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測量電路中電壓
測量電壓是與線路並聯方法,線電壓兩根相線之戶間測量,相電壓任意一根相線與零線之間電壓。
Ⅱ 怎樣用萬用表測量線路板 要詳細步驟 謝謝
1,斷開電源,保證抄所測量部位不帶電。
2,將萬用表調到200歐姆電阻檔或者通斷檔位。
3.,電阻檔位時,測量結果為「1.」說明電路完全斷開,結果為「0」或接近0,說明電路通。
若在通斷檔位時,萬用表蜂鳴器響。
通過觀察確定電路板是否人為損壞。
仔細的觀察這個電路板相關的元器件,每一個電容還有電阻等都要觀察,看看是不是有發黑的狀況出現。由於電阻是沒法觀看的,只能用儀器來進行測量。相關的壞件要及時的更換。
電路板集成電路的觀察,如CPU、AD等相關的晶元,觀察到鼓包、燒煳等相關情況要及時的修改。
Ⅲ 在電路中如何測量各種電子元件好壞
1.普通二極體的檢測
用MF47型萬用表測量,將紅、黑表筆分別接在二極體的兩端,讀取讀數,再將表筆對調測量。根據兩次測量結果判斷,通常小功率鍺二極體的正向電阻值為300-500Ω,硅二極體約為1kΩ或更大些。鍺管反相電阻為幾十千歐,硅管反向電阻在500kΩ以上(大功率二極體的數值要小的多)。好的二極體正向電阻較低,反向電阻較大,正反向電阻差值越大越好。如果測得正、反向電阻很小均接近於零,說明二極體內部已短路;若正、反向電阻很大或趨於無窮大,則說明管子內部已斷路。在這兩種情況下二極體就需報廢。在路測試:測試二極體PN結正反向電阻,比較容易判斷出二極體是擊穿短路還是斷路。
2.三極體檢測
將數字萬用表撥到二極體檔,用表筆測PN結,如果正向導通,則顯示的數字即為PN結的正向壓降。
先確定集電極和發射極;用表筆測出兩個PN結的正向壓降,壓降大的是發射極e,壓降小的是集電極c。在測試兩個結時,紅表筆接的是公共極,則被測三極體為NPN型,且紅表筆所接為基極b;如果黑表筆接的是公共極,則被測三極體是PNP型,且此極為基極b。三極體損壞後PN結有擊穿短路和開路兩種情況。
在路測試:在路測試三極體,實際上是通過測試PN結的正、反向電阻,來達到判斷三極體是否損壞。支路電阻大於PN結正向電阻,正常時所測得正、反向電阻應有明顯區別,否則PN結損壞了。支路電阻小於PN結正向電阻時,應將支路斷開,否則就無法判斷三極體的好壞。
3.三相整流橋模塊檢測
以SEMIKRON(西門子)整流橋模塊為例。將數字萬用表撥到二極體測試檔,黑表筆接COM,紅表筆接VΩ,用紅、黑兩表筆先後測3、4、5相與2、1極之間的正反向二極體特性,來檢查判斷整流橋是否完好。所測的正反向特性相差越大越好;如正反向為零,說明所檢測的一相已被擊穿短路;如正反向均為無窮大,說明所檢測的一相已經斷路。整流橋模塊只要有一相損壞,就應更換。
4.逆變器IGBT模塊檢測
將數字萬用表撥到二極體測試檔,測試IGBT模塊C1.E1、C2.E2之間以及柵極G與E1、E2之間正反向二極體特性,來判斷IGBT模塊是否完好。
以德國eupec25A/1200V六相IGBT模塊為例。將負載側U、V、W相的導線拆除,使用二極體測試檔,紅表筆接P(集電極C1),黑表筆依次測U、V、W(發射極E1),萬用表顯示數值為最大;將表筆反過來,黑表筆接P,紅表筆測U、V、W,萬用表顯示數值為400左右。再將紅表筆接N(發射極E2),黑表筆測U、V、W,萬用表顯示數值為400左右;黑表筆接N,紅表筆測U、V、W(集電極C2),萬用表顯示數值為最大。各相之間的正反向特性應相同,若出現差別說明IGBT模塊性能變差,應予更換。IGBT模塊損壞時,只有擊穿短路情況出現。
紅、黑兩表筆分別測柵極G與發射極E之間的正反向特性,萬用表兩次所測的數值都為最大,這時可判定IGBT模塊門極正常。如果有數值顯示,則門極性能變差,此模塊應更換。當正反向測試結果為零時,說明所檢測的一相門極已被擊穿短路。門極損壞時電路板保護門極的穩壓管也將擊穿損壞。
5.電解電容器的檢測
用MF47型萬用表測量時,應針對不同容量的電解電容器選用萬用表合適的量程。根據經驗,一般情況下,47μF以下的電解電容器可用R×1K檔測量,大於47μF的電解電容器可用R×100檔測量。
