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心臟彩超、心電圖和冠脈造影,分別是查什麼呢
我們把心臟看做是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包括了水路、電路、門窗、牆壁。我們把冠脈看做是水路,心肌生理放電看做線路,心肌及心臟瓣膜比作牆壁和門窗。
老王最近總是胸悶氣短,聽鄰居說,到醫院做個心電圖就能知道是不是心臟的問題。醫生檢查後,卻告訴老王,不光要做心電圖,還需要做心臟彩超,最好住院做個心臟冠脈造影檢查。「什麼,做心電圖還不行?」「心臟彩超和心電圖不一樣嗎?」「心臟冠脈造影又是干什麼的?」您是不是也發出過這樣的疑問。
冠狀動脈是給心臟供血的血管,當這個血管或者它的分支出現病變,我們就會患上冠心病,如心肌缺血、心絞痛、心梗等。
病變情況較輕時常常會沒有症狀,雖然心電圖能反映一些心臟缺血時候的病變,但仍有一部分病人即便有冠心病心電圖也是正常的。
對於胸痛、胸悶,尤其是心電圖上有心肌缺血表現的病人來說,常規推薦要做冠脈造影檢查。
這是判斷冠狀動脈狹窄部位和程度的最重要檢查,也是冠心病治療方案制定的一個最重要依據。
Ⅱ 請教心電監護電極片的安放位置
RA是右上,位置:右鎖骨中線第一肋間(其實就是鎖骨下)
RL是右下,位置:右鎖骨中線平劍突水平
C位置:胸骨左緣第四肋間
LA是左上,位置:左鎖骨中線第一肋間
LL是坐下,位置:左鎖骨中線平劍突處
PS:劍突就是胸骨最下端
拓展資料:
心電-心臟節律性的收縮、舒張是血液在血管中循環的動力源泉,心肌細胞的興奮和興奮傳播是細胞膜的生物電活動為基礎的。所有心肌細胞膜生物電活動的整體就構成了心電信號。
心電圖-心電信號經過人體組織傳到體表,在體表利用心電電極監測這種信號並將其在時間軸上描記出來就構成心電圖。
監護儀一般都可監護多導或十二導心電(ECG),並可對ECG波形做進一步分析,如:心率失常分析、起搏分析、ST段分析。
監護ECG並不能完全代替標准心電圖機,目前監護的ECG波形一般還不能提供心電波形更細微的結構,而且兩種儀器在測量電路中的帶寬也不一樣。
心電監測分為心律(節律)監測和心率(速率)監測。所謂心律,是指心跳的規律性,即每一次心跳與下一次心跳的周期是否相等;所謂心率,是指心臟每分鍾跳動的次數,心律和心率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危重病人ECG監測,是對心臟節律監測最有效的手段。通過監測,可發現心臟節律異常,各種心律紊亂,如房性、室性早搏、心肌供血情況、電解質紊亂等。
心臟監護系統種類很多,一般均包括心電示波屏、記錄裝置、心率報警和心律紊亂報警等幾個部分,可持續監測心率和心律的變化。
這一裝置可以是單獨一台主機,也可多台分機組成網路,設置總監護站。也可以是導線連接,也可以通過無線遙測。記錄部分可自動或由監護人員控制。可由監護系統按預置數值自動將異常情況(如心率<60、>100次/分和/或心律紊亂)報警並記錄下來,供專業人員參考分析使用。
監護系統的心電圖導聯電極多由銀-氯化銀製成。心臟監測目的在於及時發現心律紊亂和/或心率過緩、過速等情況,而不是常規心電圖那樣分析S-T段異常,或更詳盡地分析和解釋心電圖,所以電極板放置部位與常規心電圖檢查不同,臨床上常稱作監測導聯,但電極板放置部位應以能滿足以下條件:
1.P波清晰、明顯(如為竇性節律)。
2.QRS波振幅要清晰並達到一定幅度,以觸發心率計數和報警。
3.不妨礙搶救操作(如電除顫等)。
Ⅲ 心電圖與心臟彩超檢查有什麼區別
心電圖可分為普通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心電圖等,最常用的是普通心電圖。普通心電圖,主要檢測的是心臟的電活動情況,用於心率、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方面的診斷。
