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混交電路

混交電路

發布時間:2021-10-08 03:08:18

1. 長春出發自駕游三天最適合路線是什麼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一:長春西北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二:長春北方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三:長春東北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四:長春東部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五:長春東南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六:長春南方

2. 關於深圳梧桐山的資料

深圳梧桐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東經113 °17'~114 °18',北緯22 °23'~22 °43'的沿海地區,在深圳經濟特區東部,西臨深圳水庫,東至鹽田港,南北均臨近特區邊界。風景名勝區鄰近繁華市區,面臨南海大鵬灣,與香港新界山脈相連、溪水相通,具備了國內風景區名勝區中獨特的地理位置。。。。。。

3. 吉林紅葉谷旅遊攻略十一打算去紅葉谷玩,詢住宿及路線,共2天大神們幫幫忙

吉林紅葉谷最佳賞紅季節是在每年的10月中旬之前,歷時10多天的絕妙佳景,紅葉滿天,五彩斑斕。谷中景點眾多,主要有紅葉溪、南湖瀑布、愛林林場、林蛙溝、五彩路等。 紅葉谷從慶嶺鎮的解放村,一直到松江鎮的沿江村,全長50多公里。每年的金秋季節,這里紅葉滿山,如同落霞,非常壯觀。 紅葉谷除規模宏大以外,景色也和一般的紅葉生長區不同。它具有其他地區不可比擬的特色。主要是顏色比較豐富。比如說在紅葉形成的時間,同時還有綠色的葉子,黃色的葉子。所以當地老百姓習慣的把它叫做五花山。 紅葉谷其實是一條通往愛林林場的土石路,兩側山嶺間呈現出一派寧靜的鄉村景象——零星分布的農舍,整齊的稻田,一條清澈的小溪蜿蜒流淌。當然,總少不了一片又一片高大的樹木。 據當地旅遊協會工作人員介紹,樹種包括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岳樺林和高山草地。由於不同樹種對霜凍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火紅,有的橘紅,有的金黃,還有的形不成紅葉,因此仍然碧綠……陽光下的紅葉,好像上帝打翻了手裡的調色板,濃墨重彩,艷麗異常。 在吉林蛟河紅葉谷觀賞紅葉最好的季節,是每年秋天的九月二十五日到十月十日。半個月的紅葉觀賞期,對於一般的紅葉觀賞區來說,是比較長的周期了。那麼,為什麼在吉林的蛟河會有這么美麗,觀賞期又比較長的紅葉呢? 吉林蛟河的紅葉特別好,特別紅。因為它處在長白山余脈,適合紅葉樹的生長。蛟河的紅葉樹種比較多,因為它處在松花江流域,適合於各種樹的生長,是其他地方不可比擬的,因為霜期比較長。經霜一點就變得非常紅,非常耀眼。 緯度高、霜期長,是使這里紅葉色彩艷麗的氣候優勢;而地處長白山余脈和松花江流域的交匯地區,樹種種類繁多,又為這里在紅葉觀賞期形成五彩斑斕的效果提供了地理優勢。在紅葉谷,森林植被呈垂直分布。樹種包括闊葉林,針葉林,針闊混交林,岳樺林和高山草地。由於不同樹種對霜凍的反應不一樣,有的火紅,有的橘紅,有的金黃。還有的樹種形不成紅葉,因此仍然碧綠。所以形成了紅葉谷色彩斑斕的獨特景觀。再加上這里的霜期比較長,紅葉經受霜凍的時間更長,使紅葉的色彩也就更加鮮艷。 紅葉谷溝谷寬闊,日照充足,氣候宜人。除迷人的紅葉以外,谷中怪石嶙峋,飛瀑跌落,流水潺潺。此外,還有鳥叫鹿鳴不絕於耳。置身其中,彷彿步入仙境,另人心曠神怡。然而,如此難得的美景,卻是吉林市的攝影愛好者在無意之間發現的。 旅遊提示 住宿 最近由於影友越來越多去那裡拍紅葉,吉林市攝影家協會與當地林場共同建立了一個攝影基地,這個已經掛牌,可以提供,雖然條件不是特別好,但是可以提供吃和住,那裡臨松花湖,紅葉,樺林應該說景點很多,還有一些農村的農舍,山村,秋天收割的景象都很入畫,尤其早晨晨霧升騰的時候,遠山飄渺,魚帆點點,相信攝影愛好者會在那裡拍到很多好的東西。 餐飲 吉林人口味濃重,喜歡大魚大肉地吃,也喜歡簡單的小炒涼拌。大蔥蘸大醬,是吉林人永遠也吃不膩的經典,現在發展到生菜、菠菜、小蘿卜等花樣小菜,配上同樣精緻起來的魚子醬、蘑菇醬……新鮮、清淡、繼續將這一傳統發揚光大。 豬肉燉粉條、土豆燉牛筋、酸菜燉白肉血腸……吉林的各色燉菜總是葷素相間、濃湯熱菜一大碗。調料並不是很多,也就那麼兩三種原材料的組合,在大火上咕嘟那麼十幾分鍾到幾十分鍾,你會發現,豬肉不膩,牛筋軟乎,酸菜也不那麼酸了……而這味道,又不僅僅是那種豬肉的膩香、酸菜的咸酸了……。 吉林黑土地上成長的稻子,會變成最香濃的大米。因為這肥沃的土地一年只收割一次,所以這里的大米營養、味道都豐富了不少。我到了西南就吃不下多少米飯,絕對是被這些香噴噴的大米給慣的! 每年秋收的時候,街上到處散著烤苞米煮苞米的香味。這個時候在家裡「乎」上茄子土豆,蘸上大醬,一邊再捧上苞米啃著,是最幸福的時光了! 朝族風味最是吉林地區的特色美食。辣白菜經過朝族人的特殊腌制,將酸辣兩種口味結合得恰到好處。加了辣白菜和其他調料的冷麵更是把這一特點發揮到極致,現壓的冷麵看似柔軟,實則柔韌,筋道得很呢。而這種東西,越是到了朝鮮族風味濃厚的地方,才最正宗最好吃。到了延邊,走過路過千萬不要錯過。 吉林紅葉谷旅遊路線 鐵路 以京哈鐵路為主幹,以長春、四平、梅河口等為主要樞紐,列車所到幾乎囊括了省內所有縣以上的地區。由長春到達幾個主要旅遊景區如長白山通化方向都有夕發朝至的火車。不過五一、十一黃金周前夕往往限制預售車票的日期,所以這段時間的車票非常緊張,一定要注意提前預訂。 民航 長春,延吉都有自己的機場。長春與吉林市共用龍嘉機場與全國四十多個城市通航,但是通往成都、昆明等城市的班機並不是每天都有,出發的時候要計劃好時間。延吉機場與北京、長春、沈陽、大連等地通航頻繁,幾乎每天都有航班。 機票預售點倒是很多,打個電話就可以把票給你送到。不過這里的機票不是很容易打折,通常最多隻有八折。 公路 沈哈高速公路橫貫整個地區,這大大加快了吉林與外省的交流。境內的公路交錯縱橫,有長吉、長營等高速公路。在山路眾多的南部地區,公路交通要比繞來繞去的鐵路節省幾個小時。 有些長途客運線路包給個人承包獨立營運。動不動就停車待客、隨走隨停隨拉人,比較的沒有效率,在一些縣城以及更小的地區這樣的現象更多。所以要注意盡量在當地的公共汽車客運站買票乘車。 長春市區有三個客運站。分別為客運中心站(黃河路客運站)、凱旋路客運站、高速客運站(衛星廣場以南)。 客運中心站:長春站南200米處,是長春最主要的客運站點。除到一些主要城市和外埠城市的方向,去沈陽、北京等方向的高速快客也在這里出發。 高速客運站:位於高速公路入口附近,主要發往吉林、伊通等方向的高速大巴,通往其他地區的高速車也在這里暫停一下。如果實在來不及,而且這時候乘車人不是很多的話,可以在這搭車。

