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簡易紅外遙控電路解說
你想問什麼?。。
=============
您這叫方框圖,不叫電路。。怎麼說?好歹上網找個電路來吧?
=============
沒有具體電路誰也說不了,方框圖啥用都沒有。。
㈡ 紅外遙控器的原理是什麼
可以看看這個:
遙控器主要由形成遙控信號的微處理器晶元、晶體振盪器、放大晶體管、紅外發光二極體以及鍵盤矩陣組成。其工作原理如下 微處理器晶元IC1內部的振盪器通過2、3腳與外部的振盪晶體X組成一個高頻振盪器,產生高頻振盪信號(480kHz)。此信號送入定時信號發生器後產生40KHz的正弦信號和定時脈沖信號。正弦信號送入編碼調制器作為載波信號;定時脈沖信號送制掃信號發生器、鍵控輸入編碼器和指令編碼器作為這些電路的時間標准信號。
IC1內部的掃描信號發生器產生五中不同時間的掃描脈沖信號,由5~9腳輸出送至鍵盤矩陣電路。當按下某一鍵時,相應於該功能按鍵的控制信號分別由10~14腳輸入到鍵控編碼器,輸出相應功能的數碼信號。然後由指編碼器輸出指令碼信號,經過調制器調制在載波信號上,形成包含有功能信息的高頻脈沖串,由17腳輸出經過晶體管BG放大,推動紅外線發光二極體D發射出脈沖調制信號。
㈢ 紅外線遙控器電路圖
這網寫的是最簡單的紅外線遙控器
可以點:圖2-97、2-98……來看圖
去http://www.leyuandz.com/farc/zuijiandanhongwaifasheqi.asp上看
圖2-97是紅外線發射機的電路圖。由圖可見,它是用較少元件組成的多諧振盪電路,輸出頻率由R2(100KΩ可調電阻)控制
。這些元件使輸出信號的占空比值約為1:1。換句話說,紅外發射二極體的導通時間大約等於關斷時間。
電阻R4控制著PH303發射二極體的輸出電流,並且把這電流調在稍低於100mA。由於PH303二極體有50%的時間是斷電,所以
二極體平均電流低於50mA。
圖2-98是接收機電路圖,PH302為紅外線接收二極體,它以反向偏壓的方式工作,由R1提供反向偏壓,通常,流經PH302的
電流只是微弱的電流。不過,每逢它接收到來自發射機的每個紅外輻射脈沖時,就有一個增強電流的脈沖流經該電路。這個脈沖
就在R1和PH302的連接點產生小電壓脈沖,然後由C2耦合到第一級放大器的輸入端。
事實上,當使用遙控系統,距離、范圍接近最大界限時,電壓脈沖幾乎峰至峰(Vp-p)值低於1mV。故此,需要有相當大的
放大倍數,才可把信號電平提升到可以控制繼電器的水平。
全部都屬共射極放大器、VT1、VT2、VT3提供超過40dB的電壓增益,VT2隻有較低的增益,這是因R0引入了負迴路之故。
信號經VT2放大後,輸出信號經二極體VD1、VD2整流,並由C5平滑而產生DC(直流)信號,使VT3導通。
選擇元件時,關鍵是紅外線發射、接收二極體。發射管PH303有窄角度和廣角度兩種規格:窄角度紅外線發射二極體指其管
芯製作時反射錐體(拋物面)角度很小,但它有很強的方向性,作用距離也較遠;反之,寬(廣)角度紅外發射二極體作用距離
較近,但作用面積較大。
其他元件按圖示選用即可。
調試比較簡單,兩機同時通電後,按下發射機控制開關S鍵,電路起振工作,微調R2電阻器,同時將PH303大致對著接收機中
PH302接收管方向。調節R2時,聽到繼電器吸合聲就行了。由於接收機對發射頻率沒有特別要求,所以稍微調節R2就可使接收機中
的繼電器吸合。
兩機正常工作情況下,使用窄角度紅外發射管時,遙控距離大於8m,角度小於30度。
此遙控器可用在兒童玩具、照相機快門遙控及家電遙控等。缺點是穩定性較差,易受其他連續光源干擾。
㈣ 求 遙控器中紅外發射模塊的電路圖
首先要產生38KHz的脈沖(用F1表示)電路,這可以用與非門或者運放做,讓後要對著版38KHz的脈沖進行調制,這也可以用與權非門進行簡單的ASK(幅度鍵控)調制。紅外收發電路中最關鍵的問題就是這調制問題。應為這是收發雙方必須共同遵循的協議。當然,如果只是簡單的幾個按鍵,那可以用PT2262和PT2272擔任著調制解調的問題。你現在是從無線RF遙控上加紅外,那可能好辦多了。
如果你的RF遙控器用的是FSK調制的話。那隻要將你那遙控器發射電路前的載波信號電路找到,那部分電路的輸入信號應該就是經過調制的基帶信號(用F0表示)了。再將F0和F1相與非。輸出的信號F2。將F2信號用三極體放大來驅動紅外發射二極體。也可以非門輸出的信號直接驅動發射二極體,可能驅動功率有限。與非門晶元可以用7400。
㈤ 紅外發射 和接受電路的原理圖
遙控接收工作原理
遙控器部分:
遙控器部分的工作原理較為簡單,主要就是編碼IC通過三極體進行放大調變,然後將此電信號(脈沖波)經有紅外發射管(940nm波長)轉變為光信號發射出去。
