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PCB线路板的酸性和碱性蚀刻液
现在线路板行业的酸性蚀刻最常用的是盐酸加蚀板盐或者双氧水,三氯化铁的基本不用了,因为第一是蚀刻稳定性不好,二是废水处理难度大;碱性蚀刻是氯化铵氯化铜加氨水加蚀板盐。
❷ 蚀刻液由什么组成
由氟化铵、草酸、硫酸钠、氢氟酸、硫酸、硫酸铵、甘油、水组成。
1、氟化铵:分子式为NH4F,白色晶体,易潮解,易溶于水和甲醇,较难溶于乙醇,能升华,在蚀刻液中起腐蚀作用,一般选用工业产品。
2、草酸:在蚀刻液中作还原剂使用,一般选用工业产品。
3、硫酸钠:在蚀刻液中作为填充剂使用,一般选用工业产品。
4、氢氟酸:即氟化氢的水溶液,为无色液体,能在空气中发烟,有强烈腐蚀性和毒性,能侵蚀玻璃,需贮存于铅制、蜡制或塑料容器中,可作为蚀刻玻璃的主要原料,一般选用工业品。
5、硫酸: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含杂质时呈黄、棕等色。用水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随时搅和,而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以防浓硫酸飞溅而引发事故,可作为腐蚀助剂,一般选用工业品。
6、硫酸铵:一般选用工业品。
7、甘油:一般选用工业品。
8、水:自来水。
(2)电路板蚀刻剂扩展阅读
蚀刻液分类
已经使用的蚀刻液类型有六种类型:酸性氯化铜、碱性氯化铜、氯化铁、过硫酸铵、硫酸/铬酸、硫酸/双氧水蚀刻液。
酸性氯化铜,工艺体系,根据添加不同的氧化剂又可细分为盐酸氯化铜+空气体系、盐酸氯化铜+氯酸钠体系、盐酸氯化铜+双氧水体系三种蚀刻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通过补加盐酸+空气、盐酸+氯酸钠、盐酸+双氧水和少量的添加剂来实现线路板板的连续蚀刻生产。
❸ 线路板工厂蚀刻液用的主要原料是三氯化铁还是双氧水呢
答:如果你是做少量的线路板,用三氯化铁溶液就可以了,简单易行,但是你如果是专业做线路板的厂家,就不能用三氯化铁了,因为三氯化铁蚀刻液的废水处理难度大,目前使用得最多的是盐酸+蚀板盐的酸性蚀刻液和氨水型的碱性蚀刻液。
❹ 线路板酸性蚀刻液结晶是什么原因
你是用的来氯酸钠+盐酸体系吧,这种蚀源刻液浓度一般就1-3N,氯酸钠0℃在水中的溶解度为79g,还是很大的,根本不会结晶的。
问题是蚀刻时发生反应,6CuCl
+
NaClO3
+
6HCl
→
6CuCl2
+
3H2O
+
NaCl
(在1~3N的酸性液中)
虽然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溶解度都比较大,但是那水里面就已经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原因就是同离子效应),大量氯离子的存在会抑制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溶解呀。所以咱认为结晶的应该是氯化铜和氯化钠的混合物。
❺ 在家蚀刻电路板(铜)可以用Fe3(SO4)2吗速度怎样
广泛采用三氯化铁蚀刻铜、铜合金及铁、锌、铝等。这是由于它的工艺稳定,操作方便,价格便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它再生困难,污染严重,废液处理困难等而正在被淘汰。因此,这里只简单地介绍。
三氯化铁蚀刻液适用于网印抗蚀印料、液体感光胶、干膜、金等抗蚀层的印制板的蚀刻。但不适用于镍、锡、锡—铅合金等抗蚀层。
1.蚀刻时的主要化学反应
三氯化铁蚀刻液对铜箔的蚀刻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在铜表面Fe3+使铜氧化成氯化亚铜。同时Fe3+被还原成Fe2+。
FeCl3+Cu →FeCl2+CuCl
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和FeCl3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
FeCl3+CuCl →FeCl2+CuCl2
Cu2+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反应:
CuCl2+Cu →2CuCl
所以,FeCl3蚀刻液对Cu的蚀刻时靠Fe3+和Cu2+共同完成的。其中Fe3+的蚀刻速率快,蚀刻质量好;而Cu2+的蚀刻速率慢,蚀刻质量差。新配制的蚀刻液中只有Fe3+,所以蚀刻速率较快。但是随着蚀刻反应的进行,Fe3+不断消耗,而Cu2+不断增加。当Fe3+消耗掉35%时,Cu2+已增加到相当大的浓度,这时Fe3+和Cu2+对Cu的蚀刻量几乎相等;当Fe3+消耗掉50%时,Cu2+的蚀刻作用由次要地位而跃居主要地位,此时蚀刻速率慢,即应考虑蚀刻液的更新。
