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路板上面的元器件怎麼辨別
1.在諸多引腳的一邊,有一個腳上邊有個小孔。該孔代表著此處的引腳為第一個引腳。如果給引腳排序的話,那就是「引腳1」。一般的PCB板在進行封裝時,會預留一個缺口,缺口處與圓孔處均為正方。在焊接或維修IC晶元的時候,要注意識別圓孔或缺口。
2.帶有極性的電容同樣具有方向,而電容引腳只有兩個,一旦焊接錯誤,那麼會直接導致電容爆掉損壞。在電容的封裝外形通常呈現黑灰色,黑色較多,而灰色只有一條。
而在灰色條形處會有一個長方形符號「—」,該灰色處下面的引腳就是負極。「—」符號代表負極。除了顏色符號區分外,電容的引腳長度有長短之分,長腳為正,短腳為負。而引腳長短同樣可以用來識別直插發光二極體的正負極。
3.在電路板上經常會看到環色長條塊狀元件,該元件為極性貼片電容。在識別的時候,注意看貼片的邊角,有一塊區域顏色較深,呈桔色或灰色。顏色較深的那一段為正極,而另外一邊為負極。
4.引腳長短同樣可以判斷直插發光二極體。而直插二極體類型器件識別同樣可以用顏色來區分。二極體作為單向導電元件,一邊電阻非常大,而另一邊電阻又非常小,當這種二極體接反的話,則會導致整個電路板電路斷掉。
此類二極體一樣有兩種顏色,與電容不同的是,灰色區域所在的方向代表的是負極,而顏色較多的黑色一邊為正極,所以不要將電容與二極體混掉。
5.二極體除了直插一類,還有貼片二極體,貼片二極體的正負極識別方法與直插二極體一樣,灰色橫條的一邊為負極,另一端為正極。
B. 電路板上常見的電子元器件有哪些
電阻,電容,二級管,穩壓管,三極體等等。
(1)電阻是一個物理量,在物理學中表示導體對電流阻礙作用的大小。導體的電阻越大,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不同的導體,電阻一般不同,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特性。
(2)電容是由兩塊金屬電極之間夾一層絕緣電介質構成。當在兩金屬電極間加上電壓時,電極上就會存儲電荷,所以電容器是儲能元件。任何兩個彼此絕緣又相距很近的導體,組成一個電容器。平行板電容器由電容器的極板和電介質組成。
(3)二極體,(英語:Diode),電子元件當中,一種具有兩個電極的裝置,只允許電流由單一方向流過,許多的使用是應用其整流的功能。而變容二極體(VaricapDiode)則用來當作電子式的可調電容器。
(4)穩壓二極體(又叫齊納二極體)是一種硅材料製成的面接觸型晶體二極體,簡稱穩壓管。此二極體是一種直到臨界反向擊穿電壓前都具有很高電阻的半導體器件。
(5)三極體是半導體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電流放大作用,是電子電路的核心元件。三極體是在一塊半導體基片上製作兩個相距很近的PN結,兩個PN結把整塊半導體分成三部分,中間部分是基區,兩側部分是發射區和集電區,排列方式有PNP和NPN兩種。
C. 電路板上的TR、TH、J、L、CN、K、X都代表什麼電子元件
Tr:三極體(transistor);
TH:熱敏電阻(thermistor);
J:跳線或跳接點(jumper);
L:電感(inctor),L6表示編號為6的電感;
CN:接插件;
K:繼電器;
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 ceramic resonator)。
(3)電路板上元件擴展閱讀:
各個廠商都有自己的元件庫,畫電路圖時的元件都從庫里抓來的(大廠),對於一些不常見的,比如CON,JP,各個廠商的定義也會有所不同。
R(電阻)、FS(保險管)、RTH(熱敏電阻)、CY(Y電容:高壓陶瓷電容,安規)、CX(X電容:高壓薄膜電容,安規)、D(二極體)、C(電容)、Q(晶體管)
ZD(穩壓二極體)、T(變壓器)、U(IC晶元)、J(跳線)、VR(可調電阻)、W穩壓管、K開關類、Y晶振。