4. 從長春出發五天自駕游去哪玩什麼路線推薦一下

長春周邊自駕游路線推薦一:長春西北

5. 紹興866路公交車路線時間表

866路(紹興北站-楊汛橋汽車站) ;
線路介紹:首末車:06:00-17:30;票價:票價2元 首末車:06:00-17:30 票價:最高票價2元.;
紹興北站 - 立岱村(成家畈) - 大慶寺村 - 大慶寺環島 - 勤儉村 - 高澤村(輕紡城物流中心) - 柯橋區交投集團 - 贊成香林 - 蝶庄 - 裕民小區(東) - 柯橋區計生指導站 - 柯橋區質監局 - 傳媒中心 - 東岸公園 - 湖中園 - 魯迅中學柯橋校區 - 服裝市場 - 南岸公園 - 北市場 - 金城賓館 - 柯笛花園 - 金橋花園 - 華墟 - 柯橋區農副產品批發市場 - 亭東 -雙亭路口 - 亭西 - 英吉利印染 - 江南印染 - 寶業住宅產業基地 - 古纖道化纖(江墅村) - 聯興村(漁後) - 萬之冠制衣- 鴻瑞公司 - 金隆家紡 - 墅後村 - 巨人紡織 - 江南村 - 金蟬經編廠 - 南錢清 - 吉美印染 - 錢清熱電廠 - 錢清小馬路口 - 西後街 - 永通集團 - 方家橋 - 鎮前路口 - 東坂村 - 錢清公交站站(梅盛布業) - 東江陳村 - 湖頭方 - 新鹿制衣 - 嶺江村 - 寶業集團 - 高家居委會 - 楊汛橋綜合市場 - 孫家橋 - 楊汛橋鎮政府 - 王家塔 - 永利新村 - 建吳村 -楊汛橋工業園區 - 園里湖 - 陳家埭 - 展望村 - 唐家橋 - 江橋 - 楊汛橋汽車站 - (共68站)

6. 必修三地理知識總結

地理必修3主要考點

●區域和區域差異
考點

詳解

區域的含義

l 是指地球表面的某空間單位,是人們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根據一定的指標方法劃分的空間單元,這些空間單元之間的界線有明確的,也有過渡性質的。

區域差異

1、區域之間有明顯的差異性,運用區域比較法研究;區域內部有整體性,運用綜合分析法研究;

2、區域比較的方法:(附表在後)

區域比較的方法

大項

小項

內容

自然地理特徵

位置

1、緯度位置;2、海陸位置;3、相鄰關系

氣候

1、氣溫特點;2、降水特點;3、氣候類型概括;4、特殊氣候現象。

地形

1、地形單元;2、地勢特徵;3、主要地形類型;4、特殊地貌景觀。

水文

1、主要河流水文特徵;2、主要湖泊水文特徵;3、其他濕地水文特徵。

植被動物

1、地帶性植被;2、典型動物;3、特殊物種。

土壤

1、地帶性土壤;2、特殊的非地帶性土壤;