將萬用表紅表筆接電容器負極,黑表筆接正極,在剛接觸的瞬間,萬用表指針即向右偏轉較大幅度,接著逐漸向左回轉,直到停在某一位置(返回無窮大位置)。此時的阻值便是電解電容器的正向漏電阻。此值越大,說明漏電流越小,電容器性能越好。然後,將紅、黑表筆對調,萬用表指針將重復上述擺動現象。
但此時所測阻值為電解電容器的反相漏電阻,此值略小於正向漏電阻。即反相漏電流比正向漏電流要大。實際使用經驗表明,電解電容器的漏電阻一般應在幾百千歐以上,否則將不能正常工作。
在測試中,若正向、反相均無充電現象,即表針不動,則說明電容器容量消失或內部短路;如果所測阻值很小或為零,說明電容器漏電大或已擊穿損壞,不能再使用。
在路測試:在路測試電解電容器只宜檢查嚴重漏電或擊穿的故障,輕微漏電或小容量電解電容器測試的准確性很差。在路測試還應考慮其它元器件對測試的影響,否則讀出的數值就不準確,會影響正常判斷。電解電容器還可以用電容表來檢測兩端之間的電容值,以判斷電解電容器的好壞。
6.電感器和變壓器簡易測試
(1)電感器的測試
用MF47型萬用表電阻檔測試電感器阻值的大小。若被測電感器的阻值為零,說明電感器內部繞組有短路故障。注意操作時一定要將萬用表調零,反復測試幾次。若被測電感器阻值為無窮大,說明電感器的繞組或引出腳與繞組接點處發生了斷路故障。
(2)變壓器的簡易測試
絕緣性能測試:用萬用表電阻檔R×10K分別測量鐵心與一次繞組、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鐵心與二次繞組之間的電阻值,應均為無窮大。否則說明變壓器絕緣性能不良。
測量繞組通斷:用萬用表R×1檔,分別測量變壓器一次、二次各個繞組間的電阻值,一般一次繞組阻值應為幾十歐至幾百歐,變壓器功率越小電阻值越大;二次繞組電阻值一般為幾歐至幾百歐,如某一組的電阻值為無窮大,則該組有斷路故障
注意:這種測量方法只是一種比較粗略的估測,有些繞組匝間絕緣輕微短路的變壓器是檢測不準的。
7.電阻器的阻值簡易測試
在路測量電阻時要切斷線路板電源,要考慮電路中的其它元器件對電阻值的影響。如果電路中接有電容器,還必須將電容器放電。萬用表表針應指在標度尺的中心部分,讀數才准確。
8.貼片式元器件
(1)貼片式元器件種類
變頻器電子線路板現在大部分採用貼片式元器件也稱為表面組裝元器件,它是一種無引線或引線很短的適於表面組裝的微小型電子元器件。貼片式元器件品種規格很多,按形狀分可分為矩形、圓柱形和異形結構。按類型可分為片式電阻器、片式電容器、片式電感器、片式半導體器件(可分為片式二極體和片式三極體)、片式集成電路。
(2)貼片式元器件的拆、焊
用35W內熱式電烙鐵,配長壽命耐氧化尖烙鐵頭。將烙鐵頭上粘的殘留物擦乾凈,僅剩有一層薄薄的焊錫。兩端器件的貼片式元器件拆卸、焊接操作比較容易。貼片式集成電路引腳細且多、引腳間距小,周圍元器件排列緊湊,拆裝不易。它們的拆卸和焊接,在沒有專用工具的條件下是有一定難度的,在此著重介紹貼片式集成電路的拆卸、焊接操作。
(3)拆卸方法
如已判斷出集成電路塊損壞,用裁紙刀將引腳齊根切斷,取下集成電路塊。注意切割時刀頭不要切到線路板上。然後,用鑷子夾住斷腳,用尖頭烙鐵溶化斷腳上的焊錫,將斷腳逐一取下。
(4)焊接方法
焊接前,先用酒精將拆掉集成電路塊的線路板銅萡上的多餘焊錫及臟東西清理干凈,將集成電路塊的引腳塗上酒精鬆香水,並將引腳搪上一層薄錫。然後,核對好集成電路引腳位置,將集成電路塊放在待焊的線路板上,輕壓集成電路塊,用電烙鐵先焊集成電路塊四個角上的引腳,將集成電路塊固定好,再逐一對其它各引腳進行焊接。為了保證焊接質量,焊接時,最好使用細一些的焊錫絲,如0.6㎜焊錫絲,焊出來的效果好一些。
Ⅳ 電壓從零開始測量電路圖咋樣連
由圖示電路圖可知,圖甲中,滑動變阻器採用限流接法,圖乙電路中滑動版變阻器採用分壓接法權;
(1)若要求測量的電壓、電流從零開始,則採用圖中乙電路圖連接電路;
(2)對於乙電路圖,為保護電路,開關閉合前,應調節滑動變阻器R的滑片到左端;
故答案為:(1)乙;(2)左.
