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愛爾維修有哪些

愛爾維修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1-26 03:07:43

⑴ 亞當·斯密的一生都有哪些經歷

亞當·斯密(1723—1790年)是英國工場手工業鼎盛時期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傑出代表和理論體系的創立者。1723年6月13日出生於蘇格蘭的柯卡爾迪。斯密從小勤奮好學,14歲進格拉斯哥大學學習,深受蘇格蘭哲學家F·哈奇森的自由主義思想影響,1740年畢業時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獲斯內爾獎學金,就學於牛津大學的巴利澳爾學院,直到1746年畢業。1748—1751年在愛丁堡大學講授修辭學、純文學及法學,有一個時期還兼講經濟學。大約就在這個時候,他與著名的哲學家和經濟學家D·休謨相識,並結為摯友。1751—1763年任格拉斯哥大學教授,先後講授邏輯學和道德哲學(包括神學、倫理學、法學、政治學;政治學中又包括政治經濟學),並曾一度兼任副校長等職。在此期間,還積極參加經濟學、文學、哲學等各種社會學術活動,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濟自由主義思想。1759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著作《道德情操論》。1762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764年2月辭去教授職務,轉任年輕的巴克勒公爵的私人教師,陪同他去歐洲大陸旅行近三年。此間,在瑞士和巴黎見過F·M·伏爾泰、C·A·愛爾維修、J·R·達朗培爾、F·魁奈、A·R·J·杜爾哥等許多名流學者,同時開始著手他的政治經濟學巨著的寫作。1766年10月返回英國,1767年當選為倫敦皇家學會會員。他回國後,因從巴克勒公爵那裡獲得每年300英鎊的養老金,得以在家鄉閉門寫作。經過10年的努力,1776年3月出版了自己的主要代表作《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此書建立了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集中體現了當時英國資產階級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博得了資產階級的普遍贊揚,斯密的名聲也隨之大振,以至英國政府首相小彼得都拜他為師,後來資產階級學者也把他當做政治經濟學之父來推崇。

1778年,斯密被任命為海關稅務專員,定居於愛丁堡,並繼續研究和寫作。1787年11月和1788年11月又兩次當選為格拉斯哥大學名譽校長(每次任期一年),1790年7月17日去世。

⑵ 持 形而上學觀點 的典型人物有哪些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即機械唯物主義.他的代表人物和代表座有拉美特里、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主要著作有《形而上學導論》《論物質》《論人》等

⑶ 研究孟德斯鳩的學者有哪些,他們對其思想有什麼評價

孟德斯鳩不愧為自己時代的兒子。他站在時代的前列為新興資產階級的利益戰鬥了一生。他的一生是一個戰士的一生,他用自己犀利的文筆,機智而勇猛的抨擊了腐朽反動的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僧侶主義。他的一生又是一個學者的一生。他畢生孜孜不倦的探索著各個科學領域的許多問題,撰寫了不少很有價值的著作、尤其是《論法的精神》這一鴻篇巨著。
由於他是一位出身於貴族家庭的、法國18世紀上半葉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的溫和派代表,由於他看不到人民群眾的偉大力量,所以在他的思想中具有非常明顯的不徹底性和妥協性。他一方面對封建專制主義進行了無情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同它進行妥協,提出君主立憲的主張。他一方面對宗教僧侶主義進行了斗爭,另一方面他又不是個無神論者,而是一個自然神論者。他雖然比其他許多啟蒙思想家更深刻地提出了社會發展的規律性和動力問題,可卻不能正確地解決這個問題,而且在社會觀方面他仍然是個唯心主義者。
正由於孟德斯鳩的思想具有這種兩重性,所以在他逝世以後,他的思想在不同的社會階級中間便很自然地引起了不同的反應和得到了不同的對待。一切反動階級的代表人物和反動思想家,都總是力圖利用孟德斯鳩的不徹底性和妥協性來為自己的反動政治目的服務。一切先進階級的代表人物和先進思想家,則總是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孟德斯鳩的思想遺產。他們既充分肯定孟在反對封建專制主義、反對天主教神學斗爭中的偉大功績,又指出它在這些斗爭中的妥協性和不徹底性,他們既充分肯定孟在社會學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又指出它的社會學中的缺點和錯誤。
孟德思想對後世思想家們理論的形成是有重大影響的。孟對封建專制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批判,他的自然法理論和他有關自由、平等、私有制的論斷等,曾對法國唯物主義者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等人產生過重要影響,盡管他們在許多方面都大大超過了自己的前輩。
孟的社會政治思想,尤其是他的法制思想、三權分立思想、君主立憲思想,對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謝林、黑格爾也產生過不同程度的影響。

⑷ 主義一共分有哪些

神秘主義 :
shén mì zhǔ yì
1.宗教唯心主義的一種世界觀。主張人和神或超自然界直接交往,並從這種交往關系中去領悟宇宙的秘密。 2.指文學藝術上的神秘主義,即強調表現個人難以捉摸的感受、幻象等。 3.指辦事神秘化。