現在國產遙控器的電路主要有:455K晶振,編碼IC,放大三極體,發射管等主要幾個電子原件組成,2節3V電池驅動;但目前一些國際大廠所用的遙控器,其編碼IC內已包括了晶振和放大三極體,電路設計更加方便,且只需要1節電池驅動,更加環保。
(5)紅外遙控電路擴展閱讀:
紅外是紅外線的簡稱,它是一種電磁波。它可以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自1800年被發現以來,得到很普遍的應用,如紅外線滑鼠,紅外線列印機,紅外線鍵盤等等。紅外的特徵: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自然界中的一切物體,只要它的溫度高於絕對溫度(-273℃)就存在分子和原子無規則的運動,其表面就不斷地輻射紅外線。紅外線是一種電磁波,它的波長范圍為760nm~ 1mm,不為人眼所見。紅外成像設備就是探測這種物體表面輻射的不為人眼所見的紅外線的設備。它反映物體表面的紅外輻射場,即溫度場。
注意:紅外成像設備只能反映物體表面的溫度場。
對於電力設備,紅外檢測與故障診斷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探測被診斷設備表面的紅外輻射信號,從而獲得設備的熱狀態特徵,並根據這種熱狀態及適當的判據,作出設備有無故障及故障屬性、出現位置和嚴重程度的診斷判別。
為了深入理解電力設備故障的紅外診斷原理,更好的檢測設備故障,下面將初步討論一下電力設備熱狀態與其產生的紅外輻射信號之間的關系和規律、影響因素和DL500E的工作原理。
紅外線通信技術適合於低成本、跨平台、點對點高速數據連接,尤其是嵌入式系統.
紅外線技術的主要應用:設備互聯、信息網關.設備互聯後可完成不同設備內文件與信息的交換。信息網關負責連接信息終端和互聯網.
紅外通訊技術已被全球范圍內的眾多軟硬體廠商所支持和採用,目前主流的軟體和硬體平台均提供對它的支持.紅外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在移動計算和移動通訊的設備中.
紅外傳輸是一種點對點的傳輸方式,無線,不能離的太遠,要對准方向,且中間不能有障礙物也就是不能穿牆而過,幾乎無法控制信息傳輸的進度;IrDA已經是一套標准,IR收/發的組件也是標准化產品。
㈥ 求一個最簡單的紅外遙控器電路圖,原件越少越好。
你需要幾個按鍵的,我這里有個四按鍵的發給你。
㈦ 紅外遙控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先講下紅外線。紅外線又稱紅外光波,在電磁波譜中,光波的波長范圍為0.01um~1000um。根據波長的不同可分為可見光和不可見光,波長為0.38um~0.76um的光波可為可見光,依次為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光波為0.01um~0.38um的光波為紫外光(線),波長為0.76um~1000um的光波為紅外光(線)。紅外光按波長范圍分為近紅外、中紅外、遠紅外、極紅外4類。紅外線遙控是利用近紅外光傳送遙控指令的,波長為0.76um~1.5um。用近紅外作為遙控光源,是因為目前紅外發射器件(紅外發光管)與紅外接收器件(光敏二極體、三極體及光電池)的發光與受光峰值波長一般為0.8um~0.94um,在近紅外光波段內,二者的光譜正好重合,能夠很好地匹配,可以獲得較高的傳輸效率及較高的可靠性。
然後這是紅外遙控的原理,紅外遙控的發射電路是採用紅外發光二極體來發出經過調制的紅外光波;紅外接收電路由紅外接收二極體、三極體或硅光電池組成,它們將紅外發射器發射鵰紅外光轉換為相應的電信號,再送後置放大器。
發射機一般由指令鍵(或操作桿)、指令編碼系統、調制電路、驅動電路、發射電路等幾部分組成。當按下指令鍵或推動操作桿時,指令編碼電路產生所需的指令編碼信號,指令編碼信號對載體進行調制,再由驅動電路進行功率放大後由發射電路向外發射經調制定指令編碼信號。
接收電路一般由接收電路、放大電路、調制電路、指令解碼電路、驅動電路、執行電路(機構)等幾部分組成。接收電路將發射器發出的已調制的編碼指令信號接收下來,並進行放大後送解調電路,解調電路將已調制的指令編碼信號解調出來,即還原為編碼信號。指令解碼器將編碼指令信號進行解碼,最後由驅動電路來驅動執行電路實現各種指令的操作控制(機構)。
㈧ 紅外遙控電路圖及工作原理
一般紅外遙控抄器是將38KHz~40KHz的頻襲率作為載波的頻率,然後再將所需要發射的數據以OOK的形式調制到這個載波上並發射出去.
