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提舉電路

提舉電路

發布時間:2022-08-10 01:54:29

㈠ 有關中國科學家的資料(簡短)

1、張衡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

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

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

被後人譽為「木聖」(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2、郭守敬

郭守敬(1231年-1316年),字若思。邢州邢台縣(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元朝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工程專家。

早年師從劉秉忠、張文謙,官至太史令、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事,世稱「郭太史」。元仁宗延祐三年(1316年),郭守敬逝世,享年八十六歲。著有《推步》、《立成》等十四種天文歷法著作。

郭守敬在天文、歷法、水利和數學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自至元十三年(1276年)起,奉命修訂新歷法,歷時四年,制訂出了通行三百六十多年的《授時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一種歷法。為修訂歷法,郭守敬還改制、發明了簡儀、高表等十二種新儀器。

3、沈括

沈括(1031年—1095年) ,字存中,號夢溪丈人,漢族,浙江杭州錢塘縣人,北宋政治家、科學家。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宋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史館檢討、三司使等職。

元豐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後因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晚年移居潤州(今江蘇鎮江),隱居夢溪園。紹聖二年(1095年),因病辭世,享年六十五歲。

沈括一生致志於科學研究,在眾多學科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和卓越的成就,被譽為「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其代表作《夢溪筆談》,內容豐富,集前代科學成就之大成,在世界文化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被稱為「中國科學史上的里程碑」。

4、盧嘉錫

盧嘉錫(1915.10.26—2001.6.4),台灣省台南市人,祖籍福建省永定縣,物理化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和科技組織領導者。

1934年,盧嘉錫畢業於廈門大學化學系;1939年,獲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學位;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81年5月,出任中國科學院院長;1988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副院長;1993年3月,當選為第八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盧嘉錫工作涉及物理化學、結構化學、核化學和材料科學等多種學科領域。在結構化學研究工作中有傑出貢獻,曾提出固氮酶活性中心的結構模型,從事結構與性能的關系研究等,對中國原子簇化學的發展起了重要推動作用,他所指導的新技術晶體材料科學研究,也取得了重大成績。

他早年設計的等傾角魏森保單晶X射線衍射照相的Lp因子倒數圖,載入國際X射線晶體學手冊,稱為「盧氏圖」。

5、王選

王選(1937年2月5日—2006年2月13日),江蘇無錫人,出生於上海,計算機文字信息處理專家,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創始人,當代中國印刷業革命的先行者,被稱為「漢字激光照排系統之父」,被譽為「有市場眼光的科學家」。

195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84年晉升為教授,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加入九三學社,2002年2月1日獲得2001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

王選主要學術工作是從事計算機邏輯設計、體系結構和高級語言編譯系統等方面的研究,主持華光和方正型計算機激光漢字編排系統的研製,用於書刊、報紙等正式出版物的編排。

針對漢字字數多,印刷用漢字字體多、精密照排要求解析度很高所帶來的技術困難,發明了高解析度字型的高倍率信息壓縮和高速復原方法,並在華光Ⅳ型和方正91型、93型上設計了專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實現復原演算法,顯著改善系統的性能價格比。

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王選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並獲評「科技體制改革的實踐探索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張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郭守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沈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盧嘉錫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王選

㈡ 關於中秋的詩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庄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夜月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長相思
畫鼓喧街,蘭燈滿市,皎月初照嚴城。
清都絳闕夜景,風傳銀箭,露叆金莖。
巷陌縱橫。過平康款轡,緩聽歌聲。
鳳燭熒熒。那人家、未掩香屏。
向羅綺叢中,認得依稀舊日,雅態輕盈。
嬌波艷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
牆頭馬上,漫遲留、難寫深誠。
又豈知、名宦拘檢,年來減盡風情。

望漢月
明月明月明月。爭奈乍圓還缺。
恰如年少洞房人,暫歡會、依前離別。
小樓憑檻處,正是去年時節。
千里清光又依舊,奈夜永、厭厭人絕。

鷓鴣天
吹破殘煙入夜風。一軒明月上簾櫳。
因驚路遠人還遠,縱得心同寢未同。
情脈脈,意忡忡。碧雲歸去認無蹤。
只應曾向前生里,愛把鴛鴦兩處籠。

十二時(秋夜)
晚晴初,淡煙籠月,風透蟾光如洗。
覺翠帳、涼生秋思。漸入微寒天氣。
敗葉敲窗,西風滿院,睡不成還起。
更漏咽、滴破憂心,萬感並生,都在離人愁耳。
天怎知、當時一句,做得十分縈系。
夜永有時,分明枕上,覷著孜孜地。
燭暗時酒醒,元來又是夢里。
睡覺來、披衣獨坐,萬種無□憀情意。
怎得伊來,重諧雲雨,再整餘香被。
祝告天發願,從今永無拋棄。

念奴嬌.中秋對月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
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
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
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
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分享給你的朋友吧:i貼吧 新浪微博騰訊微博QQ空間人人網豆瓣MSN
對我有幫助
22回答時間:2011-2-13 16:09 | 我來評論

