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請問員工報銷購生產工具的和維修生產工具的費用應計入哪個會計科目謝謝!
1、購買生產工具,達到固定資產標準的,計入「固定資產」科目;不符合固定資產標準的,計入「低值易耗品」科目。
2、維修生產工具的費用,計入「製造費用(或管理費用)--修理費」科目。
2. 工具維修費計入哪個科目
2009-12-22
15:52
補充問題
我們的工廠很小,我沒有設置這個科目,而且以後也用不著,有沒有別的辦法?謝謝。
如果不設置「製造費用」科目,可以記入「營業費用(或管理費用)--維修費」科目。
3. 機械費用包括哪些
機械使用費包括自有機械的使用費和租入機械支付的租賃費,其內容包括折舊費、大修理費、維修費、替換設備工具及附具費、潤滑及擦拭材料費、安裝拆卸及輔助設施費、管理費、駕駛人員的基本工資及獎金、動力費、燃料費以及施工機械的養路費等。
施工機械使用費是施工生產過程中,使用各種機械所支付或耗費的費用。施工機械使用費=∑(施工機械台班消耗量X機械台班單價);機械台班單價=台班折舊費+台班大修費+台班經常修理費+台班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台班人工費+台班燃料動力費+台班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
(3)工具費的支出包括維修費擴展閱讀:
施工機械台班單價應由下列七項費用組成:
(1)折舊費:是指施工機械在規定的使用年限內,陸續收回其原值及購置資金的時間價值。
台班折舊費=(機械預算價格X(1-殘值率))÷耐用總台班數耐用總台班數=折舊年限X年工作台班
(2)大修理費:指施工機械按規定的大修理間隔台班進行必要的大修理,以回復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費用。
台班大修理費=(一次大修理費X大修次數)÷耐用總台班數
(3)經常修理費:指施工機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級保養和臨時故障排除所需的費用。
(4)安拆費及場外運費:安拆費指施工機械在現場進行安裝與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機械和試運轉費用以及機械輔助設施的折舊、搭設、拆除等費用;場外運費指施工機械整體或分體自停放地點運至施工現場或由一施工地點運至另一施工地點的運輸、裝卸、輔助材料及架線等費用。
(5)人工費:指機上司機(司爐)和其他操作人員的工作日人工費及上述人員在施工機械規定的年工作台班以外的人工費。
(6)燃料動力費:指施工機械在運轉作業中所消耗的固體燃料(煤、木柴)、液體燃料(汽油、柴油)及水、電等。
(7)養路費及車船使用稅:指施工機械按照國家規定和有關部門規定應繳納的養路費、車船使用稅、保險費及年檢費等。
4. 維修生產工具的費用應計入哪個會計科
答:如果是生產產品的工具,可以計入製造費用,最後有分攤到產品成本中;如果不是則計入管理費用,最後沖減企業利潤。
5. 工具的維修費,應該入什麼科目
你屬於裝飾公司,電動工具應該是主要生產工具,而且在每個會計期間都要使用,專應記入固定資產屬科目,修理費依情況分別記入管理費用或營業費用
如果是你說的那寫工具,那就納入低值易耗品,因為低值易耗品也可以核算不屬於固定資產條件的其他,這個其他就由低值易耗品填補。用一次攤消掛在帳外,和你們管理條件和水平能相對應,而且也省事
你開始沒說用作什麼地方,那樣的話記入營業費用或勞務費用吧,你們不是生產企業也可以用製造費用代替勞務費用核算.
