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51單片機時鍾電路圖
一個是單片工作所需要的晶振時鍾電路,下面是DS1302時鍾晶元提供的時鍾電路能夠提供年月日和星期
② 數字電子時鍾電路圖修改求助
這個電路改進的希望不太大,畢竟這是數字電路搭建起來的時鍾顯示模塊。
CD4511作為數碼管解碼電路,電阻是限流的。cd4518和74ls163差不多,用來計數的。
ne555作為時鍾模塊必不可少,周邊期間是它工作的基礎。
cd4011作為與門,作為進位控制。
模擬電路快忘光了。數字部分只要知道IC的參數,用法就行。
③ 用74LS160的數字鍾電路圖
用74LS160的數字鍾電路圖如下:
用電路元件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電路圖是人們為回研究、工答程規劃的需要,用物理電學標准化的符號繪制的一種表示各元器件組成及器件關系的原理布局圖。由電路圖可以得知組件間的工作原理,為分析性能、安裝電子、電器產品提供規劃方案。
在設計電路中,工程師可從容在紙上或電腦上進行,確認完善後再進行實際安裝。通過調試改進、修復錯誤、直至成功。採用電路模擬軟體進行電路輔助設計、虛擬的電路實驗,可提高工程師工作效率、節約學習時間,使實物圖更直觀。
④ 幫畫一個時鍾電路圖急好評
用555可組成穩定復的石英晶體振盪制電路。如圖所示,將A、B兩點短接或夾接一小電阻,則構成一無穩態多諧振盪器,其振盪頻率為f=1.44/R1C1,選擇R1C1使f接近於晶體的固有振盪頻率,然後如圖示接好,將使電路牽引至晶振頻率或其諧波上振盪,若起振不好,可調節可變電容C3。若將時間常數RC增加N倍,則555的振盪頻率為晶振頻率的1/n。
⑤ 電子鍾電路圖
我當時課程設計也做的是電子鍾電路,但是圖還有其他的都找不到了,sorry
⑥ 誰有數字電子鍾的電路圖
http://www.wsjx.zjwu.net/d/class/1081035-2090206/web/zonghe/6.htm
實驗儀器、工具:
1. 5V電源(或實驗箱)4個人合用1個。
2. 四連麵包板1塊。
3. 示波器2個(每班)
4. 萬用表5個(每班)。
5. 鑷子1把。
6. 剪刀1把。
六、實驗器件
1. 網路線2米/人。
2. 共陰八段數碼管6個。
3. CD4511集成塊6塊。
4. CD4060集成塊1塊。
5. 74HC390集成塊3塊。
6. 74HC51集成塊1塊。
7. 74HC00集成塊4塊。
8. 74HC30集成塊1塊。
9. 10MΩ電阻5個。
10. 500Ω電阻14個。
11. 30p電容2個。
12. 32.768k時鍾晶體1個。
13. 蜂鳴器10個(每班)
七、設計過程的日程安排
6月28日
1. 分發儀器、工具、器件
2. 講解總體設計的過程,明確數字鍾實現的功能,由哪些相對獨立的功能模塊組成,各個模塊之間互相聯系,時鍾信號傳輸路徑、方向和頻率變化。
3. 講解麵包板的結構和使用方法,連接導線的要點,包括導線剝線頭、插線方法、要求,檢查麵包板,如麵包板中的導電銅片變形或移位,更換導電銅片。
4. 七段數碼引腳排列測試,驗證每段顯示為一個發光二極體,同時完成對每個數碼管的檢查。
6月29日~7月2日
分功能講解各個模塊功能實現原理、實現,搭建實際電路一個個驗證。在接線時注意合理布線和接線的可靠性。
6月29日
a) 數碼管的解碼驅動電路接線、測試、解碼器控制功能測試(手工輸入測試電平)。
除了進一步熟悉原理外,主要練習接線合理布局,走線整齊、美觀,用手指觸動導線時也能正常工作。可以靜態顯示學號的後幾位。然選一個可正常工作的解碼、顯示電路,分別測試解碼器的3個控制引腳的作用。
6月30日
b) 晶體震盪電路接線、測試(用示波器測量4060輸入時鍾,每一路分頻輸出的頻率)。
c) 5進制計數器接線,輸入用4060的2Hz,輸出用數碼管顯示。
7月1日
d) 10進制計數器接線、測試。
e) 6進制計數器接線、測試(在10進制基礎上改)。
7月2日
f) 60進制計數器接線、測試。
g) 24進制計數器、測試(在60進制基礎上改)。
h) 校時電路接線(用RS觸發器實現鎖定、防抖動功能),用示波器觀察電路的信號選擇功能。
7月5~7日
5. 在熟悉各個功能模塊基礎上,結合對總體框圖的理解,設計總接線圖。
6. 根據總接線圖中各種元器件數量、連線,確定所有元器件布局。
7. 按以下順序接線:晶體震盪、秒電路、分電路、時電路。
8. 如時間允許加接校時電路和報時電路(整點報時)。
7月8~9日
9. 寫課程設計報告。
a) 設計的目的、要求。
b) 總體框圖設計。
c) 功能模塊設計(對所用元器件使用作一些說明)。
d) 總電路圖設計。
e) 總結:遇到的問題和解決辦法、體會、意見、建議等。
⑦ 高分求電子時鍾電路圖!