電路板上常常見到R107、C118、Q102、D202等編號,一般情況下,第一個字母標識器件類別,比如R代表電阻器,C代表電容器,D表示二極體、Q表示三級管等。
第二個是數字,表示電路功能編號,如「1」表示主板電路,「2」表示電源電路等等,這是由電路設計者自行確定的;第三、四位表示該器件在該電路板上同類器件的序號。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電子元器件
D. 電路板上的元件名稱
1、電路板上都有標示,R為電阻,L為電感線圈(通常為線圈纏繞在鐵芯環上,也有些有封閉外殼),C為電容(高大立起圓柱狀,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壓痕的為電解電容,扁平的是貼片電容),其他兩條腿的是二極體,3條腿的是三極體,很多腿的是集成電路。
2、 UR為可控硅整流器; VC為控制電路有電源的整流器 ;UF為變頻器 ; UC為變流器;UI為 逆變器 ;M為電動機 ;MA為非同步電動機 ;MS為同步電動機 ;MD為直流電動機 ; MW 為繞線轉子感應電動機 ; MC為鼠籠型電動機 ; YM 為電動閥;YV為電磁閥 等。
(4)電路板上元件擴展閱讀:
電子元件有著不同的封裝類型,不同類的元件外形一樣,但內部結構及用途是大不一樣的,比如TO220封裝的元件可能是三極體、可控硅、場效應管、或雙二極體。TO-3封裝的元件有三極體,集成電路等。二極體也有幾種封裝,玻璃封裝、塑料封裝及螺栓封裝,二極體品種有穩壓二極體、整流二極體、隧道二極體、快恢復二極體、微波二極體、肖特基二極體等,這些二極體都用一種或幾種封裝。
貼片二極體及有極性貼片電容與其它貼片則很容易區分,有極性貼片元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極性標志。
E. 各種常見元件在電路板上的字母是什麼
各種常見元件在電路板上的字母分別為:電阻R,電容C,二極體/發光二極體D、VD,三極體/可控硅V、VT,輕觸開關S,蜂鳴器B,BZ,晶元IC、N,繼電器J,變壓器B、T,壓敏電阻RT,保險絲F,光耦N,接插件J,電機D,天線T。
1、電阻——R
全稱Resistor,電阻值大小一般與溫度,材料,長度,還有橫截面積有關。根據歐姆定律,R=U/I,電阻的基本單位是歐姆,用希臘字母"Ω"表示。
2、電容——C
電容(Capacitance)亦稱作「電容量」,是指在給定電位差下的電荷儲藏量,記為C,國際單位是法拉(F)。一般來說,電荷在電場中會受力而移動,當導體之間有了介質,則阻礙了電荷移動而使得電荷累積在導體上,造成電荷的累積儲存,儲存的電荷量則稱為電容。
3、二極體——D
二極體(Diode),電子元件當中,一種具有兩個電極的裝置,只允許電流由單一方向流過,許多的使用是應用其整流的功能。大部分二極體所具備的電流方向性通常稱之為「整流」功能。二極體最普遍的功能就是只允許電流由單一方向通過(稱為順向偏壓),反向時阻斷(稱為逆向偏壓)。
4、輕觸開關——S
輕觸開關(英語:Switch),輕觸開關有接觸電阻荷小、精確的操作力誤差、規格多樣化等方面的優勢,在電子設備及白色家電等方面得到廣泛的應用。
5、保險絲——F
保險絲(fuse)也被稱為電流保險絲,IEC127標准將它定義為"熔斷體(fuse-link)"。其主要是起過載保護作用。電路中正確安置保險絲,保險絲就會在電流異常升高到一定的高度和熱度的時候,自身熔斷切斷電流,保護了電路安全運行。
F. 電路板上主要有哪些元器件啊
根據不同抄功能的電襲路板,元器件也不一樣.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不外有固定電阻、可調電阻、固定電容、可調電容、固定電感、可調電感、普通二極體、穩壓橋塊、發光二極體、穩壓二極體、NPN三極體、PNP三極體、光電耦合器件、場效應管(MOS管居多)、可控硅、各種開關、按鈕、按鍵、功能各異的集成電路晶元等等,種類很多.
