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魏少軍學者 魏少軍
魏少軍,一位出生於1958年5月的男學者,於北京成長。他擁有深厚的學術背景,持有工學博士學位。他曾擔任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的副總工程師及大唐電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裁,展現了他在電信科技領域的豐富經驗。目前,他身兼多職,不僅是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的教授,負責博士生的指導工作,還擔任所學術委員會的副主任,顯示出他在學術研究上的權威和影響力。
早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中期,魏少軍教授便在郵電部郵電科學研究院開始了他的職業生涯。他在此期間積累了寶貴的知識和技能。1982年至1984年,他在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學系完成了碩士學位的學習。之後,他在海外繼續深造,1985年至1987年在比利時西門子ATEA公司擔任研發部研究工程師,這段經歷無疑拓寬了他的國際視野。1991年,他在比利時蒙斯理工大學微電子學實驗室榮獲工學博士學位,隨後在ARAMIS公司和蒙斯理工大學擔任研究員和助理教授,積累了豐富的研究經驗。
1995年10月,魏少軍博士回國,將他的專業知識投入到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設計方法學和通信專用集成電路技術的研究中。他的貢獻得到了認可,2002年2月,他榮膺中關村十大優秀創業者的稱號,這標志著他在科技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
B. 半導體的小散弱是什麼意思
半導體指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
半導體在集成電路、消費電子、通信系統、光伏發電、照明、大功率電源轉換等領域都有應用,如二極體就是採用半導體製作的器件。
無論從科技或是經濟發展的角度來看,半導體的重要性都是非常巨大的。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如計算機、行動電話或是數字錄音機當中的核心單元都和半導體有著極為密切的關聯。
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鍺、砷化鎵等,硅是各種半導體材料應用中最具有影響力的一種
物質存在的形式多種多樣,固體、液體、氣體、等離子體等等。我們通常把導電性差的材料,如煤、人工晶體、琥珀、陶瓷等稱為絕緣體。而把導電性比較好的金屬如金、銀、銅、鐵、錫、鋁等稱為導體。可以簡單的把介於導體和絕緣體之間的材料稱為半導體。與導體和絕緣體相比,半導體材料的發現是最晚的,直到20世紀30年代,當材料的提純技術改進以後,半導體的存在才真正被學術界認可。
半導體是指在常溫下導電性能介於導體與絕緣體之間的材料。半導體是指一種導電性可控,范圍從絕緣體到導體之間的材料。從科學技術和經濟發展的角度 來看,半導體影響著人們的日常工作生活,直到20世紀30年代這一材料才被學界所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