我截個圖給你圖好像傳不上來要的話發E-mail給我[email protected]
#include<reg52.h>//52單片機頭文件
#include<intrins.h>//包含有左右循環移位子函數的庫
#defineuintunsignedint//宏定義
#defineucharunsignedchar//宏定義
sbitla=P2^6;//數碼管段選鎖存端
sbitwela=P2^7;////數碼管位選鎖存端
ucharcodetable[]={//數碼管顯示編碼
0x3f,0x06,0x5b,0x4f,
0x66,0x6d,0x7d,0x07,
0x7f,0x6f,0x77,0x7c,
0x39,0x5e,0x79,0x71};
ucharcodepoint[]={
0xbf,0x86,0xdb,0xcf,
0xe6,0xed,0xfd,0x87,
0xff,0xef,0xf7,0xfc,
0xb9,0xde,0xf9,0xf1};
ucharct1,ct2,ct3,ct4,ct5,ct6;
voiddisplay(uchar,uchar,uchar,uchar,uchar,uchar);//函數聲明
voiddelay(uint);
voidmain()
{EA=1;
TMOD=0x01;
ET0=1;
P0=0xff;
TH0=(65536-10)/256;
TL0=(65536-10)%256;
TR0=1;
ct1=ct2=ct3=ct4=ct5=ct6=0;
while(1);
}
voidstop()interrupt1
{TH0=(65536-10)/256;
TL0=(65536-10)%256;
ct1++;
display(ct6,ct5,ct4,ct3,ct2,ct1);
if(ct1==10)
{ct1=0;
ct2++;
}
if(ct2==10)
{ct2=0;
ct3++;
}
if(ct3==10)
{ct3=0;
ct4++;
}
if(ct4==10)
{ct4=0;
ct5++;
}
if(ct5==10)
{ct5=0;
ct6++;
}
if(ct6==10)
{ct6=0;
}
}
voiddisplay(ucharone,uchartwo,ucharthree,ucharfour,ucharfive,ucharsix)
{
wela=1;
P0=0xfe;
wela=0;
la=1;
P0=table[one];
la=0;
delay(1);
P0=0xff;
wela=1;
P0=0xfd;
wela=0;
la=1;
P0=table[two];
la=0;
delay(1);
P0=0xff;
wela=1;
P0=0xfb;
wela=0;
la=1;
P0=table[three];
la=0;
delay(1);
P0=0xff;
wela=1;
P0=0xf7;
wela=0;
la=1;
P0=point[four];
la=0;
delay(1);
P0=0xff;
wela=1;
P0=0xef;
wela=0;
la=1;
P0=table[five];
la=0;
delay(1);
P0=0xff;
wela=1;
P0=0xdf;
wela=0;
la=1;
P0=table[six];
la=0;
delay(1);
P0=0xff;
}
voiddelay(uintz)//延時子函數
{
uintx,y;
for(x=z;x>0;x--)
for(y=110;y>0;y--);
}
自己改時間