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器電路 > 家用電器產生正離子

家用電器產生正離子

發布時間:2022-08-11 15:38:08

『壹』 我要一篇文章!!

電視機和電腦在生活中,幾乎家家天天在用,天天在看,我們雖然知道它們對人體的傷害,但不知道它們對人體有怎樣的傷害?
原來,電視機打開以後,機內電子流對熒光屏不斷轟擊,使熒光屏表面產生靜電荷。靜電荷對空氣中的灰塵有吸引作用。熒光屏上容易積留塵土,塵土中通過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變態粒子。電視開啟後,這些灰塵容易吸附到人體的皮膚上導致皮膚病。
醫學家又進一步研究發現,電視機的顯像管可放射出多種射線,盡管其含量低微,對健康人影響不大,但對孕婦產生一定的不良影響。另外,電視機打開後,周圍會產生高壓靜電,從熒光屏中釋放出大量的正離子,與室內空氣中負離子相互撞擊結合,使室內負離子缺乏,進而影響人體的新陳代謝,降低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在看電腦時,我們離電腦距離更近,因此,電腦顯示屏對我們的影響更大。
看來,為了保護我們的身體健康,我們需要在看電視、電腦時離屏幕遠些,免得對我們的眼睛有害和身體有害。
題目為----電腦顯示頻

『貳』 常見的室內空氣污染有哪些


某些地區的煤中含有較多的氟、砷等無機污染物,燃燒時能污染室內空氣和食物,吸入或食入後,能引起氟中毒或砷中毒。
烹調。烹調產生的油煙不僅有礙一般衛生,更重要的是其中含有致癌突變物。
室內不清潔,致敏性生物滋生。主要的室內致敏生物是真菌和塵蟎。主要來自家禽、塵土等。真菌的滋生能力很強,只要 略有水分和有機物,即能生長。例如玻璃表面、家用電器內部、牆縫里、木板上、甚至噴氣式飛機的高級汽油筒的塞子上也能生長。塵蟎喜潮濕溫暖,主要生長在塵埃、床墊、枕頭、沙發椅、衣服、食物等處。無論是活蟎還是死蟎,甚至其蛻皮或排泄物,都具有抗原性,能引起哮喘或蕁麻疹。
病人傳播病原體。患有呼吸道傳染病的病人,通過呼出氣、噴嚏、咳嗽、痰和鼻涕等,可將病原體傳播給他人。
室內用品
室內使用的復印機、靜電除塵器等儀器設備產生臭氧(O3)。O3是一種強氧化劑。對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尤其能損傷肺泡。
家用電器產生電磁輻射。如果輻射強度很大,也會使人頭暈、嗜唾、無力、記憶力衰退。
室內的塵埃、 燃燒顆粒物、飛沫等污染物,與室內的空氣輕離子結合,形成重離子。前者在污濁空氣中僅能存留1分鍾,而後者則能存留1小時,這樣就加強了重正離子的不良影響:頭痛、心煩、疲勞、血壓升高、精神萎靡、注意力衰退、工作能力降低、失眠等。
呼出氣
呼出氣的主要成分是CO2。每個成年人每小時平均呼出的CO2大約為22.6升。此外,伴隨呼出的還可有氨、二甲胺、二乙胺、二乙醇、甲醇、丁烷、丁烯、二丁烯、乙酸、丙酮、氮氧化物、CO、H2S、酚、苯、甲苯、CS2等。其中,大多數是體內的代謝產物,另一部分是吸入後仍以原形呼出的污染物。

『叄』 手機和電腦的輻射對人體有害嗎

人民網合肥4月16日電(韓暢 高飛躍)輻射事故一旦發生如何處置?手機產生的輻射量對人體是否有害?4月15日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當天上午,安徽省輻射環境監督站自掀「蓋頭」,面向社會公眾開展了核安全宣傳活動。
「你們這不會有核輻射吧。」當天20多位市民來到安徽省環保廳,看到門口掛的「安徽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的豎版牌匾就有人犯怵。「主要展示生活中的輻射源,而且有層層防護措施,沒事的。」工作人員笑著解釋。
隨後工作人員對生活中常見的家用電器進行了輻射監測。對手機的現場檢測結果顯示,射頻綜合電場監測儀器的探頭距離各款手機10cm處電場強度監測值約為0.9~1.2V/m,手機接通的瞬間各款手機10cm處電場強度監測值約為1.6~3.9V/m。「手機周邊的輻射環境遠遠小於《電磁環境控制限值》規定的『相應頻段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值12V/m』的標准。另外,手機接通之前和接通瞬間輻射強度明顯比待機時要高。」工作人員說。
「我家經常用微波爐,有沒有輻射污染呢?」一位市民提出疑問。工作人員隨後對某品牌微波爐周邊進行了監測,開啟微波爐,將射頻綜合電場探頭靠近微波爐,測得數據為9.5~13.1V/m之間;第二次監測他將探頭遠離微波爐0.5米,測得數據為3.5~7.3V/M之間。「一般人與微波爐距離在0.5米左右,這個距離的輻射量是安全的。」該工作人員說。
「此次活動意在向公眾揭開輻射的神秘面紗,消除公眾的認知誤區,此後安徽省輻射站將會建立長期有效的公眾溝通機制,為公眾深入了解輻射知識提供綠色渠道。」安徽省輻射環境監督站站長賈良清告訴人民網安徽頻道記者,安徽省目前共有4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十三五」期間,安徽16市將實現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全覆蓋。