自然資源

1、 土地資源 水資源 氣候資源 生物資源 礦產資源等資源構成;

2、 資源優勢及其問題;

人文地理特徵

人口民族民俗

1、人口規模及密度;2、人口分布;3、民族。

語言及文化

1、語言種類;2、宗教信仰;3、民俗文化;4、現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動。

生產活動

1、 農業(作物、熟制、農業類型、在世界農業地域分工中的地位、農業區、農業區位條件);

2、 工業(工業部門構成特徵、工業區位條件、工業區及其重要工業城市)

其他

其他具有明顯區域特徵的地理事物。

中國的區域差異

東部季風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青藏高寒區

地形地勢

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間分布在二、三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二級階梯上。

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為主,位於我國第一級階梯上。

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風向、降水、氣溫明顯隨季節變化。雨熱同期,溫暖濕潤

深居內陸,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降水量少,日溫差和年溫差都較大。

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氣溫低、風力大,河谷地區氣候垂直變化顯著。

水文

河流湖泊眾多,河流多自西向東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補給雨水為主。

多數為內流河,湖泊以鹹水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補給形式。

內流區與外流區兼備,高山湖泊眾多,山嶽冰川成為眾多大江大河的源頭。

植被、土壤

以森林和森林草原為主,有大量的農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發育土壤

從東到西依次出現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層稀薄,有機質含量低。

高寒荒漠廣布,水分條件稍好地區有高山草甸、灌叢和山谷森林。凍土廣。

區域分異主導因素

隨緯度位置變化的氣溫是該區內部自然區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距離海洋遠近而變化的干濕狀況,是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隨海拔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是決定該地區內部自然地域變化的主導因素。

●產業轉移和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基礎知識與原理

一、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1. 背景:自然資源的區域分布是不均勻的,存在明顯的資源富集區和資源貧乏區。另一方面,區域間的經濟發展水平也不平衡,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因此,為了適應區域發展與自然資源供給的平衡,就必須進行資源的跨區域調配。

結論:資源的區域分布不均和供需矛盾是導致資源跨區域調配的根本原因。

2.方案:主要是工程建設方面的相關問題,如各種工程方案的優、缺點比較,結合區域地理考查相關內容,影響工程建設的區位因素等。這一部分內容一般不屬課標要求考查的重點。

3.影響:這一部分內容是課標要求的核心問題,側重考查學生探討、評價現實中的地理問題的能力。總體來說,資源跨區域調配有利於資源的合理配置,是縮小區域間經濟發展差距,實現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具體來說,要結合不同的資源類型、區域特徵,從社會、經濟、環境等各個方面來分析對資源輸出地和資源輸入地產生的積極和不利影響。

資源跨區域調配,不僅要關注對資源輸出地和輸入地地理環境的影響,而且還要注意對資源調配所涉及的有關區域(工程建設沿線地區)的影響,如西氣東輸工程沿途經過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蘇等省區,對於沿線地區同樣可以起到拉動經濟增長、改善大氣環境質量、增加就業機會、解決沿線農村生活能源問題等積極影響,工程建設也可能產生破壞生態環境、影響居民日常生活等相關負面影響。又如,北煤南運對於沿線地區會加大交通運輸(尤其是鐵路運輸)的壓力、運輸過程中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歸納:資源跨區域調配問題的一般解題思路:

結合世界、中國各類能源、資源分布圖,要求學生關注各類能源、資源的分布、運輸線路、沿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特徵,其中重點是該類資源的特徵、分布;輸出、輸入、沿線各地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徵;線路的走向及影響選線的主要因素;沿線地區該種資源的補給需求狀況;調配後的社會、經濟、生態效益。

二、產業轉移

1.概念:產業轉移是指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發達區域的部分企業順應區域比較優勢的變化,通過跨區域直接投資,把部分產業的生產轉移到發展中區域進行,從而在產業的空間分布上表現出該產業由發達區域向發展中區域轉移的現象。

產業轉移一般包括對外直接投資、設立營銷網路、建廠、設立研發機構等形式,其中設立研發機構是產業轉移的高級形式。跨國公司在國外設立研發機構有利於實現生產與開發一體化,縮短新產品生產周期。

2.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環境因素、資源問題等。

相關案例:

(1)二戰後,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從發展中國家進口產品,其主要因素是發展中國家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

(2)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美國東北部地區的產業向西部、南部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因為東北部地區的環境、資源問題。該產業轉移有利於東北部地區環境的改善,但若不注意發展其它產業,也可能造成就業問題和經濟衰退。

(3)近年,台灣大量機電、IT企業向大陸轉移,其主要因素是尋找新的市場。

(4)近年來,廣東珠三角地區部分勞動密集型、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山區和兩翼轉移,其主要因素是為了實現區域內部產業布局的均衡發展,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當然其中也有山區和兩翼地區的比較區位優勢)。

3.國際三次產業轉移及其對我國的影響

一是20世紀50年代美國將鋼鐵、紡織等傳統產業向日本、西德等國轉移,集中力量發展半導體、通訊、電子計算機等新興技術密集型產業;

二是20世紀60-80年代,日本、西德等國將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產業轉移到新興工業化國家和地區(如亞洲「四小龍」等),重點發展集成電路、精密機械、精細化工、家用電器、汽車等附加價值較高的技術密集型產業;

