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射頻電路設計
這個教材,確實難找,我的感覺是,先通過《微波技術基礎》,了解傳輸線,s參數的概念,史密斯園圖-主要是為了解一些電路匹配的必要知識,了解電磁場的基礎知識-麥克斯韋方程(初通即可),因為現在有很多的模擬軟體可以幫助深刻認識電磁場,天線,電路匹配等等,對於有源器件應該學些《微波有源電路》的知識,了解晶體管射頻模型,低噪放,混頻器,鎖相環,功放設計方法,另外要了解無線《通信原理》,了解些通信制式-AM,FM,FSK,MSK,QAM,OFDM,MIMO,還有就是布線方面要積累一些知識-如電容,電感的自諧振頻率,一般射頻布線都要有一塊整地,射頻傳輸線的線寬要特殊計算,敏感新號-小信號接收,鎖相環CP,等要單獨隔離布線,有時需要用模擬軟體來輔助完成,需要經驗的積累和理論的分析同時進行,尋序漸進,多本書相互佐證,遇到不懂先跳過,以後在查閱,可以先會做電路,先做起來,日後再深究原理。射頻電路很有意思,我已經搞了很久,獲益匪淺,祝你成功!
『貳』 如何製作射頻放大器
電路用了極少的元件,只有4隻,就組成了一隻微型無線調頻話筒,工作頻率較穩定,發射距離大於10米,1.5V供電時,電流小於0.5mA,這樣節能的話筒還少見,3V供電時距離可達30米。這套電路是無限電子製作網站長在就讀上饒師范時組裝使用過的,能在走廊這頭通向另一頭,足足有20米遠實現我們一群愛好者的調頻夢,現在我很是懷念那段實踐的日子,特奉獻給大家 。。 BG與L及三極體結電容組成高頻振盪電路三極體的結電容約有2~3P,要使頻率落在FM范圍內,線圈應在直徑5mm芯一繞7圈,電容話筒受話時的振動調制著高頻信號產生頻偏,實現調頻。其發射距離與發射管工作電流大小有關,電阻不能先得太大也不能太小,在300~500歐之間,功率不足1毫瓦。 選擇BG時,管子的fT必須大於300MHz,如用2SC3357高頻管,則頻率更為穩定,距離也會更遠些。電感L分作兩個線圈來繞制,但繞向必須相同,L1用直徑0.5mm漆包線在直徑5mm骨架上繞4匝,L2繞3匝。天線可用10cm長的軟導線,使用時手摸天線會影響頻率為變化。在固定地點用時則非常穩定。愛好者按圖製作時請一定選好三極體,因為每隻三極體的bc結的結電容都不一樣,按圖做好的無線話筒發射頻率會在一個大的頻率范圍內,要隨時調動線圈的間距,或在bc結並上5 -15P的小電容來調試,效果更好,更易調好。如果你的參數選得好,這個話筒一裝好就可以正常工作。 本電路可裝入小瓶蓋內,還可以裝在筆套內,電池用A13號電池或更小號的,但注意用小容量電池時加一開關。 小功率調頻廣播發射機電路(1000M)筆者採用手頭現有的元器件,綜合參考<<北京電子報>>等報刊相關的製作文章,做了一台遠距離調頻廣播發射機,工作於88--108MHZ頻段內,業余時間用來播放音樂。 電路原理現見附圖。圖(1) 為電源部分,將市電降壓整流後再加以穩壓,獲得穩定的12V直流電供射頻電路使用。射頻電路由高頻振盪器、緩沖放大器、末級功率放大器及天線組成。高頻振盪器用來產生載頻信號,頻點落在88--108MHZ內,並完成頻率感量即可改變發射頻率。射頻信號由VT1的發射極輸出,送到VT2、L2、C22、R4等組成的緩沖放大器進行功率提升,並可減輕末級放大電路對振盪器的影響。末級為高頻率丙窄帶放大,對射頻功率再進一步放大,經C25耦合到發射天線向周圍空間輻射。所駁接的音源若輸出信號幅度過大時,需串入衰弱電阻,以免聲音失真。 電路板可用敷銅板製作,布線時要注意分布電容影響。圖中電容無單位標注的數字,一律以「pF」為單位,要和高頻瓷片電容。VT1--VT3用超高頻NPN型硅管,如9018,B>60、Icm=50mA.fr>=600MHZ.VT3還可用中功率發射管C2053、BF96S等,發射距離可能會更遠。L1-L3用00.8mm的漆包線在04mm的螺絲筆上密繞4圈脫出而成。天線為拉桿天線,其長度為頻率波長的1/4(或者1/2)。如發射頻率為100MHZ時,天線長0.7m(或1.5m) 製作時應逐級安裝。射頻部分先裝振盪器、緩沖器放大器、調節L1的匝間距離使頻點落在無台處,用指針型萬用表的黑表筆接觸VT2的集電極,調節L2使指針偏轉幅最大,(即功率最大)。若發現有打表現象,可將表筆纏繞在一起,直到不打表為止。再用同樣方法調節L3,使末級輸出功率最大。用FM收音機在距發射機10米以上的地方搜尋發射信號,大約估計出發射頻率,再接上天線,適當調節長度,即可投入使用。 實測該機電源電壓12V時(其實6-15V內均可正常工作,電壓愈高,距離愈遠),工作電流僅45mA左右,發射頻率約104MHZ,將其置於三樓陽台,在無過高建築物阻擋的情況下,用普及機(內部晶元CXA1019M)接收,距離竟達1000米。
射頻放大器可分為高增益放大器、低雜訊放大器、中-高功率放大器。放大器電路的核心是微波晶體管。
『叄』 射頻電路設計有哪些軟體
射頻電路設計可採用 orcad、ADS等電路設計軟體
PCB多數用DXP和cadence。
可以去一些射頻微波論壇查閱相關知識,當然所有設計的開端都是在相關知識了解掌握的前提下。
『肆』 想做一個自己的頻段的射頻電路怎麼做 先不考慮計算問題
首先你要搞清楚做這個電路用來干什麼,然後確定頻率范圍,發射功率多大,再核對這個頻率和功率是否是在無線電管理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符合規定後畫出電路圖,給定電路參數和指標,然後計算選擇元件,進行軟體模擬調試,達到指標後在軟體上製作電路板,核對無誤後列印,才能購買元器件進入實際製作。你一上來就要實作,那根據什麼來做?那不成了瞎搗鼓了啦,能成功嗎?
