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共陰極數碼管驅動電路

共陰極數碼管驅動電路

發布時間:2021-03-14 01:01:08

1. 設計一個能驅動七段共陰極LED數碼管的解碼電路,我的解碼器無法控制數碼管是怎麼回事

你是用74138晶元及與非門晶元嗎?
1)電路通過開關作為138的A、B、C的輸入信號,版開關閉合時輸入高電權平,而開關斷開後應該輸入低電平,因此A、B、C端需要各連接一個電阻到地才是;
2)你用與非門構成的七段解碼電路,都做對了嗎?,如使A=1的開關閉合後,Y1輸出低電平,經過與非門就是輸出高電平,此時應該顯示 1,就是有c、d兩個欄位輸入=高電平,可你都怎麼做的呢;

2. 數碼管共陰極應用電路

不對的,你這樣接法共陽的可以亮,控制端P0口輸出低電平,共陽數碼管發光,要是用共陰的你不能用PNP來做驅動管,當P2.0口輸出低電平時,Q1導通,公共端和正極接通,就不是接陰極了

要是選擇共陰數碼管,你這個圖中P0口需要高電平點亮

總結:共陰是控制輸出高---公共端接地
共陽是控制輸出低---公共端接正

不知道這樣你能理解不

3. 用什麼三極體驅動共陰極數碼管

不知道你說的是位驅動還是段驅動?如果是段驅動對於共陰極數碼管用PNP管比較方便,可以選8550,如果是位驅動則用NPN管比較方便,9013或8050都行,9011電流30mA偏小,只能驅動一、兩位數碼管,8550是PNP管,用它來作共陰極數碼管驅動電路要麻煩些。

4. 單片機驅動共陰極數碼管

你這種用三極體的電路,是實物是可以的。但是模擬就不行了,是錯誤的。
還是去掉三極體吧,既然你都知道:不用三極體直接連管腳時卻能正常顯示。那就這么做啊,何苦還用三極體哪,這是模擬,不是實物,是有區別的。好使的不用,不好使還用,這不是較勁嗎?
用三極體,非要較勁的話,那就在每個三極體集電極上加個100毆的上拉電阻,上拉電阻,一端接集電極,另一端接VCC。自己考慮為什麼這么接就行呢?

5. 共陰數碼管驅動電路

首先,您說的對,這是共陽極接法。若要改成共陰極接法,將三極體的發射極接到公共com端,集電極接地就ok了。如果是單片機驅動共陰數碼管,不用加限流電阻,反而要加放大器,使得數碼管成功點亮。

6. 三極體驅動共陰數碼管不亮,具體應該怎麼搭建驅動電路

只要把三極體改為NPN型就行了.

7. 求單片機p0口驅動共陰極數碼管的驅動電路。

傳統的51單片機P0口的電流驅動能力較弱。如果用來驅動數碼管(多段的LED),建議增加外部的驅動器:用51單片機的P0口驅動外部驅動器,再由外部驅動器驅動數碼管。這時P0口可以不用上拉電阻。(外部驅動器可以是三極體或集成電路)

8. 用PNP怎麼驅動多位共陰極數碼管,電路圖怎麼連 急求啊

PNP E接電源正,C接電阻接數碼管段,B接電阻接控制端(若單片機輸出為推挽結構負載能力強如avr可不加三極體直接驅動作段控制)
NPN E接地 , C接數碼管位, B接電阻接控制端

9. 共陰數碼管怎麼用NPN三極體驅動

共陰數碼管NPN三極體驅動的方法如下:
三極體的集電極接數碼管的引腳,基極接51單片機的引腳,發射極接一個電阻接地,具體分壓電阻的值根據你所使用的數碼管的規格可以算出來。

數碼管按段數可分為七段數碼管和八段數碼管,八段數碼管比七段數碼管多一個發光二極體單元,也就是多一個小數點(DP)這個小數點可以更精確的表示數碼管想要顯示的內容;按能顯示多少個(8)可分為1位、2位、3位、4位、5位、6位、7位等數碼管。

10. 求51單片機P0口接上拉電阻驅動共陰極數碼管電路圖,主要是P0口、限流電阻和3個數碼顯示管的接法!

你好

共陰極就是7段數碼管的LED的負極連在一起,按你的題目段碼連在一起,哪個數碼管點亮取決於位碼。給你上個圖。

看了你的電路,沒問題,繼電器是P1.1,P1.2的低電平驅動。按常規繼電器應控制電機電源的正極。

閱讀全文

與共陰極數碼管驅動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北京家居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瀏覽:253
蘋果指紋保修嗎 瀏覽:270
木質傢具摔裂怎麼固定 瀏覽:296
防水塗料如何用滾筒刷 瀏覽:563
華苑冠華維修電話 瀏覽:698
頂樓雨棚多久需要維修 瀏覽:864
海爾空調武漢維修點 瀏覽:603
北碚長安4s店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24
小米售後維修大概需要多久 瀏覽:949
電腦保修鍵盤進水保修嗎 瀏覽:398
維修車子需要帶什麼 瀏覽:829
維修電腦與家電怎麼辦理執照 瀏覽:518
瑞士珠寶保修單 瀏覽:284
中式古典傢具質量怎麼樣 瀏覽:296
合肥傢具除甲醛如何處理 瀏覽:457
樓頂開裂用什麼防水材料 瀏覽:441
蘋果廣西售後維修點嗎 瀏覽:739
廣州市蘋果維修電話 瀏覽:46
家電的市場部活動怎麼寫 瀏覽:535
開平二手家電市場在哪裡 瀏覽: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