『肆』 居室環境污染怎樣危害健康

居室是人們休息、睡眠和學習的場所,又是家庭團聚、兒童成長發育、人類健康長壽的地方。人在一生中至少有一半時間在住宅中度過。環境科學工作者的研究結果表明,居室環境條件的好壞,特別是居室空氣污染情況,與居民健康水平、某些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兒童生長發育均有密切關系。

然而,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會造成居室內的環境污染。尤其是近年來,居室環境的污染狀況有所加劇。造成居室環境污染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室外大氣污染物借通風換氣和滲透而進入居室內,從室外帶入的各種空氣微生物;或者室內由於通風不暢,封閉的建築隔絕了人與自然空氣的直接接觸,室內變成了空氣混濁的「大廢氣罐」,也會滋生出各種細菌。另外,室內設備管道和通風不良的死角,也因環境陰暗潮濕而容易繁殖細菌,從而引起污染。

2?建築材料、裝修材料、家庭使用的化學溶劑也可能是污染產生的源頭。現代建築中有2%—3%都有石棉和氡,10%左右有病毒、細菌等微生物,這些「病」會傳染給建築的使用者。而許多裝修材料會向室內空氣中揮發有毒成分,給人體帶來不良影響。人工芳香劑、染發劑以及進行室內消毒、殺蟲、滅鼠等化學劑,都會給室內空氣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例如有的人在噴灑過芳香劑的環境中待上一段時間,便會出現皮膚瘙癢、頭暈及咳嗽等症狀,甚至惡心、嘔吐,嚴重的甚至會突發哮喘。

這是因為液體芳香劑噴出後,都會形成顆粒物彌漫在空氣中,這些顆粒物本身就可以對肺部和眼結膜產生直接的刺激,引起咳嗽和眼部不適,損害肺功能。同時,這些顆粒物又可以作為一個載體,使空氣中的有害物質附著在其上,一同被人吸入體內。固體芳香劑雖然不至於形成有害的顆粒物,但它同樣含有乙醇、香精等有害物質,進入空氣後,不知不覺被人吸收。

3?室內做飯、取暖所用燃料燃燒產生的煙塵和有害氣體,也是室內重要的污染物。目前不少城市家庭中基本上已普及管道液化氣或瓶灌液化氣。液化氣的使用雖然減少燃煤產生的硫和煙氣塵埃,但它的主要成分是丙烷等碳氫化合物,燃燒時都需要消耗室內氧氣而排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醛類、苯並芘以及有毒氣體,這對眼結膜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使用不當會發生中毒事故,並且具有潛在的致癌性。

我們日常食用的植物油,炒菜時當油溫在110℃左右,油麵平靜無油煙冒出。達到130℃時生油味雖被去除,油中脂肪酸卻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一系列揮發性化學物質,所含脂肪酸和脂溶性維生素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蛋白質變成高分子聚合物。當油鍋溫度達150℃時有青煙冒出,200℃以上時青煙較多。由於油中甘油熱解失水,有辛辣味的丙烯醛類物質逸出,使人出現咽喉乾燥、眼睛發澀、鼻癢和鼻腔分泌物增多,有些人甚至如同飲酒一般產生醉意,有過敏性哮喘或肺氣腫患者可誘發氣喘咳嗽。

油溫越高分解的產物越復雜,當鍋中油被加熱到起火時,溫度超過300℃,除產生丙烯醛外,還產生一種屬二烯類凝聚物,這種物質可導致慢性呼吸道炎症,並使細胞突變。經常有一些人在烹飪過後沒有食慾、嗅覺遲鈍、口渴、頭暈,眼、鼻、喉有刺激的症狀,國外將之稱為「醉油綜合征」。長期吸入油煙可損傷細胞膜,使之發生脂質變性,導致心腦血管病、癌症的發生率增加。

4?室內的家用電器的使用,也會造成各種各樣的污染。

長期處在溫、濕度適宜的空調環境中的人們卻容易出現呼吸道乾燥、鼻塞、關節酸痛等症狀,同時伴有胸悶、憋氣,思想不集中,容易疲勞,人們通常稱之為「空調綜合征」。引起「空調綜合征」的原因主要是室內空氣中負離子減少和室內外環境條件相差懸殊。由於空調器等電器設備產生正離子,室內空氣經反復過濾後,空氣離子成分發生了改變,負離子數目顯著減少而正離子過多。人們在低負離子的環境中工作和生活,易造成人體內分泌和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出現頭暈、失眠、記憶力下降、食慾減退、四肢無力等症狀。

微波爐、電磁爐等家用電器,在使用過程中也會產生電磁輻射,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

5?人體本身也會在室內代謝出污染物。人體新陳代謝產生的皮屑、皮脂等多種物質組成的體臭味,以及細微塵埃飄浮在空氣中成為病源微生物的良好載體,並能吸附多種重金屬有機毒物。如果沒有很好的通風的話,人體呼吸過程中排出的氣體,也會讓室內的空氣變得不新鮮。

人在不斷地向外界呼出二氧化碳、水蒸氣,釋放出多種細菌和多種氣味。據研究,人肺可排出25種有毒物質,人呼出的氣體中含有16種揮發性毒物。這一點,人們都有過切身體驗,當我們走進擁擠、密閉的房間或乘坐幾乎無立足之地的公共汽車時,常會感到頭暈、目眩,時間久了,甚至會感到胸悶、惡心、出虛汗。這種不適感,國外醫學界稱之為悶屋綜合征,其實質就是眾多的人呼出的有害氣體污染了空氣。人們若長期吸入這種污染的空氣,便會出現那些症狀,導致「悶屋綜合征」的產生。