向TA求助 回答者: 古月螢火 來自團隊 我愛電子書 | 四級採納率:23%

擅長領域: 文化/藝術 游戲 煩惱 動漫

參加的活動: 暫時沒有參加的活動

相關內容
2011-5-29 關於中秋佳節的詩句,格言或警句 5
2010-6-17 關於中秋佳節的詩句,有題目的。 20
2010-4-23 關於中秋佳節的詩句 139
2007-7-24 收集關於中秋佳節的詩句 144
2008-10-3 關於中秋佳節的成語、詩句、俗語。 165
更多關於有關中秋佳節的詩句的問題>>
等待您來回答2回答暗戀一個人,該怎麼讓她知道,我喜歡你。該怎麼去表達對她的喜歡,成功率...cell.0回答怎樣確認整流橋的方向性.0回答你好,我想麻煩一下你把那個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的軟體發給....0回答模塊在access2003能通過,access2007通不過。.0回答10我在浩方玩魔獸時,顯示「C:DOCUME~1LOCALS~1Tempgame.dll 找不到....0回答函數y=x²+3/根號下(x²+2)的最小值是.1回答10哪位高人有<畢業八年我勾上暗戀的大胸校花>全文,推薦一下給小弟啊,13....0回答10高頻三相PWM整流電路的直流側電容與交流側電感怎麼計算?.更多等待您來回答的問題>>其他回答 共2條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回答者: 羅文文1 | 一級 | 2011-2-13 16:49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雲漢。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南齋玩月
王昌齡
高卧南齋時,開帷月初吐。
清輝澹水木,演漾在窗戶。
荏苒幾盈虛,澄澄變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風吹蘭杜。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中秋月
齊已
空碧無雲露濕衣,眾星光外涌清規。
東林莫礙漸高勢,四海正看當路時。
還許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憐關夜嬋娟影,正對五候殘酒卮。

關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嫦娥
李商隱
雲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沈。
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憶舍弟
杜甫
戍鼓斷人行,秋邊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望月懷遠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霜月
李商隱
初聞征雁已無蟬,百尺樓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嬋娟

秋宵月下有懷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中秋待月
陸龜蒙
轉缺霜輸上轉遲, 好風偏似送佳期。
簾斜樹隔情無限, 燭暗香殘坐不辭。
最愛笙調聞北里, 漸看星瀠失南箕。
何人為校清涼力, 欲減初圓及午時。

倪庄中秋
元好問
強飯日逾瘦, 狹衣秋已寒。
兒童漫相憶, 行路豈知難。
露氣入茅屋, 溪聲喧石灘。
山中夜來月, 到曉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劉禹錫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一顧中,天高地平千萬里。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左車右並)欲下星斗動,天樂一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中秋月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見月和子由
蘇軾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雲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山前,浪*(左風右占)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將下蟲)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唯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台客。

中秋登樓望月
米芾
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夜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雲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水調歌頭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惟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西江月
蘇軾
頃在黃州,春夜行蘄水中。過酒家飲酒,醉。乘月至一溪橋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覺已曉。亂山攢擁,流水鏗然,疑非人世也。書此語橋柱上。
照野彌彌淺浪,橫空隱隱層霄。障泥未解玉驄驕,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風月,莫教踏碎瓊瑤。解鞍欹枕綠楊橋,杜宇一聲春曉。

回董提舉中秋請宴啟
文天祥
照江疊節,載畫舫之清冰;待月舉杯,呼芳樽於綠凈。拜華星之墜幾,約明月之浮槎。風雨滿城,何幸兩重陽之近;江山如畫,尚從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輪嗣布。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雲遮月。
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誰做冰壺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
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玉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
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
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秋夜月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
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
向尊前、閑暇里,斂著眉兒長嘆。
惹起舊愁無限。

秋蕊香引
留不得。
光陰催促,奈芳蘭歇,好花謝,惟頃刻。
彩雲易散琉璃脆,驗前事端的。
風月夜,幾處前蹤舊跡。
忍思憶。
這回望斷,永作終天隔。
向仙島,歸冥路,兩無消息。

㈢ 怎樣可以得到一個可控磁場

導線中的電流在導線周圍的空間產生磁場。通過開、關電路,我們就可以控制磁場的有無。因此,利用電流製作磁體,可以得到一個可控磁場。

通電直導線產生的磁場,在導線的周圍形成圓柱形狀。如果將導線繞成一個圈,磁感線就在這個圈中變成二束。你可以通過鐵屑看到這個現象。隨著圈數的增加,磁場的強度也增大。把導線圈數增加一倍,導線圈中磁感線的條數就增加一倍。

要是把通電導線繞成一個線圈,那麼線圈中心的磁場就增強,線圈的兩端相當於條形磁體的兩個磁極。一個有許多匝數的通電線圈叫做通電螺線管(solelloid)。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可以通過控制電流的通和斷來打開和關閉,而且通電螺線管的南北極隨著電流方向的改變而改變。

如果在螺線管中插入鐵芯,通電螺線管產生的磁場將大大增強。我們已經知道,把鐵芯放入螺線管產生的磁場中,鐵芯將被磁化成磁鐵。一個有鐵芯的螺線管叫做電磁鐵(electromagnet)非永久性磁場是由導線中的電流和磁化了的鐵芯共同產生的。這樣的合磁場比僅由電流單獨產生的磁場要強數百倍,甚至數千倍。電磁鐵是一種可以開關的強磁體。

電磁鐵非常適合於用來提舉笨重的廢鋼鐵。你見過層層疊疊堆放的廢舊小汽車嗎?它們被壓扁,切割成較小的鋼鐵碎片以後,就可以由起重機上強大的電磁鐵吸起。閉合起重機開關,電磁鐵通了電,便提起鋼鐵碎片。起重機把這些碎片搬到別的位置,再切斷開關,碎片就從電磁鐵上掉下。

增強電磁鐵磁性的方法很多:可以增大螺線管中的電流,也可以增加螺線管中線圈的匝數,把螺線管的線圈繞得更緊密些,還可以用性能更強的鐵磁性材料作鐵芯。

當你用錄音帶、錄像帶、計算機磁碟或信用卡記錄信息時,你會用到電磁鐵。拿錄音機的錄音來說,當你對著話筒講話時,聲音的振動被轉化成一種電流,它隨著聲音的變化而變化,並通過錄音機錄音磁頭的電磁鐵產生變化的磁場。