大漢族主義 :
dà hàn zú zhǔ yì
漢族地主階級、資產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國民黨政府推行的民族政策。表現為歧視少數民族,限制和剝奪他們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的自由平等權利。建國後,民族壓迫制度已根本廢除,但大漢族主義思想還繼續存在。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
ɡuó jiā lǒnɡ àn zī běn zhǔ yì
資本主義國家政權和私人壟斷資本溶合為一體的資本主義。20世紀初期產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發達國家中成為經濟生活中的支配力量。國家政權為壟斷資本服務的主要方式,是對某些企業或產業實行有利於壟斷資本的國有化,或把贏利的國有化企業轉到壟斷集團手中,以及國家運用稅收、信貸、投資、訂貨等手段參與私人壟斷組織經營等。

左傾機會主義 :
zuǒ qīnɡ jī huì zhǔ yì
1.機會主義表現形式之一。其主要特徵是思想超越客觀過程的一定階段,離開了當時的現實可能性,不注意斗爭策略,墮入空想和盲動。

大民族主義 :
dà mín zú zhǔ yì
大民族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產生於奴隸社會,以後逐步發展。以本民族人口多,經濟、文化發達而自居,否定其他民族有平等權利。對內壓迫、歧視較小民族,謀取和維護民族特權;對外主張民族擴張,征服和奴役其他民族。各個民族對其他較小的民族都可能表現出大民族主義傾向。

利己主義 :
lì jǐ zhǔ yì
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

革命樂觀主義 :
ɡé mìnɡ lè ɡuān zhǔ yì
革命者對革命事業和社會前途的堅定信念和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無產階級革命的樂觀主義建立在對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科學認識基礎上,對共產主義抱必勝信念。

命令主義 :
mìnɡ lìnɡ zhǔ yì
1.脫離實際,脫離群眾,只憑強迫命令的辦法來推行工作的領導作風。是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

悲觀主義 :
bēi ɡuān zhǔ yì
對世界、社會和人生悲觀失望的態度和觀點。與「樂觀主義」相對。認為現實世界充滿苦難和罪惡,人生毫無價值和幸福,從而對現實世界的事物和生活採取悲觀失望的消極態度。

革命浪漫主義 :
ɡé mìnɡ lànɡ màn zhǔ yì
1.無產階級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在現實的基礎上,用想像和誇張的手法表現崇高的革命理想,以鼓舞人民的鬥志。

象徵主義 :
xiànɡ zhēnɡ zhǔ yì
1.十九世紀末葉在法國興起的頹廢主義文藝思潮中的一個主要流派。其理論基礎是主觀唯心主義,認為現實世界是虛幻的、痛苦的,而"另一世界"是真的、美的。要求用晦澀難解的語言刺激感官,產生恍惚迷離的神秘聯想,形成某種"意象",即所謂"象徵"。法國象徵派詩人以馬拉美、魏爾倫等為代表;戲劇方面以梅特林克為代表;美術方面以摩羅為代表。

關門主義 :
ɡuān mén zhǔ yì
1.指拒絕團結其它社會組織、社會力量或拒不接納符合條件的人參加本組織的錯誤傾向。

安那其主義 :
ān nà qí zhǔ yì
1.〔英anarchism]無政府主義的舊譯。

西方馬克思主義 :
xī fānɡ mǎ kè sī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流派和思潮之一。主張把馬克思主義與當代其他各種哲學相結合,並以「批判發達資本主義」為主要任務。他們在哲學理論上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問題,但在一些觀點上明顯地背離了馬克思主義。

文牘主義 :
wén dú zhǔ yì
1.官僚主義的一種表現。高高在上,只滿足於批發公文表格,企圖用公文表格來解決問題。

批判現實主義 :
pī pàn xiàn shí zhǔ yì
歐洲19世紀30年代開始佔主導地位的一種文藝思潮。其作家以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為思想武器,揭露和批判封建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描寫貴族階級的沒落以及資產階級興起與沒落的過程,塑造了很多具有典型意義的貴族、資產階級人物形象。代表作家有法國的巴爾扎克、司湯達,英國的狄更斯,俄國的果戈理、托爾斯泰等。

革命現實主義 :
ɡé mìnɡ xiàn shí zhǔ yì
1.無產階級文藝的基本創作方法之一。其特點是要求站在無產階級立場上,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生活,表現生活,從現實的革命斗爭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地和具體地去描寫現實,通過典型人物、典型環境的描寫,深刻地反映現實生活的本質。

尾巴主義 :
wěi bā zhǔ yì
1.指放棄領導,依從落後意見行事的思想傾向。

自由主義 :
zì yóu zhǔ yì
①19世紀初開始出現的資產階級政治思潮。提倡以私有財產權為核心的個人權利,主張個人活動和發展的完全自由,實際上是奉行金錢的特權和壟斷權。②革命組織中取消思想斗爭、主張無原則的和平的錯誤傾向,主要表現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無組織、無紀律等。

