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能給分析一下圖中的自激震盪電路是如何震盪起來的
看起來其構思是r1r2為v1提供初始ib,然後v2的集電極電壓升高並通過c2r3反饋到v1基極完成前內半周過程,隨著容c2充電結束,c2r3支路對v1基極電流的貢獻消失,並且r1r2的取值不足以維持v2的飽和,v2集電極電壓開始降低並再次通過c2r3支路抽取r1r2流向v1基極的電流,於是後半周過程開始。c1的存在使v1的偏置條件在開始震盪時有一個由低到高的過程,定性分析是使頻率開始時稍高
B. 振盪電路原理
就是正反饋而已。
C. 什麼叫反向振盪器放大器
人們用的最熟悉和用得最多的音頻處理電路就是普通的運算放大器。一般可將運專放簡單地視為:屬具有一個信號輸出埠(Out)和同相、反相兩個高阻抗輸入端的高增益直接耦合電壓放大單元,因此可採用運放製作同相、反相及差分放大器
運算放大器是用途廣泛的器件,接入適當的反饋網路,可用作精密的交流和直流放大器、有源濾波器、振盪器及電壓比較器。
運放的供電方式一般採用雙電源供電,其輸出可在零電壓兩側變化,在差動輸入電壓為零時輸出也可置零。當然,在需要時也可採用單電源供電方式
運算放大器的輸出信號與兩個輸入端的信號電壓差成正比,在音頻段有:輸出電壓=A0(E1-E2),其中,A0 是運放的低頻開環增益(如 100dB,即 100000 倍),E1 是同相端的輸入信號電壓,E2 是反相端的輸入信號電壓。
振盪器(英文:oscillator)是用來產生重復電子訊號(通常是正弦波或方波)的電子元件。其構成的電路叫振盪電路.振盪器是收發設備的基礎電路,它的作用是產生一定頻率的交流信號。
D. 振盪電路的作用,
振盪電路的作用是產生信號電壓,包含有正弦波振盪器和其他波形振盪器。其結構特點是沒有對外的電路輸入端,晶體管或集成運放的輸出端與輸入端之間有一個具有選頻功能的正反饋網路,將輸出信號的一部分正反饋到輸入端以形成振盪。
例如調整放大器時,用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和生一個頻率和振幅均可以調整的正弦信號,作為放大器的輸入電壓,以便觀察放大器輸出電壓的波形有沒有失真,並且量測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和頻率特性。
這種正弦信號發生器就是一個正弦波振盪器。它在各種放大電路的調整測試中是一種基本的實驗儀器。在無線電的發送和接收機中,經常用高頻正弦信號作為音頻信號的"載波",對信號進行"調制"變換,以便於進行遠距離的傳輸。
高頻振盪還可以直接作為加工的能源,例如焊接半導體器件引腳時使用的"超聲波壓焊機",就是利用60KHz左右的正弦波(即超聲波)作為焊接的"能源"。
(4)反振盪電路擴展閱讀
振盪電路一般由電阻、電感、電容等元件和電子器件所組成。由電感線圈l和電容器c相連而成的lc電路是最簡單的一種振盪電路,其固有頻率為f=[sx(]1[]2πlc。
一種不用外加激勵就能自行產生交流信號輸出的電路。它在電子科學技術領域中得到廣泛地應用,如通信系統中發射機的載波振盪器、接收機中的本機振盪器、醫療儀器以及測量儀器中的信號源等。
振盪器的種類很多,按信號的波形來分,可分為正弦波振盪器和非正弦波振盪器。正弦波振盪器產生的波形非常接近於正弦波或餘弦波,且振盪頻率比較穩定;非正弦波振盪器產生的波形是非正弦的脈沖波形,如方波、矩形波、鋸齒波等。非正弦振盪器的頻率穩定度不高。
在正弦波振盪器中,主要有LC振盪電路、石英晶體振盪電路和RC振盪電路等幾種。這幾種電路,以石英晶體振盪器的頻率最穩定,LC電路次之,RC電路最差。
RC振盪器的工作頻率較低,頻率穩定度不高,但電路簡單,頻率變化范圍大,常在低頻段中應用。 在通信、電視等設備中,振盪器正逐步實現集成化,這些集成化正弦波振盪器的工作原理、電路分析等原則上與分立元件振盪電路相一致。
E. 振盪電路是如何起振的
我想你應該是模擬過的吧,你這個電路是不會有正弦波輸出的吧.