錄音帶是塑料做的,上面塗有一層薄薄的磁粉,錄音磁頭上電磁鐵產生的磁場可以將磁粉磁化。當錄音帶經過電磁鐵時,磁粉或多或少被電磁鐵磁化,其磁化強度隨磁場強度的變化而變化,磁帶上磁性的分布圖成了你聲音的編碼。當你放磁帶時,記錄的編碼又被轉換回你的聲音。同樣,電磁鐵被用在錄像帶上記錄圖像和聲音,用在計算機磁碟上記錄各種各樣的信息。

㈣ 1832年,法拉第和享利幾乎同時發明了()

他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約瑟夫·亨利 (Joseph Henry 1797-1878),美國科學家。他是以電感單位"亨利"留名的大物理學家。在電學上有傑出的貢獻。他發明了繼電器(電報的雛形),比法拉第更早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還發現了電子自動打火的原理。但卻沒有及時去申請專利。他被認為是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後最偉大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對於電磁學貢獻頗大。
①強電磁鐵的製成,為改進發電機打下了基礎
1827年他用紗包銅線在一鐵芯上繞了兩層,然後在銅線中通電,發現僅重3公斤的鐵芯竟然吸起了300公斤重的鐵塊,遠遠超過一般天然磁鐵的吸引力。電轉變為磁產生如此大的力量,立即深深地吸引了享利繼續對這些電磁現象進行探討。1829年亨利對英國發明家威廉·史特京(1783-1850)發明的電磁鐵作了改進,他把導線用絲綢裹起來代替史特京的裸線,使導線互相絕緣,並且在鐵塊外纏繞了好幾層,使電磁鐵的吸引作用大大增強。後來他製作的一個體積不大的電磁鐵,能起一噸重的鐵塊。
②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比法拉第早一年
1830年8月,亨利在電磁鐵兩極中間放置一根繞有導線的條形軟鐵棒,然後把條形鐵棒上的導線接到檢流計上,形成閉合迴路。他觀察到,當電磁鐵的導線接通的時候,檢流計指針向一方偏轉後回到零;當導線斷開的時候,指針向另一方偏轉後回到零。這就是亨利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這比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早一年。但是,當時世界科學的中心在歐洲,亨利正在集中精力製作更大的電磁鐵,沒有及時發表這一實驗成果,因此,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功勞就歸屬於及時發表了成果的法拉第,亨利失去了發明權。
③發現了自感現象
亨利對繞有不同長度導線的各種電磁鐵的提舉力做比較實驗。他意外地發現,通有電流的線圈在斷路的時候有電火花產生。第二年八月,亨利對這種現象又進行了研究。1832年他發表了《在長螺旋線中的電自感》的論文,宣布發現了電的自感現象。1837年,亨利訪問了歐洲,與法拉第共同愉快地度過了許多日子。法拉第當時想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使溫差電偶產生火花。他把電偶的一端置於熾熱的火爐上,另一端埋在冰塊里,並將兩根引線的線頭相碰,但並未產生預想的結果。這時亨利把一根導線繞成線圈套在一根鐵棒上,並把這個線圈接至到溫差電偶的一根引線上,再使兩根線頭相碰,頓時爆出了耀眼的電火花。法拉第對此實驗大加贊賞,大聲問道:「你到底是怎麼成功的?」於是亨利不得不向這位因發表電磁感應規律而聞名於世的科學家解釋自感的道理,顯然當時還沒有一個歐洲人讀過亨利幾年前就發表的那些論文。1832年,他在研製有更強大吸引力的電磁鐵時發現,繞有鐵芯的通電線圈在斷開電路時有電火花產生,這就是自感現象。他反復試驗,搞清楚了產生這種現象的規律,於1835年又發表了解釋自感現象的論文。

㈤ 電感單位是什麼

電感的單位是什麼?

電感的單位是亨利(H)。如果變化率為1安培/秒的電流產生1伏特的反電動勢(反電壓),則這個器件或電路就具有 1 亨利的電感量。
當一個線圈通過1安(A)的電流可以產生1韋(Wb)的磁通時,這個線圈具有1亨(H)的電感量。
電感的單位還有毫亨(mH)和微亨(μH)。
1亨=10³毫亨=10^6微亨
電感的符號以大寫的 L表示;;類似於電阻的符號用R表示。

※※※※※※※※※※ 1、知識小科普 有關電學方面的常見術語 ※※※※※※※※※※

有關電的術語,watt(瓦特)和電壓單位volt(伏特)分別是以英國科學家James Watt(1736—1819)和義大利科學家Alessandro Volta(1745—1827)的姓氏命名的。兩個單位名稱可以分別縮略為W和V;派生詞kilowatt(千瓦)、kilovolt(千伏)、megawatt(兆瓦)、megavolt(兆伏)都是常用的詞;復合詞watt—hour meter(電表)、voltmeter(電壓表)、voltaicbattery(伏打電池組)等都是人們所耳熟能詳的。再看以下的例子:

1.電流強度單位ampere(安培)是以法國科學家Andre Marie Ampere(1775—1836)的姓名命名的。
2.電阻單位ohm(歐姆)是以德國科學家George Simon Ohm(1787—1854)的姓氏命名的。
3.電感單位henry(亨利)是以美國科學家Joseph Henry(1797--1878)的姓氏命名的。
4.電磁感應強度單位gauss(高斯)是以德國科學家Karl Froedrich Gauss(1777—1855)的姓氏命名的。
5.磁通量單位weber(韋伯)是以德國科學家Wilhelm Eard Weber(1804—1891)的姓氏命名的。

