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電路板三巨頭

電路板三巨頭

發布時間:2022-08-10 05:49:41

『壹』 Synopsys、Cadence及Siemens三家巨頭EDA軟體服務商外,國內哪家EDA軟體公司比較好

作為集成電路最上游、最高端的產業節點,EDA被稱為晶元產業皇冠上的明珠,就像電腦需要操作系統一樣,晶元的功能設計、綜合、驗證、物理設計等流程都離不開它,EDA軟體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晶元產業的命門所在。
Synopsys、Cadence及Siemens三家巨頭占據全球80%份額,其實力不容小覷。
國內EDA軟體公司,上海弗摩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值得推薦,我廠用的就是這家公司研發的eda軟體「PNDebug」,可幫助SoC/ASIC晶元客戶實現設計原型的自動綜合、分割、優化、布線和調試,可自動化實現智能設計流程⌄極大程度上提振了我國突破技術封鎖、實現高端晶元製造獨立自主的信心。

『貳』 主板上的什麼起重要作用,大部分主板都用什麼晶元組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主板的分類: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
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 是否支持Cyrix 6x86、 AMD 5k86 (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二、按主板上I/O匯流排的類型分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 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目前,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三、按邏輯控制晶元組分
這些晶元組中集成了對CPU、CACHE、I/0和匯流排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對晶元組的作用尤為重視。 Intel公司出品的用於586主板的晶元組有:LX 早期的用於Pentium 60和66MHz CPU的晶元組
·NX 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 75 MHz以上的CPU,在Intel 430 FX晶元組推出之前很流行,現在已不多見。
·FX 在430和440兩個系列中均有該晶元組,前者用於Pentium,後者用於Pentium Pro。HX Intel 430系列,用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商用微機。VX Intel 430系列,在HX基礎上針對普通的多媒體應用作了優化和精簡。有被TX取代的趨勢。TX Intel 430系列的最新晶元組,專門針對Pentium MMX技術進行了優化。GX、KX Intel 450系列,用於Pentium Pro,GX為伺服器設計,KX用於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MX Intel 430系列,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奔騰級晶元組,參見《Intel 430 MX晶元組》。 非Intel公司的晶元組有:VT82C5xx系列 VIA公司出品的586晶元組。
·SiS系列 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晶元組中名氣較大。
·Opti系列 Opti公司出品,採用的主板商較少。

四、按主板結構分
·AT 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一體化(All in one) 主板上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 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NLX 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 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五、按功能分
·PnP功能 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 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 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 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 自動識別,只需用軟體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 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 展的另一個方向。

六、其它的主板分類方法: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 目前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目前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內存一般指的是隨機存取存儲器,簡稱RAM。我們平常所提到的電腦的內存指的是動態內存,即DRAM。除此之外,還有各種用途的內存,如顯示卡使用的VRAM,存儲系統設置信息的CMOS RAM等。

動態內存中所謂的「動態」,指的是當我們將數據寫入DRAM後,經過一段時間,數據會丟失,因此需要一個內存刷新(Memory Refresh)的操作,這要額外設計一個電路。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一個DRAM的存儲單元存儲的是0還是1取決於電容是否有電荷,有電荷代表1,無電荷代表0。但時間一長,代表1的電容會放電,代表0的電容會吸收電荷,這就是數據丟失的原因; 刷新操作定期對電容進行檢查,若電量大於滿電量的1/2,則認為其代表1,並把電容充滿電;若電量小於1/2,則認為其代表0,並把電容放電,籍此來保持數據的連續性。有了刷新操作,動態內存的存取速度比靜態內存要慢很多。

內存的數據傳輸量很大,難免發生錯誤,在較高要求時,需要有檢驗錯誤和修正錯誤的功能。

『叄』 電腦主板是干什麼的內部構造都支持什麼工作原理

主板的簡介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上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再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主板的分類

一、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有:
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 是否支持Cyrix 6x86、 AMD 5k86 (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二、按主板上I/O匯流排的類型分
·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 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目前,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三、按邏輯控制晶元組分
這些晶元組中集成了對CPU、CACHE、I/0和匯流排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對晶元組的作用尤為重視。 Intel公司出品的用於586主板的晶元組有:LX 早期的用於Pentium 60和66MHz CPU的晶元組
·NX 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 75 MHz以上的CPU,在Intel 430 FX晶元組推出之前很流行,現在已不多見。
·FX 在430和440兩個系列中均有該晶元組,前者用於Pentium,後者用於Pentium Pro。HX Intel 430系列,用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商用微機。VX Intel 430系列,在HX基礎上針對普通的多媒體應用作了優化和精簡。有被TX取代的趨勢。TX Intel 430系列的最新晶元組,專門針對Pentium MMX技術進行了優化。GX、KX Intel 450系列,用於Pentium Pro,GX為伺服器設計,KX用於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MX Intel 430系列,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奔騰級晶元組,參見《Intel 430 MX晶元組》。 非Intel公司的晶元組有:VT82C5xx系列 VIA公司出品的586晶元組。
·SiS系列 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晶元組中名氣較大。
·Opti系列 Opti公司出品,採用的主板商較少。
四、按主板結構分
·AT 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一體化(All in one) 主板上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 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
·NLX 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 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五、按功能分
·PnP功能 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 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 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 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 自動識別,只需用軟體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 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 展的另一個方向。
六、其它的主板分類方法: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 目前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目前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板的構成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PCB(印刷電路板),一般採用四層板或六層板。相對而言,為節省成本,低檔主板多為四層板:主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次信號層,而六層板則增加了輔助電源層和中信號層,因此,六層PCB的主板抗電磁干擾能力更強,主板也更加穩定。

主板構成部分

1.晶元部分
BIOS晶元:是一塊方塊狀的存儲器,裡面存有與該主板搭配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序。能夠讓主板識別各種硬體,還可以設置引導系統的設備,調整CPU外頻等。BIOS晶元是可以寫入的,這方便用戶更新BIOS的版本,以獲取更好的性能及對電腦最新硬體的支持,當然不利的一面便是會讓主板遭受諸如CIH病毒的襲擊。

南北橋晶元:橫跨AGP插槽左右兩邊的兩塊晶元就是南北橋晶元。南橋多位於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邊,被散熱片蓋住的就是北橋晶元。北橋晶元主要負責處理CPU、內存、顯卡三者間的「交通」,由於發熱量較大,因而需要散熱片散熱。南橋晶元則負責硬碟等存儲設備和PCI之間的數據流通。南橋和北橋合稱晶元組。晶元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需要注意的是,AMD平台中部分晶元組因AMD CPU內置內存控制器,可採取單晶元的方式,如nVIDIA nForce 4便採用無北橋的設計。

RAID控制晶元:相當於一塊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個硬碟組成各種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晶元主要有兩種:HPT372 RAID控制晶元和Promise RAID控制晶元。

2、擴展槽部分
所謂的「插拔部分」是指這部分的配件可以用「插」來安裝,用「拔」來反安裝。

內存插槽:內存插槽一般位於CPU插座下方。圖中的是DDR SDRAM插槽,這種插槽的線數為184線。

AGP插槽:顏色多為深棕色,位於北橋晶元和PCI插槽之間。AGP插槽有1×、2×、4×和8×之分。AGP4×的插槽中間沒有間隔,AGP2×則有。在PCI Express出現之前,AGP顯卡較為流行,其傳輸速度最高可達到2133MB/s(AGP8×)。

PCI Express插槽:隨著3D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AGP已越來越不能滿足視頻處理帶寬的要求,目前主流主板上顯卡介面多轉向PCI Exprss。PCI Exprss插槽有1×、2×、4×、8×和16×之分。

PCI插槽:PCI插槽多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備插槽,可以插上軟Modem、音效卡、股票接受卡、網卡、多功能卡等設備。

CNR插槽:多為淡棕色,長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可以接CNR的軟Modem或網卡。這種插槽的前身是AMR插槽。CNR和AMR不同之處在於:CNR增加了對網路的支持性,並且佔用的是ISA插槽的位置。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把軟Modem或是軟音效卡的一部分功能交由CPU來完成。這種插槽的功能可在主板的BIOS中開啟或禁止。