1:如果你要問振盪產生的專條件,網上是有好多屬的,什麼相位了,什麼傳遞,什麼傅立葉什麼的,可能你都不會明白的,說了可能也沒有用,想知道的話,你要先知道框圖,傅立葉函數傳遞,這樣,你才能看明白
2:我得告訴你,這個電路是文式振盪器,不會輸出正弦波的,如果有人告訴,這個電路能輸出正弦波,那他就是錯的,不管是用軟體還是實際電路,如果你測到的像是正弦波,那就看清楚波形的位置.
現在說實際的,振盪的條件就不說了
一個振盪器的起振是要靠運放或者三極體內部的雜訊起振的,這是好多地方都不講的,很多人用理想運放建立的振盪器是沒有辦法起振的,因為理想元件是沒有雜訊的.
這個電路振盪的過程,實際就是C1和C2不斷的充電放電的過程,電容充電和放電的過程是線性的,完整的一個過程就是一個正弦波了.
說了那麼多,不知道你有沒有了解一點哦
F. 變壓器反饋式振盪電路
理論來抄說是可以的即使你的主線圈並沒有並電容但是次線圈並上電容的話是可以選頻並完成反饋功能,但是選頻的角頻率應該是根號下LC分之一這個是肯定的吧,電感量和線圈的疏密程度是有關系的,如果芯是相同材料一樣長的話,那麼應該圈數越多電感量會越大,也就是說你的選頻網路改變後會有電感改變的問題,會變成原來的4/91,但是你的電容比是223/153,也就是說你的選頻網路選的頻率已經改變了,而且相差很多
G. 什麼是振盪電路什麼是反饋電路
振盪電路也叫波形發生器,是沒有信號輸入,而有信號輸出的信號產生器,一般由放大回電路和振盪選答頻電路組成,有三極體和運算放大電路。選頻電路一般由電阻,電容組成,即RC振盪選頻電路,或者由電感電容組成,即LC振盪電路,由這個電路決定產生信號的頻率較小。饋電路在各種電子電路中都獲得普遍的應用,反饋是將放大器輸出信號(電壓或電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回授到放大器輸入端與輸入信號進行比較(相加或相減),並用比較所得的有效輸入信號去控制輸出,這就是放大器的反饋過程.凡是回授到放大器輸入端的反饋信號起加強輸入原輸入信號的,使輸入信號增加的稱正反饋.反之則反.