三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歐美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或地區將自身不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向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轉移,重點發展自身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20世紀80年代我國抓住了以輕紡產品為代表的國際勞動密集型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的歷史機遇,完成了輕重工業結構的合理調整。

20世紀90年代我國承接了大量製造業的國際轉移,進入了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快速發展階段,使機電產品成為我國出口主導產品。

新世紀以來,我國積極承接以IT為主導的國際產業轉移,使我國成為外商直接投資的首選地之一,還促進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迅速發展,成為全球IT製造基地。同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比重迅速提高,並已高於國際平均水平。

4.當前,中國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的三大特點:

第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行業越來越多。製造業仍然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行業,在製造業中,高耗能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重要方面。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為減小本國的環境壓力,從能耗、環保、稅收等方面對高耗能項目進行限制,加上《京都議定書》生效後,這些國家為完成減排溫室效應氣體的任務,越來越多地將此類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越來越重要的行業,服務業是我國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新重點。

第二、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區域越來越多。東部地區因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一直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占據優勢地位。但西部地區所擁有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和要素低成本優勢等,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內外企業到西部進行投資。東部地區外商到西部地區再投資,也已成為西部地區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方式。

第三、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方式越來越多。如制定吸引外資的優惠政策、設立各種形式的開發園區、開展產業鏈招商引資、技術引進和消化提升和開展國際經濟合作等。

跨國公司是國際產業轉移的主體,但中小企業的作用也日益顯著。

5.國內產業轉移

一方面,東部沿海地區區位優勢的衰退,另一方面,隨著西部大開發的實施和促進中部崛起的實施,一些產業由東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區轉移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趨勢。中西部地區幅員遼闊,資源和區位優勢明顯,如果中西部地區努力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投資環境,推動本地區成為有競爭力的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基地、勞動力資源開發和輸出基地,那麼中西部地區將成為最佳的產業轉移承接地。

6.珠三角地區的產業轉移與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珠三角地區出現了兩次大規模的產業轉移,第一次始於改革開放初期,香港傳統製造業(服裝、紡織、電子元件等)大量向珠三角地區轉移,這次產業轉移一方面加快了珠三角地區的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也使珠三角地區環境污染加重。第二次產業轉移始於20世紀90年代,大量勞動密集型產業、資源密集型產業向廣東欠發達地區、甚至「泛珠三角」地區轉移,而珠三角地區則通過大力引進計算機、信息技術、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產業,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

珠三角經過20多年的長足發展,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目前,珠三角在承接國際產業轉移過程中也面臨著許多困境,突出表現在政策支持的削弱,長江三角洲經濟區的壓力,珠三角經濟體本身存在的缺陷(地理空間有限、資源約束越來越嚴重)、可持續發展後勁不足等。因此珠三角地區必須調整並優化承接國際產業的結構,全面提高產業整體素質,著力優化提高第二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拓寬承接國際產業轉移的空間,有步驟地向東西兩翼和山區進行產業轉移。

今年3月,廣東省政府出台《關於我省山區及東西兩翼與珠江三角洲聯手推進產業轉移的意見(試行)》,「產業轉移」迅速成為各級政府、各地企業廣泛關注的熱點。《意見》重點提出了扶持產業轉移園區建設的措施:一是給予用地政策支持。二是給予園區外部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支持。三是確保園區電力供應。四是加強園區企業用工培訓。通過教育扶貧或委託培養、培訓等方式,由省屬和珠三角地區有關技工學校、職業技術院校為山區及東西兩翼培養緊缺專業的技能人才。五是加大對產業轉移的政策支持。

7.產業轉移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1)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對於轉移地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對於承接地可以加快本國或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進程。

(2)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產業轉移可經使各地區根據自己的優勢條件發展相應的產業,從而促進產業的分工和合作,推動區域經濟的一體化。

(3)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地理景觀,產業轉移的承接地往往由鄉村地區變為高度工業化地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也往往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

(4)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產業轉移地往往會出現就業機會減少,出現失業人口增加的現象;而對於產業承接地則可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

●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

1、流域開發的地理條件:從經濟、生態、社會三方面效益評價其「優勢」和「存在的問題」

◆自然方面:地形、氣候、水文、植被、礦產等

◆人文方面:人口、聚落、交通、文化、農業、工業等

如:上中遊河道特徵——河谷狹窄,比降較大,多急流,水力資源豐富

下遊河道特徵——河谷較開闊,通航便利

2、流域開發建設的基本內容:根據「資源優勢」確定流域開發方向

◆資源開發:

水能資源開發——發電、養殖、旅遊、航運、防洪等,有利於發展高耗能工業。

水資源開發——旅遊、灌溉、養殖、航運等。

生物資源開發——旅遊、教育等。

土地資源開發——因地制宜,發展農、林、牧、漁等多種農業。

礦產資源開發——建立礦產開發基地,建立相應的工業部門(利用廉價電力)。

旅遊資源開發——做好旅遊規劃,發展交通,發展旅遊業。

◆生態(恢復)建設:

礦產資源開發:①礦產資源開發導致植被破壞,產生的廢石、廢渣佔用大量土地;

②不合理的開采引發地面沉降、滑坡、塌陷、泥石流等地質災害;

③礦產資源開發形成的廢渣、廢水中的有毒元素污染環境。

3、綜合治理的對策措施:根據「存在的問題」確定流域的治理措施

◆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①調整農業結構,植樹造林、退耕還林還草等生物措施;②工程護坡、打壩淤泥等工程措施;③進行小流域治理。