3、.對外介面部分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通常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從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一些,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一些。
COM介面(串口):目前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可見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具有優先權。
PS/2介面: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一般情況下,滑鼠的介面為綠色、鍵盤的介面為紫色。PS/2介面的傳輸速率比COM介面稍快一些,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介面之一。
USB介面:USB介面是現在最為流行的介面,最大可以支持127個外設,並且可以獨立供電,其應用非常廣泛。USB介面可以從主板上獲得500mA的電流,支持熱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個USB介面可同時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設的訪問,由一條四芯電纜連接,其中兩條是正負電源,另外兩條是數據傳輸線。高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此外,USB2.0標准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

LPT介面(並口):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或掃描儀。其默認的中斷號是IRQ7,採用25腳的DB-25接頭。並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1、SPP標准工作模式。SPP數據是半雙工單向傳輸,傳輸速率較慢,僅為15Kbps,但應用較為廣泛,一般設為默認的工作模式。2、EPP增強型工作模式。EPP採用雙向半雙工數據傳輸,其傳輸速率比SPP高很多,可達2Mbps,目前已有不少外設使用此工作模式。3、ECP擴充型工作模式。ECP採用雙向全雙工數據傳輸,傳輸速率比EPP還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設備不多。

MIDI介面:音效卡的MIDI介面和游戲桿介面是共用的。介面中的兩個針腳用來傳送MIDI信號,可連接各種MIDI設備,例如電子鍵盤等。

SATA介面: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列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列硬體驅動器介面),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碟介面規范,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標准,正式宣告了SATA規范的確立。SATA規范將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理論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標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約13%,而隨著未來後續版本的發展,SATA介面的速率還可擴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從其發展計劃來看,未來的SATA也將通過提升時鍾頻率來提高介面傳輸速率,讓硬碟也能夠超頻。

常見問題解答

問:主板上的南北橋有何區別?
答:北橋晶元一個主板上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說就是主板的晶元組了,主板的晶元組一般由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組成,兩者共同組成主板的晶元組。北橋晶元主要負責實現與CPU、內存、AGP介面之間的數據傳輸,同時還通過特定的數據通道和南橋晶元相連接。北橋晶元的封裝模式最初使用BGA封裝模式,到現在Intel的北橋晶元已經轉變為FC-PGA封裝模式,不過為AMD處理器設計的主板北橋晶元到現在依然還使用傳統的BGA封裝模式。南橋晶元相比北橋晶元來講,南橋晶元主要負責和IDE設備、PCI設備、聲音設備、網路設備以及其他的I/O設備的溝通,南橋晶元到目前為止還只能見到傳統的BGA封裝模式一種。另外,除了傳統的南北橋晶元的分類方法外,現在還能夠見到一體化的設計方案,這種方案經常在SiS的晶元組上見到,將南北橋晶元合為一塊晶元,這種設計方案有著獨到之處,不過到目前還沒有廣泛的推廣開來。

問:開機主板鳴叫是什麼原因?
答:Award BIOS 1短:系統正常啟動。表明機器沒有任何問題。 2短:常規錯誤,請進入CMOS Setup,重新設置不正確的選項。 1長1短:內存或主板出錯。換一條內存試試,若還是不行,只好更換主板。 1長2短:顯示器或顯示卡錯誤。 3短:鍵盤控制器錯誤。檢查主板。

主板驅動

主板驅動是指使計算機能識別你的硬體的驅動程序。如果計算機不能識別,那就要裝上驅動了,但一般用XP系統的可以不用,使用起來正常工作的也可以免了,但一些音效卡或顯卡如果集成的,那麼裝上主板的驅動就相當於把這些顯卡音效卡的驅動也裝上。
主板是電腦的核心,處理器是附著在主板上面的。
主板驅動有的是集成在系統盤上的,自帶光碟,放入光碟機即可安裝。
主板驅動主要包括:晶元組驅動、集成顯卡驅動、集成網卡驅動、集成音效卡驅動、usb2.0驅動(xp系統已含)。

主板廠商

一線品牌:
主要特點就是研發能力強,推出新品速度快,產品線齊全,高端產品非常過硬,目前認可度比較高的是以下三個品牌:
華碩(ASUS):全球第一大主板製造商,也是公認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實而不華,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頻能力很強;同時他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號也有相對較差的產品。
微星(MSI):出貨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園行令微星在大學生中頗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附件齊全而且豪華,但超頻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號縮水比較嚴重,使得造假者經常找到可乘之機。
技嘉(GIGABYTE):出貨量與微星不相上下,一貫以華麗的做工而聞名,但絕非華而不實,超頻方面同樣不甚出眾,中低端型號與微星一樣縮水,因此也經常受到假貨的困擾。
准一線品牌:
三大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Intel方面,而對於銷量相對較少的AMD平台多少都有些漫不經心,於是專心做DIY市場的幾個主板品牌就嶄露頭角。在名氣上他們雖然比不上三巨頭,但是主板品質絲毫不遜色,因此我們暫且把他們列為准一線品牌:
升技(ABIT):歷來都是把超頻作為第一要務,做工用料方面絲毫不遜色於一線品牌,所以受到諸多DIYER的青睞。在國外知名媒體的調查中,升技都是位列華碩之後而居於次席。由於升技只做DIY市場,主板出貨量不算大,在國內名氣還差那麼一點,所以只能暫居准一線這個位置了。
磐正(EPO):原名磐英,因為在國內被搶注而更名磐正。與升技的風格類似,超頻能力同樣有口皆碑,而且附件更加齊全,價格相對也更為低廉,因此同樣擁有眾多的fans。
二線品牌:
某些方面略遜於一線品牌,但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也有各自的特色:
富士康(FOCONN):隸屬於我國鴻海集團,目前主板出貨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直追華碩——當然大多數是OEM和代工的。前兩年曾經以「富本」 的品牌進入大陸市場,但無疾而終,真正的自有品牌進入DIY市場才一年有餘,目前接受度還不高,產品線也不太齊全,但相信憑借鴻海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精英(ECS):出貨量曾經一度超過華碩而坐上了頭把交椅,但是近兩年不幸被趕超,現在位列世界第三。與其它大廠不同的是,精英一向只走低價路線,主板做工用料平庸,超頻能力幾乎等於零,附件也都是最基本的。不過僅兩年精英也力圖改變,推出了高端的「ETREME」系列主板,我們期待著精英更好的表現。
英特爾(INTEL):單憑這個名字,他的影響力絕對在華碩之上,但是完完全全是代工的,目前都是富士康製造,做工用料沒的說,但是根本不能超頻,附件也很少,為DIYER所不齒,比較適合家庭和企業使用。
映泰(BIOSTAR):也是世界級的主板大廠,不過近兩年才進入DIY市場,雖然擁有「九大奇技」等特色技術,因此超頻能力一般,同樣比較適合家用和商用。
三線品牌:
有製造能力,在保證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盡量壓低價格,這就是這三線廠商的主要特徵。
華擎(ASROCK):為了不影響自己的高端形象,華碩推出了這個新品牌,主要目的就是打壓包括精英在內的低價主板,由華碩的技術人員設計,但在深圳生產。技術方面頗有創意,但是主板品質一般,返修率也不低。
雋星(MBI):看到華擎在低端市場風風火火,微星也坐不住了,於是在04年夏天推出了這個品牌,但低端市場已經被華擎占據了大部分,雋星不知能否頂得住。
倍嘉(APER):技嘉的低端品牌,目的與雋星一樣,而且基本在同一時間推出,三大廠商在低端市場也將展開火拚。
碩泰克(SOLTEK):原本可以列為二線品牌,主板性價比頗高,而且曾經給威盛主板代工,但近兩年來受價格戰影響,主板品質每況愈下,現在也只能淪為三線品牌了。
捷波(JETWAY):還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主板品牌,擁有一系列以「精靈」命名的特色技術,主板品質一般,曾經把P4266A晶元組的主板命名為「848P」,品牌形象受到很大影響,
頂星(TOPSTAR):來自深圳的品牌,有獨立的研發製造能力,自稱要做中國第一品牌,不過他要走的路還很長。
翔升(ASZ):同樣產自深圳,製造商是東方恆健電子有限公司,擁有一定的製造能力,還給其他一些品牌做代工,但僅僅是便宜而已,質量並不出眾。
其它廠商:七彩虹、斯巴達克、雙敏、昂達、映泰等。有興趣的可以去www.zol.com.cn上看看。上邊的主板廠商比較多,也比較全。