因此,從原理上來說,這種發射電路需要兩個部分:載波產生部分,信號調制部分.
若是用分立元件來做的話,則載波可以用一個任意的振盪器來產生,只要頻率是38KHz~40KHz就成,當然占空比最好是50%.而調制,則可以直接用一個三極體就行了,例如用NPN三極體的話,則可以將載波串聯紅外管再接到三極體的C,然後三極體的B接所要發送的數據源,而三極體的E則接GND,這樣就可以完成OOK方式的調制了.
㈨ 求一個最簡單的紅外遙控電路高分。
你好:
——★1、電路圖中的右上角,是12V繼電器觸點的符號。K1是12V繼電器的線圈。
——★專2、這個紅外線發射、接屬收電路圖,是最簡單的。但需要專用的紅外光敏管(圖中的Q1),否則會出現嚴重的(普通光線)干擾。
——★3、控制「LED做出反應」不需要繼電器。請看附圖。
——★4、原圖中「OUTPUT」是輸出的英文,是繼電器的觸點。
㈩ 紅外線遙控器的原理是什麼
紅外線遙控器的原理比較簡單,就是通過遙控里的紅外發射管把信號換成不可見的紅外線發出去,然後被遙控的物體接里的紅外線接收頭接收到紅外線然後轉成信號,然後信號就能控制物體了,當然這個過程涉及到很多配件和原理,不能詳細一一說清楚,就簡單說說紅外線部分吧。
:紅外遙控系統主要分為調制、發射
和接收三部分,如下圖所示:
調制:紅外遙控發射數據時採用調制的方式,即把數據和一定頻率的載波進行「與」操
作,這樣可以提高發射效率和降低電源功
耗。調制載波頻率一般在30khz
到60khz
之間,大多數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
的方波,如圖所示,
這是由發射端所使用的455kHz
晶振決定的。在發射端要對晶振進行整數分頻,分頻系數一
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發射系統:目前有很多種晶元可以實現紅外發射,可以根據選擇發出不同種類的編碼。
由於發射系統一般用電池供電,這就要求晶元的功耗要很低,晶元大多都設計成可以處於休
眠狀態,當有按鍵按下時才工作,這樣可以降低功耗晶元所用的晶振應該有足夠的耐物理撞
擊能力,不能選用普通的石英晶體,一般是選用陶瓷共鳴器,陶瓷共鳴器准確性沒有石英晶
體高,但通常一點誤差可以忽略不計。紅外線通過紅外發光二極體(LED)發射出去,紅外發
光二極體內部材料和普通發光二極體不同,在其兩端施加一定電壓時,它發出的是紅外線而
不是可見光。最簡單電路,選用元件時要注意三極體的開關速度要快,還要考慮到LED
的正向
電流和反向漏電流,一般流過LED
的最大正向電流為100mA,電流越大,其發射的波形強
度越大。這個電路有一點缺陷,當電池電壓下降時,流過LED
的電流會降低,發射波形強
度降低,遙控距離就會變小。
而射極輸出電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兩個二極體把三級管基極電壓鉗位在1.2V
左右,因此
三級管發射極電壓固定在0.6V
左右,發射極電流IE
基本不變,根據IE≈IC,所以流過LED
的電流也基本不變,這樣保證了當電池電壓降低時還可以保證一定的遙控距離。
接收:紅外接收電路通常被廠家集成在一個元件中,成為一體化紅外接收頭。內部電路
包括紅外監測二極體,放大器,限副器,帶通濾波器,積分電路,比較器等。紅外監測二極
管監測到紅外信號,然後把信號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脈沖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
而不論紅外發射器和接收器的距離遠近。交流信號進入帶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可以通過
30khz
到60khz
的負載波,通過解調電路和積分電路進入比較器,比較器輸出高低電平,還
原出發射端的信號波形。注意輸出的高低電平和發射端是反相的,這樣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接
收的靈敏度。
這段文字是從網路文庫里的《紅外接收頭入門寶典
》http://wenku..com/view/911889d484254b35eefd3419.html?s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