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路圖上有RSC字樣的電感代表什麼
——RSC通常是電流檢測電阻的標記
2. 開關電源過電流保護電路
通過檢測原邊電流,短路時電流增加觸發保護墊,控制晶元控制PWM輸出占空比減小到0實現輸出關斷。 知道下一個晶元工作周期復位,繼續輸出,若還短路,則又進入保護。像是在不停的打嗝,所以稱之為打嗝式保護。開關電源在加電時,會產生較高的浪涌電流,因此必須在電源的輸入端安裝防止浪涌電流的軟啟動裝置,才能有效地將浪涌電流減小到允許的范圍內。浪涌電流主要是由濾波電容充電引起,在開關管開始導通的瞬間,電容對交流呈現出較低的阻抗。如果不採取任何保護措施,浪涌電流可接近數百A。 開關電源的輸入一般採用電容整流濾波電路如圖2所示,濾波電容C可選用低頻或高頻電容器,若用低頻電容器則需並聯同容量高頻電容器來承擔充放電電流。圖中在整流和濾波之間串入的限流電阻Rsc是為了防止浪涌電流的沖擊。合閘時Rsc限制了電容C的充電電流,經過一段時間,C上的電壓達到預置值或電容C1上電壓達到繼電器T動作電壓時,Rsc被短路。一般過流保護的原理是,在需要過留保護的地方取電流,通過一個電阻,再加一個穩壓管。舉個例子,就是說比如你用的電阻是4歐,那麼2.5*4=10V,那麼後面加上一個10V的穩壓管,這樣的話,當電流超過2.5A時,就超過穩壓管電壓,然後擊穿穩壓管,實施過流保護功能。大概是這樣,具體的情況看你用的控制晶元,和晶元配合使用的。
3. 共集電極放大電路輸出迴路求法,也就是那個小ib怎麼來的或小ie怎麼來的
你的題意我不太清楚但射跟的大致內容無非
1,放大倍數k
2,輸入阻抗rsr
3,輸出阻抗rsc
1,放大倍數k
k=usc/usr 見圖可見實際usc是對usr 的分壓
usc=ure usr=ubb+ube+ube rbb數十歐至一、二百,rbe=β×26/ie 從輸入看等效re=(β+1)×Re
k=usc/usr k=ie×Re/ ib×rbb+ib×rbe+ie×Re 因為ie=ib×(β+1)
因為一般β遠大於1 略去1 得
k= ib×β×Re / ib×rbb + ib× β×26/ ie × + ib×β×Re 簡化算式
k= β×Re / rbb + β×26/ ie + β×Re
現在電路清淅了輸出電壓就是射極電阻的壓降 輸入電壓就是基極 體積電阻壓降+基極發射極結電 阻 壓降+射極電阻的壓降也就輸出電壓 所以 輸出電壓恆小於輸入電壓。即k<1 結電阻 β×26/ ie與工作電流 及β有關單位mv,ma 現在看三者大小關系 rbb 一般為200歐左右 若電流以5ma計 Re取1k 則β取100 三項各 各為200 520 100k
放大倍k= 100k/200 +520 +100k 可見最後一項>>前二項故 k略<1而近似1
那麼放大器沒有放大作用為何會有人用呢 射跟的作用並無人關心它的放大作用(指電壓 )它的功能主要是阻抗轉換就是說在一信號源或其它什幺電路與負載之間串上這個電路,從輸入端看負載電阻增大 了β倍即負載 輕了β倍,從負載端向前看信號源內阻小了β倍即信號源負載能力增加了 β倍
