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維修問題 > 約克城號如何三天維修

約克城號如何三天維修

發布時間:2021-11-30 09:47:50

A. 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的作戰經歷

1941年12月7日,日本海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企業號剛好不在港內(向威克島運送飛機未歸),約克城號在大西洋海域,隨後調往太平洋補充遭重創的太平洋艦隊。珍珠港事件爆發時,大黃蜂號還正在諾福克港外進行訓練。
美軍在珍珠港事件後以企業號與約克城號為核心的艦隊,率先開始攻擊日軍所佔領的太平洋島嶼,因而振奮了美軍士氣。1942年4月在企業號的護航之下,16架隸屬於美國陸軍航空隊的B-25米契爾式(Mitchell)轟炸機自大黃蜂號起飛,成功空襲日本本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中首次對日本本土成功實施的空襲任務,也就是著名的杜立特空襲(Doolittle Raid)。
1942年5月珊瑚海海戰中,約克城號(第17特混艦隊)與列剋星頓號(第11特混艦隊)的艦載俯沖轟炸機擊沉(祥鳳號)、重創(翔鶴號)日本航空母艦各一艘。海戰中列剋星頓號沉沒、約克城號受到損傷。
1942年6月中途島海戰,珊瑚海海戰中受傷返回珍珠港的約克城號經過連續3天搶修完畢,與同級企業號、大黃蜂號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海域,一舉擊沉日本海軍的4艘航空母艦,其中,赤城號、加賀號以及飛龍號、一艘巡洋艦是企業號的艦載俯沖轟炸機的戰果,約克城號的俯沖轟炸機摧毀了蒼龍號。約克城號則連續遭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的飛機反擊,被3顆炸彈和2枚魚雷命中,被迫棄艦,後被日本潛艇發射的2枚魚雷擊沉。
1942年美國海軍與日本聯合艦隊在西南太平洋海域的爭奪瓜達爾卡納爾島控制權的鏖戰中,大黃蜂號在聖克魯斯海戰中被4顆炸彈和2枚魚雷重創,後在日本航空母艦艦載機的攻擊之下被迫放棄,最終被擊沉,企業號兩次海戰中都被炸彈擊中而負傷,草草修理後帶傷上陣的企業號一度成為美國海軍在太平洋戰區內唯一可調用的航空母艦。
1943年企業號返回美國接受改裝,延長飛行甲板,加強防魚雷能力以及防空火力。
1944年企業號改裝後重返戰場,參加進攻日本的一系列海上作戰,其中包括馬里亞納海戰、萊特灣海戰。
1945年企業號開始搭載夜間戰斗機,成為擁有全天候作戰能力的航空母艦(CVA-6),在硫磺島戰役中企業號創造174小時持續出動艦載機連續作戰的記錄,5月企業號在沖繩戰役中被日本神風自殺飛機撞中,再次負傷,前升降機全毀,被迫返回美國大修。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企業號參加了勝利慶典活動,之後執行了運送海外軍隊返回美國的「魔毯」行動。
企業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獲得了總統嘉獎令以及20枚戰役之星勛章,被官兵稱為「Big E」,幾乎參加了太平洋的所有重要戰役,是美國海軍功勛卓著的傳奇軍艦,1947年退役,1958年拆解。

B. 中途島海戰 怎麼也想不通為何會失敗

美日太平洋海戰的核心就是航空母艦。因此我們看看日本與美國在航母方面的對比。中途島海戰時美日進行的第二場巔峰航母對決,第一場是珊瑚海海戰,珊瑚海海戰直接關繫到了中途島戰役結果。
一、珊瑚海海戰前,美日兩軍艦隊航母情況(在建和未服役或是剛服役未形成戰力,沒有能夠在珊瑚海和中途島發揮作用,因此不做計算了):
1、日本:重型航母(包括中型)共計6艘。輕型航母4艘。
6艘重型航母分別是:
赤誠號、加賀號2艘戰列艦改裝航母。
飛龍號、蒼龍號2艘中型偏重型型的現代化航母。
以及最強大的現代化的翔鶴號、瑞鶴號航母
輕型航母4艘分別是:
龍壤號(馬字旁字本人不會讀請諒解)、祥鳳號、瑞鳳號和鳳翔、其中鳳翔號是訓練艦,幾乎沒有戰鬥力)。
2、美國:重型航母共計5艘,輕型航母2艘。
5艘重型航母分別是:
列剋星敦號、薩拉托加號2艘戰列艦改裝航母
企業號、約克城號、大黃蜂號3艘強大的現代化航母。
2艘輕型航母分別是:突擊者號和黃蜂號。
二、珊瑚海海戰,1942年5月美日航母編隊,狹路相逢,展開了人類歷史首次航母對決,整個戰役,全部在戰列艦火炮和視距之外的展開,雙方航母進行了相隔數百公里的遠程對決。
1、這場海戰是日本兩艘最強大航母翔鶴號、瑞鶴號與輕型航母祥鳳號VS美國兩艘重型航母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戰列艦改裝航母。
2、戰役的結果是,輕型航母祥鳳號被擊沉,翔鶴號遭受重創,而美國方面列剋星敦號被擊沉,約克城號遭受重創。從戰役表面看,日本取得了勝利,但是從戰略上看,日本因為這場戰役,也輸掉了中途島。
2、珊瑚海海戰,日本雖然在擊沉和擊傷戰艦方面取得了優勢,但是日本艦戰機飛行員損失卻比美國大,而且日本後備飛行員訓練補充也落後美國,還有就是日本維修損管能力,要比美國差很多。因此強大瑞鶴號雖然沒有遭受損失,但是飛行員損失過半,失去了戰鬥力,需要後備補充,訓練,而日本的損管維修能力,又是使的遭受重創的翔鶴號,無法快速修好,參加中途島戰役。就這樣日本兩艘最為強大的現代化航母徹底與中途島大海戰無緣了。
3、而美國方面,遭受重創的約克城號只用了三天,就修復完畢,並且補充上後備飛行員,得以參加中途島大海戰,這是日本方面無法想像的高效,成為日本中途島海戰失利達主要因素。