◆對河流污染的治理措施:①關閉污染較重的小工業;②對工農業及生活污水進行治理;③減少枯水期用水,使流量增加;④調整生產過程,適當在洪水期排污。

◆對生物資源破壞的治理措施:①建立自然保護區,②適當遷出保護區內的居民;③調整農業結構,控制人類活動(如交通建設);④宣傳教育。

●區域經濟發展——農業

1、區域農業生產條件分析:

根據所學知識或圖示信息,弄清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根據與區域農業發展的相關程度,從光熱、降水、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條件,人口密度、農產品市場需求、交通運輸、國家政策、資金投入、農業科技等方面評價其農業區位條件。

2、區域農業布局特點分析:

區域農業布局體現人類農業生產活動對自然條件的適應和改造,以適應為主。農業生產必須與自然條件相適應,這樣才能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否則,會陷入經濟效益不斷下降、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惡性循環。

不同自然因素對農業布局有不同影響,主要控制因素是地形和氣候。

地形:從宏觀看(大區域圖)——山區適宜發展林業或牧業,平原適宜發展種植業,濕地(湖區、庫區等)適宜發展水產養殖業。從微觀看(小區域,通常為等高線圖)——坡度較大的山地適宜營造水土保持林,較緩處可發展經濟林木(如茶葉、果樹等)或修築水平梯田,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可發展種植業,濕地發展水產養殖業。

氣候:熱量——不同熱量帶有各自的典型農作物品種。水分——不同的干濕狀況決定不同的用地類型:濕潤地區—水田,半濕潤地區—旱地,半乾旱乾旱地區—草地。

3、區域農業生產存在的問題:

總體認識:

區域農業發展通常以中國地區為例,可遷移到發展中國家的其它地區。中國農業發展總體和實現兩個轉變,即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從單純追求經濟效益向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轉變。因此首先要明確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區別。對落後地區的農業發展來說,傳統農業的特點就是其面臨的問題,現代農業的特點大致即其發展的方向:

產業結構

農業投入

農業技術

經營方式

農產品商品率

農民收入

增收措施

農業生態

傳統農業

中國農業大多為傳統混合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結構單一而缺乏特色;以自給自足為目的,產品多樣而缺乏優勢。

低。

勞動密集

手工勞動為主(精耕細作),

粗放





擴大生產規模(墾荒、擴大載畜量等),外延式擴大再生產

人地關系緊張,生態環境惡化(水土流失、荒漠化、水旱災害)

現代農業

選擇具有區域優勢的一種或幾種農畜產品,集中生產。特色突出,優勢明顯。

高。

資金技術密集

生物技術、機械化程度高

集約





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改良品種等),內涵式擴大再生產

能源消耗大(農業污染較重)

問題總結:

對區域農業發展現狀的評價通常要從上表所列諸方面著手,結合區域實際,選擇最符合當地情況的項目展開分析或論述。生態惡化區的農業發展還要結合可持續發展思想,圍繞循環經濟、生態農業的有關理論分析闡述。

4、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與途徑:

區域農業發展的條件、歷史、現狀、特點不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就不同。答題時應結合區域實際,從以下項目中選擇符合題目要求的條目作答。

加大資金、技術的投入力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牧民生活條件;營造水土保持林、防護林,恢復生態;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防災減災;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變種植業為主為多業並舉,發揮區域優勢,大力發展商品農業、特色農業;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商品率,提高農民收入,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實行退耕還林還草,恢復植被,大力發展生態農業、立體農業,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步伐。

●區域能源、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能源概述

1、概念:凡是能夠提供某種形式能量的物質或物質的運動,統稱為能源。

2、分類:

(1)按形成和來源分類:

①來自太陽輻射的能量: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生物能、水能、風能等。

②來自地球內部的能量:地熱、核能。

③來自月球、太陽對地球的引力而形成的潮汐能。

(2)按利用的技術狀況分類:

①常規能源:被人類利用多年,現在仍大規模使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生物能。

②近若干年才被利用的能源,如核能、地熱、海洋能、太陽能、沼氣;或過去利用過,現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如風能。

(3)按性質分類:

①可再生能源:使用後仍可更新或再生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生物能、風能等。

② 非可再生能源:是經過地質作用在億萬年中形成的,開采以後,短期內無法恢復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核能等。

二、礦產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存在的問題:濫采、濫用礦產資源,造成礦產資源的浪費甚至枯竭,廢棄物處理不當,使環境受到污2、解決措施:合理開發和利用,加強勘探,跨區域調配,調整產業結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開展礦區土地復墾等。

三、世界能源問題

世界能源生產和消費存在地區差異。煤炭、石油、天然氣等常規能源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以俄羅斯、中國、美國、加拿大和英國為代表。南半球常規能源豐富的國家主要有南非、澳大利亞等。從總體上來說,發展中國家能源的生產量大於消費量,而發達國家消費量大於生產量,存在著嚴重的不平衡性和不合理性。新能源的開發和利用目前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以核能為例,美國發電總量最大,法國能源消費構成中,核能所佔比例最大。我國核工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核電設計建設和運營水平明顯提高,核電工業基礎已初步形成。目前形成了浙江秦山、廣東大亞灣和江蘇田灣三個核電基地。