4. RSC-300語音識別晶元
建議用LD3320,用網路搜索,買個模塊,中文的資料,直接搞定畢設。
5. 三端穩壓器如何接線 三端穩壓管工作原理
我國是一個用電大國,各個地方都是需要較大的電量特別是一些工業地區,這些地區的生產需要穩定的電源。即穩定的電壓,但是由於電路很容易受到我們生活中的很多其他的事物比如強大磁場的干擾,會經常出現電路不穩定的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穩定電路電源的東西。三端穩壓器就是有這種功能的設備。那麼,三端穩壓管工作原理是什麼呢?它又是如何接線的,小編這就給大家介紹。
三端穩壓器如何接線
1、7809三端穩壓器接線
通常以標識面為准左進右出中間接地。7809三端穩壓器有以下幾部分組成:1、調整電路;2、取樣電路;3、取樣放大;;穩壓過程:設輸出電壓已達到預設電壓。當輸出電壓變化時,取樣電路取得樣本經取樣放大與基準電路比較判斷輸出電壓是向高了變化還是向低了變化,由此控制調整電路工作,促使調整電路調整輸出電壓向低或高變化,直到輸出達到預設電壓。
2、7812三端穩壓器接線:
左邊輸入、中間地線、右邊輸出
3、1912三端穩壓器接線
左邊地線、中間輸入、右邊輸出
三端穩壓管工作原理
三端固定穩壓管工作原理:
1、三端固定穩壓IC有正輸出(78系列)和負輸出(79系列)兩種類型
2、工作原理:與一般分立件組成的串聯調整式穩壓電源十分相似,不同的是增加了啟動電路,恆流源以及保護電路,為了使穩壓器能在比較大的電壓變化范圍內正常工作,在基準電壓形成和誤差放大部分設置了恆流源電路,啟動電路的作用就是為恆流源建立工作點。Rsc是過流保護取樣電阻RA、RB組成電壓取樣電路實際路是由一個電阻網路構成,在輸出電壓不同的穩壓器中,採用不同的串、並聯接法,形成不同的分壓比。通過誤差放大之後去控制調整管的工作狀態,以形成和穩定一系列預定的輸出電壓。
79系列穩壓器也是一種串聯調整式穩壓電源,但它的調整管處於共射工作狀態,屬集電極輸出型穩壓電路,其工作原理與78系列類似。
三端可變穩壓管工作原理
1、作為輸出電壓可變的集成三端穩壓管也有正輸出和負輸出兩種類型。
2、工作原理:LM317的輸出電壓(也就是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U0為兩個電壓之和,即A、B兩點之間的電壓和加在R2上的電壓,而IR2實際上是兩路電流之和,UR1為恆定電壓1.25V,R1是一個固定電阻,所以,IR1是一個恆定的電流。另一路是LM317調整端流出的電流ID,LM317穩定工作時,它的值基本上恆定。調節R2,則,UR2=R*IR2是隨R2變化的,可見,輸出電壓可以通過R2調節。另外,LM317內含保護功能、工作穩定可靠等。
三端可調輸出穩壓管品種繁多有正輸出系列的也有對應的負輸出系列的,工作原理類似。