三、中途島大海戰前,美日能夠派出的力量對比。
1、首先美國方面,列剋星敦號在珊瑚海被擊沉,薩拉托家號在美國本土進行維修(42年1月被魚雷擊中,進行半年大修階段),兩艘輕型航母在歐洲大西洋戰役執行任務。因此樓主看看,這種情況,就知道約克城號參戰時多麼的重要了,如果約克城號無法修復,中途島大海戰,美國只有2艘重型航母(企業號、大黃蜂號)可以參戰。
由於約克城號迅速修復和補充人員,中途島大海戰美國派遣了當時世界最為先進強大的三艘重型航母,也就是企業號、約克城號、大黃蜂號。
2、日本方面,輕型航母也是參加其他任務或是充當佯攻部隊,正在能夠用於決戰的,只有4艘航母。也就是赤誠號、加賀號、飛龍號、蒼龍號4艘航母,而最強大的翔鶴號、瑞鶴號缺席了。
3、也就是最後對陣的是
赤誠、加賀兩艘較為落後的戰列艦改裝航母、蒼龍號、飛龍號2艘中型偏重的現代化航母VS企業號、約克城號、大黃蜂號三艘現代化重型航母以及另外中途島機場的陸基戰機。

看看這個對陣就明白了,日本其實是沒有什麼優勢,在航空共計裡面,在中途島海域,甚至美軍是占據優勢的。日本是無法想像,遭受重創的約克城號會全副武裝的出現在中途島。

C. 尼米茲為何寧肯放棄中途島,也要力保3艘航母

1942年5月27日,經過101天的巡航,以及珊瑚海海戰之後,弗萊切的第17特混艦隊提前一天回到了珍珠港,所屬艦隊一沉一傷的結果,讓他十分的疲憊和沮喪,艦隊上下都希望能早日回到基地好好地休整一下,但尼米茲並不打算這么做。

就在第17特混艦隊返航的途中,尼米茲就准備在中途島布置「一張大網」,設伏進攻的日本聯合艦隊。受傷的「約克城號」航母也在其考慮之列,相比南雲忠一的4艘主力航母,太平洋艦隊的第三艘航母就顯得至關重要,無論如何要參戰。

當然,為了以防萬一,尼米茲還是在瓦胡島以北布置了由潛艇、巡洋艦和驅逐艦組成的兩條防線,防止日軍對珍珠港再次偷襲。可見,尼米茲對中途島海戰的結果並沒有多大的期望值。然而,結果出乎預料,這也正是戰爭所特有的魅力所在。

如果哈爾西指揮中途島戰役,結果會怎樣?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D. 約克城號航空母艦的戰斗歷史