intel最新發布的P35系列
2006年10月,英特爾向業界宣布,965/975下一代晶元組將採用全新的「3」系列命名方式,985將不復存在。「3」系列晶元組基於BearLake架構,分為家用和商用2大系列,共計6個不同的型號,後來又追加了一款整合顯卡的G31,目前共有7個型號。
BearLake的7個型號中,面向商用的以Q開頭,包括Q35和Q33;面向家用的包括高端產品和主流產品兩個系列,高端產品有X38,主流產品有P35、G35、G33和後來加入的G31。其中G字開頭的都是帶有集成顯卡的主板晶元組產品。
·高端 X38:支持四核心處理器、DDR3-1333內存、PCI-E 2.0、PCI-E x16×2,前端匯流排1333MHz,搭配ICH9/ICH9R/ICH9DH南橋,2007年第三季度發布。
·主流 P35:支持DDR3-1066/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搭配ICH9/R/DH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家用 G35: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視頻技術(CVT)、)、DirectX 10、搭配ICH8南橋、HDCP、1080i H.264、HD Audio,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整合 G33:支持DDR3-1066/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視頻技術(CVT)、DirectX 10、HDCP,搭配ICH9/R/DH南橋,2007年第三季度發布。
·商務 Q35: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第二代主動管理技術AMT2、虛擬化技術VT、搭配ICH9DO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精簡 Q33: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066MHz、搭配ICH9/R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對於BearLake來說,相對於965/975最大的改進就在於將FSB提升到了1333MHz,可以支持英特爾最新的酷睿2處理器,而且還將搭配全新的ICH9南橋,支持PCIe 2.0和DDR3內存。但是具體到其中的型號則不盡相同。其中最高端的X38將支持PCIe 2.0且提供兩個全速的PCIex16插槽,支持DDR3 1333,搭配ICH9南橋;而在市場上唱主角的,無疑是P35、G35和G33這三款產品。
G33將整合支持英特爾清晰視頻技術(Intel Clear Video Technology)的顯示核心,前端匯流排升級為1333 MHz,和G35一樣都同時支持雙核心與四核心處理器。但是它的內存規格相對X38來說相對保守,只支持DDR3-1066或DDR2-800。原定在G33之上的是G35晶元組。這里「原計劃」指的是G35不論在初始規格還是定位上都要高於G33,但是後來英特爾對G35作了調整。讓我們先來看看G35最初的規格:整合了兼容DirectX 10的顯示核心並提供對高清內容回放(HDCP)的完整支持,支持DDR3-1066和 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為1333 MHz。而P35晶元組與G35相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P35 Express沒有整合顯示核心。
英特爾將進一步強化ICH9南橋晶元的硬碟功能,除加入全新的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數據保護技術外,還將正式支持Command Based Port Multipliers技術。
據悉,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能為用戶提供簡單快捷的數據復元功能,它可以把硬碟的鏡像備份到另一塊稱為恢復硬碟 (Recovery Drive)的硬碟上。用戶可自行選擇當系統進入閑置狀態還是在某個指定時間進行Recovery Drive的內容更新 ,以確保Recovery Drive發揮最大的數據保護作用。如果主硬碟出現故障,系統可以直接從Recovery Drive啟動,並進行數據復原工作。
此外, Intel還將在ICH9南橋中支持SATA Port Multiplier技術。據主板廠商介紹,目前大部份南橋晶元的每一個SATA介面只能連接一個SATA設備,這大大限制了系統支持的硬碟數目。但加入SATA Port Multiplier支持後,每一個SATA介面可讓多個SATA設備分享其3Gb/s的傳輸頻寬,最高可達15個SATA設備,大幅提高了系統存儲設備的擴充能力。

『肆』 主板和主板蕊片有什麼區別

是主板不同蕊片組915/945/965/975的區別478是CPU插口類型,也就是插口針腳數。865、845都是478的插口,不過865也有775的改良主板。

915、945、965、975都是775陣腳插口類型。865也有7775插口的不過是上一代478口的改良版主板
主板晶元組
晶元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為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北橋晶元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內存的類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南橋晶元則提供對KBC(鍵盤控制器)、RTC(實時時鍾控制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Ultra DMA/33(66)EIDE數據傳輸方式和ACPI(高級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橋晶元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也稱為主橋(Host Bridge)。

移動晶元組市場份額最大的依然是Intel,當然參與晶元組競爭的廠商也非常多。台灣晶元組三巨頭矽統SIS、威盛VIA、揚智ALI、以及圖形顯示晶元霸主ATI、NVIDIA,它們之間的較量越來越激烈。

針對迅馳平台,Intel推出了INTEL 855系列晶元組,Intel 855系列移動晶元組包括獨立型的Intel 855PM和整合圖形顯示晶元的Intel 855GM。Intel 855GM中整合了改進型的Extreme Graphics2圖形內核,內置顯卡的INTEL 855GM晶元組主要應用在初級迅馳筆記本產品中,而INTEL 855PM晶元組主要匹配強勁的獨立顯卡和較高頻率的迅馳處理器應用在中高端產品中。支持Intel Pentium4-M和Celeron4-M的是Intel 852和Intel 845系列晶元組,在這些Intel產品當中,Intel 852的性能非常的出色,也是目前許多的P4-M機型最主要採用的晶元組。

匹配迅馳的晶元組除了INTEL,目前只有SiS推出了相應的晶元組,不久前在SiS發布了新款支持迅馳架構的筆記本專用的晶元組。SiS發布的晶元組分別是獨立型晶元——SiS648MX以及整合晶元SiSM661MX,這些晶元組是專門為Intel移動Pentium-M處理器設計研究開發的。SiS M661MX晶元以及648MX晶元是第一款獲得Intel 授權的支持迅馳處理器的非Intel的晶元組產品。SiS M661MX以及SiS648MX晶元組無論從功能上還是技術上來說,都相當出色,可以同Intel的855PM以及855GM晶元組媲美。相信SIS的支持迅馳技術的晶元組產品一定可以在市場上掀起波瀾。2003年第三季度SIS發布了SIS 661FX的筆記本用晶元組,該晶元組種能夠支持800MHz FSB的各類Pentium4處理器。661FX同時集成Ultra AGP圖形晶元,支持DDR400最大解析度可以達到1600×1200。

由於授權政策開始松動,Pentium M配套晶元組將越來越豐富。接下來威盛VIA也獲得Intel的授權,並且VIA已搶先一步發布兩款支持Pentium M處理器平台的晶元組產品PN800 和 PN880,分別應對筆記本入門級市場和高端產品。更強的是這兩款產品竟然還完全支持Intel Celeron M和Intel Mobile Pentium 4 處理器,對於400、533和800MHz處理器前端匯流排都給以支持。另外從來都是雙管齊下的威盛VIA在AMD Athlon64 64位的移動處理器的支持上也是不遺餘力,威盛的K8T400M晶元組已經為移動Athlon64做好了准備。

ATI、NVIDIA這對顯示晶元巨頭現在也略有涉及晶元組領域,例如我們以前熟悉的ATI推出的面向Athlon 4和Duron版移動處理器的RADEON IGP 320M和面向Pentium 4-M的RADEON IGP 340M晶元組。NVIDIA公司也推出了相應支持AMD Athlon 64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晶元組,隨著ATI和NVIDIA對AMD晶元組市場的介入,AMD移動處理器配套平台得到了很大的加強。ALi也是移動晶元組大軍中的一員,其產品非常有特點,具有一定的廠商針對性,不過市場佔有率不是很高。

中高檔筆記本一般使用INTEL主板晶元組,這是由於INTEL移動晶元組產品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和低能耗性的特點。但是由於移動INTEL主板晶元組價格昂貴,直接導致筆記本的價格也會較高。所以一些中低端的筆記本電腦採用了台灣矽統科技的晶元組。矽統尤其善於高集成晶元的研發,由於中低端筆記本電腦大都具有高集成的特點。所以矽統晶元組產品在其中應用的也非常廣泛並且質量穩定業界口碑很好。盡管VIA同是台灣三大主板晶元組廠商。但是VIA的重點一直是在台式機主板晶元組領域,在筆記本主板專用晶元上略遜一籌。