以上,小編為大家介紹了三端穩壓管工作原理。不同規格的三端穩壓管有不同的工作原理。小編主要是分別三端固定穩壓管以及三端可變穩壓管兩種。小編詳細介紹了他們的不同的工作原理,相信讀者對於二者有了較為清楚的區分。小編還介紹了三端穩壓器如何接線,同樣的道理,不同型號的三端穩壓器的接線方法也是不同的,小編主要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三種,希望消費者在使用的時候注意他們的區別。
6. 格力空調 壓機 RSC RrC RrS 分別代表 那個是公共端 那個是運行端 和啟動端 謝謝
一、R、S、C為空調壓縮機繞組的三個端子,一般情況下,R標示運行端、S表示啟動端、C表示公共端(如圖1所示)。
7. 請問電路圖上標有RSC字樣的電感代表什麼
在電路裡面通用的字母:R開頭的,一般都是電阻。
PS:為了不誤導新手,還強調一下,另類的也有,但是此種情況按通常理解即可,很明顯這個是R開頭的。
8. 三端穩壓管工作原理。
穩壓管在反向擊穿時,在一定的電流范圍內(或者說在一定功率損耗范圍內),端電壓幾乎不變,表現出穩壓特性,因而廣泛應用於穩壓電源與限幅電路之中,當電網電壓降低或負載電阻減小而使輸出端電壓有所下降時,其取樣電壓相應減小,基極電位下降。
但因發射極電位既穩壓管的穩定保持不變,所以發射極電壓減小,導致集電極電流減小而集電極電位升高。由於放大管的集電極與調整管的基極接在一起,故基極電位升高,導致集電極電流增大而管壓降減小。因為放大管串聯,所以,輸出電壓基本不變。
由於三端穩壓管只能實現降壓穩壓,所以輸入電壓一定要大於輸出電壓,一般要高於輸出電壓2v左右,在2v-5v之間都是效果較好的,三端穩壓管,主要有兩種,一種輸出電壓是固定的,稱為固定輸出三端穩壓管,另一種輸出電壓是可調的,
(8)電路RSC擴展閱讀
三端穩壓管輸入端要並聯一個二極體,因為當穩壓輸出端接有直流線圈時,如果這個線圈斷電,則會感生較高的反向感生電壓,將三端穩壓器擊穿。並聯這個二極體,就是短路感生電壓,避免穩壓塊被擊穿的保護作用。
如果輸入端接一反向二極體,輸出端接一反向二極體,功能和作用也是一樣的。其實最好的保護是直接在那直流線圈的兩端反向並聯二極體,直接短路感生電壓。否則雖然穩壓塊被保護了,迴路上的其它的原件也可能被擊穿的。
三端穩壓塊的作用是將電壓進行降壓處理,並穩定為某一固定的值後輸出。常見的三端穩壓塊可分為正電壓穩壓塊和負電壓穩壓塊兩種,正電壓的有78系列,負電壓的有79系列,兩個系列是不能互換使用的,所以在選用時不要弄混。
9. 電壓源型與電流源型無源逆變電路的區別有哪些
交-直-交變頻器的中間直流環節如果是用大電容平波通常稱為電壓源型變頻器。如果分開來稱呼,則其後端逆變器部分叫電壓源逆變器(vsi),產品gb和iec標准也是這種稱呼。其前端整流部分對電網而言是一個諧波源,也就叫電壓型諧波源。與此相對照,交—直—交變頻器的中間直流環節如果用大電感平波就分別稱為電流源型變頻器、電流源逆變器(csi)、電流源型諧波源。之所以要特別區分變頻器為電壓源和電流源兩大類是因為他們的交流輸入電流波形和變頻後輸出的交流電壓和交流電流的波形及性能都有很大的不同。
2 電壓源逆變器(vsi)
國內應用的低壓變頻器幾乎全是電壓源型,中間直流是用電容平波,直流電壓比較穩定,它的逆變器輸出的電壓波形決定於逆變器的控制和調制方式,大體上可分為兩類電壓波形。?