另外,咳嗽咳出的痰液中常帶有病菌,打一個噴嚏,可能會噴射出數百萬懸浮顆粒,這些顆粒可以帶有數千萬個以上的病菌。

6?個人不良的衛生習慣會造成室內污染,比如吸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室內空氣污染源。煙草在燃燒時的溫度高達850℃—900℃,煙草里的成分在超高溫狀態下,有的被破壞分解,有的又合成新的化學物質,其中主要有尼古丁、焦油、氰氫酸等。尼古丁可興奮神經,收縮血管,升高血壓和減少組織血液供應,會通過增加心率提高氧消耗量,20支香煙的尼古丁含量可達40毫克,連續吸入可致人死亡。焦油中含有微量苯並芘、苯蒽等多種有機化合物,苯並芘具有較強的致癌作用。其他幾種雖然沒有明顯的致癌性,但有增加致癌物質的作用。

另外,在香煙的煙氣成分中,含有一氧化碳、丙烯醛、氰氫酸、氨等刺激性氣體,這些有害氣體,對人體肺臟的氣管及支氣管黏膜的纖毛上皮細胞有嚴重的損害作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資料表明,65歲以下男性90%的肺癌死亡、75%的慢性支氣管炎和肺氣腫的死亡是由於吸煙所引起的。

『伍』 哪些東西輻射大對孕婦有影響呢

哪些家電輻射對孕婦影響大 孕婦照相(照相機)對寶寶有影響嗎? Q:我懷孕1個月,最近要辦身份證照了相,我突然想起照相機好像是用閃光燈的,照相會不會對胎兒有影響呢? A:有些准媽媽會有這種疑慮,其實是她們沒弄清楚照相機的工作原理,把照相與X光拍片混淆在一起。 當外界景物的亮度不足時,照相機的測光系統會發出信號,使照相機接通閃光電路進行充電和閃光,以使進入照相機鏡頭的人或景物感光到底片上。在整個拍攝過程中,照相機並不會產生有害射線,閃光燈的燈光也不會對孕婦或胎兒造成不良影響,請放心。 微波爐 孕婦能用微波爐嗎? Q:我在公司中午用微波爐熱飯吃,懷孕後也仍是這樣,可不久前有同事說懷孩子不要用微波爐,而且微波爐熱出的東西也沒營養,是不是這樣呢? A:根據環境監測中心專家檢測的結果顯示,在常見的家用電器中,微波爐位列輻射榜首,所以孕婦應當謹慎地避免接觸電磁波。但也不必過於緊張,如果一定要使用微波爐,請挑選正規廠家生產的家電產品。另外,在使用時,要離微波爐至少1米遠。當然,微波爐熱出的東西是可以吃的,不會沒營養,這個與電磁輻射沒有關系。 電腦 孕婦可以用電腦嗎? Q:我懷孕了,但我做的是電腦平面設計,天天都要面對電腦,這對嬰兒有危害嗎?是不是剛懷孕就不能使用電腦,還是應該在哪個時段必須避開呢? A:電腦輻射的問題眾說紛紜,現在還沒有完全肯定的結論。不過,任何電器在使用時都會產生大量的正離子,這些正離子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輻射,會或多或少地對人體及腹中的胎兒有影響。 為了安全起見,建議准媽媽在懷孕期間,每周接觸電腦的時間不要超過20個小時,一次使用電腦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半小時為宜,防止長時間坐著引起盆腔血液滯留不暢;另外,要注意電腦與座椅的高低以及坐姿的配合,讓胎兒健康發育。 電腦的背後輻射最強,其次兩側,正面最弱,所以假如你的辦公桌對著其他人的電腦背部,最好和同事調換位置。 防輻射背心有用嗎? Q:我一懷孕就買了防輻射背心,很多人都說沒有用,可是我工作的地方有很多台電腦,我很擔心會對胎兒有不良影響,我該怎麼辦? A:防輻射衣服的工作原理是通過衣服內的金屬纖維來屏蔽輻射。國家目前還沒有為防輻射服裝制定質量標准,因此目前企業都是按自己制定的標准來生產。由於沒有統一的標准,質量監督部門很難對這類產品進行管理,換言之,這類產品良莠不齊,購買時請多作比較。 其實導致孕婦流產和胎兒畸形的原因很多,計算機的極低頻電磁場並不是關鍵因素,也沒有關於計算機對胎兒有影響的報道,不必過分緊張。建議孕婦為謹慎起見還是要在妊娠期前3個月不要長時間操作計算機。 電吹風 孕婦能用電吹風嗎? Q:我現在懷孕5個月,請問懷孕期間是否可以用電吹風吹頭發,這對胎兒好不好? A:許多人都知道電腦、手機輻射會危害胎兒,卻不知道電吹風開動時也會產生電磁波,造成輻射。據調查顯示,經常使用電吹風的孕婦,胎兒畸形的發生率要比正常孕婦高1倍以上。1000瓦的普通家用電吹風,輻射值達350毫高斯左右,而電視機和電腦顯示器,輻射值分別約為45毫高斯和100毫高斯。可見電吹風輻射還是比較強的,特別是在開啟和關閉時輻射最大。電吹風輻射最強的位置是後端的電機,由於它在使用時離頭部很近,容易引發頭暈、乏力,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所以准媽媽最好不用電吹風。 電視 懷孕能看電視嗎? Q:聽說電視有輻射,會影響胎兒,我現在懷孕了,是不是整個孕期都不能看電視了呢? A:偶爾看看也無妨。大量的研究表明,看電視並沒有增加孕婦和胎兒的不良後果。保險起見,孕婦看電視時應盡量距屏幕2~3米以上為宜,時間最好不要超過3小時。在選擇節目時,不要看那些激烈、緊張或驚險恐怖的節目,以免情緒過度緊張、激動;另外,不要為了看電視而影響休息,這樣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好。