拿來主義 :
ná lái zhǔ yì
1.謂吸收外來事物的長處為我所用。

樂利主義 :
lè lì zhǔ yì
1.即功利主義。

寫實主義 :
xiě shí zhǔ yì
1.現實主義的舊譯。

山頭主義 :
shān tóu zhǔ yì
1.一種小團體主義的傾向。

形式主義 :
xínɡ shì zhǔ yì
1.只重形式和現象不管內容和實質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

國家資本主義 :
ɡuó jiā zī běn zhǔ yì
1.由國家掌握的一種資本主義經濟形態。其性質和作用由國家的性質所決定。在資本主義國家,由於資產階級掌握國家政權,國家資本主義實際是變相的私人資本主義。到了帝國主義階段,即成為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家資本主義受工人階級領導和監督是國家對私人資本主義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一種形式。

三不主義 :
sān bù zhǔ yì
1.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揪辮子。

唯美主義 :
wéi měi zhǔ yì
1.十九世紀末流行於歐洲的資產階級文藝思潮。主張"為藝術而藝術",反對文藝的社會教育作用,美化資產階級個人主義的頹廢生活。

講壇社會主義 :
jiǎnɡ tán shè huì zhǔ yì
以「社會主義」作為幌子的資產階級改良主義。19世紀60-70年代起開始在德國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納、施穆勒等多為大學教授,他們在大學講壇上宣揚這一思想,故名。他們主張在不觸動資本家利益的條件下,逐步實現「社會主義」。

未來主義 :
wèi lái zhǔ yì
1.現代文藝思潮之一。1909年義大利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廣泛流行於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傳布於歐洲各國。以尼采、柏格森哲學為根據,認為未來的藝術應具有"現代感覺",並主張表現藝術家進行創作時的所謂"心境的並發性"。

唯物主義 :
wéi wù zhǔ yì
與「唯心主義」相對。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之一。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物質不同的表現形態,精神是物質的產物,物質不依靠精神而獨立存在;人的認識是對事物的反映。其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樸素唯物主義、形而上學(或機械)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現代主義 :
xiàn dài zhǔ yì
也稱「現代派」或「先鋒派」。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來西方國家出現的各種不同於傳統的文藝思潮與流派的總稱。包括新浪漫主義、象徵主義、表現主義、立體主義、未來主義、達達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存在主義、結構主義、荒誕派等。主張以非理性原則主宰創作過程,開掘人類的內心世界,表現潛意識、夢幻、性本能,以反傳統的姿態標新立異。

人文主義 :
rén wén zhǔ yì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新興資產階級反封建的社會思潮。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

科學社會主義 :
kē xué shè huì zhǔ yì
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之一。是關於階級斗爭,特別是關於無產階級革命和無產階級專政的學說。它根據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論證了社會主義的勝利和資本主義的滅亡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並提出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整個過渡時期必須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從而使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了科學。也叫科學共產主義。

折衷主義 :
shé zhōnɡ zhǔ yì
把各種不同的觀點無原則地拼湊在一起的做法及有關理論。其特徵和表現是:把矛盾雙方等同起來,不分主次;把對立雙方調和起來,混淆是非;把一事物的許多屬性不加區別地東抽一點,西抽一點,作完全偶然的機械的拼湊;在原則問題上模稜兩可。

客觀唯心主義 :
kè ɡuān wéi xīn zhǔ yì
唯心主義的一個派別,主張有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的『精神 』或『理』,認為物質世界是這種『精神 』或『理』的體現或產物。

機械唯物主義 :
jī xiè wéi wù zhǔ yì
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盛行於歐洲。它肯定世界是物質的和運動的,同時用機械力學原理來解釋一切現象和過程,用孤立的、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把自然界和社會的變化過程歸結為數量增減、位置變更,把運動看作是外力的推動,否認事物運動的內部原因、質的變化和發展的飛躍。也叫機械論。

機會主義 :
jī huì zhǔ yì
工人運動中或無產階級政黨內部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機會主義有兩種。一種是右傾機會主義,其主要特點是犧牲工人階級長遠的、全局的利益,貪圖暫時的、局部的利益,反對革命,以至向反革命勢力投降。一種是『左』傾機會主義,其主要特點是不顧客觀實際的可能性,不注意斗爭的策略,採取盲目的冒險行動。

歷史唯物主義 :
lì shǐ wéi wù zhǔ yì
馬克斯、恩格斯所創立的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社會歷史發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觀規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又反作用於社會存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之間的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基本矛盾。也叫唯物史觀。

空想共產主義 :
kōnɡ xiǎnɡ ɡònɡ chǎn zhǔ yì
常與「空想社會主義」一詞通用。但在有些場合,馬克思、恩格斯曾將這兩個詞加以區別,認為空想共產主義主張實行公有制,空想社會主義則主張保留私有制。

中立主義 :
zhōnɡ lì zhǔ yì
1.某些國家在國際關系中所持的原則和所執行的政策。即保持本國政治獨立、主權完整,不參加任何軍事集團,不把自己的領土作為外國的軍事基地,也不對任何國家採取敵對態度。

