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磁爐檢鍋電路圖
2B 1腳輸出的同步脈沖還經R27送往單片機的PAN端,作為鍋具檢測信號。如果爐面上放有版材質符合要求的鍋權具,由於諧振時的能量被鍋具吸收,則諧振時間短,脈沖個數少,否則脈沖個數多,單片機便可根據PAN端輸入的脈沖個數來判定爐面上是否放有鍋具。
另外,在啟動加熱時,單片機PAN端輸出檢鍋脈沖,作為起振信號
B. 電磁爐檢鍋電路是哪個部分
對於有電流互感器的電磁爐,檢鍋電路比較好找到,對於沒有電流互感器的電磁爐,它的檢鍋原理是什麼,怎樣找到檢鍋電路呢?
1 電流互感器檢鍋:經檢鍋變壓器次級感應出隨次級電流大小而同步變化的電壓。經全橋整流,濾波。電阻分壓,再濾波後送到CPU相應功能腳上檢測。在無鍋時,線盤和諧振電容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慢,流過檢鍋變壓器次級電流較少,檢鍋變壓器次級電壓就低,CPU判斷無鍋。有鍋時,有合適材質的鍋具的加入,線盤和諧振電容器的震盪阻尼加大,能量衰減快,在檢鍋變壓器初級變化的電流大,在次級感應出的電壓就增大,CPU判斷有鍋。
2 脈沖檢鍋電路:IBGT的C極高壓脈沖經電阻分壓後,送到LM339內部的一放大器的反向輸入腳。而同向輸入腳由電源電阻分壓,輸入一固定的電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比較強。在1腳輸出與6腳相位相反的同步脈沖,送到CPU相應的檢測功能腳上。無鍋具時,線盤和諧振電容器的**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長。在單位時間內,脈沖個數少,在有鍋具時,鍋具的阻尼加入,能量衰減很快,單位時間內脈沖的個數,就比無鍋具時要多。這樣在比較強的1腳也就輸出了同步的脈沖。CPU根據脈沖數量的多少來判斷是否有合適材質的鍋具。
你看看這樣你滿意了嗎。
C. 電磁爐維修說檢鍋是什麼意思
就是電磁爐在加熱前先用試探脈沖檢查爐面是否有符合要求的鍋具,有的話才會開始加熱。這個檢測過程就稱之為"檢鍋"
D. 電磁爐不檢鍋,求解
電磁爐不檢鍋可能原因如下:
1、線盤鍋底檢測電阻和IGBT溫度檢測電阻損壞
2、主板底部某焊點虛焊
3、300V 濾波電容不良造成主電壓過低而使同步電路檢測到的電壓不正常。
4、同步電路的大功率電阻損壞或變質(330K 470K或820K電阻)導致檢測電路不正常,(美的電磁爐案例:R29 3901貼片電阻擊穿拆個330歐換上OK),可調電阻(最大)500歐姆;D1; D12
5、PWM 脈沖信號失常而不檢鍋。重點檢查同步電路(LM339的⑥⑦腳外圍元件,如:絛綸電容(2A222J))、PWM驅動脈沖迴路(R12至IGBT控制極之間,特別注意C9、C10)
6、長排線發霉,銹,都會引起接觸不好,也都會引起不檢鍋。
7、檢鍋電路的一個1KV的瓷片電容漏電造成不檢鍋
8、微處理器MCU損壞。
請自查必要的時候可尋求專業人士前來處理.
E. 電磁爐檢鍋感測器
你所說的檢鍋感測器如果是說線盤中間那個東西,那就錯了,那個並不是檢鍋感測器,那個只是鍋底溫度熱敏電阻,只有在鍋底溫度過熱時起過熱保護作用,當然不安裝不會工作的原理是受到MPU的故障檢測,並不與檢鍋有關。
例如:一電磁爐的鍋底溫度熱敏電阻斷了,用10K普通電阻應急代替,試機正常
檢鍋原理:
檢鍋分電流檢鍋(大多數國產機常用)和高壓脈沖檢鍋(尚朋堂常用)兩種。電流檢鍋是通過電流互感器(就是板上一個象小變壓器的東東,其初級很粗的一匝)來檢測工作電流大小,電流達到某值視為有鍋。這里給你一個小經驗:在修好主板,特別是換IGBT後,為了檢測整機工作是否正常,避免再次損壞昂貴的IGBT,你可在接線圈位置接入100W-200W的燈泡,將互感器次級經二極體整流後的輸出端通過1K的電阻接到5V端,以模擬有鍋狀態,選擇不同的檔位或溫度看燈泡亮度是否變化以確定整機工作是否正常,若燈泡常亮證明IGBT處於常通狀態,還需仔細檢修。
高壓脈沖檢鍋是通過測IGBT的C極脈沖數以確定是否處於欠阻尼(空載)狀態,若大於9個視為欠阻尼(無鍋),小於5個視為有鍋。某些機型兩種都採用。
至於驅動部分,這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的,但國產就大多數是採用8050和8550分列件組成,個別採用TA8316集成塊,理解起來不難。需注意:IGBT損壞後必須檢查驅動部分,否則......
