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為什麼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要求,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幸福所系,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題中應有之義。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法治是一致的,社會主義法治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法治。
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依法執政,既要求黨依據憲法法律治國理政,也要求黨依據黨內法規管黨治黨。
(1)國家電網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擴展閱讀
黨的領導的實質就是幫助人民群眾認識自己的利益,並且團結起來為自己的利益而奮斗。因此,黨的領導不是靠行政權力來實現的,而是靠代表人民群眾的利益,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持黨同群眾的密切聯系,得到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擁護來實現的。
黨的領導只能依靠自己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依靠向人民群眾作宣傳教育工作,使人民群眾自覺地接受和執行自己的路線、方針、政策。黨的領導是一個歷史范疇。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於黨所處的客觀環境及其所面臨的直接任務的不同,實現黨的領導作用的具體形式和方法的不同,因而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於黨的領導的含義曾經做出不同的表述。
『貳』 深化國企改革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
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堅持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張春曉指出,國有企業的產權屬性和黨組織的根本屬性內在地統一於「人民」。人民投資了國有企業,中國共產黨實現人民的利益,在國有企業發展和改革中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全民利益的重要內容。當前,國有企業改革正處於攻堅期和深水區,黨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這是國有企業產權屬性與黨組織根本屬性內在統一的要求。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辛鳴表示,《若干意見》旗幟鮮明地提出要強化黨的意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要求在國有企業改革中堅持黨的建設同步謀劃、黨的組織及工作機構同步設置、黨組織負責人及黨務工作人員同步配備、黨的工作同步開展,實現體制對接、機制對接、制度對接和工作對接,充分發揮黨組領導核心作用、黨委政治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這是由國有企業的性質決定的,國有企業離開了黨的領導其性質就會發生改變。
「國有企業黨組織作為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具有先進的理論指導和價值追求、健全的組織體系和工作機制、嚴明的組織紀律和優良作風、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影響力。」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作為政治資源,這種資源所體現的政治優勢,是中國國有企業(包括其他所有制的許多企業)獨有的。國有企業黨組織可以運用執政黨基層組織所擁有的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等工作資源,來促進和保證國有企業的改革和發展。在各種優勢中,人的優勢是最重要的優勢,中國國有企業所具有的黨員隊伍優勢是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優勢。」
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結合是重大創新
專家普遍認為,這次《若干意見》在制度設計方面最大的亮點就是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
辛鳴說,通過這樣的制度設計,有效地將黨建工作總體要求納入國有企業章程。使得國有企業將黨組織的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工作任務納入企業的管理體制、管理制度、工作規范,明確黨組織在企業決策、執行、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以及與其他治理主體的關系,黨組織從而成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機組成部分。
李錦認為,強調「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也是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補充。他指出,把加強黨的領導和完善公司治理統一起來,明確國有企業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有利於發揮國有企業黨組織作用,正確處理國有企業黨組織與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的關系。這樣的定位,既能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又適應了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具有重大的創新意義。
辛鳴表示,《若干意見》把黨的領導內嵌到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我們所堅持的黨管幹部原則與市場化選聘、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相結合就有了基本的制度前提。在這一基礎上,《若干意見》所倡導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的領導體制,也就是符合條件的國有企業黨組(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可以通過法定程序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成員中符合條件的黨員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進入黨組(黨委)的模式就會發揮出良性的促進作用。而通過這種體制選出來的人,不僅懂經營會管理具有市場意識,而且也心中有黨,是政治上的明白人。
國企黨建要遵循問題導向,構建有效預防腐敗的「藩籬」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發展的形勢很好,但是存在的問題同樣很多。尤其前一段時間的巡視過程中更是暴露出一系列觸目驚心的問題,一些企業不僅存在嚴重的利益交換等腐敗問題,甚至其重大項目的投資立項都與國家的產業發展方向、經濟發展目標大相徑庭。「之所以會發生這樣的問題,原因固然很多,最根本的就是一些國有企業黨的領導被削弱,黨的建設被虛化,黨的作用被淡漠。」辛鳴指出,《若干意見》在化解國有企業發展弊端、校準國有企業發展方向上出台了若乾重大舉措。
張春曉舉例,從「要吸取過去國企改革經驗和教訓,不能在一片改革聲浪中把國有資產變成牟取暴利的機會」到「除了國家規定的履職待遇和符合財務制度規定標準的業務支出外,國有企業負責人沒有其他的『職務消費』,按照職務設置消費定額並量化到個人的做法必須堅決根除」,從「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加強對國企領導班子的監督,搞好對國企的巡視,加大審計監督力度」到「中央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沒有變」,新一輪國有企業改革,就是要合理把握改革的尺度和邊界,努力強化企業的經營自主權,走向市場、自主經營,提防少數個人或小群體謀取私利,將國有資產據為己有。
李錦認為,《若干意見》的制定,為國有企業構建了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的教育、制度、監督並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同黨風建設和反腐倡廉工作的客觀現實與規律相適應,與企業的改革和反腐倡廉歷史進程相適應,符合國有企業反腐倡廉工作健康發展的客觀需要,會為保障國企改革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相信,國企改革的深入將有助於遏制腐敗。對於權力集中的領域和崗位,實行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防止權力濫用。將國企推向市場,建立規范完善的現代企業制度,落實法人治理結構,使得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監事會、職代會、黨組織等機構各司其職,內外部監督互相配合協調。通過科學規范的企業運營制度,讓國企高管不能腐敗;要設計完善的薪酬激勵和約束體系,讓其不願腐;繼續加大反腐查處力度,讓其不敢腐。」
『叄』 新的歷史條件下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需要黨的領導。
第一,堅持中國現代化建設的正確方向,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正確方向,才能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不斷取得進步,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第二,維護國家統一、社會和諧穩定,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新世紀新階段,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實代表,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憑借其豐富的執政經驗和駕馭全局的能力,統籌經濟社會等各方面發展,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夠維護國家統一和社會和諧穩定。
第三,正確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矛盾,把億萬人民團結凝聚起來,共同建設美好未來,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當代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順利解決前進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才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共建美好未來。