從太平洋方面傳來的最早信息令人沮喪——太平洋艦隊遭受重擊。由於戰艦編隊遭到嚴重破壞,此時未受損害的航空母艦就顯得尤為重要。12月7日,美國在太平洋地區只有三艘航空母艦——企業號、列剋星敦號和薩拉托加號。游騎兵號和胡蜂號航空母艦,以及新近服役的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都留在了大西洋海域。約克城號於1941年12月16日離開諾福克前往太平洋,此時它的第二火炮陣列換裝成了厄立空20mmFF火炮(Oerlikon 20 mm guns)。1941年12月30日約克鎮號到達聖迭戈,不久就成為新成立的、由海軍少將法蘭克·傑克·弗萊徹(Frank Jack Fletcher)指揮的第17機動部隊的旗艦。
在新戰區,約克城號的首次任務是護送一支往美國薩摩亞群島運送增援海軍的船隊。1942年1月6日,約克城號與其他多艘軍艦離開聖迭戈,將海軍部隊運送至圖圖伊拉島及該島上的帕果帕果,以增強已經部署在該島上的守備部隊。
在安全完成此次運送任務後,約克城號與姊妹艦企業號於1月25日離開薩摩亞群島水域。6日後,第8機動部隊(屬企業號)和第17機動部隊(屬約克城號)分道揚鑣,前者去往馬紹爾群島,後者前往吉爾伯特群島。兩者都參加了美國在戰爭中的第一次攻勢——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突襲。
當日5時17分,在路易斯維爾巡洋艦和聖路易斯輕型巡洋艦及其他四艘驅逐艦的掩護下,11架道格拉斯TBD破壞者式魚雷轟炸機和17架道格拉斯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在指揮官柯蒂斯·W·斯麥利的帶領下從約克城號上起飛。它們攻擊了在賈魯伊特環礁(Jaluit Atoll)上發現的日軍岸上設施和船舶,但是猛烈的雷暴雨阻礙了行動,共有7架飛機失事。約克城號上的其他飛機則襲擊了梅金環礁(Makin Atoll)和邁利環礁(Mili Atoll)上的日軍設施和船舶。
第17機動部隊發動的這次對吉爾伯特群島的攻擊對美軍來說是個驚喜,因為一路上他們都未曾碰到任何敵軍的水面艦只。只有一架執行偵查巡邏任務的九七式大艇-「畫眉鳥」試圖攻擊被派往前方搜救賈魯伊特任務中未能返航飛行員的驅逐艦。但其還未及引起損失,就被驅逐艦上的防空炮火驅逐。
不久,另一架「畫眉鳥」——也可能是同一架飛機——從距離約克城號約15,000碼(14,000米)的低空雲層中沖出。此時約克城號為了不妨礙執行戰斗巡邏任務的飛機的飛行而未啟動防空炮火。不久,被兩架F4F戰斗機追逐的「畫眉鳥」由消失在雲層之中。不到5分鍾,這架飛機就又從雲層中沖出來,墜入海中。 雖然第17機動部隊原計劃對賈魯伊特環礁實施第二次攻擊,但是由於雷暴雨和夜幕降臨而被取消。至此,該編隊退出了這片海域。
海軍上將切斯特·尼米茲後來稱贊馬紹爾-吉爾伯特群島突襲「從構想到計劃,再到執行都十分精彩」。但是他也在其後的報告中指出,由於對日佔島嶼情報數據的缺乏,兩只編隊的攻擊具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
其後約克城號進入珍珠港補充給養,並於2月14日再次出海,開往珊瑚海。3月6日,它與第11機動部隊會合——該機動部隊圍繞列剋星敦號航空母艦組建,指揮官為海軍少將威爾森·布朗(Wilson Brown)——並共同向臘包爾和蓋斯馬塔行進,以攻擊日本艦只從而阻滯日軍的推進速度,同時也掩護盟軍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努美阿的登陸。不過,當這兩艘航空母艦——在多達8艘的重型巡洋艦(其中包括澳大利亞皇家海軍澳大利亞號重型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的強大火力掩護下——向新幾內亞挺進之時,日軍仍在繼續他們對澳大利亞的攻勢,並已經於3月7日在新幾內亞東端薩拉馬瓦-萊城地區的修恩灣登陸。
關於日軍攻勢的消息促使布朗少將將第11機動部隊的攻擊目標由臘包兒改為薩拉馬瓦-萊城地區。在1942年3月10日早晨,位於巴布亞灣內的美國航空母艦開始投放飛機。列剋星敦號在7時49分開始投放其航空編隊;21分鍾後,約克城號亦緊隨其後投放飛機。盡管將飛機投放點選擇在海灣內將使飛機必須橫穿歐文-斯坦利山脈——該區域的飛行條件並不良好——飛行約125英里(200公里),但是這一安排將能夠保證機動部隊的安全以及攻擊的隱蔽性。
在接下來的攻擊中,列剋星敦號上起飛的第2偵查中隊(VS-2)中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於9時22分對日本船隻展開俯沖轟炸。9時38分,該航母上的魚雷機與轟炸機中隊 (VT-2 and VB-2)對薩拉馬瓦地區的日軍船隻展開進攻。其戰斗機中隊(VF-2)則分散成多個四機攻擊小組,一部分進攻萊城,另一部分則進攻薩拉馬瓦。約克城號上的飛機在「雷克斯小姐」(Lady Lex.)(列剋星敦號的昵稱)的攻擊波後接踵而至,9時50分,第5轟炸機中隊(VB-5)和第5魚雷機中隊(VT-5)對薩拉馬瓦地區展開攻擊,於此同時第5偵查中隊(VS-5)則對萊城地區海岸邊的輔助設備實施破壞。第42戰斗機中隊(VF-42)的飛機在薩拉馬瓦地區上空執行戰斗巡邏任務,在確定該地區不存在敵方空中力量後,即對該地區的地面目標和港口中的小型船隻展開攻擊。
在完成攻擊任務後,美軍飛機開始返航,至中午,104架飛機中的103架被安全收回,另外一架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則被日軍的防空炮火擊落。這次針對薩拉馬瓦-萊城地區的攻擊是兩艘航空母艦上的飛行員共同執行的首次攻擊任務。盡管較之其後的行動,該次攻擊的魚雷和炸彈命中精度有待於提升,當時這次攻擊仍然為飛行員們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寶貴經驗,這些寶貴經驗將會令他們在珊瑚海戰役和中途島戰役中有更出色的發揮。