『伍』 電腦主板詳解要詳咸細哦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

主板特點
iker extreme主板主板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

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下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在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主板分類
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按主板上使用的CPU分類
386主板、486主板、奔騰(Pentium,即586)主板、高能奔騰(Pentium Pro,即686)主板。 同一級的CPU往往也還有進一步的劃分,如奔騰主板,就有是否支持多能奔騰(P55C,MMX要求主板內建雙電壓), 是否支持Cyrix 6x86、 AMD 5k86 (都是奔騰級的CPU,要求主板有更好的散熱性)等區別。
按主板上I/O匯流排的類型分類
iker extreme主板-華碩·ISA(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工業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EISA(Extension In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擴展標准體系結構匯流排. ·MCA(Micro Channel)微通道匯流排. 此外,為了解決CPU與高速外設之間傳輸速度慢的"瓶頸"問題,出現了兩種局部匯流排,它們是: ·VESA(Video Electronic Standards Association)視頻電子標准協會局部匯流排,簡稱VL匯流排. ·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圍部件互連局部匯流排,簡稱PCI匯流排. 486級的主板多採用VL匯流排,而奔騰主板多採用PCI匯流排。 目前,繼PCI之後又開發了更外圍的介面匯流排,它們是: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列匯流排。IEEE1394(美國電氣及電子工程師協會1394標准)俗稱"火線(Fire Ware)"。
按邏輯控制晶元組分類
這些晶元組中集成了對CPU、CACHE、I/0和匯流排的控制586以上的主板對晶元組的作用尤為重視。 Intel公司出品的用於586主板的晶元組有:LX 早期的用於Pentium 60和66MHz CPU的晶元組 ·NX 海王星(Neptune),支持Pentium 75 MHz以上的CPU,在Intel 430 FX晶元組推出之前很流行,現在已不多見。 ·FX 在430和440兩個系列中均有該晶元組,前者用於Pentium,後者用於Pentium Pro。HX Intel 430系列,用於可靠性要求較高的商用微機。VX Intel 430系列,在HX基礎上針對普通的多媒體應用作了優化和精簡。有被TX取代的趨勢。TX Intel 430系列的最新晶元組,專門針對Pentium MMX技術進行了優化。GX、KX Intel 450系列,用於Pentium Pro,GX為伺服器設計,KX用於工作站和高性能桌面PC。MX Intel 430系列,專門用於筆記本電腦的奔騰級晶元組,參見《Intel 430 MX晶元組》。 非Intel公司的晶元組有:VT82C5xx系列 VIA公司出品的586晶元組。 ·SiS系列 SiS公司出品,在非Intel晶元組中名氣較大。 ·Opti系列 Opti公司出品,採用的主板商較少。
按主板結構分類
·AT 標准尺寸的主板,IBM PC/A機首先使用而得名,有的486、586主板也採用AT結構布局 ·Baby AT 袖珍尺寸的主板,比AT主板小,因而得名。很多原裝機的一體化主板首先採用此主板結構 ·ATX &127; 改進型的AT主板,對主板上元件布局作了優化,有更好的散熱性和集成度,需要配合專門的ATX機箱使用 ·一體化(All in one) 主板上集成了聲音,顯示等多種電路,一般不需再插卡就能工作,具有高集成度和節省空間的優點,但也 有維修不便和升級困難的缺點。在原裝品牌機中採用較多px865pe pro主板 ·NLX Intel最新的主板結構,最大特點是主板、CPU的升級靈活方便有效,不再需要每推出一種CPU就必須更新主板設計 此外還有一些上述主板的變形結構,如華碩主板就大量採用了3/4 Baby AT尺寸的主板結構。
按功能分類
·PnP功能 帶有PnP BIOS的主板配合PnP操作系統(如Win95)可幫助用戶自動配置主機外設,做到"即插即用" ·節能(綠色)功能 一般在開機時有能源之星(Energy Star)標志,能在用戶不使用主機時自動進入等待和休眠狀態,在 此期間降低CPU及各部件的功耗 ·無跳線主板 這是一種新型的主板,是對PnP主板的進一步改進。在這種主板上,連CPU的類型、工作電壓等都無須用跳線開關,均 自動識別,只需用軟體略作調整即可。經過Remark的CPU在這種主板上將無所遁形. 486以前的主板一般沒有上述功能,586以上的主板均配有PnP和節能功能,部分原裝品牌機中還可通過主板控制主機電源 的通斷,進一步做到智能開/關機,這在兼容機主板上還很少見,但肯定是將來的一個發展方向。無跳線主板將是主板發 展的另一個方向。
其它主板分類方法
·按主板的結構特點分類還可分為基於CPU的主板、基於適配電路的主板、一體化主板等類型。基於CPU的一體化的主板是 目前較佳的選擇。 ·按印製電路板的工藝分類又可分為雙層結構板、四層結構板、六層結構板等;目前以四層結構板的產品為主。 ·按元件安裝及焊接工藝分類又有表面安裝焊接工藝板和DIP傳統工藝板。 板的構成 主板的平面是一塊PCB(印刷電路板),一般採用四層板或六層板。相對而言,為節省成本,低檔主板多為四層板:主信號層、接地層、電源層、次信號層,而六層板則增加了輔助電源層和中信號層,因此,六層PCB的主板抗電磁干擾能力更強,主板也更加穩定。