世界上能源完全自給的國家為數甚少,主要有俄羅斯、加拿大和英國。中東是世界最大的石油產區和出口區,主要出口到西歐、美國和日本,其中繞道好望角的海上航線被西方國家稱為「海上生命線」。由於石油比煤炭更容易運輸,更容易使用,發熱量更高,而且基本是無灰燃料,所以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目前是以石油為主,將來還是以石油為主。中國現在是以煤炭為主,將來還是以煤炭為主,這是由中國的基本國情所決定的,因為中國煤炭資源分布廣,儲量大,開采和使用都比較方便。而石油儲量有限,除了可作為燃料,更應作為化工原料。

無論是世界還是中國,目前能源消費構成中都是以常規能源為主。但對於中國來說,除了繼續保持和發揮煤炭的優勢以外,還應大力開發水力資源,因地制宜地開發新能源,以能源結構的多樣化促進經濟的快速、良性發展。

四、關注我國目前的能源問題

近幾年我國經濟發展很快,2004年我國成為第二大石油進口國,能源問題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我國目前不僅1/3以上的石油消費需要進口,而且由於生產發展對電力的需求過大,導致電力需求出現較大缺口,為彌補電力供給不足,緩解近兩年的電荒,各地紛紛增加了發電機組和發電量,增加了對電煤的需求,從而使煤價不斷上揚。因此,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開發能源、保護資源已成為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當務之急。

緩解我國能源資源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必須立足國內,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一要堅決實行「開發和節約並舉,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二要抓緊制定專項規劃;三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四要加強礦產資源的開發管理;五要大力倡導節約能源資源的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加快建設節約型社會。另外,還要積極開展「能源外交」,從多渠道拓展我國的能源供應。

●說明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過程,產生的主要問題及解決措施

★工業化和城市化

1、城市化的內涵:

農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和農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轉化的過程。

2、衡量城市化的標志:

⑴城市人口數量增加 ⑵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⑶城市用地規模擴大

3、衡量工業化是否完成的指標:

⑴農業產值/國內生產總值<15%

⑵農業就業人口/全部就業人口<20%

⑶城鎮人口/總人口>60%

4、工業化與城市化的相互關系(相互影響、相互推動的關系):

工業化推動城市化的發展,城市化又會反作用於工業化,促進工業化的發展。

5、工業化和城市化過程的特點:

⑴一般規律:在工業化初期,城市化就已超過工業化,隨後就明顯地高於工業化水平。

⑵發達國家:城市化超前於工業化,兩者相互協調發展,較為合理。

⑶發展中國家: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城市化與工業化及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因而產生嚴重的「城市病」(交通擁擠、住房困難、污染嚴重等)。

★中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以我國珠江三角洲地區、江蘇省為例)

1、存在的問題:

⑴城市化滯後於工業化 ⑵工業發展產生環境問題

⑶鄉鎮工業發展分散產生如服務設施效益不佳、基礎設施成本高等問題

⑷城市規模相對縮小,城市的帶動作用不明顯,特大城市少,難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2、城市化建設思路:

⑴加快實現「城市現代化,農村城市化,城鄉一體化」。

⑵打破舊體制下的行政區劃,增強城市聚集力,帶動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

⑶適當發展特大城市,加快發展大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重點培育中心城鎮。

3、推進工業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

⑴調整行政區劃,加快城市化,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輻射力

⑵「組團式」地發展城市群,建設大城市圈

⑶工業發展促進小城鎮建設

⑷保障進城農民利益,使農村城市化有穩固的基礎

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一、 全球定位系統(GPS)

1、 概念:利用衛星網路來獲得地面某點的經緯度和高程的系統。

2、 組成:

空間部分:由分布在距離地面20200千米的6個軌道面上的24顆衛星(其中3顆備用)組成。

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監控系統。

用戶設備部分:GPS接受機。

3、 特點:提供精密的經、緯度、高度且具有全天候、高精度、自動測量的特點。

4、 應用:確定考察點的經、緯度和高度,主要用於定位和導航

7. 馬鞍山森林公園的線路

武漢到馬鞍山森林公園線路
市區路線:後湖→黃浦路→二橋→徐東路→中北路→洪山廣場→八一路→卓刀泉北路→珞瑜路→關山→珞瑜東路→森林公園怕堵車還有一條路線高速路線:岱黃高速→外環高速→陽邏大橋→外環高速→花山下高速→G316市區方向→森林公園

8. 深圳的景點及到達的路線

旅遊景點介紹
序號 名稱 地址 電話 網址 景點介紹
1 仙湖植物園 羅湖區蓮塘仙湖路160號 25738430 www.szbg.org 仙湖植物園位於東北效,東倚梧桐 山,西臨深圳水庫。佔地8800畝,是一個集科研、科普、旅遊於一體的植物園與風景區。共保存植物4000多種,建有十幾個植物專類園。全園分為天上人間景區、湖區、廟區、沙漠植物區、化石森林景區和松柏杜鵑區六大景區。廟區內弘法寺始建於1985年,1992年經市政府批准作為佛教活動場所開放。仙湖植物園已被命名為廣東省和深圳市環境教育基地。

2 梧桐山 羅湖區蓮塘羅沙路 25738558 www.szwtm.org "梧桐山風景區面積共31.8平方公里,
是一個以山體和自然植被為主體的城
市效野型自然風景區,為鵬城八景之一。山中植被屬典型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最高峰海拔944米,是深圳市第一高峰。"