『陸』 空調排氣扇 開空調再開排氣扇空氣夠清新嗎

是的,空氣夠清新的,一般飯店、網吧等公共場所就要求這樣使用。因為熱空氣在上,冷空氣在下,所以開空調再開排氣扇不怎麼影響製冷的。

『柒』 期待您的回答!!!著急!!!!

哪些家用電器孕婦要躲著走

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很難科學細致地加以探明,因為各種不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於人體,而且很難做長期的追蹤調查。
各種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波是否會導致腦癌、白血病、畸形兒、流產等後果,盡管有人有反對意見,但是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事實。而且大量的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尤為敏感,特別是孕婦。那麼家用電器中有哪些比較「危險」呢?
先來認識電磁波
只要是電器,都會產生電磁波。電磁波包括了長波、中波、短波、超短波和微波。電磁波安全標準是:長、中、短波電磁輻射小於10伏/米,超短波電磁輻射小於5伏/米,微波電磁輻射小於10微瓦/平方厘米。
電磁波危害准媽媽
1、一旦受到電磁波侵害以後,可能會對機體中樞神經系統、視覺系統、心血管系統、血液系統、生殖系統等產生不良影響,並對免疫功能也有影響。
2、據有關調查和報道指出,在胚胎形成期,如果受到電磁輻射,可能會導致自然流產。

懷孕後盡可少用有干擾的電器

威脅來源十七:【電腦輻射】

電腦在工作時,機內不斷發出肉眼看不見的X射線,有一部分放射到外邊,容易導致孕婦流產或早產,對1--3個月的胎兒危害最大。

顯示屏周圍的塵埃中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灰塵粒子」,孕婦長時間看電視或電腦,這些微生物和灰塵會附著皮膚,使臉部出現斑疹等皮膚病。

化解方式:

孕婦最好少用電腦、少看電視,如果不得不用電腦時,要注意與顯示屏保持距離。一般而言,眼睛距顯示屏的距離要保持60厘米的距離為好。另外,在電腦前久坐會影響孕婦下肢血液循環,加重下肢水腫,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電腦游戲中的緊張情節和驚險場面,對胎兒的刺激過大。因玩電腦睡得過晚,會妨礙孕婦的睡眠和休息。

威脅來源十八:【電磁波】

電磁波對人體的影響很難科學細致地加以探明,因為各種不同環境因素綜合作用於人體,而且很難做長期的追蹤調查。

各種家用電器產生的電磁波是否會導致腦癌、白血病、畸形兒、流產等後果,盡管有人有反對意見,但是一些專家認為這是事實。而且大量的調查報告顯示女性尤為敏感,特別是孕婦。
化解方式:

9大良策防電磁波

良策1:控制使用時間

准媽媽在使用電器的時間上要有所控制,時間越短,受到電磁波的影響越小,對准媽媽與胎寶寶的危害就越輕。

良策2:使用電器時保持一定距離

使用電器時,與之保持一定距離是最科學的防護方法。比如,操作時電腦時身體一定要和顯示器保持100厘米的距離,因為在電腦終端機18寸以內的區域會產生大量的正離子、電場、電離輻射和非電離輻射。盡管這些輻射很微弱,遠低於我國及國際現行的衛生標准。

但為了安全起見,優生專家建議孕媽媽除了要減少接觸時間外,最好穿戴上電磁波防護系列衣,以防止對胎寶寶有損害作用;使用微波爐或電磁灶時,更要注意讓身體盡量保持遠一些的距離,它的功率都非常大。電離輻射專家表示,電器功率越大,對人體的電離輻射就越大。像微波爐在電路接通時,電離輻射強度一下子可增加到350微瓦,大約超過國家對其規定的最低標准7倍左右,尤其是在門不能關閉得很嚴時。

良策3:拔掉插頭

任何一種電器在不使用時,最好將其插頭拔掉,這樣可以避免室內環境持續受到電磁波的侵害,可減少室內電磁輻射量。

良策4:經常通風

在電腦室操作時,如果是裝有空調的房間里工作,一定不要忘了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室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會很高,而負離子濃度過低。尤其是復印機與電腦相連接時,或在電腦機群的環境下,臭氧的濃度會明顯受影響,比使用單機電腦的影響要大,使孕媽媽非常容易患呼吸道病毒感染。

良策5: 操作計算機注意中間休息

每次操作電腦時,一定不要工作時間太長,而且不宜進行連續不斷地緊張操作。也不要長久地保持一種固定姿勢,更不能久坐不動,通常以半小時至1小時為宜,中間應適當休息和活動,因為精神過度緊張和疲勞,會使胎寶寶的生長發育異常和引起孕媽媽流產的可能性更為增大。

良策6:避免使用手提電話

為了安全起見,孕媽媽還是不使用手機為好,尤其是懷孕頭3個月,以免使正在發育中的胚胎受到損害而致畸形。如果需要使用一定多加防護,如盡量不要在汽車里接通手機。據專家測定,接通時的汽車里的電離輻射強度,會比其他場所突然增大好多倍。而且,最好在手機接通後1-2秒再拿起話機通話,以減輕對腦部的輻射。因為,手機在接通的剎那間電磁輻射的強度會突然增強許多,而在接通後電離輻射的強度便很快減弱了。