主板構成部分
晶元部分
t41-a7主板BIOS晶元:是一塊方塊狀的存儲器,裡面存有與該主板搭配的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程序。能夠讓主板識別各種硬體,還可以設置引導系統的設備,調整CPU外頻等。BIOS晶元是可以寫入的,這方便用戶更新BIOS的版本,以獲取更好的性能及對電腦最新硬體的支持,當然不利的一面便是會讓主板遭受諸如CIH病毒的襲擊。 南北橋晶元:橫跨AGP插槽左右兩邊的兩塊晶元就是南北橋晶元。南橋多位於PCI插槽的上面;而CPU插槽旁邊,被散熱片蓋住的就是北橋晶元。晶元組以北橋晶元為核心,一般情況,主板的命名都是以北橋的核心名稱命名的(如P45的主板就是用的P45的北橋晶元)。北橋晶元主要負責處理CPU、內存、顯卡三者間的「交通」,由於發熱量較大,因而需要散熱片散熱。南橋晶元則負責硬碟等存儲設備和PCI之間的數據流通。南橋和北橋合稱晶元組。晶元組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主板的功能和性能。需要注意的是,AMD平台中部分晶元組因AMD CPU內置內存控制器,可採取單晶元的方式,如nVIDIA nForce 4便採用無北橋的設計。從AMD的K58開始,主板內置了內存控制器,因此北橋便不必集成內存控制器,這樣不但減少了晶元組的製作難度,同樣也減少了製作成本。現在在一些高端主板上將南北橋晶元封裝到一起,只有一個晶元,這樣大大提高了晶元組的功能。 RAID控制晶元:相當於一塊RAID卡的作用,可支持多個硬碟組成各種RAID模式。目前主板上集成的RAID控制晶元主要有兩種:HPT372 RAID控制晶元和Promise RAID控制晶元。
擴展槽部分
所謂的「插拔部分」是指這部分的配件可以用「插」來安裝,用「拔」來反安裝。 內存插槽:內存插槽一般位於CPU插座下方。圖中的是DDR SDRAM插槽,這種插槽的線數為184線。 AGP插槽:顏色多為深棕色,位於北橋晶元和PCI插槽之間。AGP插槽有1×、2×、4×和8×之分。AGP4×的插槽中間沒有間隔,AGP2×則有。在PCI Express出現之前,AGP顯卡較為流行,其傳輸速度最高可達到2133MB/s(AGP8×)。 PCI Express插槽:隨著3D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AGP已越來越不能滿足視頻處理帶寬的要求,目前主流主板上顯卡介面多轉向PCI Exprss。PCI Exprss插槽有1×、2×、4×、8×和16×之分。注:目前主板支持雙卡:(NVIDIA SLI/ ATI 交叉火力)超耐久3羿龍主板 PCI插槽:PCI插槽多為乳白色,是主板的必備插槽,可以插上軟Modem、音效卡、股票接受卡、網卡、多功能卡等設備。 CNR插槽:多為淡棕色,長度只有PCI插槽的一半,可以接CNR的軟Modem或網卡。這種插槽的前身是AMR插槽。CNR和AMR不同之處在於:CNR增加了對網路的支持性,並且佔用的是ISA插槽的位置。共同點是它們都是把軟Modem或是軟音效卡的一部分功能交由CPU來完成。這種插槽的功能可在主板的BIOS中開啟或禁止。
對外介面部分
硬碟介面:硬碟介面可分為IDE介面和SATA介面。在型號老些的主板上,多集成2個IDE口,通常IDE介面都位於PCI插槽下方,從空間上則垂直於內存插槽(也有橫著的)。而新型主板上,IDE介面大多縮減,甚至沒有,代之以SATA介面。 軟碟機介面:連接軟碟機所用,多位於IDE介面旁,比IDE介面略短一些,因為它是34針的,所以數據線也略窄一些。 COM介面(串口):目前大多數主板都提供了兩個COM介面,分別為COM1和COM2,作用是連接串列滑鼠和外置Modem等設備。COM1介面的I/O地址是03F8h-03FFh,中斷號是IRQ4;COM2介面的I/O地址是02F8h-02FFh,中斷號是IRQ3。由此可見COM2介面比COM1介面的響應具有優先權,現在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PS/2介面:PS/2介面的功能比較單一,僅能用於連接鍵盤和滑鼠。一般情況下,滑鼠的介面為綠色、鍵盤的介面為紫色。PS/2介面的傳輸速率比COM介面稍快一些,但這么多年使用之後,雖然現在絕大多數主板依然配備該介面,但支持該介面的滑鼠和鍵盤越來越少,大部分外設廠商也不再推出基於該介面的外設產品,更多的是推出USB介面的外設產品,不過值得一提的時候,由於該介面使用非常廣泛,因此很多使用者即使在使用USB也更願意通過PS/2-USB轉接器插到PS/2上使用,外加鍵盤滑鼠每一代產品的壽命都非常長,因此介面現在依然使用效率極高,但在不久的將來,被USB介面所完全取代的可能性極高。 USB介面:USB介面是現在最為流行的介面,最大可以支持127個外設,並且可以獨立供電,其應用非常廣泛。USB介面可以從主板上獲得500mA的電流,支持熱拔插,真正做到了即插即用。一個USB介面可同時支持高速和低速USB外設的訪問,由一條四芯電纜連接,其中兩條是正負電源,另外兩條是數據傳輸線。高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2Mbps,低速外設的傳輸速率為1.5Mbps。此外,USB2.0標准最高傳輸速率可達480Mbps。USB3.0已經開始出現在最新主板中,將不久會被推廣。 LPT介面(並口):一般用來連接列印機或掃描儀。其默認的中斷號是IRQ7,採用25腳的DB-25接頭。並口的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種:1、SPP標准工作模式。SPP數據是半雙工單向傳輸,傳輸速率較慢,僅為15Kbps,但應用較為廣泛,一般設為默認的工作模式。2、EPP增強型工作模式。EPP採用雙向半雙工數據傳輸,其傳輸速率比SPP高很多,可達2Mbps,目前已有不少外設使用此工作模式。3、ECP擴充型工作模式。ECP採用雙向全雙工數據傳輸,傳輸速率比EPP還要高一些,但支持的設備不多。現在使用LPT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已經基本很少了,多為使用USB介面的列印機與掃描儀。 華碩主板MIDI介面:音效卡的MIDI介面和游戲桿介面是共用的。介面中的兩個針腳用來傳送MIDI信號,可連接各種MIDI設備,例如電子鍵盤等,現在市面上已很難找到基於該介面的產品。 SATA介面:SATA的全稱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列高級技術附件,一種基於行業標準的串列硬體驅動器介面),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碟介面規范,在IDF Fall 2001大會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標准,正式宣告了SATA規范的確立。SATA規范將硬碟的外部傳輸速率理論值提高到了150MB/s,比PATA標准ATA/100高出50%,比ATA/133也要高出約13%,而隨著未來後續版本的發展,SATA介面的速率還可擴展到2X和4X(300MB/s和600MB/s)。從其發展計劃來看,未來的SATA也將通過提升時鍾頻率來提高介面傳輸速率,讓硬碟也能夠超頻。

選購主板原則
主板電腦的主板對電腦的性能來說,影響是很重大的。曾經有人將主板比喻成建築物的地基,其質量決定了建築物堅固耐。 用與否;也有人形象地將主板比作高架橋,其好壞關系著交通的暢通力與流速。 工作穩定,兼容性好。 功能完善,擴充力強。 使用方便,可以在BIOS中對盡量多參數進行調整。 廠商有更新及時、內容豐富的網站,維修方便快捷。 價格相對便宜,即性價比高。

常見問題解答
主板上南北橋的區別
答:一個主板上最重要的部分可以說就是主板的晶元組了,主板的晶元組一般由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組成,兩者共同組成主板的晶元組。北橋晶元主要負責實現與CPU、內存、AGP介面之間的數據傳輸,同時還通過特定的數據通道和南橋晶元相連接。北橋晶元的封裝模式最初使用BGA封裝模式,到現在Intel的北橋晶元已經轉變為FC-PGA封裝模式,不過為AMD處理器設計的主板北橋晶元到現在依然還使用傳統的BGA封裝模式。南橋晶元相比北橋晶元來講,南橋晶元主要負責和IDE設備、PCI設備、聲音設備、網路設備以及其他的I/O設備的溝通,南橋晶元到目前為止還只能見到傳統的BGA封裝模式一種。另外,除了傳統的南北橋晶元的分類方法外,現在還能夠見到一體化的設計方案,這種方案經常在NVIDIA、SiS的晶元組上見到,將南北橋晶元合為一塊晶元,這種設計方案有著獨到之處,對於節省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有一定的意義,不過到目前,除了小部分主板外,還沒有非常廣泛的推廣開來。