3 紅樹林公園 福田區車公廟紅樹林自然保護區 83701816 紅樹林海濱生態公園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也是國家級鳥類自然保護區。面積367.64公頃,有70公頃天然紅樹林,22種紅樹植物,180種鳥類,是東半球候鳥遷徒的棲息地和中途歇腳點。南側的靠海步行道可供遊客觀海、觀鳥。

4 香蜜湖度假村 深南大道西段香蜜湖 83708988 "香蜜湖渡假村中國娛樂城佔地面積
187萬平方米,是深圳市較久的休閑
娛樂場所,提供各類娛樂服務。"

5 錦秀中華 深圳市深南大道華僑城 26600626 www.chinafcv.com "錦秀中華微縮景區坐落在南山區的華
僑城,毗鄰深圳灣畔。景區的近百處景點是按它們在中國版圖上的位置擺布的,全園地圖有如一幅巨大的中國地圖。錯落於景區內的5萬多個陶藝小人和動物,再現了中國多民族國家風格迥異的建築、生活習俗和風士人情。微縮景點與實景的比例大部分為1:15,個別為1:10或1:8,最大的一個是1:1(莫高窟中的一個窟),是目前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實景微縮區。景區景點分為三大類:古建築類、山水名勝類、民居民俗類型。"

6 世界之窗 深圳市深南大道華僑城 26608000 www.szwwco.com 世界之窗是以弘揚世界文化精華為主題的大型文化旅遊景區,薈萃了130個世界著名景觀,集民俗風情、民間歌舞、大型演出、高科技參與項目一園,分為世界廣場、亞洲區、太平洋洲區、區洲區、非洲區、美洲區、世界雕塑園和國際街八大區域。

7 深圳野生動物園 南山區西麗湖東側 26622888 www.szzoo.net " 深圳野生動物園佔地面積120多萬平方米,是中國第一家放養式動物園,放養著300多個品種、近萬頭(只)動物,分為食草動物園區、猛獸區、表演區(步行區)三個區域
"

8 青青世界 南山區月亮灣青青街1號 26646988 www.evergreen-cn.com "青青世界是農業與觀光旅遊相結合的
生態旅遊景區,內有侏羅紀公園、熱帶雨林、蝴蝶農場、瓜果公園、陶藝館、園藝館、豆腐坊等景點"

9 海上世界 南山區蛇口工業區太子路海景廣場 26691872 www.szseaworld.com 海上世界是一個由萬噸豪華遊船即「明華輪」改造的海上多功能娛樂中心,其名由鄧小平同志於1984年1月題寫。2005年12月底改造後重新開業的海上世界由「明華輪」和「海濱廣場」組成。

10 西麗湖度假村 南山區西麗湖(野生動物園隔壁) 26511888 www.xililake.com 西麗湖度假村佔地面積0.58平方公里有被稱為「全國之最」的1280米長的中華第一環湖藝術長廊,另設有高爾夫練球場、水上樂園、騎術中心、卡丁車賽場、鉤魚台、兒童樂園等娛樂休閑場所。

11 明思克航母世界 鹽田區沙頭角金融路海濱明思克大廈 25251415 www.minskworld.com "明思克航母世界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座
以航空母艦為主體的軍事主題公園,
以前蘇聯退役航空母艦「明思克」號
為主體建成,集旅遊觀光、科普教育、國防教育於一體。"

12 石岩湖溫泉度假村 寶安區公明鎮石岩水庫旁 27164148 石岩湖溫泉度假村佔地3.9平方公里,其中水面面積2.4平方公里,綠化面積1.2平方公里,建築面積4.5萬平方米。最具特色的景點是天然玉津溫泉,對治療風濕病、神經病及各種皮膚病有顯著療效。

13 海上田園 寶安區沙井福永鎮民主大道 27259303 www.szwaterlands.com 海上田園西臨珍珠江入海口,南接寶安國際機場,北與東莞市相鄰,面積173萬平方米,包括基塘田園景區、生態度假村景區、生態文明館景區

