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推薦學習模擬電路基礎和數字電子技術的書
朋友既已提出,答題人就應認真對待,否則虛與委蛇,豈不是第一虧待朋友第二誤導眾人!
書與人差不多。大凡成熟,客觀上都需要時日。當今模擬電子技術教科書,以介紹晶體管及集成電路為主,其歷史不過50年左右。所以當今流行的模擬電子技術教科書是最爛的。
當今流行的模擬電子技術教科書最爛,有很多理由。
理由其一,基本現象不會解釋。例如硅二極體正向壓降說起來是0.7V,實際上卻分布在0.4V~0.8V如此寬泛的范圍內。用國外模電教材,或者清華大學的模電教材,都解釋不了!
理由其二,重要公式藏在不知道哪個犄角旮旯里,讓讀者踏破鐵鞋無覓處。最典型的莫屬BJT輸入電阻rbe的計算公式,不是順理成章地放在BJT一節里,而是藏在放大器不知道那一章里。rbe計算公式,分立元件放大器用,集成放大器也要有,差不多一多半習題都要用它,結果千呼萬喚它就是不出來,結果很多學生都不會用,結果很多考生都不及格,結果現在很多模電書乾脆把rbe作為一個已知條件直接給出來,難算,就不算了,結果把學生都糊弄了!
理由其三,技術指標參數嚴重短缺。例如BJT放大器工作點如何設置,究竟能得到多大的最大不失真輸出電壓幅度,都沒有完善的答案。
理由其四,概念定義錯誤,使讀者百思不得其解。錯誤最典型的莫如串聯反饋與並聯反饋。中學本來講串聯是相加,到了大學到了模電課,卻又暗示串聯是相減。而且只是暗示,從來不說明了!同樣一個概念,大學講的與中學講的大相徑庭,讀者如入雲里霧里,不知所措!
理由其五,丟三落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典型的如反饋中的相移,只知道前向通道相移φa及反饋通道相移φf,比較環節顯而易見的可能的相移卻被忘得一干二凈!
串聯反饋的自相矛盾、漏洞百出的定義,加上比較環節顯而易見的可能的相移被忘得一干二凈,使得目前模電教材的反饋部分最折騰人!
理由其六,內容陳舊,與實際嚴重脫節。例如差分放大器調零方式,本來流行的是高效率的並聯調零,落後的串聯調零早已經被淘汰。但是目前模電教科書只介紹落後的串聯調零。
傳統模電書毛病太多了,不說了,有問題請發私信繼續聊。
這些錯誤缺陷,恰恰都是來自國外模電教材,清華大學的模電書也是如此。
特此聲明,童詩白前輩為我國電子技術教科書建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是誰也不能指望一個人幹完所有的工作。所以本人不願意驚動他老人家,所以寫「清華大學的模電書」
推薦《模擬電子技術簡明教程》(元增民),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該書介紹了比較環節相移φc,關於反饋分析與設計的3φ法,使復雜的反饋分析計算變得如履平地。該書封底「本書特色」如下:
1、說理透徹。如硅二極體正向壓降0.4~0.8V及溫度系數-2mV/ºC都娓娓道來。
2、棄遠抄近。如把二極體當成電源配合熊仔爬山法計算PN結電路如履平地。
3、知識點多。如放大電路輸出范圍上下限頻率效率等一參數九指標樣樣齊全。
4、人無我有。如放大器臨界偏置電阻及電壓計算使偏置分析設計似閑庭信步。
5、人有我精。如BJT三種組態放大器三大放大倍數計算公式已統一好記好用。
6、計算迅捷。如放大器上下限頻率計算已採用一種誤差<2%的高精近似方法。
7、分析簡便。如加減反饋思路及相位移法使很煩人的反饋分析設計易如反掌。
8、針對性好。如多級放大器電壓放大倍數演算法Au=Auo1Au2為注電考試所用。
其中反饋計算的相位移法就是3φ法。
用該書為大學生上模電課,學生不僅能學到很多知識點,而且能考高分。
用該書為大學生進行考研培訓,很多考生都考到了90分高分。
用該書為注冊電氣工程師職業資格考試進行模數電考前培訓,已經獲得很好的效果。第一年,很多14級學員參加2014年考試,就已經獲得了70~80分的高分,及格線55分,將以前的模數電拉低總分改為了提升總分。
㈡ 學習硬體主要指學習些什麼模數電嗎最基本的又是哪些 模塊謝謝
其實,模擬、數字電路內容相當的豐富,只不過你沒有潛心去學習。
當你把一樣東西學的自認為不錯時,就把注意力轉移到細節上,這是你就會發現原來自己還有很多東西不清楚,甚至於說根本就不知道(不信你試試),有些東西即使你知道也不見得你能清清楚楚的解釋出來。我信奉一句話:踏實做事,誠信做人!這踏實體現在哪呢?就體現在你對自己該做的事和要做的事是否清楚。
也許你並不缺乏實力與能力(其實高手都是),但往往缺乏一種踏實勁,你就有可能被拒之門外!
有一句話說得好:細節決定成敗!不假,要與高手過招,必定要注重細節,否則你會敗得體無完膚!
這就是思想!在與別人實力相當時,唯一能讓你脫穎而出的就是你做人做事的思想!所以,看電路,要看設計者的設計思想在哪?設計電路要找到決定所要設計的電路成敗的細節在哪?