6.磁通勢單位gilbert(吉伯)是以英國科學家William Gilbert(1540—1603)的姓氏命名的。
7.磁通量單位maxwell(麥克斯韋)是以英國科學家James Clerk Max—well(183l一1879)的姓氏命名的。
8.磁場強度單位oersted(奧斯特)是以丹麥科學家Hans Christian Oersted(1777~1851)的姓氏命名的。
9.磁通量密度單位tesla(特斯拉)是以美國科學家Nikola Tesla(1856—1943)的姓氏命名的。
10.電量單位faraday(法拉第)是以英國科學家Michael Faraday(1791—1867)的姓氏命名的,以他的姓氏構成的復合詞有一大堆:Faraday cage(法拉第罩、靜電屏蔽)、Faraday cup(法拉第筒)、Faraday effect(法拉第效應)、Faraday rotation(法拉第旋轉)、Faraday』S constant(法拉第常數)。

11.力的單位newton(牛頓)是以英國物理學家Isaac Newton(1642—1727)的姓氏命名的。
12.能量和功的單位joule(焦耳)是以英國物理學家James Prescott Joule(1818—1889)的姓氏命名的。
13.放射線強度單位curie(居里)是以波蘭物理學家Marie Curie(1867—1934)的姓氏命名的。
14.長度單位fermi(費米)是以義大利物理學家Enrico Fermi(1901—1954)的姓氏命名的。
15.光譜線波長單位angstrom(埃)是以瑞典物理學家Anders Angstrom(1814—1874)的姓氏命名的。

16.壓強的國際制單位pascal(帕斯卡)是以法國物理學家Blaise Pascal(1623—1662)的姓氏命名的。
17.Marchese Guglielmo Marconi(1874—1937)是義大利人,他發明的無線電報使英語增加了幾個跟他的姓氏有關的詞:marconi(發無線電報)、marconigram(無線電報)、marconigraph(無線電報機)。
18.Luigi Galvani(1737--1798)在解剖青蛙時發現了生物電現象,許多有關電的術語都來自他的姓氏:galvanic(電流)、galvanise(給……通電)、galvanism(伏打電)、galvanometer(電流計)、galvanistical(電療的)等等。

........................

※※※※※※※※※※ 2、人物簡介 被命名為電感單位的科學家亨利 ※※※※※※※※※※

亨利(Joseph Henry,1797~1878)是美國物理學家,1797年12月17日誕生於美國紐約州奧爾貝尼一個貧窮的家庭。亨利小時候父親長年有病。母親為了照料父親,只好把六歲的亨利送到五十多公里外的戈爾維鄉下,寄養在親戚家裡。亨利在戈爾維上小學,10歲就輟學,在一家鄉村小店當學徒。老闆見小亨利聰明、機靈,很喜歡他,讓他上午上班,下午去學校學習。有一次,他到教堂去玩耍,發現有一塊地板是活動的,原來下面有一條地道直通教堂圖書館。從此只要有空,亨利就鑽進地道到圖書館去看書。後來小店老闆知道了,乾脆帶亨利走正門去那裡讀書,還和他一起討論問題,使亨利養成良好的自學、鑽研的習慣。亨利14歲那年父親去世,他回到母親身邊,在奧爾貝尼一位製表工匠那裡學習手藝。他當時的抱負是當演員和劇作家。母親為了維持生活,把空餘的房間出租,有一位房客成了亨利的好朋友。有一次房客借給亨利一本1808年出版的《格里戈利關於實驗科學、天文學和化學講演集》。這本書內容豐富,有啟發性,深深地吸引了亨利。從此,他的興趣發生轉移,決心獻身於自然科學。亨利17歲在奧爾貝尼學校上夜校,只用了七個月就取得鄉村小學教師資格。他白天教書,晚上做研究。後來在奧爾貝尼學院任職,經常利用實驗室空閑時間做些電學實驗。不久,他去伊利運河工地任測量工程師。1832年亨利應聘任新澤西學院(今普林斯敦大學)自然哲學教授,1846年經國會推選任華盛頓史密松博物館館長,同年亨利創設氣象局。1867年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第一任院長。

亨利在物理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是對電磁學的獨創性研究。

1829年亨利對英國發明家威廉·史特京(1783~1850)發明的電磁鐵作了改進,他把導線用絲綢裹起來代替史特京的裸線,使導線互相絕緣,並且在鐵塊外纏繞了好幾層,使電磁鐵的吸引作用大大增強。亨利最初製作的電磁鐵能吸起300千克鐵。後來他製作的一個體積不大的電磁鐵,能吸起一噸重的鐵塊。

1829年8月,亨利對繞有不同長度導線的各種電磁鐵的提舉力做比較實驗。他意外地發現,通有電流的線圈在斷路的時候有電火花產生。第二年8月,亨利對這種現象又進行了研究。1832年他發表了《在長螺旋線中的電自感》的論文,宣布發現了電的自感現象。

1830年8月,亨利在電磁鐵兩極中間放置一根繞有導線的條形軟鐵棒,然後把條形鐵棒上的導線接到檢流計上,形成閉合迴路。他觀察到,當電磁鐵的導線接通的時候,檢流計指針向一方偏轉後回到零;當導線斷開的時候,指針向另一方偏轉後回到零。這就是亨利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這比法拉第的發現幾乎早一年,遺憾的是亨利沒有及時公開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法拉第不但在1831年就報告了自己的發現,而且在1851年又總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因此,後人把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優先權歸屬於法拉第,並且用法拉第的名字來命名電磁感應定律。

