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無葉風扇無風葉電風扇的原理
無葉風扇也叫空氣增倍機,它能產生自然持續的涼風,因無葉片,不會覆蓋塵土或傷到兒童插進的手指。更奇妙的是其造型奇特,外表既流線又清爽。靈感源於空氣葉片干手器。干手器的原理是迫使空氣經過一個小口「刷」干手上的水,空氣增倍機是讓空氣從一個1.3毫米寬、繞著圓環轉動的切口裡吹出來。因空氣是被強制從這一圓圈裡吹出來的,通過的空氣量可增到15倍,時速可最高增至35公里/小時。無葉風扇於2009年10月12日在英國首度推出。2011年2月在香港推出第二代。無葉風扇可分為台式無葉風扇和吊式無葉風扇(無葉吊扇燈)。
無葉風扇的靈感源於空氣葉片干手器。空氣葉片干手器的原理是迫使空氣經過一個小口來「吹」干手上的水,空氣增倍器是讓空氣從一個1.0毫米寬、繞著圓環放大器轉動的切口裡吹出來。由於空氣是被強制從這一圓圈裡吹出來的,通過的空氣量可增原先的15倍,它的時速可達到35公里。空氣增倍器的空氣流動比普通風扇產生的風更平穩。它產生的空氣量相當於市場上性能最好的風扇。因為沒有風扇片來『切割』空氣,使用者不會感到階段性沖擊和波浪形刺激。它通過持續的空氣流讓你感覺更加自然的涼爽。
Ⅱ 無葉電風扇,設計原理圖
無葉風扇也叫空氣增倍機,它能產生自然持續的涼風,因無葉片,不會覆蓋塵土或傷到兒童插進的手指。更奇妙的是其造型奇特,外表既流線又清爽。靈感源於空氣葉片干手器。干手器的原理是迫使空氣經過一個小口「刷」干手上的水,空氣增倍機是讓空氣從一個1.3毫米寬、繞著圓環轉動的切口裡吹出來。因空氣是被強制從這一圓圈裡吹出來的,通過的空氣量可增到15倍,時速可最高增至35公里/小時。無葉風扇於2009年10月12日在英國首度推出。2011年2月在香港推出第二代。無葉風扇可分為台式無葉風扇和吊
Ⅲ 無葉電風扇電路板、無葉電風扇主板、無葉電風扇電路控制板哪裡有供應的
易度無葉電風扇很好啊,他們的控制器擦用的無霍爾技術,質量好故障率低!
Ⅳ 無葉風扇的原理是什麼
其實關於無葉片風扇的所有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問題,那就是,風是從哪裡來的?風最開始是從圓環中間的細微風槽中「吹」出來的:無葉片風扇頂著的那個碩大圓環,並非完全是噱頭,而是一個重要的組成,它的中央,開著一條1毫米寬的細縫,而風,最開始就由基座中的渦輪風扇,抽取底座旁的空氣從這里吹出來的。
當然,你可不能指望1毫米寬的細縫就能吹出平穩且足夠多的風來。這就涉及第二個問題了,關於這台無葉片風扇的名字,空氣放大器,Air Multiplier——什麼意思,它是怎麼「放大」空氣的?這涉及兩個物理名詞,首先是霧沫夾帶 (Entrainment),其意思簡單地說,就是當有一束氣流急速通過時,它會拉扯周圍的空氣,將它們跟著它一起運動。對此,你可以想像招聘會中的人潮,周圍的人總是身不由己地跟著大部隊前進,哈哈。具體到無葉片風扇,當氣流從1毫米寬的細縫以55英里的時速吹出時,它將夾帶著周邊的空氣一起向前;其次是負壓,這個不難理解,空氣都往前了,圓環後的氣壓會降低,並導致後方更多的空氣加入以平衡氣壓——在這兩個物理名詞的作用下,空氣,或者說無葉片風扇的風量,被顯著放大,達到渦輪風扇本身抽取量的15倍。
最後一個問題,它如何保持氣流平穩?因為問題二的描述,看上去似乎很難控制啊?這就涉及第三個物理名詞了,雷諾數 (Reynolds number)。不過,在解釋這是什麼之前,我們先去廚房看看水龍頭,對,請把水龍頭擰開放水,一般來說,當水龍頭半開時,水流總是相對平穩,成束狀從水管中湧出;而一旦你全開或者減少擰開的程度,水流就不老實了,水花會開始四濺——這個現象,簡單地說就是,流體的形狀,大致地和其本身的粘度、初始孔徑等有關。為此,物理學家們找到了一個計算公式,而其結果就是雷諾數。具體到無葉片風扇,經研究發現,當空氣在正常的粘度和溫度、氣壓等條件下,1毫米寬的縫隙,剛好可以讓氣流在吹出後不會發生紊亂,保持平穩~
以上就是無葉風扇的基本原理了,如果要熱風的話,那就加裝一個發熱絲就行了,就像電吹風一樣的那種。
這種風扇風力不是很大,比較適合老人、小孩、孕婦等人使用。
