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晶振的原理及作用
晶振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盪。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絕對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高級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還可以由外加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頻率,稱為壓控振盪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為系統提供基本的時鍾信號。通常一個系統共用一個晶振,便於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訊系統的基頻和射頻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過電子調整頻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鍾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1)電路與晶振擴展閱讀
晶振是石英晶體諧振器(quartz crystal oscillator)的簡稱,也稱有源晶振,它能夠產生中央處理器(CPU)執行指令所必須的時鍾頻率信號,CPU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時鍾信號頻率越高,通常CPU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只要是包含CPU的電子產品,都至少包含一個時鍾源,就算外面看不到實際的振盪電路,也是在晶元內部被集成,它被稱為電路系統的心臟。
參考資料網路——晶振
Ⅱ 單片機中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有什麼作用
復位電路提供單片機復位功能,上電時可給單片機res腳提供相應的復位電平信號。晶振電路當然是給單片機提供時鍾輸入了,沒有時鍾,單片機怎麼工作呢
Ⅲ 電路中晶振有什麼作用形象的解釋一下
晶振是石英晶體震盪器的簡稱,有兩種含義:
指石英晶體本身,你問的應該是這個含義,一般稱為晶體。
晶體與元器件或集成電路構成完整的震盪電路,接上電源即可產生標準的頻率信號輸出。
每個晶體都有一個固定的諧振頻率,當電路中有信號頻率與晶體頻率相同時,就會被晶體選擇出來,讓其通過、或者放大電信號,其餘頻率被扼殺。
晶體的作用就是選擇電路中信號的頻率。
如用 1MHz 的晶體製作時鍾發生器電路,電源電壓接通的的瞬間,根據數學分析,電路里的信號頻率很豐富,晶體會把 1MHz 的信號選擇出來,通過放大器放大,再通過正反饋的途徑輸入電路,維持信號的能量,電路就會不斷輸出標準的 1uS (微妙)信號。
http://ke..com/link?url=7n-Mw8n44vnrxorWVCGUHoIUuO3pnk-lbQ391zj6h5RME5dlkFBM_
一天邊牧羊一:
我說的不全面,並不是不準確。
並聯諧振電路中晶體是呈感性,但是在串聯諧振電路中晶體的作用就是選擇信號,如圖A 。
Ⅳ 什麼是晶振電路
日振來電路:
晶振是自電路中常用用的時鍾元件,全稱是叫晶體震盪器,在單片機系統里晶振的作用非常大,他結合單片機內部的電路,產生單片機所必須的時鍾頻率,單片機的一切指令的執行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晶振的提供的時鍾頻率越高,那單片機的運行速度也就越快。
晶振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盪。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絕對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高級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還可以由外加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頻率,稱為壓控振盪器(VCO)。
晶振的作用是為系統提供基本的時鍾信號。通常一個系統共用一個晶振,便於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訊系統的基頻和射頻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過電子調整頻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鍾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Ⅳ 晶振在電路里起什麼作用
電路中的晶振即石英晶體震盪器。
由於石英晶體震盪器具有非常好的頻率穩定性和抗外界干擾的能力,所以,石英晶體震盪器是用來產生基準頻率的。通過基準頻率來控制電路中的頻率的准確性。
石英晶體震盪器的應用范圍是非常廣的,它質量等級、頻率精度也是差別很大的。通訊系統用的信號發生器的信號源(震盪源),絕大部分也用的是石英晶體震盪器。
晶振是石英振盪器的簡稱,英文名為crystal,它是時鍾電路中最重要的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向顯卡、網卡、主板等配件的各部分提供基準頻率,它就像個標尺,工作頻率不穩定會造成相關設備工作頻率不穩定,自然容易出現問題。
晶振還有個作用是在電路產生震盪電流,發出時鍾信號.