H. 什麼叫振盪電路,作用是什麼
振盪電路是指用電感L、電容C組成選頻網路的振盪電路,用於產生高頻正弦波回信號,常見答的LC正弦波振盪電路有變壓器反饋式LC振盪電路、電感三點式LC振盪電路和電容三點式LC振盪電路。
作用:
正弦波振盪器在量測、自動控制、無線電通訊及遙控等許多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調整放大器時,我們用一個"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和生一個頻率和振幅均可以調整的正弦信號,作為放大器的輸入電壓,以便觀察放大器輸出電壓的波形有沒有失真,並且量測放大器的電壓放大倍數和頻率特性。
振盪電路物理模型(即理想振盪電路)的滿足條件:
①整個電路的電阻R=0(包括線圈、導線),從能量角度看沒有其它形式的能向內能轉化,即熱損耗為零。
②電感線圈L集中了全部電路的電感,電容器C集中了全部電路的電容,無潛布電容存在。
③LC振盪電路在發生電磁振盪時不向外界空間輻射電磁波,是嚴格意義上的閉合電路,LC電路內部只發生線圈磁場能與電容器電場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即便是電容器內產生的變化電場,線圈內產生的變化磁場也沒有按麥克斯韋的電磁場理論激發相應的磁場和電場,向周圍空間輻射電磁波。
I. 求解電容反饋式振盪電路原理分析
首先明確一下,此振盪電路電路是正弦波振盪電路而不是矩形波振盪電路,因此電路不是不停得通斷,而是在直流成分上疊加一個高頻振盪正弦波交流電。
因為你的元件沒給參數,所以不能准確計算各端子的電壓值,只能給個大致理論參考值:Ub=2.5V、Ue=2V、Uc=7V。
相位就是輸入電壓波形和輸出電壓波形的時間對應關系,如果輸入電壓波形和輸出電壓波形在時間上一致(電壓為正時都為正,為零時都為零,為負時都為負),這叫同相;如果輸入電壓波形和輸出電壓波形在時間上相反(輸入為正時輸出為負,輸入為負時輸出為正),這叫反相。振盪電路的滿足相位平衡指的是輸入和輸出要同相才行,即滿足正反饋。 幅值條件指的是三極體要有一定的放大倍數才行,而不是指三端的電壓。只有放大倍數和反饋系數的乘積大於等於1時,才能滿足,即AF>=1。
不是「射同基反」,而是「射同集反」,即:發射極接的是相同的電抗元件,集電極接的是相反的電抗元件。如此例中:發射極接的是同為容性的電容元件,集電極接的是一容性、一感性(即相反)的電抗元件。
用瞬時極性法判斷是否為正反饋:假設某一瞬間,VT1基極電壓瞬時為「+」,則集電極(即C1上端)電壓瞬時為「-」,因此C1下端相對於上端來說瞬時為「+」,又C1、C2為串聯關系,故C2下端比C2上端更加為「+」,此「+」信號通過Cb反饋給基極,加強了輸入信號,因此為正反饋,也就是能滿足相位平衡條件。
各元件功能:Cb,基極旁路電容;VT1,振盪管;Rb1、Rb2,基極偏置電阻;Rc,集電極負載電阻;Re,直流負反饋電阻;Ce,發射極旁路電容;C1,振盪電容;C2,反饋電容。
Rb1、Rb2、Rc、Re的作用是為三極體提供直流通路,是三極體工作在放大區,從而滿足幅值條件。動態分析時,Re、Cb可視為短路。
振盪過程:在電路通電工作的瞬間,由於電路的雜訊,存在著各種頻率的電壓,這些電壓都能被三極體放大,但只有與LC1選頻網路頻率相同的電壓,才能滿足相位條件而被反饋電路反饋到三極體基極繼續放大,即形成正反饋,其他頻率的電壓由於不滿足相位條件,因而不能放大。這個頻率的信號經三極體來回放大多次後,振幅逐漸增大,即可從輸出端輸出。
理論上,此振盪信號可以被放大無數次,則信號輸出可能達到無限大。然而實際上,當此頻率信號繼續被放大時,由於負反饋電阻Rb的存在(該信號在Rb上的壓降持續增大),三極體即可能進入非線性狀態(即進入截止區),從而限制了該信號被繼續放大,因此輸出信號進入穩定狀態。此時,即滿足了振幅穩定振盪的條件,也就是AF=1。
由於三極體的放大倍數遠大於1,所以電路起振後,一定會進入微弱的非線性狀態使電路的放大倍數減小,從而穩定輸出信號的電壓,所以三極體會工作在偏置電壓很低的狀態,對於硅管來說,大概為0.5V左右。
J. 電感反饋式振盪電路
這是一個較典型的三點式振盪迴路, (N1+N2)*C是振盪迴路, 抽頭設在(N1+N2)的1/8~1/4處,N2是向基極提供的正反內饋,用以維容護電路的振盪.f=1/√(N1+N2+2m)*C. VCC設在抽頭處,當然是N1:N3=Vcc:Vout. 如VCC設在N2與C的接合處,應是(N1+N2):N3=Vcc:Vout .當然抽頭的位置也要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