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信基本電路
BACDB
ACC
DVDBD
9,10 忘了。
㈡ 移動通信中兩個傳輸設備之間的光路和電路有什麼區別,光路是要承載業務,那電路呢有什麼用
傳輸設備目前常見的幾種方式,包括光纜傳輸、微波傳輸、衛星傳輸、電纜內傳輸,以及傳說中的光弧通容信等軍用產品。其傳輸介質不同,功能不同,應用的場景也不一樣。
光傳輸是我國應用最廣泛的傳輸方式,如樓上說得,帶寬極大(幾乎無限,取決於設備),安全性高,優點極多。光網路傳輸上到跨國的海底光纜,國家干線,總到省內、市內的中遠距離通信,下到機房內部設備間傳輸,移動基站機房到塔商的模塊之間,都可以使用光路。
電路傳輸目前一般用於局內傳輸,所提供的帶寬有限,一般小於140M,最常見的2M傳輸線。傳送距離短,一般不超過240米。主要適用於帶寬低,數量多,距離短的情況。
㈢ 各種通信電路基本上是由什麼組成
高頻電路基本上是由無源元件、有源器件和無源網路組成的。高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與低頻電路中使用的元器件頻率特性是不同的。高頻電路中無源線性元件主要是電阻(器)、電容(器)和電感(器)。
在電子技術領域,射頻電路的特性不同於普通的低頻電路。主要原因是在高頻條件下,電路的特性與低頻條件下不同,因此需要利用射頻電路理論去理解射頻電路的工作原理。在高頻條件下,雜散電容和雜散電感對電路的影響很大。雜散電感存在於導線連接以及組件本身存在的內部自感。雜散電容存在於電路的導體之間以及組件和地之間。在低頻電路中,這些雜散參數對電路的性能影響很小,隨著頻率的增加,雜散參數的影響越來越大。在早期的VHF頻段電視接收機中的高頻頭,以及通信接收機的前端電路中,雜散電容的影響都非常大以至於不再需要另外添加電容。
此外,在射頻條件下電路存在趨膚效應。與直流不同的是,在直流條件下電流在整個導體中流動,而在高頻條件下電流在導體表面流動。其結果是,高頻的交流電阻要大於直流電阻。
在高頻電路中的另一個問題是電磁輻射效應。隨著頻率的增加,當波長可與電路尺寸12比擬時,電路會變為一個輻射體。這時,在電路之間、電路和 外部環境之間會產生各種耦合效應,因而引出許多干擾問題。這些問題在低頻條件下往往是無關緊要的。
㈣ 通信電路(高頻電路)的高手請幫忙回答一下
一、(4)調制 調制信號
(6)過壓區 臨界區 欠壓區
(8)高 寬 高
(9)調制信號 幅度 頻率 相位
二、(1)B (2)A (4)C (5)D (10)D (11)C (14)C (15)C
㈤ 多數據通信子網的交換方式可以分為電路交換和儲存轉發交換兩類多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7
㈥ 判斷題:數據通信的交換方式分為:電路交換和分組交換。
錯誤,數據通信只有分組交換,但是可以由電路交換的線路來承載!
㈦ 通信電子電路的內容簡介
本書闡述通信電子電路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共包括10章內容,即緒論、小信號調諧放大器、高頻調諧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盪器、振幅調制與解調、角度調制與解調、變頻器、鎖相環路及其他反饋控制電路、電雜訊及其抑制、通信電子電路應用舉例。書後附有習題參考答案及附錄,附錄介紹了調幅和調頻信號的MATLAB模擬。
本書既重視理論的系統性與嚴密性,又注重內容的先進性與實用性。與本書配套的有教學參考書、實驗指導書、電子教案、網路課件和試題庫。該套教材可作為高等院校信息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通信與信息處理、無線電等專業本科生教材,也可供從事通信、電子技術及自動化等方面的工程技術人員及有關科研、教學人員參考使用。
㈧ 通信電路是什麼,有關az分別代表什麼,有什麼
電路圖中的的 B+表示電源正極,同理 B- 表示電源的負極。
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內接的圖,叫電容路圖。電路圖是人們為研究、工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㈨ 數據電路的三種通信方式,其基本概念是什麼
根據通信傳輸方向分:
1、單工通信,數據單向傳輸;
2、半雙工通信,數據可以雙向傳輸,不過是准雙向,某個時間點上,數據只能是按其中一個方向,不能同時進行雙向傳輸;
3、全雙工通信,數據在任意時刻都可以雙向傳輸。
㈩ 什麼是通信線路
通信線路是保證信息傳遞的通路。目前長途干線中有線主要是用大芯數的光內纜,另有衛星、微容波等無線線路。 省際及省內長途也是以光纜為主,另有微波、衛星電路。下面介紹通信線路的定義、歷史、分類、技術和趨勢等方面的知識。還包括通信線路專業設置、通信線路設備和通信線路法規等相關內容。
按傳輸媒介區分:
通信線路的分類有不同的分法。如果按傳輸媒介來分,可以分為如下四類:
1)架空明線;
2)通信電纜;
3)通信光纜;
4)通信海纜。
按重要性區分:
如果按通信線路的重要性,通信線路又可以分為一級線路、二級線路和三級線路等。
1) 一級線路:是指首都至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首府,各省會、直轄市、自治區首府之間和工信部指定的長途線路以及國際線路。
2) 二級線路:是指各省、直轄市、自治區首府至各市、縣,各市、縣之間,相鄰省各縣之間和和電信管理局指定的長途線路。
3) 三級線路:是指縣以下的通信線路。也稱為地方線路。如市內通信線路分為局間中繼線路和用戶線兩類。而局間中繼線路包括市話局間中繼線和長途、市局中繼線。用戶線又可以分為饋線和配線兩類。
如果按通信線路的應用區域來劃分,通信線路還可以分為長途線路、市內線路和農村線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