主板廠商
一線品牌 主要特點就是研發能力強,推出新品速度快,產品線齊全,高端產品非常過硬,目前認可度比較高的是以下三個品牌: 華碩(ASUS):全球第一大主板製造商,也是公認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實而不華,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頻能力很強;同時他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號也有相對較差的產品。 微星(MSI):出貨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園行令微星在大學生中頗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附件齊全而且豪華,但超頻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號縮水比較嚴重,使得造假者經常找到可乘之機。 技嘉(GIGABYTE):出貨量與微星不相上下,一貫以華麗的做工而聞名,但絕非華而不實,超頻方面同樣不甚出眾,中低端型號與微星一樣縮水,因此也經常受到假貨的困擾。准一線品牌 三大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Intel方面,而對於銷量相對較少的AMD平台多少都有些漫不經心,於是專心做DIY市場的幾個主板品牌就嶄露頭角。在名氣上他們雖然比不上三巨頭,但是主板品質絲毫不遜色,因此我們暫且把他們列為准一線品牌: 映泰(BIOSTAR):世界冠軍板,主板界的超頻霸主。主板攻破了數不清的世界紀錄,屢屢創造新的奇跡。映泰主板雖然不是什麼一線產品,但是同樣是一款明星主板,來自於台系廠商映泰。映泰主板在超頻中的能力是業界公認的,不論在AMD平台上還是INTEL平台上,映泰主板在超頻世界紀錄排行榜上多次占據榜首位置並保持長久。特別是在INTEL平台上,映泰主板的其中兩款P45雙子星TPower I45和TP45 HP兩款主板,半年來保持著依然保持E5200\E7200\E7300\ E8300\E8400\E8500\E8600眾多CPU超頻的世界紀錄。最近再一次打破E7400處理器世界紀錄的依然是TPower I45,由中國超頻領航團隊隊長謝冠鵬帶領下的Lead aHead,突破了E7400處理器106.42%的極限超頻,將主頻頻率送上5779.81MHz的世界紀錄。 升技(ABIT):歷來都是把超頻作為第一要務,做工用料方面絲毫不遜色於一線品牌,所以受到諸多DIYER的青睞。在國外知名媒體的調查中,升技都是位列華碩之後而居於次席。由於升技只做DIY市場,主板出貨量不算大,在國內名氣還差那麼一點,所以只能暫居准一線這個位置了。當前ABIT已經破產,所以市面上不再有ABIT這個品牌的新型號主板。 磐正(EPO):原名磐英,因為在國內被搶注而更名磐正。與升技的風格類似,超頻能力同樣有口皆碑,而且附件更加齊全,價格相對也更為低廉,因此同樣擁有眾多的fans。二線品牌 某些方面略遜於一線品牌,但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也有各自的特色: 富士康(FOXCONN):隸屬於台灣鴻海集團,目前主板出貨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直追華碩——當然大多數是OEM和代工的。前兩年曾經以「富本」 的品牌進入大陸市場,但無疾而終,真正的自有品牌進入DIY市場才一年有餘,目前接受度還不高,產品線也不太齊全,但相信憑借鴻海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精英(ECS):出貨量曾經一度超過華碩而坐上了頭把交椅,但是近兩年不幸被趕超,現在位列世界第三。與其它大廠不同的是,精英一向只走低價路線,主板做工用料平庸,超頻能力幾乎等於零,附件也都是最基本的。不過僅兩年精英也力圖改變,推出了高端的「ETREME」系列主板,我們期待著精英更好的表現。 英特爾(INTEL):單憑這個名字,他的影響力絕對在華碩之上,但是完完全全是代工的,目前都是富士康製造,做工用料沒的說,但是根本不能超頻,附件也很少,為DIYER所不齒,比較適合家庭和企業使用。三線品牌 有製造能力,在保證穩定運行的前提下盡量壓低價格,這就是這三線廠商的主要特徵。 盈通 (YESTON):作為國內較大的板卡供應商, 盈通推出新品的速度都不落人後,而且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每每處於產品發布的先鋒部隊,帶給消費者很多實惠的選擇,豐富的產品線以及價格上的優勢令盈通品牌擁有一定的競爭力,所獲得的榮譽也是不斷,嘉績頻傳! 華擎(ASROCK):為了不影響自己的高端形象,華碩推出了這個新品牌,主要目的就是打壓包括精英在內的低價主板,由華碩的技術人員設計,但在深圳生產。技術方面頗有創意,但是主板品質一般,返修率也不低。 雋星(MBI):看到華擎在低端市場風風火火,微星也坐不住了,於是在04年夏天推出了這個品牌,但低端市場已經被華擎占據了大部分,雋星不知能否頂得住。 06年退出了市場。 倍嘉(APER):技嘉的低端品牌,目的與雋星一樣,而且基本在同一時間推出,三大廠商在低端市場也將展開火拚。 06年退出市場 碩泰克(SOLTEK):原本可以列為二線品牌,主板性價比頗高,而且曾經給威盛主板代工,但近兩年來受價格戰影響,主板品質每況愈下,現在也只能淪為三線品牌了。 07年退出市場。 捷波(JETWAY):還算是一個說得過去的主板品牌,擁有一系列以「精靈」命名的特色技術,主板品質一般,曾經把P4266A晶元組的主板命名為「848P」,品牌形象受到很大影響, 頂星(TOPSTAR):來自深圳的品牌,有獨立的研發製造能力,自稱要做中國第一品牌,不過他要走的路還很長。 翔升(ASZ):同樣產自深圳,製造商是東方恆健電子有限公司,擁有一定的製造能力,還給其他一些品牌做代工,但僅僅是便宜而已,質量並不出眾。 其它廠商:七彩虹、斯巴達克、雙敏、昂達、梅捷、美達、奧美嘉、祺祥、建達蘭德、藍科、同維、鈦騰、雙捷、三帝、建邦、紅船、眾成、致達、智盟、聯冠、傑靈、科腦、冠盟、科盟、萬邦龍、維斯達、捷嘉、華基、華美、天虹、豐威、紅狐、銀狐、翼馳、聯勝、傑微、雙碩、中凌、福揚、思普、博達、松立、輝煌、天域、賽風、致銘等。有興趣的可以去相關資訊網站上看看。上邊的主板廠商比較多,也比較全。 intel發布的P35系列 2006年10月,英特爾向業界宣布,965/975下一代晶元組將採用全新的「3」系列命名方式,985將不復存在。「3」系列晶元組基於BearLake架構,分為家用和商用2大系列,共計6個不同的型號,後來又追加了一款整合顯卡的G31,目前共有7個型號。 BearLake的7個型號中,面向商用的以Q開頭,包括Q35和Q33;面向家用的包括高端產品和主流產品兩個系列,高端產品有X38,主流產品有P35、G35、G33和後來加入的G31。其中G字開頭的都是帶有集成顯卡的主板晶元組產品。 ·高端 X38:支持四核心處理器、DDR3-1333內存、PCI-E 2.0、PCI-E x16×2,前端匯流排1333MHz,搭配ICH9/ICH9R/ICH9DH南橋,2007年第三季度發布。 ·主流 P35:支持DDR3-1066/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搭配ICH9/R/DH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家用 G35: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視頻技術(CVT)、)、DirectX 10、搭配ICH8南橋、HDCP、1080i H.264、HD Audio,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整合 G33:支持DDR3-1066/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清晰視頻技術(CVT)、DirectX 10、HDCP,搭配ICH9/R/DH南橋,2007年第三季度發布。 ·商務 Q35: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333MHz、支持Intel第二代主動管理技術AMT2、虛擬化技術VT、搭配ICH9DO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精簡 Q33:支持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1066MHz、搭配ICH9/R南橋、2007年第二季度發布。 對於BearLake來說,相對於965/975最大的改進就在於將FSB提升到了1333MHz,可以支持英特爾最新的酷睿2處理器,而且還將搭配全新的ICH9南橋,支持PCIe 2.0和DDR3內存。但是具體到其中的型號則不盡相同。其中最高端的X38將支持PCIe 2.0且提供兩個全速的PCIex16插槽,支持DDR3 1333,搭配ICH9南橋;而在市場上唱主角的,無疑是P35、G35和G33這三款產品。 G33將整合支持英特爾清晰視頻技術(Intel Clear Video Technology)的顯示核心,前端匯流排升級為1333 MHz,和G35一樣都同時支持雙核心與四核心處理器。但是它的內存規格相對X38來說相對保守,只支持DDR3-1066或DDR2-800。原定在G33之上的是G35晶元組。這里「原計劃」指的是G35不論在初始規格還是定位上都要高於G33,但是後來英特爾對G35作了調整。讓我們先來看看G35最初的規格:整合了兼容DirectX 10的顯示核心並提供對高清內容回放(HDCP)的完整支持,支持DDR3-1066和 DDR2-800內存,前端匯流排為1333 MHz。而P35晶元組與G35相比唯一不同的地方在於P35 Express沒有整合顯示核心。 英特爾將進一步強化ICH9南橋晶元的硬碟功能,除加入全新的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數據保護技術外,還將正式支持Command Based Port Multipliers技術。 後有p45 p43 g41 g45 x48 高端i7+X58 據悉,Intel Rapid Recover Technology能為用戶提供簡單快捷的數據復元功能,它可以把硬碟的鏡像備份到另一塊稱為恢復硬碟 (Recovery Drive)的硬碟上。用戶可自行選擇當系統進入閑置狀態還是在某個指定時間進行Recovery Drive的內容更新 ,以確保Recovery Drive發揮最大的數據保護作用。如果主硬碟出現故障,系統可以直接從Recovery Drive啟動,並進行數據復原工作。 此外, Intel還將在ICH9南橋中支持SATA Port Multiplier技術。據主板廠商介紹,目前大部份南橋晶元的每一個SATA介面只能連接一個SATA設備,這大大限制了系統支持的硬碟數目。但加入SATA Port Multiplier支持後,每一個SATA介面可讓多個SATA設備分享其3Gb/s的傳輸頻寬,最高可達15個SATA設備,大幅提高了系統存儲設備的擴充能力。