自然主義 :
zì rán zhǔ yì
19世紀中後期出現在法國的一種創作傾向。著重描寫現實生活的個別現象和瑣碎細節,追求事物的外在真實,並企圖用自然科學規律特別是生物學規律解釋人和社會。代表作家有龔古爾兄弟。左拉的作品中也有較多的自然主義成分。

資產階級社會主義 :
zī chǎn jiē jí shè huì zhǔ yì
以社會主義為自我標榜,實質上是資產階級改良主義的思潮。產生於19世紀上半葉,以蒲魯東等為主要代表。反對工人進行政治斗爭,主張用一些不觸動資本主義基礎的點滴改良來消除資本主義制度帶來的弊病。

新三民主義 :
xīn sān mín zhǔ yì
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立的政治主張,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1924年1月,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重新解釋三民主義,把舊三民主義發展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的三民主義。主要內容是:(1)民族主義。從原來的排滿發展到反帝,提出「中國民族自求解放」,「中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權主義。提出「五權分立」的原則,強調了民主權利應為「一般平民所共有」。(3)民生主義。提出了「平均地權」、「耕者有其田」和「節制資本」兩大原則。新三民主義在中國民主革命階段曾起過巨大的作用。

唯心主義 :
wéi xīn zhǔ yì
與「唯物主義」相對。哲學的兩個基本派別之一。主張精神是世界的本原,世界是精神的產物或表現,精神決定物質;人的認識是先天就有的或在頭腦中自己產生的。其基本形式有兩種:主觀唯心主義和客觀唯心主義。

宗派主義 :
zōnɡ pai zhǔ yì
搞小圈子、小派別,拉攏一部分人,排斥一部分人,以宗派的利益為重的思想和行為。小團體主義、本位主義也是宗派主義。宗派主義破壞革命隊伍的團結和統一,阻礙黨的路線的貫徹執行,危害極大。

虛無主義 :
xū wú zhǔ yì
哲學上指盲目否定人類文化遺產和民族文化,甚至否定一切的思想傾向或社會思潮。有時也指沒落階級悲觀厭世的頹廢思想。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xínɡ ér shànɡ xué wéi wù zhǔ yì
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學學說。其特點是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認為運動只有數量增減和場所變更,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外力推動;認識是人直觀的機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動機在社會歷史中起決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重要作用。

新民主主義 :
xīn mín zhǔ zhǔ yì
關於無產階級領導的民主革命的理論。詳「民主主義」(65頁)。

官僚資本主義 :
ɡuān liáo zī běn zhǔ yì
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中的買辦的、封建的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主觀主義 :
zhǔ ɡuān zhǔ yì
一切從主觀出發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風。其出發點包括感情、願望、想像、意志、經驗、本本等主觀因素。有教條主義和經驗主義兩類。特點是只憑主觀,無視客觀,不聽群眾意見,不作調查研究,主觀與客觀相分裂,認識和實踐相脫離。

存在主義 :
cún zài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一。把存在當作哲學的對象,認為個人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發點。代表人物有海德格爾、薩特等。這一學說對現代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尤其是文藝方面,影響很大。

法國唯物主義 :
fǎ ɡuó wéi wù zhǔ yì
也稱「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主要代表有拉美特利、狄德羅、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反對封建統治,提出徹底的無神論思想,肯定物質世界自身的存在,是當時西歐最進步的哲學。但他們的唯物主義基本上是機械論的和形而上學的。

歐洲共產主義 :
ōu zhōu ɡònɡ chǎn zhǔ yì
當代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的思潮。主張各國走向社會主義的道路不應該只有一種固定的模式,但不提無產階級專政,主張實行多黨制。同時強調,要嚴格尊重各國共產黨、工人黨的獨立自主,各黨之間應完全平等。

蒙昧主義 :
ménɡ mèi zhǔ yì
一種唯心主義的觀點。貶低和抹殺人類理性思維能力,否定科學知識,主張人類社會應回復到原始的蒙昧狀態,因而是一種反理性、反科學的觀點和思潮。

反對本本主義 :
fǎn ì běn běn zhǔ yì
毛澤東1930年5月為反對紅軍中的教條主義而寫。原名《調查工作》。編入《毛澤東選集》第2版第1卷。從認識論高度第一次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調查就是解決問題」的論斷。第一次提出「思想路線」的概念。強調把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基本原則。

帝國主義 :
dì ɡuó zhǔ yì
也稱「壟斷資本主義」。壟斷占統治地位的資本主義。列寧揭示其有五個基本特徵:(1)壟斷組織在經濟生活中起決定作用;(2)銀行資本與工業資本溶合為金融資本,在此基礎上形成金融寡頭;(3)資本輸出;(4)形成國際壟斷同盟;(5)列強已把世界領土瓜分完畢。其中壟斷代替自由競爭是根本的經濟特徵。19世紀末20世紀初自由資本主義完成了向壟斷資本主義的過渡。此後,國家壟斷組織與國際性國家壟斷同盟有重大發展。壟斷的統治決定了帝國主義的寄生性和腐朽性,如生產技術的壟斷、食利階層的增加、食利國的形成、國民經濟軍事化和霸權主義、工人貴族的形成等,從而激化了它與無產階級以及第三世界的矛盾。同時,壟斷的統治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造成生產、管理和資本的高度現代化和社會化,為向更高級的社會經濟結構過渡准備了條件。因此,帝國主義又是垂死的資本主義。