G. 電路板上元件符號都是代表什麼元件
以下列舉的是電路板上常見的電子元件符號:
1,B:電池(battery)。
2,C:電容器(capacitor)。
3,D或CR:二極體(diode)。
3,F:保險絲(fuse)。
4,IC:集成電路(integratedcircuit)。
5,L:電感(inctor)。
6,LED: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diode)。
7,Q:三極體(transistor)。
8,R:電阻器(resistor)。
9,T:變壓器(transformer)。
10,TP:測試點(testpoint)。
11,VR:可變電阻(variableresistor)。
12,X:晶體振盪器,陶瓷諧振器(crystal,ceramicresonator)。
(7)電路板上元件擴展閱讀:
電阻分類:
1,電阻器(Resistor):固定的電阻值。
2,電阻網路(ResistorNetwork)。
3,微調器:小型可變電阻器。
4,可變電阻:可變的電阻值。
5,加熱器:電熱元件(HeatingElement)。
6,電熱線(ResistanceWire):高電阻材質的線,近似於加熱元件。
7,熱敏電阻(Thermistor):溫度改變電阻值。
8,壓敏電阻(Varistor):變壓電阻。
H. 電路板上的元件名稱
1、電路板上都有標示,R開頭的是電阻,L開頭的是電感線圈(通常為線圈纏繞在鐵芯環上,也有些有封閉外殼),C開頭的是電容(高大立起圓柱狀,包塑料皮,上面有十字壓痕的為電解電容,扁平的是貼片電容),其他兩條腿的是二極體,3條腿的是三極體,很多腿的是集成電路。
2、可控硅整流器UR;控制電路有電源的整流器VC;變頻器UF;變流器UC;逆變器UI;電動機M;非同步電動機MA;同步電動機MS;直流電動機MD;繞線轉子感應電動機MW;鼠籠型電動機MC;電動閥YM;電磁閥YV等。
(8)電路板上元件擴展閱讀:
電路板的組成:
電路板主要由焊盤、過孔、安裝孔、導線、元器件、接插件、填充、電氣邊界等組成,各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如下:
焊盤:用於焊接元器件引腳的金屬孔。
過孔:有金屬過孔和非金屬過孔,其中金屬過孔用於連接各層之間元器件引腳。
安裝孔:用於固定電路板。
導線:用於連接元器件引腳的電氣網路銅膜。
接插件:用於電路板之間連接的元器件。
填充:用於地線網路的敷銅,可以有效的減小阻抗。
電氣邊界:用於確定電路板的尺寸,所有電路板上的元器件都不能超過該邊界。
I. 簡述電路板上元件的拆卸方法
電路板上元件的拆卸方法:增加焊錫融化拆卸法。該方法是一種省事的方法,只要給待拆回卸的集成塊引腳答上再增加一些焊錫,使每列引腳的焊點連接起來,這樣以利於傳熱,便於拆卸。拆卸時用電烙鐵每加熱一列引腳就用尖鑷子或小「一」字螺絲刀撬一撬,兩列引腳輪換加熱,直到拆下為止。一般情況下,每列引腳加熱兩次即可拆下。
J. 如何識別電路板上的電子元件
想熟練快速辨別出元器件的前提是先掌握豐富的元件知識,多接觸實物。然後可通過以下幾點來辨別:
一,器件標示,器件上一般都有刻印或絲印上的標示,可做為辨別最主要的依據。
二,PCB板上的絲印,一般在PCB板的器件對應安裝位都會有絲印符號,可做為辨別依據。
三,外形結構,多了解常規元器件封裝後可通過外形結構上做一個參考依據。
四,儀表測量,有些外觀太過相似的元器件可通過儀表測量其參數來辨別。
很多電子產品中,電容器都是必不可少的電子元器件,它在電子設備中充當整流器的平滑濾波、電源和退耦、交流信號的旁路、交直流電路的交流耦合等。由於電容器的類型和結構種類比較多,因此,使用者不僅需要了解各類電容器的性能指標和一般特性,而且還必須了解在給定用途下各種元件的優缺點、機械或環境的限制條件等。下文介紹電容器的主要參數及應用,可供讀者選擇電容器種類時用。
1、標稱電容量(CR):電容器產品標出的電容量值。
雲母和陶瓷介質電容器的電容量較低(大約在5000pF以下);紙、塑料和一些陶瓷介質形式的電容量居中(大約在0005μF10μF);通常電解電容器的容量較大。這是一個粗略的分類法。
2、類別溫度范圍:電容器設計所確定的能連續工作的環境溫度范圍,該范圍取決於它相應類別的溫度極限值,如上限類別溫度、下限類別溫度、額定溫度(可以連續施加額定電壓的最高環境溫度)等。
3、額定電壓(UR):在下限類別溫度和額定溫度之間的任一溫度下,可以連續施加在電容器上的最大直流電壓或最大交流電壓的有效值或脈沖電壓的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