晶振是晶體振盪器的簡稱。它用一種能把電能和機械能相互轉化的晶體在共振的狀態下工作,以提供穩定,精確的單頻振盪。在通常工作條件下,普通的晶振頻率絕對精度可達百萬分之五十。高級的精度更高。有些晶振還可以由外加電壓在一定范圍內調整頻率,稱為壓控振盪器(vco)。
晶振在數字電路的基本作用是提供一個時序控制的標准時刻。數字電路的工作是根據電路設計,在某個時刻專門完成特定的任務,如果沒有一個時序控制的標准時刻,整個數字電路就會成為「聾子」,不知道什麼時刻該做什麼事情了。
晶振的作用是為系統提供基本的時鍾信號。通常一個系統共用一個晶振,便於各部分保持同步。有些通訊系統的基頻和射頻使用不同的晶振,而通過電子調整頻率的方法保持同步。
晶振通常與鎖相環電路配合使用,以提供系統所需的時鍾頻率。如果不同子系統需要不同頻率的時鍾信號,可以用與同一個晶振相連的不同鎖相環來提供。
電路中,為了得到交流信號,可以用rc、lc諧振電路取得,但這些電路的振盪頻率並不穩定。在要求得到高穩定頻率的電路中,必須使用石英晶體振盪電路。石英晶體具有高品質因數,振盪電路採用了恆溫、穩壓等方式以後,振盪頻率穩定度可以達到10^(-9)至10^(-11)。廣泛應用在通訊、時鍾、手錶、計算機……需要高穩定信號的場合。
石英晶振不分正負極,
外殼是地線,其兩條不分正負
有源晶振和無源晶振的作用分別是什麼
1.無源晶振是有2個引腳的無極性元件,需要藉助於時鍾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起來
2.有源晶振有4隻引腳,是一個完整的振盪器,其中除了石英晶體外,還有晶體管和阻容元件
主要看你應用到的電路,如果有時鍾電路,就用無源,否則就用有源
無源晶體需要用dsp片內的振盪器,無源晶體沒有電壓的問題,信號電平是可變的,也就是說是根據起振電路來決定的,無源的要和其他元件才能組成正常的振盪電路,同樣的晶體可以適用於多種電壓,可用於多種不同時鍾信號電壓要求的dsp,而且價格通常也較低,因此對於一般的應用如果條件許可建議用晶體,這尤其適合於產品線豐富批量大的生產者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內部振盪器,信號質量好,比較穩定,而且連接方式相對簡單(主要是做好電源濾波,通常使用一個電容和電感構成的pi型濾波網路,輸出端用一個小阻值的電阻過濾信號即可),不需要復雜的配置電路
可以用萬用表測量晶振兩個引腳電壓是否是晶元工作電壓的一半,比如工作電壓是5v則是否是2.5v左右。另外如果用鑷子碰晶體另外一個腳,這個電壓有明顯變化,證明是起振了的
!
哇,打字打得手好酸啊!!!!
Ⅵ 復位電路,和晶振電路 原理
復位電路的復功能就是:開機制上電時和在系統出現死機或可能導致死機的異常情況(例如掉電、程序跑飛、進入死循環等)後,給系統的控制器件一個強制復位信號使其程序計數器歸0,從而開始或恢復正常運行。上電掉電復位電路以前多是用阻容電路產生一個高電平或低電平延時脈沖作為復位信號,由於阻容復位電路可靠性不高,現在已經被專用復位電路所取代,專用復位電路的復位脈沖是標準的正方波並且確保固定的脈寬時間。程序監控復位復位電路俗稱「看門狗」電路,主要是一個計時器,當經過一定的時間而沒有清零後,就會輸出一個復位信號對系統進行復位操作,因此使用程序監控復位電路的系統在設計單片機程序時,一定要有定時給看門狗電路清零的子程序(俗稱「喂狗」),這樣當程序進入死循環或跑飛後就會因不進行喂狗操作而被強制復位。現在很多復位電路都包括了上電掉電復位和程序監控復位這兩種功能。
晶振電路的功能,就是利用晶體振盪器的頻率非常穩定這個特點用晶體振盪器和附屬電路搭成一個固定頻率輸出的振盪電路為系統提供時鍾頻率。
Ⅶ 晶振電路和時鍾電路有區別嗎
晶振電路是時鍾電路,但是時鍾電路不一定是用晶振電路
Ⅷ 請問什麼是晶振電路謝謝
