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集成電路畢業論文怎麼設計
你可以去網路 網頁搜索,然後整理答案。不要再知道里等現成的東西。這對你是沒有好處的。
Ⅱ 電子電路設計與工藝 畢業論文怎麼寫
首先要選個題目,最好選個拿手點的,不然做起來有點困難
題目選好後就要確定方向回,即用什麼方法去做,大答的就類似於電子電路的產品設計和生產准備、精密圖形製造、數控加工、電路製造的製程式控制制、電路製造的測試、電路製造的品管和控制工作,也可以從事電子電路及原輔材料的采購和銷售、片式元件裝聯等的,小的就如微電子技術之類的了
至於格式嘛,到網路搜索一下就有了,再按照格式要求去完成了,至於內容就要好好研究了
Ⅲ 跪求一個50w功放電路設計的論文(不是學術論文)
一f、 實驗目的 1、 熟悉數字式頻率計8的基本工g作原理。 0、 熟悉數字頻率計2中1計4數顯示4及d控制等部分6的綜合設計1及o調試方7法。二z、實驗原理數字頻率計6是測量電信號頻率的儀器之d一m,其原理圖如下h所示8: 。。。。。。 被測信號經過放大o整形成為0脈沖信號,作為7計6數器的計7數脈沖,計8數器受控制門k(閘門k)的控制,閘門e開a啟,計1數器開o始對輸入s的脈沖信號計5數,若閘門h開x啟的時間為71秒,則計7數器累計7的脈沖數就是被測信號的頻率。在閘門e關閉後,停止7計7數,計4數器的狀態寫入o鎖存器,並通過解碼器驅動數碼管顯示6出測量值。這樣,當再次測量(計5數)時,數碼管可以5保持上r一u次的測得的數據。三y、 實驗要求 4、 利用216定時器設計7標准秒脈沖發生器電路。 0、 解碼顯示7電路用實驗箱中2的四路數碼管顯示8電路。四、設計8思路根據實驗原理框圖,做如下y設計0:信號的放大z部分2可以7用三z極管放大j電路來完成,而整形部分2可用施密特觸發器來完成,為8簡單起見1,可用247來做。控制門k用一e個a與o門n即可實現。兩個l單穩態觸發器完全一u樣,均可用777來做。計8數器用11LS260來完成,免去了x接十u進制計6數器的麻煩(若用17LS653)。鎖存電路用四路鎖存器86LS85來完成。其輸出可直接接到數電箱上y的67LS273解碼電路,進而顯示6結果。在這次實驗中1,設計8四位頻率計8,故需用四個c63LS130和四個n72LS52。五u、 實驗器件 338定時器 31LS060 76LS18 84LS06 06LS00 電阻、電容若干r六5、設計1思路這里主要說明一n些參數的選擇。對施密特觸發器只涉及s到一d個q外接小f電容,典型值為00。02uF。 h抱jbt|
Ⅳ 求漸明漸暗電路設計的論文
wqdq根據我搜集的一些網站來看,建議看看這個,要做畢業論文以及畢業設計的,推薦一個網站 http://www.lw54.com ,裡面的畢業設計什麼的全是優秀的,因為精挑細選的,網上很少有,都是相當不錯的畢業論文和畢業設計,對畢業論文的寫作有很大的參考價值,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別的相關範文很多的,推薦一些比較好的範文寫作網站,希望對你有幫助,這些精選的範文網站,裡面有大量的範文,也有各種文章寫作方法,注意事項,應該有適合你的,自己動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參考一下,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來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園網的話,請在下面的網站找:
畢業論文網: http://www.wsdxs.cn 分類很細 欄目很多
畢業論文: http://www.lw54.com
畢業設計: http://www.wsdxs.cn/html/sf/lw/2009/0928/146347.html
開題報告: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kaitibaogao
實習論文: http://www.wsdxs.cn/html/shixi
寫作指導: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
Ⅳ 畢業論文—函數發生器(硬體電路設計)
用FPGA+單片機做。
FPGA實現DDS功能,9851單片機就可以了,輸出波形經過D/A轉換再 濾波後 用AD603實現調幅 再AD811 放大 進濾波器 就OK了
還有 輸出的數碼管要驅動的
Ⅵ 過欠壓保護電路製作論文
過欠壓保護電路設計論文
一,設計內容
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個過欠壓保護電路
二,設計要求
使其在市電電壓低於
190v
或高於
230v
時,
能自動斷開負載
(用電器)
的工作電
源,以防止因過壓而損壞。
三,原理與數據分析
正常工作時
反相器
icia
輸入為高電平,
反相器
icib
為低電平,
三極體的二極體
vd5
與二極體
vd6
屬於截止狀態,三極體
vt1
,
vt2
均處於飽和狀態,繼電器線圈正常通電,開
關
k
閉合。
過壓保護部分:
當整流橋輸出電壓高於
230v
時,電位器
rp1