第11機動部隊在攻擊後以20節(23英里/小時;37公里/小時)的速度往東南方向撤出戰區,直至夜幕降臨,又轉向東面,以15節(17英里/小時;28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進,最後與第11.7機動部隊會合——該機動部隊包括四艘重型巡洋艦和四艘驅逐艦,由澳大利亞海軍少將約翰·克雷斯(John Crace)指揮,曾在航母編隊前往新幾內亞的途中為之提供掩護。
約克城號之後繼續在遠離日軍陸基飛機攻擊范圍的珊瑚海海域進行巡邏,並准備好了一旦出現戰機,就對敵發動攻擊;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4月。在薩拉馬瓦-萊城突襲行動後,南太平洋的局勢暫趨穩定,因此約克鎮號及第17機動部隊的其他軍艦開進了湯加群島的東加塔普島上尚未建成的港口,進行自2月14日離開珍珠港後的首次維護。
不過,不久之後日軍又再次行動。對海軍上將尼米茲來說,這是「一個表明日軍意圖在5月第1周內攻擊莫爾茲比港運輸線的絕好跡象」。因此,約克鎮號於1942年4月27日離開東加塔普島,再次開進珊瑚海。第11機動部隊——現在由海軍少將奧布里·W·費徹接替了布朗在列剋星敦號上的指揮權——亦離開了珍珠港,與第17機動部隊會合,並在5月1日到達新赫布里底群島西南方,位於約克城號戰斗群的附近。 第二天下午15時17分,2架第2偵查中隊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發現了一艘正在上浮的日軍潛艇。三架TBD破壞者式魚雷轟炸機隨即從約克城號上起飛趕往現場,在該潛艇下潛後對其實施了一次攻擊。
5月3日早晨,第11機動部隊和第17機動部隊之間相距100英里(160公里),各自都在進行著加油作業。在午夜前不久,弗萊徹收到一條從澳大利亞飛機上發來的信息——日軍的運輸艦只正往索羅門群島的圖拉吉島上運送軍隊和設備。此前不久澳大利亞人剛從該地區撤離。日軍甫一登陸,就開始修建一個水上飛機基地,以支持他們在南方的攻勢。
為此,約克城號向北以27節(31英里/小時;50公里/小時)的速度行進。5月4日破曉,日軍剛剛建成的灘頭陣地進入了約克城號的攻擊范圍。在7時1分,第一攻擊波的18架來自第42戰斗機中隊的F4F戰斗機、12架來自第5魚雷機中隊的TBD破壞者式魚雷轟炸機和28架來自第5偵查中隊和BY-5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從約克城號上起飛。約克鎮號的航空編隊對敵艦和位於圖拉吉島和索羅門群島佛羅里達島南岸的吉沃圖(Gavutu)上的海岸設施進行了三波不間斷的攻擊,共耗費22顆魚雷和761,000磅炸彈,擊沉日軍菊月號驅逐艦、四艘運礦船和四艘駁船。另外,第5航空集團摧毀了5架日軍的水上飛機,總共損失了2架F4F戰斗機(飛行員獲救)和1架TBD破壞者式魚雷轟炸機(機組人員失蹤)。
與此同時,第44機動部隊——一支由英國皇家海軍少將克雷斯指揮的巡洋艦-驅逐艦特混艦隊加入了列剋星敦號的第11機動部隊,至此,盟軍在決定性的珊瑚海戰役前夕集結完畢。
此時在北面,11艘載滿士兵的運兵船正由一艘驅逐艦護送,並由祥鳳號輕型航空母艦、四艘重型巡洋艦和一艘驅逐艦提供掩護,駛往莫爾茲比港。另外,還有一支圍繞參加過珍珠港偷襲活動的兩艘航空母艦——翔鶴號和瑞鶴號組建的、擁有2艘重型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的機動部隊提供額外的空中掩護。
5月6日早晨,弗萊徹將全部的盟軍力量都集中在其戰術指揮之下,形成第17機動部隊。7日黎明,他緊急派遣克雷斯率領驅逐艦和巡洋艦前往路易西亞德群島(the Louisiade archipelago),以阻截任何企圖向莫爾茲比港行進的敵人。
而弗萊徹則率領兩艘航空母艦和其餘僚艦往北搜索敵人。此時日本的偵查飛機發現了尼奧紹號艦隊油料補給艦及其護衛艦西姆斯號驅逐艦,並將前者錯認為航空母艦。兩波的日本飛機——第一波為高空轟炸機,第二波為俯沖轟炸機——向這兩艘船發起攻擊。西姆斯號在高射炮組由於機槍故障無法運作的情況下,被三次直接命中並很快沉沒,大批船員喪生。而尼奧紹號則幸運得多,其在遭受多達7次的直接命中和8次近距脫靶後仍未沉沒,直至11日船上的倖存者被送至亨利號驅逐艦上後,它才被來救援的驅逐艦擊沉。
尼奧紹號和西姆斯號吸引了原本會襲擊弗萊徹的航空母艦的日本飛機,與此同時,從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上起飛的飛機發現並擊沉了祥鳳號航空母艦。列剋星敦號上的一名艦載機飛行員在無線電通信中如此描述這次勝利:「我們逮著這只航母了!」
當天下午,翔鶴號和瑞鶴號在仍未找到弗萊徹的艦隊的情況下,投放了27架轟炸機和魚雷機用以進一步的搜索。這些飛機一路上平安無事,直至遇見從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上起飛的戰斗機,在接下來的戰斗中,日本飛機被擊落9架。
接近黃昏時,三架日本飛機難以置信的將約克城號錯當成他們自己的航空母艦並試圖降落。軍艦上的防空炮火遂將它們驅逐開,這三架飛機從約克城號的艦首掠過,隨後轉向逃脫。兩分鍾後,又有三架日本飛機犯了相同的錯誤,並試圖進入約克城號的降落圈。航空母艦上的炮手擊落了其中的一架。
然而,戰斗還遠未結束。第二天——5月8日——的早晨,一架列剋星敦號上的偵察機發現了日本海軍上將高木武雄的航母攻擊艦隊——其中包括了翔鶴號和瑞鶴號。約克鎮號隨即出動飛機發動進攻,共有兩枚炸彈擊中翔鶴號,毀壞了它的飛行甲板,使其無法再投放飛機;另外,炸彈也引起了汽油儲藏罐的爆炸,並摧毀了一個引擎維修車間。隨後列剋星敦號上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又送去了另一波攻擊。在這兩撥攻擊中,共有108名日本軍官喪生,40餘人受傷。
在美軍飛機轟炸日本航空母艦之時,約克城號和列剋星敦號截獲了一條信息,該信息表明日軍已經知道他們的大概位置,於是美軍開始准備擊退發動一次報復性襲擊,這次襲擊在11時後不久到來了。
