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功放後級並管電路的問題
你具備挑選功率管的現實條件嗎?
功放機末級功率管都是從眾多的三專極管中選配出來的,要求兩屬只管子(雙聲道需4隻)的性能參數相同,否則會產生嚴重的失真!這在業余條件下很難完成的!除非你能接觸到生產廠家或供貨商。
最簡單的方法還是降低電壓、或是適當減小放大增益,保護末級功率管。
如果電源是環形變壓器就更簡單了,只要在變壓器適當的位置上抽個頭即可降低電壓。
Ⅱ 功放機可以加裝並聯功放管嗎
可以,這個圖里沒有基極電阻,就直接把幾個管子的基極並聯在一起,發射極也直接並版聯,而集電極就要和圖權中的單個管子一樣,每個管子接上一個0.22Ω的電阻再接到電源。再相應地修改布線就行了。
不建議提高供電電壓,如果真的想靠提高供電電壓來提高輸出功率,可以考慮把LM1875和大功率對管的供電分開,給1875加較低電壓,給1943和5200加上較高電壓。
1943和5200的耐壓為230V,雙45V供電不會損壞;但1875的耐壓只有30V,要小心。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5200和1943必須配對,否則中點電壓會很高。我曾經用完全沒有配對的管子做功放,中點電壓最高達到了28V,我果斷把那個電路拆了。
Ⅲ 在功放電路中推動對管基級之間加一104電容作用是什麼
是怎麼加的?如果是串在基極和全級電路,那是耦合電容,如果是基極與地之間,就是濾波電容,濾除高頻信號!
Ⅳ 如何做個大功率功放 集成電路加對管的 求電路簡單高質量!
Ⅳ 這個2sc5200功放電路的功放管可以並聯嗎
可以,這個圖里沒有基極電阻,就直接把幾個管子的基極並聯在一起,發射極也直接並聯版,而集電極權就要和圖中的單個管子一樣,每個管子接上一個0.22Ω的電阻再接到電源。再相應地修改布線就行了。
不建議提高供電電壓,如果真的想靠提高供電電壓來提高輸出功率,可以考慮把LM1875和大功率對管的供電分開,給1875加較低電壓,給1943和5200加上較高電壓。
1943和5200的耐壓為230V,雙45V供電不會損壞;但1875的耐壓只有30V,要小心。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5200和1943必須配對,否則中點電壓會很高。我曾經用完全沒有配對的管子做功放,中點電壓最高達到了28V,我果斷把那個電路拆了。
Ⅵ 5200/1943八大管功放電路圖
電路如下圖,先介紹一下吧
該機屬純後級功率放大器,圖一是單個聲道的前置放大電路,信號輸入端的卡儂插座和6.5大插座均採用平衡式輸入方式,能與調音台進行標準的平衡配接。由三芯線輸入的熱冷端信號分別送到運算放大器NE5532的正反相輸入端,放大後信號經音量電位器控制後送到OCL功率放大電路。該機把OCL的差分輸入和電壓放大部分與後面的推動輸出分開,與前置電路設置在一塊電路板上,這是該功放的特點之一。這樣設置能有效的減小後邊大電流電路分布干擾和功率元器件溫度升高的影響。
輸入級採用雙差分電路,正負電源穩壓成15V後為差分電路提供恆流源,同時也為運算放大器提供雙電源。電壓放大採用復合管放大方式是又一特點,高倍率的電壓放大為後級提供足夠的驅動電壓。左右聲道這部分電路設置在同一塊電路板上,用插接線與後級電路連接。兩個聲道各成一塊電路板安裝在各自的大散熱片上。連接線把前置的正反相驅動電壓送到功率板,又把功率板上的正負電源、接地線、末端反饋信號送到前置板。電流放大採用兩級放大是它的第三個特點,先是一對中功率管,接著又是一對大功率管。推動級採用大功率的2SC5200、2SA1943可見其輸出功率非同一般。功率輸出使用六對2SC5200、2SA1943,供電電壓是正負90V,最大輸出功率應接近千瓦。
Ⅶ 功放電路為什麼要用對管
用對管就是因為要「推挽」放大。就是信號的正半周用一個管放大,而負負半周用另一支管子放大。
如果你不大明白什麼是信號的正半周和負半周,則需要系統理論的學習。
但這不是幾句話能說清楚的。
Ⅷ 求a1941 c5198對管的簡單的功放電路圖 越簡單越好
提供一個,因為A1941、C5198功率較大,前面必須要有幾級推動,所以要很簡單也難,只能相對簡單些,如圖這是一個聲道的,要立體聲必須還要重復做一個。
(下面的三極體打字錯誤,應該為2SA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