兩端壓降增大,反相器
icia
的輸入
仍為高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高電平)
,
vd6
處於截止狀態。
而隨著電位器
rp2
兩端
電壓的增大,
反相器
icib
的輸入卻由原來的低電平變成了高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
低電平)
,致使
vd5
正向導通,三極體的狀態由原來的飽和變為截止狀態。線圈
失電,開關斷開。
欠壓保護部分:
當整流橋輸出電壓低於
190v
時,電位器
rp2
兩端壓降減小,反相器
icib
輸入仍
為低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低電平)
,
二極體
vd5
處於截止狀態。
而隨著電位器
rp1
兩端電壓的減小,反相器
icia
輸入卻由原來的高電平變成了低電平,
致使正
向導通,三極體的狀態由原來的飽和變為截止。線圈失電,開關斷開。
四,調試
通過改變
rp1
,
rp2
就可以調整兩個反相器的輸入電平。
五.電路圖
過欠壓保護電路設計論文
一,設計內容
利用所學知識,設計一個過欠壓保護電路
二,設計要求
使其在市電電壓低於
190v
或高於
230v
時,
能自動斷開負載
(用電器)
的工作電
源,以防止因過壓而損壞。
三,原理與數據分析
正常工作時
反相器
icia
輸入為高電平,
反相器
icib
為低電平,
三極體的二極體
vd5
與二極體
vd6
屬於截止狀態,三極體
vt1
,
vt2
均處於飽和狀態,繼電器線圈正常通電,開
關
k
閉合。
過壓保護部分:
當整流橋輸出電壓高於
230v
時,電位器
rp1
兩端壓降增大,反相器
icia
的輸入
仍為高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高電平)
,
vd6
處於截止狀態。
而隨著電位器
rp2
兩端
電壓的增大,
反相器
icib
的輸入卻由原來的低電平變成了高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
低電平)
,致使
vd5
正向導通,三極體的狀態由原來的飽和變為截止狀態。線圈
失電,開關斷開。
欠壓保護部分:
當整流橋輸出電壓低於
190v
時,電位器
rp2
兩端壓降減小,反相器
icib
輸入仍
為低電平
(正常工作時為低電平)
,
二極體
vd5
處於截止狀態。
而隨著電位器
rp1
兩端電壓的減小,反相器
icia
輸入卻由原來的高電平變成了低電平,
致使正
向導通,三極體的狀態由原來的飽和變為截止。線圈失電,開關斷開。
四,調試
通過改變
rp1
,
rp2
就可以調整兩個反相器的輸入電平。
五.電路圖
Ⅶ 求一篇電子電路設計論文~~~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設計與實現
本文闡述了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的設計方法、硬體設計的技術關鍵和軟體設計流程。並以NEC的uPD78F0338單片機為例,實現了一款具有四種費率、六條負荷曲線和兩套費率結構的三相四線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主要針對國內市場三相用電的工業用戶。隨著電力行業改革深入,工業三相用電對多功能電能表的需求大量增加。目前國內多功能表種類少、價格較高、功能不完善,往往僅是針對某些地區的特定要求開發,缺乏通用性,某些產品未能完全達到國標的要求。本文介紹的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正是為了適應這種市場需求而設計的。
這是一款智能型高科技電能計量產品,該表可以同時計量正/反向有功電能、正/反向無功電能、四象限無功電能,還具有多費率控制,負荷曲線記錄,各相失壓、過壓、頻率超限記錄,數據LCD顯示等多種功能。主站可以通過RS-485匯流排或手持紅外抄表器對該電表進行查表、設表、抄表等操作。
軟體代碼全部採用C/C++語言編寫,編碼效率高,可維護性好,便於實現模塊化設計,可根據用戶的需求方便地對功能模塊進行裁剪。而且代碼經過優化,其生成的目標代碼大小和執行效率已與匯編代碼相差無幾。該產品的技術指標全面符合GB/T 17215-1998《1級和2級靜止式交流有功電度表》、DL/T614-1997《多功能電能表》和DL/T645—1997《多功能電能表通信規約》的要求。
多功能電能表的總體結構和硬體設計
多功能表總體結構
電子式多功能電能表硬體的核心MCU主控制器,它負責按鍵輸入掃描、工作狀態檢測,計量數據的讀入、計算和存儲、電表參數的現場配置以及與外界的通信控制等。其主要功能單元包括MCU主控制器單元、電量計量模塊、紅外和RS—485通信模塊、校表模塊、EEPROM存儲陣列等;其他輔助模塊主要有:時鍾日歷電路、工作異常報警電路、按鍵輸入電路、復位和看門狗電路、開關電源模塊和後備電池電路、大屏幕液晶顯示模塊和LED顯示模塊。多功能表總體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高性能主控制器單元