6. 建設工程中買的工具屬於什麼費用
小工具可以計在費用定額的企業管理費的「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中。
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是指管理使用的不屬於固定資產的生產工具、器具、傢具、交通工具和檢驗、試驗、測繪、消防用具等的購置、維修和攤銷費。
為了連續、系統、全面地核算和監督經濟活動所引起的各項會計要素的增減變化,就有必要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按照其不同的特點和經濟管理要求進行科學的分類,並事先確定分類核算的項目名稱,規定其核算內容。這種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項目,稱為會計科目。
簡介:
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對象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類目。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為了全面、系統、分類地核算與監督各項經濟業務的發生情況。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項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各項損益的增減變動,就有必要按照各項會計對象分別設置會計科目。設置會計科目是對會計對象的具體內容加以科學歸類,是進行分類核算與監督的一種方法。
7. 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屬於直接費嗎
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是措施費,屬於直接費。工具、用具使用費是企業管理費,屬於間接費。
工具、用具使用費是管理費用開支,一般是服務工程的管理人員使用;生產工具、用具是指直接為生產所使用的;生產工具用具使用費和工具用具使用費是兩種費用。
1、直接費又稱「直接計入支出」。運輸生產所發生的費用。「間接費」的對稱。當分別不同運輸產品計算運輸成本時。
直接費可直接歸入客運或貨運產品成本中,如客車維修和貨車維修費可分別計人旅客和貨物運輸成本。直接費的性質是相對的,與運輸成本計算對象的粗細有關。
2、間接費又稱「分配計人支出」。完成兩種或兩種以上運輸共同發生的費用。「直接費」的對稱。當分別計算不同運輸產品成本時,需要用一定的分攤方法,通過一定的指標進行計算和分配,才能分別計人客運和貨運產品成本。
(7)工具費的支出包括維修費擴展閱讀:
企業管理費的計算主要有兩種方法:公式計演算法和費用分析法
③公式計演算法
利用公式計演算法計算企業管理費的方法比較簡單,也是投標人經常採用的一種計算方法,其計算公式為:
企業管理費=計算基數×企業管理費費率
其中企業管理費費率的計算因計算基數不同,分為三種:
以直接費為計算基數:企業管理費率=生產工人年平均管理費/(年有效施工天數×人工單價)×人工費占直接費比例
以人工費和機械費為計算基數:企業管理費率=生產工人年平均管理費/(年有效施工天數×(人工單價+每一工日機械使用費))×100%
以人工費為計算基數:企業管理費率=生產工人年平均管理費/(年有效施工天數×人工單價)×100%
④費用分析法
用費用分析計算企業管理費就是根據企業管理費的構成,結合具體的工程項目確定各項費用的發生額,公式計演算法為:
企業管理費=管理人員工資+辦公費+差旅交通費+固定資產使用費+工具用具使用費+勞動保險費+工會經費+職工教育經費+財產保險費+財務費+稅金+其他
間接費由規費和企業管理費組成
(1)規費是施工企業按政府有關部門規定必須繳納的費用。規費主要包括:工程排污費、工程定額測定費、社會保障費、住房公積金和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費等五項內容。
(2)企業管理費是指建築安裝企業組織施工生產和經營管理所需的費用。
兩者區別:
直接費是與間接費相對應的概念,它是指建設工程施工過程中,直接費用於建設工程產品的各項費用的總和。而直接工程費屬於直接的范圍但它是與措施費相對應的。
直接工程費是形成工程實體本身的費用,而措施費是確保能按要求形成這個實體的各項措施。直接工程費與措施費同屬於直接費,都是直接耗用於建設工程產品的各項費用。
但前者形成了實體本身,可以看見,比如主體、裝修等,但後者形成不成實體,比如臨時施工費,完工後要被拆除掉。
它不是工程實體本身,它只是措施費的一種,它本身顯然無法形成建築物本身,但設立它的目的確是形成工程實體的保證。
8. 公用經費支出包括哪些
公用經費支出包括如下:
1、辦公費:反映學校購買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日常辦公用品、書報雜志等支出。
2、印刷費:反映學校的印刷費支出。
3、手續費:反映學校支付的各類手續費支出。
4、水費:反映學校支付的水費、污水處理費等支出。
5、電費:反映單位的電費支出。
6、郵電費:反映學校開動的信函、包裹、貨物等物品的郵寄費及電話費、電報費、傳真費、網路通訊費等。
7、物業管理費:反映學校開支的辦公用房、職工及離退休人員宿舍等應由學校承擔的物業管理費,包括綜合治理、綠化、衛生等方面的支出。
8、交通費:反映學校車船等各類交通工具的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
9、差旅費:反映學校工作人員出差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幹部及大中專學生調造費,人員調動旅費補助等。
10、出國費:反映學校工作人員出國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等支出。
11、維修(護)費:反映學校日常開動的固定資產(不包括車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維護費用,網路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以及按規定提取的修購基金。
(8)工具費的支出包括維修費擴展閱讀
公用經費使用要求與標准
1、教師培訓費
按照學校年度日常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安排(不包括上級部門安排的專項師訓經費);
用於教師按照學校年度培訓計劃參加培訓所需的培訓費、差旅費、伙食補助費、資料費、住宿費以及大型培訓講座等費用的開支。培訓經費支出項目和標准,嚴格按《縣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管理暫行規定》(員教發(2007)72號)執行。
2、差旅費
①學校要建立健全出差審批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出差人數、天數和差旅費用。
②差旅費開支范圍:包括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和公雜費。
③差旅費開支標准:在縣城招待所住宿每人每天按30元以下標淮憑據報銷;在市級招待所住宿每人每天按50元以下標准憑居報銷;在省級以上招待所住宿每人每天按70元以下標准憑據報銷。出差伙食費補助標准:縣城與鄉鎮往返4元,一般地區15元,特殊地區20元。
到一般地區辦事,當天往返的可報誤餐補助10元。城區(本縣境內)公務不得發放誤餐補助。在鄉鎮內、鄉鎮間開會、辦事、培訓等不予發放補助。
出差人員乘坐火車,從當日晚8時至次日晨7時乘車6小時以上的,或連續乘車超過12小時的,可購同席硬卧票。乘坐飛機要從嚴控制,出差路途較遠或出差任務緊急的,經批准後方可乘坐飛機。
9. 公用經費開支范圍包括哪些
一、辦公費:反映學校購買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不符合固定資產確認標準的日常辦公用品、書報雜志等支出。
二、印刷費:反映學校的印刷費支出。
三、手續費:反映學校支付的各類手續費支出。
四、水費:反映學校支付的水費、污水處理費等支出。
五、電費:反映單位的電費支出。
六、郵電費:反映學校開動的信函、包裹、貨物等物品的郵寄費及電話費、電報費、傳真費、網路通訊費等。
七、物業管理費:反映學校開支的辦公用房、職工及離職人員宿舍等應由學校承擔的物業管理費,包括綜合治理、綠化、衛生等方面的支出。
八、交通費:反映學校車船等各類交通工具的租用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等。
九、差旅費:反映學校工作人員出差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幹部及大中專學生調遣費,人員調動旅費補助等。
十、出國費:反映學校工作人員出國的住宿費、旅費、伙食補助費、雜費等支出。
十一、維修(護)費:反映學校日常開動的固定資產(不包括車船等交通工具)修理和維護費用,網路信息系統運行與維護費用,以及按規定提取的修購基金。
十二、租賃費:反映租賃辦公用房、宿舍、專用通訊網以及其他設備等方面的費用。
十三、會議費:反映會議中按規定開動的房租費、伙食補助費以及文件資料的印刷費、會議場地租用費等。
十四、培訓費:反映各類培訓支出。按標准提取的「職工教育經費」也在本科目中反映。
十五、專用材料費:反映學校為完成其業務活動但不納入固定資產管理范圍的專用材料、一般教學設備支出,如教學實驗所需材料、葯品試劑、動物、低值易耗品、工具等購置費用。
