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中,Ub基本不變什麼意思,還有Ube下降,Ib為何也減小啊見電路圖。
Ub基本不變是說溫度變化時基本不變,因為Ub的表達式里只有電阻和VCC。
Ube下降,Ib減小,這是三極體本身具有的特性,可以看看三極體的輸入特性曲線。
Ⅱ 如圖所示電路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中,已知RC=3.3KΩ,RB1=40KΩ,RB2=10KΩ,RE=1.5KΩ,β=70。
題目中缺一個晶體管用的材料這個條件,如果是鍺半導體材料的晶體管,基極-發射極電壓約0.25V(常按0.3V計算),硅材料半導體晶體管基極-發射極電壓約0.65V(常按0.7V計算)
下面按硅晶體管考慮計算:
由RB1、RB2分壓比是4/1,和電源電壓是25V得知基極電位約5V,則發射極電壓約4.3V,發射極電阻為1.5kΩ,
則發射極電流約為2.87mA,
基極電流=發射/(β+1)=40.4μA,
集電極電流=發射極電流-基極電流=2.83mA,
UCE=25V-2.87mA×1.5kΩ-2.83mA×3.3kΩ=11.36V
題目中缺一個rbe(發射結電阻)條件,所以不能計算電壓放大倍數。該參照不能憑計算得到,就象β一樣,由晶體管型號和規格給定,也可以通過實驗測量得到。在題目中應該作為已知條件給定。否則可能無法計算電壓放大倍數。
但是如果電路中沒有Ce,則電壓放大倍數≈集電極電阻/發射極電阻,有了發射極電容時就不能這樣估算了。
注意:現在網上有一種錯誤計算方法,就是 rbe=發射結導通電壓÷基極電流。實際上rbe比這樣計算出來的電阻小得多。理論上只有基極電流極大時才可以近似相等。因為晶體管發射結是非線性器件,非線性器件的電阻要用 r=dU/dI 來計算,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基極電流情況下,rbe是不同的。見下圖:
這是晶體管基極-發射極的輸入特性曲線,非常明顯用Ube/Ib計算出的Rbe與rbe相差很大。電阻其實在U/I坐標圖中就是曲線上各點的餘切值,垂直的線電阻為0,水平的直線電阻為∞,而45°的直線就是1,電流的單位是μA,那就是1MΩ,說明rbe和Rbe的角度差一點就可能相差數kΩ至數百kΩ。所以不能用Ube/Ib求rbe。除非基極電流非常大時兩條線才接近平行。
Ⅲ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
在交流等效圖中,CE相當於短路,這樣可以提高動態參數的電壓增益。
Ⅳ .電路如圖4.1所示,為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已知Vcc=24V,RC=3KΩ,RE=1.5KΩ,
Ⅳ 幫忙畫下面這個分壓偏置放大電路的原理圖
這個不是已經是畫好了的么? 這個用的是dxp(altium designer)畫的,你先去下一個altium dsigner summer 09的程序並破解好,進去後 菜單-文件-新建-原理圖,然後在原理圖中右鍵-放置期間,找到你要的元器件放上去即可,很簡單的
Ⅵ 如圖10所示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中,Ucc=12V,β=50,RB1=50kΩ,RB2=20kΩ,RE=2.7kΩ,RC=5kΩ,RL=5kΩ
計算量這么大!
一點分都不給?
Ⅶ 分壓式偏置電路如圖所示
1)關於基極電壓的求解;
簡單的: Ub = Vcc*Rb2/(Rb1+Rb2);
嚴謹點的如上圖示,採用戴維南等效理論,通常工程設計上採用前一種方法已能滿足要求;
2)有了Ub,則 Ub = Ube + Ue,Ue = Ie*Re,這樣得到 Ie;
那麼,Uc = Vcc - Ic*Rc;Ic 取 = Ie,或者 Ic = Ie*β/(1+β);
這樣,Ub、Uc、Ue、Ic 等參數都得到了;
同時因為Re交流短路,所以 rbe = rbb+(1+β)*26/Ie;(直接套用公式)
3) Ro = Rc,Ri = Rb1//Rb2//rbe;
Uo = ic*Rc,Ui = ib*rbe;
Au = Uo/Ui =β*Rc/rbe (還是公式);
4)微變等效電路,比照教材做吧(沒有Re的那種)
Ⅷ 分壓式反饋偏置電路的原理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如圖所示。V是放大管;RB1、RB2是偏置電阻,RB1、RB2組成分壓式偏置電路,將電源電壓UCC分壓後加到晶體管的基極;RE是射極電阻,還是負反饋電阻;CE是旁路電容與晶體管的射極電阻RE並聯,CE的容量較大,具有「隔直、導交」的作用,使此電路有直流負反饋而無交流負反饋,即保證了靜態工作點的穩定性,同時又保證了交流信號的放大能力沒有降低。穩定靜態工作點的原理 分壓式偏置放大電路的直流通路如圖a所示。當溫度升高,IC隨著升高,IE也會升高,電流IE流經射極電阻RE產生的壓降UE也升高。又因為UBE=UB-UE,如果基極電位UB是恆定的,且與溫度無關,則UBE會隨UE的升高而減小,IB也隨之自動減小,結果使集電極電流IC減小,從而實現IC基本恆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