第四,應對復雜的國際環境的挑戰,需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下,只有以堅強的政治核心把全國各族人民團結起來,才能保證我國真正走獨立自主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就是這樣一個能夠把人民組織起來、團結起來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政治核心。
【參考材料】http://e.163.com/11/1231/17/7MKBTNLR00293NV6_all.html
『肆』 為什麼必須堅持黨的領導 應該講什麼
這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等決定。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保持建設現代化建設社會主義方向,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調動更方面的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
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艱難曲折,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使中國走上了獨立自主發展的現代化進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進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已經與中國的發展進程和前途命運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已經成為不可改變的歷史事實。
(4)國家電網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擴展閱讀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個長期的歷史過程,需要長期穩定的戰略安排和部署。而中國共產黨有建設美好社會的長遠目標,既有實現共產主義的最高綱領,也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中長期戰略安排,正好符合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個長期歷史過程的要求。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可以分兩個階段來安排:
第一個階段,從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具有明確和長期的戰略安排和部署,才能保證中國的發展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才能順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伍』 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
第一,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堅持我國發展的社會方向,人民當家捉住和依法治國才能有可靠的保證。因此,發展社會主義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核心在於堅持黨的領導。我們推進政治建設和政治體制改革,必須有利於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增強黨和國家的活力,而決不能削弱黨的領導。
第二,人民當家做主是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社會主義政治的本質是人民當家做主。執政就是領導和支持人民當家做主。當周有領導人民創造各種有效的當家做主的形式,堅持依法治國,才能充分實現人民當家做主的權利,鞏固和發展黨的執政地位。第三,依法治國適當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人民在領導下,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和經濟文化事業,保障自己當家做主的各項權利,這是依法治國的實質。依法治國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維護人民主人翁地位的過程,保證人民實現當家做主的過程。當領導人民通過國家權力機關制定憲法和各項法律,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嚴格依法辦事,保證法律的實施,從而使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起來。總之,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於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偉大實踐之中,決不能把它們分割開來或對立起來。
『陸』 我國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
堅持黨的領導的原因:
1、中國現代化的性質決定了必須由中國共產黨來領導。近代以來的歷史反復證明,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企圖通過走資本主義道路使中國實現現代化,是根本行不通的。只有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建立新中國,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真正找到了一條適合中國情況的現代化之路。要沿著這條道路繼續走下去,最終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然必須始終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2、,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需要共產黨的領導。翻開我國歷史,不難發現,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時期,往往是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千百年來廣為傳頌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康乾盛世」,都是這樣。相反,凡是國家分裂、民族矛盾激化、社會動盪不安之時,必定導致國力衰弱,人民苦不堪言。在我國這樣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發展又很不平衡的國家裡搞現代化建設,需要有一個安定、團結、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離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不可能保持長期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也就無法保證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順利進行。
3、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為實現現代化的目標而共同奮斗,需要共產黨的領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事業是億萬群眾的事業。只有集中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組成浩浩盪盪的建設大軍,才能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不斷推向前進。像我們這樣一個擁有13億人口、情況十分復雜的大國,如果沒有一個核心力量把全國人民組織起來、發動起來,實現現代化就只能是一句空話。在當代中國,誰最有資格和能力做到這一點?只有中國共產黨。
4、應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挑戰,也需要共產黨的領導。當前,我國現代化建設面臨的國際環境和國內矛盾都比較復雜。從國際上看,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在曲折中發展,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西方敵對勢力加緊對我國實施西化、分化戰略。從國內來看,改革進入攻堅階段,長期積累的許多深層次矛盾日益凸顯。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我們的選擇只有一條,那就是堅持並改善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
『柒』 關鍵在黨,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
因為從中國共產黨的先進品格來看,中國共產黨最有資格領導一切。
中國共產黨一經成立,就義無反顧肩負起實現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 程中,敢於克服任何艱險,甘願付出任何犧牲,勇於修正任何錯誤。
戰勝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戰勝的敵 人,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看似不可攻克的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譜寫了一曲曲氣吞 山河、感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當代中國發展進步 的一切;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民族復興必然是空想。
(7)國家電網為什麼要堅持黨的領導擴展閱讀:
相關背景
從新時代黨肩負的歷史使命來看,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 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根本保證。當今世界,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執政黨之間的競爭,是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執政能力和執 政水平的競爭。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接近目標,遇到的困難風險可能會越多。
隨著我國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 強,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國的崛起必然對現有國際格局產生重大影響,國際社會期待我國在更多 領域承擔更多責任。
一些國家不願看到社會主義中國迅速發展壯大,千方百計對我們進行防範、阻撓和遏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對黨治國理政的考驗之大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