另:不檢鍋一般是大一點的電阻壞了。
1 電流互感器檢鍋:
經檢鍋變壓器次級感應出隨初級電流大小而同步變化的電壓。經全橋整流,濾波。電阻分壓,再濾波後送到CPU相應功能腳上檢測。
在無鍋具時,線盤和諧振電容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慢,流過檢鍋變壓器初級電流較少,檢鍋變壓器次級電壓就低,CPU判斷無鍋。有鍋具時,由於有合適材質的鍋具的加入,線盤和諧振電容之間的震盪阻尼加大,能量衰減快,在檢鍋變壓器初級變化的電流大,在次級感應出的電壓大,CPU判斷有鍋。
2 脈沖檢鍋電路:
IBGT的C極高壓脈沖經電阻分壓後送到LM339內部的一放大器的反向輸入腳。而同向輸入腳由電源經過電阻分壓,輸入一固定的電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比較器。在1腳輸出與6腳相位相反的同步脈沖送到CPU相應的檢測功能腳上。
無鍋具時,線盤和諧振電容的自由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長。在單位時間內,脈沖個數少,在有鍋具時,由於鍋具的阻尼加入,能量衰減很快,單位時間內脈沖的個數就比無鍋具時要多很多。這樣在比較器的1腳也就輸出了同步的脈沖。CPU根據脈沖數量的多少來判斷是否有合適材質的鍋具
例如:1,西門子報警不加熱,該機無電流檢測變壓器,檢鍋靠脈沖個數,測諧振電容容量僅為110N,換新270N後排除故障。
2,一台萬寶C18A電磁爐,原來是不檢鍋,查到盤線圈熱端一隻電阻330K/2W開路,換後現在能檢鍋,但就是不能加熱,LM339也換了,還是不見效,全橋測量是好的,IGBT也是好的,大電阻也都測了,諧振電容的容量原機的是0.27uF的實測是0.258uF 換了個0.287uF的也是一樣,現在發現一個新問題,就是將鍋抬起來約5--7mm就能加熱了,把放線圈盤的3個柱子剪矮點,注意要一致.
4,萬寶牌DC2-12型電磁灶,接通市電,即報警,不能加熱工作
檢查功率驅動和輸出電路未見異常。於是把相關檢測點用導線引至機外,用DT890D數字萬用表測得12V電源電壓正常;A3-2(四電壓比較器C339C)的4腳、5腳均為0.6V左右,而2腳幾乎無電壓,不正常,說明間歇脈沖發生器振盪失常。把主電路板卸下來檢查發現:(分壓取樣色環電阻2R79變值(減小,標稱為82kΩ);(2)反相電壓輸入端濾波電容2C18漏電且焊點有裂紋;(3)輸往2A3-3脈寬調制電路的電壓濾波電容2C19漏電,用同規格元件更換後裝機通電試機,機器恢復正常。
5,萬寶-2T 主板DCL_B2.6 通電顯示E4 代碼表示電源電壓低,打開看到主板上有水,仔細清洗後故障不變,測MPU13腳電壓檢測供電電阻470K 1W開路,MPU型號:MC908QY4CPE ZRCTJZ0533 順道查得300V+線盤腳300K+300K到339的9腳電阻開路一支,線盤另一端兩路300K+300K分別到339的八腳和四腳開路三支,全部換新後通電顯示E0,放鍋燒水正常.