美軍負責戰斗空中巡邏的野貓戰斗機擊落了17架日軍飛機,但仍有一些日軍飛機成功地突破了防禦網。九七式艦上攻擊機(亦被成為「Kates」)向列剋星敦號的艦首兩側發射了魚雷,其中的兩枚撕開了列剋星敦號的左舷;九九式艦上轟炸機又投擲了數顆炸彈。列剋星敦號的三個引擎室被部分淹沒,幾處火災在甲板以下肆虐,而航母的升降機亦無法工作。
約克城號也遇到了麻煩。在其艦長埃利奧特·巴克馬斯特的控制下,這艘航母躲開了8顆魚雷;其後在九九式艦上轟炸機的攻擊下,它又成功的躲開了多顆炸彈,但是仍被一顆炸彈擊中,這顆炸彈擊穿了飛行甲板,並在甲板下方爆炸,造成死傷66人。
列剋星敦號的損害控制部門最終將火情控制住了,航母又能夠繼續進行飛機作業。空戰則在8日中午之前就以早早結束了;在一個小時內,航母又恢復了船身的平穩,只有艦首稍稍的下傾。然而,船內的汽油蒸汽被引燃導致的爆炸又引起了一次火災,並使航母內部遭受嚴重破壞。17時7分,列剋星敦號被宣布棄船,隨後被菲爾普斯號驅逐艦擊沉。
日軍贏得了戰術性的勝利,是盟軍遭受到了相對而言更為嚴重的損失;而對於盟軍來說,此次戰役阻截了日軍在南太平洋和西南太平洋的攻勢,已經實現了戰略性的成功。約克城號亦非全身而退,它在此次戰役中遭受了嚴重損傷,專家估計它必須在船塢中呆上三個月才能重回戰場。不過,事實上並沒有這么多的時間讓約克城號得到維修,因為盟軍已經通過破譯日本海軍信息得到足夠情報,估計日軍即將展開一次大規模行動,行動目標為夏威夷島鏈的西北端——兩個位於低珊瑚環礁上的小島——它們被稱為「中途島」。 獲得此情報的尼米茲開始系統的規劃中途島的防守,他盡可能的增加了中途島的人員、飛機和槍炮,又將大部分的海軍力量都集中起來,准備好了與敵軍展開一次海上決戰。另外,他又將第16機動部隊——其中包括企業號與大黃蜂號——召回珍珠港進行短暫的給養補充。
約克城號也收到了命令返回夏威夷,它於5月27日到達珍珠港。船塢的工作人員開始與時間賽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必要的修復工作,以使該艦能夠重新出海。約克城號上的航空編隊——其中的大部分飛行員都身經百戰但也都已精疲力竭——得到了來自薩拉托加號航空母艦上的飛機和機組人員的補充,而薩拉托加號則在夏威夷短暫休整之後即前往美國西海岸進行艦只的現代化維修。休整完畢之後,約克鎮號作為第17機動部隊的核心於5月30日重新出海。
到達中途島的東北方海域後,約克鎮號升起了海軍少將弗萊徹的旗幟,並與由海軍少將雷蒙德·A·斯普魯恩斯(Raymond A.Spruance)指揮的第16機動部隊會合,第17機動部隊位於後者北面,兩者之間保持著10英里(16公里)的距離。
從中途島和航空母艦上起飛的偵察機從6月初開始就持續不斷的搜索著周圍的區域。6月4日破曉之時,約克城號投放了一組由來自第5轟炸機中隊的10架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組成的機群在半徑為100英里(160公里)的半圓區域內進行搜索,但是一無所獲。
不過同時,一架從中途島起飛的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發現了正在接近的日軍,並通過無線電通知了島上駐軍。弗萊徹少將名命令斯普魯恩斯少將的第16機動部隊找出敵軍航空母艦的位置並在發現後立即發動攻擊。
約克城號的偵查機群在8時30分回艦,它們著陸之前不久6架執行戰斗巡邏任務的飛機剛剛起飛。當最後一架無畏者被收回後,飛行甲板立即開始為投放攻擊機群——包括17架來自第3轟炸機中隊的SBD無畏式俯沖轟炸機、12架來自第3魚雷機中隊的TBD破壞者式魚雷轟炸機和6架來自第3戰斗中隊的野貓戰斗機——作準備。同時,企業號和大黃蜂號也開始投放它們的攻擊機群。
來自3艘航空母艦的魚雷轟炸機群發現了日軍的攻擊艦隊,但是卻碰到了大麻煩——來自第6、8、3魚雷機中隊的41架飛機總共只有6架返回了企業號和約克城號,沒有一架返回大黃蜂號。
魚雷機群雖然損失慘重,但卻達到了目的。日本負責戰斗空中巡邏的飛機中止了對航母的高空掩護,而將注意力轉為攻擊魚雷轟炸機。航母上空頓時為剛從約克城號和企業號上趕來的無畏式飛機敞開。
在沒有遭遇任何抵抗的情況下,約克城號上的俯沖式轟炸機開始連續打擊日軍的蒼龍號航空母艦,在3次致命的攻擊中共傾瀉了多枚1,000磅的炸彈,使蒼龍號變為一片地獄般的火海。企業號上的飛機則同時攻擊了赤城號和加賀號航空母艦,亦在短時間內將其變為兩座漂浮於海上的殘骸。而美軍攻擊之時,日軍航空母艦正在進行加油和換彈作業,炸彈和汽油的連鎖爆炸令這場災難雪上加霜。
在3艘被毀的航空母艦之外,日軍還有一艘航母——飛龍號仍未被發現。在與其姊妹艦分開之後,飛龍號投放了18架九九式艦上轟炸機,不久,它們就找到了約克城號。
13時29分,約克城號上的雷達發現了攻擊機群,其隨即中止了對正在甲板上的戰斗巡邏機進行的加油作業,並開始快速的清理甲板。正准備降落的無畏式飛機退出了降落圈,為防空炮火騰出空間。無畏式飛機收到命令組成了一支戰斗巡邏編隊。甲板上的一個容量為800加侖的儲油罐被推到了航母尾部,以消除火災的隱患。船員收起了加油管道,並將各個艙室固定,鎖好。
約克城號上的戰斗機傾巢而出,試圖阻擊來襲的日軍機群,它們在15至20英里外與之相遇。野貓戰斗機展開了有力的阻擊,將由大約18架九九式艦上轟炸機和18架零式飛機組成的機群打散。「四面八方都有飛機,」巴克馬斯特艦長如此寫道,「其中許多冒著煙墜落了。」九九式艦上轟炸機群的指揮官、海軍上尉Joichi Tomonaga的座機可能在戰斗中被第3戰斗機中隊的指揮官、少校約翰·S·撒奇(John S.Thach)擊落。
在密集的防空炮火和航母巧妙的規避動作下,仍有3架九九式艦上轟炸機命中了約克城號。其中2架在投擲完炸彈後即被擊落;第3架則在投擲完炸彈後失去控制,向下翻滾並撞上了位於航母尾部靠近左船舷的2號升降機,隨即爆炸並撕開了一個邊長達3米的方形大洞。而炸彈爆炸濺起的碎片殺死了在艦尾和飛行甲板下方操作28mm口徑機槍的船員。碎片還還刺透飛行甲板並擊中停在機庫甲板上的3架飛機並引起火災。其中一架無畏式飛機已經加滿了油並掛載著一個1,000磅的炸彈。機庫軍官、海軍少校A·C·艾默生及時啟動了灑水裝置,遏制住了火情並最終撲滅了火災。