在实际生产中,表示蚀刻液的活度不是用Fe3+的消耗量来度量,而是用蚀刻液中的含铜量(g/l)来度量。因为在蚀刻铜的过程中,最初蚀刻时间是相对恒定的。然而,随着Fe3+的消耗,溶液中含铜量不断增长。当溶铜量达到60g/l时,蚀刻时间就会延长,当蚀刻液中的Fe3+消耗40%时,溶铜量达到82.40g/1时,蚀刻时间便急剧上升,表明此时的蚀刻液不能再继续使用,应考虑蚀刻液的再生或更新。
一般工厂很少分析和测定蚀刻液中的含铜量,多以蚀刻时间和蚀刻质量来确定蚀刻液的再生与更新。经验数据为,采用动态蚀刻,温度为50℃左右,铜箔厚度为50μm,蚀刻时间5分钟左右最理想,8分钟左右仍可使用,若超过10分钟,侧蚀严重,蚀刻质量变差,应考虑蚀刻液的再生或更新。
蚀刻铜箔的同时,还伴有一些副反应,就是CuCl2和FeCl3的水解反
❻ 怎么配三氯化铁和蚀刻铜电路板
三氯化铁蚀刻液具有成本低、易控制、方便再生和循环使用等优点。三氯化铁固体分为无水三氯化铁和六水三氯化铁两种,且这两种都是可以使用的。配制三氯化铁蚀刻液用来蚀刻铜质线路板时,一般控制其浓度大约为32-38波美度,同时添加少量盐酸保证蚀刻液合适的酸性。如果使用无水三氯化铁来配制的话,三氯化铁在溶解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使用常温的自来水进行溶解即可,配制时注意及时搅拌,加速三氯化铁的溶解,同时帮助散热。使用的容器注意不要使用金属材质的,可以选择塑料、陶瓷等材质做成的容器。
❼ 电路板蚀刻液里砂粒状深蓝色沉淀是什么物质
答:当溶液的PH值低时容易生成二价铜离子复盐(CuCl2.2NH4Cl.2H2O)结晶;当PH值较高时,容易生成氢氧化铜沉淀,而氢氧化铜粉末是白色的,而不是你所说的淡蓝色,你看到的淡蓝色是由于蓝色的碱性蚀刻液混在其中,你如果把这些沉淀用清水洗净的话,就会呈现白色沉淀.
❽ 线路板酸性蚀刻的反应原理
线路板的蚀刻,其原理就是利用金属和溶液的氧化还原反应达到蚀刻的目的。不管什么系列的蚀刻液,至少都包括氧化剂和酸性添加剂。氧化剂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必要条件,而酸性介质却是保证蚀刻持续进行的充分条件。
在蚀刻过程中,氯化铜中的Cu2+具有氧化性,能将板面上的铜氧化成Cu1+,其反应如下:蚀刻反应:Cu+CuCl2→Cu2Cl2
❾ PCB线路板的酸性和碱性蚀刻液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8
❿ 电路蚀刻药剂是什麼化学品
电路板蚀刻液
一、 三氯化铁蚀刻液 在印制电路、电子和金属精饰等工业中广泛采用三氯化铁蚀刻铜、铜合金及铁、锌、铝等。这是由于它的工艺稳定,操作方便,价格便宜。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它再生困难,污染严重,废液处理困难等而正在被淘汰。因此,这里只简单地介绍。 三氯化铁蚀刻液适用于网印抗蚀印料、液体感光胶、干膜、金等抗蚀层的印制板的蚀刻。但不适用于镍、锡、锡—铅合金等抗蚀层。 1.蚀刻时的主要化学反应 三氯化铁蚀刻液对铜箔的蚀刻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在铜表面Fe3+使铜氧化成氯化亚铜。同时Fe3+被还原成Fe2+。 FeCl3+Cu →FeCl2+CuCl CuCl具有还原性,可以和FeCl3进一步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铜。 FeCl3+CuCl →FeCl2+CuCl2 Cu2+具有氧化性,与铜发生氧化反应: CuCl2+Cu →2CuCl 所以,FeCl3蚀刻液对Cu的蚀刻时靠Fe3+和Cu2+共同完成的。其中Fe3+的蚀刻速率快,蚀刻质量好;而Cu2+的蚀刻速率慢,蚀刻质量差。新配制的蚀刻液中只有Fe3+,所以蚀刻速率较快。但是随着蚀刻反应的进行,Fe3+不断消耗,而Cu2+不断增加。当Fe3+消耗掉35%时,Cu2+已增加到相当大的浓度,这时Fe3+和Cu2+对Cu的蚀刻量几乎相等;当Fe3+消耗掉50%时,Cu2+的蚀刻作用由次要地位而跃居主要地位,此时蚀刻速率慢,即应考虑蚀刻液的更新。 在实际生产中,表示蚀刻液的活度不是用Fe3+的消耗量来度量,而是用蚀刻液中的含铜量(g/l)来度量。因为在蚀刻铜的过程中,最初蚀刻时间是相对恒定的。然而,随着Fe3+的消耗,溶液中含铜量不断增长。当溶铜量达到60g/l时,蚀刻时间就会延长,当蚀刻液中的Fe3+消耗40%时,溶铜量达到82.40g/1时,蚀刻时间便急剧上升,表明此时的蚀刻液不能再继续使用,应考虑蚀刻液的再生或更新。 一般工厂很少分析和测定蚀刻液中的含铜量,多以蚀刻时间和蚀刻质量来确定蚀刻液的再生与更新。经验数据为,采用动态蚀刻,温度为50℃左右,铜箔厚度为50μm,蚀刻时间5分钟左右最理想,8分钟左右仍可使用,若超过10分钟,侧蚀严重,蚀刻质量变差,应考虑蚀刻液的再生或更新。 蚀刻铜箔的同时,还伴有一些副反应,就是CuCl2和FeCl3的水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