『伍』 如何自學掌握射頻電路設計的能力
本書以MATLAB2012a版本中的RF(射頻)工具箱2.9為基礎,以眾多的例子說明RF工具箱中的RF對象模型專、對象操作方法和函數在RF電路設屬計中的應用。全書共10章,第1章簡要介紹MATLAB的基礎和RF工具箱,並給出說明工作流程的完整示例。第2章介紹RF工具箱中RF數據的計算、存儲、提取、可視化和輸出方法。其後各章以RF工具箱的RF電路對象模型為主線,將函數和對象操作方法融入其中,以例子說明它們在RF電路元件集成、參數計算和模擬方面的應用,主要內容有二埠網路、傳輸線、射頻濾波器、Smith圓圖、匹配網路、射頻放大器設計、混頻器、射頻分析的圖形用戶界面等。內容簡介藉助模擬軟體及大量例題學習RF理論技術,使讀者理解透徹;針對MATLAB的RF工具箱2.9,功能強大,應用便利,滿足實戰要求。作者簡介陳其昌,畢業至今,一直在廣電總局761台從事設備調試及技術保障工作。著作方向:RF技術,MATLAB。主要著作出版情況:單位培訓講義《MATLAB在RF電路中的應用》。
『陸』 如何自製射頻放大器答得好的給200分!!
自製射頻放大器,需要相關的電路知識,製作和調試都比較復雜。建議購買一台射頻放大器成品,價格百元左右。
『柒』 學高頻(射頻)設計 製作
網上有很多視頻,和書本可以學習,其中網上有台灣中華大學的田慶成講的射頻電路設計,我認為比任何的老師都好
『捌』 請教大牛如何學習射頻集成電路設計
在集成電路設計的基礎上,射頻集成電路設計必須注重分布參數的影響。例如結電容不回可忽視,布線的電感答不可忽略。還要考慮元件和元件之間的耦合與干擾。射頻集成電路一般電流比較小,因此三極體不要太大。否則三極體的fT受影響。
『玖』 如何自學掌握射頻電路設計的能力
首先,至少要熟悉射頻電路的分析方法,S參數、阻抗匹配、Smith Chart,這些最基本的東西最好都要明白其相互之間的聯系; 其次,至少熟悉一種模擬軟體,ADS不錯,課本上的東西都不如動手模擬來得直接明了; 最後,多摸儀器、多做實驗,你做測試一定會遇到各種跟模擬不一致的現象,這時候如何通過實驗去驗證、debug是射頻工程師非常重要的能力。做射頻沒人帶很難,入門從拉扎維射頻微電子看起,然後選定一個具體電路模塊深究。設計電路,畫版圖,流片測試,一個周期很長,何況是循環設計。沒十年,難以成大牛。
『拾』 射頻電路設計的目錄
第1章 射頻電子學概述
1.1 電磁波譜
1.2 物理單位和物理常數
1.3 微波波段的字母命名法
1.4 射頻電路的元件、布局和構造
1.5 同軸電纜傳輸線
1.6 警告
第2章 射頻元件和諧振電路
2.1 諧振電路
2.2 向量
2.3 電感和電感器
2.4 電容和電容器
2.5 電容器在電路中的電壓和電流
2.6 射頻/中頻(RF/IF)調諧變壓器
第3章 射頻電路中的可變電容器
3.1 線性容值電容器和線性頻率電容器
3.2 特殊的可變電容器
3.3 變容二極體的應用
3.4 注意事項和警告
第4章 自己動手製作電感
4.1 阿米德(Amidon Associates)線圈系統
4.2 製作自己的環形鐵芯電感和RF變壓器
4.3 鐵氧體和鐵粉棒
4.4 製作實例
第5章 無線接收器的原理與設計
5.1 調諧器
5.2 射頻調諧(TRF)接收器
5.3 超外差式接收器
5.4 自製接收器電路
第6章 直接變頻無線電接收機
6.1 基本工作原理
6.2 直接變頻接收機設計中的相關問題
6.3 一些實際的設計方法
參考文獻及注釋
第7章 射頻放大器及預選器電路
7.1 JFET預選器電路
7.2 MOSFET預選器電路
7.3 雜訊和預選器
7.4 應用於VLF、LF和AM BCB的寬頻射頻前置放大器
7.5 寬頻射頻放大器(50Ω輸入輸出阻抗)
7.6 使用MC-1350P的寬頻調諧射頻/中頻(RF/IF)放大器
7.7 VLF前置放大器
7.8 小結
第8章 組裝中頻放大器
8.1 放大器電路
8.2 級聯對放大器
8.3 通用中頻放大器
8.4 耦合至其他濾波器