1842年亨利在實驗室里安裝了一個火花隙裝置,在40米外放一個線圈來接收能量,線圈和檢流計相接,形成迴路。當火花隙裝置的電火花閃過的時候,和線圈相接的檢流計指針就發生偏轉。這個實驗的成功,實際上實現了無線電波的傳播。

亨利的實驗雖然比赫茲的實驗早了40多年,但是當時的人們包括亨利自己在內,還認識不到這個實驗的重要性。

此外,亨利還先於莫爾斯(1791~1871)發明了電報機,並且成功地研究了長距離輸送電力的問題。

亨利的貢獻很多,只是當時沒有立即發表,因此他失去了許多發明的專利權和發現的優先權。但是亨利仍然不失為公認的著名電學家。亨利於1878年5月13日在華盛頓去世,終年81歲。後人為了紀念亨利,特地用他的名字來命名電感的單位,簡稱「亨」。

㈥ 變壓器是誰發明的

好象很難說是誰發明的,就象問微電腦,電子管,三極體,是誰發明的一樣. 19世紀下半葉,隨著科學理論的成熟,以電機的發明和電力的應用為標志 的第二技術革命爆發了。 18世紀以來,奧斯物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這就為電動機和發電機的製造奠定了理論和實驗基礎。1891年俄國工程師多列沃——多布羅活爾斯其提出了三相羝流電理論,發明三相交流發電機。變壓器,電動機燈泡也先後被發明。最終導致了資本主義電氣化時代的到來。 亨利(1797—1878),1797年12月17日生於美國紐約州奧爾貝尼市,1822年畢業於奧爾貝尼學院,1826年被聘為奧爾貝尼學院物理學教授,1867年任美國科學院第一任院長。 1829年,亨利改進電磁鐵,他用絕緣導線密繞在鐵芯上,製成了能提起近一噸重物的強電磁鐵。同年,亨利在用實驗證明不同長度的導線對電磁鐵的提舉力的影響時,發現了電流的自感現象:斷開通有電流的長導線可以產生明亮的火花。1832年,他在發表的論文中宣布發現自感現象。1835年1月,亨利向美國哲學會介紹了他的研究結果,他用14個實驗定性地確定了各種形狀導體的電感的相對大小。他還發現了變壓器工作的基本定律。 家用電器上「好店123」呀!

㈦ 惠州哪裡有名人

惠州名人篇
惠州, 名人
惠州名人之--鄧子瑜
鄧子瑜(1878-1925),博羅縣麻陂鄉豐門村人。興中會會員。曾是歸善(惠陽)、博羅等縣三點會首領。早年因參加反清活動而遭通緝,避逃香港、新加坡。受孫中山委派於1900年10月與鄭士良等人發動會黨參與惠州三洲田起義,失敗後改名朱民,避居新加坡。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3月赴香港再次策劃惠州起義,並被推為革命軍首領。6月2日,率領陳純在七女湖(今惠城區汝湖鎮)集眾豎旗舉行武裝起義。起義軍200多人,槍僅100多支。首奪清軍營防槍械,擊斃巡勇數人,奪取扒船數艘,5日攻泰美,7日克楊村,8日佔柏塘、公庄、石壩等地,隊伍很快發展至數千人。後因黃岡起義失敗,龍門起義不成,得不到支援,起義隊伍只好自動解散,鄧子瑜再避居新加坡。1914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5年參加討袁,被推為討袁軍東江別動隊司令。後參加護法之役。1918年任廣東海山鹽場知事。數月後辭去知事職,參加討伐莫榮新。1925年秋在惠州病逝。孫中山聞訊,電唁沉痛哀悼,並派人親臨祭奠,撥款安葬。

惠州名人之--謝佐芝
謝佐芝(1916- ),又名佐德,惠陽縣三多祝(今屬惠東縣)人。新加坡客家名流、文化出版界知名人士、著名客家問題研究專家。歷任新加坡客屬總會監察主席、顧問,新加坡惠州會館總務、顧問,香港崇正總會顧問等職,服務鄉親,貢獻良多。現任新加坡崇文出版社、遠程出版社社長。

早年畢業於惠州山中學。21歲隻身赴馬來西亞,後遷入新加坡。學識淵博,勤於著作。創辦過《獅報》,編寫《馬來西亞惠僑總覽》、《馬亞西亞哀國親》、《新加坡旅遊便覽》、《真空教聯合會特刊》、《德教教義》等書,1992年還編撰出版《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和《教道真義》兩部稱為「反歐風美雨」的著作。與歸僑作家張永和合作編著36萬字的《胡文虎傳》,在新加坡出版發行。

愛國愛鄉,情系惠州。1988年秋《惠州鄉情報》創刊時,積極支持,親自題詞。曾撰寫《惠州人的精神》、《惠州的人文學術與民族思想》、《葉亞來甲必丹》和《追隨孫中山革命的鄧子瑜》等文章,刊登在新加坡南洋客屬總會《會訊》等刊物上。經數年嘔心瀝血,辛勞奔波,主編《世界客屬人物大全》一書,1990年7月出版了上、下兩冊,1400多頁,內容豐富,史料翔實,其中介紹了自唐代以來的惠州名人,提高了惠州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惠州名人之--黃 固
黃固(1917- ),原名黃固齡。惠陽市淡水鎮人。曾就讀於廣州市美術專門學校西洋畫系。1936年至1944年,先後在淡水沙坑鄉象山小學、赤溪田頭小學、英德縣立中學,惠陽山中學、崇雅中學、良井中學、鎮隆中學等校任教。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擔任淡鋒抗日救亡工作團副團長,東縱二支隊三大隊連指導員、政治委員,東縱江南政治部宣教科科長,華東野戰軍三縱隊俘虜管理處教導員,華東野戰軍七兵團後勤政治部宣教科長。參加過偉大的濟南戰役、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浙江大學馬列主義教研室主任、系總支書記、校黨委書記。是浙江省第六屆人大代表、政協第七屆常委及文史委員會主任,浙江省國際文化交流協會理事副理事長。