還可以通過二維和(或)M型超聲測定心臟收縮功能,或用多普勒超聲評價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功能。最後還可了解心包的情況,排除心包積液等疾病。
總之心電圖和心臟彩超檢查的側重點不一樣,兩個都是心臟病必不可少的常規檢查項目。
Ⅳ 跪求大佬解答ST188脈搏測量電路,最好能詳細點,答辯用
由反射式紅外光電感測器ST188紅外發光二極體發出的紅外光照射到脈搏血管,由於心臟搏動引起的血管間歇性充盈變化,使得紅外反射光強度亦發生變化,這種脈動變化的紅外光由光電三極體接收放大轉換為電壓信號,經C4隔直耦合到R11,信號經低通濾波後,送至由1/2LM358運放構成的反相放大器放大約300倍後輸出到另1/2LM358構成的比較器,由電阻R6、R10分壓建立同相端的比較基準,放大後的脈搏信號與此基準比較後輸出方波脈沖,R9為正反饋電阻,其作用是加快比較電壓臨界時的翻轉速度,提高比較器的可靠性。
Ⅳ 動態心電圖和心超有什麼區別
動態心電圖是一種可以長時間連續記錄並編集分析人體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也是長時間監測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標准化方法之一。
心臟彩超是唯一能動態顯示心腔內結構、心臟的搏動和血液流動的儀器,對人體沒有任何損傷。
心電圖檢查的是心臟電生理,心臟彩超描述的是心臟結構,這是它倆的區別。
Ⅵ 心電信號採集的時候為什麼要設置電平抬升電路啊
心電採集一般都是電池供電,無法提供負電壓,因此為使運放正常工作,並且版知道確切的中點電權平,必須施加直流偏置。
一般ADC也是單電源供電,心電信號有正有負,一般直流偏置是ADC輸入滿幅的1/2,例如12位ADC,直流偏置使零點為2047。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ECG或者EKG)是利用心電圖機從體表記錄心臟每一心動周期所產生的電活動變化圖形的技術。心電圖是測量和診斷異常心臟節律的最好的方法,其是診斷心電傳導組織受損時心臟的節律異常以及由於電解質平衡失調引起的心臟節律的改變。
Ⅶ 心電圖接法順序
心臟電極的安放部位如下表。在行常規心電圖檢查時,通常只安放4個肢體導聯電極和V1~V66個胸前導聯電極,記錄常規12導聯心電圖。
兩兩電極之間或電極與中央電勢端之間組成一個個不同的導聯,通過導聯線與心電圖機電流計的正負極相連,記錄心臟的電活動。兩個電極之間組成了雙極導聯,一個導聯為正極,一個導聯為負極。雙極肢體導聯包括Ⅰ導聯,Ⅱ導聯和Ⅲ導聯;
電極和中央電勢端之間構成了單極導聯,此時探測電極為正極,中央電勢端為負極。avR、avL、avF、V1、V2、V3、V4、V5、和V6導聯均為單極導聯。由於avR、avL、avF遠離心臟,以中央電端為負極時記錄的電位差太小,因此負極為除探查電極以外的其他兩個肢體導聯的電位之和的均值。由於這樣記錄增加了avR、avL、avF導聯的電位,因此這些導聯也被稱為加壓單極肢體導聯。
心電軸的測量方法主要包括目測法、作圖法和查表法。下表是應用目測法評估心電軸的方向。心臟是一個立體的結構,由無數心肌細胞組成。心臟在除極與復極過程中會產生很多不同方向電偶向量。把不同方向的電偶向量綜合成一個向量,構成整個心臟的綜合心電向量。
心臟向量是一個立體的,有額面、矢狀面和水平面的分向量。臨床上常用的是心室除極過程中投影在額狀面上的分向量的方向。幫助判斷心臟電活動是否正常。
額面電軸採用六軸系統。坐標採用±180°的角度標志,以左側為0°,順鍾向的角度為正,逆鍾向者為負。每個導聯從中心點被分為正負兩半,每個相鄰導聯間的夾角為30°。如果QRS波額面電軸落在0~+90°為電軸正常;0~-30°為電軸輕度左偏;-30°~-90°為電軸明顯左偏;+90°~+180°為電軸右偏;+180°~+270°電軸極度右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