MOSFET驅動電路有以下幾點要求:
(1)開關管開通瞬時,驅動電路應能提供足夠大的充電電流使MOSFET柵源極間電壓迅速上升到所需值,保證開關管能快速開通且不存在上升沿的高頻振盪。
(2)開關導通期間驅動電路能保證MOSFET柵源極間電壓保持穩定且可靠導通。
(3)關斷瞬間驅動電路能提供一個盡可能低阻抗的通路供MOSFET柵源極間電容電壓的快速泄放,保證開關管能快速關斷。
(4)驅動電路結構簡單可靠、損耗小。
(5)根據情況施加隔離。
『玖』 場效應管的驅動電壓是多少
場效應管的驅動電壓是2~4V(極值20V),驅動電流約100nA。
場效應晶體管(Field Effect Transistor縮寫(FET))簡稱場效應管。主要有兩種類型(junction FET—JFET)和金屬 - 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metal-oxide semiconctor FET,簡稱MOS-FET)。由多數載流子參與導電,也稱為單極型晶體管。它屬於電壓控制型半導體器件。具有輸入電阻高(107~1015Ω)、雜訊小、功耗低、動態范圍大、易於集成、沒有二次擊穿現象、安全工作區域寬等優點,現已成為雙極型晶體管和功率晶體管的強大競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