6,萬寶-2T 通電報警不加熱,線盤300V端檢測電阻300K*2中開路了一支,更換後正常
F. 電磁爐感應不到鍋,也就是不檢鍋,是什麼原因
檢不到鍋,有報警聲
故障分析:
造成此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同步電路,浪涌保護電路,檢鍋電路,驅動電路,IGBT高壓保護電路以及PWM信號電路。
(一)、同步電路故障
檢查步驟:
①在待機接線圈盤的情況下,用萬用表測量U1—LM339的8腳與9腳的工作電壓,(8腳為1.75V,9腳為1.9V),如果電壓不正常,請檢查R18、R1、R4、R239、C214、C209、D213,把有問題的元器件更換,故障可排除。如果以上2個引腳的電壓正常,那我們再測量U1--LM339的第14腳的電壓是否為高電平,電壓值為1.23V。如是低電平,就表示U1已經損壞(在這里排除PWM信號電路的故障)。
②如果是高電平,請用一條導線把9腳接地,再測量14腳的電壓是否為低電平,如果還是高電平,就表示U1--LM339已經損壞,換上同型號同規格的U201--LM339,上電試機正常,故障排除。
(二)、浪涌保護電路故障
故障分析:
出現浪涌保護一般是電源中僅僅幾百萬分之一秒時間內的一種劇烈脈沖,為了保護IGBT不受損壞保護電路會輸出一個低電平使IGBT停止工作,當浪涌過後電路會自動恢復正常。
檢查步驟:
①首先測量U2--LM339的13腳是否為高電平,如果是高電平,就表示浪涌保護電路沒有動作。如果是低電平,就表示浪涌保護電路已經動作(這個引腳與IGBT高壓保護電路的輸出腳相接通,在這里是排除IGBT高壓保護電路的故障所作的分析)。我們再測量U2的11腳電壓是否為3V,10腳的電壓是否比11腳的電壓低(10腳的電壓為2.51V),如果是,就表示U2—LM339已經損壞,更換後故障可排除。如果U202的6,7腳電壓不正常,請檢查R5,C22,R6,D206,D207,C206,C207,C217,R218,R223是否正常,把不正常的元器件更換,故障可排除。
②如果測量到U2的14腳電壓只有0.3V,第11腳的電壓又大於10腳的電壓,我們再測量主IC的1腳的電壓是否低電平,如果是,就表示主IC已經損壞。更換上新的IC後故障可排除。
G. 電磁爐檢鍋電路怎麼維修
主要查線盤兩端到晶元所連接的大功率電阻易開路,
H. 怎樣找到電磁爐的檢鍋電路
懶得打字還是網路方便1
電流互感器檢鍋:經檢鍋變壓器次級感應出隨初級電流大小而同步變化的電壓。經全橋整流,濾波。電阻分壓,再濾波後送到CPU相應功能腳上檢測。在無鍋具時,線盤和諧振電容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慢,流過檢鍋變壓器初級電流較少,檢鍋變壓器次級電壓就低,CPU判斷無鍋。有鍋具時,有合適材質的鍋具的加入,線盤和諧振電容的震盪阻尼加大,能量衰減快,在檢鍋變壓器初級變化的電流大,在次級感應出的電壓大,CPU判斷有鍋。2
脈沖檢鍋電路:IBGT的C極高壓脈沖經電阻分壓後送到LM339內部的一放大器的反向輸入腳。而同向輸入腳由電源電阻分壓,輸入一固定的電壓。這樣就構成了一個比較器。在1腳輸出與6腳相位相反的同步脈沖送到CPU相應的檢測功能腳上。無鍋具時,線盤和諧振電容的**震盪時間長,能量衰減長。在單位時間內,脈沖個數少,在有鍋具時,鍋具的阻尼加入,能量衰減很快,單位時間內脈沖的個數就比無鍋具時要多。這樣在比較器的1腳也就輸出了同步的脈沖。CPU根據脈沖數量的多少來判斷是否有合適材質的鍋具。
I. 有個電磁爐,不檢鍋是什麼壞了
電磁爐不檢鍋的原因如下:
1、線盤鍋底檢測電阻和IGBT溫度檢測電阻損壞
2、主板底部某焊點虛焊
3、300V 電容不良造成主電壓過低而使同步電路檢測到的電壓不正常。
4、同步電路的大功率電阻損壞或變質導致檢測電路不正常
5、PWM 脈沖信號失常而不檢鍋。重點檢查查同步電路(LM339的⑥⑦腳外圍元件)、PWM驅動脈沖迴路(R12至IGBT控制極之間,特別注意C9、C10)
6、長排線發霉,銹,都會引起接觸不好,也都會引起不檢鍋。
7、微處理器MCU損壞對不檢鍋的電磁爐,我把常見的故障歸為以下三類:
1、300V 濾波電容不良造成主電壓過低而使同步電路檢測到的電壓不正常。
2、同步電路的大功率電阻變質或開路導致檢測電路不正常。
3、PWM 脈沖信號失常而不檢鍋。(檢查PWM脈沖的方法簡單,論壇上也有介紹過,就是找一小型的變壓器,在初級上接一隻發光二極體,放在電磁爐的發熱盤上後開機,發光二極體有閃光說明PWM脈沖正常,無反應則不正常)
1、先找到兩驅動管的基極,再看其與LM339的哪個腳相連。
2、根據LM339的內部框圖可以看到與其相關的另外兩個腳,這兩個腳必定有一個是通往MCU的,通往MCU的這一腳就是 PWM脈沖信號的輸入腳。
3、找出該腳後問題就簡單了,下一步可先斷開二極體 後測量MCU輸出的PWM脈沖信號是否來判定故障位置。到這里後,其它具體的檢測步驟就不用再說了,相信有一點基礎知識的朋友都知道該怎麼去查了。
4、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1與5腳),1腳與6、7腳相關,如6、7腳的電壓產生變化,那麼1腳的電壓也會隨之變化,PWM 脈沖信號必然會受到影響。最常見的也就是這個問題,就是6、7腳之間的絛綸電容(2A222J)不良造成不檢鍋。
電磁爐不檢鍋:
查貼片元件[電阻,電容。]是否正常?
互感器次級輸出的檢鍋電壓是否正常?
300V 電壓是否正常?
主諧振電容容量是否正常?
高壓降壓限流電阻是否正常?
微處理器時鍾振盪電路是否正常?
祝你成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