抽象主義 :
chōu xiànɡ zhǔ yì
20世紀初產生於西方國家的美術流派。他們反對用具體形象反映現實,主張以色彩、線條、形狀等抽象形式來表現藝術家的主觀心靈。一般分為兩大體系:一為幾何抽象,即畫面運用抽象的幾何形體或線條構成。代表人物有俄國的馬列維奇、荷蘭的蒙德里安。一為抒情抽象,用色彩、線條、各類形體的構成直接抒發感情。代表人物有俄國的康定斯基。

赤鐵主義 :
chì tiě zhǔ yì
1.舊指用暴力進行政治斗爭的主張。

本位主義 :
běn wèi zhǔ yì
為自己所在的小單位打算而不顧整體利益的思想作風。

棒喝主義 :
bànɡ hē zhǔ yì
1.即法西斯主義。因"法西斯"一詞在義大利語和拉丁語中與古羅馬的"束棒"、"權標"有關,故亦譯為"棒喝主義"。

愛國主義 :
ài ɡuó zhǔ yì
指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的思想。

地方民族主義 :
dì fānɡ mín zú zhǔ yì
曾稱「狹隘民族主義」。多民族國家內,少數民族中的剝削階級思想在民族關繫上的表現。是一種孤立、保守、排外的民族主義。

法西斯主義 :
fǎ xī sī zhǔ yì
一種最反動最野蠻的獨裁製度和思想體系。對內實行恐怖統治,對外實行武力侵略和民族壓迫。起源於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的法西斯黨。

共產主義 :
ɡònɡ chǎn zhǔ yì
①指無產階級的整個思想體系。參看〖科學社會主義〗。②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制度。它在發展上分兩個階段,初級階段是社會主義,高級階段是共產主義。通常所說的共產主義,指共產主義的高級階段。在這個階段,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產品極大豐富,人們具有高度的思想覺悟,勞動成為生活的第一需要,消滅了三大差別,實行共產主義公有制,分配原則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

古典主義 :
ɡǔ diǎn zhǔ yì
西歐文學藝術上的一個流派,盛行於17世紀,延續到18世紀後期。主要特點是模仿古希臘、羅馬的藝術形式,尊重傳統,崇尚理性,要求均衡、簡潔,表現出反宗教權威的精神。但由於模擬多,創造少,不能反映現實。

封建主義 :
fēnɡ jiàn zhǔ yì
一種社會制度,它的基礎是地主佔有土地,剝削農民。參看〖封建社會〗。

分散主義 :
fēn sàn zhǔ yì
1.違反民主集中制原則的一種無組織、無紀律的錯誤傾向。其表現是不尊重中央或上級的決定,不願意接受組織的統一領導和監督。

托洛茨基主義 :
tuō luò cí jī zhǔ yì
20世紀初在俄國工人運動中出現的反對列寧主義的機會主義。以托洛茨基為代表。否認農民的革命作用,主張跳過民主革命階段而直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認為單獨一個國家是不能建成社會主義的。

實用主義 :
shí yònɡ zhǔ yì
現代西方哲學學說和流派之一。認為存在就是有用,把知識當作適應環境的工具,把真理等同於「有用」。主要代表有詹姆斯和杜威等。實用主義曾被胡適介紹到中國,在當時有一定影響。

馬列主義 :
mǎ liè zhǔ yì
1.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簡稱。

人道主義 :
rén dào zhǔ yì
關於人的本質、使命、地位、價值和個性發展等的思潮和理論。其最初形式是人文主義。在反封建中起過巨大的進步作用。法國第一部憲法的序言《人權和公民權宣言》是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宣言書。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理論基礎是超階級、超時代的抽象人性論,其追求的社會制度以私有制為基礎,以個人主義為核心。它隨著資產階級革命性的喪失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高漲,逐漸失去進步的歷史作用。馬克思主義重視人的地位和價值,把實現一切人的解放和自由作為奮斗目標,是革命的人道主義。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
xínɡ ér shànɡ xué wéi wù zhǔ yì
以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即形而上學地看待世界事物的哲學學說。其特點是具有機械性、形而上學性、不徹底性。認為運動只有數量增減和場所變更,事物變化的原因在於外力推動;認識是人直觀的機械的反映;人的意志、動機在社會歷史中起決定作用。其典型形式是16~18世紀的機械唯物主義。在反對唯心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斗爭中起過重要作用。

種族主義 :
zhǒnɡ zú zhǔ yì
剝削階級用種族作為區分人類優劣標準的一種理論。認為種族有優劣之分,「高等種族」應統治「低等種族」。是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的根源,直接為殖民侵略和擴張政策服務。