十六、設備購置費:反映用於購置並按財務會計制度規定納入固定資產核算范圍的辦公傢具和辦公設備的支出。
十七、其他商品和服務支出:反映上述科目未包括的日常公用支出。
(9)工具費的支出包括維修費擴展閱讀:
公用經費按單位編制內實有在職人數核定, 對超編人員財政不供給任何公用經費。 各單位要根據財政部門的核算定額, 結合本單位工作任務和收支計劃的安排,做到增收節支,量財辦事。 財政部門對各單位公用經費一律實行「包死定額, 超支不補, 結余留用」辦法。
在經營性自收自支事業單位中公用經費為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之和。(公用經費=生產成本+管理費用)
學校公用經費是教育事業費中用於保證和改善辦學條件的公共開支部分。在中國,包括:
(1)公務費:包括辦公費、郵電費、水電費、公用取暖費、行政人員差旅費、畢業生派遣費、車船保養維修和燃料費、會議費、養路費、行政設備維修費、炊事管理和維修費、宣傳費、校園綠化費、清潔衛生費等;
(2)設備購置費:一般設備費、教學設備費和科研設備費、圖書購置費等;
(3)修繕費:公用房屋等建築物及附屬設備的修繕費、公房租金、不夠基本建設投資額度的零星土建工程費用;
(4)業務費:教學所需的消耗性開支,含醫療衛生材料,實驗用工具、器皿等低值易耗品、試劑、材料,專業資料講義及實習等費用;
(5)其他費用:外籍專家費、差額補助費或未能包括的其他費用等。
有開支定額的,按定額標准編列預算並掌握開支;無開支定額的,根據實際需要和財力可能,結合歷年開支情況,本著節約原則,編列預算並掌握開支。教育事業費中的公用經費部分,是學校行政和教學活動的基本保證。提高公用經費在總經費中的比重,是不斷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的必要條件。
10. 工會經費支出包括幾個方面
(1)會員活動費。用會費支付的組織會員開展集體活動的開支,以及對特殊困難會員的補助款項。
(2)職工活動費。工會用於開展職工教育、文體、宣傳及其他活動的費用。具體分下述四個方面:
①職工教育費,是工會開展職工業余文化、技術、技能教育所需的教材、教學、消耗用品;職工教育所需的資料、教師酬金;優秀教師、學員(包括自學)的獎勵;工會為職工舉辦的政治、科技、業務、再就業等各種知識培訓費用等開支。
②文體活動費,用於工會舉辦職工業余文藝活動、節日聯歡、文藝創作、美術、書法、攝影、展覽;文體活動所需設備、器材、用品購置費與維修;文體匯演、比賽獎勵;以及按規定開支的伙食補助、誤餐費、夜餐費等。
③宣傳活動費,用於工會組織政治、時事、政策、科技講座、報告會的酬金;工會組織技術交流,職工讀書活動以及舉辦展覽、黑板報等所消耗的用品;重大節日工會組織活動的宣傳費;工會舉辦圖書館、閱覽室、讀報組所需圖書、報刊以及工會廣播站的消耗用品費等。
④其他活動方面,除上述支出外,用於工會開展的其他活動的范圍。如:職工集體福利事業補助和有益的公益活動等。
(3)工會業務費。用於進行工會職能,加強自身建設和開展業務工作等方面的費用。包括以下具體項目:
①培訓費,用於培訓工會幹部、積極分子等費用。
②會議費,召開工會代表大會、委員會、經審會全委會以及專業工作會議的各項開支。
③專項業務費,工會開展大型專題調研、法律服務、勞動保護、勞動爭議協調及建設職工之家活動等專項業務和大宗印刷費用等。
④外事費,工會開展外事活動的費用。
⑤其他業務費,用於不屬於以上業務開支的各項開支,比如基層工會慰問困難職工、工會辦公、差旅費等方面的費用。
(4)事業支出。用於工會管理的為職工服務的文化、體育、教育、療休養、生活服務等附屬事業的機關費用以及對所屬事業單位必要補助支出。
(5)工會行政費。縣級以上工會機關的行政管理、後勤保障的各項支出。包括以下五項具體內容:
①人事費,在編人員的工資、獎金、津貼、職工福利費和工會經費等開支。
②公務費,工會的辦公費、水電費、郵電費、差旅費、招待費等費用。
③修繕費,工會房屋、設備日常維修費用。
④購置費,購置單價在5萬元以下設備的費用。
⑤其他費,不屬於上列開支的其他行政費用。
(6)專項資金支出。縣級以上工會的專項工程以及單價在5萬元以上的設備購置、專項維修等。
(7)補助下級支出。縣以上工會為解決下級工會經費不足或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的補助款項。包括以下內容:
①經費補助,對下經工會的經費補助。
②回撥補助,按有關規定對下級工會回撥補助款項。
③專項補助,用於對下級工會文化、教育、療休養、事業建設、維修、設備購置等補助款項。
④其他補助,用於對下級工會救災慰問、困難職工慰問等補助。
(8)上解經費支出。按規定比例上繳上級工會的經費。
(9)其他支出。用於不屬於以上各項開支的各項支出,如按規定計提的增收留成基金,財務專用基金以及由工會組織的活動費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