惠州名人之--孫桂玲
孫桂玲(1980- ),女,廣西藤縣人,生於惠城區。游泳運動員。1986年入惠州市(今惠城區)業余體校,1990年入惠州市體校,1991年入廣東省體校游泳班,1994年調入廣東游泳隊。游泳技術全面,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均衡發展。1991、1992、1993年連獲全省少年賽蛙泳全能冠軍。1994年參加第七屆省運會,400米混合泳成績為5′0〃68,200米混合泳成績為2′21〃13,破廣東省女少甲紀錄。1996年10月參加全國游泳錦標賽,200米混合泳成績為2′16〃35,獲金牌,成績相當於當屆奧運會第6名,為廣東女隊贏得唯一的一塊金牌。1997年1月參加世界盃游泳短池賽,100米混合泳成績為1′3〃,獲金牌,是廣東省解放以來女游泳運動員罕有的成績。

惠州名人之--熊繼光
熊繼光(1940- ),博羅縣公庄鎮人,1964年在中山大學物理系畢業後,分配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工作。在計算機集成線路設計方面頗有建樹,成為我國當時十大有成就的青年科學家之一。1979年,以學者身份赴日本日立中央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大膽探索發明了利用軟面波的傳播,找出最短路徑的計算機新布線方法,被我國科學院列為重大科技成果。與日本小澤時典共同撰寫的論文《四象波波面探路法》解決了大規模集成線路電腦計算機的設計問題,引起了國內外科學界的矚目。
1982年,以中科院傑出學者身份奉派赴美從事科研工作。在美期間,發明了可用於軟體開發全過程的新流程圖,共完成了全自動繪圖系統,以及具有人工智慧的軟體維護、管理系統。在超大體積電路的電腦輔助設計方面,也成就斐然,揚名國內外。隨後,應邀在美國田納西舉行的第十八屆國際自動化會議上發表演講,研究成果被與會的專家學者視為一項重大突破。1984年應邀到柏克萊加州大學工作,成為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中美科技合作項目「電路自動化設計」的中國方面主持人。

惠州名人之--韓榮光
韓榮光(1793-1860),字祥河,號珠船,晚稱黃花老人。清代博羅縣人。道光八年(1828)舉人。任吏部給事十餘年,非公事不私見上司;執法嚴明,拒受煙商賄金,為人稱道。大學士潘芝軒訓兒子學習其高潔品行。年四十歸鄉不仕。擅詩、書、畫,人稱「三絕」。繪畫師法沈石田,傳世作品《世亭話舊圖》刊於《廣東名畫家選集》,雖略少一些個人意趣,但足見其功力深厚。書法尤佳,不落窠臼。《廣東歷代名家書法》載其扇面一幅,用筆峻利,自有一股雅秀高逸之氣。著有詩集《黃花集》初集、二集共12卷,有詩述其學書畫心得:「從來評畫家,有筆兼有墨。學畫十五年,妙理無所得。一朝仿草書,帖展懷素跡。忽然大徹悟,胸中若冰釋。書畫本同源,此語確不易。運腕錐畫砂,紙背透筆力。濃淡本天成,淋漓出胸臆。」詩集中,吟詠惠州西湖詩甚多,民國《惠州西湖志》收錄15首,光緒《惠州府志》收錄6首,並為之立傳。

惠州名人之--陳 純
陳純,生卒年不詳,字卓廷。博羅縣汝湖水北(今惠城區江北望江)人。中國同盟會會員,七女湖武裝起義領導人。少壯時為會黨領袖,後經溫子絕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與鄧子瑜等奉孫中山指示,在惠州七女湖發動武裝起義,以配合潮州黃岡起義。

該年6月2日上午,會黨在七女湖墟宣布起義,群情激昂,一呼百應。義軍攻泰美、楊村、柏塘、八子爺、公庄,所向披靡。歸善、博羅、龍門各縣群眾紛紛響應,聲勢浩大。清廷震驚,命速剿滅。時黃崗起義失敗,已無援,軍械又接濟不上,孤掌難鳴,起義十幾天後,義軍不得不撤退到惠東梁化,埋藏軍械,解散隊伍。

陳純與部分義軍入香港避難,因港英當局禁黨人留港,只好赴南洋。辛亥革命後經營實業,民國初曾任惠州駐軍副職,維持地方治安。卒於家。 惠州名人之--張宋卿

張宋卿,生卒年不祥,字恭父。宋代博羅縣人。紹興二十七年(1157)以「春秋魁為天下第一」,擢進士,歷任秘書省正字,校書郎,後調肇慶當州守,不久卒於任內。

為官清廉,平時連俸祿都捐去修橋築路,賑災救民,因而病逝時只剩布衣幾套。肇慶人為之立祠紀念。靈柩葬於羅浮山麻姑峰下,面對白蓮池。後人在白蓮池上修建九曲橋及白蓮軒紀念他。

惠州名人之--柳傳志
柳傳志(1944- ),江蘇鎮江人。惠州市榮譽市民。畢業於西安軍事電訊工程學院。現任聯想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兼總裁、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1984年投資20萬元,率11人創辦中科院計算所新技術發展公司(聯想集團前身),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創業,將聯想集團發展成為技、工、貿一體的國內最大的計算機產業集團。1996年,聯想集團名列全國電子百強第二名,全國高新技術百強第一名,被評為全國優秀企業。1997年集團營業額125億元,微機銷量43.7萬台,名列中國第一、亞太地區第六,板卡銷量位於世界第四名。