14 東沖西沖 龍崗區南澳鎮 西沖和東沖距離市區七八十公里,其海岸線是深圳最美麗、最刺激的海岸線徒步穿越線路之一。兩地相隔僅15分鍾車程,距離約20公里。

深圳市旅遊景點推薦
一日游
A線:蓮花山公園→中英街→明思克航母世界(外觀)→大梅沙海濱公園→世界之窗
B線:華僑城→紅樹林生態公園
C線:民俗文化村→錦秀中華→鄧小平畫像→地王觀光→博物館
D線:仙湖植物園→明思克航母世界→大梅沙海濱公園
E線:中英街→明思克航母世界(外觀)→海洋世界→深圳書城→鄧小平畫像→「深圳的一天」雕塑-地王觀光或賽格觀光
F線:石岩湖度假村→鳳凰山→海上田園
G線:九龍山綠色基地→羊台山→光明農場
H線:金沙灣海灘→仙人石→壩光
I線:園山風景區→東沖西沖
二日游
A線:人文景觀游
第一天:地王觀光→深圳書城→小平畫像→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會展中心→世界之窗
第二天:中英街→明斯克航母世界→大梅沙海濱公園
B線:深圳特色游
第一天;仙湖植物園→沙頭角中英街→明斯克航母世界、大梅沙或小梅沙
第二天:世界之窗→錦秀中華→民俗文化村
C線:健身游
第一天:龍崗植物園→龍園→壩光
第二天:明斯克航母世界→大梅沙→海洋世界→小梅沙燒烤
D線:農業生態游
第一天:仙湖值物園→野生動物園
第二天: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濱海大道→紅樹林、青青世界→海上田園
E線:登高游
第一天:地王觀光或者賽格觀光→蓮花山公園
第二天:仙湖植物園→梧桐山
F線:歷史遺跡游
第一天:大鵬古城、新安古城→大萬世居→龍田世居
第二天:東江縱隊司令部舊址→東江縱隊北撤紀念亭→東江縱隊軍政幹部學校舊址→赤灣古炮台→宋少帝墓→林則徐銅像
三日游
A線
第一天:錦秀中華與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
第二天:中英街→明斯克航母世界→海洋世界→地王觀光
第三天:東門(白馬服裝城、茂業百貨、太陽百貨)→華強北(女人世界、賽格電子市場、曼哈商業城、群星購物廣場)
B線
第一天:仙湖植物園→明思克航母世界→大梅沙或小梅沙
第二天:野生動物園→青青世界→赤灣勝景→海上世界
第三天:海上田園→濱海大道→紅樹林→世界之窗
C線
第一天:錦秀中華與民俗文化村
第二天:歡樂干線→歡樂谷→世界之窗
第三天:銀湖旅遊中心→野生動物園→海上田園→紅樹林
D線
第一天:青青世界→濱海大道→歡樂谷→海上田園
第二天:地王觀光→深圳書城→中心公園→蓮花山公園→世界之窗
第三天:中英街→大梅沙或小梅沙→明思克航母世界

乘車路線你可以打電話160查詢,他們會告訴你最快捷的到達方式,按市話收費,
你也可以在網上查詢:http://www.668map.com/szmap/

9. 徒步蹬長白山天池的路線所需時間價格准備

早由二道白河鎮租車出發(4人可組成一團發車,需本地司機),沿途乘車可觀賞隨海拔高度變化的垂直植物景觀帶(針闊混交林、針葉林、岳樺林、高山苔原帶),抵達北坡山門,購買門票(100元/人),拍照留念(鄧小平題字「長白山」石碑),轉乘大巴車(68元/人)繼續前行,途徑地下森林和小天池入口,到達天池倒站岔路口,可分別去天池主峰或瀑布溫泉方向。
線路一:去天池主峰方向沿途可觀賞針葉林帶、岳樺林帶、苔原帶、觀景台、黑風口、登天文峰向下俯瞰天池、觀賞天池十六峰、天池全景。

線路二:去瀑布方向可觀瀑布、溫泉、品溫泉雞蛋、登通往長白山天池長廊,抵達天池水面景觀,游小天池。

乘車下山,出山門後可去峽谷浮石林、東北虎林園、長白山茶藝交流中心、長白山自然博物館、晚送回二道白河鎮,鎮上食宿或者火車返程,全程OK。

徒步:
清晨從二道鎮乘車出發至倒站口下車(約30分鍾),打點行囊,徒步開始.(或頭一天傍晚乘車到倒站口住一晚.體會露營,清晨蹬峰.或許會看到日出). 1,攀登天文峰。俯瞰靜謐的長白山天池和十六峰;(2.5~3個小時). 2,從天文峰下天池(30~50分鍾),體會天池水的清、綠、涼、深.......深得可怕吆.在天池邊遊玩,仰視天文峰、將軍峰等。這里與朝鮮遊客隔水相望。3,天池邊或花叢中完成午餐。4,返回天文峰下(1~2小時)游覽長白山瀑布。5,經長廊、品雞蛋,進行溫泉浴(花錢吆)6,回到倒站口。7,乘車返回二道鎮(一般是下午4、5點鍾)。一天的游覽就全部ok了。

注意:這需要一定的體力和毅力!當然這是旅遊,不是攀崖!

住宿:二道鎮上賓館、宿2-3人標准間(彩電、獨立衛生間)
普通間30-60元/人,標准間260-350元/人
山門內賓館: 300-----700元/間

交通費用:二道鎮-----倒站口,去天文峰車費: 80元/人. 山門門票:100元/人, 環保巴士:68元/人 長廊:25元/人;
溫泉浴:80元/人; 長白山瀑布:15元/人;
峽谷浮石林:20元/人 ; 東北虎林園:40元/人;
地下森林:15元/人 ; 長白山自然博物館:20元/人.等.

閱讀全文

與混交電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江淮貨車馬達保修多長時間 瀏覽:343
在生產中維修工遇到問題怎麼處理 瀏覽:322
蘋果怎麼看有沒有在保修期 瀏覽:837
荊門防水材料多少錢一平 瀏覽:462
武太家電維修 瀏覽:194
油漆好的傢具多少時間使用 瀏覽:521
底濾魚缸如何預防水漫金山 瀏覽:676
南沙大崗電視維修電話 瀏覽:681
騰訊手機管家電視游戲怎麼用 瀏覽:31
中國電建和國家電網的待遇怎麼樣 瀏覽:659
家電維修會修太陽能嗎 瀏覽:214
傢具漂白水 瀏覽:150
服務區維修店為什麼要下高速補胎 瀏覽:560
海爾家電送貨員工資一般是多少 瀏覽:324
iPhone手機維修後要注意什麼 瀏覽:513
廈門有哪些家電清洗公司 瀏覽:152
樓房卧室門怎麼翻新 瀏覽:516
數碼機天線進水怎麼維修 瀏覽:872
家電清洗泡洗箱怎麼做 瀏覽:677
門頭溝華為維修點搬到那去了 瀏覽: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