還有就是你說你對數字電路不怎麼重視,我想說的就是,這對你來說真是一種損失。學習數字電路不僅僅是學習其應用,更重要的是學習其中的設計思想,他為什麼要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好處有哪些?這些你都想過嗎?有些邏輯思想不光對你的專業知識有作用,也許還會對你做其他的事有所啟發。這是真的,思想的廣度和學士的深度決定一個人看問題的高度!
不錯,單片機功能是強大,但離開了門電路和觸發器,它啥也不是!
硬體最基本的就是模電、數電、單片機,再高一點就是CPLD/FPGA、DSP。不管怎樣扎實的基本功很重要嗎,很重要!!!
不知道我說的話是不是有點重,可這是我的真實體會!我在學習過程中,時刻銘記著這三點:扎實的基本、勤奮的實踐、正確的思想!
好了,就說這些吧。希望對你有所啟發!謝謝!
㈢ 電路分析基礎重要嗎 比起模電和數電
和你學習的學科有關,看你是什麼專業的嗎,不同專業它的重要的程度也不同,你的專業應該和電力有關,那麼一些基本的電路知識還是要知道的。
㈣ 用Altiumdesigner需要數模電和電路基礎的知識嗎
使用用Altiumdesigner,不僅是需要數、模電的電路基礎知識,還要有一定的電路設計能力,否則即使把這軟體操作得很熟練也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㈤ 單片機總說要求模數電,具體要求什麼模數電呢
模數電是三門課:抄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電路基礎。
這三門課相輔相成,真正實際應用單片機時缺一不可。
比如,你說的電源,就用到了電路基礎,而採集涉及面就廣啦,你想採集數據,首先得把電路板設計好,設計電路板就用到了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路。
㈥ 模擬電路基礎知識是什麼
模電就是處理模擬電子信號的東西(連續變化的電子信號,就像溫度的回連續變化一樣),其實說全答面點,模電包括「低頻電子」和「高頻電子」,普通電子專業的模電教材是低頻的,而高頻有專門的教材。 初學者先學低頻吧...... 這個知識就太多了,因為信號是很復雜的,用到的東西當然多了...... 其實放大就是模電里很核心的一塊內容的,不要單純地去理解「放大」,要按照用途來理解,比如阻抗變換等等.... 其實對於初學者,能把二極體、三極體的原理與電路弄清楚就OK了,再適當地接觸下電容和電感,把它們的典型電路和原理弄清楚了,模電就學成了....
㈦ 學習電路,數模,電模
你還是初中生,建議不要急於求成,初中學到的知識很難完成復雜的電路計算。如果你是無線電愛好者,建議動手從小製做開始。
電子技術理論是很系統、很專業的知識,目前的初中生怕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系統地學習,升到高中就更沒有時間了。
我給個建議:可以訂閱《電子報》、《電子世界》這樣的初級電子讀物,這些刊物上有很多適合初學者製做的套件出售廣告和指導趣味製做的文章,通俗易懂,不需要太多的理論知識。感性上有了認識,回頭再學理論課程會大大提高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水平,做為入門讀物非常合適。要知道,單學理論是非常枯燥的事情。
我的建議不知是否適合你的要求。
㈧ 學習數電和模電之前是不是要先學會電路分析呢。還有看這些書的時候該怎麼看效果最好
基本的電路分析知識還是要熟練的,邱關源、夏承銓他們的都不錯,熟悉基本的電路定律如基爾霍夫電壓電流定理、節點電壓、網孔電流、支路電流等方法分析電路、疊加定理、替代定理等之後,看模數電就方便多了,以後可以邊學習模數電變查閱電路分析,畢竟電路分析中有些方法不會一下子用完的。
㈨ 什麼是數模電
數模電是指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
現代的數字電路由半導體工藝製成的若干數字集成器件構造而成。邏輯門是數字邏輯電路的基本單元。存儲器是用來存儲二進制數據的數字電路。從整體上看,數字電路可以分為組合邏輯電路和時序邏輯電路兩大類。
模擬電路是指用來對模擬信號進行傳輸、變換、處理、放大、測量和顯示等工作的電路。模擬信號是指連續變化的電信號。模擬電路是電子電路的基礎,它主要包括放大電路、信號運算和處理電路、振盪電路、調制和解調電路及電源等。
(9)模數電路基礎擴展閱讀:
數字電路的分類:
1、組合邏輯電路
簡稱組合電路,它由最基本的邏輯門電路組合而成。特點是:輸出值只與當時的輸入值有關,即輸出惟一地由當時的輸入值決定。電路沒有記憶功能,輸出狀態隨著輸入狀態的變化而變化,類似於電阻性電路,如加法器、解碼器、編碼器、數據選擇器等都屬於此類。
2、時序邏輯電路
簡稱時序電路,它是由最基本的邏輯門電路加上反饋邏輯迴路(輸出到輸入)或器件組合而成的電路,與組合電路最本質的區別在於時序電路具有記憶功能。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數字電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模擬電路
㈩ 模擬電路與電路基礎有什麼區別哪個難
模擬和數字主要是對於信號來說的,模擬信號對應的是模擬電路,數字信號對應回的是數字電路。答
(但是歸根結底都是模擬信號。因為即便數字的0,1比如0-0.7V我們認為是數字0但本質是一個模擬的電壓范圍。而且我們用的很多數字電路晶元我們認為是數字電路而做晶元的時候處理的是模擬信號。所以關於模數電的關系即便資深的工程師也應該說不明白)。
普遍認為模擬更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