主控制器採用NEC公司8位單片機中的高檔產品uPD78P0338。該款單片機為120腳QFP封裝,單片集成有60KBFlash、一個非同步通信串列口、40x4段LCD驅動器、高達10MHz的匯流排時鍾和10路10位精度的ADC,並可通過簡單的介面進行在系統編程,極大地方便在線調試和軟體升級。並且支持高級語言,較好地滿足了多功能表任務繁多、數據量龐大、演算法較復雜的功能要求。
串口復用通信單元
通信電路模塊主要包括TSOPl838紅外接收頭、紅外發射二極體、載波電路、MAX487專用485收發電路、驅動/開關二極體和其他元件。
本電能表為便於用戶抄表,設計有紅外本地抄表和RS-485集中抄表兩種串列抄表方式,因為uPD78F0338僅有一個串口,故通信電路設計時採用串口復用技術。由9012、9014和若干電阻等器件組成互補開關,由MCU的一個I/O口來控制紅外和RS-485通信方式的切換,如圖2所示。
高精度電量計量模塊
計量模塊由高精度專用電能計量晶元SA9904,電流互感器和其他外圍電路元件組成。SA9904是Sames公司生產的一款三相雙向功率/電能計量晶元,可以計量有功/無功功率、電壓、頻率、相序異常等,可以單獨計量每一相的用電信息,符合IEC521/1036標准,可達到1級交流電能表的精度要求,各數據寄存器具有24位精度,可通過三線SPI介面與CPU交換數據。從而可以較好地適應多功能表需要計量多種電量數據的要求。SA9904引腳及其外圍電路圖如圖3所示。
其中,CLK、DO、DI構成與MCU控制器的介面,用於傳輸控制命令和測得的電量數據,IIps、IIPt、IIPr用來對電流取樣,IVPl、IVP2、IVP3用來對電壓取樣。
時鍾日歷模塊
時鍾電路採用EPSON生產的RTC-4553實時時鍾晶元。內部集成了32.768kHz的石英晶體振盪器,簡化外圍電路,並可以根據需要進行自由設置以得到較高的頻率;同時集成有時鍾和日歷計數器,可選擇24或12小時顯示模式,時鍾可通過軟體方式進行間隔30秒的調整,並提供0.1Hz或1024Hz的定時脈沖輸出,以便於在電能表的外部對時鍾精度進行定期檢查。RTC-4553引腳及其外圍電路圖如圖4所示。
其中,SCK、Sin、Sout與主處理器介面,用於發送控制指令或者傳輸日期時間數據,本系統日歷時鍾模塊採用電池作後備電源,以確保在停電狀態下,日期時間的准確無誤。
多功能電能表的軟體設計
數據結構設計
多功能電能表涉及的數據類型種類繁多。按位元組分包括單位元組、雙位元組、三位元組、四位元組和六位元組等,按表徵的意義分有時間、時刻、電壓、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有功電能、無功電能、次數、功率因數、門限、狀態字、系數、表號等。復雜的數據類型對數據結構的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本實現方案通過採用多種數據定址方式和多種類型存儲器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數據結構設計要點
系統的數據存放方式有:內部ROM、RAM和外掛EEPROM。
內部ROM用來存放大量的常數表格,RAM用於存放臨時變數和堆棧,本方案需要2.5KB左右的RAM,串列EEPROM則存儲各種用戶電量數據和設表參數,通過12C匯流排與CPU交換數據,電能表按設計需求的最大要求大約需要250KB的EEPROM,本方案採用8片256位EEPROM通過級聯來實現。
數據定址方式
EEPROM數據訪問採用兩種方式;直接地址訪問,通過數據的EEPROM地址直接讀寫數據;數據ID定址,通過數據的編碼讀寫數據。
通信口復用功能設計
紅外通信和RS-485共用一個串列口(RxD/TxD)通信,由於串列口通信開始都有一低電平位(0),因此將紅外接收端(與485接收端用一三極體隔開)引到一中斷引腳INTP1,通過其引發的中斷可判斷串列口數據是否來自紅外。發送時按時應方式發送,使其不互相干擾。由於紅外通信和遙控接收用同一接收管,因此在判斷紅外來源的中斷中啟動定時器INTTM4檢測紅外接收端,如果檢測到脈沖寬度為9ms或0.56ms,則判斷為紅外遙控,並根據定時檢測遙控編碼;否則判斷為紅外產生的串列口接收中斷,並將定時檢測關閉。
紅外38.4kHz調制信號由CPU內部分頻輸出(P05/PCL)。f=fx/27=4.9152/128=38.4kHz。
因紅外發送位元組之間可選有15~20ms的延時,而485通信則不需要延時。數據發送在發送中斷中進行,紅外通信在發送操作後立即關閉發送中斷允許,待延時時間到後再允許發送中斷。
多功能表程序流程圖
多功能表主程序流程主要包括初始化、數據校驗、負荷曲線修補和事務處理等,其流程圖如圖5所示。
日常事務處理流程集中體現了多功能表的大部分主要功能,包括費率處理、計量數據採集及處理、自動抄表、電能脈沖輸出、校表模塊和掉電檢測及處理模塊等,其流程圖如圖6所示。
Ⅷ 論文中的電路設計部分除了配原理圖還應該寫什麼
在學位論文中,應寫電路的作用及實現的原理,具體在電路中各元件對性能的保證作用,顯示出你並不是簡單應用,而是有設計在裡面。如果是學術論文,主要敘述的是創新點在什麼位置,不用給人過多講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