柳傳志將惠陽作為聯想集團的研究、開發、生產基地,1993年至1998年,累計投資8億元在惠陽秋長鎮興建聯想科技園,開發園區面積28萬平方米,建成主機板廠和線路板廠,工人2500多人;1997年生產主機板300萬塊,工業總產值25億元,年稅收350萬元。1998年,聯想科技園被評為全國、全省的城市物業管理優秀工業區。

因貢獻突出,柳傳志先後獲得第二屆全國科技實業家創業獎金獎第一名,兩獲香港總督工業獎;被評為全國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全國勞動模範,全國電子行業優秀企業家,中國科學院優秀企業家;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改革風雲人物,全國商界十大風雲人物。

惠州名人之--李東生
李東生(1958- ),廣東揭陽人。中共黨員,1982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無線電系。曾任TTK家庭電器有限公司技術員、車間副主任、業務經理。1985年任TCL通訊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1986年任市工業發展總公司引進部主任。1990年任市電子通訊工業總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兼團委書記。

80年代中期,李東生擔任市工業發展總公司引進部主任時,先後與國際上著名的跨國集團公司廣泛接觸,如荷蘭的飛利浦、美國的唐德、香港的金山實業集團等,利用這些公司資金雄厚、技術力量強、管理水平高的優勢,吸引他們來惠州投資辦實業。並相繼參與「中歐」、「惠信」、「唐德」、「王氏」、「奇勝」和「樂庭」等十幾家大型合資企業的籌建工作,並擔任這些企業的中方董事。

1993年初,任TCL電子集團公司總經理。1993年TCL集團憑著「敢為天下先」的市場創新意識,以性能價格比極其優越的大屏幕彩電切入市場,一舉獲得成功。經過短短幾年發展,TCL集團創造了「有計劃的市場推廣」、「服務營銷」等市場拓展新理念,建立起遍布全國各地的300多家營銷網點和一支7000多人的銷售隊伍。此舉使TCL王牌彩電雄居國內彩電市場前三名的地位,其品牌價值達到56.38億元之巨。王牌彩電如今已成為國內外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名牌產品。

為了適應數字化、信息化、網路化的社會通訊、家電、電腦互相融合的趨勢,集團注資1.25億元組建了TCL電腦有限公司,致力於TCL品牌電腦整機、周邊設備及功能方案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公司在全國設有7個大區營銷服務中心,在20餘個省市設了營銷服務代表處。在此之前,1991年創立了TCL信息技術公司,致力於電腦科技產品和應用的跟蹤,為TCL尋找進入信息產業和電腦行業的最佳時機。1996年投資2000萬元創立了TCL美國公司,致力於對國外最新的通訊視聽、電腦科技進行跟蹤研究。1997年投資1000萬元創立TCL技術開發研究中心,隨後又投資6000萬元收購北京開思軟體公司,1998年投資350萬元控股北京東通系統集成公司,1999年投入巨資參股北京翰林匯42%,成為最大的股東。一個個超前舉措成為電腦公司鋪墊,大大加快對信息家電產品的開發步伐。

1996年底,任TCL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裁。同年,TCL集團兼並香港陸氏公司彩電項目,開創國企兼並港資企業並使用國有品牌的先河。1997年,TCL集團公司成為惠州市首家國有資產授權經營試點企業;與河南美樂集團實現強強聯合,組建河南TCL—美樂電子有限公司。1998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與TCL集團公司簽訂「20億元人民幣出口賣方信貸一攬子授信額度框架協議」,為TCL開拓海外市場,增強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力資金支持。

1999年TCL集團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在香港、新加坡、菲律賓、美國、越南、俄羅斯等許多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

1999年,通過資產重組,內蒙古TCL王牌電器有限公司投經營,是年9月,李東生出席在上海召開的《財富》論壇大全。

惠州名人--徐東來
徐東來(1896-1951),名賜根。廣東東莞人。畢業於粵軍講武堂、廣東陸軍講武學校。曾任第四軍十一師副師長隨從副官,海軍艦長。隨隊進攻海陸豐革命根據地及駐惠東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師。1929年參加徐景唐、廖鳴歐等人的反蔣活動,失敗後逃至新加坡。後回東莞石龍開辦昌興航運公司,自任經理。1937年任東莞明信堂自衛局長。1939年任第七戰區第二游擊挺進縱隊第三支隊上校支隊長。1940年任廣東保安第八團團長。1948年任廣東第二行政區保安縱隊少將司令。

1939年至1949年,率部駐惠州,積極反共,頻頻襲擊中共領導的抗日武裝,與人民抗日游擊隊發生戰斗近百次,使抗日武裝力量遭受重大損失,不少無辜百姓亦慘遭殺害。1941年8月至10月,指揮所部三次進犯寶安陽台抗日根據地、大嶺山抗日根據地,搜捕中共地方黨政幹部。1942年,聯合張光瓊的一八七師等部5000餘人,大規模進攻東江人民抗日游擊隊。1944年,聯合獨立第二十旅、第九旅,三次進襲大鵬半島的東江縱隊。1945年至1948年,多次指揮所部「綏靖」、「清鄉」,進攻惠陽、寶安沿海地區的人民武裝,甚至圍殲了中共外圍武裝大亞灣聯防大隊。東江縱隊北撤後,四處搜捕、殺害東縱復員戰士,僅1946年7月,就在龍華等地捕殺抗日積極分子和無辜百姓百餘人。1949年5月底,第二行政區專員兼保安司令廖鳴歐准備在惠州起義,約徐面商,要徐把隊伍拉到樟木頭集中待命。徐竟分向廣東綏靖公署、廣東省政府、廣東省保安司令部告密,致使起義流產,廖被殺害於惠州。

