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把握中班科學活動的目標
中班科學活動的目標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
3、能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② 如何有效地開展中班科學探索活動
科學活動中教師如何引導幼兒進行有效探索
教師在科學探索活動中扮演了許多重要的角色,他們可以通過 運用特定的策略積極地支持和引導幼兒的科學活動,最大限度地促 進幼兒對科學活動進行深入和持久的探索。 一、創設一個具有濃厚科學氛圍的環境 1、加強教室環境的感染性 教室環境對幼兒教育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讓牆面、地面、空間 說話,是啟迪幼兒學習科學的重要手段。教室環境要讓幼兒感受到 由觀察和學習所帶來的興奮和好奇,可以在教室里種植物或將小生 物放入養植箱中能給幼兒提供觀察和思考動植物的機會,在教室里 放置一些與幼兒觀察的動植物相關的圖畫書,幫助幼兒擴大知識 面。還可以在牆上布置一些幼兒關心的、感興趣的、能理解的科學 內容。 2、提供有意義的材料 科學探索除了一些必要的工具儀器外,更多的應該是我們身邊的 材料,如安全的廢舊材料。這樣不僅能使幼兒通過操作獲得相關的 科學知識,還讓幼兒學會勤儉,讓幼兒感受到科學就在身邊。利用 廢舊材料進行探索活動能讓幼兒學習創造,體驗到創造能使簡單的 材料發揮更大的價值,從而真正地樂於探索、樂於學習、 樂於創造。 為幼兒提供的材料還應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要能引起他們探索的 興趣,引發幼兒想摸一摸,探索一下的願望。材料的擺放和空間安
排應便於幼兒的自由選擇和探索活動。當然,不要忘記根據季節、 近期的教育目標不斷充實和更換操作材料,激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 趣。 二、引導幼兒開展科學探索活動 1、教師要引導幼兒從操作中學 在科學教育活動中,有些教師往往比較注重向幼兒傳授科學知識, 忽視培養幼兒掌握科學的方法,缺乏給予幼兒打開科學知識大門的 鑰匙。例如:有的教師習慣在幼兒操作之前亮出標准答案,操作的 目的似乎只是為了讓幼兒驗證這個答案。而對幼兒來說,操作是一 種適合幼兒身心發展的活動形式,他們是在盡情「玩」的過程中獲 得發展的。俗話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因此,我們在進 行科學教育活動時,應注重讓幼兒在操作中學。 在探索活動中,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幼兒在玩某一樣材料 時,當一個人想出了新的玩法時,其他的幼兒則會受到啟發,能力 強的幼兒就會在此基礎上想到更好的辦法,能力弱的幼兒跟著學習 這種方法,使他們也對此活動充滿了興趣。如在玩磁鐵時,有個孩 子發現隔著一張紙也能移動磁鐵,幾個小朋友看見了也都拿張紙來 試一試,試過後有幾個小朋友這個拿泥工板試,那個乾脆把磁鐵放 到桌子底下試了。
③ 學習家用電器對幼兒有什麼幫助
活動意圖
大班幼兒有著濃厚的探究慾望,喜歡動手嘗試新鮮事物,家用電器功能的「神奇」常使他們產生操作的願望。本次活動以情景表演為主線,讓幼兒學會使用幾種簡單的家用電器,引導幼兒了解使用的常識,避免使用中發生危險。
活動目標
1.能正確使用家中常用的、簡單的小家電。
2.知道按照電器的使用要求操作,未學會使用前不亂動電器按鈕。
3.感受家電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便利。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准備
1.教師與幼兒共同搜集攜帶方便的小家電,如小台燈、按摩器、錄音機等,每組一至兩種。
2.蘿卜條(或較脆的物品)若干、小型電風扇、果汁機、水果若干。
3.多媒體教師資源:我可不能這樣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師:今天老師為小朋友們准備了好多的小家電,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分組觀察,嘗試操作小家電,了解家電都有開關。
2。輪流試著打開開關,觀察電器的變化。然後請一名幼兒向全班介紹本組的電器名稱和用途以及打開開關後電器的變化。
(二)由案例——風扇打壞幼兒手指,幫助幼兒了解面對運轉的電器應注意的事項。
1.教師講述案例,請幼兒說一說小波的手指為什麼被打壞。
2.現場試驗:風扇的威力。
教師操作小風扇,將蘿卜條伸進扇頁,幼兒觀察蘿卜條被打斷的現象。
小結:扇頁很薄,通電後高速旋轉,使空氣流動形成風,這讓我們感到涼爽。但旋轉的扇頁就像刀片一樣,能打斷伸進扇頁范圍內的物品。所以正在運轉的風扇很危險,小朋友千萬不要把手伸進風扇中。
3.說一說還有哪些電器會運轉,他們在工作的時候可以觸摸嗎?