經濟主義 :
jīnɡ jì zhǔ yì
以追求眼前經濟利益為特徵的機會主義思潮。產生於19世紀末。認為無產階級的主要任務是進行經濟斗爭,反對進行推翻資產階級制度的斗爭,否認建立統一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必要性。

社會達爾文主義 :
shè huì dá ěr wén zhǔ yì
用生物界自然選擇和生存競爭規律來解釋社會現象的理論。認為社會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的變化過程以及進化規律相似,人類歷史就是生存斗爭、適者生存的歷史,人類同生物一樣有優等劣等之分,社會的不平等和階級的劃分是因為個人的天賦不同。

門羅主義 :
mén luó zhǔ yì
美國總統門羅提出的一項外交政策原則。1823年12月,門羅在致國會咨文中提出。它可以用一句話「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來概括,其實質是要使美洲成為美國的勢力范圍。

⑸ 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啟蒙運動的代表人物有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狄德羅、霍爾巴赫、愛爾維修和平民思想家梅利葉、摩萊里及馬布利等人。他們猶如燦爛的群星,照耀在法國天空上,給法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

伏爾泰(1694—1778年)從18世紀20年代起就投身於反封建的思想斗爭,在啟蒙運動中積極活動了60餘年。他是博學而著名的作家,高舉著科學、民主兩面旗幟,寫出的作品有近百卷之多。代表作是1734年出版的《哲學通信》。由於高壽,使伏爾泰幾乎經歷了法國啟蒙運動的全過程。無論就奮斗時間之長和著作數量之豐,還是從斗爭范圍之廣和思想影響之大來說,伏爾泰都是啟蒙運動的無可爭辯的領袖,是受到人們尊敬的啟蒙泰斗。

孟德斯鳩(1689—1755年)出身於貴族世家,還繼承了男爵稱號和波爾多省法院院長的世襲職務,但他是封建階級的叛逆者。10年法院院長的閱歷和長期社會考察使他更了解封建制度的黑暗,他通過《波斯人信札》、《羅馬盛衰原因論》、《論法的精神》等著作,揭露專制制度罪惡,嚴厲抨擊暴君政體,並探尋其必然滅亡的規律。他對啟蒙運動的最大貢獻,是具體規劃了資產階級國家的政治模式和基本制度,特別是他發展了英國洛克(1632—1704年)的分權思想,建立了三權分立的政治學說,即立法、司法、行政三權必須分立,否則就會形成專制統治。這一學說奠定了資產階級政權理論的基礎。

法國啟蒙運動中比較激進的是小資產階級思想代表者盧梭(1712—1778年)。主要著作有《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社會契約論》、《愛彌兒》等。他的主要貢獻是提出「社會契約」、「主權在民」和建立民主共和國的學說。他的這一思想成為第三等級中下層群眾的理論旗幟,並在法國大革命中一度成為居支配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人權宣言》和雅各賓專政時期的政策中得到鮮明的反映。羅伯斯庇爾本人就是盧梭思想的狂熱信徒。

與盧梭等人大約同時,有一批思想家——狄德羅(1713—1784年)、霍爾巴赫(1723—1789年)、愛爾維修(1715—1771年)等,曾經共同編纂網路全書,因而得名為網路全書派:他們用唯物論為思想武器,與封建專制制度、天主教會及宗教迷信作斗爭。

在啟蒙運動中反映下層人民利益的思想家,還有梅利葉、摩萊里(生卒年不詳)和馬布利(1709—1785年)等人,他們不僅反對封建專制制度,而且反對私有制,認為私有制是罪惡的根源,但他們都是帶有平均主義色彩的空想共產主義者。

⑹ 愛爾維修教育萬能論名言

  1. 什麼叫工作?工作就是斗爭。哪些地方有困難、有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我們是為著解決困難去工作、去斗爭的。越是困難的地方越是要去,這才是好同志。—— 毛澤東

⑺ 著名的教育家有哪些急!三十分鍾內回答

近代比較著名的有蔡元培,陶行知。他們都有很高的個人素養,而且在教育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

⑻ 教育學有哪些著名理論

分析如下:

一、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

(1)馬斯洛的動機理論是依據人類的基本需要提出的。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層次,由下而上分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實現是高層次的需要。

(2)需要的出現遵循著層次排列的先後順序,一般來講,人在低級需要得到滿足的基礎上才會產生對高一級需要的追求。

(3)如果一個人的衣、食、住條件尚未得到保障,那麼他會全力以赴工作,以獲得最基本的物質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後,他才會考慮如何進一步學習,如何獲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實現等等。

二、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1)在一般情況下,動機愈強烈,工作積極性愈高,潛能發揮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與此相反,動機的強度愈低,效率也愈差。因此,工作效率是隨著動機的增強而提高的。然而,心理學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證實,動機強度與工作效率之間並不是線性關系,而是倒u形的曲線關系。

(2)上述研究還表明:動機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據任務的不同性質會有所改變。在完成簡單的任務中,動機強度高,效率可達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難度適中的任務中.中等的動機強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復雜和困難的任務中,偏低動機強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四、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1)心理學研究證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最先對遺忘現象作了比較系統的研究。他選用無意義音節作為學習材料,為了盡量避免已有的經驗對學習和記憶的影響。