1949年10月,逃往海南島。海南解放時再逃往香港。1951年在香港被暗殺。

惠 州 名 人 數 據 庫

鄭士良 鄧子瑜 張昭遠 鄧承修 江逢辰 廖仲愷

鄧演達 余道元 廖承志 吳仕端 楊釗 葛洪

楊萬里 鄧仲元 吳騫 宋湘 王朝雲 蘇軾

唐庚 伊秉綬 白玉蟾 梁鼎芬 曾生 田家炳

葉挺 劉叔新 藍衛 陳橋頓 譚耀宗 劉皇發

黃耀怡 丘振聲 梁惠湘 巫白慧 黎炳南 劉侖

黃秉維 廖 暉 李干輝 劉孟純 青主 李綺青

秦咢生 夏伯寬 廖夢醒 馮寶瑛 張友仁 李國英

黃 鑰 翟 泉 趙 念 楊起元 李學一 葉春及

葉亞來 葉夢熊 陳 楠 廖輔叔

㈧ 1832年,法拉第和享利幾乎同時發明了()

他們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約瑟夫·亨利
(Joseph
Henry
1797-1878),美國科學家。他是以電感單位"亨利"留名的大物理學家。在電學上有傑出的貢獻。他發明了繼電器(電報的雛形),比法拉第更早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還發現了電子自動打火的原理。但卻沒有及時去申請專利。他被認為是本傑明·富蘭克林之後最偉大的美國科學家之一,對於電磁學貢獻頗大。
①強電磁鐵的製成,為改進發電機打下了基礎
1827年他用紗包銅線在一鐵芯上繞了兩層,然後在銅線中通電,發現僅重3公斤的鐵芯竟然吸起了300公斤重的鐵塊,遠遠超過一般天然磁鐵的吸引力。電轉變為磁產生如此大的力量,立即深深地吸引了享利繼續對這些電磁現象進行探討。1829年亨利對英國發明家威廉·史特京(1783-1850)發明的電磁鐵作了改進,他把導線用絲綢裹起來代替史特京的裸線,使導線互相絕緣,並且在鐵塊外纏繞了好幾層,使電磁鐵的吸引作用大大增強。後來他製作的一個體積不大的電磁鐵,能起一噸重的鐵塊。
②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比法拉第早一年
1830年8月,亨利在電磁鐵兩極中間放置一根繞有導線的條形軟鐵棒,然後把條形鐵棒上的導線接到檢流計上,形成閉合迴路。他觀察到,當電磁鐵的導線接通的時候,檢流計指針向一方偏轉後回到零;當導線斷開的時候,指針向另一方偏轉後回到零。這就是亨利發現的電磁感應現象。這比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早一年。但是,當時世界科學的中心在歐洲,亨利正在集中精力製作更大的電磁鐵,沒有及時發表這一實驗成果,因此,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功勞就歸屬於及時發表了成果的法拉第,亨利失去了發明權。
③發現了自感現象
亨利對繞有不同長度導線的各種電磁鐵的提舉力做比較實驗。他意外地發現,通有電流的線圈在斷路的時候有電火花產生。第二年八月,亨利對這種現象又進行了研究。1832年他發表了《在長螺旋線中的電自感》的論文,宣布發現了電的自感現象。1837年,亨利訪問了歐洲,與法拉第共同愉快地度過了許多日子。法拉第當時想做一個簡單的實驗使溫差電偶產生火花。他把電偶的一端置於熾熱的火爐上,另一端埋在冰塊里,並將兩根引線的線頭相碰,但並未產生預想的結果。這時亨利把一根導線繞成線圈套在一根鐵棒上,並把這個線圈接至到溫差電偶的一根引線上,再使兩根線頭相碰,頓時爆出了耀眼的電火花。法拉第對此實驗大加贊賞,大聲問道:「你到底是怎麼成功的?」於是亨利不得不向這位因發表電磁感應規律而聞名於世的科學家解釋自感的道理,顯然當時還沒有一個歐洲人讀過亨利幾年前就發表的那些論文。1832年,他在研製有更強大吸引力的電磁鐵時發現,繞有鐵芯的通電線圈在斷開電路時有電火花產生,這就是自感現象。他反復試驗,搞清楚了產生這種現象的規律,於1835年又發表了解釋自感現象的論文。

閱讀全文

與提舉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萬科的精裝房地磚保修期 瀏覽:96
勞力士保養維修浦東在哪裡 瀏覽:929
地下室地坪保修一般多少年 瀏覽:36
實體傢具怎麼運營 瀏覽:858
噴霧防水面料怎麼洗 瀏覽:591
鍍金機電路圖 瀏覽:706
海城維修手機電話 瀏覽:855
九陽空氣炸鍋維修點 瀏覽:439
電氣維修安裝公司需要哪些資質 瀏覽:116
廣州哪裡有維修蘋果手機 瀏覽:745
折線電路圖 瀏覽:42
輪圈傢具 瀏覽:786
西安蘋果售後維修官網地址 瀏覽:257
吉森傢具為什麼打不破 瀏覽:306
純銅傢具配什麼顏色牆面 瀏覽:643
居民樓樓頂怎麼做防水 瀏覽:302
彩鋼瓦上面的防水怎麼破 瀏覽:118
如何維修top225y開關電路圖 瀏覽:30
蘋果手機防水圈怎麼使用 瀏覽:424
把傢具給他砸了法院會怎麼判 瀏覽: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