2.1 矩形波電壓輸出
如果輸出是雙重的,也可以是「凸」字形電壓波,總之離正弦形相去較遠,也就是說電壓波形中除了基波外,還有許多諧波電壓,至於在這種電壓波形下產生的電流則決定於電動機(還串有一段支線電纜)的阻抗(基波阻抗和諧波阻抗),輸出的基波電壓分量/基波阻抗可得到基波電流,輸出的諧波電壓分量/諧波阻抗可得到諧波電流,電動機的基波阻抗是感性的,因而其諧波感抗xh為基波感抗x1的h倍(h為各次諧波的諧波次數),矩形波電壓的諧波電壓分量為基波分量的1/h,因此,輸出矩形波電壓,得到的各次諧波電流為,以5次諧波電流為例約為基波電流的1/25=4%,7次為1/49≈2%,雖然諧波電流成分不大,但對電機仍有一定的負作用。變頻器輸出的諧波成分以諧波電壓危害嚴重,表現為電壓峰值和電壓上升率dv/dt,它威脅著電機的相間絕緣、對地絕緣和匝間絕緣,主要是電機進線處的頭幾匝,對高壓電動機這個問題更為突出,這在文獻[1]中已有論述。
矩形波或「凸」字形波電壓輸出的變頻器現已少見。
2.2 pwm調制波電壓輸出
這是現今最大量變頻器(無論是低壓或高壓變頻器)的輸出電壓波形,由於採用了正弦調制spwm,或其他更好的調制方式,使輸出電壓波形接近正弦波,這是指調制波的包絡線而言的,但每單個調制波的dv/dt更大了,這是因為調制頻率達到上千hz,為減少電力電子器件的損耗和發熱,採用的是高速通斷器件。不但每次的dv/dt更大,而且是反復加上dv/dt。由於行波現象,加到電機端上的電壓峰值也更高(不超過直流中間電壓的2倍)。至於輸出的電流波形和上一節輸出的矩形波電流相比,則諧波電流分量更小,電流波形相對更接近正弦波,這也就是為什麼要採用pwm調制的理由。但/dt和電壓峰值的威脅仍然存在,還更嚴重。此外還有許多對電機不利的影響如軸電流等。
2.3 對策
欲減少變頻器輸出中含有的浪涌的嚴重程度,在一定的條件下,可採取對策(連同其效果)如下:(詳見iec標准[1])
(1) 改變電動機電纜的長度和將電纜接地,這將改變電動機端上的浪涌幅值,雖然此措施常常是困難的或不實際的。
(2)採用有較高介質損耗的電纜(例如丁基橡膠或油紙絕緣)。採用鐵材屏蔽的特種電纜也行。這些辦法將減少振盪並改善電磁兼容(emc)性能。
(3) 如果相—地之間出現問題,可對接地配置加以改變。
(4) 裝設輸出電抗器,可增加峰值上升時間,它和電纜電容的聯合作用將減少行波峰值電壓。此時要考慮增加了電抗上的電壓降。
(5) 裝設輸出dv/dt濾波器,可顯著增加峰值上升時間。採用此措施可增加電纜長度。
(6)裝設輸出正弦波濾波器,可增加峰值上升時間。採用此方案的可能性決定於對象所要求的特性,特別是調速范圍與動態性能,它有兩種類型,類型i能同時減少相—相間和相—地間的電壓應力;而類型ⅱ只能減少相—相間電壓應力。此外這種濾波器可減少emc干擾和電動機的附加損耗和噪音,而且用了類型i濾波器後就可以採用標準的非屏蔽電纜。
(7) 在電動機端附近裝設終端單元可抑制電動機埠的過電壓。
(8) 降低每步脈沖的電壓幅度,例如採用三電平或多電平變流器。
3 電流源逆變器(csi)
國內市場上出現的產品中只有ab公司的高壓變頻器,其他品牌的高壓變頻器以及全部低壓變頻器都不用這個csi方案,國內新出現一書[7],對此論述最多,這個方案在技術原理上有特點,為了搞清楚他的內在實質,不妨探討一番,以便於和電壓源逆變器的性能比較。
csi的構造不同就是在整流後的中間直流環節用大電感平波,因而直流電流比較穩定,所以叫電流源型(但不是恆流)。
3.1 矩形波電流輸出
最早出現的線路方案是採用晶閘管的串聯二極體式即採用強迫換流,還有驅動同步電動機採用負載換流,由於當今市面上應用很少,這里對線路原理不再介紹,下面只討論他的外部特性。在科技書籍里介紹csi特點次數多的當推文獻[4],csi的主要特點如下:
(1) 中間直流電流基本無脈動,直流迴路呈現高阻抗;
(2) 交流側輸出電流為矩形波,與負載阻抗角無關;
(3) 交流側輸出電壓波形和相位決定於負載阻抗;