良策7: 盡可少用有干擾的電器

在生活中盡量使自己避開電磁波的干擾,如睡覺時怕冷可用熱水袋保暖,不要使用電熱毯;能用天然氣或煤氣就不要使用微波爐。

良策8: 每天不要過長時間看電視

彩色電視機打開後,顯象管在高壓電源的激發下不斷地向熒光屏發射電子流,產生高壓靜電,並釋放大量的正離子。同時,還能產生波長小於400微米的紫外線,對孕媽媽及胎寶寶產生微妙的影響。因此,孕媽媽每天看電視時要距熒光屏3-4米遠,最多收看1-2小時。而且,要注意開啟門窗,中間最好休息10分鍾以上。收看完畢,記著去洗洗手和臉,以免正離子吸附的塵埃和微生物引起皮膚炎症。

『捌』 哪些家電對人體有影響(比如輻射)越詳細越好!

各類家用電器電磁輻射危害的評述

隨著通訊業和家電業的發展,現代人在享受現代通訊設備的便捷和電器所帶來的舒適的同時,也越來越多地受到來自各種電器和通訊器材的輻射,人們愈益暴露在一個電磁輻射不斷增多的環境中,平時司空見慣的家用電器也被指責是室內電磁輻射的無形殺手,而家用電器的電磁輻射危害究竟有多大,究竟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態度來看待和使用家電產品越來越受到普通家電消費者的重視。

何謂電磁輻射

我們通常使用的電器和通訊設備,如電視、手機在使用中電場和磁場的交互變化產生電磁波,電磁傳播過程同時也有電磁能向外傳播,這種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通過空間傳播的現象成為電磁輻射。目前電磁輻射已成為繼水、空氣、雜訊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並已被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列入必須控制的污染。

盡管目前家電產品都不同程度地有電磁輻射釋放,但對人體究竟能產生多大的危害,還缺乏確實的試驗依據,一般的觀點認為,電磁場會干擾細胞釋出和吸收鈣質的速度,導致癌細胞的產生,而低頻輻射是人類癌症、生殖病變、遺傳障礙、老年痴呆、健忘症的重要原因,而電磁輻射對兒童的危害最大,長期暴露在電磁輻射中會增加兒童得癌症的機率。

一般家用電器的輻射強度

目前國際和國內都有專門的機構在進行相關的研究和試驗,根據國際衛生組織公開的數據我們可以了解到日常使用的家用電器的電場和電磁強度。

從以上數據來看,我們日常使用的家電主要在工頻磁場輻射超標,並主要表現在電吹風、吸塵器、電動剃須刀、熒光燈和微波爐上。而且很多時候可能會同時使用幾種電器,在使用中其間的磁場強度也是累加存在的。在一些非正式試驗中,不少人發現存在群輻射現象,「『群輻射』會使輻射頻帶很寬,會增加設備之間的諧振和輻射能量的疊加。當能量達到一定程度時,會使人體同時受到輻射的致熱效應(頻率越高越厲害)、非致熱效應(全頻段)和諧振效應(當波長與生物體的尺度成比例時)。」這也說明了在輻射的影響遠較人們了解的廣泛地多。

科學使用電器與防電磁輻射

目前來說國內對於家電產品的電磁輻射還沒有專門的標准,一般都採用國際上通行標准,在產品上沒有也相應的標識和指標來說明產品的輻射程度,在選購產品時更無法對產品的輻射程度作出比較和判斷,這種信息的缺位使消費者缺乏對產品的足夠了解,也無法在使用中做出正常的防護和避免輻射。

對於家電產品的輻射傷害,從目前國內學術屆的觀點和媒體的輿論來看,兩者的態度截然不同。目前很多媒體文章也在對電磁輻射作著一般的解釋,對家電產品如電磁爐、微波爐等產品等所產生的輻射認為是比較微弱的輻射,這種輻射遠遠低於手機等通訊設備的輻射,認為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而從學術屆的一般觀點來看,電磁輻射長期低劑量的暴露容易造成健康危害,與國外歐美國家相比,我國人口較多,居住較集中,實際公眾接受的電磁輻射暴露水平比歐美高。盡管專家從學術的角度上認為低劑量輻射危害的客觀存在,但卻建議大家以一種寬松的心態來對待電器的輻射,以科學的角度來使用電器避免輻射。

電磁輻射主要是由電器中的線圈和馬達產生的,隨著距離的增加成倍遞減的,所以最好的防輻射方法在於使用中遠離電器,同時避免家電的集中放置。特殊人群在使用家用電器時注意採用防輻射設施,而兒童盡可能遠離電器。

電器輻射是家中的冷靜殺手

家庭電費從這個月開始調高,每千瓦小時的漲幅接近7.6%。大家在計算著如何節省用電的同時,是否對家用電器的「副作用」也有基本的認識?

家用電器日新月異,改進生活素質,在市場競爭下,「革新」款式搶在第一時間推出,許多倉促涌到市面上的「新發賣」產品,由設計、製造到擺上貨架,它們究竟經過些什麼樣的品檢管制?這一點,老實說一般消費者都還不盡清楚,而關鍵是,家裡到處是先進電器,可有人認真想過電磁輻射的問題?