Ⅳ 無扇葉風扇工作原理是什麼無扇葉風扇好用嗎
無扇葉風扇工作原理是什麼?無葉電風扇好用嗎?無扇葉風扇的原理就是底座中帶有的40瓦馬達每秒鍾將33升的空氣吸入風扇基座內部,經由氣旋加速器加速後,空氣流通速度最大被增大到16-18倍,經由無葉風扇扇頭環形內唇環繞,其環繞力帶動扇頭附近的空氣隨之進入扇頭,並以每秒405升的速度向外吹出,最終形成一股不間斷的冷空氣流。如此一來,徐徐涼風飄然而至。這種新造型風扇不僅外形靚麗,清理起來也十分方便,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無葉風扇風量還是很大的。你可以網路搜索義烏市諾豪電器有限公司,了解具體的,他生產的生產的凱樂達無葉風扇質量還是不錯的。
Ⅵ 市場上有一種無頁風扇,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無葉電風扇的原理就是底座中帶有的40瓦馬達每秒鍾將33升的空氣吸入風扇基座內部,
經由氣旋加速器加速後,空氣流通速度最大被增大到16-18倍,經由無葉風扇扇頭環形內唇環繞,
其環繞力帶動扇頭附近的空氣隨之進入扇頭,並以每秒405升的速度向外吹出,
最終形成一股不間斷的冷空氣流。如此一來,徐徐涼風飄然而至。這種新造型風扇不僅外形靚麗,
清理起來也十分方便,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
望採納..
Ⅶ 無葉風扇設計原理上的缺陷
扇游記觀點:
材料:很多廠家偷工減料,噪音啊,搖頭啊,等等一系列問題就來了。
技術:幾乎都是組裝,自身都沒有什麼技術的。
心態:一些廠家只看錢,其他的都是浮雲,根本沒有看到什麼行業發展,產品改善。
Ⅷ 無電容小電扇工作原理!我的電扇不轉了
家用風扇電機一般都是交流電機,它是由一主繞組和一副繞組(也可說輔繞組)組成的 它要讓副繞組串聯電容達到副繞組電磁場角度超越主繞組 從而在電機轉子抽承中產生一個有角度的拉力磁場讓轉子轉動。無電容則可能是直流電機了,看看電刷是否磨損了。因為電刷能將整流後的直流電在轉軸轉動過程中改變電流方向從而使轉子產生不同方向的磁場與固定磁鐵的磁場產生相斥或相吸作用,推動轉子轉動。
Ⅸ 無葉電風扇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啊
無葉風扇的底座設有一離心式壓縮機,以葉片旋轉在底座四周吸入空氣、增壓,推送至風扇頂部的中空的的管狀環,管狀環上一端有幼窄的縫,空氣自此窄縫噴出,噴出的方向使被噴出的空氣沿管狀環的內壁前進;
由於內壁的橫切面成翼型,基於白努利定律使得在空氣噴出環的一邊的內壁表面成形成低壓,如此,形成環中心前方較後方低壓,後方的空氣因而被拉進往前,環內的大量空氣因此被牽引噴出。
詹姆斯·戴森的原設計中,底座中使用無刷電動機推動壓縮機每秒吸入27L的空氣,而環狀出氣裝置卻有每秒405L的空氣噴出。工業設計師詹姆斯·戴森爵士命名他的風扇為「空氣倍增器」(Air Multipier)。
性能
西班牙消費者權益保護組織 Organización de Consumidores y Usuarios 測試了戴森的第一款空氣倍增器 (AM01),並對影響更遠、更穩定的氣流進行了評論。
發現它在其最大設置下使用 40W並移動 2700m/h。然而,它比葉片風扇噪音更大且價格更高(300-400 歐元對 20 歐元)。另一項測試發現 AM01 的功耗在 2-3W 和 31W 之間變化。
Geek.com 對 AM06進行了氣流、噪音水平和功率測量,發現除了第一個設置之外,還實現了類似水平的空氣速度和每秒移動的空氣量,同時更安靜 (2-10dB) 和更多能量根據設置,每移動空氣體積(6-3 倍)的效率。
據報道,最高設置產生了 1150ft³/min (1950m³/h) 和 548ft/min (2.7m/s)。體積與 80 美元的普通風扇相當,大約是 15 美元風扇的兩倍,而空氣速度與兩者大致相當。
在此設置下,AM06 產生的噪音比普通風扇低 10dB,使用 20W,而普通型號使用 60W 和 4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