『陸』 現在的主板晶元組有哪些啊

晶元組(Chipset)是主板的核心組成部分,按照在主板上的排列位置的不同,通常分為北橋晶元和南橋晶元。北橋晶元提供對CPU的類型和主頻、內存的類型和最大容量、ISA/PCI/AGP插槽、ECC糾錯等支持。南橋晶元則提供對KBC(鍵盤控制器)、RTC(實時時鍾控制器)、USB(通用串列匯流排)、Ultra DMA/33(66)EIDE數據傳輸方式和ACPI(高級能源管理)等的支持。其中北橋晶元起著主導性的作用,也稱為主橋(Host Bridge)。

移動晶元組市場份額最大的依然是Intel,當然參與晶元組競爭的廠商也非常多。台灣晶元組三巨頭矽統SIS、威盛VIA、揚智ALI、以及圖形顯示晶元霸主ATI、NVIDIA,它們之間的較量越來越激烈。

針對迅馳平台,Intel推出了INTEL 855系列晶元組,Intel 855系列移動晶元組包括獨立型的Intel 855PM和整合圖形顯示晶元的Intel 855GM。Intel 855GM中整合了改進型的Extreme Graphics2圖形內核,內置顯卡的INTEL 855GM晶元組主要應用在初級迅馳筆記本產品中,而INTEL 855PM晶元組主要匹配強勁的獨立顯卡和較高頻率的迅馳處理器應用在中高端產品中。支持Intel Pentium4-M和Celeron4-M的是Intel 852和Intel 845系列晶元組,在這些Intel產品當中,Intel 852的性能非常的出色,也是目前許多的P4-M機型最主要採用的晶元組。

匹配迅馳的晶元組除了INTEL,目前只有SiS推出了相應的晶元組,不久前在SiS發布了新款支持迅馳架構的筆記本專用的晶元組。SiS發布的晶元組分別是獨立型晶元——SiS648MX以及整合晶元SiSM661MX,這些晶元組是專門為Intel移動Pentium-M處理器設計研究開發的。SiS M661MX晶元以及648MX晶元是第一款獲得Intel 授權的支持迅馳處理器的非Intel的晶元組產品。SiS M661MX以及SiS648MX晶元組無論從功能上還是技術上來說,都相當出色,可以同Intel的855PM以及855GM晶元組媲美。相信SIS的支持迅馳技術的晶元組產品一定可以在市場上掀起波瀾。2003年第三季度SIS發布了SIS 661FX的筆記本用晶元組,該晶元組種能夠支持800MHz FSB的各類Pentium4處理器。661FX同時集成Ultra AGP圖形晶元,支持DDR400最大解析度可以達到1600×1200。

由於授權政策開始松動,Pentium M配套晶元組將越來越豐富。接下來威盛VIA也獲得Intel的授權,並且VIA已搶先一步發布兩款支持Pentium M處理器平台的晶元組產品PN800 和 PN880,分別應對筆記本入門級市場和高端產品。更強的是這兩款產品竟然還完全支持Intel Celeron M和Intel Mobile Pentium 4 處理器,對於400、533和800MHz處理器前端匯流排都給以支持。另外從來都是雙管齊下的威盛VIA在AMD Athlon64 64位的移動處理器的支持上也是不遺餘力,威盛的K8T400M晶元組已經為移動Athlon64做好了准備。

ATI、NVIDIA這對顯示晶元巨頭現在也略有涉及晶元組領域,例如我們以前熟悉的ATI推出的面向Athlon 4和Duron版移動處理器的RADEON IGP 320M和面向Pentium 4-M的RADEON IGP 340M晶元組。NVIDIA公司也推出了相應支持AMD Athlon 64處理器的筆記本電腦晶元組,隨著ATI和NVIDIA對AMD晶元組市場的介入,AMD移動處理器配套平台得到了很大的加強。ALi也是移動晶元組大軍中的一員,其產品非常有特點,具有一定的廠商針對性,不過市場佔有率不是很高。

中高檔筆記本一般使用INTEL主板晶元組,這是由於INTEL移動晶元組產品具有很高的穩定性和低能耗性的特點。但是由於移動INTEL主板晶元組價格昂貴,直接導致筆記本的價格也會較高。所以一些中低端的筆記本電腦採用了台灣矽統科技的晶元組。矽統尤其善於高集成晶元的研發,由於中低端筆記本電腦大都具有高集成的特點。所以矽統晶元組產品在其中應用的也非常廣泛並且質量穩定業界口碑很好。盡管VIA同是台灣三大主板晶元組廠商。但是VIA的重點一直是在台式機主板晶元組領域,在筆記本主板專用晶元上略遜一籌。

『柒』 主板生產廠商有哪些

  1. 華碩ASUS (全球第一大主板製造商,於1989年台灣成立)

  2. 技嘉GIGABYTE (十大主板品牌,1986年台灣,以華麗做工而聞名)

  3. 微星MSI主板 (十大主板品牌,1986年台灣,主板顯卡一線廠商)

  4. 昂達ONDA (十大主板品牌,1989年廣州,著名品牌)

  5. 七彩虹Colorful (十大主板品牌,1995年深圳,著名板卡品牌 )

  6. 映泰BIOSTAR (十大主板品牌,全球知名品牌)

  7. 捷波Jetway (十大主板品牌,1986年台灣,知名板卡製造商)

  8. 英特爾INTEL (十大主板品牌,1968年美國加利弗尼亞州)

  9. 精英ECS (十大主板品牌,於1987年台北)

  10. 富士康FOXCONN (十大主板品牌,於1974年,隸屬台灣鴻海集團)

『捌』 電腦主板是干什麼的啊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上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再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一線品牌: 主要特點就是研發能力強,推出新品速度快,產品線齊全,高端產品非常過硬,目前認可度比較高的是以下三個品牌: 華碩(ASUS):全球第一大主板製造商,也是公認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實而不華,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頻能力很強;同時他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號也有相對較差的產品。 微星(MSI):出貨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園行令微星在大學生中頗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附件齊全而且豪華,但超頻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號縮水比較嚴重,使得造假者經常找到可乘之機。 技嘉(GIGABYTE):出貨量與微星不相上下,一貫以華麗的做工而聞名,但絕非華而不實,超頻方面同樣不甚出眾,中低端型號與微星一樣縮水,因此也經常受到假貨的困擾。 准一線品牌: 三大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Intel方面,而對於銷量相對較少的AMD平台多少都有些漫不經心,於是專心做DIY市場的幾個主板品牌就嶄露頭角。在名氣上他們雖然比不上三巨頭,但是主板品質絲毫不遜色,因此我們暫且把他們列為准一線品牌: 升技(ABIT):歷來都是把超頻作為第一要務,做工用料方面絲毫不遜色於一線品牌,所以受到諸多DIYER的青睞。在國外知名媒體的調查中,升技都是位列華碩之後而居於次席。由於升技只做DIY市場,主板出貨量不算大,在國內名氣還差那麼一點,所以只能暫居准一線這個位置了。 磐正(EPO):原名磐英,因為在國內被搶注而更名磐正。與升技的風格類似,超頻能力同樣有口皆碑,而且附件更加齊全,價格相對也更為低廉,因此同樣擁有眾多的fans。 二線品牌: 某些方面略遜於一線品牌,但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也有各自的特色: 富士康(FOCONN):隸屬於我國鴻海集團,目前主板出貨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直追華碩——當然大多數是OEM和代工的。前兩年曾經以「富本」 的品牌進入大陸市場,但無疾而終,真正的自有品牌進入DIY市場才一年有餘,目前接受度還不高,產品線也不太齊全,但相信憑借鴻海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精英(ECS):出貨量曾經一度超過華碩而坐上了頭把交椅,但是近兩年不幸被趕超,現在位列世界第三。與其它大廠不同的是,精英一向只走低價路線,主板做工用料平庸,超頻能力幾乎等於零,附件也都是最基本的。不過僅兩年精英也力圖改變,推出了高端的「ETREME」系列主板,我們期待著精英更好的表現。 英特爾(INTEL):單憑這個名字,他的影響力絕對在華碩之上,但是完完全全是代工的,目前都是富士康製造,做工用料沒的說,但是根本不能超頻,附件也很少,為DIYER所不齒,比較適合家庭和企業使用。 映泰(BIOSTAR):也是世界級的主板大廠,不過近兩年才進入DIY市場,雖然擁有「九大奇技」等特色技術,因此超頻能力一般,同樣比較適合家用和商用。