嘿,雖然不是人人家裡都有微波爐,但肯定人人家裡都會有個電視機。除了電視和微波爐,家裡最常見還有電腦、電冰箱、冷氣機、手機等。

也許你已經略有所聞,許多家用電器在啟用時,都會產生不同強弱、不同波長和頻率的電磁波,假如使用家庭電器的方式不恰當,或許就會將自己暴露於電磁輻射里,這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對電磁輻射缺乏認識

雖然說一般電器的輻射只屬微量,在短期內不會對身體造成明顯傷害,但製造商在保證商品質量的同時,有沒有也標明其產品在某個時段單位里的輻射指數呢?

利明貿易家庭用具的門市負責人庄德安說:「假如製造商標明了電磁輻射指數,對這方面有知識的人會更小心使用,但一般不懂究竟的消費者,也許就不敢買了。通常,說明書上會有『請留意』或『小心使用』等欄目,雖然很難看到廠家坦然承認商品有電磁輻射,但在使用規則里,往往都能巧妙地關注到一點。」

在使用手冊里,有些指導使用者把電器安置在適當的地方,有些更直接提醒不操作時需關上電源。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有這樣的說明:本產品有微量電磁輻射,少靠近為妙。

電磁輻射是一種累積傷害,根本無法查出受害者是由哪一件電器或什麼時候開始受到輻射,這樣一來,似乎任何電器廠商都無須負起責任。

「就算很明顯知道是由哪一種電器發出的輻射,就算向國外製造商提出投訴,那層層手續至少也得花上一兩年時間,而且在本地消費者對電器的電磁輻射認識還不夠,沒這個觀念,幾乎從來沒顧客關心過,一般要求了解的就是價錢和耗電量。」

自從不久前證實手機擁有比較嚴重的電磁輻射,泰國當局已經禁止小孩使用手提電話。手機輻射很快引起世人注意,也許跟它使用時最接近大腦有關。

電磁輻射可穿透人體

本地摩托羅拉公司的公關經理陳慧玲說:「其實,總公司很早就意識到手機產生電磁輻射的問題,因此特地印製指導比較安全使用手機的手冊,內容包括無線電話操作時其電磁能對人體健康構成影響的事實,手冊以釋疑的角度出發。不過,據我所知,除了傳媒曾經向我們提出有關查詢,我還沒有接觸過任何客戶的投訴。」

可見國人對電磁輻射的認識仍然不夠。

電磁波的頻率單位是赫茲(Hz)。

你永遠都不可能親眼目睹這名「冷靜殺手」,它無色無味無形。

當電磁波的磁場震盪頻率超過10萬赫茲的時候,就會對人體構成潛在威脅。不過,根據國際電器行業標准,電器離廠時,都要經過合格的電磁輻射防護檢驗,但,如果我們在家裡把許多電器都集中放置,並且經常一起同時使用,那你就會有暴露在超劑量輻射里的危險。

超量輻射干擾人體生態鍾

超量電磁波對人體造成傷害,其實早年就有記錄。由1969到1982年,美國馬利蘭州有951名男子死於腦瘤,當時該地正在發展多項電器工業,而死者之中大部分就是電工或電器工程師。後來,得克薩斯州癌症醫療基金會針對一些遭受電磁波損傷的病人來作抽樣化驗,更發現那些在高壓電附近工作的工人,他們的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一般人要快24倍。

只要電器處於操作使用狀態,它的周圍就存在著電磁場或電磁輻射。這種輻射具有一定能量,可以穿透多種物質,包括人體。根據審定標准,假如每平方厘米不超過50微瓦,而一天里的總劑量也不超過每平方厘米300微瓦, 那還算是夠安全的。但危險是,它無色、無味、無形,你也許每天暴露在不同電磁輻射的累積中而不自知,因為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是緩慢的和間接的,也因為如此,它的危害性很容易被人們所忽略。

假如長期暴露在超過安全的輻射劑量下,就會大面積殺傷(甚至是殺死)人體細胞。電磁波還會影響及破壞人體原有的電流和磁場,使人體內原有的電磁發生異變。這會干擾人體的生態鍾,導致生態平衡出現混亂,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如出現頭痛、乏力、悃倦、激動、記憶力衰退、注意力不集中、皮膚發熱、脫發、心悸、心律失常、血壓失常。

電磁波還會影響腦部神經系統,使腦下松果體生產褪黑色素的速度放慢,影響了正常睡眠。電磁波還可以傷害細胞膜,干擾激素,影響兒童發育,女性經期紊亂,男性性功能減退。電磁波對眼睛也有明顯損害,它會使眼睛的晶體混濁,造成「電磁波白內障」。

電腦:低頻電磁場可能影響胚胎

需要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人,應該參考手冊上的規范的操作建議而跟電腦保持一個較安全的距離。一般人會認為電腦濾光屏能夠阻擋電腦的電磁輻射,但有最新報告說,這種濾光屏其實對電腦使用者的保護性不大。

電腦在啟動後,會產生電磁輻射,這其中包括了X射線、折頻、超低頻和靜電場。幸好絕大部分的X射線會被屏幕上原有的玻璃罩所吸收,真正能漏出而又對人體有害的劑量非常小。但電腦周圍所產生的特低頻電磁場,卻會對胚胎產生不良影響,長時間暴露於彼,有可能幹擾到胚胎的正常發育,嚴重的情形,甚至會造成流產。