第二顆炸彈擊中了航母的左舷,並穿透飛行甲板在煙囪的底部爆炸,致使3個鍋爐的煙道破裂、2個鍋爐無法工作、5個鍋爐中的火被熄滅。煙和汽油充滿了6個鍋爐的火室。負責一號鍋爐的工作人員不顧危險和不適,仍然堅持崗位保持鍋爐中的火不熄滅,從而保持了足夠的蒸汽壓力以保證輔助蒸汽系統的正常運行。
第三顆炸彈擊中了航母的右舷,並穿透了1號升降機在第四層甲板爆炸,在衣物儲藏室引起了一場火災。此處臨近汽油儲藏室和彈葯庫,不過使用二氧化碳隔絕汽油系統的預防措施無疑有效地阻止了汽油被引燃。
在修復由俯沖轟炸造成的損害時,約克城號的速度已經降至了6節;至14時40分——即炸彈攻擊導致大部分鍋爐停止工作後約20分鍾,約克城號慢慢停了下來,在海中靜止不動了。
大約到了15時40分,約克城號准備重啟鍋爐;到了15時50分,引擎室報告可以達到20節甚至更快的速度了。此時約克城號還未脫離戰斗。
與此同時,由於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約克城號又開始為甲板上的飛機加油,這時艦上的雷達發現了在33英里(53公里)外正在進犯的一支飛行編隊。航母又重新進入戰斗狀態,汽油系統被重新封閉,加油作業也被停止了。正在執行戰斗巡邏任務的6架飛機中的4架被派去攔截入侵者。而飛行甲板上的10架飛機中的8架油箱中都只有23加侖的汽油,它們隨即起飛作為攔截日軍飛機的戰斗巡邏飛機群的預備隊。
16時,約克城號開始以20節的速度破浪前進。其投放的飛機已經與敵機相遇。約克城號接到報道,來襲的飛機為九七式艦上攻擊機。野貓戰斗機擊落了至少3架敵機,但是剩下的敵機仍然向著航母及其護衛艦撲去。
約克城號的規避動作避開了2枚魚雷,但是另有兩枚在相隔幾分鍾內各擊中了船身左右兩側,其中第一枚的命中時間為16時20分。航母受到了致命一擊;它失去了動力,舵也被卡住了,只能呆在原地不動,並且船身開始向左側傾斜。
隨著船身傾斜的加劇,損害控制部門的長官、海軍中校C·E·阿爾德里奇從船體內部發出報告稱在失去動力的情況下,控制海水湧入是不可能的了。引擎室的長官、海軍少校J·F·德萊尼不久又報告說盡管所有的火災都已被撲滅,但是船體失去動力使得船身的傾斜無法得到控制。巴克馬斯特命令阿爾德里奇、德萊尼和其他全員確保自身安全,並穿上救生衣進入上層甲板。
船身傾斜在持續加劇,當其達到26度時,巴克馬斯特和阿爾德里奇確定船身傾覆即將發生。「為了拯救盡可能多的船員」,這位船長後來寫道,「我宣布棄船。」
在接下來的幾分鍾里,船員將傷員放入救生筏中,送至附近的驅逐艦和巡洋艦上,整個棄船過程井然有序。在疏散了所有的傷員之後,行動執行長官、海軍中校I·D·威爾茨通過航母右舷放下的一根繩索離開。巴克馬斯特則最後一次搜索全艦,查看是否還有生者遺漏。在最後確定「沒有活著的人留下」後,他通過從艦尾放下的一根繩索離開航母。此時,海水已經淹至機庫甲板的左側。 在被哈曼號驅逐艦(DD-412 USS Hammann)營救上來後,巴克馬斯特又被轉至阿斯托里亞重型巡洋艦上向弗萊徹海軍少將作報告——後者在第一次俯沖轟炸之後即將旗艦換成了阿斯托里亞號。兩人一致同意營救部門應該嘗試拯救這艘軍艦,因為盡管它已經嚴重傾斜並隨時存在傾覆的可能,但是它仍然頑強的浮在海面上。
當針對約克城號的拯救行動快速展開之時,約克鎮號上的飛機都已經轉移至企業號之上,並在當日下午參加了攻擊日軍最後一艘航空母艦飛龍號的行動。在被4次直接命中之後,這艘日本航母即陷入絕望境地,不久就被其船員拋棄,在海面上獨自漂盪。
約克城號整晚都還未沉沒。其間又在船上發現了兩位倖存者,其中一人通過機槍操作引起了附近的休斯號驅逐艦的注意。這艘軍艦救去了這兩位船員,但其中一人不久後死去。
同時,巴克馬斯特選出29名軍官和141名船員返回約克城號試圖拯救它。當營救部門回到這艘航母上後,4艘驅逐艦組成了一個反潛警戒網。船員發現直到6日清晨位於衣物儲藏間的大火仍在緩慢燃燒。從Pearl and Hermes環礁被召喚來的綠鵑號掃雷艇(USS Vireo(AT-144))不久開始牽引約克城號前行,不過前進速度十分緩慢。
約克城號上的營救部門登船後就開始按之前制定好的計劃實施行動,各個部門的船員——包括損害控制部門、防空炮工程師、導航員、通信員、供給人員和醫療人員都各司其職。為了協助營救工作,阿諾德·E·特魯少校將他的軍艦——哈曼號驅逐艦停靠在約克鎮號接近船尾的右舷,以提供水泵設備和電力支持。
至下午三點左右,營救工作似乎已見成效。減少航母上層重量的工作進展順利,一門127mm口徑的火炮已被轉移至其他船上,第二門炮也即將被拆卸;飛機則也被轉移至其他船上;潛水泵(由哈曼號驅逐艦提供電力)已經將引擎室內的大量海水抽出。工作人員的努力已經使得航母的傾斜度減少了2度。
然而此時約克城號和走位的6艘驅逐艦都未能發現日本潛艇I-168號已經悄悄潛入現場,並已經抵達一個有利的射擊位置。雖然不尋常,但是可能是由於附近水域布滿的碎片和殘骸,沒有一艘驅逐艦發現這艘潛艇。15時36分,警戒人員發現了4顆齊射的魚雷正在接近航母右舷的船梁。
哈曼號驅逐艦試圖用其20mm火炮攻擊魚雷以使其在水中爆炸。但是其中的一枚魚雷擊中了哈曼號的船中部,使其攔腰折斷,迅速沉沒。
2枚魚雷擊中了約克城號艦底島狀結構的末端。第4枚魚雷則從航母尾部穿過。
大約一分鍾後,沉沒的哈曼號在水下發生了爆炸,這可能是驅逐艦上攜帶的深水炸彈自動引爆造成的。這次爆炸殺死了許多哈曼號上的船員以及被甩入海中的部分約克城號上的船員。爆炸猛烈沖擊了已經嚴重破損的航母艦體,引起了劇烈震動,導致約克城號上的輔助發電機脫離,機庫甲板中的許多固定裝置破裂,固定位於右舷的前桅底柱的柳釘均被折斷,還有多位船員被甩出,造成骨折或輕傷。
所有的驅逐艦都開始搜索敵方潛艇(已逃脫)並營救落水的哈曼號和約克城號的船員。巴克馬斯特艦長決定將下一步針對約克城號的營救工作推遲至第二天。
綠鵑號斬斷了牽引繩並轉頭回到約克城號附近開始搜救倖存者,它一面將還在航母上的船員接下來,一面搜救落水船員。盡管受到了身旁航母左右搖晃所致的巨大沖擊,這艘掃雷艇仍然堅持展開營救任務。之後,在拖船上,巴克馬斯特親自主持了一個葬禮,來自哈曼號的2名軍官和1名士兵通過海葬下葬。
第二次針對約克城號的拯救行動之後就再也沒有展開。在6日晚上和7日清晨,約克城號仍然浮在海面上。到6月7日5時30分,四周驅逐艦上的船員都注意到了航母開始急劇向左舷傾斜。7時1分,船身向左側傾覆並沉入5500米深的水中,它的戰旗亦一同沉入水底。