(4)當交流側為阻感負載時需要提供無功功率,為反饋無功能量,電流並不反向,因此不必像電壓型逆變器一樣要給開關器件反並二極體,直流側電感可以貯存與釋放無功能量;
(5) 同理,有功能量通過可控晶閘管橋可以反饋回交流電網,不要另設一套反饋到電網用逆變橋電路;
(6) 對觸發信號的要求:對直流鏈總是要求有電流流通路徑而不能開路,對交流側不能有短路路徑。
為什麼輸出交流電流為矩形波?因為直流側有一個大電感,可以穩定直流電流(但不是恆流)。為什麼輸出交流電壓波形決定於負載阻抗?這是因為v=iz,這個式中的i是正向、反向都是120°寬的矩形波,(也可能是120°寬的凸字形波)z為負載感抗,可以分解為基波和特徵諧波。交流電流側的負載為電動機,其負載特性為阻感負載,對各次諧波而言,諧波感抗是基波感抗的h倍,h是特徵諧波次數例如5、7等等,但是要注意,直流側的大電感對各次諧波而言,相當於一個很大的電源內抗,在這個大電感上會有很大的諧波電壓降,結果,輸出的交流電壓波形雖不是正弦波,但也決不是矩形波,比較接近於正弦波,其原因應該是直流大電感上削去了大部分的諧波電壓。
3.2 pwm調制波輸出
被調制波的基波電流波形,由於是電流源所以為矩形波,經過pwm調制後,電流波形的包絡線已初步接近正弦波,但免不了仍然有由調制頻率而產生的高頻電流波,他也會被中間直流環節的大電感所抑制,由於頻率高,受到的抑製作用更強,所以交流輸出不論是電流波還是電壓波都是接近正弦波,基本理由應該是大電感抑制特徵諧波成分和高頻成分的結果。
在高壓變頻器中,對電動機威協嚴重的除了輸出電壓幅值外主要是輸出交流電壓中的dv/dt,此高值的dv/dt,其本質就是高頻電壓成分,同上面分析的道理一樣,由於直流大電感的抑製作用,使dv/dt值大為縮小。
3.3 輸出、輸入端電容的濾波作用
電流源逆變器脈寬調制(csi-pwm)輸出端都有一組並聯的電容器,此電容是為了在換流過程中提供電流通路而設(因直流迴路電感量很大,電流不能關斷而宜另找通路),此旁路電容對電流的諧波和高頻成分阻抗分別較小和更小,(同時並聯電容也流過不大的基波成分)因而同時也起了一定的濾波作用,使流向電動機的電流更靠近正弦波。同理,交流電源輸入端也需要一組並聯電容器,但它容易和電網系統內的電感產生lc串聯諧振,為了避免揩振,產品廠家必須采抑制措施,文獻[7]介紹了低損耗的有源阻尼方案。
4 變頻器電網側的諧波電流
此諧波電流與逆變電路無關,只決定於變頻器前面輸入整流部分的電路與中間直流是用電容還是電感平波下面不討論pwm整流,pwm整流有很好的性能,可四象限運行,高cosφ,低諧波,但有高頻騷擾輸到電網(與調制頻率有關),主要問題是價格較高。這里只討論常用三相或多相整流裝置向電網輸出的諧波。
4.1 電壓源變頻器的諧波
中間直流環節用大電容平波,只能穩定直流電壓,此大電容對變動的輸入卻是低阻抗,因而輸入電流有很大的諧波成分,iec標准[5]對此諧波分量已有數據列成表格如附表所示。
從附表中可以看出下面幾個特點:
(1)諧波是特徵諧波,只和整流脈動數有關,例如三相對稱橋整流,則為6脈動,最低諧波次數為5次,如果為18脈動,則最低諧波次數為17次(理論上沒有5、7、11、13等低次諧波),所以大功率整流多採用多相整流,即變壓器有多個付繞組,彼此的相角有移位,而且諧波次數愈高,諧波相對值愈小。
(2)各次諧波量的大小與變頻器輸入端的系統短路容量大小成正相關關系,短路容量愈小,諧波量愈小,所以在變頻器輸入端之前要求串入一台相對電抗值x%為4%的輸入電抗器,對低壓變頻器而言,製造廠一般都成套提供。對高壓變頻器而言,這個道理是一樣的,附表的數值也是適用的。x%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3) 和下面的電流型變頻器相比,電壓源變頻器在同等條件下的諧波電流要大很多,對這一點,下面第4.3節再作對比分析。
4.2 電流源變頻器的諧波
中間直流環節用大電感,對變動的電流而言,是一個很大的內抗,因而變頻器輸入電流中的諧波成分相對較少,它有以下特性:?