Ⅳ 電路的測量有幾種方式
基本上只有兩種:用電壓表測量某一點對電路的基準點之間的電壓高低;斷內開電路上某一點,串容聯上電流表,測量流過該點的電流大小。還可以用頻率計、示波器等對電路的其他特性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測量,但基本都離不開點與點之間的測量或將測量設備串接在電路中兩種測量方式。用鉗表或互感器測量實際上也可以將它等效理解為將一個變壓器的初級繞組串聯在電路上,通過測量次級繞組來反映初級繞組的狀態。
Ⅵ 如何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如何測量電路板上電阻的電流,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將電流表串聯到迴路中測量電流,另一種是將電壓表並聯在迴路中測量電壓。
萬用表是電工電子行業使用比較廣泛的儀表,由於它集成了電壓、電流、電阻等多種參數的測量,使用還是非常方便的。對於電壓、電阻等參數的測量,都是將萬用表並聯在電路中的,但是電流的測量是比較特殊的,它需要將萬用表串聯的迴路中,這也是很多初學者容易忽視的問題,甚至有很多小朋友直接用電流檔測量電池容量,這是絕對禁止的。由於萬用表測量電流時需要串聯在迴路中,這就需要把需要測量的電路斷開,把萬用表串聯進去。
使用萬用表測量電壓時,是將萬用表並聯在迴路中的,需要測量電阻上的電壓時,不需要將元件拆除,直接將表筆並接在電阻兩端,選擇合適檔位測量即可。如果想要測量流過電阻中的電流,需要知道兩個參數即可,一個是電阻的阻值,另一個是電阻上產生的壓降。電阻的阻值可以通過色環或者絲印讀出,而電阻上的壓降就可以通過使用萬用表的電壓檔測量出來了。根據測量出來的電壓以及電阻的阻值,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的公式計算出流過電阻的電流了。
雖然這種測量方法也會對電路參數產生一定的影響,因為萬用表的電壓檔也是存在電阻的,當萬用表並接在電阻兩端時,會把電阻值變小。但是由於電壓表的內阻值很大,這一點變化相對於電流檔產生的影響,基本上是可以忽略的。
在實際的電路中,包括萬用表內部電流檢測電路,都是採用檢流電阻串聯,通過檢測電阻轉換成電壓之後,通過測量電壓計算出電流的。為了減小檢流電阻對電路產生的影響,這個電阻值需要盡可能小,但是較小的阻值所產生的壓降也會很小,這對於測量電路的要求是比較高的。所以檢流電阻的選擇也是需要根據電路的實際情況選擇的。
Ⅶ 大學物理實驗 基本電路測量
對於圖2的七,思考題,首先是要根據提列的條件,理論計算出要測的各個值;
1. 電流I的計算:I=(Us1+Us2)/(Rp+R1+R2)
=(3+8)/(220+51+200)=11V/471Ω=23.35mA;
2. 以D為參考點時的各點的電位:
φA=Us1-R1*I=3-1.19=1.81V; UAB=φA-φB=5.14V.
φB=-Us2+R2*I=-8+4.67=-3.33V; UBC=φB-φC=-8V.
φC=R2*I=4.67V; UCD=φC-φD=4.67V
φD=0; UDE=φD-φE=1.19V
φE=-R1*I=-1.19V; UEA=φE-φA=-3V
3. 以E為參考點時的各點的電位:
φA=Us1=3V; UAB=φA-φB=5.14V.
φB=-Us2+R1*I +R2*I=-8 + 5.86=-2.14V; UBC=φB-φC=-8V.