E. 哈爾西沒能參加中途島海戰,尼米茲為什麼高興

1942年5月,尼米茲通過密碼破譯,完全掌握日軍偷襲中途島的時間、規模和行動計劃,甚至各艦艦長的名字都知曉。然而,開戰前10天,日軍升級了密碼,這意味著美軍一時得不到對方的最新消息,尼米茲對此不以為然、積極備戰。

作為一名卓越的軍事家,尼米茲很清楚太平洋艦隊的實力,遠沒有達到與日本海軍抗衡的地步。如今,在他的計劃中,既要保住僅有的3艘航母,又想「摟草打兔子」,借機消滅日本聯合艦隊的4艘主力航母。盡管有情報,但困難仍然很大。

關鍵時候,是最能顯示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美國3天將一艘重傷航母恢復戰鬥力,而日本卻沒有這樣的能力。同時,美軍能將兩艘航母的艦載機整合到一艘航母上,而僵化的日軍卻不願給「瑞鶴號」湊足艦載機,白白浪費了一艘主力航母。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

F.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著名海戰

中途島海戰
珊瑚海海戰
日德蘭海戰
黑爾戈蘭灣海戰
福克蘭群島海戰
錫諾普海戰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的遠征
維堡海戰
特拉法加海戰
洛斯托夫特海戰
納瓦里諾海戰
利薩海戰
卡利亞克里亞角
漢科角海戰
戈格蘭海戰
對馬海戰
阿索斯海戰
阿布基爾海戰
露粱海戰
埃克諾穆斯角海戰

詳見:
http://www.xinjunshi.com/ziliao/junshiditu/hzdt/Index.html

G. 美國歷史 (太平洋戰爭)

是的,最典型的就是「約克城york town」號航空母艦,在珊瑚海海戰中中了一顆航彈,穿透甲板在內層爆炸。但是收到中途島作戰命令時,距離出發只剩下三天了,而距離約克城完全修好至少還剩下3個月,為了不耽誤作戰,維修工人們拚命工作,竟然在3天內把約克城號的甲板和被損壞的艦內升降機設備修好,恢復了約克城號基本的作戰能力,但是還有很多小的地方有毛病,沒辦法,出發的時候到了,一部分維修工人、電焊工人只好跟著軍艦,一邊往中途島附近趕,一邊維修約克城號上未完成的一些相對較小的問題。約克城號在中途島吃了一枚炸彈和兩顆魚雷後,當時扔未沉沒,一艘驅逐艦拖著約克城,工人們一邊維修,一邊跟著軍艦往回(好像是去夏威夷)趕。結果被一艘日本潛艇發現,2艘艦艇全部被擊沉。隨艦工人全部罹難。