(1) ih/i1= 1/h
上式中:i1-基波電流,由負載大小決定;ih-特徵諧波中的第h次的諧波電流。
可見,諧波次數h愈高,其電流愈小,與h成反比,例如5次諧波只有基波電流的20%。
(2) 同電壓型諧波源的第(1)點一樣,諧波也是 特徵諧波,如果採用多相整流例如18脈動,最低諧波次數為17次,沒有13次以下的諧波。
(3) 變頻器輸入端短路容量減少時,諧波電流略有減少,但變化不大。
4.3 電壓源與電流源諧波的比較
從上面分析可知對普通整流而言,二者的諧波都是特徵諧波,通過多相整流,可以消除低次的特徵諧波,諧波的次數愈高,其數值愈小,但對同一次諧波而言,電壓源的諧波電流要大得多,以5次諧波為例,電流源的諧波相對值為1/5約為0.2,而電壓源的諧波電流值為0.3,而且這是有條件的:rsc=20,即在變頻器輸入端之前需要串有一個輸入電抗器,其相對電抗值加上電源系統的電抗(主要是變壓器電抗)要等於5%。電流源變頻器之前則並不需要為限制特徵諧波而設置輸入電抗器。
5 變頻器輸出電流動態性能比較
某些意見認為電流源變頻器輸出電流的快速性好,筆者不認同此結論,它的快速性肯定不如電壓源變頻器,理由如下:如果要瞬時增加輸出電流:
(1) 改變逆變側pwm的調制規律,提高直流電壓利用率,如果輸出是方塊波,則已無能為力;
(2) 從輸入交流側提高中間的直流電壓值例如當輸入側整流橋使用的是可控或半可控器件(晶閘管)時。
但即使這兩個措施同時採用,由於中間直流環節中有一個很大的電抗器,電流的上升速度就受到很大的抑制,電壓源變頻器則剛好相反,中間並聯的大電容是一個低阻抗,無論是接受電網來的能量,或輸出能量給逆變器和電機,它幾乎沒有阻礙作用,只要有控制措施,就能快速響應。
基於這樣的分析,電流源變頻器不適宜於動態性能要求很高的機械,例如軋鋼機、提升機等,但電流上升率較低也有好處,就是萬一發生短路,電子式過流保護易於湊效,電流上升率低這一固有性能、可以充分恰當地加以利用。?
6 綜合性能比較
當前,電壓源變頻器在低壓產品方面是壓倒性的主流,在1kv以上高壓產品方面也是主流,這是不爭的事實,預計將來的局面也不會改變,這是因為電壓源變頻器的性能通用性強,適用於各種不同要求的負載,設計、生產技術也比較成熟,一般廠家都能掌握,但是高壓變頻器產品尚在發展中,當前尚存的主要問題包括:高電壓大電流的全關斷電力電子器件有待發展,電動機耐受高dv/dt的能力有限,因而三電平或多電平電壓源高壓變頻器是一個現實的可行方案,為了得到既可靠又經濟的三電平或多電平方案,不同的拓撲結構尚在研發中。
電流源變頻器不適用於負荷快速度化的負載,他的優點是兩電平方案有不危害電機的dv/dt輸出,如果將來高電壓大電流的全關斷器件能以不太高的價格大量出現,則他的發展勢頭有可能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