小結:正在運轉的電器都很危險,如洗衣機、食品加工機、豆漿機等,小朋友千萬不要觸摸正在運轉的電器。
4.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豐富幼兒安全使用電器的常識。
(1)教師情境式講述:小強看媽媽下班後很累,很想幫媽媽做點事情,可是到了廚房一看,微波爐、飲水機都不會用,這是他該怎麼辦呢?如果他自己亂動,可能會發生什麼事?
(2)請幼兒介紹自己知道的電器的安全使用方法。
小結:每一種電器都有安全使用的要求,小朋友在使用電器時一定要按照要求進行操作。在沒學會操作前,不能隨便亂動電器按鈕,否則可能傷到自己。
(三)結束部分
師:我們小朋友已經掌握了電器的使用方法,那我們現場製作果汁,請小朋友們一起來品嘗吧!
活動反思
家電常識是門新課,即沒有課本,更沒有參考資料,教學難度可想而知。針對職業學校的學生厭倦枯燥的講解,喜歡靈活多樣的實踐加實訓教學,幾年來積累了許多媒體課件和視頻資料,在教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實踐的教學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他們不怕臟和油,蹲在地下就動手,和坐在教室里判若二人,教學中講的內容,通過實訓,使學生知識掌握的深而廣,並且特別容易記牢。
④ 科學大班活動反思家用電器有哪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家用電器的特點和用途,培養幼兒對科技產品的興趣。
2、知道內基本的用電常識,培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重點:初步了解家用電器的特點和用途,培養幼兒對科技產品的興趣。
活動難點:知道基本的用電常識,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准備:小朋友的書中班(上)啊拉寧波
活動流程:
(一)認識常見的家用電器。
請你說一說,你家的哪些用具是需要用電才能工作的?
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家用電器。
(二)了解各種家用電器的用途和優點
⑤ 中班科學《生活中的工具教案》
活動目標:1.在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小工具(篩子、漏斗、鑷子),初步體驗和認識工具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方便。2.能正確地選擇和使用這三種常見的工具,用時注意安全。3.嘗試自己動手動腦解決問題,體驗操作成功的喜悅。
活動准備
1.一籃黃豆、大米混合的豆子;五個裝著棉球的小口瓶子;米和小口瓶。
2.鑷子、篩子、漏斗等工具。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出示一個用透明膠帶密封的大紙箱,引發思考。
(聽說大三班的小朋友們都很聰明能幹。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大箱的東西想請你們幫幫忙。都是些什麼呢?)
(2)在幼兒期待中,教師努力想徒手打開箱子,引導幼兒回憶相關生活經驗。
(誰有好辦法能幫老師打開箱子?)
(可以用小刀、剪子……)
(3)教師使用小刀打開了箱子,幼兒初步感知工具的作用。
(小工具還真有用,果真幫了我大忙)
(活動一開始,教師努力創設一個問題的情境,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幼兒科學活動得以維持和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
2.發現問題,大膽猜想。
(1)教師從箱子里取出一系列材料並一一介紹(混合的黃豆和大米、裝有棉球的玻璃瓶),請幼兒幫忙分別把黃豆和大米裝進玻璃瓶儲存起來,那我們要做些什麼?
1、把棉球從瓶子中取出,
2、把黃豆和大米分開,
3、把黃豆和大米分別裝進瓶子。」
請你們自由選擇一項任務去試一試,當音樂停止了,就馬上回來。
(播放一段三分鍾的音樂計時。)
(材料:一籃混合著黃豆、綠豆的豆子,幾個裝有棉球的小口瓶子,豆子和小頸瓶。)
(2)幼兒分小組自由選擇一項任務,徒手操作。
(活動結束,沒有一組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任務?)
(3)教師提出問題:「你們完成任務了嗎?為什麼我們沒能完成任務?」
(4)鼓勵幼兒大膽猜想:「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我們,讓我們能比較容易地完成這些任務呢?」
(幼兒在徒手操作的過程中已經產生了問題和疑惑,教師適時引導幼兒分析面臨的問題,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作出猜想和假設。是否敢於大膽猜想和假設是幼兒主動學習和探究活動的基本前提和條件。)
⑥ 急!!幼兒園中班上科學公開課,題目是,我家的電器 這節課要怎麼上呢怎麼導入呢
小朋友好看看我們教室有什麼?對呀 ,電腦,電水壺,你家有什麼帶電的東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