選購電器時,要細讀使用手冊,才能確保安全。

假如辦公室里電腦太多並且面對電腦時間過久,應該經常開窗通風換氣,使空氣中的正離子疏散出去。

微波爐:若微波泄漏應盡快遠離

微波爐發出的微波,卻是一種高頻電磁波。在電磁波的波譜中,它是介於超短波和紅外線之間。微波穿透力極大,它能把東西煮熟是由於微波照射引起物品內部分子高速運動,產生摩擦,使溫度迅速升高。微波爐在正確操作使用下,對人體不會有影響,但假如發現微波泄漏不慎傷害了身體,應盡快遠離微波環境。一般輕微的情形,只要離開接觸,被傷害的組織就能逐漸恢復正常。孕婦和小孩應盡量遠離微波爐。

電視:負氧離子少會造成不適

看電視時,實在不宜太靠近。太靠近的話不止傷害眼睛,當電視機的顯像管在啟用時,它的負極會發出高能量的電子束。這些電子束猛烈撞擊屏幕內壁的熒光物質時,屏幕上才會顯示圖像,但同時這也會產生具有穿透力的X輻射線。

看電視最好有個時間限制。假如要看較長的時間,應記得至少每小時離開現場一陣。坐位至少要和電視機距離兩米以外,而且最好能裝上保護屏,電視屏幕顯示影像時也會放出大量的正離子,它們像磁石一樣吸附空氣周圍里的負氧離子,使室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大量減少。長期處於缺少負氧離子的狀態中,人容易頭痛、胸悶和食慾減退,那種長時間看電視的人,應該同時注意室內空氣的流通。

手機:安全性將是未來賣點

手機早已普遍流行,如今幾乎是人手一機。手機是靠超短波的波段來操作,這種超短波的效應,比微波爐還要來得大。當一個人受到超短波頻率沒有受控的輻射時,會產生疲倦、頭痛,而假如經過多次重復的慣性輻射,很有可能導至電磁波引起的傷殘性白內障。

英國醫療監視組織副主席勞倫士查禮,如此告戒長時間手機使用者:「除非真有必要,否則應避免手機而改用普通電話,在無可避免時,也該讓你的手機距離你的大腦遠一點。」短波的殺傷力較強,且藏於無形。美國醫葯署發現:那些用無線電短波探測器來確定汽車速度的公路警察,很多都患有腫瘤。但手機的超短波強度是否足以致癌,至今還在爭論。

德國也有專家研究出來,輻射通過量超過5瓦的手機就有可能影響健康,而小孩貪玩,隨手抓起手機就撥的習慣很教人擔心。但因為手機現在品牌太多,各家的性能與輻射通過量也不一致,一般是由2到8瓦不等,它們的真正安全指數,仍有待驗證。有人預言:日後手機在市場上的戰略點,將不會再是款式競賽或是電池壽命的長短,而是會著重在手機電磁輻射量的最低安全水平上。

其實,除了上述日用電器,任何裝有電子、有掃描功能、雷達功能、真空管的電器,在通電操作時,都會發出不同程度的電磁輻射。

現代都市,生活常遇電源,實在很難避開身邊來自天然或來自人為的電磁所波及,因此,唯有把波及機會減至最低,是為上策。

防範電磁波輻射
·別把家用電器都集中在一起使用。
·假如有應用手冊,該根據指示規范,保持安全操作距離。
·無論如何,都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操作。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當電器不用時,最好把電源關掉,而不是讓它處於備用狀態,
以長遠計,這樣不止可以省電,或許還可以減少微量輻射的
累積。