(2)實驗時先讓受試者將材料記熟,之後再分別按不同的時間間隔重新學習這些材料,將重學時所節省的時間或次數作為指標,用以測量遺忘的進程。

(3)結果表明,學習材料記熟後,經過l/3小時再重新學習,可以節省58.2%左右誦讀時間;經過一天之後再學習,可節省33.7%左右誦讀時間;六天後再學習,節省時間就緩緩地下降到25.4%左右。艾賓浩斯依據這些數據資料繪制了著名的遺忘曲線。

(4)之後,一些心理學家選用無意義材料或有意義材料對遺忘的進程進行重復實驗,結果與艾賓浩斯遺忘曲線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五、從遺忘曲線中可以看出遺忘的進程:

(1)遺忘是先快後設的。識記材料後在頭腦中保持材料的數量隨時間的延長而遞減,在識記後的短時間內特別迅速,遺忘最多。

(2)遺忘是不平衡的。保持數量隨著時間的延長漸趨穩定,遺忘的速度逐漸緩慢。

(3)總的趨勢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後忘得慢,忘得少。

六、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規律:

(1)服從規則,認為規則是神聖不可改變的。

(2)從行為的物質後果來判斷是非,而不是從動機來判斷好壞。

(3)單方面尊敬權威,有一種遵守成人標准和服從成人規則的義務感。

(4)看待行為有絕對化傾向(或全對,或全錯),不能設身處地看問題。

(5)贊成嚴懲,認為受懲罰的行為本身就說明是壞的。把自然法則與道德法則相混沼,以為不端行為會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懲罰,所以認為人們生病受災乃是自己行為不端的結果。

(8)愛爾維修有哪些擴展閱讀

1、教育學是一門研究教育現象、教育問題及其規律的社會科學。它廣泛存在於人類生活中。通過對教育現象、教育問題的研究來揭示教育的一般規律。

2、19世紀中葉以後,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近代心理學、生理學的發展,為科學化教育奠定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科學基礎。現代生產和科學技術的發展,教育實踐的廣泛性、豐富性,更進一步推動了教育學的發展。

3、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教育現象和問題,以及教育的一般規律。是教育、社會、人之間和教育內部各因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聯系和關系,具有客觀性、必然性、穩定性、重復性。如教育與社會的政治、生產、經濟、文化、人口之間的關系。

4、教育活動與人的發展之間的關系,教育內部的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之間的關系,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大學教育之間的關系,中學教育中教育目標與教學、課外教育之間的關系,教育、教學活動中智育與德、體、美、勞諸育之間的關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與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間的關系。

5、學生學習活動中學習動機、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與學習成績之間的關系等等都存在著規律性聯系。教育學的任務就是要探討、揭示種種教育的規律,闡明各種教育問題,建立教育學理論體系。

6、基本觀點:

(1)教育是一種社會歷史現象,在階級社會中具有鮮明的階級性,不存在脫離社會影響的教育。

(2)教育起源於社會性生產勞動,勞動方式和性質的變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內容的改變。

(3)現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學生的全面發展。

(4)現代教育與現代大生產勞動的結合不僅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5)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的關繫上,教育一方面受它們的制約,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對獨立性,並反作用與它們,對於促進現代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6)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辨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教育科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即要看到教育現象的復雜性,不能用簡單化的態度和方法來對待教育研究,又要堅信教育現象是有規律可循的,否則就會陷入不可知論和相對論的泥坑中去。

(7)馬克思主義的產生為教育學的發展奠定了科學的方法論基礎,但是由於種種原因,在實際教育學研究過程中,許多人沒能很好地理解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往往犯一些簡單化、機械化的毛病,這是我們在學習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時應當特別注意的。

7、批判教育類

(1)20世紀70年代後興起的一種教育思潮,也是當前在西方教育理論界佔主導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國的鮑爾斯、金蒂斯、阿普爾、吉魯,法國的布厄迪爾等。

(2)代表性著作有鮑爾斯與金蒂斯的《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1976)、布厄迪爾的《教育、社會和文化的再生產》(1979)、阿普爾的《教育中的文化與經濟再生產》(1982)、吉魯的《教育中的理論與抵制》(1983)等。

8、基本觀點是:

(1)當代資本主義的學校教育不是一種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維護現實社會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會差別、社會歧視和社會對立的根源;

(2)教育是與社會相對應的,有什麼樣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教育機構,社會的政治意識形態、文化樣態、經濟結構都強烈低制約著學校的目的、課程、師生關系、評價

(3)批判教育學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實背後的利益關系,幫助教師和學生對自己所處的教育環境及形成教育環境的諸多因素敏感起來,即對他們進行「啟蒙」,以達到意識「解放」目的,從而積極地尋找克服教育及社會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⑼ 百科全書派有哪些思想