8.5 集成中頻放大器
8.6 中頻信號處理集成電路
8.7 逐級檢波對數放大器
8.8 中頻放大器中的濾波器開關
參考文獻
第9章 無線接收機特性詳解
9.1 理想無線電接收機
9.2 計量單位
9.3 動態性能
9.4 動態范圍
9.5 接收機性能改進策略
參考文獻
第10章 構造信號發生器和振盪器電路
10.1 振盪器電路的類型
10.2 1~20MHz晶體振盪器
10.3 高頻(HF)/甚高頻(VHF)緩沖放大器
10.4 455kHz調幅(AM)中頻放大器測試校準振盪器
10.5 調幅(AM)及短波波段信號發生器
第1l章 射頻定向耦合器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 射頻混合耦合器
12.1 混合耦合器的應用
12.2 相移混合器
12.3 小結
參考文獻
第13章 構造簡單的超低頻無線電接收機
13.1 接收機類型
13.2 調頻電路問題
13.3 VLF接收機工程
參考文獻
第14章 接收機里的干擾現象
14.1 無線電站干擾
14.2 其他干擾
第15章 針對電磁干擾的濾波電路
15.1 電磁干擾傳輸的方式
15.2 電子雜訊
15.3 防止電磁干擾的措施
15.4 共模電流和差模電流
15.5 交流輸電線濾波器
15.6 特殊的醫學電磁干擾問題
15.7 計算機中的電磁干擾
15.8 小結
第16章 射頻電感與電容的測量
16.1 電壓駐波比(VSWR)方法
16.2 分壓法
16.3 信號發生器法
16.4 變頻振盪器法
16.5 使用射頻橋路
16.6 測量寄生電容與寄生電感
16.7 小結
第17章 射頻雜訊橋的構建與應用
17.1 天線的調整
17.2 諧振頻率
17.3 電容與電感的測量
第18章 射頻電路中的向量
第19章 阻抗匹配:方法與電路
19.1 阻抗匹配的方法
19.2 L形網路
19.3 Pi(Ⅱ)形網路
19.4 電容式變壓器網路
19.5 阻抗匹配電路
19.6 同軸電纜平衡一不平衡轉換器
19.7 匹配短截線
19.8 四分之一波長匹配線
19.9 串聯阻抗匹配器
第20章 雙平衡混頻器DBM的應用
20.1 雙工濾波器電路
20.2 JFET與MOSFET雙平衡混頻電路
20.3 雙平衡二極體混頻電路
20.4 雙極跨導單元雙平衡混頻器
20.5 前置放大器與後置放大器
20.6 小結
參考文獻
第2l章 PIN二極體及其應用
21.1 PIN 極管開關電路
21.2 PIN二極體的應用
21.3 小結
第22章 UHF和微波二極體、晶體管及集成電路
22.1 二極體器件
22.2 負電阻(-R)元件介紹
22.3 UHF和微波射頻晶體管
22.4 半導體概述
22.5 晶體管的選擇
第23章 LC射頻濾波器電路
23.1 濾波器應用
23.2 濾波器構造
23.3 濾波器的設計方法
23.4 低通濾波器
23.5 高通濾波器
23.6 帶通濾波器
23.7 帶阻濾波器
23.8 其他帶通濾波器
23.9 小結
第24章 工程中的時域反射法
24.1 TDR的基本原理
24.2 脈沖源
24.3 實驗結構
24.4 實際測量
第25章 頻率漂移問題的解決
25.1 頻率移位問題
25.2 漂移問題
25.3 高頻(VHF)問題
25.4 早期設備的問題
25.5 熱量問題
25.6 設備更新
第26章 史密斯圓圖
26.1 Smith圓圖的組成
26.2 Smith圓圖的應用
第27章 檢波器與解調器電路
27.1 AM包絡檢波器
27.2 雜訊
27.3 平衡解調器
27.4 同步調幅(AM)解調
27.5 雙邊帶抑制載波(DSBSC)與單邊帶抑制載波(SSBSC)解調器
27.6 FM與PM解調器電路
27.7 鑒頻器電路
27.8 比例檢波器電路
27.9 脈沖計數檢波器
27.10 鎖相環FM/PM檢波器
27.11 積分檢波器
專業名詞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