電磁輻射與人體健康

現代電子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創造了巨大物質文明,也把人類帶進了充滿人造電磁輻射的環境中。由於電磁輻射危害人體健康。它已成為繼水、空氣、雜訊之後的第四大環境污染,並已被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列入必須控制的污染。我國環保部門也已於1999年5月7日正式告知新聞界:電磁輻射對機體(人體)的有危害。
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分為三種:
1、 導致人體全部或部分溫度升高的宏觀致熱效應。
2、 僅使人體器官內的細胞或部分病變的微觀致熱效應。
3、 電磁波的電場或磁場與人體組織和細胞作用而引起的非致熱效應。
產生宏觀致熱效應的電磁波功率密度在10mW/cm2;微觀致熱效應在1mW-10mW/ cm2 ;淺致熱效應在1mW/cm2 以下。
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主要體面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宏觀致熱效應,可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不可恢復的傷害,如:眼睛產生白內障、男性不育:當功率為1000W的微波直接照射人時,可在幾秒內致人死亡。
2、高頻弱電磁場對人體的非致熱效應的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神經系統--人體反復受到電磁輻射後,中樞神經系統及其它方面的功能發生變化。如條件反射性活動受到抑制,出現心動過緩,血壓降低,局部性血室傳導阻滯,消化不良等。
感覺系統--低強度的電磁輻射,可使人的嗅覺機能下降,當人頭部受到低頻小功率的聲頻脈沖照射時,就要以使人聽到好象機器響,昆蟲或鳥兒鳴的聲音。
免疫系統--我國有人初步觀察到,長期接觸低強度微波的人和同齡正常人相比,其體液與細胞免疫指標中的免疫球蛋白1gG降低,T細胞花環與淋巴細胞轉換率的乘積減小,使人體的體液與細胞免疫能力下降。
內分泌系統--低強度微波輻射,可使人的丘腦--垂體--腎上腺功能紊亂;CRT、ACTH活性增加,內分泌功能受顯著影響。
遺傳效應--微波能損傷染色體。動物試驗已經發現;用195MHz、2.45GHz和96Hz的微波照射老鼠,會在4-12%的精原細胞骨形成染色體缺陷老鼠能繼承這種缺陷,染色體缺陷可引起受傷者智力遲鈍、平均壽命縮短。
那麼,在我們周圍究竟有哪些電磁污染源呢?除了一些工業、軍事、科學、醫學方面大型射頻設備以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大的電磁污染源就是手機、微波爐、電腦、VCD、電視機等,尤其是電腦,它產生的電磁波輻射對人體影響最大,原因是:
(1) 人在電腦前的工作時間長;
(2) 顯示屏離人距離近,一般為30cm左右。
這些輻射的頻率都在100千赫以下,它對人體健康影響屬於非熱效應這一類。1998年世界衛生組織(WTO)在有關電腦屏幕與工人健康問題的最新修正意見中指出:在電腦屏幕工作環境有些因素可能影響妊娠結果。那麼究竟影響誰,怎麼影響呢?
首先受影響的是男方,長期受電磁波輻照,有可能使男性精子數減少,使精子基因畸形並可能變成不育或者畸胎,據一位研究男性學的教授說:10年前精子數每毫升1億多的男性很常見,現在一年也碰不到一個,每毫升六、七千萬的就算多了。醫學上認為精子的正常值是每毫升六千萬到一億五千萬個,少於每毫升六千萬個就很難懷孕,其次是孕婦,有報道說在電腦前1周工作20小時以上的孕婦生畸形的概率要比普通孕婦高2-3倍,而生女孩的概率大。
面對這一重大優生問題,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對家庭和和社會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為了對國家、民族,對二十一世紀一代新人負責,我們有責任從青少年防起,很多青少年喜歡沉緬在游戲機、電腦前。他們更應受到特別的關懷,建議有條件的家長應為他們配備屏蔽衣、褲。對於未婚青年男女更應高度重視,防患於未然。至於新婚夫婦,更應未雨綢繆。在女方懷孕前注意對電磁污染的防範。具體做法是夫婦兩人上機前就穿具有防電磁輻射功能的防護服。一旦懷孕後,有條件的,女方暫時離開電腦前這個崗位,無法調離的,則穿上防電磁輻射防護服。

距離家用電器不同位置的磁場強度:

『玖』 家用電器哪些輻射比較強呢

輻射是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放散的。是以波動的形式傳播能量。無線電波和光波都是電磁波。它們的傳播速度很快,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與光波(3×1010厘米/秒)相同,在空氣中稍慢一些。
電磁波是由不同波長的波組成的合成波。它的波長范圍從10E-10微米(1微米=10E-4厘米)的宇宙線到波長達幾公里的無線電波。Υ射線、X射線、紫外線、可見光、紅外線,超短波和長波無線電波都屬於電磁波的范圍。肉眼看得見的是電磁波中很短的一段,從0.4-0.76微米這部分稱為可見光。可見光經三棱鏡分光後,成為一條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顏色組成的光帶,這光帶稱為光譜。其中紅光波長最長,紫光波長最短,其它各色光的波長則依次介於其間。波長長於紅光的(>0.76微米)有紅外線有無線電波;波長短於紫色光的(<0.4微米)有紫外線,Υ射線、X射線等。這些輻射雖然肉眼看不見,但可用儀器測出。
危害
在輻射源集中的環境中工作、學習、生活的人,容易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體虛乏力、免疫力低下等,其癌細胞的生長速度比正常人快二十四倍。
輻射離我們有多遠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輻射無處不在!
家用電器:電視、電冰箱、空調、微波爐、吸塵器等
辦公設備:手機、電腦、復印機、電子儀器、醫療設備等
家庭裝飾:大理石、復合地板、牆壁紙、塗料等
周邊環境:高壓線、變電站、電視(廣播)信號發射塔等
自然環境:太陽黑子等
因為每個人的身體抵抗能力不同,每個人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症狀。一般受到電磁輻射污染會引起頭疼、失眠、心率不齊等中樞神經的問題。同時,對於有些人的眼睛可能產生影響,出現視力下降、皮膚病等現象,重的還有可能致癌。對於孕婦可能導致流產,安裝了心臟起博器的老人尤其要注意。同時,不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年齡段對電磁輻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即使在超標環境下,也不意味著所有人都會得病,因此大可不必對電磁輻射「草木皆兵」。但是,對老人、兒童、孕婦或裝有心臟起搏器的病人,對電磁輻射敏感人群及長期在超劑量電磁輻射環境中工作的人應採取防患措施。

閱讀全文

與家用電器產生正離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車液壓剎車維修視頻教程 瀏覽:191
南寧汽車導航維修點 瀏覽:629
撫順供熱維修電話號碼 瀏覽:962
家用電器避雷法 瀏覽:256
國家電網江西分公司研究生工資多少人 瀏覽:505
分期樂買的手機有問題怎麼維修 瀏覽:287
美敏家居 瀏覽:320
家用電器櫃安裝規范 瀏覽:539
2016家居展 瀏覽:735
長沙迅達煤氣灶售後維修 瀏覽:984
逆變焊機維修全部視頻 瀏覽:728
建築防水圈在什麼位置 瀏覽:859
民房如何申請翻新重建 瀏覽:352
avarte傢具 瀏覽:50
無錫工薪之家電話多少 瀏覽:621
廣聯達防水瀝青塗刷兩遍怎麼套 瀏覽:760
家居改造王月 瀏覽:509
家用電器罩手工教程 瀏覽:664
廣州白雲家電維修 瀏覽:755
啟德家居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