以狄德羅、愛爾維來修和霍爾自巴赫為代表的網路全書派,他們在哲學上繼承和改造了十七世紀英國和法國的唯理論,徹底拋棄了宗教的外衣,推進了伏爾泰、孟德斯鳩的思想,成為法國大革命的思想先鋒。他們徹底批判宗教,指出上帝是沒有的,宇宙的本質只是在時空中運動的物質。他們認為法律的產生是因為人們要維持彼此的權益和共同的需要,從而約定互不侵犯對方的財產。他們還認為,天然的或道德上的平等是人類的天然的素質,這種平等是自由的根源和基礎,但同時認為,絕對的平等是一種幻想。他們主張人民有起義反抗暴君的權利,但同時認為應通過溫和和改良的辦法來教育君主,把他引向真理之路,歷史的進步是理性不斷進步的過程。他們還認為,君主的權力要受到法律的限制,由代議機構限制的君主立憲制或共和制是理想的政體。這些積極的思想在法國大革命中都是一種革命的因素。

⑽ 世界著名哲學家有哪些

《對話錄》《理想國》柏拉圖
《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
讀他們的著作很重要,因為西方哲學的根源是他們,我們所熟知的亞里士多德以後的所有哲學家,都不同程度的受他們的影響,讀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著作,不光可以領略他們的思想風采,也可以讓你更容易的了解後世西方哲學家的哲學思想。(蘇格拉底沒有存世著作,他的思想全都在柏拉圖的著作中)
B《神學大全》阿奎那
這是天主教經院哲學的集大成者,讀他的著作可以讓你知曉統治了西方1000多年的整個經院哲學,所以非常重要。
C《新工具》《隨筆》培根 《第一哲學沉思》笛卡爾
前者是西方近代唯物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給其很高的贊譽,他的思想無論對科學還是社會,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後者是近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有力的打破了業已的經院哲學對人們思想的束縛,對社會和科學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前者。
D《君主論》馬基雅維利 《利維坦》霍布斯 《政府論》洛克 《人性論》休謨 《哲學辭典》《形而上學論》伏爾泰 《社會契約論》《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盧梭
這些著作是啟蒙運動前後的哲學著作,雖然有些並非純哲學,而是政治哲學,有些的哲學觀點也不是很獨到、創新, 但他們對人類社會所起到的退動作用卻是極其巨大的,如《社會契約論》幾乎是法國大革命者的聖經 ,對《君主論》的爭論一直持續到今天。這些都是你不能不讀的哲學著作。
E《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康德 《邏輯學》《小邏輯》《美學》《精神現象學》《法哲學原理》《歷史哲學》《自然哲學》黑格爾
這些哲學著作都很了不得,不知以其晦澀難懂的語言難倒了多少人,但凡是讀懂了它們的人 ,均對兩位哲學家佩服的五體投地。尤其是黑格爾,他創立了人類歷史上最龐大的哲學體系,將人類思想的高度推向了一個奇絕的高度。
F《馬克思恩格斯選集》
馬克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的西方也承認他是一位重要偉大的哲學家,這么跟你說吧!2003年英國BBC電視台曾做過一項調查,問的是你認為西方最偉大的思想家是誰。結果馬克思名列第一。
G《作為意志的表象世界》叔本華 《悲劇的誕生》《權利意志》《查拉圖斯拉如是說》《人性,太人性了》尼采
尼采是公認的19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也是對20世紀影響最深遠的哲學家之一,反叛、冷酷是他的特點。尼采被稱為一個文藝性的哲學家,這就是說他的哲學語言與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的枯燥相比,顯的很有文學美,盡管也極其深奧,但不會讓你厭煩。叔本華雖然不及尼采,卻對尼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哲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們的著作都是不可不讀的。
H進入20世紀後就少有極具影響力的著作了,但他們的著作同樣重要。我為你推薦幾本20 世紀的哲學著作
《存在與虛無》薩特 《哲學問題》羅素 《哲學語法》《邏輯哲學》《文化與價值》維特根斯坦 《存在與時間》《論真理的本質》海德格爾

閱讀全文

與愛爾維修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防水補漏的膠水怎麼做 瀏覽:180
維修費報賬流程 瀏覽:866
自動化與機電設備維修哪個好 瀏覽:344
清遠市家電安裝維修哪個好修 瀏覽:151
定損費與維修費懸殊的 瀏覽:70
售後商品維修周期 瀏覽:901
國家電網報名後發現簡歷填寫錯誤怎麼辦 瀏覽:942
家電和電子產品使用了哪些綠色包裝材料 瀏覽:682
舊房怎麼翻新水電 瀏覽:754
維修pcb細小焊點用什麼工具 瀏覽:188
福州維修飛利鋪豆漿機在什麼地方 瀏覽:880
東辰明瀚家居 瀏覽:35
杭州林內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334
工程道路維修費會計分錄 瀏覽:315
北京至尊冰箱售後維修 瀏覽:639
防水貼膜有什麼好處 瀏覽:971
迷你世界怎麼弄自己的傢具 瀏覽:76
肥東有什麼好的手機維修點 瀏覽:775
竹子實木傢具 瀏覽:189
全鋁傢具加工設備 瀏覽: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