φC=(R2+R1)*I =5.86V; UCD=φC-φD=4.67V
φD=R1*I=1.19V; UDE=φD-φE=1.19V
φC=0; UEA=φE-φA=-3V
4. 理論值與實驗值出現差異的原因:
a. 串聯的電流表的內阻不為零,導致迴路中的電阻>Rp+R1+R2, 使得實際的電流要小於理論值的電流;
b. 測電壓(電位)的電壓表的內阻不是無限大,導致並聯測電壓時等效電阻小於實際電阻,即實測的電壓(地位差)小於理論值;
Ⅷ 電路板上元件的測量
首先我也是個初學者,回答的不好的請指正,大家交流一下。
電阻的測量可以在板子專上測,但是屬沒有取下來測量准確,可能會有誤差,
電解電容就可以在板子上測,短路的話就要在板子上測了,畢竟要測元器件和負極之間的電阻值,二極體也可以,三極體還沒有學習到位!
Ⅸ 怎麼測量電路中的電流
測量高頻電流的主要方法有熱電法、測輻射熱器法。
①熱電法:可用於直流、低頻和高頻電流測量。測交流電流時,將被測電流信號從左端送入,記下指示器值;再以直流輸入,得到相同示值時的直流電流值即等於所測交流電流值。此直流電流須經校準以保證高精度。
熱電法電路的核心是熱電偶,為消除其正反向誤差,測直流時應調換電偶兩端的接線方向,然後取兩次的平均值。這種方法量程范圍寬,約10-3~102安;精確度高,可達±10-5,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方法。
②測輻射熱器法:利用測輻射熱器阻值變化僅與所加的功率大小有關而與頻率無關這一特性,採用測輻射器電橋電路,以直流電流替代高頻電流而測出高頻電壓,然後以電壓和電阻求得電流 。
為減少駐波影響,應使測輻射熱器的阻值盡可能與傳輸線特性阻抗相等。輸出埠一般接有諧振迴路或1/4波長短路線以減少分流影響。這種方法精確度約為±(10-2~10-3),使用頻率可達幾吉赫。
其他方法
測量高頻電流還有利用測出已知電阻上所加功率而算出電流值的功率法和利用光電轉換後求得電流值的光電法。為擴大電流量程,可用電阻分流器法(適於低頻)、電感和電容分流器法(適於高頻)和互感器法(也稱電流比較儀法,適於低頻和高頻)等。
(9)電路測量擴展閱讀
測量儀器
電流表
直流電流表接線時,應注意其正負極性,電流表的正接線樁接實際電流來的方向(電源的正極,即高電位點),電流表的負接線樁接實際電流流出的方向(電源的負極,即低電位點)。
先把電流表的指針調到0的位置。把電流表線柱接在干電池的正極。電流表的負接線柱接到能量最大值的5A接線柱(很強的電流通過時,其他的柱會被破壞掉)。如果連接5A的接線柱指針不動時依次試著連接500mA、50mA的接線柱。具體使用方法:
電流表要與被測用電器串聯。
正負接線柱的接法要正確: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入,從負接線柱流出,俗稱正進負出。
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否則會燒壞電流表)可用試觸的方法確定量程。
因為電流表內阻太小(相當於導線),所以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確認使用的電流表的量程。
確認每個大格和每個小格所代表的電流值。
鉗形表
鉗形電流表(簡稱鉗表),是集電流互感器與電流表於一身的儀表,其工作原理與電流互感器測電流是一樣的。鉗形表是 由電流互感器和電流表組合而成。電流互感器的鐵心在捏緊扳手時可以張開,被測電流所通過的導線可以不必切斷就可穿過鐵心張開的缺口,當放開扳手後鐵心閉合。
穿過鐵心的被測電路導線就成為電流互感器的一次線圈,其中通過電流便在二次線圈中感應出電流。從而使二次線圈相連接的電流表便有指示——測出被測線路的電流。
鉗形電流表分高、低壓兩種,用於在不拆斷線路的情況下直接測量線路中的電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流測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流
Ⅹ 基本電路測量中的問題
LV.16 2018-02-17
基本上只有兩種:用電壓表測量某一點對電路的基準點之間的電壓高低;斷版開電路上某一點,串聯上電權流表,測量流過該點的電流大小。還可以用頻率計、示波器等對電路的其他特性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測量,但基本都離不開點與點之間的測量或將測量設備串接在電路中兩種測量方式。用鉗表或互感器測量實際上也可以將它等效理解為將一個變壓器的初級繞組串聯在電路上,通過測量次級繞組來反映初級繞組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