晶振是晶體振盪器的簡稱,在電氣上它可以等效成一個電容和一個電阻並聯再串聯一個電容的二端網路,電工學上這個網路有兩個諧振點,以頻率的高低分其中較低的頻率是串聯諧振,較高的頻率是並聯諧振。由於晶體自身的特性致使這兩個頻率的距離相當的接近,在這個極窄的頻率范圍內,晶振等效為一個電感,所以只要晶振的兩端並聯上合適的電容它就會組成並聯諧振電路。這個並聯諧振電路加到一個負反饋電路中就可以構成正弦波振盪電路,由於晶振等效為電感的頻率范圍很窄,所以即使其他元件的參數變化很大,這個振盪器的頻率也不會有很大的變化。
晶振有一個重要的參數,那就是負載電容值,選擇與負載電容值相等的並聯電容,就可以得到晶振標稱的諧振頻率。
一般的晶振振盪電路都是在一個反相放大器(注意是放大器不是反相器)的兩端接入晶振,再有兩個電容分別接到晶振的兩端,每個電容的另一端再接到地,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容量值就應該等於負載電容,請注意一般IC的引腳都有等效輸入電容,這個不能忽略。
一般的晶振的負載電容為15p或12.5p ,如果再考慮元件引腳的等效輸入電容,則兩個22p的電容構成晶振的振盪電路就是比較好的選擇。
晶體振盪器也分為無源晶振和有源晶振兩種類型。無源晶振與有源晶振(諧振)的英文名稱不同,無源晶振為crystal(晶體),而有源晶振則叫做oscillator(振盪器)。無源晶振需要藉助於時鍾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起來,所以「無源晶振」這個說法並不準確;有源晶振是一個完整的諧振振盪器。
諧振振盪器包括石英(或其晶體材料)晶體諧振器,陶瓷諧振器,LC諧振器等。
晶振與諧振振盪器有其共同的交集有源晶體諧振振盪器。
石英晶片所以能做振盪電路(諧振)是基於它的壓電效應,從物理學中知道,若在晶片的兩個極板間加一電場,會使晶體產生機械變形;反之,若在極板間施加機械力,又會在相應的方向上產生電場,這種現象稱為壓電效應。如在極板間所加的是交變電壓,就會產生機械變形振動,同時機械變形振動又會產生交變電場。一般來說,這種機械振動的振幅是比較小的,其振動頻率則是很穩定的。但當外加交變電壓的頻率與晶片的固有頻率(決定於晶片的尺寸)相等時,機械振動的幅度將急劇增加,這種現象稱為壓電諧振,因此石英晶體又稱為石英晶體諧振器。 其特點是頻率穩定度很高。
石英晶體振盪器與石英晶體諧振器都是提供穩定電路頻率的一種電子器件。石英晶體振盪器是利用石英晶體的壓電效應來起振,而石英晶體諧振器是利用石英晶體和內置IC來共同作用來工作的。振盪器直接應用於電路中,諧振器工作時一般需要提供3.3V電壓來維持工作。振盪器比諧振器多了一個重要技術參數為:諧振電阻(RR),諧振器沒有電阻要求。RR的大小直接影響電路的性能,也是各商家競爭的一個重要參數。
Ⅸ 有源晶振電路和無源晶振電路有什麼區別,怎麼外接電路
晶振在電路中就相當於人的一個心臟,晶振為電路提供了一個時鍾信號內。
有源晶振比較貴容,但是有源晶振自身就能震動。
而無論是無源晶振,還是有源晶振,都有自身的優點和缺點所在,若考慮產品成本,建議可以選擇無源晶振電路;若考慮產品性能,建議選擇有源晶振電路,省時方便也能保證產品性能。
無源晶振最高精度為5ppm,而有源晶振的精度則可以達到0.1ppm。精度越高,頻率穩定性也更好。
有源晶振在穩定性上要勝過無源晶振,但也有自身小小的缺陷,有源晶振的信號電平是固定,所以需要選擇好合適輸出電平,靈活性較差。
有源晶振一般4個腳,一個電源,一個接地,一個信號輸出端,一個NC(空腳)
有個點標記的為1腳,按逆時針(管腳向下)分別為2、3、4。
無源晶振有2個引腳,需要藉助於外部的時鍾電路(接到主IC內部的震盪電路)才能產生振盪信號,自身無法振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