『玖』 什麼是內存條,在主板哪個位置什麼形狀

主板,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urd)和母板(motherboard);它安裝在機箱內,是微機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主板一般為矩形電路板,上面安裝了組成計算機的主要電路系統,一般有BIOS晶元、I/O控制晶元、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介面、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主板的另一特點,是採用了開放式結構。主板上大都有6-8個擴展插槽,供PC機外圍設備的控制卡(適配器)插接。通過更換這些插卡,可以對微機的相應子系統進行局部升級,使廠家和用戶在配置機型方面有更大的靈活性。 總之,主板在整個微機系統中扮演著舉足重新的腳色。可以說,主板的類型和檔次決定著整個微機系統的類型和檔次,主板的性能影響著整個微機系統的性能。常見的PC機主板的分類方式有以下幾種

工作原理

在電路板上面,是錯落有致的電路布線;再上面,則為稜角分明的各個部件:插槽、晶元、電阻、電容等。當主機加電時,電流會在瞬間通過CPU、南北橋晶元、內存插槽、AGP插槽、PCI插槽、IDE介面以及主板邊緣的串口、並口、PS/2介面等。隨後,主板會根據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來識別硬體,並進入操作系統發揮出支撐系統平台工作的功能。
一線品牌:
主要特點就是研發能力強,推出新品速度快,產品線齊全,高端產品非常過硬,目前認可度比較高的是以下三個品牌:
華碩(ASUS):全球第一大主板製造商,也是公認的主板第一品牌,做工追求實而不華,高端主板尤其出色,超頻能力很強;同時他的價格也是最高的,另外中低端的某些型號也有相對較差的產品。
微星(MSI):出貨量位居世界前五,一年一度的校園行令微星在大學生中頗受歡迎。其主要特點是附件齊全而且豪華,但超頻能力不算出色,另外中低端某些型號縮水比較嚴重,使得造假者經常找到可乘之機。
技嘉(GIGABYTE):出貨量與微星不相上下,一貫以華麗的做工而聞名,但絕非華而不實,超頻方面同樣不甚出眾,中低端型號與微星一樣縮水,因此也經常受到假貨的困擾。
准一線品牌:
三大廠商都有一個共同的「毛病」,就是把主要注意力都放在Intel方面,而對於銷量相對較少的AMD平台多少都有些漫不經心,於是專心做DIY市場的幾個主板品牌就嶄露頭角。在名氣上他們雖然比不上三巨頭,但是主板品質絲毫不遜色,因此我們暫且把他們列為准一線品牌:
升技(ABIT):歷來都是把超頻作為第一要務,做工用料方面絲毫不遜色於一線品牌,所以受到諸多DIYER的青睞。在國外知名媒體的調查中,升技都是位列華碩之後而居於次席。由於升技只做DIY市場,主板出貨量不算大,在國內名氣還差那麼一點,所以只能暫居准一線這個位置了。
磐正(EPO):原名磐英,因為在國內被搶注而更名磐正。與升技的風格類似,超頻能力同樣有口皆碑,而且附件更加齊全,價格相對也更為低廉,因此同樣擁有眾多的fans。
二線品牌:
某些方面略遜於一線品牌,但都具備相當的實力,也有各自的特色:
富士康(FOCONN):隸屬於我國鴻海集團,目前主板出貨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直追華碩——當然大多數是OEM和代工的。前兩年曾經以「富本」 的品牌進入大陸市場,但無疾而終,真正的自有品牌進入DIY市場才一年有餘,目前接受度還不高,產品線也不太齊全,但相信憑借鴻海的實力完全可以做得更好。
精英(ECS):出貨量曾經一度超過華碩而坐上了頭把交椅,但是近兩年不幸被趕超,現在位列世界第三。與其它大廠不同的是,精英一向只走低價路線,主板做工用料平庸,超頻能力幾乎等於零,附件也都是最基本的。不過僅兩年精英也力圖改變,推出了高端的「ETREME」系列主板,我們期待著精英更好的表現。
英特爾(INTEL):單憑這個名字,他的影響力絕對在華碩之上,但是完完全全是代工的,目前都是富士康製造,做工用料沒的說,但是根本不能超頻,附件也很少,為DIYER所不齒,比較適合家庭和企業使用。
映泰(BIOSTAR):也是世界級的主板大廠,不過近兩年才進入DIY市場,雖然擁有「九大奇技」等特色技術,因此超頻能力一般,同樣比較適合家用和商用。

『拾』 如何判斷主板好壞

這個定義其實很難回答 一個垃圾品牌的主板 配上全固態電容 熱管一體式散熱器 全封閉電感 電感數量很多(注意並不是有幾個電感就是幾項供電 可以查看相關資料了解一下)電容看起來密密麻麻的滿主板都是 就認為是好主板那就大錯特錯了 他會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 如BIOS PCB板的層數 電容品牌 主板插槽的質量等等進行縮水 很難分辨
好的主板有幾下重點:
1.主板的靈魂 BIOS 一個連BIOS都做不好的主板 何談品質 而BIOS的好壞需要一定的經驗才能分辨 並且選購的主板的時候一般看不到 給選購帶來難度
2.主板的品牌 品牌是十分關鍵的 通路廠商的主板與一線或二線的主板品質差距很大
3.主板的配件 從電容 電感到各類插槽等 都可以看出來 這個是最直觀的也是最容易上當的地方 很多人認為大量固態電容、多相供電外加一個熱管散熱器或漂亮的散熱片就是好主板 而買後發現品質很差 經常出現問題甚至返修 報廢。。

選購主板的要點:
1.品牌 一線大廠的主板做工與賣相都不差的情況下 主板不會弄虛作假 質量可以放心 二線產品一樣可以令人放心 而通路品牌的不要買 賣相與槍手和廣告是狠下功夫 而品質卻不怎麼地
2.多逛逛論壇 不要認為某一線品牌在論壇上出現問題的多 而就覺得不好 只有那些有問題的主板大家才會上論壇尋求幫助或大罵 而一般沒問題的很少去論壇上誇主板多麼多麼好 問題多也代表著銷量大。。
3.一線產品的附加值往往最大 BIOS的研發投入很大 一個主板經常會出現更新BIOS而能支持新的CPU時 你就發現驚喜了 而某品牌的BIOS早已停止更新了
4.主板出現質量問題 發現一線的服務很差 可買過某品牌主板後出現質量問題 發現客服人員根本沒把你放眼裡 毫無解決的意思 就會發現服務很差的那個還真是態度好極了
5..... 懶得寫了 總之是經驗啦 我從98年接觸電腦至今(真正開始自己裝機是從02年 接觸過的主板 品牌很多 還干過電腦維修行業 ) 目前來說最直觀的就是品牌加做工! 一線品牌加上做工 絕對不是差板子

閱讀全文

與電路板三巨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科的精裝房地磚保修期 瀏覽:96
勞力士保養維修浦東在哪裡 瀏覽:929
地下室地坪保修一般多少年 瀏覽:36
實體傢具怎麼運營 瀏覽:858
噴霧防水面料怎麼洗 瀏覽:591
鍍金機電路圖 瀏覽:706
海城維修手機電話 瀏覽:855
九陽空氣炸鍋維修點 瀏覽:439
電氣維修安裝公司需要哪些資質 瀏覽:116
廣州哪裡有維修蘋果手機 瀏覽:745
折線電路圖 瀏覽:42
輪圈傢具 瀏覽:786
西安蘋果售後維修官網地址 瀏覽:257
吉森傢具為什麼打不破 瀏覽:306
純銅傢具配什麼顏色牆面 瀏覽:643
居民樓樓頂怎麼做防水 瀏覽:302
彩鋼瓦上面的防水怎麼破 瀏覽:118
如何維修top225y開關電路圖 瀏覽:30
蘋果手機防水圈怎麼使用 瀏覽:424
把傢具給他砸了法院會怎麼判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