H. 遼寧艦招焊工嗎……

去大連造船廠問問、

I. 中途島戰役中美國為什麼會贏

美國海軍情報局在與英國以及荷蘭相關單位緊密的合作下,開始成功的解讀日本海軍主要通訊系統JN-25的部分密碼。到了五月上旬,聯軍在破解JN-25上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因此得到了窺探日本海軍計劃的能力。JN-25讓聯軍得悉『AF方位』將會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然而聯軍就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軍的高層將領認為『AF方位』便是中途島,另外一些則認為是阿留申群島。然而任憑聯軍解碼科技多麼的先進,也仍然無法破解『AF方位』的正確位置。正當美軍高層在傷腦筋的同時,一名年輕軍官卻想到了一個能夠確認『AF方位』是不是中途島的妙計。他要求中途島海軍基地的司令官以無線電向珍珠港求救,說中途島上的食水供應站出現了問題,導致整個中途島面臨缺水的危機。不久後,美國海軍情報局便截奪到一則JN-25信息,內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出現缺水問題。結果『AF方位』便證實為中途島,也就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由於要從JN-25得到情報非常費時,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海軍上將切斯特·尼米茲到了最後一刻才掌握了能夠用來埋伏日本艦隊的可靠情報。他立即召回了在太平洋西南方的航空母艦企業號 (CV-6 USS Enterprise)、大黃蜂號 (CV-8 USS Hornet)以及因為參與珊瑚海海戰而正在珍珠港進行重大維修的約克城號 (CV-5 USS Yorktown)。任命雷蒙德·斯普魯恩斯少將代替患病的哈爾西中將指揮第16特混編隊。尼米茲就准備以三艘約克城級航空母艦為主力,再加上約五十艘支持艦艇,埋伏在中途島東北方向,攻擊前往中途島的日本艦隊。

在珊瑚海海戰受重傷的約克城號返回珍珠港時,她看上去需要進行幾個月的重大維修工程。經過七十二小時不眠不休的搶修,她的飛行甲板已重新鋪平,內部也裝上新的鋼條支撐架,艦載機組成新的艦載機隊。尼米茲上將不惜一切地違反了許多海軍條例,就為了達成讓約克城號隨行的目標。在約克城號入港的僅僅三天後,她奇跡般的隨著美軍艦隊(第17特混編隊)奔向中途島,展開她的最後一次作戰任務。與此同時,日本海軍參加珊瑚海海戰的航空母艦瑞鶴號在位於特魯克(Truk)的基地等待一批新的艦載機;受傷的翔鶴號則在基地進行維修。如果日本海軍沒有大意,以為美軍只會派遣兩艘航母企業號及大黃蜂號迎擊蒼龍號, 飛龍號, 赤城號以及加賀號的話,那麼中途島海戰,將可能會有迥然不同的結局。

J. 戰爭時期可以迅速徵召幾十萬人,美國的戰略動員能力有多強

戰略動員能力是一個現代國家的核心力量,當然也可以理解為一個國家的戰爭潛力。作為世界上最強大的美國軍隊,美國的動員能力也是非常強大。總的來說分為三類,首先就是戰爭動員能力,包括預備役部隊。其次就是工業動員能力,具體的體現就是二戰時期美國航母下餃子。最後就是預儲預置,預先儲存,預先放置。在打仗的時候可以直接拿出來使用。最多體現在美國海軍的與儲備船上。還有島嶼上的一些封存的倉庫。

最後就是美國的預儲預置了,不知道有多少看過《侶行》的小夥伴。在270和梁紅登上阿圖島之後,發現岸上美軍的倉庫。順手就進行了補給。其實這就是美國的一個思路,我將大量的物資放在這個島嶼上,一旦發生戰爭,我只需要把人員送過來就行了。而美國海軍更加簡單粗暴,直接就購買了幾艘大型的貨輪,裡面裝上燃油和彈葯。定期輪換,隨時有戰爭,航母不是去打仗去了?這些高速貨輪直接擔當起補給船的角色。隨時出發對航母進行補給和支援。

閱讀全文

與約克城號如何三天維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蘋果六怎麼區別翻新機 瀏覽:42
用一張紙防水姓名貼怎麼做 瀏覽:103
怎麼檢測出手錶針盤翻新 瀏覽:527
三水區傢具設計怎麼學 瀏覽:301
新房置辦家居 瀏覽:80
國家電網每月什麼時候收費 瀏覽:561
北京歐派維修電話 瀏覽:98
球鞋怎麼看是不是翻新的 瀏覽:428
朗信艾尼號維修電話 瀏覽:404
米家電磁爐青春版和標准版有什麼區別 瀏覽:32
固定傢具家電有哪些 瀏覽:582
電器維修工的體會和收獲 瀏覽:897
中國北京維修服務中心地址 瀏覽:353
淘寶買的顯卡怎麼看是不是翻新的 瀏覽:902
ofo小黃車維修點成都 瀏覽:516
淋浴地漏防水用什麼做 瀏覽:71
北京前鋒熱水器維修電話 瀏覽:568
家用電線接頭如何防水 瀏覽:91
鋼結構板房屋頂如何防水 瀏覽:802
萊州市家電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